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輸法”是宋神宗時王安石所行新法。系仿桑弘羊、劉晏之法而加以變通。始於熙寧二年 (1069年)。其法針對汴京物資需要和東南6路供應嚴重脫節,富商乘機牟利,...
原來行均輸法是希望限制大商富賈牟利,但各地的均輸官貿易的物品,不是直接從農民和手工業者手中買來,而是向商賈採購,所以商賈的利益並未有多大損失;官商勾結,商賈...
均輸法是指在漢武帝時期推行的由國家在各地統一徵購和運輸貨物的經濟政策。由大農令孔僅和桑弘羊提出。在中央主管國家財政的大司農之下設立均輸官,把應由各地輸...
均輸,漢語辭彙。拼音:jūn shū釋義:1、中國西漢的一項財政措施。由桑弘羊制定。原意為“齊勞逸而便貢輸”。2、北宋 王安石 新法之一。 3、明 末的苛稅之一...
漢朝官府利用各地貢輸收入為底本﹐進行販運貿易的一種經濟措施。均輸之稱﹐先秦時已出現﹐其原義是指政府按距輸所遠近增減各地貢輸數量以均勞費﹔漢武帝時推行...
奏諫行均輸法,出自《王制》,天子不言有無,諸侯不言多少,食祿之家不與百姓爭利。今均輸之法與賈販無異,鹽利歸官,則下人窮怨,布帛為租,則吏多奸盜,誠非...
桑弘羊的均輸思想長期為後世封建理財家所推崇,唐代劉晏就曾把其基本原理運用於糧食轉運和常平制度中,在財政上也取得了“斂不及民而用度足”(《新唐書·劉晏列傳...
均輸論是西漢桑弘羊創議採取“均輸”措施,以減輕各地運送貢品繁重和困難,增加政府收入的財政思想。元鼎二年 (公元前115年) 桑弘羊任大農丞,“管諸會計事”。當時...
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而進行的經濟改革之一。均輸法就是設立均輸官,由均輸官到各郡國收購物資,易地出售,輾轉交換,最後把中央所需貨物運回長安。...
元封元年(前110年),漢武帝任命桑弘羊為治粟都尉,並代理大農令。 [29] 此後,推行鹽鐵官營制度和均輸法,創立平準法,實行納粟拜爵、補官及贖罪政策。 [28] ...
平準法,是兩漢政府通過官營商業收售物資以平抑市場商品價格的一種經濟措施,與均輸法緊密聯繫。平準思想始於范蠡,《管子》中亦有“準平”之詞。漢武帝時,桑弘羊...
同年四月,遣人察諸路農田、水利、賦役;七月,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輸法;九月,立青苗法;十一月,頒農田水利條約。 [17] 熙寧三年(1070年),頒布募役法、保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