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通江縣永安鎮
得漢城村,有一座殘破的古城。它背靠群山,形如烏龜,四周皆30餘米高的懸崖陡壁。因其地勢險峻,扼秦蜀咽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入城之路用寬大厚實的石板鋪成。石徑一邊臨深溝,一邊是長100多米、高10多米的絕壁。長長的石壁上,30餘處詩詞楹聯以朝代順序排列,有的還能看到題刻內容。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專家到此考察後,認為最早的題刻為漢代。《蜀中名勝》記載,漢高帝劉邦為漢中王時,招募賨人,平定三秦。國相蕭何留守巴蜀,並以得漢城為根據地儲糧屯兵,劉邦據此以通餉道,擊敗西楚霸王項羽,滅楚興漢而得天下,後賜此地名“得漢城”。“得漢城最重要的戰爭是抗蒙戰爭。南宋淳祐2年(公元1242年),蒙古憲宗蒙哥率兵侵略四川。壁州(通江)籍將領向佺自江西入蜀,提兵鎮守得漢城。
得漢城為三層台地環繞,每層台地都是一圈天然城牆,它三面環水,四周絕壁如刃;城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可長期耕戰而不至於困死山上。城門面向門外絕壁上掏鑿出來的石梯道,既可使沿石梯道向城門進攻的敵人無法展開兵力,又可避免山下敵軍的炮火直接命中木製門扇。進南城門後是一道高3米多的陡坡,只有一條小道貼牆根伸向城內。萬一城門被突破,守軍仍可利用地形居高臨下迎擊敵軍。在抗蒙戰爭中,得漢城與合川釣魚城、金堂雲頂城、蓬安運山城、蒼溪大獲城、奉節白帝城、南充青居城、劍閣苦竹城合稱“四川八柱”,形成山城防禦體系。
1258年,蒙古軍隊再次重兵進攻得漢城,得漢城軍民艱苦卓絕地堅守了24年,終因外無援兵,寡不敵眾,被元蒙軍隊所破。
此後,明中期鄢藍起義、明末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起義、清嘉慶白蓮教起義等幾次較大的抗爭都曾在得漢城留下激烈戰事。
1932年,紅四方面軍以
通江、
南江、
巴中為中心建立了
川陝革命根據地。此後兩年多,紅四方面軍多次以得漢城為大本營、總後勤基地,進行了數百次艱苦卓絕的戰鬥。
地理位置
得漢城位於
四川省巴中市東北部,
通江縣城以北45公里的
永安鎮,米倉山東段南麓大巴山缺口處,居北緯31°39′~32°33′,東經106°59′~107°46′之間。東接
萬源市,南鄰
平昌縣,西靠巴州、南江二區縣,北連陝西省、
鎮巴縣。
歷史地位
得漢城在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川東北地區重要的軍事重地,南宋淳祐2年(公元1242年)蒙古憲宗蒙哥率兵侵略四川,兵分三路沿長江全線向宋軍發動進攻,四川安撫置使余玠實行“依山築城恃險拒守”的山城防禦體系的戰略方針,授都統制張實躬率將士,因險壘形,儲糧建邑。被諶稱為南宋四川抗元八柱之一。清嘉慶3年避白蓮教,通江縣衙曾遷於此;1932年紅四方面軍入川建立川陝革命根據地,得漢城成為了紅四方面軍和川陝蘇維埃政府的主要後勤保障基地,紅軍曾在此設立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紅軍電台、彭楊軍事學校、保衛局、造幣廠等機構。
得漢城不僅具有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而且還有十分濃厚的文化積澱。得漢城的許多石刻詩文、楹聯和遺蹟。是研究巴蜀文化和川東北民俗文化的寶貴實物資料,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歷史發展
概括起來說,得漢城在宋蒙交戰時期是州、縣的軍政指揮中心;在川陝蘇區時期是紅軍的後勤保障中心。這裡主要介紹宋蒙交戰時期得漢城的歷史地位。
南宋末年利州路所轄的洋州遷得漢城住了13年(1245-1258);得漢城屬洋州轄。
蒙古人於1263年建新得州置得漢城,住此19年(1264-1283)。
南宋末年的1245年,析縣地置上、下通江二縣。下通江縣治得漢城西郊之趙公坪(今縣壩)。在此置縣38年(筆者認為下通江縣當時也應歸屬洋州,但無文字可考)。此後於1283年通江地域一併劃入曾口縣轄,共61年。
元1344年,復置通江縣,治趙公坪。37年後(即1381年,明洪武14年)遷至今通江縣諾江鎮。今縣壩村曾前後置縣共75年。
明正德四年(1509年),鄢(本恕)、藍(廷瑞)農民起義軍逼近縣城,四川巡撫林俊駐兵得漢城,隨遷縣署入住3年。1512年復遷縣署至通江城。
清嘉慶三年(1798),知縣徐廷鈺,為避白蓮教而移縣署至得漢城。更得漢城為安緝寨,住此10年,於嘉慶1808年還縣治於通江城。
民國七年(1918)6月受上陳家壩朱兆瓊組織紅燈教反“十元半”抗捐運動影響,苦草壩農民張伯山組織“紅燈教”農民起義軍1000餘人踞得漢城。半年時間發展到3000多人。此後,得漢城偶有國民政府部隊駐紮。
名人題詠
石刻詩聯和名人題詠
得漢城的石刻詩聯,東、南、北三道石門皆有,尤以南門為多。共30多首。形成的時間是明代正德初年和清代嘉慶初年,通江縣署遷住的時期。大都是一些州府官員和一些文化名流所題。這些詩聯,是得漢城歷史文化的瑰寶,是川北歷史的濃縮與凝聚。由於年代久遠,風雨剝蝕,不少字句已模糊難辨。搶救它,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