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東漢初平二年(191)張魯據漢中,改漢中郡為漢寧郡,沔陽縣屬之。魏景元四年(263)置梁州,沔陽縣屬梁州漢中郡。西晉武帝泰始三年(267)遷梁州治於南鄭,沔陽縣屬之。東晉
永和三年(347),梁州收復,沔陽縣屬梁州。寧康元年(373),梁州為前秦(苻堅)所據。
太元九年(384)收復,沔陽縣復屬梁州漢中郡。義熙元年(405)梁州為後秦所據,四年(408)收復,沔陽縣仍歸漢中郡。
南朝,“劉宋取其地,(僑)置華陽郡,寄治白馬城(今老鄉鄉武侯街)”,沔陽縣屬梁州華陽郡。梁武帝天監三年(504)漢中太守夏侯道遷舉郡降魏,沔陽縣始屬北魏華陽郡。北魏正始二年(505)分沔陽縣東設漢陽縣(治所今黃沙鎮);正始中(504~508)又分沔陽縣西設嶓冢縣(治所今銅錢壩)。
西魏(535~556)改東益州長興州,沔陽縣屬之。北周(557~581)沔陽縣屬興州。
隋
開皇元年(581)撤沔陽縣,三年(583)撤華陽郡,併入—冢縣。大業三年(607)改嶓冢縣為西縣,屬漢川(漢中)郡。
唐
武德元年(618)廢漢川郡,復置梁州,西縣屬之。
貞觀元年(627)全國劃十道,梁州為山南道轄,西縣屬之。開元二十一年(773),山南道分為東、西兩道,西縣屬山南西道漢中郡。
乾元二年(759)復漢中郡為梁州,西縣屬之。
興元二年(784)三月,德宗因避朱泚之亂,來漢中;六月,亂平,將返長安時,升梁州為興元府,開中國歷史上以帝王年號為府名之先例,西縣升為“次畿縣”,上屬興元府。
北宋初,廢道置路,西縣屬峽西路興元府。至道二年(996)西縣屬利州路大安軍(治所三泉縣,今寧強縣陽平關);三年(997)廢軍,兩縣復隸利州路興元府。
鹹平三年(1000)宋平蜀後“(西)縣當衝要直靨朝廷”(郡國縣道記》)。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分利州為東、西兩路,西縣屬東路興元府。蒙古軍隊進占後於戊午年(1258)設鐸水縣(治所今舊州鋪),移沔州治於原沔陽縣治所(今舊州鋪),省西縣入略陽。
元初,改興元府為興元路,西縣屬沔州。至元四年(1267)沔州隸廣元路,西縣屬沔州。
明
洪武三年(1370)改興元路為漢中府,省鐸水入沔州。四年(1371)知州王昱遷沔州治於西山谷口(今武侯街)。七年(1374)七月降沔州為沔縣,屬漢中府。
成化二十一年(1485)沔縣隸寧蕪州(今寧強縣)。嘉靖三十八年(1559)復隸漢中府。
清代,沔縣屬漢中府。1912年廢州為沔縣。1913年屬漢中道。
民國二年(1913)廢府設“漢中道”,沔縣屬之。十七年(1928)廢道,直屬於省。二十四年(1935)在漢中設陝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沔縣屬之。1935年2月8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占領沔縣,成立縣蘇維埃,屬川陝省(治四川通江)。2月26日紅軍北上後,8月縣治由西山谷口移於菜園鎮(今縣城)迄今。
1949年12月6日沔縣解放,屬
陝甘寧邊區漢中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屬陝南行署。1951年屬南鄭區專員公署。1954年屬漢中區專員公署。勉縣原名“沔縣”,因沔水而得名。後因“沔”字生僻難認,1964年9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沔縣”改為“勉縣”。1965年6月屬陝西省漢中專員公署。1978年起屬漢中地區行政公署。
行政區劃
名稱 | 面積Km2 | 位置及直轄數 |
| 36 | 位於勉縣中南部。轄6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93 | 位於勉縣西部。轄20個行政村。 |
| 38 | 位於勉縣中南部。轄14個行政村 |
| 206 | 位於勉縣中南部。轄10個行政村 |
| 62 | 位於勉縣東部。轄14個行政村 |
| 66 | 位於勉縣東部。轄17個行政村 |
| 34 | 位於勉縣最東端。轄9個行政村 |
| 44 | 位於勉縣東南部。轄8個行政村 |
| 66 | 位於勉縣縣城西南。轄17個行政村 |
| 30 | 位於勉縣縣東南部。轄7個行政村 |
| 105 | 位於勉縣南部。轄10個行政村 |
| 57 | 位於勉縣南部。轄17個行政村 |
| 128 | 位於勉縣西南部。轄16個行政村 |
| 42 | 位於勉縣西南端。轄6個行政村 |
| 79 | 位於勉縣西北部。轄14個行政村 |
| 53 | 位於勉縣東南部。轄10個行政村 |
| 89 | 位於勉縣南部。轄6個行政村 |
| 323 | 位於勉縣北部。轄11個行政村 |
| 420 | 位於勉縣中北部。轄8個行政村 |
地理環境
位置
勉縣位於陝西省南部、漢中市(漢中盆地)西端,地處漢江上游。北依
秦嶺,南連巴山,中為漢江流域平川地帶。坐標:東經106°21′~106°57′,北緯32°53′~33°38′之間,南北長約140公里,總面積2406平方公里。東接漢中市漢台區,南鄰
南鄭縣,西靠
寧強縣、
略陽縣,北連
留壩縣、
鳳縣和甘肅省兩當縣。
地貌
地形複雜多樣,根據地貌分為:中部盆地區,占8.8%,南、北
丘陵區,占16.4%,北、西、南山地區,占74.8%。地勢北高東低,最高點海拔2621米(長溝河鄉廟坪村蔥灘梁),最低處海拔513米(長林鎮漢江河灘)。
氣候
勉縣屬
北亞熱帶,由於地形多樣,秦嶺、巴山南北對峙,同一天氣背景下,山地與平川冷暖迥異,素有“高一丈不一樣”之說,為典型的內陸性季風氣候,屬亞濕潤區。總的氣候特徵是:溫暖濕潤,四季較為分明。冬季少雨雪,
夏秋多雨霖,雨熱同季,垂直差異大,立體氣候效應明顯,春溫不穩定,秋溫比降大,光輻射值低,日照時數短。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勉縣已探明的礦產有23種,開發利用的有18種,50多處。其中
金屬礦產7種:金、銅、鉛、鋅、鉻、鐵、錳;非金屬礦產11種:原煤、磷礦石、石灰石、
白雲石、重晶石、蛇紋石、滑石、大理石、粘土、石墨、硫磺。資源總量占漢中市第三位,潛在經濟價值達61億元之多。其中金、銅、鉛、鋅、鐵、錳和
磷礦石、滑石、大理石、石灰石、白雲石、石英等,礦藏質量優、儲量大、品位高。
植物資源
農作物以稻、麥、玉米、豆類、油料、烤菸、蔬菜、薯類為主,糧油產量在漢中市名列前茅,為國家商品糧基地縣之一。
野生植物類以喬灌木、中藥材、飼草為主。勉縣常見的喬灌木樹種有58科150餘種。用材樹種有油松、
華山松、鐵松、
椿樹等38種;經濟類樹種有油桐、茶樹、漆樹、五倍子、花椒、桑樹、核桃、梨樹等34種;薪炭林木有青棡、麻櫟、槲櫟、銳齒櫟等。列為國家保護的有杜仲、銀杏、金錢漆、水曲柳、
冷杉、厚柏6種,珍貴稀有樹種有粗榧、粗葉樹、山楂、七葉樹、楠木、
紅豆沙、刺楸樹、檬子樹、櫸樹、旱蓮10種。經濟價值較高的有黃連木、烏柏、
茅栗、鹽膚木、漆樹、山桃、山杏、獼猴桃8種,發現的中藥材共有486種,黃連、天麻、黨參、
何首烏、板藍根、絞股藍等分布廣。勉縣有草地約2.45萬畝,草地植物有58科602種,其中飼草植物約500種。
動物資源
人工飼養的家畜、家禽外,野生動物已發現的有5綱25目60餘科,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羚牛、
金錢豹、鬣羚、金鷹等,二級保護的有岩羊、斑羚(青羊)、青鹿、錦雞、
大鯢(娃娃魚)等15種,屬省級保護的有獵豹、獐子(林麝)、
大靈貓、山貓等6種,一般保護的有148種,水生動物已查明的自然魚類48種,尚有珍貴名產“丙穴嘉魚”,鱉、蝦、蟹、田螺、
河蚌、黃鱔等也分布廣、數量多。
人口
民國21年(1932)14.22萬人,比
宣統元年少14.21%。後由於派夫拉兵、按人口計征、災荒等,34年(1945)人口降至12.08萬人,比21年減少7.72%。抗日戰爭勝利後,人口逐年增加。38年(1949)20.41萬人,比34年增長40.81%。
1950~1957年為人口增長第一個高峰期,1957年25.05萬人,比1949年增長22.73%,8年增加4.64萬人,平均每年增加0.58萬人,
增長率28.4‰。
1958~1961年人口增長較慢,1961年26.92萬人,比1957年增7.47%4年增加1.87萬人,平均每年增加0.147萬人,增長率13.8‰。1962~1972年人口增長出現第二個高峰期,1972年35.51萬人,比1961年增長31.91%,11年增加8.59萬人,平均每年增加0.78萬人,增長率29‰。
1973~1979年,計畫生育工作不斷加強,人口增長減慢,1979年39.13萬人,比1972年增長10.19%,7年增加3.62萬人,平均每年增加0.52萬人,增長率14.6‰。
1980~1985年,人口穩定增長,1985年39.32萬人,比1979年增0.49%,比1949年增92.65%,6年增加0.19萬人,平均每年增加317人,增長率0.82‰。1987年39.91萬人,比1985年增加0.59萬人。
2012年,勉縣戶籍總人口42.6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為7.37萬人。常住人口38.80萬人,出生率為8.57‰,死亡率為7.06‰,自然增長率為1.51‰。
經濟
綜述
全縣年產值在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40餘家,初步形成了以有色冶金、建材、化工、食品飲料為支柱的工業體系,工業總量居全市第一。全縣茶園面積、蔬菜面積均創歷史新高,生豬飼養量達到112萬頭,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0餘家,農業產業化科技示範園被命名為“全國農產品加工示範基地”、“省級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
2016年,實現生產總值101億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79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750元和8960元,分別增長9%和9.5%;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7億元,增長11.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3.5億元,增長19%。
2017年,實現生產總值129.27億元,增長9.3%;完成財政總收入8億元,增長40.5%;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16億元,同口徑增長21%;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3.91億元,增長25.3%;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46億元,增長13.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27828元和9707元,增長8.4%和9%。
農業
解放前,農業生產落後。解放後,特別是黨的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1985年糧食產量15682萬公斤,農業總產值11127萬元,分別比1949年增長2.3和9.1倍;種植業、畜牧業、副業、漁業產值分別比1949年增長8.2倍、33.7倍、4.9倍和54倍;每人平均分配糧食376.5公斤,現金純收入286元。1987年糧食產量17835萬公斤,農業總產值12063萬元;每人平均分配糧食346公斤。
2008年,勉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6.83億元。全年糧食總產量13.41萬噸;油料總產量2.11萬噸,。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4.69萬公頃,其中:糧食
播種面積3.18萬公頃。
2012年,勉縣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30.50億元。其中,農業產值15.93億元;林業產值0.69億元;牧業產值11.85億元;漁業產值0.46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56億元。2012年,勉縣完成農業總產值39.2億元,增長4%;發展茶園1.3萬畝、中藥材8400畝、設施蔬菜1300畝、核桃經濟林2.1萬畝、食用菌120萬袋,魔芋種植面積達5.4萬畝,生豬飼養量達102萬頭,肉蛋奶總產達7.5萬噸。
工業
1949年勉縣有手工業400戶,從業480人,有一個私營民生煤礦,工業總產值18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1120萬元的1.61%。
解放後,工業逐步發展。1953年勉縣工業總產值71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1825萬元的3.89%。1985年所謂“
大躍進”時,在“大辦工業”的口號下,盲目興辦工廠17個,工業總產值639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3215萬元的19.9%。
1961年,工業總產值269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2226萬元的12.1%。1964年工業總產值317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2442萬元的13%。“
文化大革命”中,大批“唯生產力論”,“停產鬧革命”,工業生產受到破壞,生產秩序混亂,產值、產量下降。1968年工業總產值283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3665萬元的7.7%。
1978年中共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通過經濟體制改革,工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1985年有全民所有制企業19個,縣屬集體所有制企業15個,鄉村、街道企業116個,個體工業293個,工業總產值5475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16602萬元的33%。
1987年,勉縣有
工業企業1504個(其中全民所有制企業18個,縣屬集體企業16個,個體工業戶1470個),工業總產值969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45%。
2012年,勉縣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9.76億元。其中,規上工業產值中輕工業完成產值15.8億元;重工業完成產值153.9億元。完成
銷售產值168.56億元,產品銷售率達99.3%,實現增加值41.09億元。2012年,勉縣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218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22.5億元。
商業
勉縣商業自古多為
農副產品交換。縣城和集鎮有牲畜、柴草、竹木農具、糧食、棉花、土線、土布、山貨土產品、禽蛋交易市場和小茶館、酒店、餐館、旅館、雜貨、當鋪及小手工作坊。
民國初年始有商號,外來商幫進入。34年(1945)有商號273家,從業400餘人。後國民黨政府濫發紙幣,貨幣貶值,不少商行店鋪倒閉。38年(1949)僅存商行和小店鋪40家。
解放後,1953年有商戶1千戶,從業0.12萬人,年銷售額185萬元,其中國營商業30萬元,占16.2%。1979年後,國營、集體、個體戶一齊上,服務項目增多,經營方式靈活。1987年,有商業機構0.28萬個,職工0.62萬人,商品銷售總額17860萬元;實現利潤147萬元,上交稅利199萬元,
固定資產1874萬元。以糧油為例,1987年購進糧食2432萬公斤,食用植物油307萬公斤,銷隹糧食1669萬公斤,食油93萬公斤。
2012年,勉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16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7.3%,其中,城鎮市場消費品零售額15.5億元,鄉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5.66億元,全年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7.82億元。
社會事業
衛生
民國以前,勉縣僅有民間中醫草藥。民國初,有藥鋪三、四十家,行醫的有100餘人,多集中於縣城和較大集鎮。14年(1925)西醫傳入勉縣。29年(1940),始立縣衛生院。藥品除勉縣自產中、草藥外,多由漢中購進,或由行商販入,品種少,價格貴,有“黃金有價藥無價”之說。
解放後,醫療衛生事業得到發展。醫療器械、衛生經費、醫務人員不斷增加,1987年縣、區、鄉(鎮)和駐勉單位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0個,
衛生技術人員1504人,病床967張。有村醫療站(點)377個,醫療衛生人員494人,有個體開業醫生86人。勉縣平均每千人有衛生技術人員1.56人,病床2.24張。
2012年,勉縣擁有各類衛生機構32個(不含村衛生室),床位數1406張。衛生技術人員2114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002人,註冊護士547人,藥師116人,技師85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95%
科技
1958年,組織廣大幹部民眾種科學試驗田,先後舉辦縣、公社專業知識訓練班50餘次,培養沼氣、固氮菌肥、防疫、新農具、滾珠軸承、氣象、空氣電池燈、收音機、人造棉、播種等各方面科學研究的骨幹力量,推動科普工作的發展。
1981年7月2日,辦起三年制中央廣播農業學校勉縣分校,設文化、基礎、專業課程,1981年有學員96人,1985年有72人,1983年,辦起33所鄉農民業餘技術中心學校,培訓1955人。張家河區科協舉辦豬苓人工栽培訓練班,培訓種藥能手50名。1984年,褒聯區8個鄉(鎮)建立農民業餘
技術學校,有學員315名;75個村中建立了67個科技服務組;5個放大站,開辦廣播講座230次。鄉(鎮)科協組織專業培訓179場,參加1.68萬人次;同時印發科技資料1.47萬份。
1986~1987年,結合“星火計畫”的實施,開展以短期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技術開發、科技扶貧為主的技術服務,共舉辦實用技術短期培訓160多期,參加2.35萬人(次);向農村傳送《科技參考》和《實用技術資料》3.43萬份;舉辦科技信息專題廣播節目24次;開辦技術市場96場;組織200多人參加四省一市
秦巴山區技術開發交流會、省高教局科研成果漢中地區難題招標信息發布會;同
西北輕工業學院、
陝西工學院、陝西省漢中農校建立長期經濟協作關係,引進適用技術35項。
2012年,勉縣共取得科技成果2項,達到國內領先1項,國內先進水平1項。全年專利申請量45件,比2011年增長18.4%,專利授權數28件,其中發明專利2件。
教育
勉縣自宋代始立教育機構。宋、元、明、清推行科舉制度。設儒學或書院,供生員(秀才)讀書。明、清有進士、舉人36人,生員210人。清末廢科舉,立學堂。
光緒三十一年(1905),推行“癸卯學制”,始立高等國小堂。民國初,改學堂為學校。18年(1929)8月始立初級中學。27年(1938),按保設國小。29年(1940),有國小186所,學生7625人;初級中學2所,學生130餘人。
解放後,50年代初,中、國小逐步走向正軌。同時,開展掃除文盲。1958~1965年,貫徹“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實行“兩條腿走路”,公辦與民辦相結合,學校和學生數量增加。1965年有各級各類學校525所,學生5.06萬人,教職工2265人。
“
文化大革命”中,教育事業受到嚴重破壞,教育質量下降。粉碎“
四人幫”後,特別是中共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經過撥亂反正,調整學校布局,整頓教師隊伍,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學校教學秩序正常。1987年,勉縣有各級各類學校469所,學生60578人,教職工3671人,分別比1949年增長3.8倍、8.6倍和11.5倍。1979至1985年有595人考上大學,是1959~965年考入大學人數的1.6倍。1986~1987年大學錄取326人,連續兩年列漢中地區第二名。
2012年,勉縣擁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所。共有普通中學19所,高中招生3603人,在校生10477人,畢業生2857人,國中招生4415人,在校生14133人,畢業生5023人;普通國小學校90所,招生2921人,在校生20068人,畢業生4415人。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100%。
文化
民間文藝
評書
民間流行的
評書(亦稱說書)活動,由來已久,大都借茶館掛牌開講,是民眾喜愛的一種娛樂形式。評書的內容在民國時期,有《
七俠五義》、《
七劍十三俠》、《東方神俠傳》。解放後有《
封神演義》、《水滸》、《說岳傳》、《西遊記》、《包公案》等傳統故事;而現代故事有《紅岩》、《林海雪原》、《烈火金剛》、《
鐵道游擊隊》、《
狼牙山五壯士》等。
嗩吶吹奏
勉縣的
嗩吶樂隊有2處(楊莊、
漆樹壩鄉),各具風韻特色,被譽為“祖傳嗩吶世家”、“吹鼓手狀元”。其流行的曲牌有:《
高山流水》、《
雨打芭蕉》、《迎賓客》、《喜盈門》、《昭君怨》、《雁落沙灘》、《梅花三弄》等。
古遺址
石器文化遺址
新石器文化遺址在距縣城6.2公里的溫泉鄉牟營村,位於漢江之南,養水之北的台地上。由於養水北移沖刷露出新石器文化遺址斷面,已發現有薄壁泥質紅陶斂口缽、泥質折肩灰陶罐、飾以繩紋的類沙灰陶殘片等文物。遺址面積較大,內涵豐富,是漢中地區少見的文化遺址。
倉台遺址
倉台遺址在縣城東2公里的高潮鄉倉台堡村。屬於新石器時代
仰韶文化,先民聚居的一個大村落遺址,遺址上面,有
漢代大糧倉遺址,倉台堡之名即由此而來。倉台遺址內容豐富,尚待發掘。1983年12月縣政府批准倉台遺址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
武侯墓
武侯墓位於勉縣城南4公里的
定軍山下,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葬地,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陝南主要旅遊景點之一。大殿正中神台上,端坐
諸葛亮塑像,羽扇綸巾、寶像莊嚴,栩栩如生。印、劍二僮侍立兩旁,其下
關興、
張苞身披鎧甲,手握令箭、神鞭,護持左右。東西廂房和南院道觀,是“一代智星諸葛亮”大型雕塑展覽,共分30組,展現了諸葛亮一生的政治、軍事活動壯舉。亮墓冢高6米,周60米,四周以漢白玉石護欄圍護,石欄上浮雕35幅“諸葛亮生平”故事圖案。冢前有四角攬頂式亭子一座,名曰前墳亭。
勉縣武侯祠
武侯祠位於勉縣縣城108國道邊,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武侯祠始建於蜀漢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是中國最早,也是由皇帝下詔修建的武侯祠,故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稱。武侯祠占地50餘畝,呈南北布局,中軸線直穿七進,大都三院並連,有古建築28座100餘間,規模雄偉,為陝南較大的古建築群。歷代均有修葺,唐、元、明、清都進行過多次大規模的維修,保留下來的建築大都保留清代風格。武侯祠內文物豐富,匾聯層層、碑碣林立,有各時代石碑90餘通,歷代名人字畫400餘幅,以
嘉定年間皇帝親筆御書的“忠貫雲霄”金匾最為珍貴。除了文物古建築外,還有漢柏、漢桂、
旱蓮、銀杏等古樹名木,其中漢柏據測定樹齡在1700年以上。
馬超墓祠
位於勉縣的
馬超墓,20世紀90年代之前,墓地被周圍的莊稼地蠶食,一土堆而已。如今的馬超墓、祠占地20餘畝,被漢惠渠隔為兩院,墓北祠南,有橋連結。墓為仿漢制覆斗型,周長90米,冢高8米。有墓碑二通,一在墓前,一在祠前108國道旁,內容皆同,上刻隸書“漢征西將軍馬公超墓”,為清
乾隆(1776)年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陝西巡撫畢沉所書。
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
馮玉祥將軍在祠前豎碑一通,上書曰:“千古英名基事漢,一篇遺疏痛仇曹。”
褒河棧道
棧道是古代沿懸崖峭壁修建的一種道路。又稱閣道、復道。中國在戰國時即已修建棧道。
秦惠王始建陝西褒城褒谷至郿縣(今眉縣)斜谷的褒斜棧道,長235千米。秦伐蜀時修了金牛道,被後世稱為南棧道,長247.5千米。棧道的主要形式是在懸崖峭壁上鑿孔,插入木樑,上鋪木板或再覆土石而成的路。也有在石崖上鑿成台級,形成攀援上下的梯子崖。還有在陡岩上鑿成的隧道或半隧道。一條棧道常可因地制宜分段採取不同形式。
著名人物
方濟眾(1923~1987),著名
國畫家。筆名雪農。陝西省勉縣武侯鎮(原
老城鄉)方家壩村人。受他的《
幽林》曾參加
維也納國際博覽會的中國畫展。《在乎貝爾的草原上》、《山居》等畫,曾在蘇聯、蒙古等國展出。出版有《方濟眾畫輯》、《方濟眾畫集》,著有《山石樹木技法》等。
趙壽眉(1860~1943),又名趙錫其,字壽眉,號泉峰,以字行,彌陀寺鄉趙家莊人,晚清貢生。習中醫、研醫術。民國19年(1930)應聘至漢中一藥店坐堂行醫。
賀仲鹹(1798—1847),字美恆,湖南善化縣人,歷任甘軍襄辦糧台和華陽、城固、旬陽、沔縣、褒城、長安知縣。
楊懷保,男,漢族,80後,因自強不息,背著全家上大學而被社會公認為當代青年勵志楷模,感動中國人物。出生於陝西省漢中市勉縣定軍山鎮。榮獲首屆“全國道德模範”、“中華新二十四孝”、“當代中華最感人十大慈孝人物”、“2007中國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首屆中國大學生十大自強之星標兵”/等榮譽稱號,2010年當選團中央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