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分類,傳統土風舞,現代土風舞,中國舞蹈,蒙古舞,壯族舞,新疆舞,朝族,傣族,藏族,苗族,龍舞,秧歌舞,祭老樂舞,祭孔樂舞,歷史發展,記載,先秦舞蹈,漢代舞蹈,唐代舞蹈,宋元舞蹈,現代舞蹈,
文化
土風舞,是從英文【folk dance】翻譯而來,它是代表一國的文化、風情、生活習慣、地理氣候以及歷史背景,因此各國有各國的不同的味道,在各國中不同地區也會因為上述的因素而有區別;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folk dance,但由於上述說的文化背景的不同,因此他有熱情奔放如美國墨西哥的傳統舞蹈是較激情的,也有一些溫和緩慢如一些歐洲宮廷之舞,這邊簡單列一些土風舞的舞碼如:
田納西華士、美國混合舞、
德州黃玫瑰、
瑞士交換舞、葛萊德宮廷舞等等,都是具有各自特色與風味的
土風舞。
分類
傳統土風舞
傳統土風舞通常稱為
傳統舞,系源自於各地的節日或是祭典儀式需要所產生的,如印度或馬來西亞的
祈雨舞;或是與生活作息有關的如夏威夷的捕魚舞,以色列的水舞;也有為了驅邪(驅蟲)的義大利鈴
鼓舞等等。
現代土風舞
現代土風舞仍然保有各國音樂特色以及步伐技巧,如東歐舞蹈的擊鞋,
中國舞蹈的身韻或功夫拳術,西班牙的塞維亞舞,並逐漸加上編舞家的創思。近來的土風舞愛好者亦多方采入不同的舞蹈如
探戈、
華爾滋、
現代舞、爵士、流行舞(歐美的Macarena dance,日本的
Para Para),使得土風舞的定義較以往模糊。但基本上土風舞屬於一種
全民舞蹈,隨著時代變遷,所產生的舞蹈內容也不斷改變,廣泛的說,由一群人所共同展現的肢體舞蹈可以稱之為
土風舞。
中國舞蹈
中國是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歷史悠久的東方古國。漫長的歲月和豐厚的文化積澱,造就了今日生活在我國廣大地域中的56個兄弟民族。不同的生態環境、不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使我國眾多的民族發展成為今日具有各自語言、習俗、文化、宗教信仰等獨具特色的人文狀況與景觀,使我國成為“以漢民族為主體和55個少數民族共同組成的多元一體格局的國家”。建國60多年來,由於兄弟民族間的團結友好和相互交流,各個民族在原有的基礎上都獲得了日新月異的迅猛發展,使我國香飄四溢的民族大花壇更加鮮艷奪目、更加富有誘人的神奇魅力。 歌舞是人類與生俱來,本能的一種藝術形式。這種用肢體姿態來抒發、表達情感、傳達生產技能與信息的行為,沒有地域、國界、種族和民族之分,是人類共通的形體語言與心靈感悟。不同的民族,因生活環境、生產方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異,而擁有著數以萬計從內容到形式,從韻律到風格各顯異彩、斑斕奪目的民族民間舞蹈。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如果從功能上劃分,大體可分為:祭祀(宗教)性舞蹈、自娛性舞蹈、禮儀舞蹈、民族歷史(生產勞動)傳衍舞蹈等種類。隨著人類科學日新月異的發展,過去舞蹈中的迷信色彩與日俱減,一些古代傳統的祭祀性舞蹈也在逐步變異,成為民間具有觀賞性和自娛性的舞蹈,而倍受人們喜愛。每逢民族節日,絡繹不絕的各族民眾盛裝打扮,懷著無限真摯的心愿和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能夠宣洩自己情感的歌舞海洋之中。那一場場如痴如醉的歡歌勁舞,令無數外鄉人情不自禁地流露著羨慕的眼光和發自內心的讚嘆,以致出現難以抑制自己感情而投入到歌舞中去的場面。這些不同民族所流傳下來的或雄渾剛健或陰柔婀娜,或源於祭祀儀式或為尋求終身伴侶的民間歌舞,無論是屬於哪個民族或哪種類型的舞蹈,都會以不同角度充分地展示著東方民族所具有的久遠歷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這些來自高山、密林、江河湖畔和遼闊草野,充滿豪情、散發著泥土芬芳的民族民間歌舞,無疑會給長期生活、工作在城市中的人們,帶來一縷無盡的清新、一種神奇的嚮往,同時還能從中領略到各民族充滿異域風情的方方面面。
蒙古舞
草原上的“安代”和《安代舞》
系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是有著悠久歷史、豐富民族文化和以歌舞相伴為生的馬背民族。由於語言系屬、生活地域和民族歷史的多種原因,在蒙古族的廣大民間自古流傳著信仰萬物有靈、崇拜多神的原始薩滿教。
蒙古族舞蹈 陳玉先作品
“安代”這個詞,對於生活在遠離蒙古草原地區的人們來說,大多是通過呈現於藝術殿堂舞台上的蒙古族《安代舞》表演而得知的。但要想對《安代舞》有更多的了解,只論舞台上的舞蹈那就過於單薄了,還是應從它的來龍去脈和在民間長期被人們所熱衷、得以流傳上得以了解。 在過去古老的歲月中,草原人民為求得生活的安定、畜牧的豐產與疾病的痊癒,都是通過薩滿教的神職人員巫師“薩滿”舉行溝通天地、人神的原始宗教儀式,來獲得萬物諸神的保佑。 蒙古族的原始薩滿教,由於歷史的更迭、其他宗教文化的融入和民間百姓為獲取不同目的、需求,而出現了相應不同程式的儀式,因此也相應地出現了對巫師“薩滿”的不同稱謂。其中,“安代”便是在薩滿教神職人員中,偏重於為年輕女子因包辦婚姻和其它有關婚姻問題不愉快而憂鬱成疾,導致“精神疾病”者進行醫治、祛病消災的特有稱謂。據說,東蒙草原上有名的“安代”季米葉老大爺,就曾治癒過數不清害相思病和憂鬱症的年輕媳婦。 那么“安代”與《安代舞》,《安代舞》與患“精神疾病”者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繫呢?這幾者之間不但有著十分緊密與微妙的關係外,還有有關“安代”稱謂來源,極富浪漫色彩的傳說。 老藝人季米葉就曾經講述過:很早以前,在一個叫郭爾羅斯的地方有一位老漢,早年喪偶,晚年只有一個女兒與他相依為命。老漢把自己所有的愛和清貧生活中的一切都給予了女兒。這個女兒是他生命中唯一的希望和寄託。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個正處二八妙齡、俊美而心靈手巧、能歌善舞的女兒,雖然生活清貧但也充滿著幸福與歡樂。 一天,這個如花似錦、充滿歡樂的姑娘突然得了一種怪病:她不是不吃不喝就是吃喝起來沒有停止;不是長時間地不說不笑,就是一說笑起來便沒有盡頭。老漢為此急得各處尋醫、拜佛,但沒有人能治得了寶貝女兒的病症。眼看著女兒一天天憔悴下去的樣子,老漢心急如焚痛苦得每日落淚不止。這時突然聽說,在很遠的一個叫蒙古鎮的地方,有人能夠醫治這種怪病。為了女兒的康復,不管是真是假老漢抱著這一線希望立即套上勒勒車,拉著女兒踏上了遙遠的求醫征途。誰知,好不容易到達蒙古鎮後,不但沒有找到能治這種病的醫生,就連知道這種病的人都沒有。無可奈何的老漢只得又拉著女兒奔赴他鄉求治。 老漢千辛萬苦拉著病況日下的女兒在來到庫倫旗時,突然車軸斷了。在這舉目無親的異地他鄉,老漢完全陷入了絕望。他痛苦地圍繞著轆轆車,看著奄奄一息的女兒、不停地揮淚頓足、放聲慟歌,哭訴著自己的不幸和遭遇。老人的歌聲慢慢引來了遠近的人們,大家聽後也極為同情地跟隨在老漢身後圍繞車子頓足悲歌起來。 這時,奇蹟發生了,曾不省人事、奄奄一息的姑娘竟然慢慢甦醒過來,走下車子跟隨在人們後面悄聲歌唱著。也不知圍繞車子邊唱邊走地轉了多少圈,累得姑娘渾身發汗濕透了衣衫,但病情卻一下子減輕了許多。此後,父女二人在鄉親們的建議下便在庫侖旗定居下來。後來這種以繞圈、唱歌跳舞進行治病的方法,從庫侖旗傳向了廣闊的草原。 此外,也有“安代”是一種妖孽的名稱,哪裡的年輕媳婦患上了精神疾病,必是“安代”附身的傳說。因此,哪裡有人患上精神疾症,家人就會請來能通人神、天地的博學巫師“薩滿”來進行治療。久而久之這些專門能驅除“安代”妖孽,治癒精神病症的薩滿,被人們賦予了一個新的特殊稱謂“安代”。有意思的是,這些“安代”在長時間為患者進行思想疏導和勸慰之後,當病人走出蒙古包與家人和親屬見面時,“安代”就要組織患者的家人、親友和鄰居一起陪她共同唱歌和舞蹈,使病人在愉快的情緒下活動身體、吐故納新,徹底擺脫病魔的纏繞。後來人們把治療精神疾病程式最後一環的集體舞蹈,稱作《安代舞》。進入20世紀60年代後,文藝工作者把蒙古族這種載歌載舞的《安代舞》經加工、提煉,作為表演舞蹈引入了藝術殿堂,才使更廣泛的舞蹈愛好者,欣賞到如此歡樂和優美的蒙古族《安代舞》。 草原上的《安代舞》一般要在老“安代”的帶領和指揮下,人們圍成圓圈,在經常變換舞圈運轉方向、速度由慢至快地邊唱邊舞。參加舞蹈的人們一邊揮舞彩巾一邊踏足為拍,整個舞蹈雖然動作簡單但卻不失優美、豪放和抒情。作為伴舞的歌曲其中不時夾入好似呼號的蒙語,更增添了《安代舞》的民族特色。 在人們的歌聲、笑聲中,舞蹈節奏由慢漸快地進入最後的狂熱階段:老“安代”和為舞蹈添加樂趣的助舞者一會兒雙腳高跳,一會兒蹲下走矮子步,引導著眾人不停地在頭上搖動彩巾[圖2],好似一群紛飛的彩蝶來到了草原。這種發自眾人肺腑,期盼病人康復良苦用心下的歌舞,無人不因此而受到感動。也許老“安代”所以能用歌舞獲得治療成功、驅走妖孽的秘訣也正在於此。
壯族舞
妙趣橫生的壯族《火貓舞》
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的壯族,是我國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壯族絕大部分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南寧、百色、河池和柳州4個地區,少量分布在雲南省的文山一帶。 壯族的先民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百越”部族中的“西甌”和“駱越”兩個族群的後裔。自從秦代統一中國,勢力直進入到嶺南後,大量漢人從中原到達兩廣地區,並在與“越”人的相互貿易、交往和共同生活中逐漸融合,成為今日的壯族先民。 壯族的歷史悠久,有著豐富多彩的傳統民族祭祀與節日文化活動。由於生活地域和早期鐵質農耕技術和器具傳入的影響,壯族以捕魚為生的早期生活方式很快地轉入了以稻作為主的農耕生活。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化,使壯族所崇拜的神靈也相應地發生了改變。為了獲得稻穀的豐產,在那聽天由命的日子裡,人們最為渴求的就是適時充分的雨水。因此,壯族人民從立春伊始,就有祈求青蛙神保佑壯家來年風調雨順、人畜兩旺,為期長達近一周、內容豐富、儀式繁縟的“青蛙節”;時至插秧之後若逢天旱,那就要全寨出動對雷神的兒子 — 天公少爺 — 青蛙神舉行極為虔誠的崇拜和祭祀活動,以期雨水的降臨。屆時,人們在以歌舞祀神的同時,將敲響鼓面上鑄有銅質立體青蛙塑像,音色洪亮而厚重的銅鼓,來象徵青蛙神代民請求父神鳴雷降雨。 經過壯家的辛勤耕耘,肥碩的稻穗隨風搖動,無邊的稻田滿目金黃、豐收在望時,人們一面將興高采烈地做著收割的準備,一方面已開始準備收穫後感謝神靈賜予豐收和祈求稻穀粒粒歸倉等方面的祭祀儀式。 稻子收割後的顆粒歸倉、稻穀不發生霉爛和不被可惡的老鼠偷吃,是農家豐收後最擔心的事情。貓是老鼠的天敵,為了保證糧倉中的稻穀安然無恙,集聚在廣西梧州地區的壯家便要舉行獨特的祭祀儀式《火貓舞》,來求助貓神為人們消滅鼠類、捍衛豐收果實。 屆時,扮演眾“貓咪”的20來個青年男女,身著顏色鮮艷、飾有層層流蘇似花貓毛皮的衣裙,頭戴用稻草紮成的頭箍和延長下來、垂於身後,形如貓尾的長稻草辮子,並在“從頭到尾”的稻草辮子上,插上根根“燃香”,每人的前額上方再縛上一張事先繪製好的面具“大貓頭”。
在眾貓咪隊伍前方,由一位頭插銀釵、身披花團錦簇、下墜流蘇繡花披肩的女子率隊、後隨兩名手提書寫祈求吉祥語句六角宮燈的妙齡少女和三名吹羊角喇叭的男子共同組成祭祀行列前導,在一旁鑼鼓樂隊輕快、富有節奏感的敲擊和曲調悠揚的號角聲中,沉浸在香菸縹緲中的眾貓咪在仙女般的前導女子帶領下,款款步入表演場地 。 貓咪們開始表演了,它們在不斷變換著各種隊形的過程中,模擬貓咪行走跳躍、撲捉活食、伸腰聳背、舔毛搔癢、相互嬉戲等多種姿態 ,真令人有猶如進入“貓王國”之感。
接下來,眾貓咪又模仿著人類祭祀神靈之態,在背後插滿燃香的點點豆光和煙霧繚繞下,雙手抱拳頻頻作揖祭拜,請求天界的大貓神下凡,為民根除鼠害。 在眾貓咪圍成圓圈翩躚起舞以娛樂貓神之際,一隻由兩人裝扮,前者雙手舉黑白花紋“貓頭”、後者扮“貓身”、“貓尾”身披純黑色“貓皮”的肥碩大貓登場了。它忽而閒庭信步地觀察著四方,忽而攀枝上樹爬上豎立在圓圈中的一根高稈,向遠方瞭望搜尋著大小鼠精們的隱藏地。隨後躍下樹來在一旁悄聲閉氣地等待著大小鼠精的出現。
這時,眾貓咪開始表演起模擬人們豐收後進行最後一道工序 — 收糧入倉的舞蹈。就在為獲得豐收而充滿歡欣進行舞蹈的同時,一隻頭頂尖嘴“鼠頭”身披灰色“鼠皮”的大老鼠精,以四處窺視、鬼頭鬼腦、悄手悄腳的誇張舞姿進入屯糧的場院後,看到座座糧倉放置於靜寂的場院內無人看管,便手舞足蹈樂不可支地準備立即開始破倉盜糧。就在大鼠精得意忘形時,隱蔽在一旁的大貓神伴著一聲大吼躥了出來。本企圖負隅頑抗的大鼠精,一看來勢兇猛的碩大貓神,求饒不成便立刻倉皇逃竄,企圖能逃出天敵貓神的利爪,求得活命 [圖3]。在場外越發激烈的鑼鼓聲中,一場決定生與死的貓鼠大戰把《火貓舞》的氣氛推向了最高潮。終於在場內眾貓咪的狂舞和場外觀者的齊聲吶喊,在喧天鑼鼓和喇叭的鳴響和大貓神威風凜凜一鼓作氣追窮寇的奮力下,凶神惡煞的老鼠精終於被按在了大貓神的利爪之下。 令人倍感親切和充滿美好希望的《火貓舞》,最後結束在人們的盡情歡呼,眾貓咪的跳躍旋舞,以感謝貓神為民消滅鼠精,慶賀豐收成果不再被掠奪的高潮中。
新疆舞
哈薩克舞蹈
哈薩克人是馬背民族,他們的舞蹈就以表現馬背生活為主。舞蹈多以騎馬生活為題材,雙臂多用動肩,步法上多用馬步,舞蹈語彙中常見擠奶、剪羊毛、擀毛氈等。《哈熊舞》是一個著名的哈薩克族民間舞蹈。舞者反穿皮衣裝扮成熊,模仿熊的習性和動作。這個舞蹈既是民間藝術活動,又是在向少年兒童傳授狩獵知識。《孤雁舞》是哈薩克人運用藝術思維觀察與表現生活的體現。通過活靈活現地表現一隻孤獨的大雁,表達天人合一的思想,宣傳集體意識。
吐魯番鵝舞
吐魯番的鵝舞維吾爾語叫“那孜爾空”,是模仿鵝的各種動作、表情達意的舞蹈形式,時而詼諧幽默,時而耐人尋味,表現內容十分豐富。鵝舞兼具表演和自娛自樂功能,形式自由隨意,而且也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想跳就跳,不想跳就回家睡覺去。鵝舞在舉行過程中,有人難免技癢,要當眾表演一下自己的拿手絕技,以博得人們的喝彩。
哈密雞舞
在天藍草綠、樹茂果甜的時候,善於感受生活之美的哈密人就會聚在草地上、果園裡彈琴、唱歌、跳舞。雞舞開始,一女性飾母雞,一男性飾公雞,相互逗引,妙趣橫生。無論表演者還是欣賞者,在歡笑中將生活的陰鬱一掃而光,代之以對生活的欣賞與熱愛。任何人都可以加入舞蹈,或扮演老鷹,或扮演烏鴉、老貓,或扮演小雞小蟲,表演內容豐富多彩。哈密維吾爾人歷史上曾被稱為高昌回鶻,有獨具特色的文化遺存。至今哈密維吾爾人仍保留著高昌回鶻人的雞崇拜,視雞為具有神力瑞物。在哈密維吾爾人的春節祭青苗儀式上,全村人視為聖物的那盤青苗中,就插著一隻紙剪的公雞。
麥西熱甫
居住在葉爾羌河中下游麥蓋提縣的刀朗人是歷史上蒙回的後裔,他們對音樂舞蹈的痴迷程度令外人難以理解。有時候一陣音樂聲傳來,田野里的農民立即放下手中的工具、路上的行人脫掉外衣扔下褡褳,便如醉如痴地跳起舞來。麥西熱甫是一種舞蹈和娛樂活動形式的名稱,指那種有眾多人員參加(所謂參加是指在場者沒有觀眾而全部是活動的參加者),以歌舞為主的大型自娛自樂活動。麥西熱甫有歌舞麥西熱甫、遊戲麥西熱甫、說唱麥西熱甫之分,也有客廳麥西熱甫、迎賓麥西熱甫和豐收麥西熱甫的區分法。最常見的是豐收麥西熱甫。各地都有自己的麥西熱甫,風格大同小異,惟獨刀朗人的麥西熱甫最具特色。刀朗麥西熱甫狂熱、強烈、奔放,在有組織的麥西熱甫活動中,誰都不會放過一過跳舞之癮的機會。做遊戲是麥西熱甫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節目,搶腰帶就是最常見的遊戲。這個遊戲有兩人參加,甲持腰帶要設法抽到乙身上,而乙在躲避過程中要設法把這條腰帶搶到自己手裡。掌握腰帶的人有權選擇自己的遊戲對象。
塔吉克鷹舞
居住在雪域高原帕米爾山脈上的塔吉克人,是中國境內原住民族中惟一的操印歐語系,有雅里安血統的民族。塔吉克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一個民族,但他們對舞蹈的迷戀程度卻驚人。人口只有3萬多的塔吉克人,除嬰兒外,幾乎人人都會跳舞。無論遇到節日或大小喜事大家都圍在一起,三三兩兩開始翩翩起舞。舞蹈動作以傳統的鷹舞為基本舞姿,所以說,傳統的塔吉克舞,也就是鷹舞。塔吉克人生活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爾高原上,以活躍於帕米爾高原上,這裡也是鷹聚集的地方。長期的生活中,塔吉克人和鷹建立了感情,他們認為鷹是吉祥的動物,他們將山鷹做為本民族的圖騰。音樂與舞蹈起源於山鷹--主要的樂器鷹笛系由山鷹的翅骨製成,傳統舞蹈鷹舞是模仿山鷹的動作而形成的。婚禮、節日、或者來了貴客,大家就會跳起優美的鷹舞。為鷹舞伴奏的是鷹笛和手鼓,男子吹鷹笛,女性敲手鼓,大家一起歌唱。塔吉克人的樂曲是別的民族少用的7/8拍節奏,踏著這個節奏舞蹈時腳步輕盈飄逸,手上的動作是模仿山鷹的飛翔。
朝族
白鶴翩躚的朝鮮族《農樂舞》
至今沒有最終確定語言系屬關係,集中分布在我國東北吉林省延邊自治州和遼寧、黑龍江等省的我國朝鮮族,並非是我國現今疆域內的原生民族。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由於朝鮮半島遭受連年災荒和日軍的野蠻侵略,大批半島上的民眾開始向我國東北地區遷徙並定居,逐漸成為我國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 朝鮮族,自古與我國有著難以分割的密切關係。特別是在隋唐以後,中朝之間的頻繁交往使我國中原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生活習俗等不斷傳入朝鮮半島,使朝鮮民族至今在傳統文化、道德思想和宗教習俗等多方面,與我國有不少相同之處。 朝鮮民族自古以飛鳥為民族圖騰,在道教文化的影響下,他們把“鶴”視為天界與神仙相依的飛鳥而稱作“仙鶴”。隨著科學的進步,雖然人們思想中宗教色彩逐漸淡化,但對仙鶴的喜愛與崇敬卻始終留存。人們把仙鶴作為長壽和幸福的象徵,把仙鶴棲息之地認作是吉祥之地。據說,朝族男子在一身素白衣褲外另罩一件黑色背心的傳統服飾,是來源於對“仙鶴”白羽黑翅的仿照。而且,在出席正式場合時,還要特地戴上一頂猶如“鶴冠”的黑色紗帽,給人以高貴、素雅之感。 朝鮮民族能歌善舞,無論年節喜慶,還是家庭聚會,男女老幼伴隨著沉穩的鼓點與伽倻琴,翩躚起舞習以為常。
傣族
婀娜多姿的傣族《孔雀舞》
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傣語支的傣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孟連傣族自治縣。傣族是跨國界的民族,分布地區與鄰國寮國、緬甸、越南毗鄰。 傣族的稱謂,在過去近兩千年歷史的不同時期中,有著多種不同的稱謂。傣族過去自稱“傣那”、“傣雅”和“傣繃”等;漢晉時期根據所在地區被稱為“滇越”、“鳩僚”、“僚”或“撣”等;又由於傣族有用金、銀鉑包齒,以墨染齒和紋面為美的習俗,所以在唐代文獻中有稱傣族為“金齒”、“銀齒”和“繡面”的記載。清代起改稱傣族為“百夷”。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傣族人民的共同意願確定族稱為“傣族”。 傣族民眾崇信小乘佛教,節日多與宗教活動相連。每年傣歷六月半的“開門節”到九月中旬的“關門節”期間,集中了大量宗教節日與活動。而農曆清明節後10天的“潑水節”,則是傣歷的新年,也是傣族最熱鬧的節日之一。世世代代居住在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四季如春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傣族,歌舞是他們表達情感不可缺少的方式。每當節日,具有高超技藝的表演者們,不但要向人們展示能與風光媲美的傳統古典藝術,而且所有能歌善舞的傣族民眾,也會在充滿南國情調的樂曲中翩躚起舞,盡情歡度佳節。
藏族
藏族舞
禮儀結束之後便是用於“娛神”舞蹈的動。伴隨著激烈的鼓聲,一位頭戴畫有星辰藍色藏戲面具、身著五彩藏袍的老者首先登場亮相。他肩上斜挎銅鈴和寶劍、手持纏白色哈達被稱為“達達”的神杖,踩踏著鼓樂節奏向場院中心舞來。這位崇高的神靈代言人站定位置後就開始揮動神杖,承擔起指揮娛神舞蹈的職責。在老者的一個手勢之下,四周早已待命即舞的八名鼓手,便大步流星地向著場地中心疾鼓而來。這些百里挑一的剽悍男子,棗紅色臉堂配上盤在頭頂夾雜著殷紅絲線的油黑髮辮,更透著神采奕奕的陽剛之氣。他們身披五彩短披肩、腳蹬紅黑間色高腰藏靴、腰旁橫挎直徑約六十厘米繪有五彩花紋的大鼓、雙手各持馬蹄槌,在邊擊鼓邊雙腳不停地跳躍下,進行著快速而靈巧的隊形變化。他們忽而組成圓圈旋轉飛舞,忽而排成兩隊穿梭馳騁,以隊形的變化達到渲染氣氛、表現舞蹈力度的目的。然後通過舞者所採用的各種姿態,來體現每個舞段的主題。
《日喀則大鼓舞》的編排,首先以熱烈的圓圈舞隊形,呈現著人們和諧而穩定的生活情景。轉而在快速擊鼓的節奏下,鼓舞以大段相互穿梭和跑動的隊形變化,來表現好男兒搏擊沙場、英勇抗敵,直至凱旋歸來的征戰過程。在一段激奮人心的鼓舞之後,接下來的便是一段抒情的慢板。剛才還是剽悍、英武的勇士,頃刻間竟又文靜得好似閨房繡娘。隨著神杖“達達”的搖動,鼓手們的舞步也因悠揚的鼓樂變得輕快,投入了技藝精湛、儀態萬方的“四人小場子”表演,再次回復到人們對和平
家園的讚美與嚮往之中。
苗族
苗族舞蹈
苗族民間舞蹈有蘆笙舞、銅鼓舞、木鼓舞、
湘西鼓舞、板 苗族舞《阿米朵》
凳舞和古瓢舞等。尤以蘆笙舞流傳最廣。
貴州的
丹寨、
台江、
黃平、
雷山、
凱里、大方、
水城,以及
廣西融水等地,在每年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傳統節日,和過年、祭祖、造房、豐收、迎親、嫁娶等喜慶節日,都要舉行蘆笙舞會。舞姿以四步為多,也有二步、三步、六步、蹭步、跳步、點步以及左右旋轉等跳法。苗族一級演員金歐領舞的“苗族青年舞”,1963年已攝成舞蹈藝術影片《彩蝶紛飛》,在
美國、日本、
新加坡、香港等地上演,深受民眾喜愛。
苗族是
歌舞的富有民族,僅苗族“
鼓舞”一項,就近十種之多。苗族“鼓舞”在唐代《朝野僉載》上就有“五溪蠻,父母死,於村外閭其屍,三年而葬,打鼓路歌,親戚飲宴舞戲一月余日”的記載,由此可見苗族“鼓舞”歷史的悠久。
苗族服裝[1]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繡,或者染中帶繡,或者織繡結合,從而使這些花團錦簇,流光溢彩,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
龍舞
《
龍舞》,是在數名男子高舉支撐龍體的木柄,在穿梭奔跑之中表演“龍打滾”、“龍擺尾”、“金龍纏玉柱”等極有氣魄的造型舞蹈 。此外,流傳在浙江,由眾多女子雙手各持雲朵和
蓮花,在優美抒情的荷花舞之後,由荷花花瓣為鱗片連線成的《百葉龍》,在耍
龍人逗引下浮游於彩雲之間,真是惟妙惟肖,令人瞠目;南方水稻之鄉,以稻草扎
成龍形、龍體遍插燃香,專門舞耍於年節深夜的“草龍”,宛如一條漂浮於夜空、星光閃爍的火龍,在硝煙繚繞中盤旋、飛舞,別有風采。此外,以龍爪行走於地,同時不斷向四方仰頭噴水的《地龍》,卻是清代流傳下來,預祝來年風調雨順的象徵 ;將製作精美的小龍縛於長凳之上,由三名男子各舉一凳腿,奔跑跳躍、翻轉作舞於喧天鑼鼓之下的《板凳龍》,是
黃河以南省份被人喜愛的龍舞形式。此外,把龍體分為若干“段”或“節”的《段龍》、《五節龍》;由一人獨自戲耍,留存於蘇杭和
川北,小巧的“蒼龍”、“紙龍”;還有為人鮮知,延續於浙江沿海漁村,幾乎沒有龍形而呈船狀的“首飾龍”、“十八檔龍”等等,真是異彩紛呈、數不勝數。春節期間,這些飛舞在漢族廣大地區品種各異、形態離奇的龍形,充分顯示著龍的傳人悠久的歷史與浩瀚的文化。[2]
秧歌舞
《
秧歌》是春節民眾歡慶活動中,起著承前啟後、烘托氣氛的大型歌舞形式。這裡所指的“秧歌”不僅是單一的“秧歌舞”,而是包含著數十種歌舞形式所組合的文藝演出隊伍。[2][1]
祭老樂舞
霓裳羽衣曲又稱霓裳羽衣舞。是一種唐代的宮廷樂舞。為
唐玄宗所作之曲,用於在太清宮祭獻
老子時演奏。安史之亂後失傳。南宋年間,姜夔發現商調霓裳曲的樂譜十八段。這些片斷還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唐代歌舞的集大成之作,至今仍無愧於音樂舞蹈史上的一個璀璨的明珠。
祭孔樂舞
如果說“高台”、“
地會”是漢族的一種民間舞蹈,那應該說真正的漢族舞蹈則是“祭孔”時所表現的“樂舞”。
自元代創建
孔廟之後,“祭孔”成為每年春秋兩季漢族(包括蒙古族)的禮俗。根據《都元帥建文廟》中載:“前乎制禮作樂,後乎東山之徵”。“制禮作樂”也就是宣導儒家文化,履行對
孔聖的祭祀禮儀文治。而“東山之徵”即“武功”對邊境的靖寧。
祭孔樂舞走上正軌則是明、清兩朝。明初,由中央頒布《
大明會典》,即對儒家文化的“祭孔”有一套規範
樂典和舞系。明·萬曆時的河西名士葛中選(見“人物”傳)先生對“樂舞”,有這樣的文字記述:“《禮記》:入門而金作示情也;升歌清廟示德也;下管象武示事也。是故古之君子不必親相與有言也。以禮樂以相示,以是知樂皆示和也。樂之舞示事也。則所謂達靈成性,象德昭功者,非心相與言也。”又“
唐武後聖壽樂,以舞象歌之字形甚屬,……今大成樂舞亦然。”這段文字,前面所論者為“樂舞”之意,結尾的“今大成樂舞亦然”。透出了“大成樂舞”已成為明朝頒布規定祭孔的樂章、舞蹈。
清朝的《
大清會典》與《大明會典》有所更改,在表演“樂舞”時,演奏樂章為“鹹平、鹹池,大韶”,表演舞蹈即“羽舞”、“武舞”(即持羽毛簘笛而舞)。另外,在“樂舞”中又有持龍旗、龍幛、幡、拍板、提鼓、提爐、紗燈的引導隊在前作舞。
清朝後期,漢族舞蹈不僅只有“祭孔樂舞”,同治、光緒期間,舞蹈已經能登上“會戲”(即廟會)的大雅之堂,當時的人只有觀看舞蹈的記錄,沒有記述舞蹈的名稱及形式。進入民國以後民間的花燈歌舞逐步盛行且覆蓋了鄉村。
建國以後,舞蹈進入了全盛時期,民族的大融合在歌舞中表現更加突出,此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漢族舞蹈通常與唱歌或器樂結合,稱為歌舞、樂舞。
歷史發展
一、原始舞蹈
原始舞蹈是“勞動者的動作的單純的再現”.《尚書》中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的記載.意思是拍打著石刀、石斧之類的勞動丁具作為伴奏.化裴成各種野獸的人群翩翩起舞。《呂氏春秋》中也有一段記載:“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舞者拿著牛的尾巴,跺著腳邊舞邊唱。舞蹈實際上是原始人類勞動場面的虛擬性再現。亦見於彩陶盆上的原始集體舞。
巫舞——“巫”字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是一個人展開雙手,各執牛尾而舞的樣子。據說夏禹曾親自編舞。到商代.成湯也善跳巫舞.宮廷流行“巫風”。春秋戰國時期.楚地巫風極盛.美麗的女艱扮演成雲神、水神、山神等,載歌載舞,場面宏大而隆重。
舞蹈家
萬人、女樂、倡優等等
二、六代之樂
周代將古代樂舞加工整理,又創製新的樂舞.成為“六代之樂”:黃帝時代的《雲門》、帝堯時代的《大成》、帝舜時代的《大韶》、大禹時代的《大夏》、成湯時代的《大澧》、周武時代的《大武》。
三、舞種
萬舞一一在不少典籍中多次提到的《萬舞》,可能是發端於夏商盛行於春秋嗶國時期的著名舞種之一。
雩(yfi)舞一一巫舞的特殊形式.是古代先民向上天求雨、期盼莊稼豐收而舉行的舞蹈儀式。《說文解字》中說:“雩.夏祭樂於赤帝以祈甘雨也。”
儺舞一一種驅逐役鬼.帶有神秘色彩的原始宗教性舞蹈.場而盛大.周代宮廷定期舉行“國儺”.各諸侯同乃至民問也舉行儺舞儀式。
文舞——表現漁獵收穫的喜慶舞蹈.舞者左手拿筲(yu0)(一種編管樂器),有手持翟(有羽毛裝飾的道具)而舞。在六代之樂中.《雲門》、《犬成》、《大韶》、《大夏》都屬於文舞。
武舞——表現以武力征討異族而建功的舞蹈.舞者持二r(盾)戚(斧)而舞。六代之樂中.《大灠》、《大武》都屬於武舞。
小舞一閣代統治者制定的六種祭祀性的舞蹈.它包括帔(f凸)舞、羽舞、皇舞、旄(mdo)舞、乾舞、人舞。
雅舞——義稱“稚樂”.指宮廷樂舞.用於朝會禮儀和祭祀活動。場面隆重.氣氛嚴肅.節奏較緩慢。雅樂規定.天予用“八佾(yi)”:舞隊共八排,每排八人.共6 1人。
俗舞——又稱“俗樂”,指民間舞蹈,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氣息。史載,春秋時的“鄭衛之音”,舞者朱唇皓齒,縴手素足。舞步輕盈。
《陽阿》、《康樂》、《縈塵》、《集羽》、《旋懷》
《縈塵》的舞姿能給人以飄忽不定之感,舞蹈者簡直像融匯在空際縈繞不落的輕塵之中;《集羽》的特色更是以輕柔飄逸見長,如隨風聚攏的羽團飄飆蕩漾;而《旋懷》之舞表演起來.柔韌的舞姿體態旋繞纏蔓,似乎能夠“人懷袖也”。這些舞蹈顯示了舞者高超的技藝,有很強的控制身體與氣息的能力,柔韌、彈性、力度、輕捷均訓練有素,其技藝水平之高不是一般舞人所能達到的。
統治階級對表演性舞蹈不斷提高的欣賞要求,必然強化樂舞伎人的專業程度和舞蹈技藝訓練。專為統治者服務的“萬人”、“女樂”和“倡優”也應運而生。
再從《詩-簡兮》的描述記載來看,對萬人所應具備條件的要求是相當高而全面的,為培養和妝扮他們所耗費的資財也是很大的,表演《萬舞》的萬人,必須是身材修長俊秀容顏姣好者,萬人為保持顏面的俊美紅潤而不食糠糟,為了衣著的鮮艷奪目而不穿短褐,因此耗費大量錢財。
袖舞
中國素有“長袖善舞”一詞,這一詞語便是對袖舞所具有的舞蹈特性的概括描繪。中國古典舞的袖舞主要是由中國戲曲的“水袖”提煉而成的。水袖作為服裝道具在舞蹈中出現,不僅是對肢體延展空間的放大,更是對情感傳遞的延伸。探尋中國舞蹈的發展歷程,從出土的原始彩陶盆上(圖1①),我們可以看到原始人在圖騰祭祀中持巾起舞的表演場景。
四、舞蹈家
春秋時.晉同有優施,楚國有優盂.秦圍有優旃(zhan)等等,都是宮廷舞蹈家。
西施——是值得單獨提到的春秋時期著名宮廷舞蹈家,擅長表演《晌屐舞》。該舞足穿木屐,裙系小鈴,舞時鏗鏘作響。
秦漢至南北朝舞蹈
一、舞種
稗舞——用有柄的單面鼓作道具的一種集體舞,後世也稱為“稗(bing)扇舞”。
鐸舞——用鐸作道具的舞蹈。鐸形像鐘,有木柄,內有舌,搖動時“叮叮”作響。
白綸舞——盛行於晉代和南朝.因舞者身穿薄如輕紗的白綸縫製的長袖舞衣.故名。該舞以舞袖為其特點,動作輕盈流暢。
盤鼓舞——漢代民間舞蹈,後來用於宴饗。在地面上排列盤或鼓.一般用七個(或三個或五個).舞者穿長袖衣,在盤(鼓)上起舞。
撥頭舞——又名“缽頭”,是一種帶有敘事性的舞蹈.表現一人之父為虎所傷而上山尋屍的痛苦之狀。
巴渝舞——漢代西南少數民族舞蹈。劉邦為漢王時.為了促成霸業,發兵攻打關中,派寅(c6ng)人為先鋒,蜜人善舞.劉邦愛其舞姿,命樂工學習。因寅人居住在巴郡渝水邊(今四川境內),故名“巴渝舞”。
公莫舞一魏晉時期舞蹈。取材於項羽和劉邦的“鴻門宴”的故事,鴻門宴上,項莊拔劍起舞欲殺劉邦,項伯也離席揮劍而舞,以袖掩護劉邦,說:“公莫!”後人以舞巾模擬項伯舞袖的姿態,遂成“公莫舞”。
踏謠娘——又作“踏搖娘”、“談容娘”,產生於北齊,用舞蹈的形式表現故事:一人虐待妻,妻以歌訴苦.眾幫腔唱:“踏謠。和來!踏謠娘苦,和來!”因一面唱歌.一面落步.故謂之“踏謠”。
蘭陵王舞——叉名“大面”、“代面”,北齊蘭陵王雄健而貌美.曾戴假面率五百騎兵沖人敵陣.大勝。軍中譜《蘭陵王人陣曲》.又根據樂曲變成歌舞戲。
獅子舞——獅子被古人當做威武祥瑞的象徵.漢代通西域時由月氏、安息等地引進,至遲在曹魏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獅子舞,南北朝時廣為流傳。
作品
《火鳳舞》——北魏高陽王時的宮廷舞蹈,舞者手中執扇,如鳥翼,模仿鳥的飛翔起落。
《玉樹後庭花》——南朝陳後主時的樂舞。陳後主常與嬪妃們在宮中宴飲,選千百宮女歌舞作樂,《玉樹後庭花》即是其一。但陳後主是亡國之君.因此後人將此曲稱為“亡國之音”。
《伴侶》——北齊末的歌曲,《北史》批評它“淫蕩而拙.世俗流傳”.可能來自民間巷陌,涉及情愛內容的。它像《玉樹後庭花》一樣被當做“亡國之音”。
《踏金蓮》——約產生於南朝齊代。齊帝東昏侯蕭寶卷是個荒淫的昏君,喜歌舞,為潘貴妃修建神廟,鑿金為蓮花,鑲貼於地面,潘妃舞於上,“步步生蓮花”,後來演變為唐大曲。
著名舞蹈家
戚夫人——漢高祖劉邦的寵姬,善楚舞。劉邦死後,被劉邦之妻呂后殺害。
李延年——設武帝時為樂府協律都尉,善歌舞,頗得武帝寵愛。後因其妹李夫人(武帝寵姬)死.其弟李廣利投降匈奴,李延年家族被誅滅。
趙飛燕——西漢末年宮廷舞蹈家,漢成帝之皇后.體態輕盈瘦小,舞藝高超。後被廢而自盡。
隋唐五代舞蹈
一、樂舞機關
1.教坊
唐高祖李淵設立音樂機關教坊。在禁城之內的稱“內教坊”,後在禁城之外設立了“外教坊”。教坊的女樂人稱“妓女”。
2.梨園
唐玄宗時又設立了另一音樂機關.叫“梨園”,其中的樂人稱“梨園弟子”。
二、舞種
1.中原舞種
健舞——唐代教坊舞蹈分為健舞和軟舞兩大類.均來自民問,後來用於宴饗。健舞舞姿雄健,動作矯捷。
軟舞——軟舞舞姿柔美。動作輕盈。
隊舞——唐代宮廷舞蹈形式之一。有《菩薩蠻隊舞》、《嘆百年隊舞》等。
春鶯囀(zhudn)一相傳唐高宗李治晨聽鶯啼.命龜茲樂_r:白明達作曲.名《春鶯囀》.後來依曲編舞.屬於軟舞。
踏歌——踏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青海大通縣孫家寨H{土的陶盆彩繪中.就有挽手而舞的圖樣.在節日聚會時.人們成群結隊在郊外起舞,手牽手.以腳踏地為節,邊歌邊舞。到唐代.踏歌頗為盛行。唐詩人劉禹錫的《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楊柳枝——民問歌舞,是在漢橫吹曲《折楊柳》的基礎上創新而成的女子舞蹈,名《楊柳枝》。劉禹錫的《楊柳枝》中有“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之句。
綠腰——又名《六么》、《錄要》、《樂世》,唐代軟舞,女子獨舞,節奏由慢到快,舞姿輕盈優美。
字舞——舞者在舞動過程中.暫時停頓,擺成字形。
劍器舞——劍舞在我國也有著悠久傳統,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孔子的學生子路,戎裝見孔子,曾拔劍起舞。學生拜見老師舞劍,當然只是表演技藝,是對老師致敬的意思。湖北隨縣戰國初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鴛鴦盒上的樂舞圖案中,鼓旁的舞者腰間掛著短劍,說明劍舞可能是當時頗為流行的一種舞蹈形式。楚漢相爭時,劉邦、項羽宴於鴻門,項莊說:“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羽表示同意,於是項莊拔劍起舞,逐漸靠近劉邦,企圖藉機殺死劉邦,在場的項伯見劉邦危急,也以劍伴舞,保護劉邦不被項莊殺害。這個故事表明,當時筵宴中有舞劍作為餘興表演的風俗。唐代,武將舞劍也是常有之事,如李白作《司馬將軍歌》,有“將軍自起舞長劍”句;岑參作《酒泉太守席上醉後作》,有“酒泉太守能劍舞”句;杜甫作《故武衛將軍輓歌三首》,有“舞劍過人絕”句等等。可見當時許多人會舞劍,而且各有絕招。公孫大娘最為擅長的《劍器》舞,是《裴將軍滿堂勢》。杜甫曾觀其舞,並寫了《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一詩,從詩中的描述看.是一種廣場單人舞,觀者如山,此舞技巧很高。
作品
從表演內容來看,坐部伎有六部:《燕樂》、《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歲樂》、《龍池樂》、《小破陣樂》,其中《燕樂》包括《景雲樂》、《慶善樂》、《破陣樂》、《承天樂》。立部伎有八部:《安樂》、《太平樂》、《破陣樂》、《慶善樂》、《大定樂》、《上元樂》、《聖壽樂》、《光聖樂》。坐部伎、立部伎的節目一般在宮廷宴享朝會時表演。
記載
《樂記)、《詩經》、《楚辭》、《樂府》、《舞賦》、《清商樂》、《吳歌》、《西曲》等等。
先秦舞蹈
(一) 表現農業生產活動的舞蹈
如《葛天氏之樂》。舞者三人,執牛尾踏舞步而歌,歌舞共八段:第一段歌民之初始,第二段歌燕子,第三段歌草木萌生,第四段歌五穀茁壯,第五段敬天行有常,第六段祈祖先佑福,第七段依靠大地賜予,第八段希望得到最多的禽獸。
(二) 各時代頌揚祖先業績的大型樂舞
如黃帝《雲門大卷》、堯《大鹹》、舜《大韶》、禹《大夏》、周《大武》等。
(三) 娛樂的小舞
如《羽舞》、《皇舞》、《旄舞》、《乾舞》、《人舞》等。
(四) 娛神的巫舞
如《代舞》和戴面具驅鬼除疫的《儺》舞。
漢代舞蹈
《七盤舞》,以七盤置地而作伎舞,穿插於《百戲》之中演出;《鐸舞》,手執鐸鈴而舞;《公莫舞》,舞者執巾或舞長袖;《髀舞》,用有柄單面鼓作道具的集體舞。還有從
巴蜀引進的《巴渝舞》等。
魏晉以後,北方《相和大曲》的樂舞有《羅敷》、《何嘗》、《夏門》、《碣石》、《白鵠》、《為樂》、《王者布大化》、《白頭吟》、《東門》、《西山》、《默默》、《園桃》、《置酒》、《洛陽行》等。南方則有《拂舞》、《前溪舞》、《明君舞》等。
唐代舞蹈
《坐部伎》和《立部伎》都是大型宮廷樂舞,其中最著名的是歌頌
唐太宗業績的《破陣樂》。唐代多段的大型歌舞曲稱為《大曲》,如《霓裳羽衣舞》。動作剛健的舞蹈稱《健舞》,如《劍器舞》、《柘枝》、《楊柳枝》等;動作柔宛者稱《軟舞》,如《綠腰》、《團亂旋》、《蘭陵王》、《春鶯囀》等。?
宋元舞蹈
舞蹈多被吸收到戲曲中,或邊唱邊舞,或於戲劇中插一段與情節有聯繫的舞蹈。
此外,也還有專門的民間歌舞表演,如《舞旋》、《舞劍》、《舞判》(《跳鐘馗》)、《舞蠻牌》、《撲旗子》、《撲蝴蝶》、《
旱龍船》(北方稱《水船》,南方稱《採蓮船》)、《竹馬》、(《跑驢》)、《村田樂》(《秧歌》)、《耍大頭》、《花鼓》、《腰鼓》、《太平鼓》、《小車》、《涼傘舞》、《藤牌舞》等。這些民間舞蹈一直流傳至今。逢年過節,南北各地漢族仍然按自己不同的音樂和鑼鼓配合,表演這些節目。
現代舞蹈
現代還流行《龍舞》、《獅舞》、《高蹺》、《花燈》、《金錢棒》、《採茶舞》、《春牛舞》、《綢舞》、《茉莉茶舞》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民間舞蹈的基礎上,文藝工作者又改編了《紅綢舞》、《小車舞》、《花鼓舞》、《大頭娃娃舞》、《採茶撲蝶舞》、《荷茶舞》、《勝利腰鼓》等舞蹈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