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倉古道

米倉古道

米倉古道,始創於秦朝末年,興於漢代。 距今約3500年。米倉古道最東面的一線又叫做漢中古道。所謂漢中古道,即陝西漢中通往四川的古道。此路從漢中經通江平昌(古稱江口),由水陸兩路抵綏定達州),下重慶。

米倉古道南段,陝西段為巴嶺山鄧家埡之北,經古梁州到漢中段為北段;翻越巴嶺山鄧家埡進入巴江谷地,經玉泉、牟陽城、上兩、南江縣城穿皇柏林進入巴州為米倉古道南段。此道經巴嶺山之鄧家埡進入四川,全長500餘華里。

米倉道北端,險居岩側,陡臨深淵。此路呈“Y”字形,由城固、南鄭、沔縣南去,均有路通往北口。唐宋年間,由梁州越大巴山去巴蜀主要有西、中、東3條路徑會於米倉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米倉古道
  • 始創:秦朝末年
  • 距今:約3500年
  • 全長:500餘華里
名詞解釋,古道走向,東段,南段,北段,西段,歷史地位,文化遺存,歷史文化資源,名人文化資源,非物質文化資源,

名詞解釋

據(《辭海·歷史地理》分冊)載:“米倉古道自陝西漢中縣南、循漢水支流濂水谷道和嘉陵江支流巴江谷道到達四川巴中地區”。米倉古道,是穿越米倉山連線陝西漢中與四川北部的道路,以翻越米倉山而得名,亦稱米倉古道或米倉間道。《辭海》1979年版載:“米倉道,在今陝西南鄭縣南,位於川陝交界,東與大巴山相連。自南鄭經此山為入蜀要道,路皆險峻,古稱米倉道。古代用兵,自陝入蜀,多出此道。” 據考證,米倉古道始創於秦朝末年,興於漢代。 距今約3500年,由殷代諸侯國“方”(又稱“巴方”)的巴人在夏末商初時開通,由古巴國的今巴中出發,越米倉山北達陝西古梁州(後延伸到漢中)的“米倉古道”,是金牛道未開通之前唯一的一條川陝通道,名曰“巴嶺路”是我國最早的國道。

古道走向

東段

長安古道長安古道
現在殘存的道路痕跡還歷歷在目,不少題記佐證了古人開山劈石、修路造橋的豐功偉績。平昌西興鄉天堂村北1.5公里處,明萬曆乙卯年(1615年)鹹安袁雪庵書刻的高1.18米、寬0.7米、筆劃寬0.9米的“”和位於江口鎮的清光緒年間(1883年)廖綸題書的“群山開路讓人行”及《石峽頌》:“天開靈奇,重巒疊嶂,崗抱雙環,路開一線,樹老石懸,竹修煙暗,宿鳥晨飛,流螢夕璨,水匯岷江,雲連秦棧,劍閣夔門,東西相間,玉壘銅梁,秀分厥半,拾級連登,置身霄漢”均可佐證。

南段

米倉古道-南江段米倉古道-南江段
米倉古道的陝西段為巴嶺山鄧家埡之北,經古梁州到漢中段為北段;翻越巴嶺山鄧家埡進入巴江谷地,經玉泉、牟陽城、上兩、南江縣城、穿皇柏林進入巴州為米倉古道南段。而因此道經巴嶺山之鄧家埡進入四川,故此道為“巴嶺路”,全長500餘華里,這是米倉古道最早、最為原始的名稱及線路。雖然今古書上提到米倉古道有幾條線路,而“巴嶺路”是有史可考的古老線路。是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條軍事通道和糧食物資運輸要道。公元前1300年至1295年間,武丁先後四次經褒斜道直達梁州,再經“巴嶺路”南下伐巴方,公元前1122年武王伐紂徵集巴州 人到牧野會戰仍經巴嶺路出師北伐。公元前316年秦惠王並巴中仍經“褒斜道”、“巴嶺路”南下,巴方被滅後,要消除巴方之意識影響,將巴方開通的“巴嶺路” 更改為“大行道”。大行道南端的“漢昌縣”、“得漢城”等均為漢王命名,漢朝的強大昌盛靠的是漢昌人勇敢,漢朝天下的得來靠的“得漢城”的糧食,巴山背二哥們用鐵的雙肩將糧食背運到漢中,公元前200年左右,閬中人范目募巴中人為漢王平定三秦,都經大行道北上。公元215年張魯為曹操所破,自南山經大行道入巴中。
米倉古道的第三條路線,自漢中以西,沿濂水谷道和巴江(巴河,上游名南江)谷道,到達四川巴中地區。北起陝南南鄭縣,南至今四川巴中市,也因穿越米倉山而得名。該道全長250公里,自南鄭向南循山嶺經喜神壩、渡巴峪關,越山嶺之後沿南江河谷至巴中。該道繞山越嶺,攀行其間,如騰雲駕霧。由漢中入三巴,此為捷徑。此道是漢中去四川的捷徑,但巴中比較偏僻,歷史上經濟不發達,故此道未能成為川陝交通主幹線,也沒有大規模修整辟成棧道,故道路狹窄、曲折、險峻。《南江縣誌》記載,秦末漢初,從陝西的南鄭起到四川的道路中就有米倉道。舊時《巴中縣誌》載,漢平關,建安22年(公元217年),張郃從此關進窺巴西,為蜀將張飛所敗。” 唐代兩京的佛教造像藝術主要通過米倉道而輸入巴中,即由漢中興元府(今陝西南鄭)向南越米倉山,經集州(今四川南江縣)直抵巴州。在唐代,作為入川的重要陸道交通線之一,米倉道的地位僅次於金牛道。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唐僖宗入蜀即取此道。此道起於陝西漢中南鄭,翻大、小巴山,過米倉山進入蜀地南江縣境,穿越南江縣150多千米後跨入巴中,又沿巴河、渠江南下重慶,此乃水陸交融之“米倉道”之一。又其陸路,經蓬州蓬安)順慶(南充),再下合州(合川),直抵江州(重州),此乃南米倉道所經之路線。該道經南江長池和旺蒼木門向南下巴中恩陽可與南米倉道匯合,向西經蒼溪可以沿南方絲綢之路經閬中、南部、三台、中江沿線抵成都,此乃米倉道西線。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討張魯,張魯即由米倉道南逃巴中。曹操擊降張魯後,留夏侯淵張郃徐晃等將屯漢中。夏侯淵曾遣張郃率軍由米倉道入爭巴中,進軍至宕渠(今四川渠縣),被張飛擊還。木門當此大道,所以木門留下了較多的三國遺蹟。蒙古蒙哥汗八年(1258年),蒙哥親自率軍攻南宋四川上游,主力由金牛道趨劍閣,另遣宗王木哥率偏師由米倉道趨巴中。近年已在米倉道沿線發掘出大量文物。 米倉山古碑位於旺蒼木門道上紀家河橋頭。為米倉道上僅存的石碑。碑文上有“上通秦隴,下達蜀川”的文字,足證此道即為米倉古道。

北段

米倉古道-旺蒼段米倉古道-旺蒼段
米倉道北端呈“Y”字形,由城固、南鄭、沔縣南去,均有路通往北口。唐宋時期,由梁州越大巴山去巴蜀主要有西、中、東3條路徑會於米倉道。其中,西路沿濂水西側而上,經今南鄭縣郭灘、高台、新集、濂水、壙口、廟壩,越米倉山,到焦家河後,或溯焦家河東至大壩,再折南經關壩,沿難江(今稱南江)而下至難江縣(今四川南江縣),或順焦家河西去,到白頭灘後折東南行,經中壩子、新民、楊壩亦至難江縣。此路險居岩側,陡臨深淵,上下攀登,十分難行。中路由南鄭南去,經草堰、周家坪(今南鄭縣治所)、青樹、紅廟塘到喜神壩後,或折西南至廟壩,接合“西路”至難江,或南行10里至廟坪(南鄭至南江公路經地),再折東行,翻越一個小埡口,下褒城坡,約5里左右至小壩,復由小壩沿冷水河上源東支流而去,越米倉山至大壩,再南行經關壩順難江而下亦至難江縣。此路廟壩附近的牛腦殼(牛頭嶺),山勢高峻,登頂北望,南鄭縣歷歷在目,是控制米倉道之險地。東路溯冷水河而上,經油房街、高家嶺、牟家壩至鄭家壩後,或折西南經秦家壩至小壩與中路合,或折東南經清石關、回軍壩、西河至碑壩後,再折西南沿沙壩河而下,亦可至難江縣。此路地當老林,崎嶇幽徑,野獸出沒其間,加之道路迂遠,一般行旅很少選取此途。但由碑壩沿碑壩河南行,或沿後河而下,可達通州通川縣(今四川達縣)。這是唐宋時期沿子午道儻駱道經漢中去東川的道路。南宋時,川東夔州路支援漢中的軍需物資,多經由此路運給張浚指揮的軍隊。  西縣(治所即今勉縣老城)亦有路人米倉道。此路沿定軍山東側南行,經今楊家山、阜川、大河壩、鋼廠至濂水,入南鄭、米倉山間的“西道”而行。由城固入米倉道,大體是溯南沙河而上,經七星店、元壩、小盤後,或折西經法鎮入南鄭至米倉山的“中道”,或折東南經大盤、兩河口、岩窩坪、廖家壩、西河至碑壩,人南鄭至米倉山間的“東道”。行旅由西縣、南鄭、城固等地去川北、川東,選擇何途,取決於出發地和所要到達的目的地。
米倉古道的第四條就是從陝西寧強、南鄭兩縣至旺蒼百丈關的米倉古道,也是金牛道匯入米倉道的又一重要間道。這條米倉古道的起點是陝西漢中,終點是旺蒼百丈關(今旺蒼縣城)。沿途以木石為棧,歷代暢通無阻。順此道向南可直下蒼溪、閬中,向東可到南江巴中,向西可到廣元。這是旺蒼歷史上一條著名古道,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也因翻越米倉山而得名,亦稱米倉古道或米倉間道,由北向南貫通旺蒼全境。“上至秦隴,下達蒼閬”。
米倉古道米倉古道
路線是從漢中到陝西寧強縣經茅壩河(今陝西寧強縣茅壩河鎮),通過旺蒼縣的乾河壩(今旺蒼縣乾河鄉)、鷹嘴岩(今旺蒼縣英萃鎮),或者經旺蒼縣的萬家鄉鹽河鄉國華鎮在兩會寺(今旺蒼縣雙匯鎮)匯合,至旺蒼百丈關(今旺蒼縣城)。沿途以木石為棧,歷代暢通無阻。順此道向南可直下蒼溪、閬中,向東可到南江巴中,向西可到廣元。這是旺蒼歷史上一條著名古道,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也因翻越米倉山而得名,亦稱米倉古道或米倉間道,由北向南貫通旺蒼全境。“上至秦隴,下達蒼閬”,這是古人對旺蒼米倉古道的真實寫照。旺蒼地處川陝交界的米倉山南麓,是入川進陝的要塞,不僅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更是官家出入、商家往來的重鎮古邑。古時候旺蒼境內的南北交通運輸通道,除了東河、後壩河的水道外,陸路交通就是米倉古道。米倉古道在民間有水路和旱路之說,即米倉水道、米倉旱道,發源於陝西南鄭和寧強的東河與米倉古道,均成為米倉山南麓的交通孔道和運輸大動脈。隨著時間的推移,米倉古道在政治、軍事、經濟上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大,後來逐步又分為官道、兵道、商道。穿越時空的隧道,歷史上的旺蒼米倉道上曾演繹了無數動人的歷史故事。劉邦興於西蜀,占據漢王山,很多故事就發生在這條古道上,至今還在旺蒼民間流傳。傳說這條古道上的東鼓城山山頂,當年諸葛亮曾屯兵演練“八陣圖”,點將台至今依稀可見。川陝蘇區時期,地下交通線(即紅色交通線)的西線同樣是這條米倉古道,紅軍發動陝南戰役攻打漢中,大部是從這條古道上的國華一帶出川的。

西段

米倉古道米倉古道
最西邊的一條米倉古道是陝西聯平關至旺蒼的白水道。這是金牛道匯入米倉山道的重要間道。路線自寧強縣的聯平關始,在金牛道上潭毒關分路,越旺蒼縣天星坪、木瓜鋪,經白水場(今旺蒼白水鎮)至蒼溪、閬中。南宋詩人陸游兩次途經此道,有《題木瓜鋪》一詩。

歷史地位

米倉古道 是我國最早的國道。隨著時間的推移,米倉道在川東北地區政治、軍事、經濟上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大,逐步又分為官道、兵道、商道。米倉古道縱貫秦巴山區,聯接黃河長江流域,北上三秦而通中原,南下四川以達南方,古稱大行道。沿途高峰叢集,萬壑分流,先民依勢開道,成於夏商。北起漢中,經南鄭入南江界,越米倉山,躊孤雲兩角,南抵巴中,其間西去成都,南至重慶,自古乃兵家必爭之道。夏禹會盟塗山,巴蜀往焉,蕭何月下追韓信韓溪河,曹操征張魯而劉備築牟陽城於大壩,唐代皇子李賢李重茂貶謫巴州集州;宋元之際蒙將桑入川攻合川鉤魚城;明朝設巡檢司於大壩;清代白蓮教義軍橫行川陝各州縣;現代紅四方面軍建川陝蘇區於川北等等。五千年古道,兵馬馳騁,商賈營運,行旅往來,不畏崎嶇險阻,至新中國初期,始廢米倉道。旺蒼縣境內的米倉古道,主要有四條,至今尚存,有的路段還很完整,至今仍有民間客商及遊人、山民、背夫行走。何家溝段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川北道監察使楊瞻在翻越此段米倉道後,在他的《題靈溪》詩中十分動情的寫道:“溪山曲盡難名巧,方信蒼蒼造化神,鳥道依稀天上路,林居仿佛畫中人。”此段古道經越千載,經無數次修整,其最後一次大型修整培補是在“大清嘉慶二十三年”至“大清嘉慶二十五年”間進行的,皆為民間捐資修整。當年培修整治的兩道“修路碑”自今保存完整。

文化遺存

歷史文化資源

米倉道歷史上的文化、軍事、商旅活動十分繁忙。道路養護與建設歷代都由官方所統攬。道路兩傍碑刻很多,如早期的唐碑 “天寶四載,太守鄭子信此南北路移險造閣記”;宋嘉泰三年碑“古道邊江夏水暴漲,則不便往來,命道人何永德鏨崖栽石,以取道為庶,試行千古不朽之跡,詳題琉璃關”。宋紹興三年碑“紹興三年二月十五日,金賊犯興元府,弓級任榮記”等等唐宋至清代的記事碑文。《四川通志》載:“舊設關隘6處,城堡3處,店鋪21處”。近年來在米倉山和大巴山之間還發現糧倉遺址數處。
近年來在米倉道沿途出土了大量的地下文物,如南江斷渠、通江擂鼓寨、巴州月亮岩等遺址,其中在南江斷渠、陽八台出土了至今約5000年前古人類遺物數千件,在趕場黃泥堡出土了半兩五銖錢50多公斤,在八廟埡出土了王莽五銖錢20多公斤(鐵質榆莢錢),在該地小寨村出土唐代臂圈1件、海獸葡萄銅鏡1面(經國家文物局鑑定委員會確認為一級文物),在大壩歐家河出土了宋代銘文銀盞24件,其中10件被國家文物局鑑定委員會確認為一級文物,在縣城出土開元通寶1.1萬多枚。在團結筒車壩出土宋代雲鑼13件,其中7件被國家文物局鑑定委員會確認為一級文物,在流溪壩出土宋代彩釉墓地磚24件,其中8件被國家文物局鑑定委員會確認為一級文物,在桃園發現數處漢代磚室墓群(其墓磚分別為邊長35厘米和35厘米和17厘米×8.5厘米的條形和方形磚,澄泥質地、火候較高)和大量的印模磚等等。
米倉古道上巴江兩岸是楚漢戰爭糧餉供給保障基地,劉邦屯兵得漢城蕭何韓溪河月下追韓信至截賢嶺;曹操與張飛交戰漢水,直逼張郃退兵巴州;抗金名將岳飛率兵巴河東岸;南宋四川安撫制置使余玠在得漢城、平梁城、小寧城屯糧抗元。
經米倉道傳播的佛教石窟文化十分豐厚,始於隋盛於唐的佛教石窟造像遍布全境。現有造像345處,1100餘龕(窟)20000餘尊,尤以南龕、西龕、北龕、水寧寺、通江千佛岩、白乳溪等石窟造像為代表,規模宏大,內容豐富,雕刻精美,獨具特色,保存完好,聞名海內外,被譽為“巴中石窟,國之瑰寶,盛唐彩雕,全國第一”;巴山民居、祠堂、亭閣、宗教古建築等,數量眾多,保存完好。恩陽古鎮、白衣古鎮毛浴古鎮古樸秀麗;相傳為漢室通風報信設立路標所植的皇柏古林至今在米倉道上挺拔蒼翠,綿延十餘里。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紅四方面軍建立了以巴中區域為中心的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陝革命根據地,幅員面積4.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600萬,建立了中共川陝省委,川陝省蘇維埃政府,軍隊由1.5萬人發展到8萬之眾,巴中12萬人參加紅軍,犧牲4萬餘人,其中留守於米倉山一帶的巴山游擊隊3000餘人,血戰崇山峻岭,全軍壯烈犧牲。
在這塊土地上誕生了共和國將軍和省部軍級幹部 446人,其中巴中籍將軍27人,省部軍級幹部100餘人。李先念、徐向前陳昌浩張琴秋洪學智許世友劉瑞龍吳瑞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留下光輝足跡,
巴中是川陝蘇區的首腦機關所在地、紅軍文物眾多,被譽為“紅軍文物露天博物館”,全市已公布不可移動革命文物保護單位6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32處,可移動革命文物3萬餘件,其中珍貴文物3051件,革命文物總量及規模居紅軍時期各根據地之首。全市現有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4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個;巴中有全國最大的紅軍碑林川陝蘇區將帥碑林;有全國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王坪烈士陵園和全國最大的紅軍石刻標語—“赤化全川”。

名人文化資源

米倉古道地靈人傑,歷代文人雅士英雄豪傑輩出,歷時留下了他們英雄故事和眾多的名詩佳作。如三國名將張飛、嚴顏,唐章懷太子李賢,大詩人李白、杜甫、王勃韋應物、皇甫冉、李商隱,唐巴州刺史嚴武、史俊、羊士鍔、吏部尚書張禕、唐狀元張曙、宋代張垓,章崇簡、陸游,民族英雄宗澤、岳飛,巴州籍北宋天文學家張思訓,清代抗英名將、民族英雄張必祿,辛亥革命先驅董修武,中共早期領導人劉伯堅,世界最具革命性貢獻十大偉人晏陽初等。

非物質文化資源

米倉古道非物質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形式多樣,價值極高。概括起來說,可分為16個大類,169個子項。包含了民族語言、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戲曲、民間曲藝、民間雜技、民間手工技藝、生產商貿習俗、消費習俗、人生禮俗、歲時節令、民間信仰、民間知識、遊藝、傳統體育與競技等。巴中非物質文化以自己獨特的風格成為了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民族民間舞蹈《翻山鉸子》以其鮮明的地域風格、獨特的審美價值、悠久的歷史和陽剛的氣質成為中國漢民族舞蹈傑出的代表,入選《中國舞蹈集成》;上萬首的巴山民歌與陝北信天游、甘青寧的花兒齊名,其中巴中民歌中的“茅山歌”與貴州的浪哨歌、雲南的玉龍山情歌和廣西情歌構成了全國幾大特色情歌。在《中國民間音樂集成》中,四川民歌共入選130多首,而巴中民歌就占了80多首;巴中是中國民間曲藝“說春”的倖存之地;巴中的生活、生產、消費習俗自成體系,婚喪嫁娶獨具風格,歲時節令特色鮮明,民間禁忌歷來已久。還有獨特的方言俚語、民間剪紙竹編、雕刻等手工藝,飲食習俗、造紙術、釀造技術、銀耳栽培技術等源遠流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