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文明
關於漢族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黃河流域的
大地灣文明和
裴李崗文明。據史書記載及考古發現,
華夏族是黃河流域的最早居民(現代分子人類學也有證明),華夏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在黃河流域建立了大地灣文化(甘肅天水一帶)和裴李崗文化(河南新鄭一帶)。又於7000年—5000年前在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建立了
仰韶文化。再於距今約4600-4000年在分布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地區建立
龍山文化。其文明傳承脈絡是:大地灣文明和裴李崗文明——仰韶文明——龍山文明——二里頭文明。
華夏族於商周時期遷往江漢平原,往後南遷至南部更深遠的區域。
根據
復旦大學的
基因研究對照和歷史遷移記錄,
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而非大家所認為的其他民族漢化所致。相關研究結論在美國權威雜誌《自然》上發表。當今南北漢族父系至少有80%的同一性,而母系也有50%的同一性。
遠古時期
在中國的原始社會末期,黃河中下游地區崛起的
炎帝部落和
黃帝部落結成了部落聯盟。炎帝和黃帝為了爭奪部落聯盟首領爆發了歷史上有名的“
阪泉之戰”,黃帝取得了勝利並稱雄於
中原。漢族世稱“炎黃世胄”、“
炎黃子孫”,其源蓋出於此。漢族之稱,起於劉邦有天下之後。近人或謂王朝之號,不宜為民族之名。吾族正名,當雲華夏。案《書》曰:“蠻夷猾夏”。《堯典》,今本分為《舜典》。《左氏》曰:“戎狄豺狼,諸夏親昵。”閔元年。又曰:“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定十年。又載戎子駒支對晉人之言曰:“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襄十四年。《論語》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八佾》。《說文》亦曰:“夏,中國之人也。”則華夏確係吾族舊名。然二字音近義同,竊疑仍是一語。二字連用,則所謂復語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二語,意同辭異,古書往往有之,可看俞氏樾《古書疑義舉例》。以《列子》黃帝夢遊華胥,附會為漢族故壤,未免失之虛誣。夏為禹有天下之號,夏水亦即漢水下流。禹興西羌,《史記·六國表》。漢中或其舊國。則以此為吾族稱號,亦與藉資劉漢相同。且炎劉不祀,已越千年。漢字用為民族之名,久已不關朝號。
正是因為
炎黃集團與漢族的族源關係,所以
毛澤東、
朱德在《
祭黃帝文》中說:“赫赫始祖,吾華肇造;渭衍社綿,岳峨河浩。聰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漢族世代尊
黃帝為
鼻祖,稱之為“
人文初祖”。至今在位於陝西中部的
黃陵縣,有著傳說為黃帝之墓的
黃帝陵。黃帝陵在數萬株千年古柏的簇擁中聳立在橋山上,成為漢族起源的象徵。
三代
夏朝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
華夏氏族—
夏族與
黃帝部落有著直接的族源關係。《
史記·
夏本紀》:“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
顓頊,顓頊之父曰
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
禹者,黃帝之玄孫而顓頊之孫也。”
公元前23至22世紀左右,
夏族在黃河中游、洛河流域的黃土地帶首先崛起。相傳夏部落在進入黃河、
洛河流域以前,仍然處於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制時代。血緣關係仍然是維繫人們的主要紐帶。據《
史記·
夏本紀》說:夏部落
姒姓。共12氏族,即
夏後氏、
有扈氏、
有男氏、
斟尋氏、
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
冥氏、斟戈氏。他們以夏後氏為核心組成了一個有共同血緣的大部落。隨著生產力的變化和發展,到了
大禹時期,青銅工具的出現和使用對於夏族崛起的意義是促使"以銅為兵"的灌溉農業經濟類型的形成,反映了夏族形成的經濟基礎和政治條件都已成熟。在這種新的歷史轉折時期,
禹劃九州,標誌著夏部落血緣關係向地緣關係轉化的完成。
商朝
由於社會發展的不平衡,當
夏族在黃河中游崛起之時,黃河下游的商部落還過著原始社會“居無定處”和“不常厥邑”的流動生活。但是,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商部落也毫無例外地走上了原始社會解體的道路。《詩經·商頌·長發》:“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於是,本來
臣屬於
夏王朝的商部落,在商國家建立的過程中,“湯證諸侯“、“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最後在鳴條會戰中大勝滅夏,
商湯建立了一個新的奴隸制王朝--商王朝。與此同時,商部落也完成了從血緣關係向地緣關係的轉化。
商人自契受封於商地,其子孫開始於商地生息、繁衍。為保持農業和畜牧業生產必須的地力和商業貿易的便利,其間要經常性的遷徙,到
商湯滅夏建立新王朝,部族大規模遷徙共有八次,即契居番,昭明遷砥石又遷於商,
相土東遷泰山下又遷
商丘,
上甲微遷於殷又遷至商丘,成湯滅夏定都亳。因此,殷商部族早期的生活區域和空間很大,《
詩經》說其“海外有載”,勢力範圍達到了海濱。契為殷商部族的發展奠定了基業,所以《
國語》說契(
玄王)勤於商事,經十四代的努力,到了
商湯才建立了商王朝。殷氏奉契為始祖,所以後世又稱契為
殷契。
商族又名
殷人,是
華夏民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關於商族最早生活在哪裡,史學界一直
眾說紛紜,普遍的觀點認為是黃河下游。在
甲骨文中,“華”與“夏”二字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說:殷氏,契(偰xie)姓,封於商,後世遷於亳。為周所滅,子孫以國名為氏。《
詩經·
商頌·
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史記·
殷本紀》所載:“
殷契,母曰
簡狄,有娀氏之女,為
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後之,因孕,生契。”
《史記·殷本紀》對殷氏族系記載甚詳,且絕大部分符合後來
考古發現和
甲骨文研究的結果。依《
史記》、《
世本》、《
元和姓纂》等記載,殷商宗族是
黃帝的後裔。殷氏先祖自黃帝至契的傳承次序為:黃帝與
嫘祖生
玄囂,玄囂生
蟜極,蟜極生
帝嚳,帝嚳與
簡狄生契。契生活的年代,正是
華夏民族開始崛起的時期。在
帝堯、
帝舜、帝
禹的領導下,華夏民族戰勝了自然災害,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為原始社會向奴隸制社會過渡奠定了基礎。契被帝舜任命為
司徒,負責教化民眾的工作,又扶助
大禹,成為禹治水的重要助手之一,立下了大功,因此被封於商,都於亳(今安徽省亳州市),賜姓子。
周朝
周族與留居
渭水流域的
黃帝部落也有著族源關係。《詩·大雅·生民》說:“厥初生民,時維
姜嫄”。《
史記·
周本紀》:“周
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
炎帝就是一個
姜姓部落,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周族的外祖世系就是姓姜的炎帝部落。而周族的男祖,就是姜嫄所生的棄。《史記·周本紀》:“封棄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黃帝就是一個
姬姓部落,這又明確地告訴我們周族的父系就是姬姓的黃帝部落。
與商滅夏一樣,居住在陝甘
渭水上游的溱、沮流域之間的原是商王朝部屬的周部落,重蹈商民族崛起的道路,在臣屬於商王朝的歷史條件下,完成了從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的過渡,重演了商滅夏桀一幕,在“克商”中建立了周王朝,(《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春秋戰國
楚國
楚人是
華夏族南遷的一支,最初根據地在河南新鄭。他們的一支在上古民族衝突的旋渦中與敵對勢力的壓迫和打擊下,逐漸南遷。《
楚居》記載楚人大致遷徙路線是從河南新鄭出發,向豫西南和陝東南方向遷徙,於
西周初年到達丹水和淅水交匯處(丹淅流域)。之後繼續南下到達
荊山附近的丘陵平原結合部。即:河南新鄭——
桐柏山——
丹陽——湖北荊山。南遷後給楚地帶來了先進的
中原文化因子,並
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別是姬周文明為基礎緩慢向前發展楚文化,形成了一套具有一定自身特色的文化。楚人在丹淅流域頻繁活動,在這裡留下了眾多的遺址和遺物。
吳回之子
陸終,生有六子,幼子曰
季連,
羋姓,是楚之先祖。由於中原部落或部落集團之間的鬥爭日益激烈,季連後裔大約在
夏代或
商代前期被迫南遷。季連舉族南徙後又從
蠻俗,故而後來的
華夏族視之為“
楚蠻”、“蠻荊”。季連之後曰
鬻熊,是
周文王的老師,其曾孫
熊繹,當
周成王時,封為
楚子(意為楚地的
子爵)。據《
世本》《
古今姓氏書辯證》及《
元和姓纂》等所載,
黃帝的子孫在商末有個叫鬻熊的,很有學問,做過周文王的老師。其子事文王,早以卒。曾孫熊繹以王父字為氏,成
熊姓。周成王分封先王功臣時,封熊繹於楚蠻之地,建都於
丹陽。建立了楚國。剛建立的楚國是個很小的國家,僅二十多平方公里。
《
史記·
楚世家》:“當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
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此一論述認為商末周初,楚先人
祝融的後裔從北方遷徙至“丹陽”。這是楚人首次得到周王室的正式承認。楚人在丹淅流域頻繁的活動,給這裡留下了眾多的遺址和遺物。全盛時的最大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慶、貴州、河南、安徽、江蘇、江西、浙江的部分地方。
著名考古學家
唐蘭在《西周青銅銘文分代史徵》中說:“華,地名,在今河南
密縣(今屬
新鄭)。華邑在新鄭,有熊之墟,祝融之墟。
重黎,
鄶國均在新鄭”。
楚王之所以是羋姓熊氏很可能就是因為被封在祝融之墟附近的華陽,祝融之墟也叫有熊之墟。在上古文字中,“
華”與“
羋”這兩個字的寫法十分相像。
公元前638年,楚成王在
泓之戰中戰敗
宋襄公,楚自此稱雄中原。
楚莊王時期滅
庸國,討伐“
陸渾之戎”。公元前306年,楚滅
越國。公元前224年,
秦國名將
王翦率領60萬
秦軍南下攻楚,楚國潰敗。公元前223年,楚國被秦國所滅。
齊國
齊國出現於西周時期,國君姜姓,呂氏,故稱呂氏齊國,史稱呂齊。周武王為酬謝為周朝的功臣和宗室而封呂尚於齊(今湖南),後來由於三監之亂的發生周公被逼東征,最後將齊國遷到現今山東半島一帶。
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並於前386年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故又稱田氏齊國,史稱田齊。
齊國原本是戰國七雄之一。孟子說齊宣王“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齊宣王進一步擴大稷下學宮,經常躬聽有識之士的意見,尊重他們的人格,廣泛招賢納士,選賢任能,他以卓越的智慧和驚人的膽略伐魏,破燕,合縱抗秦,聯合韓、魏以攻楚,齊國的王業得到快速發展。齊國與秦分庭抗禮,政治經濟文化在列國中均占優勢,是有條件統一全國的。
齊國則上承姜尚,臨近儒學在魯國的王道之氣,又曾經有田忌、孫臏、孟嘗君之類的人才,不論農工商,都有統一之基礎,但偏偏成為在秦統一道路上最為軟弱無力的對手,最終齊國不戰而降,直至前221年被秦國所滅,齊王建卻最終被活活餓死。
秦國
秦人是
華夏族西遷的一支,為
黃帝五世孫
伯益(大費)之後。伯益因輔助
大禹治水有功而被
舜帝賜為
嬴姓,其部族為嬴姓部族。
夏朝末年,伯益次子
若木之玄孫
費昌棄夏投商,為
商湯駕車,輔助商湯滅夏立商,成為商朝的功臣。嬴姓部族成為商朝貴族,世代輔佐商朝。商朝末年,
周武王伐紂,嬴姓部族的
惡來與父親
蜚廉一起為
紂王效力,惡來後被周武王所殺。周武王去世後年幼的
周成王即位,
商紂王之子
武庚趁機發動
三監之亂,嬴姓部族捲入。
周公親自率軍兩次東征,徹底打垮了叛軍,並嚴厲地懲罰了參與叛亂的人。除了大量殺戮之外,還將剩下的
部族予以分割,驅趕他們離開故土。嬴姓部族因此被分割並被迫遷出故地,其中一部分人被遷往黃、淮一帶。另一部分人則被集體從東方遷到西方,去
西周的西部邊陲”戌邊“,也就是
秦人的祖先。此時整個嬴氏部族都論為了奴隸。
“
清華簡”研究顯示,秦並非出自
西戎。考古發現早期秦文化具有東方色彩,與“清華簡”的研究成果相印證。學術界主流思想認為秦人是商末戰亂時西遷的
華夏族。秦公一號大墓出土了3000餘件珍貴文物,其中最重大的刻有290多個篆文的
石磬有“
天子郾喜,龔桓是嗣”,“
高陽有靈,四方以鼐”的字樣。帝
顓頊號
高陽,是黃帝的孫子,這有力地證明了
秦人的族屬為
華夏族,與《
史記》的記載是一致的。
周孝王時,
造父的侄孫
非子(
伯益十六世孫)因養馬有功,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今甘肅天水),作為周朝的
附庸。秦人此後世代為周王室養馬並在戌邊對抗
西戎。
周夷王以後,周王室越來越衰敗,不得不依靠秦人來穩定西部疆域的和平。
公元前821年,
秦莊公擊敗西戎,被
周宣王封為
西陲大夫,賜以原大駱之族所居的
犬丘(甘肅天水市西南禮縣一帶)之地。公元前771年,
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殺,
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
周平王的賞識。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歧山以西之地。自此,
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占領了被戎人和狄人占領的原周朝在陝西的領地。秦國多位君王死於討伐
西戎,
秦人與戎人常年交戰造就了秦人能征善戰。
秦國最初由於地處偏僻,不被其他諸侯國重視。直到
秦穆公時先後滅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個國家,開闢國土千餘里並穩定大後方以後,才奠定了其作為春秋四大強國的基礎。成為僅次於
晉國、楚國、
齊國的二等強國。
戰國初魏國連年進攻秦國,奪取了河西之地,秦國被迫退守洛水以西。
秦孝公時,任用
商鞅進行變法,商鞅變法使得秦國與日俱強,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
公元前325年
秦惠文王稱王。前316年秦滅
蜀,從此
秦國超過楚國成為
戰國七雄中版圖最大的國家。公元前279年的郢之戰和公元前278年的
鄢之戰,
白起統帥的
秦軍攻占了當時政治核心在南陽和
丹陽一帶的楚國的南陽郡、
南郡、
臨江郡(江夏郡)、
黔中郡。至此南方大國楚國因為喪失大片疆土和人口而走向衰落。
公元前260年秦國大將白起在
長平之戰重創
趙國,趙軍損失四十萬左右兵力,秦國威震天下。
公元前246年秦王
贏政登基,於公元前238年掌權,開始了他對六國的征服。於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十年間滅掉六國,建立秦朝。
秦人勢力擴張表
備註:自前221年起中國歷史正式進入
郡縣制社會,秦國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
華夏族為主體的大一統多民族的專制主義
中央集權國家——秦朝。
春秋戰國時期華夏各部族的深度融合
華夏民族,在
先秦典籍中多稱為“夏”或“
諸夏”,又稱為“華”或“
諸華”。
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所謂“裔不謀夏,夷不亂華”。《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說:“楚失
華夏”,是關於“華夏”一詞的最早記載。之前發現的都是華與夏的單稱,且兩字多次相互通用,皆為華夏之意。
在周朝時,凡遵周禮、守禮義之族人,稱為華人、
華族、夏人、
夏族,通稱為諸華、諸夏。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夷”與“裔”作為四方。華夏又稱中華、
中夏、
中土、中國。
春秋時期的民族融合,擴張到了部分蠻、夷、戎、狄之間。例如《國語·
周語》說:周襄“德狄人,將以其女為後。”《
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說:
晉獻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
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春秋時赫赫有名的重耳本身就是一個混血兒。不僅如此,重耳逃難到狄時,“狄人伐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劉”。《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咎如是赤狄的別種,重耳又與狄人通婚。還有東夷族須句國人成風是魯喜公之妾;
赤狄別種路子嬰兒的夫人是
晉景公的姐姐。
戰國時期的部族融合以比春秋時期更深的程度、更廣的範圍、更快的速度繼續進行著。在南方的楚國,春秋以後縱橫於
漢水、長江流域一帶,經八百餘年的擴張經營,文明程度越來越高。楚人的祖先本最早活動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南遷後給南方帶來了先進的
華夏文明。後與南方土著部族產生融合,並以中原商周文明為基礎吸收當地其他部族的文化,緩慢發展著
楚文化。
在東北方的
燕國,到戰國時已成為雄據東北方的強國。燕將
秦開曾作人質於東胡,回國後率軍打敗東胡,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等東郡,大大擴展了燕國的領土。燕對遼河流域的開拓,不僅奠定了古代中國在東北的疆域,也使遼河流域的各民族與
華夏族產生了一定的融合。
公元前395年
商鞅變法後,秦後來居上,成為
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不僅打敗了韓、越、魏三國,而且先後兼併了周圍的非華夏部族,增設了黔中郡、巫郡、南郡、南陽郡、三川郡、太原郡等。
從分裂走向統一
周朝實行的
分封制導致
華夏族內部
群雄割據、紛爭四起,最終四分五裂。而
秦始皇統一七國建立秦朝又使華夏族從分裂走向了統一。秦始皇採取推行了
郡縣制,制訂了“書同文”、統一貨幣和度量衡、“車同軌”、“行同倫”,以及築長城等一系列的措施,統一和穩定
華夏民族。
雖然秦王朝只有15年
國祚,但漢承秦制。在“大一統”思想的指導下,政治上,漢武帝創設了刺史制度,把全國分為十三州部,實行“編戶齊民”。經濟上,漢武帝接受
桑弘羊的建議,頒行
均輸法、
平準法,以京師為中心,建立了全國範圍內的商業網,使得商品流通大大發展。文化思想上,漢武帝接受
董仲舒“
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學發展成了經學,取得了占統治地位的優勢。所有這些,表明西漢時
中央集權“大一統”封建國家更集中、更強大,使統一成了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
華夏民族因秦王朝而又得名“
秦人”,西域各國及周邊國家也有稱華夏民族為“秦人”的習慣。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國運,使“秦人”的稱呼後來被人們遺忘了,但是“秦”(Chin)作為中國的名稱卻流傳下來,成為印度及歐洲多種語言中中國的語源,如英語“China"。而
漢王朝從西漢到東漢,前後長達400多年,為漢朝之名兼華夏民族之名提供了歷史條件。另外,漢王朝國勢強盛,在對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稱漢朝的軍隊為“漢兵”,漢朝的使者為“漢使”,漢朝的人為“漢人”。於是,在漢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鮮(衛滿朝鮮)、服西南夷、收閩粵南粵,與周邊少數民族進行空前頻繁的各種交往活動中,漢朝之名遂被他族稱呼為華夏民族之名。從而使漢人這個辭彙又成為
華夏族區分自己與其他民族的稱呼。
呂思勉說:“漢族之名,起於
劉邦稱帝之後。”
呂振羽則說:“
華族自前漢的武帝宣帝以後,便開始叫漢族。”總而言之,漢族之名自漢王朝始稱。但原先的稱謂“
華夏”並沒有消失,而是與“漢”這個稱謂一起使用至今。二十世紀之前使用得最多的稱謂是”華夏人“。比如漢朝多以”華夏人“自居,而明朝即以“漢人”自居也以“華夏人”自居,兩個詞為同義詞。總之,漢族和華夏族作為整體族稱是自從漢朝到現在最普遍的。
古代漢族往海外移民時自稱華夏人,由此產生“華人”一詞。“華人”一詞最初指漢族,但隨著
華夏文明擴展到全國各地,“華人”的概念漸由當初單指
華夏族,擴展到受
中華文明影響的周邊少數民族身上。並成為了全體中華民族之人的代稱,其下包括了“中國人”以及海外“華僑”。
發展
漢族一出現於世界,便以世界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穩定性,少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開始了世界民族史上最宏偉的民族發展歷史進程。
人口的發展,是民族繁榮昌盛的重要標誌之一,此即俗話所說:
國泰民安,
人丁興旺。封建社會時期漢族人口的發展經過了兩個大的發展時期。
漢族的人口如果從其族源
華夏集團算起開始約有200餘萬人。歷經夏、商、周三代,到戰國盛時已有2000萬人左右了。在
兩漢之時,漢族人口已達5000餘萬人。到唐代前期達到8000萬至9000萬人之間,到北宋大觀年間達10441萬餘人。
元代以後,明萬曆二十八年(1601)人口達1.5億。及至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則達4億以上,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其人口約6億,到20世紀末已達10億以上。在地域上則從黃河、長江流域向南發展到珠江流域抵台灣島和海南島,向東北發展到黑龍江流域,向西北發展到天山南北,向西南發展到雲貴高原和
青藏高原。
封建社會時期的漢族人口為什麼能得到這么巨大的發展?其中顯然有
恩格斯所說的“人類自身的生產,即種的繁衍“的機製作用。但了解和認識漢族人口的大發展,必須了解和認識漢族發展史上的一個現象,即民族同化問題。所謂民族同化,就是一個民族喪失民族特性,變成另一個民族的問題。在中國民族發展史上,有漢族同化少數民族的情況,也有少數民族同化漢族的情況。因為漢族自古以來就占中國人口的絕大多數,所以被漢族同化的少數民族在漢族總人口中比例較底。民族同化並不是漢族人口眾多的主要原因,現代興起的
分子人類學研究發現南北漢族
父系具有高度同一性,母系也有60%左右的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