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言,鑄制,形制,錢文,文錢讀法分析,材質,銅製,金銀制,鑑別方法,聽聲音,聞氣味,探針法,比較密度,鑑別技巧,歷史背景,經濟背景,作用,地位,意義,影響,版別,大字,大字狹元,遒勁,容弱,尨字,小字,分期,初唐開元,盛唐開元,中唐開元,會昌開元,普通晚唐開元,私鑄小徑開元,五代十國開元,價格,其他信息,
緒言
開元通寶是唐代第一種貨幣,也是發行量最大,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由於其質量合理,通貨控制得當,錢幣做工比較精美,故深受百姓喜愛。開元通寶已經成為大
五帝錢的一部分,具有
辟邪,旺財的功效。
另外,許多人都認為開元通寶是年號錢,理由是唐玄宗李隆基有個
年號是開元,這是錯誤的。開元通寶是非年號錢,在唐代初年就已經鑄造,是由歐陽詢親自題字,歐陽詢是初唐人物,而李隆基生於
盛唐,二人生活年代相差百餘年,從年代上講,歐陽詢就不可能給李隆基的鑄錢題字。而李隆基將年號定為開元,純屬巧合。
鑄制
形制
在質量上,一般的開元通寶每文重一錢,每十文重一兩,每貫(即一千文)重六斤四兩。每文重二銖四絲,折合質量約4克。但在唐玄宗開元年間,由於處於盛世,開元通寶的銅料增加了一到二成,這時的開元通寶質量約為4.5克至5克,因而厚重的開元通寶也多半是此時鑄造。在樣式上,初唐開元通寶光背無文,中唐起錢背開始有星、月及其他紋飾,晚唐會昌開元則在錢背面加上錢局所在地名。經過三百餘年鑄造,版別複雜。唐代以後仍有冶鑄,但樣式大多與唐有別。在規格上,開元通寶基本是小平錢,但唐代也鑄有少量“開元通寶”折十大錢,屬開爐紀念性質,後代也有偽造。
錢文
《
舊唐書·食貨志上》記載:“武德四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開元錢之文,為給事中
歐陽詢制詞及書,文字莊重、雋秀、挺拔,時稱其工。其字在篆隸之間,其詞先上後下,次右左讀之(即
直讀,讀作開元通寶)。自上及右迴環讀之(即
旋讀,讀作開通元寶),其義亦通,流俗謂之開通元寶錢。”
文錢讀法分析
從《舊唐書》的記載中看,規範讀法是“開元通寶”。但也能從記載中了解到有些人將錢文讀成“開通元寶”。從字面意義上講,兩種讀法都有道理。
從文史依託上講,“開元通寶”讀法中的“開元”一詞最遲在
東漢初年時就已經出現。東漢初期著名學者,史學家
班固在他的文章中屢次提及“開元”一詞。他在《
漢書·李尋傳》中寫道:“漢興至今二百載,曆紀開元,皇天降非才之右,漢國再獲受命之符。”他還在《
東都賦》中寫道:“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兩處的“開元”均指開國,開闢新紀元之意。至於“通寶”一詞,則為歐陽詢首創,意為流通中的寶物,故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開通”一詞在唐以前古籍中指打通,疏通,引薦之意。“元寶”一詞在西晉
陳壽的《
三國志》中有記載,指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二者均與錢文含義根本搭不上邊。故可見讀成“開元通寶”有文史依託,顯得自然。而讀成“開通元寶”則缺乏文史依託,顯得突兀。另外,從精神內涵上來講,“開元通寶”能體現出唐朝包羅萬象,恢弘大氣,奮發進取的精神,也符合唐朝的時代背景。而“開通元寶卻無法體現任何積極向上的精神。從鑄期上來講,開元通寶作為非年號錢,鑄期很長。開元通寶經久不息的奧秘就在於它被統治者們看做是
吉語錢。讀成“開元通寶”能明顯體會到吉語就是“開元”,而讀成“開通元寶”卻無法體現任何吉語。故綜合以上分析,《舊唐書》的記載是正確,可靠的,而錢文的正確讀法就是“開元通寶”。
近代泉學家唐石父先生,力排眾議,師古不泥,從歷史典籍入手,正本清源,認真考證,對該錢的正確讀法,在理論上作出詳盡精闢研究。明確指出,唐武德錢文應為旋讀,即“開通元寶”。他在《中國古錢幣》一書中列舉了五方面的例證。一是生活在隋唐之際的詩人王梵志的《奉使親監鑄》中記載:“奉使親監鑄,改故造新光。開通萬里達,元寶出青黃。本性使流傳,涓涓億兆陽。”他是“廢五株,行新錢”的親歷者,他詩中的“開通萬里達,元寶出青黃”解釋了“開通”為了流傳萬里,“元寶”則在青黃不接之際出現。二是唐錢七種,六種皆為旋讀,可見唐代讀法以旋讀為主。三是日本錢幣是受唐代錢幣直接影響,確切說是受開通元寶直接影響鑄造的,而日本皇朝十二錢都是旋讀,無一例外。四是後世錢文鑄有周通元寶、漢通元寶、宋通元寶。宋歐陽修《歸田錄》中有“國家開寶中所鑄錢,文曰宋通元寶”,足以證明是旋讀。五是如果稱開元通寶,那自唐武德年間,開元一詞變為常用詞語,甚為通俗,唐玄宗擬議新紀元時便不應該再用開元作為年號。
材質
銅製
銅質開元通寶是比較常見的一類開元通寶,由於年代較遠,出土錢幣較多,故大多表面有銹,磨損嚴重。初唐外郭較細,中唐以後外郭變寬變粗。開元通寶一般內郭較細,圓穿鑄造方正。錢文為隸書
“開元通寶
”四字直讀。通字“甬”頭極有特色,融合了篆書的特點。“開元通寶”版制較多,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開元輪廓精細,文字精美;中期錢背多鑄有星、月等各種紋飾;晚期的由於銅料冶煉不精,鑄幣粗糙,以“
會昌開元”為代表。又“開元通寶”四字中元字形不同時期形有小異,“元”字第二筆有左挑、右挑、雙挑區分,其中又以後兩者較少見。
金銀制
除銅質開元通寶外,唐朝也鑄造過金、銀質開元通寶。(另外還有玳瑁、鐵、鉛等材質)這兩種貴重金屬幣僅限皇家賞賜,供顯貴玩賞,並不投入流通,因此存世量極小,尤其是金開元,更彌足珍貴。金開元通寶是仿銅開元通寶鑄造,並不作為流通貨幣使用,為宮廷賞賜錢。有詩曰:“開元皇帝掌中憐,流落人間二十年,長說承天門上宴,百僚樓下拾金錢。”可見唐
開元盛世的奢華。1970年西安
何家村出土30枚金開元通寶,是那個時期唯一的一次發現,足見其珍稀程度。
鑑別方法
聽聲音
開元通寶,尤其是初唐的,用料講究,做工較為細膩,因年代久遠,內部成分會有變化。銅質被氧化,盡脫火氣。將真品開元擲於地上,清脆響亮,有一定彈性,聲音低沉則證明其內部有裂。
聞氣味
真品開元通寶很多都是罐裝窖藏 ,有純正的泥土香味,而偽品銹色來源於迅速的化學反應,往往有刺激性氣味。
探針法
用縫衣針對生坑開元通寶進行試挑,把縫衣針針頭向下豎直下壓,放手後,真品開元通寶上的縫衣針會掉下去,而偽品由於做的銹往往富有一定彈性,針不會掉落。
比較密度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可以拿與幾個開元通寶相同質量或相同體積的同種物質,真品的開元通寶在相同質量的情況下,體積也相同。而偽品在相同質量的情況下,體積比它同一種物質大;在相同體積的情況下,質量比它同一種物質小。如果是不同質量和不同體積的,而且是同一種物質的,則計算它們的密度,再比較,密度與同一種物質相同或接近的是真品,但是密度比同一種物質小的是偽品。
鑑別技巧
對於會昌開元鑑別應加以注意。史料記載會昌開元有23種,是各州錢局鑄錢時於錢背加蓋鑄局地名的一類特殊開元錢,這種開元通寶錢幣字型十分隨意,很不規整。其中特別注意揚州局所鑄錢幣為紀念會昌滅佛,背面為“昌”而非“揚”。若發現文字秀麗規範,或背文有“揚”者,定為偽古。另外,保存錢幣入盒袋即可,錢文應朝下或內置,以防磨損。
歷史背景
隋煬帝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正值隋朝末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隋唐國公,太原留守李淵趁機起兵,攻克隋都大興,自封唐王,立隋煬帝孫楊侑為帝。不久廢楊侑並自立為帝,改大興為長安,建立唐朝,隋亡。唐朝初建,為統一全國,簡化軍餉籌集步驟,故唐朝建國伊始仍然沿用五銖錢。在唐朝始鑄開元通寶之前,始於漢代的五銖錢在全國已流通700餘年之久。期間歷經王朝盛衰,大小輕重已無統一標準。即使是版式最簡單的
隋五銖也有大小多種規格。再加上前代的北周,北齊和
南朝錢幣的流通,通貨之狀極其混亂,又由於隋末戰亂,貨幣大幅貶值,百姓生活非常困苦。所以當唐朝局勢穩定後,為適應其統治需要,於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頒詔廢五銖錢,由唐高祖李淵親自主導,給事中歐陽詢監製,改鑄統一的開元通寶。
在開元通寶始鑄之後,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於
貞觀二年(公元628年)滅掉盤踞朔方的
梁師都,成為了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時,封建地主經濟與文化在全國範圍內得到了較長時期的穩定發展,整個封建社會的經濟與文化均呈現出繁榮景象。
唐太宗於公元626年8月即位後,勵精圖治,審慎地調整了統治政策,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諸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封建國家出現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史稱“
貞觀之治”。
唐玄宗李隆基於先天元年(公元712年)登基後,在位44年,歷經先天,開元,天寶三個年號。在他統治的開元年間,唐朝進入極盛時期,是唐朝高度發展的黃金階段,史稱“
開元盛世”。在農業方面,
均田制的推行,使耕地面積擴大,百姓生活殷實富足,府庫充實。詩人
杜甫在《憶昔詩》中寫到:“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當時的興盛情景。此時的唐朝,城市商業興旺,交通發達,很多城市都設邸店,為商人服務,並出現了原始的匯票“飛錢”(或稱“便換”)和信用機構“櫃坊”,當時商品交換活躍、錢幣收支頻繁程度可見一斑。唐代冶煉技術取得新成就,全國有168個銀、銅、鐵、錫冶煉所,金屬器物以捶擊與澆鑄制為主,運用切削、刻鑿、焊接等技術,效率大大提高。可見,開元通寶的鑄行對歷史的進程有著良好的推進作用。
經濟背景
我國在唐朝以前,多以銖,兩來表示錢幣質量。從秦半兩到隋五銖,貨幣的度量都是以二十四銖為一兩的二十四進制為標準。秦朝規定,一兩為16克,一銖為0.67克,此後直至唐朝,度量衡都沒有太大變化。從唐朝開始,採用新的度量衡,一兩改為40克。而自從二銖四絲(約4克)的開元通寶流通以後,十錢為一兩的新的十進制度量衡便由此產生,二十四進制的銖兩制就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錢幣的實際重量也不再以錙,銖,兩的二十四進制去計量,而是開始以厘,分,錢,兩的十進制去計量。開元通寶,徑八分(約2.4厘米),重二銖四絲(約4克),即一錢(貨幣單位或面額一文,一個錢亦即一文錢),每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起用這種新衡制,換算便利,適合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在錢幣鑄造的形制和重量上,開元錢成為唐代以後各代銅錢的標準。開元通寶的產生,有著深刻的社會經濟原因。經濟決定金融,開元通寶是當時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逐漸擴大的產物。
作用
地位
開元通寶錢,在我國錢幣史上具有劃時代的地位。“開元”,意指開闢新紀元;“通寶”,意指通行寶貨。開元錢的劃時代地位表現在
:唐代以前的錢幣,多以形制或重量為名稱,如刀幣、五銖錢等,而自開元錢後,改稱“寶”、“通寶”、“
元寶”等。開元通寶是唐朝統治290年中的主要流通貨幣,而且影響了中國1000多年錢幣的形制、錢文模式和十進位衡法。
意義
唐代開元通寶的鑄制與流通,在我國錢幣形制發展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開元通寶簡稱開元錢或通寶錢。開元即“開國奠基”之意;通寶則是“流通寶貨”之內涵。
銅錢名曰通寶,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貨幣作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以錢為寶,則意味著貨幣即財寶觀念的增強和人們對其崇拜程度。
影響
開元通寶的形制不但成了後世
小平錢的基本鑄式,還被沿襲了一千三百年之久,開元通寶控制下的通貨狀況良好,貞觀年間斗米僅三五文,開元年間斗米僅十文。《龍川略論》中記載,
蘇轍至京師,參知政事王介甫(即
王安石)問鑄錢。對曰:“唐開通錢最善,今難及矣”。開元通寶的出現,開元寶、通寶方孔圓錢之先河,宣告了自秦以來流通了八百多年來的
銖兩貨幣的結束。從此,我國的方孔圓錢多以通寶、元寶相稱,亦即寶文錢的開始。它的文字、重量、形制均成為後世鑄錢的楷模。如五代的
周元通寶,宋代的
宋元通寶都模仿了開元通寶的文字形制。
另外,日本、越南、朝鮮錢制也受到開元通寶的影響,而通寶的稱謂一直延用至近代。
版別
常見的開元通寶共有12個版別。分別是
大字,大字狹元,遒勁,容弱,短頭元,直元,尨(與莽同音)字,低頭通,平頭通,小字,小通,小通小寶。可依據12種版別的特徵進行集版收藏。其中,大字,大字狹元,遒勁,容弱,尨字和小字為特色版別,下面是對特色版別的詳解。
大字
大字是開元通寶的代表字型,整體錢文肥大。”開“字橫而闊,”元“字相對比其它三字稍小,“通”字足部長而銳,“寶”字肥大與內廓相接,上下延伸超過內廓長度。
大字狹元
大字狹元的文字書寫近似大字。錢文整體狹長,“元”字下部窄高且靠近,“寶”字整體長度超過內廓,“寶”中的“貝”比大字較窄。
遒勁
遒勁在字型上基本同大字一樣,錢文由大字演變而來,較大字窄且更為強勁。“元”字第二筆強頓成直角,“通”字足頭第一筆較長頓。
容弱
容弱體的開元通寶四字書寫較弱,收筆之處多圓潤。“元”字雙足平衡,挑筆較弱,“通”字走步為三撇,三撇較小且多為向下四十五度角斜,“寶”字廣貝,足小且開,收筆也是較圓潤。多鑄於
唐高宗後期。
尨字
尨字由短頭元演變而來,四字均較闊。“開”字寬,“元”字第二橫較長,“通”頭較大,足頭第一點彎,“寶”字頭寬,光背尨字中“寶”字下端一般不封口。
小字
小字版也叫窄通寶版,四字錢文都有各自特點。“元”字小而勁挑,“通”字頭大,部分“通”為斷舟通(即通字足部長橫斷開為兩橫,據說是為了說明反周復唐。),“寶”字窄長。多鑄於武周時期。
分期
關於開元通寶分期問題,根據幾位專家對唐初紀年墓考證,分為以下時期:
初唐開元
公元621年,開元通寶始鑄。初唐開元始於唐高祖武德四年,終於唐高宗中後期。初唐開元通寶行用錢是錢文為歐陽詢所書、經
錢監嚴密督造的一種優質開元錢,又叫武德開元。從質地上看,初唐開元所用材料為
青銅和白銅,面、背肉好,廓整,錢文深竣清晰,銅質純淨,鑄造精良。從形體上看,錢徑24毫米至25毫米,穿徑7毫米,廓寬2毫米,質量為3.7克到4.2克,集中於4克。從錢文上看,正面“開元通寳”四字含八分及隸體,筆劃端莊沉穩,“開”字間架勻稱,疏密有致;內部作“井”狀且“井”部不與內廓相接,“元”字首劃為一短橫,次劃長橫左挑;“通”字的“辶”前三筆各不相連,呈三撇狀,“甬”部上筆開口較大;“寳”字著筆莊重,其“貝”部內為兩短橫,不與左右兩豎筆連線,整體錢文筆畫較粗,但書寫的自然,靈動,富有活力。錢背光背無文。但是,自初唐後期起,出現了一些寄郭大字的版別,筆畫也逐漸變細,並著手開始向盛唐開元過渡。
盛唐開元
盛唐開元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於
唐玄宗天寶末年。從質地上看,盛唐開元主要採用青銅和紫銅鑄造。面,廓更加精細,做工更加精美。從形體上看,錢徑25毫米到27毫米,穿徑7毫米,廓寬2毫米到3毫米,質量為4.2克到5克,集中於4.7克。從錢文上看,盛唐時期的開元錢文是變化中的。相比初唐,盛唐的錢文變得更加纖細,並逐步從歐陽詢書寫的初唐開元錢文端莊沉穩,大氣灑脫的筆體,演變成筆劃疏朗,纖細清秀的筆體,“開”字逐步變長,內部的“井”部與內廓相連。“元”字首橫加長,次劃左挑,“通”字的“辶”前三筆由三撇狀逐步演變為似連非連的頓折狀,進而又演變為連續的拐折狀。“甬”部上筆開口逐漸變扁,“寳”字之“貝”部內中間兩橫加長,與左右兩豎筆相銜接。“宀”下的“爾”逐步演變為三個豎道。整個字型比初唐更加標準,規範,但少了初唐開元字型的靈動與活潑。這些演變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完全定型,脫離了初唐開元的體系,自成一版並趨於穩定。對於錢背面而言,盛唐初期的光背無文,從唐玄宗開元年間起開始有星月印記。背面的月型印記在坊間傳說為
楊貴妃的指甲痕,故民間又稱其為貴妃錢。其實這些說法並不可信。事實上,星月型印記為各錢局錢爐上的爐記,用來區分不同的錢爐。另外,對於做工精好的那些右挑,雙挑的開元通寶,一般也鑄於此時。
中唐開元
中唐開元始於唐肅宗初年,終於
唐憲宗元和末年。這一時期的開元通寶特點與盛唐後期的大同小異。從質地上看,中唐開元主要採用青銅和紫銅鑄造,並夾有一定量的鐵,鉛。面,廓比較精整,但做工不及初唐精美。從形體上看,中唐開元的直徑在23毫米到26毫米之間,穿徑7毫米,廓寬2毫米到3毫米,質量為3.2克到4.5克,相比盛唐有所減重。從錢文上看,中唐開元的正面錢文與盛唐後期無異,只是“開”字向寬體發展,相比正面其背文卻更加繁縟,出現了如
祥雲,同心結等新型背文。同時,傳統的星月背文鑄造量也大幅增加且成為主導。中唐初期錢文尚且精整,但經歷
安史之亂後的唐朝,鑄錢水平呈下滑態勢,後期鑄工不精,邊廓不整,向晚唐過渡。這一時期出現了闊字版的開元通寶,並在之後成為主流。關於花穿開元,專家考證其主要鑄造於中唐,流行於晚唐,但多為私鑄,做工也很草率,應屬後期所鑄。
會昌開元
(特殊晚唐開元)
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滅佛,將滅佛所得銅料鑄成會昌開元。大小徑寸如之前的開元通寶,只是在錢背鑄上鑄錢局所在州的州名,如京師長安鑄“京”字、東都洛陽鑄“洛”字。而淮南的揚州為紀念會昌滅佛,所鑄背文為“昌”字。從質地上看,會昌開元採用較為優質的佛銅鑄造,銅質為青銅和紫銅。從形體上看,會昌開元普遍質量在3.2克到4.2克之間,錢體大小與中唐基本相同,但也有小錢,可能是私鑄品。相比初唐開元通寶的統一,晚唐時的各地鑄錢工藝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多數周廓偏斜,鑄文模糊,個別出現花穿現象。時過一年,唐武宗駕崩,但繼任的唐宣宗認為錢幣精好,繼續鑄造,並持續至唐亡。錢幣學界一般將會昌開元視為晚唐開元的典型標本。從錢文上看,會昌開元有京(長安,今
西安),昌(
揚州),洛(
洛陽),益(
成都),荊(江陵,今荊州),襄(襄陽),藍(藍田),越(越州,今紹興),宣(宣城),洪(洪州,今南昌),潭(潭州,今長沙),兗(兗州,今濟寧),潤(潤州,今鎮江),鄂(鄂州,今
武漢),平(平州,今秦皇島),興(興平,今鹹陽),梁(梁州,今漢中),廣(
廣州),梓(梓州,今三台),福(福州),桂(桂陽,今郴州),丹(丹州,今宜川),永(永州)共23個記地錢局標識。
普通晚唐開元
普通晚唐開元在唐憲宗元和年間之後鑄造,一直持續至唐亡。它沿襲了中唐開元的特點。從質地上看,這種開元通寶所用銅料很雜,說不清是何種銅合金,銅質發黑,純度低,含鐵量高,個別可被磁鐵吸引。從形體上看,質量較小,普遍不超過4克。錢徑在23毫米至24毫米之間。鑄工草率,多數輪廓不整,普遍不如中唐開元精美。很多應屬私鑄之列。從錢文上看,正面錢文筆劃比較纖細,與中唐後期的錢文一致,但字跡模糊。在背文上,多有小型月痕,對月月痕,多月痕及孕星開元出現,還有合背開元。它們普遍做工粗糙,有的連錢文都難以辨識。
私鑄小徑開元
指錢徑在21毫米至23毫米之間的開元錢,這種小開元可能都是各個時期的民間
私鑄錢幣。《舊唐書·食貨志》寫道:“如聞官鑄之外,私鑄頗多”。專家根據發掘出土的小開元標本,按其流行階段,大體分出三型:
一型,錢文筆跡極力摹仿武德開元,惟錢徑僅23毫米,重量不到3克,錢文尚清晰,穿廓尚規整,銅質並不很差;二型,中唐小開元,字型模糊,鑄造工藝粗陋,銅質內摻雜鐵鉛,鏽蝕嚴重;三型,晚唐小開元,周廓寬窄不一,銅質發黑,摻雜鐵鉛,肉薄量輕,鑄范模糊,錢背穿廓近平,錢徑為22毫米至23毫米,質量在1.7克到3克之間,多數是私鑄。
五代十國開元
公元
907年6月1日(唐哀帝天佑四年四月十八日),唐朝滅亡,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其中
閩,
楚,
南漢,
南唐、後蜀等政權先後鑄造過開元通寶,除南唐開元基本延續唐代開元通寶特點外,其餘皆形制與唐有別。其中,閩開元字型雄健,背後有“閩”,“福”,“
殷”字樣,過去曾被誤認為是會昌開元。楚和南漢的開元通寶多為小平鉛制,錢幣輕小,做工粗糙,文字漫晦,背文多種多樣,但由於鑄量較小,市價較高。南唐開元通寶基本延續中唐特點並有所發展,開創對錢,即除字型不同其餘特徵完全相同的一組錢。南唐開元通寶有篆書和隸書兩種,其中隸書基本沿襲唐制,無論
篆書還是隸書,做工均很精美。它們是五代錢幣中做工非常精緻的。早期錢幣緣較闊,後期由於南唐國力衰退,鑄幣較初期輕小些。由於南唐開元通寶鑄量大,價格較低,但比唐開元通寶略貴。另外南唐開元通寶中還有背四決紋的,價格較貴。
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滅南唐,由於宋朝通行
宋元通寶,故開元通寶官鑄停鑄並退出流通舞台,但直至
清末民間仍有私鑄,主要是
厭勝錢。
價格
唐與五代三百餘年的歷史,使得開元通寶版別,樣式繁多。由於鑄期長傳世豐富,故價格平平。
唐代開元通寶零售價格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光背傳世品 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光背生坑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白銅 3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單月 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右挑元 2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雙挑元 2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下月 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巨星 3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孕星 3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星 1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下星 1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面星 1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三月 5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四月 2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左右月 3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同心結 7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金質 800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銀質 20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雙“洪” 25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雙“興” 14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京” 12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宣” 15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平” 2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丹” 3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大“平” 12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小“平” 8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永” 8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下“永” 1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下“福” 2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福” 5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右“福” 10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丹” 8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右“桂” 11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桂” 15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左“廣” 2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右“廣”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太平藍大王” 15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右“藍”上下左三雲(即藍三雲) 98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雙面鎏金刻花 150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梁” 3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梁” 3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梓” 1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鄂” 1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反“京” 4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京” 12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昌” 1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益” 12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洛” 1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襄” 2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藍” 2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越” 1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宣” 12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潭”1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潤” 2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興” 1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兗” 15元
開元通寶隸書折十 500元
五代開元通寶零售價格
南漢開元通寶小平背“南” 60元
南漢開元通寶小平背“南二” 80元
南漢開元通寶小平背“南三” 100元
南漢開元通寶小平背“南四” 120元
閩開元通寶小平背“福” 85元
閩開元通寶小平背上“閩”下月 1000元
南唐開元通寶隸書小平光背 5元
南唐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月 5元
南唐開元通寶篆書小平光背 15元
南唐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面菱花 135元
南唐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四決 35元
開元通寶批發價格
開元通寶批發價大概為1.5-3元一個,通常為2.5元一個。一斤開元筒子錢批發通常價格為200-300元之間。
其他信息
2010年8月10日,
沙河市文保所接到該市白塔鎮文化站匯報,某施工部門在白塔鎮白塔村挖下水管道時意外出土17000枚完整的唐代“開元通寶”錢幣。工作人員發現出土錢幣地層離地面約3米,盛幣陶罐已被挖掘機抓壞,從陶器殘片分析,應為兩個大陶罐和一個小陶罐。大量古錢幣與泥土混合在一起。古錢幣應是成串堆放在陶罐內的。
當地文保所對這些古錢幣進行簡單清理後發現古錢幣的面文全部是“開元通寶”。形制規範,製作精美,字跡清楚,文字秀美,直徑大部分為2.4厘米,除面文外,面無記號,背面部分有月紋。既有唐早期的也有唐中期的。完整錢幣約17000枚,重約71公斤。據推測,這些錢幣應為戰時主人在緊急情況下藏匿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開元通寶錢始鑄於唐高祖武德四年。開元通寶錢的鑄行在
中國貨幣發展史上標誌著五銖錢的結束和通寶錢制開始。通寶錢的獨特之處不在於形制,而在於錢名,也即錢文。錢文內容由“開元”與“通寶”兩部分構成,前者昭示開始新紀元,後者表示通行寶貨。自此以後,方孔圓錢不再以重量為名稱,而改稱某某(多為鑄幣年號或國號)通寶、元寶、重寶等。這種錢文結構模式成為歷來各代方孔圓錢的標準,前後流通1300餘年,直至民國初期才逐漸消失。 開元通寶錢的鑄行,對我國的衡法產生了重大影響。開元錢每十文重一兩,每文銅幣稱為一個錢。我國以十進位的一兩十錢制自此開始,原來實行的銖、絫等計量單位停止使用。在錢文書體方面,開元通寶錢也有革新。我國古代鑄幣文字書體,先秦為篆,秦至隋多為小篆,而自開元錢始則以隸、楷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