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玉皇閣

保山玉皇閣

玉皇閣位於雲南省保山城西太保山的右山腰,緊鄰隆陽區一中和保山佛教聖地保山玉佛寺。是一座明代漢族風格的古建築,為3層重檐斗拱建築,由36根高大的圓柱支撐,頂部全是梁架半拱,漸次往上收攏成八卦形,至屋頂為太極圖。屋頂系金黃琉璃瓦鋪就,外觀飛檐翅角,看上去端莊大方,氣勢雄偉。,充分反映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2006年05月25日,保山玉皇閣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保山玉皇閣
  • 地理位置:雲南省保山城西太保山的右山腰
  • 時間:明代
  • 風格:漢族
簡介,歷史,玉皇閣,

簡介

該閣建於明洪武年間,為3層重檐斗拱建築,由36根高大的圓柱支撐,頂部全是梁架半拱,漸次往上收攏成八卦形,至屋頂為太極圖。屋頂系金黃琉璃瓦鋪就,外觀飛檐翅角,看上去端莊大方,氣勢雄偉。樓內有精美的壁畫,泥塑和浮雕,樓前有兩亭一台,還有3棵枝繁葉茂的大青樹,旁邊有太清仙境、玄帝觀、文昌宮等建築,為保山的八景之一。十分玄妙的是,玉皇閣的第二層掛有一塊匾,從正面看是 “至誠無息”朱黃色大字;從左邊看是“龍飛鳳舞”紅綠色大字;從右邊看則是“海晏河清”褐紅色大字,實為奇中之奇,至今無人能說得清其中的奧妙,充分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保山玉皇閣

歷史

據《永昌府志》載,玉皇閣為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郡人馮君魯在原毗盧閣廢址上所建,現存大殿及大殿前丹墀兩側之鐘鼓二亭。大殿矗立在鑲嵌青石浮雕的高台基座上,基座平面401平方米,高闊方直,呈灰青色調,給人以素雅博大之感。其上所承大殿為三重檐歇山頂,早先曾塑玉皇金身座像和四大真人巨型立像。大殿面闊5間,23米;進深5間,17米。下有六六三十六根大柱舉架支撐,中柱通高13.6米。明間和次間之間採用移柱法將中柱後移,以擴寬殿堂中央空間;穹頂呈覆斗形八卦藻井,頂面繪太極圖;殿內壁畫飄逸多姿,一派仙家氣象;格子門勻雕有動物、花卉,空靈娟秀。殿頂通覆黃色琉璃瓦,正脊飾以寶頂、禽獸、鴟吻,垂脊亦作花飾、尾吻,四角懸以風鈴。三重檐下均懸巨匾,尤其是二層檐口懸掛的四塊木質浮雕彩繪的單字匾引人注目,正視為“至誠無息”四個朱黃大字,右側(北)視為“龍飛鳳舞”四個紅綠色大字,左側(南)視為“諸神參天”四個紅褐色大字,一匾而三用,建築師匠心獨運,由此可見一斑。殿前兩側為鐘鼓二亭,昔時亭內懸鐘架鼓,朝暮為聲;大殿北鄰之會真樓,為徐霞客當年遊歷保山下榻處所。
保山玉皇閣

玉皇閣

雲南保山太保山山門,太保山景區有玉皇閣、玉佛殿、角亭龍雕、山頂戲樓、山頂武侯祠、石楠樹、印度榕、同心樹、二十四節氣石刻等景點。玉皇閣位於太保山山門不遠處,緊鄰玉佛殿,始建於明代,經歷代修葺建設終成今天的規模。保山太保山玉皇閣有麒麟、鐘鼓亭、金鑾寶殿、山神殿、三官殿等景點。其莊嚴超拔的氣勢、精妙至極的建築工藝令人讚嘆,可謂古“西南絲綢之路”重鎮一顆光耀奪目的古建築瑰寶。玉皇閣曾經是保山市博物館所在地。後改為宗教活動場所,現為隆陽區道協所在地。 2006年05月25日,保山玉皇閣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保山玉皇閣位置地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