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製作技藝(七境茶製作技藝)

綠茶製作技藝(七境茶製作技藝)

綠茶製作技藝(七境茶製作技藝),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七境茶”俗稱“羅源綠”,史稱“羅源尖子”,又名“元明綠”。“七境”乃為地名。羅源縣西蘭鄉的七個自然村合稱“七境”。羅源當地民眾曾在附近茶山建有一座泰山廟七境堂,這一帶地區,產出的茶葉品質優異。七境茶條索勻整壯實,形如鞭炮引心,湯色嫩綠明亮,潤滑順口,嫩香持久。具有高香耐泡、 湯綠潤口、乾茶葉上有爆點(稱青蛙皮)等品質特徵。

2017年1月11日,“綠茶製作技藝(七境茶製作技藝)”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2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綠茶製作技藝(七境茶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17年1月1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
  • 保護單位:福建七境茶業有限公司
  • 項目編號:Ⅷ-21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歷史上盛產茶葉,俗稱“羅源綠”,史稱“羅源尖子”,又名“元明綠”。羅源縣西蘭鄉的程洋、長灣、施灞、西竹、延洋、洪洋、壽橋等七個自然村合稱“七境”。當地民眾曾在附近茶山建有一座泰山廟七境堂,這一帶的海拔高度在四五百米以上,年平均氣溫十八攝氏度左右,常年雨量充沛,霧氣繚繞,山體土質又多為紅壤,產出的茶葉品質優異。
據《羅源縣誌》記載,唐建宗三年(782)已有茶葉專賣制度,歷史上以西蘭鄉高山出產的七境茶品質為佳,縣誌對其品質特徵有過詳細記載。明崇禎時期,“七境茶”被列為貢茶,享譽京師。此後,當地以七境堂生產的茶葉為主,加入白塔、飛竹、霍口等附近鄉鎮產出的茶葉,發展到羅源縣十一個鄉鎮。
20世紀40年代末,七境茶瀕臨絕境,僅在天津老茶莊尚存“七境綠”品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七境茶製作技藝才得到重新挖掘和開發。
七境茶生產產地主要分布在羅源縣境內,以白塔鄉、西蘭鄉、飛竹鎮、霍口鄉為核心。產品主要銷往福州、北京、天津、重慶、南寧、廣西等地。

工藝特徵

七境茶採摘期長,每年清明後開採,白露時封園,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一年可采春、夏、秋三季,以清明至穀雨期間採制的品質較好。
七境茶葉形短小呈橢圓形,葉張肥厚,葉尖呈突尖狀,製成毛茶,條索緊結細短,稍具彎曲,形如鞭炮引心,有爆點俗稱“鞭炮芯”,色澤油綠微灰,有光澤,謂之“寶藍色”,乾茶有明顯爆點,謂之“青蛙皮”;香氣清香持久,帶蘭花香;滋味鮮甜,回味近似板栗味;湯色嫩綠。飲之生津止渴,齒頰留香,回味無窮,連泡四次,余香猶存。
七鏡茶有“香高、口爽、色翠、耐泡”四絕特點,味道甘苦,微寒,無毒,還具有祛痰、止渴、下氣消食等藥用功效,而其工藝操作過程也富有藝術表演性。

工藝流程

七境茶的傳統製作工藝流程為晾青、殺青、揉捻、初烘、初炒、復炒、篩簸、足乾。
殺青‘拋、悶、抖’3種方法。鍋心燒至微紅時,放入青葉。將葉子離鍋沿拋,透發水氣。待葉色轉暗,變換手法,反覆悶炒,使茶葉蒸熱而萎軟。等葉色轉為黃綠色時,改作抖炒, 將葉子叉起抖散。之後,反覆揉、炒,其形要揉得像鞭炮的引心。最後一步就是烘乾,在翻炒的時候,一般要順時針翻炒,溫度不能太高。

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
黃月萍,女,1972年10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綠茶製作技藝(七境茶製作技藝)”第四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14年7月28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七境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12年,七境茶獲得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主要活動
2019年4月13日,羅源縣中房鎮舉辦首屆七境茶文化節,具有炒茶體驗、茶藝表演、茶歌茶舞等展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