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民間音樂之一,白雲山道教音樂由三部分組成,即經韻曲調、笙管音樂、打擊樂。是以經韻曲調、笙管音樂、打擊樂為主的獨具特色的白雲山道教音樂,並成為道教音樂四大流派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派。被譽為白雲神韻,聖境仙樂。
文化遺產名稱:白雲山道教音樂
遺產編號:Ⅰ—7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申報日期:2007年
遺產級別: 省
白雲山道教音樂被譽為白雲神韻,聖境仙樂。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北京白雲觀道士王真壽等,持陝西布政使司貼來白雲山總理教務,首次把北京白雲觀的道教音樂傳到白雲山,因而白雲山道教音樂具有古典音樂和宮廷音樂的雙重成份,既古樸典雅,又莊重肅穆。清康熙年間,白雲山道士苗太稔雲遊江南各地,廣集名山道樂,因而,白雲山道教音樂又具有婉轉優美、清新秀麗的江南風格。在長期的演出活動中,道士們吸收佛教、晉劇、嗩吶、民歌中的曲調和技巧,形成了以經韻曲調、笙管音樂、打擊樂為主的獨具特色的白雲山道教音樂,並成為道教音樂四大流派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派。白雲山道教音樂曾傳播四方,譽滿省城,至今這一神韻仙樂仍誦唱古觀,經久不衰。
白雲山道教音樂由三部分組成,即經韻曲調、笙管音樂、打擊樂。
(一)經韻曲調:經韻曲調是道士誦經時唱的曲調,又稱經歌。其內容有讚美道教教義,播揚神明靈驗,祈福保全,消災免難,施食餓鬼,超度亡魂,勸人行善,孝順父母,忠君愛國等多類。經文多是四、五、六、七、十言古體詩及對仗工整的駢文,韻律性強,便於歌唱。
按音樂形態區分,經韻曲調可分為諷經腔、誦誥腔和韻腔三類。
1、諷經腔:諷經腔經文多是散文,句式長短不定,無規律,旋律性差,曲調無調式、調性和固定的音高。它只是一種腔調時高時低、高低起伏,似念似唱,間於唱念之間的曲調。如《刀兵記》、《龍虎經》等即屬此類。
2、誦誥腔:誦誥腔經文句式方正整,旋律簡潔,沒有襯字、襯詞和拖腔,是一種詞曲節奏合拍,結合緊密的經韻曲調。如《中堂贊》、《豐都咒》、《懺悔文》、《解結歌》等。
3、韻腔:韻腔是白雲山經韻曲調的精華部分。它的節奏寬廣,節拍多變,旋律舒展平緩、優美動聽、婉轉跌宕、娓娓連綿、施腔冗長,酷似長輩對晚輩不厭其煩的諄諄教誨。這類曲調多是讚美各位尊神,描述群仙來臨的。因而,具有莊嚴、肅穆、典雅、悠揚的風格特點。如《三教聖人贊》、《步虛》、《真武贊》就是這類曲調的典型。
經韻曲調的調式以宮、徵最多,也有少量曲調用的是商、角、羽三種調式。其調式音階主要是五聲音階和由五聲音階的五個正音加入偏音4或7構成的六聲音階,只有個別曲調用的是七聲音階。
(二)笙管音樂:笙管音樂因主要樂器為笙和管子而得名,是白雲山道教音樂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它除為演唱經韻曲調伴奏外,還單獨演奏笙管曲牌,幾乎用於一切道教活動儀式。其樂隊編制是:管子、海笛各一支、笙一至數簇、小鼓、鐺鐺各一件,小鑔、二餅子各一副。笙管曲牌使用的調式有宮、商、徵、羽四種,其中以徵調式最多,其調式音階有五聲音階、六聲音階和七聲音階三種。其中以由五聲音階的五個正音加入偏音4構成的六聲音階最多。道士演奏笙管曲牌在清光緒年間多用本調和貝調,此後改用甲調。用甲調演奏時,管子筒音作3=bg1,海笛筒音作5=a1。笙管音樂的演奏版式有慢版、流水、緊流水三種。同一笙管曲牌,在行進中吹奏與坐吹,其旋律稍有區別;演奏者的吹奏習慣、風格、藝術水平高低不同,其旋律也有所不同。
由於笙管音樂的主要樂器笙、管子、海笛音色清脆、明亮,曲牌古老典雅,再加上特殊的演奏環境,使這種音樂莊重、肅穆、清心悅耳、委婉細膩、文靜優美,是具有濃郁宗教氣氛的神韻仙樂。
(三)打擊樂:白雲山道教的打擊樂其他道觀稱鐃鑔牌子(以大小鐃鑔為主擊樂器)和鐺鑔牌子(以鐺鐺、小鑔為主擊樂器),也屬道教科儀音樂。它的樂器有大鼓、小鑔、大鐃、大拔、鐺鐺、二餅子、手鈴、大小木魚等,在特定情況下還使用大小鐘、銅鼓、磬,道教稱為法器。它的樂器特別,音色清脆、音量宏大,擊法奇妙,既可在各項科儀活動程式的轉換、連線時單獨演奏,又可在經韻曲調、笙管音樂的演唱、演奏中,作為引子、間奏和尾聲使用,起著加強節奏,渲染情緒,烘托宗教氣氛的作用。
經韻曲調、笙管音樂、打擊樂在道教活動中常穿插、配合使用,所以,這三部分既是獨立的,又是不可分割的。其樂器多混用不分,演奏時,一名道士常身兼幾職,該唱時則唱,該吹時則吹,該打時則打。目前已採錄記譜的經韻曲調有65首,笙管樂曲52首,打擊樂曲25首,總計142首。
1、是道教的外向行為表現,道教齋醮科儀活動的產物。作為表達宗教信仰,宣揚教理、教義的一種重要手段,它與齋醮科儀緊密結合,具有濃厚宗教色彩和顯明的道教文化特徵。
2、是一個容量博大的文化載體,由南北兩地的道教音樂組合而成,在與陝北民歌、陝北民間吹打樂、晉劇音樂的交流、兼融中豐富、發展,具有民族傳統文化形成中共有的多元性特徵。
3、在民間音樂中極為少見,由於流傳的道派、地域不同,在道教音樂中,它又與其它道觀道教音樂的內容、形式、旋律、風格以及樂器配製等均有不同,它既不同於全真教通用的《全真正韻》又不同於帶有江南絲竹、蘇杭吳腔音樂風格的南方正一道音樂,應屬僅流傳於本區域的“地方韻”,是民族文化中的珍稀品種,因而具有珍稀性特徵。
4、多在廟宇、經堂、齋壇前演出,具有演出環境的特殊性特徵。
5、在道教科儀和民俗祭祀活動中演唱演奏,依賴道教活動和民俗活動生存、發展,具有頑強的依賴生存性特徵。
6、樂器特別,曲牌古雅,音色清脆悅耳,令人心曠神怡,如入仙境,具有很高的聆賞性。
(一)樂器:白雲山道教音樂的樂器有吹奏樂器和打擊樂器兩類。
1、吹奏樂器:
管子:管子身長15.2cm,上口直徑1.2 cm,下口直徑1 cm,與我國北方流行的管子大體相同,不同之處是,一般管子管身均為木製,而白雲山用的管子則是用錫鑄造,且為吹奏者自製。這種錫制管子發音粗獷,音色明亮,有金屬振鳴的特點,是領奏樂器。因為吹奏費力,一般不連續吹主旋律,多加花、挑字自由演奏。
海笛:身高31.8 cm,碗口直徑8.2 cm。它的音色明亮、高昂,富於表現力,是主吹旋律的樂器。白雲山笙管音樂原本不用海笛,是道士馬至法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從陝北民間吹打樂和晉劇吹打樂中引進的。海笛的引進加強了笙管音樂的表現力,大大拉進了道教笙管樂與陝北民間吹打樂的距離,使其更加貼近民眾,適應北方民眾的聆聽習慣,成為深受民眾歡迎的音樂。
笙:笙具有管簧混合的音色,高音清脆、透亮,中低音優美豐滿,易與管子、海笛音響相融合,是樂隊中的和音吹奏樂器。據道士屈圓恩1924年手抄工尺譜所載,白雲山當時用的是17管17簧笙。用17簧笙吹奏,和聲效果好,音響更加豐滿厚實,但同時也增加了演奏難度。由於技術上的原因,現在白雲山的吹笙者多將新買的17簧笙卸掉五個簧片或封堵五個發間孔(其中包括他們僅吹的一種調D調用不上的簧片),改作12簧笙吹奏。
2、打擊樂器:
小鼓:鼓面直徑23.5 cm,蒙牛皮,用雙槌,隨旋律即興演奏。行進中演奏時則一手執鼓一手用單槌擊奏。
小鑔:直徑17.8 cm,節奏性樂器,通常在慢板中每二拍一擊,在流水、緊流水中每拍一擊。在打擊樂曲中,擊點與大鈸相同。
大鐃:直徑30 cm,碗小,節奏性樂器,在奏打擊樂曲時使用。聲音洪亮,多在強拍擊奏,或與大鈸交替擊奏。
大鈸:直徑30.3 cm,碗大,節奏性樂器,在奏打擊樂曲時使用。聲音洪亮,多在強拍擊奏,或與大鐃交替擊奏。
鐺鐺:南方稱鐺鑼,直徑17.2 cm,無臍,節奏性樂器,通常每拍一擊,在打擊樂曲中,擊點與大鐃相同。
二餅子:南方稱雙星,由二個直徑均為11 cm,音高不同的小雲鑼組成,繫於二餅子架子上擊奏。演奏時每拍兩擊。
手鈴:是高功法師在科儀、法事活動中發號施令的專用法器。
木魚:在念經和演唱經韻曲調時敲擊。
磬:多在演唱經韻曲調前後敲擊。
中銅鼓:在真武大殿上香奏《上香曲》時敲擊。
鐘:大鐘在道教科儀開靜、止靜時嗚擊,小鐘在真武大殿上香奏《上香曲》時嗚擊。
(二)曲譜:白雲山道教音樂舊時用工尺譜記譜,現存笙管曲牌工尺譜一本,是道士屈圓恩於1924年手抄的,該曲譜與北京白雲觀雕版印舊工尺譜相同。
道教是中國本土產生的宗教。道教音樂和其它民間音樂一樣,必然與我國古代的歌舞有某種聯繫,它的表演目的、表演場合及其表現形式,與古代巫覡(xí)占卜、祭祀與神勾通所表演的歌舞,在某些方面十分類似,這一點,在道教音樂為道教舞蹈伴奏時表現的更為明顯。這說明,就借鑑而言,初始的道教音樂其淵源可追溯到春秋前的巫舞樂。但從東漢順帝時張道陵創立五斗米道,至其子張衡,孫張魯在大江南北傳經布道,發展“天師道”,道教活動中經文都是直誦,即念經。道教的經文冗長,念經的節奏呆板,語音聲調單調,缺乏生動性和吸引力,不利於弘揚道教。這種狀況使道教經韻的音樂化成了道教發展的必然趨勢。關於道教經韻音樂最早的文字記載見諸於南北朝時北魏嵩山道士冠謙之撰寫的《雲中新科之戒》。北魏神瑞二年(415年),冠謙之為宣揚新道法,吸取儒家禮法儀式音樂伴奏的形式,仿效宮廷祭祀樂章的結構,創製了道教經韻樂章,明確提出了樂誦這一形式,自此,道教經文改直誦為樂誦,改念為唱。以後的唐代、兩宋和明代是道教音樂的大發展時期。唐高宗、玄宗都曾令樂工創製道曲,宋代還設有主管全國道樂的雲璈(áo)部,明成祖時更將道教音樂曲譜匯集成《大明御製玄教樂章》。皇家的參與使道教音樂具有明顯的宮廷雅樂的特點。
明代宮廷醮教活動盛行,當時宮廷“不齋則醮,月無虛日”。北京白雲觀地處京畿,觀內道士常為宮廷做齋醮道場,屆時還派道童充任“樂舞生”。受宮廷禮儀音樂的影響,其音樂自然就雜有宮廷音樂的成份,從北京白雲觀傳來的佳縣道教音樂也就具有皇家宮廷音樂的典雅、大氣、隆重、莊嚴的風格特點。
清康熙年間,白雲山道士苗太稔雲遊大江南北,廣集名山道樂,充實了白雲山道教音樂。道教有一種叫《施食》的經卷,各地全真道都念《鐵罐施食》,佳縣白雲山道教屬全真道,念的卻是《三陽施食》。據傳,《三陽施食》經卷及其曲調就是苗太稔從江南正一派道樂中學來的。因而白雲山道教音樂,特別是經韻曲調,又兼具江南絲竹、蘇杭吳腔委婉、俊美、清澈、秀麗的韻味。
舊時佳縣有十二個較大的佛教寺院,各寺院有不少精通佛教音樂的高僧,如昌來、通秀、得勝、召弟、昌海、妙如等都是佛教笙管音樂著名演奏家。解放前有錢人家講排場,喪事大操大辦,同時請僧道兩家做道場,稱作僧道對壇,那時各地廟會多,祭祀活動頻繁,僅佳縣一縣就有十一個清醮會,一個牛王會,一年要打十二個大醮,米脂、綏德、榆林、山西臨縣、興縣等地也請佛道兩家去打醮做道場,僧道一起做法事是常事。這就為僧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創造了有利條件。每次相遇,他們都在一起切磋技藝,互授曲牌。白雲山道教笙管曲牌《西方贊》、《三身佛》、《五身佛》、《千身佛》等就是從佛教音樂中吸收過來的。
民國初年,受時代朝流的影響,佳縣一些地方紳士請求陝西省有關部門允許白雲山道士結婚。經批准,一些有錢的道士結婚成家,民眾稱其為火居道,部分貧寒道士則未能成婚。已婚道士和未婚道士分為兩派,組成兩個道樂班子,外出做法事各走各的。為了承攬演奏生意,賺取生活費用,兩個道樂班子競爭十分激烈。競爭迫使他們必須豐富演奏曲目,提高演奏水平,以適應民眾的欣賞喜好,滿足民眾的文化需求。在和人民民眾、民間藝人及戲曲團體的接觸中,他們不斷從陝北民歌、民間吹打樂及戲曲音樂中吸收一些曲調,充實到道教音樂中。如《張生戲鶯鶯》、《觀花》、《小娘兒上墳》就是陝北民歌器樂化了的道教笙管曲牌;《得勝回營》、《跌落金錢》等則是從陝北嗩吶曲牌中移植到道教音樂中的;而《鬼扯腿》、《急毛猴》等又是從晉劇曲牌中引進的。這種交流、吸收和借鑑,給道教音樂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大大豐富和發展了白雲山道教音樂。
任何一種藝術都會隨著社會、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的變革而時沉時浮,時興時衰。民國初年,混源教、瑤池道與國民黨駐佳縣軍隊軍官勾結,藉口白雲山道士取妻成家,違犯全真道清規戒律,在廟會期間驅逐成家道士,剝奪道士的宗教活動權,嚴重干擾了白雲山道觀的宗教活動和道教音樂活動。民國七年(1918年),白雲山白雲觀道士聯合一些地方紳士又奪回了宗教活動的領導權。1959年,混源教、瑤池道均定性為反動會道門,被政府取締。此其間,1955年,由道士馬至發、馬思忠、崔圓泉、康至恭、張明貴、張至祺等六人,組成白雲山道教笙管樂隊,參加了陝西省第二屆民間藝術會演,演奏了《笙管曲牌聯奏》,獲集體演奏一等獎;管子吹奏者馬至法獲個人吹奏一等獎。這次演奏大大激發了道士們的演奏熱情,促進了道教音樂的發展。1963年,政府停止了白雲山的廟會及道教活動,道士下山,回村務農。此後的整個文革期間,白雲山道教音樂再無聲息。1979年,在佳縣文化館的幫助下,白雲山重新組建了道教笙管樂隊,排練了節目,在榆林地區民間文藝調演大會上進行了演出,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時隔多年的這次公開演出,使人們開始正確區分宗教與封建迷信,重新審視、理智對待白雲山道教音樂這一珍奇藝術。1980年,佳縣人民政府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恢復正常的宗教活動,為道士創造了演奏道教音樂的有利氛圍和良好環境。道士又重新上山進行宗教活動,白雲山道教音樂又得以傳承、沿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