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山廟

白雲山廟

白雲山廟,又名“白雲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清道廟古建築群,位於陝西省榆林市佳縣城南5公里黃河西岸的白雲山上。因山上建有古蹟白雲觀,山下黃河峽谷風貌奇異而聞名遺蹟,素有“關西名勝”、“白雲勝景”之美稱。

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重修並增建。占地1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470平方米,含古建築56棟,是陝西境內也是西北地區最大的一處古建築群。

白雲山東、南面為任家畔村,有居民約120戶50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雲山廟
  • 地理位置:佳縣城南五公里處黃河西岸的白雲山上
  • 人口:500人
  • 地理坐標:東經110°30′06″,北緯38°
  • 榮譽:陝北明清時期道教建築的代表
規模,歷史淵源,建築格局,珍藏文物,白雲山音樂,主要景點,主要價值,民俗活動,其他相關,信士活動,道士活動,

規模

廟因山勢而建,主要建築在南北向山樑上,從山腳到廟內有石牌坊、618級磴道、木牌樓、五龍宮、四重天門及真武殿等。各天門周圍分列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諸祠。主殿真武殿平面呈“凸”字形,由前部面闊三間的卷棚頂與後部面闊五間的懸山頂勾連搭而成。真武殿東、西有藏經閣、玉皇樓、文昌閣三清殿等建築35座。其規劃設計在保持官式做法的前提下,大量採用地方手法,布局靈活多變。白雲山廟保存明清壁畫一千九百餘幅、碑碣一百二十餘通(方)、木匾四十餘方及琉璃獅子、石獅等文物。每年三月三、四月八、九月九有廟會,是山陝寧蒙地區重要道觀廟會。

歷史淵源

《佳州志》記:“白雲山央嵯峨峰南,東臨黃河,明萬曆年任邱縣丞牛登第命名,上有“白雲觀”。據傳白雲山建廟時山上經常有白雲繚繞,故而得名。
從碑碣考查可知,白雲山在未建觀前就已有廟宇存在,三清院內一塊碑中寫到“考之殘碣,此廟建於前明各戾未建之先”。說明此廟建於道觀未形成之先。檻牆中鑲嵌著一塊崇禎癸末年(1648)重修碑記,碑中記述了三清殿傾圮原因以及由三楹改為五楹等修葺情況。從建觀到這次維修間隔僅40餘年,在數十年內發生傾圮的可能性較小。現存魚龍吻獸為宋時形制,柱徑與柱高之比為1:8.8,符合宋時建築的柱徑與柱高之比。同時,許多對壁畫有研究的專家、學者參觀白雲山後認為,白雲山分廟宇的壁畫有很濃的元代遺風。
明萬曆乙巳年(1605年)有玉風真人浪跡白雲山中普濟眾生,顯諸靈異,此後又有北京白雲觀王真壽、張真義等五人來山闡教,得萬民相助,於萬曆33年(1605年)始建道觀。經十餘載,先後修建了真武大殿及配殿、鐘樓三官殿玉皇閣、牌樓、四道天門等廟宇。萬曆38年(1610),神宗頒旨賜經,敕諭陝西延安府佳州白雲山白雲觀住持及道眾人等……虔潔供安,朝夕禮誦……祈無量壽福,民安國泰,天下太平……自是四方善男信女紛至前來朝山拜謁,宮觀初步形成,日趨益盛。隨後又修建了東嶽大殿、文昌閣馬王廟、三聖樓、七聖樓等。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鑿仙人井,十六年(1677年)建五龍宮,二十六年(1687年)修白雲洞靜室,清雍正二年(1724年)得翰林院檢討轉陛國子監司業欽點江西大主考加一級紀祿一次孫嘉淦等人資助增建東嶽殿兩配殿。乾隆56年(1791年)新修魁星閣
民國年間增修了本境龍王廟東嶽廟鐘樓,基本形成今日的格局。
一九四七年毛主席轉戰陝北曾兩次登山賞景,並指示佳縣縣委出布告保護。

建築格局

白雲山建築布局採用了前低後高,層層上升,主體建築位於後部高台上的布局手法,並結合地形,高低錯落設定,將形式多樣而玲瓏的人工建築與粗獷渾雄的自然山水和諧地溶為一體,相互滲透,相互烘托,形成仙山瓊閣之勢,為布局之一絕。
白雲山廟
白雲山東麓是一座單跨小石牌樓,為康熙年所建,上書“名山勝景”。由於門高不過一人,朝山人須低頭而入,所以,人稱低頭牌坊,示虔誠朝山之意。
從小石牌樓至真武大殿是一條七百餘級的石階磴道,它連線木牌樓和四道天門組成白雲山的道路區。木牌樓位於道路中間,將磴道分為上下兩段,下段陡峭奇險有“鳥道”之說,遊人到此須涉攀高之險。到達木牌樓回首俯瞰“水映山巒呈海市”仰觀“雲繞殿閣化蜃樓”。這種登樓之樂驅散了攀高的疲倦。木牌樓為四柱三門三樓牌樓,琉璃瓦頂,斗拱重疊,飛檐挑出,以合理的結構,獨特的風格聳立在宮觀前方迎著來往遊客。上段坡度稍緩,但由於磴道兩側設定了勾欄式欄桿和四道天門,所以給人以越攀越高,升入仙境之感覺
宮殿區位於白雲山主峰上,是建築的主要分布區,建築按南北走向的三條平行軸線排列,並高低錯落。最高的一條軸線位於一個氣勢磅礴的高大磚石台基上,為建築群的主軸線,由南向北依次是真武大殿、三官殿、藏經閣、超然閣。北端地勢稍加開闊,東北角有文昌樓,西北為聖母祠,西南為玉皇閣。玉皇閣西突起一峰上建三清殿。第二軸線位於主軸線東側下方,由南向北是七聖樓、三聖樓、碧霞宮、東嶽大殿。第三軸線位於第二軸線東側下方,由南向北是關帝廟(老爺廟)、財神廟(三靈侯廟)。這種高低錯落的布局手法把神的高低等級區分開來,達到了室有高下的藝術效果。
白雲山是保留完整,規模宏敞的一座明清古建築群,它內涵豐富,有亭、台、樓、閣、道路、橋樑和古柏蒼松。建築按照廟堂的尊卑、作用、位置等,屋頂採用了多種形制,有重檐歇山硬山懸山、十字歇山,攢頂等20多種形式,同時分別覆以高貴的琉璃瓦和普通布瓦,產生了主次分明、高低有別、色彩繽紛的效應。這些建築結合了明清營選法式,同時又巧妙地融進了地方風格,使之更臻完美。建築大多為木構建築,充分顯示了它的科學性。部分建築為石拱結構,屋頂覆土施瓦,前出抱廈,為明顯的地方建築。

珍藏文物

白雲山廟經過五百年的營建葺飾,現有古建築80餘座(其中廟宇53座),壁畫1300餘幅,歷代碑碣157塊,匾額95塊,大道藏經4726卷,並珍藏有萬曆神宗皇帝頒發的聖旨及香爐供器等珍貴文物。
白雲山石刻白雲山石刻
雕刻是白雲山古建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觀內的雕刻滲透了建築的各個角落。在整個群體中,從磴道兩側的欄桿、花牆、旗桿、門前石獅的各建築石作的台基、柱礎,木作的梁、坊、板、墩、門窗、隔扇雀替,磚瓦作的勾子滴子、墀頭、戧檐、脊獸以及建築內部的神龕、神像、匾額、供器等,到處都閃爍著雕刻藝術的光輝。
刻的取材主要有木、石、金屬、磚瓦、琉璃等多種,題材有龍、鳳、獅、走獸、花卉、人物、吉祥圖案等多樣形式,手法是剔底起突、浮雕、立體圓雕等手法。古代匠師利用各種不同的雕刻手法在不同的材料上雕出了題材多樣的優美作品。這些作品,有的樸實莊重,簡潔典雅,有的粗獷渾雄,有的則精細流暢,各有千秋。
白雲山亦是一處集碑刻、匾額、壁畫等書畫藝術寶庫。
正殿內掛有一塊金字匾,上書“玉虛宮”三個大字,相傳為玉鳳真人的手跡,字跡瀟灑自如,蒼勁有力。三官殿里有乾隆14年(1749年)刻制的匾額,“三官殿”三字壯實渾厚,虎虎有力。三天門內兩塊碑是明萬曆年間山西糧道吳宗儀的筆跡,其草字如飛龍流水,自然有勢,耐人尋味。間有名人來白雲山題字賦詩,管理局選勒於石,建“點墨廊”。這些作品中有啟功、趙朴初吳三大等名人書法作品四十多幅。1989年舒同白雲山寫了“真武大殿”、“藏經閣”兩塊匾額。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作品將成為難得的書法珍品。
白雲山的廟堂大都有壁畫,這些壁畫均為國畫,內容有人物、山水花鳥,有些壁畫則以連環畫形式敘述了一些神話故事。這些壁畫大多出自民間工匠之手,因此保存了古代民間繪畫的特色。

白雲山音樂

白雲山的音樂則被譽為白雲神韻,聖境仙樂。
明萬曆三十六年,北京白雲觀的道士王真壽等人來白雲山總領教務,把北京白雲觀的道教音樂傳到了白雲山。北京白雲觀道教音樂受宮庭音樂的影響,具有古典音樂和宮庭音樂的成份,因而,白雲山道教音樂也具有古樸典雅,莊重肅穆的特色。清康熙年間,道士苗太稔雲遊江南各地,廣積名山道樂,充實了白雲山道教音樂,因而,白雲山道教音樂中的一些曲調又具有婉轉優美、清新秀麗的江南風格。在長期的演出活動中,道士們吸收佛教、晉劇嗩吶、民歌中的曲調和技巧融化到道教音樂中,形成了獨特的陝北白雲山道教音樂。

主要景點

廟內還有一千五百餘幅彩色壁畫,內容以道教故事、佛教經變故事為主,也有山水人物,色彩絢麗,構圖勻稱,是古代陝北民間藝術佳作。每年農曆四月八日為白雲山廟會日,廟會期間,內蒙、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寧夏等地各族人民紛紛來此朝山、旅遊和進行交易,最多時一天達十萬餘人。
白雲觀建築布局依山就勢,前低後高,鱗次櫛比,層層上升。 建築可分兩部分,即道路區和宮殿區:道路為東西走向,從小石牌樓至真武大殿是一條700餘級的石階磴道,它連線木牌樓和四道天門,遊人到此需涉攀高之險,宮殿區位於白雲山主峰上,是建築主要分布區。 建築按南北走向的三條平行軸線排列,並高低錯落,主軸線由南向北依次是真武大殿、三官殿、藏經閣、超然閣等。 東北角有文昌樓,西北為聖母祠,西南為玉皇閣;第二軸線位於主軸線東側下方,由南向北是七聖樓、三聖樓、東嶽大殿等;第三軸線位於第二軸線東側下方,由南向北是關帝廟、財神廟等。 由於各組院落分別供奉不同的主,其面積大小不同,空間布局上亦有差別。 院落順序的排列依照各主的位次順軸線前後而建,體現了道家的主從秩序。 屋頂採用多種形制,有重檐、歇山硬山懸山、十字歇山、攢頂等多種形式,同時分別覆以高貴的琉璃瓦和普通布瓦,產生主次分明、高低有別的效應。 白雲山廟觀的建築,既有統一的格調,又富於變化,建築空間的連線體則更是豐富多變,這些建築結合了明清兩代的營造方法,又明顯融人了地方風格,使之更臻完美。 白雲觀山頭院落,松柏掩映,整個環境寂靜幽雅,虛幻神奇。 白雲觀新修養真樓、石牌樓,復修超然閣,新修山門、望雲亭、點墨廊、元辰殿、東升橋等建築,使這座古建築群更加完善。 山借廟而揚名,廟以山而隆盛。白雲觀可以說是舊貌換新顏。
白雲山廟白雲山廟
白雲觀以“北極鎮天真武玄大上帝”為主神,配以玉皇大帝,“三清”天尊、天地水三官“五行”老祖、六十元辰星君、東嶽大帝關聖帝君、西天如來、冥府閻君、魁星文昌、送子娘娘、賜福財神等300多位諸神,其中以道教系列神為主,儒、釋、道三教交會,既供華夏大地供奉的傳統神,也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神,白雲觀山神之多、之全,真可謂諸神薈萃,集於一觀,這在各地的古觀、古寺中是少見的,其間記述和演繹了許許多多宗教故事、神話傳說。 因此,白雲觀也就能滿足各種人的各種要求,自然而然成為人們寄託精神的聖地,人們對白雲觀寄託著某種美好願望,這也許就是白雲觀香火鼎盛、歷代不衰的原因。 一年中,白雲觀較大的廟會有三次,農曆三月初三,是真武祖師降生之日;四月初八,是白雲觀修成之日;九月初九,是真武祖師飛身之日。 大家到時來趕我們的廟會,那時真是熱鬧非凡。
白雲山原名對龍嶺,這裡白雲繚繞,雙龍蟠曲,加之山腳下黃河奔騰,水流神韻。 一日山上來了一個蓬頭赤腳道人,自稱玉風真人,他在山上結了個草庵,白日採藥,晚上打坐誦經。 他的醫術非常高明,為百姓醫病無不手到病除,當地民眾敬之如神,白雲觀便是在其住持下,得朝廷官員張總兵和地方人士牛登弟資助而修建的。 相傳修建時正逢盛夏,工匠們頭頂烈日,酷熱難忍,突然,天空出現了一片白雲,正好將烈日遮住,真人感而靈之,便把對龍嶺改名白雲山。 白雲觀修好後,真人便去雲遊出走。 為紀念這位開山鼻祖,人們把他住過的窯洞叫做“真人洞”,明神宗朱翊鈞對真人洞為白雲洞
直到小石牌坊為明代遺蹟,清嘉慶年間重修。 為二柱單跨石構建築,上下遊人須低頭而過,故又稱為“低頭牌坊”,以示虔誠朝山之意。 穿過小石牌樓,映人我們眼帘的便是360餘級的石階,這便是登山之道,俗稱“神路”。 這一級一級石磴,採用699塊青石依次砌成,從山根直達山頂,愈高愈陡,宛若天梯。 白雲觀的初建者,似乎把道觀視為天界,這些石階便是人們“上天”的必經之路,善男信女們只有循著這條“神路”,才能到達仙界,一睹仙顏,拜神問道,祈求神靈保佑。 所以,儘管入觀之途有多條,又修通了直達山頂的公路,但人們大多還是由這條神路上山,以顯虔誠。 登上神路,立於階頂,當你環顧四周時,定會產生空靈豁達、心曠神怡之感。 我們踏上最後一級台階時,一座精美俏麗的青石牌樓赫然在目,我們駐足在此,俯視黃河,習習清風,陣陣松濤,沁人心脾,解人疲倦,遊人至此,則心曠神怡,遊興倍增。
前面又是一座牌樓,這是一座純木結構的木牌樓,建於明萬曆年間,高8.5米,四柱三門三樓,正樓單檐,歇山式頂,升龍正吻,琉璃吻獸,藍色琉璃瓦覆頂,更顯得脫俗肅雅,通座牌坊無依無托,搏擊風雨400餘年,依然如故,它特殊的結構和構造,顯示了我國傳統建築的精湛工藝。 穿過木牌樓,我們便步入了白雲觀廟群。 廟觀文化是祖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白雲觀由崇尚道教而建廟成形,同時它又兼容佛教、儒教,形成風格和內容各不相同的宮、殿,樓、閣、祠等,可謂諸神薈萃融為一體,博大精深集於一山。
五龍宮,五龍宮為白雲觀的底層建築,也是白雲觀重要建築之一,建於1690年。 五龍宮由正殿、兩廊,觀音樓組成整齊的小四合院在古柏青松的掩映下顯得格外幽靜莊嚴。 五龍宮也稱“五龍擇聖宮”,是道教追溯真武大帝脫胎成仙的宮殿,殿內供奉著赤、黑、白、黃、綠五條龍,象徵五龍擇聖。 傳說,真武修煉成仙,天尊為了試其誠心,便派遣神仙下凡,變成美女,戲弄真武,真武大怒,便揮劍驅趕女子,一直驅至懸崖下,投入江中。 這時祖師心中又想,自己修煉多年,卻要屠殺生靈,豈不前功盡棄,越思越想,後悔不已,便毅然跳下懸崖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出現了五條巨龍盤舞,將真武捧在太空,從此真武超凡人聖,修成正果。 五龍宮正殿兩壁及後牆上,有百餘幅壁畫,講述“五龍捧聖”及真武武師降生和修煉的故事。
越過五龍宮,就是白雲觀的四道天門,仰望天門一處高過一處,上接雲天,如人天宮。 頭天門也稱蒙漢廟,是蒙漢兩族人民世代民族團結的象徵,建於1606年,其建築為硬山頂帶前廊建築,中為通道,兩側為護法神殿。 供有正一、黑虎兩位靈宮。 二天門為單檐硬山頂帶後廊建築,左右供有開道神方弼,顯道神方相,這兩位神源於《封神演義》。
過了頭天門、二天門後,是一所寬敞的庭院,北有白雲洞,南為新建的點墨廊。 白雲洞原名真人洞,是白雲觀開山道人李玉鳳真人修煉之靜室,真人羽化後,佳縣人塑其像於內,尊為神,朝夕祭祖。 明萬曆四十六年,萬曆皇帝敕封其為“白雲洞”。 點墨廊建於1989年,全國著名人士及書法家來此多有留墨。 著名書法家啟功題寫“白雲勝景”,趙朴初題寫“道法自然”,高峽題寫“天為守靜”,吳三大題寫“道法天邊”,以及張達志、王感烈、胡采等文人墨客題寫的40餘幅書法作品,亦可稱為當代書法寶庫。
登上三天門便踏上白雲觀建築群的主軸線。 三天門建於1606年,中為過洞,兩側為護法天王,即佛教中所說的哼哈二將。 四天門又稱朝聖門,同時也是真武大殿的院門,建於1606年,懸山式屋頂,中為走道,兩側是東西南北四方天神塑像。
真武祖師殿,俗稱正殿。白雲觀的中心,也是道教活動的主要場所, 真武祖師殿由前後兩殿組成,古建築專家考證,後殿為明代建築,建於1605年;前殿為清代建築,該建築基本上保持了明清建築風格。 遊人迸大殿院首先看到的是一株參天古柏,冠蓋如雲,一對石獅雄踞院中。 正殿兩廂建有五祖祠、七真祠,祠南是相對而立的鐘鼓樓,正殿對面是彩繪樂樓,真武祖師殿處處顯示著主殿的威嚴,整個院落錯落有致,古樸幽深。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真武大殿院內的這些古柏,它們已活了300餘年,你看它樹上長滿瘤節。 相傳真武祖師經36世修煉,終成正果,白日脫凡胎,其腸化為火蛇,其胃變成水龜在人間興風作浪,禍及生靈。 祖師聽說之後,隻身下凡,制伏龜蛇。 為了防止龜蛇再次危害人間,將其攜於身邊,這些樹瘤便是龜蛇變化而成。 殿門,真武祖師塑像端坐平台,這座銅像高達3米,重5000斤,兩邊有泥塑十大元帥,選型美觀,栩栩如生,神威赫赫,喻以真武祖師出巡之勢。 民間傳說,真武祖師乃玉帝分身投入凡胎,修煉三世又42年而成。 大殿內懸掛“玉虛宮”金匾,“玉虛宮”三個字蒼勁有力,傳說為玉鳳真人手書。 兩壁的壁畫為明、清所留,描繪了祖師降生和修煉的神話故事。 真武祖師內的壁畫繪於明萬曆年間,它以極其宏大壯觀的場面,描繪了道教諸神拜謁真武祖師的情景。 全面共繪星宿、神王、天丁、力士等各類神仙150尊,這些神仙上下交錯,分為兩層。 下層諸神高約5米,正好與人的視線持平,上層則有所縮小,給人以一種強烈的近大遠小、主次分明、排序井然之感。 畫中人物鬚髮舒展,有的凝視前方,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傾聽教誨,有的茅塞頓開,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這些連環畫形式的壁畫大都出自民間畫匠之手,其筆法精細,人物生動,顏色明麗,顯示了畫家們非凡的才能,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這是一座藝術殿堂,是一座文化寶庫,令我們讚嘆! 真武祖師殿供桌上長年花燈閃爍,白燭長明,香菸繚繞,前來拜神求籤的人絡繹不絕。
五祖祠,建於明萬曆年間,單檐懸山式,屋頂為琉璃雕花脊獸。 白雲觀道教屬全真道北宗即東華帝君王實甫、證陽帝君漢鐘離、純陽帝君呂洞賓、海蟾帝君劉海蟾、重陽帝君王重陽五位百尊全祖師。 這裡是七真祠,內供奉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的7位高徒,即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正處一、郝大通孫不二
鐘鼓樓鐘樓建於1605年。 鐘樓上懸掛的欽鐘是1606年所鑄,重一萬斤,這口鐘的傳奇之處在於此鐘比普通大鐘多出兩耳,傳說在這兩耳上,對著雹滅、惡風、暴雨敲打,有退雲止雹、禁惡風、止暴雨的神奇功效。 每當古鐘敲響,響徹八方,隔河的山西也能聽得見,有白雲晨鐘之美譽,列為佳縣八景之一。 鼓樓與鐘樓對應,十字歇山頂,兩滴水木構建築,鼓樓上的特別之處是不掛皮鼓,而掛銅鼓,傳說與名宦海瑞有些瓜葛。 相傳道觀中的鼓面原先都是牛皮所制,一日海瑞來到道觀朝拜,聞聽道人講:“修煉之土,三餐素食拒不殺生”,海瑞提問:“既不殺生為何用牛皮製鼓?豈不言不副實?”道士聽後幡然悔悟,從此道觀中所有的鼓面都改用了銅皮。 樂樓,俗樂戲樓,位於真武大殿正南方,建於明萬曆年間。
1947年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登上白雲觀,適逢九月初九廟會,毛主席曾在這裡與民眾一起觀看晉劇《反徐州》,並以“亞洲部”的名義向劇團贈旗一面,書“與時並進”。毛澤東主席還說:“白雲觀的山不高,廟還不少,燒香的人也不少。”並給當時中共佳縣縣委書記張俊賢做了指示:“這些都是文化遺產,都要保護下來,不要毀了,你明天就出個布告,要保護。”此事至今被人們傳為佳話。由此可見白雲觀這顆璀璨的民族瑰寶,保存得如此好與國家的保護文化遺產的一貫方針政策是分不開的。1957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白雲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白雲觀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1年1月26日國務院公布白雲觀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通仙橋,通仙橋為三孔聯拱磚質玉帶橋,建於明萬曆年間,橋孔內還有放生池。玉帶橋的盡頭為“三元考校木牌坊”,這裡翠柏蒼松競相爭輝,真可謂別有洞天。 “三元考校木牌坊”坊棍正面書有“三元考校”四個大宇,取意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以考核人間的功過善惡,校對人死後在陰間應給予的賞罰。
三官殿,三官殿坐落在高出地面一米的平台上,單檐歇山式,整個建築氣勢雄偉大家看到金字匣額“三官殿”上懸前檐,這是著名書法家吳三大手跡,殿門兩側櫥聯上書,“天地水三官之靈綱紀造化,上中下三元之氣流行古今”。三官殿建於明代,三官又稱三元。這裡供奉著上元賜福天官,中元赦罪地官,下元解厄水官。其職責為掌管鬼神升遷之事和人間禍福在三元節下界考校記錄人間善惡,對照考校結果,分別予以賜福、赦罪、解厄。對三官的信仰源於古人神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殿內壁畫為《三官出巡地獄圖》。
藏經閣,首先我們看到一座牌樓,牌樓建於1618年,懸山式磚木結構,坐南面北,內立“聖旨”碑,龍首碑額,龜跌,上刻神宗皇帝給白雲觀頒發的聖旨,聖旨原件保存完好,現藏於佳縣檔案館。這聖旨碑雖歷經風雨,但不失其威嚴與顯赫,展示著白雲觀的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 藏經閣建於1619年,封護檐硬山式,二層走馬樓磚木建築,三昂七踩斗拱,五脊六獸,升龍吻獸雕花琉璃垂脊,琉璃瓦頂,“日月鳳凰”琉璃墀頭。為白雲觀主要建築之一,記憶體有道經4726卷。 白雲觀建成後,御馬太監葉忠,將白雲觀的修建始末及玉風真人種種神奇的故事面奏神宗皇帝,朱皇帝是個信奉道教的人,便於1616年特降聖旨,親派葉忠給白雲觀送來御製道藏4726卷,聖旨既出,迎送聖旨的隊伍潔潔蕩蕩,從京城出發護直至佳縣白雲觀。傳開,全國各地無不為之震動,從此白雲觀聲名大振,名揚四海,成為道教聖地。傳說修建當年,適逢農曆九月九日,佳州知州盧楊輝登臨閣上大家正在瀏覽經卷,觀瞻經閣之際,忽見二樓西南樑上,長出一枝一莖三花、光彩奪目、異香撲鼻的靈芝來,眾人皆驚嘆不已,以為神靈顯示,靈芝獻瑞之兆,所以藏經閣也叫瑞芝閣。
玉皇閣,建於1605年,是白雲觀主要建築之一。三滴水十宇歇山頂,磚木結構建築,四面迴廊,閣分上下兩層,三層挑檐,樓脊八卦攢頂,飛戟刺空,玉皇閣內供奉著民間信仰的玉皇大帝。傳說中的玉皇大帝是萬神之主,所以玉皇閣高出群宇,以示玉皇之尊。
文昌樓,文昌樓建於明萬曆年間,二層走馬樓。文昌本指紫微垣中的六顆星辰,古代視為神座星辰,文昌帝為主宰功名、祿位之神,是科舉士子的保護神。文昌君兩旁的侍從一為天聾,一為地啞,所謂“聞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玉皇閣西側還有馬王廟,對面有聖父聖母詞,北面為五老祠。
三清殿,位於白雲山山巔,是白雲觀最早的廟宇,擴建於1642年。三清,指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是道教的三位至尊天神。殿內壁畫有明代藝術的繪畫風格,以連環畫的形式再現了中國歷史上代代相傳的老子八十一化的故事《太上老君八十一論圖說》。 當你站在三清殿前,四周環望,秦晉高原群山起伏,茫茫大河滔滔東去,山上蒼松翠柏,殿堂鱗次櫛比,白雲勝景盡收眼底。三清殿東西兩側有南斗詞、北斗祠、玉皇廟等建築。
超然閣,這裡可供遊人歇腳乘涼。當我們駐足在這座重檐歇山式木構方亭時,風鈴聲聲,清風習習,一種遠離城市的喧囂之感油然而生,於是煩惱頓消,頓覺天地之大,胸懷無量,豁達超脫。 白雲觀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一日舉辦傳統羊道會,據說七月二十一日是白雲觀魁星神像開光日,屆時文人志士、社會名流薈萃一堂,吟詩、放歌、潑墨、對弈,品嘗羊道,祭祖魁星,以彰文德、政風,興文事,出佳作。 羊道是將祭祖祀魁星之後的牲羊羊肉及五臟六腑,羊頭、羊眼、羊耳、羊舌等做成湯,一道一道請與會者品嘗,故稱羊道。羊道會是魁星信仰的延續。古時候多少文人士子為求取功名而拜倒在魁星腳下。藝苑英才則歡聚魁星閣,領略別具陝北特色的羊道飲食文化,品嘗白雲山羊道美味,抒發胸中詩情,吟詩作賦,揮毫潑墨,不亦樂乎。
元辰殿,建於1992年,這是座重檐歇山式仿古建築,面闊7間,面積近500平方米,殿內正中塑斗姆及左鋪右弼,四周塑60元辰。斗姆即星斗之母,60元辰乃60甲子,為道教信奉的的位置宿神,每位神名用天干地支循環相配而得,本人出生年稱為本命元辰,遊人禮拜和自己生辰相同的本命元辰祈求吉祥,名為順星
財神廟,又名三靈侯廟,建於1710年,山屋頂,內供福、祿、財三神。
佛殿,建於明萬曆年間,為三孔石拱窯,外加硬屋頂,這是全真道教義“三教同源論”在白雲山的具體表現。 白雲觀的建築數不勝數,以真武祖師大殿為中心,殿,院、廳、閣、樓、台參差錯落,星羅棋布。雕刻是這座古建築群的重要組成部分,雕刻滲透了建築的各個角落,雕刻的取材主要有木、石、金、磚、琉璃等多種,手法有剔底起突,雕、立體圓雕等。從磴道兩側的欄桿、花牆、旗桿、門前石到各建築的御道、台基、柱礎,木做的梁、坊、板、門窗、扇雀替、神像、供器等到處都閃爍著雕刻藝術的光輝。
白雲觀道教音樂被譽為白雲神韻,聖境仙樂。其淵源可溯到明代。1608年,北京白雲觀道士王真壽等,持陝西布政使司帖來白雲觀總理教務,把北京白雲觀的道教音樂傳到了佳縣白雲觀,白雲觀道教音樂受宮廷音樂的影響,雜有古典音樂和宮廷音樂的成分。因而,傳人佳縣白雲觀的道教音樂也具有古樸典雅、莊重肅穆的特色。清代康熙年間,道士苗太稔雲遊江南各地,廣集名山道樂,充實白雲觀道教音樂。因而,白雲觀道教音樂申的一些曲調又具有婉轉優美,清新秀麗的江南風格。在長期的演出活動中,道士們吸收佛教、晉劇、嗩吶、民歌中的曲調和技巧,融化到道教音樂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陝北佳縣白雲觀道教音樂。白雲觀道教音樂曾傳播四方,譽滿全省。

主要價值

白雲山廟為西北地區最大的道觀,它頻河拔立,依山攀建,廟宇建築宏偉典雅,素以“關西名勝”聞名遐爾。在這宏大的古建築群中,有靈巧多樣大小得體的古建築,有巧奪天工的雕塑作品,有栩栩如生的壁畫,政治家悠揚動聽的道教音樂。所有這一切,使白雲山構成了一座明清時代的藝術寶庫,具有重要的科學、藝術價值,而白雲山所處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處陝北,東臨山西,北靠內蒙,西近寧夏),佛道二教並存的現象,成為漢、蒙、回等族人民文化經濟交流的中心之一,對各民族的大團結及文化經濟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2001年6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民俗活動

每年農曆三月三、四月八、九月九舉行傳統廟會,其中尤以四月八最為紅盛。三月三廟會:傳說三月三為真武大帝的聖誕日,廟會從三月初二至初四,為期三天,這次廟會規模較小,信士以本地人為主,會期,各會會長來白雲山商議籌辦四月八廟會事宜,白雲山眾道人於三月三清晨在真武大殿為真武帝舉行慶賀科儀
四月八廟會:傳說四月初八為佛祖聖誕日,同時也是真武大帝的聖像開光日。廟會始於初一終於初八,總計八天。屆時舉行盛大的宗教活動,四方信士蜂擁而至,人潮似海,商賈雲集,並有大型文藝活動為之助興。
九月九廟會:相傳九九重陽日既是玉皇大帝的聖誕日,也是真武大帝的飛升日。秋高氣爽之際,人們帶著豐收的喜悅來到這景色秀麗的清靜之地,感真武福澤萬民之恩,觀賞古老的劇目,據說聆聽優美的道教音樂,能洗劫一年的疲勞。廟會雖則三天,但規模僅次於四月盛會。
此外,白雲山還有三個小型廟會:正月為朝山會,多從初一至十五元宵節,大都為本地信士。七月七廟會,由白雲山附近的村子舉辦,他們將各位神靈“請”至真武大帝的院中,並在院中戲樓上唱三天大戲。七月二十一日為羊道會,羊道會是魁星信仰的延續,參加者多為文人學士、社會名流、他們歡聚魁星閣,領略別具特色的陝北羊道飲食文化,品嘗白雲山羊道美味,他們吟詩作賦、唱古頌今,古時又稱賽詩會。

其他相關

白雲山廟會由來已久,目的除觀光旅遊之外,更重要的是許願、酬神、還願、祈禱平安等,其形式多樣,但內容不外乎兩種:信士活動和道士活動。

信士活動

1、叩等身頭:此舉是蒙古族信士最高貴的禮節之一,也表現出他們對真武大帝的無尚崇拜。先下跪叩頭,接著匍匐於地,再叩一頭並在頭部留下標記,然後起身,站在標記處的位置重複下次叩頭的動作,周而復始。內蒙古的信士在朝山前禁慾三天,動身前從家門口起叩等身頭數里。到了白雲山腳下,他們並不急於上山,而是來到黃河邊,不管水溫變化如何,都得到河裡洗手浴面,整理衣帽,然後上山,以示對神靈的尊敬。
2、忌葷腥:忌葷腥是道教的清規之一,這裡所說的葷指五葷,即酒、蔥、薤、蕪荽、韭菜等,道教認為這幾種蔬菜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有壯陽之功效,食之易刺激人的生理欲望,於“清心寡欲”的道教教理不符,故而忌之。腥,則指肉類和動物的油脂,道教提倡不殺生,故忌之。
3、打醋罈:這是當地人朝山前以示誠心的主要方式。將醋倒在燒紅的木炭上,專聞其蒸發的氣味,用以盪穢。附近的信士有時還喝泔水,即喝洗碗的水,意即將人貶低為畜牲,不懂人事,敬神時如有不到之處還請神靈予以諒解。
4、敬香:“一柱高香通信去,上聖高真降福來”信士認為燒香在於傳情達意,關鍵在心誠而不在多少,一般以三柱為宜,心平氣靜地將香插平插直。
5、叩拜: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禮儀。叩,即叩頭。拜,即作揖,舊時,白雲山還有三拜九叩頭之習俗。
6、上布施:信士將錢物捐於廟觀。若是還願,就將其祈許的錢物如數捐於廟內的功德箱中,以求心理平衡;否則,數目不等,因人而異,當地稱“隨心布施”少則一元,多則上百、上千、上萬元。
7、抽籤:這是朝山信士的主要活動之一。抽籤是神與人交流的主要手段,信士通過抽籤獲得某種信息,以求神靈的指點或心靈上的安慰。
8、求符鎖:符,原指古代帝王下達指令的憑證,具有無尚的權威,後被道教沿用。將圖或篆文印在黃表紙上,以示“災不能傷,邪魔不得近”之神令。既可貼於家門,又可配帶於身,還可焚化服用。
鎖,即鎖線。信士認為幼兒沒有能力與妖魔作什麼鬥爭,所以將真武大帝的長命鎖(用紅線或五色線所制)系在小孩的脖子上,將其靈魂託附於神靈,邪物不侵,惡魔難近。
9、祈神藥:將真武大帝供桌上香爐里的香灰用黃表紙包少許,拿回家焚化服用。信士在服藥期間,多忌葷腥。儘管醫藥發達,但廟會期間祈神藥者仍會排成長隊耐心等候。
10、吃神飯:神飯最早是為拯濟家庭貧寒的信士朝山時食用的稀米粥,後來引伸為眾多信士喜歡的一種特殊的就餐方式,上了一定的隨心布施之後,在朝山遊覽的勞累饑渴之餘,大都樂意喝一碗神飯,據傳吃神飯能起到“吃了神飯,消災免難”的作用。
11、攔山門:得到神靈救命之恩的信士常常許願在廟會期間攔山門。即橫躺在白雲山的山門上,讓千萬人從自己身上的跨過去。
綜上所說,信士朝山方式根據自己的信仰或需求,多種多樣,自我選擇,但終歸一點,他們普遍認為:心誠則靈。

道士活動

古觀是白雲山廟會的載體,而神秘迷人的道教活動是廟會的一項主要內容,它以清醮為主,是一種祈禱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祭祀神靈的活動。以經韻、音樂、舞蹈、剪紙和焰火為其表現形式,其規模厚重、宏大,氣氛莊嚴、肅穆,該項道教活動一般為期三天,主要步驟如下:
第一天:
閉齋薰壇。從下午開始,這是道教的一項盪穢科儀。閉齋就是在薰壇之日起,白雲山上所有的信士都不吃葷腥。薰壇指清潔法場,即高功法師一邊念淨穢咒語,一邊將醋倒在燃燒的木炭上,然後焚化淨壇牒(牒,指道士做法事時,向諸神表明願望的一種文式),意在懇請諸神能赴法壇,護法護教,宏揚道法,使法事得以順利進行。
第二天:
1、起經:又名開壇,意在開啟法壇。一般在薰壇後第二天凌晨舉行。各會首在齋壇榜上籤名,榜文張貼於壇前,一方面告知人們本次清壇的緣由、時間、目的等,另一方面,也照示各方神靈,悉降法場,以求靈應。
2、出幡:按規定的順序排列好的數百人的儀仗隊走出經堂,浩浩蕩蕩前往插幡地,儀仗隊的順序依次為:灑水的、掃路的、提香紙的、燃放花炮的、頭鑼、二鑼、回僻、肅靜、硬執事(三十六人各執三十六道法兵器)、五彩旗隊、紙塔、民間樂隊、道教樂隊、端神像的、端經書的、端香爐的、最後跟的是眾信士。場面之宏大,氣氛之莊嚴,令人嘆為觀止。幡是一種由東、西、南、北、中五根木桿和剪紙圍成的用來做法事的露天廈子,四周分別掛有書“年消九厄”“月免三災”“日增福壽”“時保平安”的紙吊。高功法師在廈子裡燒關牒,念經文,儀仗隊繞幡桿,意為告知雷公、電母風伯雨師保佑在法事期間天氣晴朗,風和日麗。
3、祝廚:這裡的廚指製作供品的廚房。高功率眾道士念經祈禱東廚司命保護供品清潔衛生,以供諸神享用。
4、行香:指在廟內上香、焚疏,宣讀本次法事的目的,以求神靈永佑。
5、擺燈:燈具有“上明諸天福堂,下照長夜地獄”的法力。此活動在晚上進行,將麻紙製成的燈芯,用植物油浸濕,點燃擺放於道路兩旁,道眾誦著經從路中間走過,以示將前來赴會的諸神迎入天壇,享受人間祭祀,施恩於四方,同時,也可讓孤魂野鬼乘此光明,脫離苦海。夜幕下,天上的繁星與地下的眾燈互相映輝,景色十分壯觀。
第三天:
1、上表:是將表文上奏天庭的儀式。表文的內容是人們想要表達的意思,由啟壇、請聖、拜表、送表四部分組成。啟壇,由高功法師登上醮壇,焚香啟奏神明。請聖,壇上供五方神位,高功拈香,恭祝聖壽。拜表,高功法師步罡踏頭,上達天庭,祈禱上蒼,賜福人間,赦除芸芸眾生之罪過。送表,高功法師將送達天庭的表文宣讀後,送至壇前焚化。
2、上供:上供是白雲山常用的一種道教儀式。除各大廟會之外,每月初一、十五、也多舉行此儀式。供品多以食品為主,高功法師站在中間,指揮誦經道師依次唱《上花經》《上燈經》等,將多達十餘種的供品依次奉送於供桌之上。
3、放赦:放赦是道教活動中的木偶舞蹈,也是整個廟會活動中的最高潮。“赦”即赦書。宗教指玉帝赦免人間罪惡,賜福消災的文書,因赦是從數百米的山頂順繩放到山下的,故稱“放赦。”在這之前做的所有法事令玉皇大帝感知了眾生之誠心,於是派年、月、日、時四值功曹和八仙及報子、南極仙翁,下凡傳達玉皇旨意,赦免人間罪惡,賜福增壽。
放赦時將不足一米的木偶仙人順著光滑的長繩依次滑到山下的法場,滑翔過程中,放赦的操縱者將繩子一松一緊,或將繩子擺動,使身著彩衣的仙子們停停滑滑,左右搖擺,姿態優美。固定在木偶下面的鞭炮一直在響,仙子們在煙霧中恰似駕雲下凡。木偶滑到法場,道士們用笙管樂器吹奏曲牌,以示歡迎。高功法師從最後一名木偶背上取下赦書,站在法台當場宣讀,讀完,放赦即告結束。
4、揚幡:此科儀具有“上則迎真降聖,貽集神仙;下則福國康民,普濟苦爽”之法力,高功念經招請各路亡魂,前來赴會,解厄賜福。
5、轉九曲:陝北佳縣獨有的一種民間風俗,這項活動在第三天晚上舉行,也就是廟會結束前一晚上舉行。在指定的地點和圖形中進行。轉九曲源於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中三霄為其兄趙公明報仇而布下的九曲黃河陣,此陣由361盞九曲燈組成,表示一年360天,多餘一盞取吉慶有餘之意。圖由九個小城組成,每座城的中間供著不同的星神,這些陣的設定,一來保持了古代陣法中的某些規則,二則表示天地運轉和四時八令的變遷。五顏六色的九曲燈如天上的繁星,人們虔誠地手捧儀香,在道士的引導下莊嚴地緩緩步入陣中,每到各城中心都要停下來,道士向星神誦經,之後繼續轉,轉到全陣的最中心“老桿燈”處時,欲要求子者就可以將“老桿燈”周圍的小燈“偷”走,曰“偷兒女”,並將燈小心翼翼地捧回家,添入植物油,令其一直燃至天明。之後將燈收藏好,來年將燈與隨心布施一同送回原處。
另外,道教活動中還有一項獨特的科儀叫“舞施食”。屬於幽醮,是一種給孤魂餓鬼施捨食物的舞蹈。高功給佳洲城隍傳送文牒,令其招請超度亡靈於法壇前受度、安靈、超生。讓他們來這裡吃飽喝足,消除苦惱,渡出苦海,再生人世。從而使“三代宗親超極樂,十類孤魂赴天堂”。舞施食者一邊舞一邊灑食物,故稱舞施食。
舞施食一般在經堂內進行,高功法師座正中,壇前兩邊分別為道教樂隊和念經道士,壇前中間的空地上兩名身著道裝,兩手腕各系紅綢的道士,在眾道士念“三陽施食”的經韻中表演施食舞。以走太極圖和做各種手花為主,常見的手花有“兔子耳”、“金龜下海”等。據說手花舞有一百多種,動作形象,別開生面,是道教舞蹈中的精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