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坐落在
河北省陽原縣東城北街,是
陽原縣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建築之一。據趙可化《東城建玉皇閣記》,該閣建於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清鹹豐七年(1857年)正月十五,道士燒香不慎失火,三層殿閣盡毀,銅鑄玉皇大帝的一條腿也被熔化,後用泥漿補上。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1984年重修,1993年被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進行了大規模修繕。這座高大莊嚴、造型美觀、工藝精湛的古代建築成了遊覽勝地。
基本信息
東城玉皇閣高達20餘米,占地312平方米。台基為矩形,底部長19.5米、寬16米、高7米。底層用條石地基,清水磚牆包砌到頂,整體呈倒置的斗,一坡到頂,遠觀形似城樓。台基南北向開闢拱形門洞,正面門洞兩旁放置一對石獅。門洞高4.5米,寬3.5米,長16米。門洞前頂部有一石刻橫匾,鐫刻“
永安”二字。台基上面周遭為透空或實體磚砌女兒牆,高1.3米。南向女兒牆正中,配設一拱形的柵欄門,上書“
南天門”。登閣的踏步設在台基的東面。穿小門拾階而上,就到了雄踞巍峨的殿閣院內。首先迎接你的是一尊斷後重新粘接的石碑。就是這塊碑,釐清了這座玉皇閣的歷史。
舊時的玉皇閣,正殿三層,兩側鐘鼓樓兩層;正殿高約13米,第一層為三官大殿,第二層為西王母大殿,第三層為玄穹高上帝玉皇大天尊大殿。
清鹹豐七年(1857年)正月十五,因道士燒香敬紙不慎,失火燒毀了三層殿閣,玉皇大
帝銅像的一條腿,也被烈火熔化。後由當時的住持道人
張元喜四出化緣,集資修復。修復工程基本保持了原建築的式樣。修復之後的玉皇閣與同時代類似建築相比,在藝術造型上,十分宏偉美觀。但是時移景遷,完全恢復舊制也難以做到。
玉皇閣重新修復後,於殿前立重修碑。石牌高1.5米,碑頭雕二龍戲珠,中間鐫刻有南極仙翁,兩邊鐫刻八洞神仙,碑上銘刻“重修玉皇閣碑記”。銘文的開篇曰:“蓋聞上古之世,尤舊者易,創新者難。創新而舍舊以圖新尚易,尤舊而鼎新以任舊則尤難。此故理之常也”。後面所刻寫立碑時間為:“大清鹹豐歲次庚申年,孟冬月穀旦”。從碑記看,明確示意後人,此次重修照原樣修復,實屬不易,故仿效舊樣,有所改動。
重新修復後的玉皇閣,布局和建築基本遵循明代舊制,主要建築物呈品字形布置。中間為正殿,兩側布置鐘鼓樓。正殿外觀仍為三層屋檐,內部結構則改為兩層,採用所謂“明三暗二”的做法,將原來二層的西天王母大殿省去。一層仍然是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也是上古堯、舜、禹三帝。舊閣的兩邊是四位站神的塑像。東邊為
呂岳瘟神,綠袍綠臉,手握短柄
狼牙棒,下首是太師溫仲普化天尊,黃袍黃臉,手拿倚天寶劍。西邊站殿為趙公明黑虎靈官,褐袍褐臉,手持七節鋼鞭;下首為
姜尚的高徒
武吉將軍,白袍白臉,手使雪
白銀搶。殿宇的高大寬敞,神像的相貌威猛,令人肅然起敬。三官殿兩側都繪製了壁畫。
三官殿東西兩側各有一部木質樓梯,沿12級樓梯可以進抵二層的大殿。大殿供奉玉皇天尊,兩旁站立托塔李天王和太白金星。正殿兩邊是兩層的鐘鼓樓。左鐘右鼓,鐘鼓齊備,懸置於樓中。
大殿和
大殿和鐘鼓樓,均設檐柱和外廊,屋檐外挑,在首層和大殿的第二層形成“副階周匝”的整體效果。大殿為三開間,採用我國明代傳統建築的重檐歇山頂。大殿的屋頂和兩層出檐均以木質斗拱,木質椽、枋懸挑形成寬大出檐,上覆琉璃瓦。鐘鼓樓一開間,平面上四邊形布置,琉璃瓦四角攢頂。殿、樓屋頂的四角都為反曲的飛檐翹角。大殿門柱上鑲掛一幅楹聯,為“祥光萬丈普照大地,時雨千里潤澤乾坤”,道出了農耕時代,一方鄉民的企盼。正面二層檐下的匾額上書“紫氣東來”,大殿三層檐下南東西三面,均有匾,南面的匾額上書“得一以清”,西面是“
天開文運”。北面無匾,但四根柁頭有“靈霄寶殿”四個大字。
建築之鄉
陽原是建築之鄉。2004年的玉皇閣大修,是優良的傳統土木工程技藝的一次集中展現。砌築規整的青磚台基和外牆,色彩、尺度適宜的朱紅柱廊和門窗,舉折優美的琉璃瓦屋頂,使得這座樓閣的外觀、體量,既有氣勢,又顯親近;既呈輝煌,又很和諧。重修後的樓、殿內外,雕樑畫棟;雕像、彩畫用工精緻。玉皇大帝為銅像,體態莊嚴,因在火災中燒毀一條腿,後以泥塑補綴;其餘均為泥塑神像,比例勻稱,刻畫細膩。各個殿堂,均有大幅壁畫,人物形態逼真;大殿二層布置有藻井,綠、藍相間的九方“平窨”天花井中,九條金色盤龍飛旋舞動。
東城玉皇閣,樓台巍峨,雄偉壯觀。如今雖然已經沒有了晨鐘暮鼓,但高閣與朝陽晚霞交相輝映,風鈴在初更午夜裡斷續叮咚,吸引著人們去觀賞、去感受這座古建築、這座古城堡的厚重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