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通寶

周元通寶

周元通寶五代十國貨幣,始鑄於周世宗顯德二年(公元955年)。世宗顯德二年(955)始鑄。仿唐“開元通寶”錢制鑄錢,名“周元通寶”。銅質小平,隸書對讀。“元”字第二筆左挑,背有月紋、星紋或星月紋。星紋或左、右或上、下,月紋不常其處,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穿之一角。每錢背月似為八卦方位之一。因此說月紋與陰陽五行、新生、日初上有密切關係。毀佛寺3336所,取銅像鑄錢。種類很多,形制精美,有星月或龍鳳等背紋。

周世宗柴榮繼位後,為籌措軍餉,安撫百姓,於登基之初下令毀佛,將佛寺中的銅像銷毀,鑄成“周元通寶”。作為毀佛錢的一種,周元通寶在中國錢幣史和宗教發展史上都產生過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元通寶
  • 外文名:Zhouyuan Tongbao
  • 製造年代:後周時期
  • 材料:以為主
  • 規格:直徑2.5cm
  • 始鑄時期:後周世宗顯德二年
  • 官方停鑄日期宋太祖建隆元年
  • 錢文字型:隸書,兼有篆書成分
  • 錢幣特徵國號錢,毀佛錢
  • 錢文釋義:周國紀元下的流通寶貨
  • 質量:多數為3克-4克之間
緒言,歷史背景,鑄制,錢文,形制,鑑別方法,聽聲音,聞氣味,看包漿,治病傳說,厭勝周元,存世量,價格,行用錢價格,厭勝價格,

緒言

周元通寶是五代十國時期後周的錢幣,也是公認的五代錢幣中做工較為精美的錢幣。周元通寶用佛銅鑄造,辟邪效果好,民間有些偏方還將其入藥以用治病。
周元通寶
周元通寶是國號錢,也是毀佛錢。史書記載:顯德二年(955年),周世宗毀佛鑄”周元通寶“錢,臣下有人不贊成,周世宗以理訓示臣下說:“吾聞佛說以身世為妄,而以利人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於世,猶欲割截,況此銅像,豈有所惜哉!”群臣皆不敢言。世宗廢天下佛寺三千三百三十六所,毀寺廟銅像鑄成周元通寶,並派臣赴高麗購銅,禁止人民藏銅。

歷史背景

安史之亂後,處於唐朝時期的中國始終處於表面統一,實際割據的狀態,局勢一直動盪不安。唐天佑四年四月十八日(公元907年6月1日),唐朝滅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分裂行為也正式走向公開化。當時的中原一帶先後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政權,簡稱五代。北方有契丹勢力和盤踞河朔的朔方軍,定難軍。南方也先後出現了十個大的割據政權,簡稱十國,此外還有許多小的藩鎮勢力。此時的中國與秦統一前的中國頗為相似。
後漢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十一月,漢隱帝接連誅殺三位輔政大臣,又派人去鄴都(今河北臨漳)準備謀殺時任鄴都留守的郭威。朝中人人自危,郭威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起兵至後漢首都開封。十一月二十一日,漢隱帝被殺。十二月,契丹來犯中原,郭威出征,途中在澶州(今河南濮陽)軍變。將士們扯裂黃旗,披在郭威身上,並擁戴郭威為帝。一個月後,郭威登基,改國號為周,史稱後周,仍定都開封。郭威在位三年,勵精圖治,中原一帶經濟有了很大復甦。由於郭威沒有親生兒子,故立養子柴榮為皇儲。顯德元年(公元954年)周太祖郭威駕崩,34歲的柴榮繼位,這就是周世宗。
周世宗周世宗
年輕的周世宗也是位明君。他一心想統一中國,結束分裂局面,讓天下大治。當時大周國庫空虛,銅材緊缺,為籌措資金髮動對南唐和契丹的戰爭,也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顯德二年(公元955年)周世宗決定下令毀佛,將佛像中的銅收集起來,仿照唐代開元通寶”開鑄“周元通寶”錢。周世宗的想法遭到佛教徒和滿朝大臣的反對。不過周世宗柴榮才智過人,搬出了“捨身飼虎”的典故,他說:“佛是造福眾生的,假如他活者,為了救人,他的真身都可毀去,又為何捨不得銅像呢?“此番言論,說得反對者啞口無言,只好服從。

鑄制

錢文

周元通寶錢文仿唐開元通寶錢文。改“開”為“周”,“周”字方正勻稱,“元”字長橫左挑,與開元通寶相比較扁,“寶”字較小。錢文為隸書,兼有篆書成分。錢文莊重,挺拔,深峻。五代十國時期的錢幣大多鑄工不精,錢文也大都夷漫不清,但周元通寶錢文非常工整,端正,故在五代錢幣中,周元通寶的錢文首屈一指。
周元通寶

形制

周元通寶形制仿唐開元通寶形制,外廓較寬,內廓較細。真品周元通寶一般錢徑在2.4厘米至2.5厘米左右,大型者達到2.58厘米,小型者只有2.26厘米;重量一般在3克至4克之間,最重者4.6克,輕者2.9克。周世宗重視鑄錢,錢的形制基本一致。因此,對待形制特殊的周元通寶,要仔細鑑別。
周元通寶基本為小平錢,也有少量大樣錢鑄行。小平錢以光背為主,也有背星月者,為開爐記。周元通寶爐記豐富,常見形式比較多。
周世宗對鑄錢很重視,據說曾在後殿設立幾十座大爐,親自督鑄。後來民間也出現了不少私鑄厭勝錢,普遍都很精緻,故在做工上,周元通寶比較精美。對於做工粗糙者,要仔細鑑別。
周元通寶爐記周元通寶爐記

鑑別方法

周元通寶由於是毀佛錢,具有吉祥的象徵,且由於存世不多,故仿品盛行。所以鑑別真品周元通寶尤為重要。

聽聲音

真品周元通寶經歷了上千年的歷史,銅質多被氧化,擲於地面聲音較為暗啞。仿品則由於鑄於近現代,擲於地上聲音清脆響亮。通過音調值可以鑑別。

聞氣味

對於真品生坑的周元通寶而言,由於它們長期埋於地下,有著純正的泥土香味。而仿品則由於作銹,往往有刺激性氣味。通過氣味不同可以鑑別。

看包漿

對於傳世的真品周元通寶,往往由於歲月的沉澱和千萬人的觸摸,生成了厚重的包漿。包漿通常呈現黃,橙紅,鮮紅,深棕等顏色,俗稱“棗皮紅”,“栗子殼”。真品周元通寶包漿凝重沉著,用冷水沖刷或用熱水煮都不會掉。而偽品包漿輕浮,容易脫落,經不起這些考驗。

治病傳說

我們先來看一個藥方:“古錢其銅焦赤有毒,能腐蝕壞肉,但取周景王大泉五十千,宋四銖、二銖,及梁四銖,北齊常平五銖之類,方可用。”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對這個方子的補充是:“古文錢但得五百年之上者即可用,而唐高祖所鑄開元通寶,得輕重大小之中,尤為古今所重。”這些都取自《本草綱目》卷八《金石部·古文錢》的內容,是講“錢”的醫用藥用價值。卷中還有諸多藥方,如治療“時氣欲死”須用“大錢百文,水一斗煮八升,入麝香末三分,稍飲至盡”,治“急心氣痛”須用“古文錢一個,打碎,大核桃三個,同炒熱,入醋一碗沖服”。李時珍先生用了卷中一個章節來專門記載此類內容。史學專家王子今先生認為,如果說古錢中的某些成分確有藥效,藉以醫病尚可理解,而所謂“五百年之上者”、“唐高祖所鑄”等等便有些神玄了。這讓人想起魯迅先生對中醫藥學神秘主義形式的批評。在這裡我們不是要分辯其藥效如何,或者中醫藥高明與否,僅從所舉事例來看,倒是從它的“神秘主義形式”看到了“錢”的神秘力量,或者說是錢的厭勝意義。
本草綱目本草綱目
因為周元通寶是用佛銅鑄的,所以衍生出許多關於此錢能治病的說法。在《書影》中說“婦人手握此錢,可治難產”;清代金陵(即南京)地區有難產婦女手持周元通寶即可順利分娩的習俗,還有人說周元通寶能治瘧疾。《秋燈叢話》說,清順治初孝感多病症,或於古錢幣中檢周元通寶一文,持之即愈,遠近宣傳,每文值一緡。

厭勝周元

最早的厭勝錢出現在漢代,用錢來“厭祟”是因為它能“厭勝”。這不是繞口令。大約從漢代起,開始出現一種類似原始宗教的形式,叫作“厭勝”,也叫“壓勝”,即“厭而勝之”,是用法術詛咒或祈禱以達到壓服人、物或鬼怪的目的。用作厭勝的物品有很多,但若論用作厭勝品數量大、種類多的,還是要數錢幣。而周元通寶由於是佛銅所鑄,具有特殊意義,故民間私鑄的非流通的厭勝錢頗多,甚至多於行用錢。上至宋初,下至現代,周元通寶均有厭勝錢鑄造。這些厭勝錢的背面經常有龍鳳,星斗,日月和吉語,用來表達辟邪趨吉的願望,或者說是希望借錢的“神力”實現自己的願望。它們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存世量

不少錢幣著文中介紹,周元通寶“鑄量甚大”,“存世頗多”,把周元通寶與珍稀古錢相比,量是較多的。但周世宗在位只有6年,顯德二年才開始鑄幣,只鑄造了5年。故周元通寶與鑄造了七百年的五銖、三百年的開元通寶相比,存世量相差懸殊,再加上部分百姓入藥和千年的毀損,現今周元通寶的存世量已不很大,錢幣市場上並不多見。
周元通寶

價格

行用錢價格

周元通寶隸書小平光背 50元
周元通寶隸書小平背甲痕60元
周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月 100元
周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星 100元
周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星月 200元

厭勝價格

壓勝的周元通寶因年代不同,價格也不同。古代的在30-500元不等,現代的大概值幾元到十幾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