經濟收益

經濟收益

經濟收益是一個經濟學的概念。在經濟學中占主導地位的經濟收益是指他在保持期末與期初同樣富有的情況下,可能消費的最大金額,包括了已實現的收益和未實現的收益

基本介紹

定義,計算公式,優點和局限性,優點,局限性,區別,歷史,確認,

定義

經濟收益是指一個企業要真正盈利,其利潤不僅要彌補企業的經營成本,還要彌補其資本成本。經濟收益是通過比較某一會計期間期末期初淨資產(即所有者權益)計算出來的。
一個企業的經濟收益的定義是“在期末和期初擁有等量資產的情況下,可以給股東分出的最大金額”。經濟收益與會計收益的含義不同。計算會計收益和經濟收益的成本含義也不同。由於財富可以用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來估計,經濟收益也可以定義為一個時期到另一個時期給所有者產生的預期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減去所有者的淨投資後的差額。

計算公式

經濟收益=預期未來現金流入現值-淨投資的現值。經濟收益是在業績評價期內由於生產經營、培訓職工、提高工作效率等使企業增加的價值。
經濟收益與市場增加值有區別。經濟收益的計量不依賴股票價格,而是根據現金流量估計的。只有在預期未來業績沒有變化,而且加權平均的資本成本在年度內始終不變的情況下,市場增加值才等於經濟利潤

優點和局限性

優點

經濟收益比會計收益更接近真實收益,更能反映客觀實際;經濟收益與經濟學概念一致,容易被管理人員和投資者理解。

局限性

企業的未來現金流量的數量和時間的確定,折現率的確定都是困難問題,不容易很準確,因此,在實務中,經濟收益的計量是不精確的,並且是不易驗證的。

區別

經濟收益
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保持所有者投入的實際生產能力即原始資本的價值不變,超過所有者投入的實際生產能力的部分形成經濟學“收益”。經濟收益的計量與資產的計價密切相關,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淨資產現值的差異,它體現了企業的實際收益。這種認識在理論上看邏輯推理嚴密、令人信服,能全面地反映資產收益的真實狀況。
但是“經濟收益”屬收益的定性範疇,實踐中收益的確認、計量的操作性卻不易解決。因為資本所有者投入的原始資本(資產)與一定時期後的期末所有者權益資本(淨資產)價值的計量都是按未來預期現金流的折現來計算的。也就是說,收益是原始投入資本與期末所有者權益資本所帶來的未來現金流折現價值的差額,而未來的現金流折現具有不確定因素(現金流及折現率的確定),且人們對未來事項的估計各不相同。
在此意義上,美國學者愛德華茲和貝爾將經濟收益稱為“主觀收益”。意指經濟學上的收益雖然更加真實,但現階段人們的計量方法、計算能力受到局限、不能滿足現實需要,故只能在理論上行得通。儘管如此,多年來人們仍一直孜孜以求,把是否接近經濟收益作為衡量收益確認真實的標準,尋找經濟收益的確認、計量方法。
香港迪士尼創造1480億港元經濟收益香港迪士尼創造1480億港元經濟收益
會計收益
會計收益是會計核算在四大假設(會計主體、會計期間、持續經營貨幣計量)的基礎之上,按照權責發生制和收入與成本費用相配比的原則,運用會計的專業方法,確定的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實際經濟交易的結果。其特徵為“三位一體”,即歷史成本原則、實現——配比原則和謹慎原則。相對於經濟學上的收益理論來說,會計收益的套用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它更具有客觀性和可驗證性。
因此,會計收益得到廣泛接受。實證研究的結果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1968年,美國的鮑爾和布朗通過實證研究證實了會計收益具有信息含量;1989年,利弗再次證明收益變動與股價變動之間具有正相關關係。會計收益的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人們對企業收益信息的需求,隨著對會計收益計量、確認和分析的深入,人們在加深對收益理解的同時,也從另一角度認識到了會計收益所存在的缺陷。
區別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金融市場一體化資本流動全球化、企業經營活動的複雜多樣化,企業收益信息的及時獲得變得十分重要,而傳統的會計收益理論局限於對企業某一會計期間已經實現的收益進行“事後”報告,滯後於經濟事項的實際發生時間,此外,會計學上的收益概念還面臨著更多新挑戰。主要表現在:
首先,西方國家不同程度的通貨膨脹,嚴重影響了歷史成本收益的可靠性和真實性。
會計收益是基於實際的交易和歷史成本計價方法,對於那些因價格或預測的變動而產生的價值變動,只要沒有發生實際的交易,就不予進行收益的確認和計量。這就導致企業出現生產耗費不能得到足額補償、收入成本的計量屬性不一致等問題。
其次,金融衍生工具的興起和快速發展,過於保守的實現原則不利於對經營業績進行評價和資產風險的足夠認識,歷史成本模式又無法體現資產的本質屬性。
再次,企業經營活動日趨多樣複雜,高科技日新月異,使得企業的專有技術、專用商標、商譽等無形資產的確認和計量拘於“三位一體”原則而無法入賬。再者,儘管會計收益強調謹慎原則,但會計收益的計算仍然有一定的主觀操作空間。在當今全社會的誠信意識有待加強時,人為操縱利潤的事件屢見不鮮。種種現實弊端迫使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會計收益理論。
經濟收益經濟收益

歷史

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其代表作《國富論》中首先將收益定義為“財富的增加”、“擁部分不侵蝕資本的可予消費的數額”。英國古典經濟學家馬歇爾在其《經濟學原理》中將“財富的增加”這一收益觀念引入企業,並提出“增值收益”。
英國著名經濟學J.R.希克斯認為:“收益是一個人在期末和期初保持同等富有的前提下可能消費的最大金額。”希克斯的收益概念建立在資本保全的基礎上,得到了廣泛認可,在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中占支配地位,並對會計收益理論產生很大的影響。一般認為經濟收益以資本保全為基礎,是剔除追加投資和利潤分配等企業與投資人交易之後,淨資產的增加額。
會計收益的確認理念是產出價值大於投入價值的差額,它遵循一系列會計假設會計原則,在對本期已發生交易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分別確認和計量本期已實現的收入和相應的成本費用,收入與費用相配比後的差額,即為會計收益。
經濟收益和會計收益的差別:
1.經濟收益可以較準確地反映企業收益的本質——財富的增加;會計收益更多地依賴人為設計的確認和計量模式,包含很多選擇、分析、判斷和估計程式,較多地關注形式和名義,強調符合特定的會計標準。
2.經濟收益不僅包括已實現收益,還包括未實現收益,可以完整反映企業收益信息的全貌;會計收益更強調經營活動,強調實現、應計、配比、歷史等概念,不確認未實現收益。
3.經濟收益更強調資本保全,原資本(期初資本)必須得到保全,成本耗費得到充分補償後,超過期初資本的部分,才能確認為收益;在通貨膨脹較為嚴重時,會計收益雖然可使財務資本得到保全,但卻不能體現實質資本的保全。
4.經濟收益的計量按照“期末淨資產一期初淨資產”的模式進行,只與資產負債的計量屬性有關,不會因為會計核算模式的不同而存在差異;會計收益的計量則根據“收入一費用”的模式進行,因採用會計方法和程式的不同而不同。
5.經濟收益的計量結果從屬於期初、期末的資產負債計價,計價方法一經確定,人為選擇和判斷的空間很小;會計收益在確認和計量過程中包含大量不確定因素,很多地方需要估計和判斷,從而使會計收益不可避免地帶有主觀成分,調整的彈性較大。

確認

會計期間損益的確認和計量,應分析該期間實際發生的交易,確認和計量各種收入和費用,根據會計等式“收入- 費用=利潤”來計算。收入、費用的確認和計量必須遵循收入實現原則、應計制原則、歷史成本原則、配比原則、劃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原則等。對於資產負債價值的波動,如無客觀事實認定,不予確認。會計收益只確認已實現收益,不確認未實現收益。
根據經濟收益觀,期間損益的確認和計量應比較該會計期間期末和期初的淨資產,在扣除投資人追加投資,加回已對投資人所分配利潤後,即為該期間的損益。若期末和期初淨資產相等,資本得到保全;若期末淨資產小於期初,資本就沒有得到保全,差額為資本虧絀;若期末淨資產大於期初,資本不僅得到保全,而且產生盈餘,差額即為利潤。人們按資本計量屬性的不同,又將資本保全分為財務資本保全和實質資本保全。前者強調名義貨幣資本的保全,後者強調企業實際生產經營能力的保全。在資本保全觀下,損益的確認和計量還可能包括未實現收益,如接受的捐贈、重估增值、外幣折算差額等。
根據亞當·斯密的財富增加論,引入經濟學中的增值觀念,企業收益應為財富的增加,所增加的財富不僅包括支付給股東的勝利和企業的留存收益,還包括支付給員工的薪金、上繳的各種稅金(不包括增值稅)、對外捐贈等。按照這一觀念,經濟收益可根據“收益一折舊一外購商品或勞務的成本=本期增值額”的等式計算、企業經營不應單一地追求利潤,而應謀求參與企業活動的各方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謀求企業財富的增加。財富增值的受益者不僅是股東、管理層,也包括一般員工貸款人、政府部門、其他社會公眾等利益相關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