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入村城之路用寬大厚實的石板鋪成。石徑一邊臨深溝,一邊是長100多米、高10多米的絕壁。長長的石壁上,30餘處詩詞楹聯以朝代順序排列,有的還能看到題刻內容。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專家到此考察後,認為最早的題刻為漢代。《蜀中名勝》記載,漢高帝劉邦為漢中王時,招募賨人,平定三秦。國相蕭何留守巴蜀,並以得漢城為根據地儲糧屯兵,劉邦據此以通餉道,擊敗西楚霸王項羽,滅楚興漢而得天下,後賜此地名“得漢城”。“得漢城最重要的戰爭是抗蒙戰爭。南宋淳祐2年(公元1242年),蒙古憲宗蒙哥率兵侵略四川。壁州(通江)籍將領向佺自江西入蜀,提兵鎮守得漢城。得漢城為三層台地環繞,每層台地都是一圈天然城牆,它三面環水,四周絕壁如刃;城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可長期耕戰而不至於困死山上。城門面向門外絕壁上掏鑿出來的石梯道,既可使沿石梯道向城門進攻的敵人無法展開兵力,又可避免山下敵軍的炮火直接命中木製門扇。進南城門後是一道高3米多的陡坡,只有一條小道貼牆根伸向城內。萬一城門被突破,守軍仍可利用地形居高臨下迎擊敵軍。在抗蒙戰爭中,得漢城與合川
釣魚城、金堂
雲頂城、蓬安
運山城、蒼溪
大獲城、奉節
白帝城、
南充青居城、劍閣苦竹城合稱“四川八柱”,形成山城防禦體系。
1258年,蒙古軍隊再次重兵進攻得漢城,得漢城軍民艱苦卓絕地堅守了24年,終因外無援兵,寡不敵眾,被元蒙軍隊所破。
此後,明中期鄢藍起義、明末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起義、清嘉慶白蓮教起義等幾次較大的抗爭都曾在得漢城留下激烈戰事。
1932年,紅四方面軍以
通江、
南江、
巴中為中心建立了川陝革命根據地。此後兩年多,紅四方面軍多次以得漢城為大本營、總後勤基地,進行了數百次艱苦卓絕的戰鬥。
地理位置
得漢城村位於
四川省巴中市東北部,
通江縣城以北45公里的
永安鎮,米倉山東段南麓大巴山缺口處,居北緯31°39′~32°33′,東經106°59′~107°46′之間。東接
萬源市,南鄰
平昌縣,西靠巴州、南江二區縣,北連陝西省、
鎮巴縣。
古城遺蹟
得漢城的南宋城門,僅遺存南門,而多達三十餘處、以詩詞和楹聯為主的明清題刻,則分布在城東、城南的懸崖之上。
東門的城門拱頂已坍塌,但仍遺存著高近2米的門牆。剖面1尺多見方、長1米多的大條石壘砌而成的門牆,至今也令人感到它的堅實。此城門的朝向,具有南宋方山城堡的典型特徵,它不是正對山下,而是面向門外絕壁上掏鑿出來的石梯道。這樣的建築布局,既可使沿石梯道向城門進攻的敵人無法展開火力,又可避免山下敵軍的炮火直接命中木製的門扇。
得漢城下,是繞城而過的大通江 (古稱宕水),江水碧綠,如玉帶在群山間飄逸。隔江相望,是一座頂部平衍的大山。奇怪的是,其平頂之上又凸出一座平頂的山岡,仿佛是一個巨大的空中碉堡,又似一頂巨大的禮帽擱在山上。那空中 “碉堡”又是一座古代軍事城堡,史稱
擂鼓城。
得漢城南城門令人驚訝地保存完好。它的門洞高近3米,寬2米,進深3米,門牆和門頂的大條石尺寸準確,打磨得很規整,因此彼此嵌合得清絲嚴縫。與一般的山寨門相比,得漢城南門系政府行為所致無疑。它的工藝水平及堅實的程度,完全可以與同時期曾為成都府的金堂雲頂城城門媲美。
南城門具體位置的選擇,還有一個戰術上的精心考慮。從門外進來後,並非大路朝天,而是一條小道貼牆根延伸。城內正對城門的,是一道高3米多的陡坡。也就是說,萬一城門被突破,那道陡坡便是第二道城牆,守軍仍可居高臨下迎擊敵軍。
南城門外的入城之路用寬大厚實的石板鋪成,看來是當年的主要進出通道。石徑一邊臨深溝,一邊是一列長100多米、高10多米的絕壁,得漢城主要的明清詩詞楹聯,便題刻在這絕壁之上。
歷史地位
得漢城在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川東北地區重要的軍事重地,南宋淳祐2年(公元1242年)蒙古憲宗蒙哥率兵侵略四川,兵分三路沿
長江全線向宋軍發動進攻,四川安撫置使余玠實行“依山築城恃險拒守”的山城防禦體系的戰略方針,授都統制張實躬率將士,因險壘形,儲糧建邑。被諶稱為南宋四川抗元八柱之一。清嘉慶3年避白蓮教,通江縣衙曾遷於此;1932年紅四方面軍入川建立
川陝革命根據地,得漢城成為了紅四方面軍和川陝蘇維埃政府的主要後勤保障基地,紅軍曾在此設立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紅軍電台、彭楊軍事學校、保衛局、造幣廠等機構。
風景名勝
得漢城村的
紅四方面軍銅幣銀幣廠舊址,位於得漢城南門坎下的城破里,張家大院四合院內,被評審通江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保存較完整,但隨時間流逝,大院內房屋建設年代久遠,曾因火災燒毀一邊,前大門建築也受影響已快坍塌,院外城牆僅有部分保留。
1932年12月,
紅四方面軍主力為打破國民黨軍第四次“圍剿”,從鄂豫皖入川,創建了川陝革命根據地。
川陝革命根據地總面積約4.2萬平方公里,人口600多萬,有縣級蘇維埃政權40多個,是中國共產黨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重要紅色政權。
1933年11月18日,為了廣泛開展土地革命,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紅四方面軍造幣廠(又稱川陝省造幣廠)在四川省通江城郊西寺成立,廠長由時任紅四方面軍總經理部(即後勤部)部長、川陝省蘇維埃工農銀行行長的鄭義齋兼任。這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全國各根據地中最具規模的造幣廠,它對於統一根據地幣制、活躍根據地金融、穩定根據地物價、改善根據地人民生活、促進根據地貿易、發展工農業生產、鞏固川陝蘇維埃政權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半年後,為了躲避敵機轟炸,
紅四方面軍造幣廠遷移至通江縣得漢城村的城坡里。1934年11月因形勢所需,又遷至旺蒼縣黃洋鎮爛槽溝。1935年4月,紅軍長征北上撤離時,將鑄幣機器沉入旺蒼壩東河亭子沱和馬家渡口深潭,歷時17個月的造幣廠完成了其歷史使命,比中央紅軍創立的井岡山紅軍造幣廠還多堅持了一年。
如今,
紅四方面軍銅幣銀幣廠舊址,及生產的各類貨幣,作為珍貴的紅色歷史文物,已經成為川陝蘇區紅色政權的象徵,成為那段紅色歲月的歷史見證,在中國革命貨幣史上書寫了光輝燦爛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