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泉之戰(炎黃上古之戰)

阪泉之戰(炎黃上古之戰)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帝征服中原各族的過程中,與炎帝兩部落聯盟在阪泉進行的一次戰爭。阪泉之戰對開啟中華文明史、實現中華民族第一次大統一有重要意義。發生在華夏集團活動地域的東半部,較靠近東夷集團分布區,保存傳說最多的是冀西北的涿鹿。

阪泉之戰曾見載於春秋時期的史籍中。公元前636年由於內亂,周王出奔於鄭國,次年狐偃建議晉文公“求諸侯,莫如勤王”。晉文公“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黃帝戰於阪泉之兆”。後來司馬遷“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于海、南浮江淮”,收集民間傳說並進行實地考察,參證文獻記載寫成《史記·五帝本紀》,復原了阪泉之戰的歷史過程。

基本介紹

  • 名稱:阪泉之戰
  • 地點:存在爭議 未確定
  • 時間三皇五帝時代
  • 參戰方:黃帝部落聯盟/炎帝部落聯盟
  • 結果:黃帝部落聯盟獲勝
  • 參戰方兵力:不詳
  • 傷亡情況:不詳
  • 主要指揮官黃帝/炎帝
戰爭背景,戰爭過程,戰爭影響,戰爭舊址,

戰爭背景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鹹來賓從……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軀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由此可知阪泉之戰發生於神農氏時代之末,由原始農業的發明所開創的全盛時期氏族制度早已走向衰落,為物質利益而進行的戰爭日益增多,給正常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威脅,社會分化日益加劇,氏族制度的習慣法對於調節社會矛盾已顯得無能為力了。為了應付越來越多的戰爭,旨先是親屬部落聯合在一起,結成聯盟,進而又結成範圍更大的聯合體,武力強大的黃帝部落用暴力征服不順從者,根據“以力為雄”的原則,成為享有很高威信的“酋豪”,很多較弱小的部落紛紛投靠,以求得保護。然而活動地區相近的炎帝部落也在四方征討,擴大自己的勢力,同樣想占有雄者的地位,為此,兩強相遇,黃帝、炎帝間終於發生了阪泉之戰。
阪泉之戰畫像阪泉之戰畫像
這是華夏集團內部兩個同源共祖的遠緣親屬部落間的一場爭雄的戰爭。因為據《國語·晉語四》記載,在口耳相傳的譜系中,他們的先祖都是從與有嶠氏互為婚姻集團的少典氏分裂出的女兒氏族,一個發祥於姬水,當即古漆水,發源於今陝西麟遊西偏北的杜林,於今武功入渭。以姬水成者,即姬氏族,另一個發祥於姜水,在今陝西境內的渭水上游一帶,今寶雞尚有清姜河,以姜水成者,即姜氏族。在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這兩個古氏族日益繁榮、昌盛,分裂出很多女兒氏族,發展成很多部落,除了留在祖居之地的以外也有不少支系四外發展,開闢新的生存空間。距今五千年前登上歷史舞台的黃帝和炎帝,就是東向發展,到達今河北、河南的姬、姜兩古族的後裔。
黃帝,姬姓,傳說他都有熊,即今河南新鄭,居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炎帝,姜姓,是發祥於姜水的那支古族後裔。不過由於兩漢之際,曾對傳說時代的古史系統進行了一次大整理,此後記載中多見“炎帝神農氏”的用語,因此長久以來,對阪泉之戰與黃帝對陣的一方究竟是誰,曾有不少歧義。傳統的說法是黃帝與“炎帝神農氏”作戰,因此近人提出這場大戰應是“炎黃之戰”,在北京延慶阪泉村建“炎黃聯合紀念碑”,這實為歷史的誤會。就司馬遷撰寫的《史記》看,西漢以前的傳說中,炎帝與神農氏本不是一個人,如《五帝本紀》載阪泉之戰經過,說因神農氏世衰,對諸侯間相侵伐“弗能征”,黃帝、炎帝才代之而起,互相爭戰。清代學者崔述注意到,“前文言衰弱,凡兩稱神農氏,皆不言炎帝,後文言征伐,凡兩稱炎帝,皆不言神農氏”,可知與黃帝戰者自為炎帝,與神農無涉;其後又有“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此處又不言炎帝,可知帝於黃帝之前者是神農,與炎帝無涉。此後一些學者進而考證了“炎帝神農氏”這一用語的形成過程。實際上,將阪泉之戰的黃帝、炎帝稱之為“黃炎”早在戰國典籍上就已流行了,而“炎黃”一語的出現較晚,代表了與“黃炎”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阪泉之戰是黃炎之間的戰爭,不能稱“炎黃之戰”。還有研究者認為黃帝、炎帝既然同源共祖,姬、姜兩姓又世為婚姻,因而不應自相火併,阪泉之戰與黃帝對陣的不是炎帝,而是伐滅了炎帝並襲用其名的蚩尤,或說阪泉之戰就是涿鹿之戰在傳說中的分化,訛傳。然而,黃帝、炎帝雖是遠緣親屬部落,但阪泉之戰時,距兩部落先祖從同一母氏族中分裂出來,又沿不同路線東漸之時已很遙遠了,到了原始社會末期,私有制的發展已瓦解了血緣親屬同生共死的古老團結,形成“強則分種為酋豪,弱則為人附落”的新觀念,那么這種遠緣親屬部落間的爭雄戰爭應是在所難免的。而且這時的部落很多,戰爭也很多,有大量的考古發現為證,口耳相傳的歷史,在流傳過程中既會有分化,也會有綜合,阪泉之戰與涿鹿之戰的某些記載即使有相通之處,也不能論定就是一場戰爭。
黃帝畫像黃帝畫像

戰爭過程

由於參戰的兩個部落都有很強的實力,戰爭的規模頗為壯觀。漢代賈誼新書》云:“炎帝者,黃帝同母異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黃帝行道而炎帝不聽,故戰於涿鹿之野,血流漂杵。”《呂氏春秋·盪兵》也記述云:“兵所自來者久矣,黃、炎故用水火矣。”《列子·黃帝》曰:“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帥熊、羆、狼、豹、貙、虎為前驅,雕、鶡、鷹、鳶為旗幟。”《大戴禮·五帝德》則云:“(黃帝)與赤帝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行其志。”從上述文獻記載來看,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為了取得這次戰爭勝利,做了相當充分的準備,他們不僅調動了本部落的全部力量,而且也聯合了其他部落作為盟軍,在這方面黃帝表現得更為出色。文獻中所記述的熊、羆、豹、貙、虎和雕、鶡、鷹、鳶並非猛獸飛禽,而是各部落圖騰的名稱。大規模的戰役一共三次,廝殺地非常激烈。
炎帝畫像炎帝畫像
開戰後,黃帝率領“熊、羆、狼、豹、貙、虎”六部軍隊在阪泉之野與炎帝擺開戰場,六部軍隊各持自己的崇拜物為標誌的大旗,黃帝作為六部統帥也持一面類似“大纛”之旗,列開了陣勢。首先,炎帝在黃帝沒有防範的情況下,先發制人,以火圍攻,使得軒轅城外經常濃煙滾滾,遮天蔽日,應龍用水熄滅火焰,黃帝帥兵將炎帝趕回阪泉之谷,囑手下士兵只和炎帝鬥智鬥勇,不傷其性命。在阪泉河谷中,豎起七面大旗,擺開了星斗七旗戰法。炎帝火戰失利後,面對星斗七旗戰法,無計可使,一敗塗地,躲回營內不敢挑釁。黃帝仰慕炎帝的醫藥和農耕技術,決心與他攜手創建文明國家。他在炎帝營外擺陣練兵,千變萬化的陣法層出不窮,星斗七旗陣,讓炎帝的士兵看的眼花繚亂,在長達三年多的操練中,使各部的戰鬥力逐漸增強,而炎帝利用崖頭作屏障,只能觀望陣勢。然而,黃帝在這三年多的時間內,一邊以星斗七旗戰法練兵做掩護,一邊派人兵日夜掘進,早將洞穴挖到炎帝營的後方。忽一日,黃帝兵將突然竄出,偷襲了炎帝陣營,活捉了炎帝。

戰爭影響

黃帝在這場戰爭中,經“三戰然後得其志”,阪泉之戰以後,黃帝、炎帝連同分別從屬於他們的一些部落結成聯盟,形成了超越親屬部落聯盟的新型聯合體的雛形,確立黃帝的領導地位,拉開了英雄時代的帷幕。而炎帝敗得心服口服,甘願稱臣,發誓不再與黃帝抗衡。阪泉之戰後,促使中國政治制度發生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變革。

戰爭舊址

阪泉之戰的地點,《中國軍事通史》認為學術界尚未有定論,由於黃帝炎帝是華夏集團的主要代表人物,黃帝後來又被尊為中華民族共祖,他的業繢廣泛流傳,他的後裔更把這些英雄的故事連同祖居地的山名、水名、地名起遷徙到四面八方的新居地。根據地名的考訂,多認為與涿鹿之戰的發生地相距不很遠,所以關於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的地點主要有在河北中部的“直隸保定說”;河北南部的“巨鹿說”;河北西北部的“涿鹿說”或其附近的“延慶說”,以及在江蘇徐州的“彭城說”等。聯繫稍後發生的涿鹿之戰,阪泉之戰發生在華夏集團活動地域的東半部,較靠近東夷集團分布區的推斷可能較接近史實。
不過在以上各個地點,保存傳說最多的卻是冀西北的涿鹿,此外還有北京延慶縣。從涿鹿、保全懷來以至延慶,都處於冀西北的山間盆地中,這是由桑乾河洋河沖積而成的寬谷,有適宜鋤耕農業的寬闊谷地,附近還有可以狩獵的山林,聯繫有關傳說阪泉之戰可能就發生在這種有山、有泉、有平疇沃野的地理環境。炎帝後來所以和神農氏合併,是因為這一古族的經濟生活中農業占較大比重,必生活在適宜農耕的地區,而黃帝族包括熊羆貔貅等長於狩獵的氏族,居地附近必有山林。但是有人認為黃帝屬於遊牧民族之說卻是缺乏根據的,因為大量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表明,距今5000年前遊牧民族尚未形成,除了所處於攫取經濟階段的採集狩獵民族外,一般處於農業、畜養業、漁獵、採集等多種經濟互相補充,但有所側重的階段。從黃帝“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的記載看,黃帝族不僅從事原始農業,而且為了進行阪泉之戰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同時為了增強武力,將強悍的熊羆等六氏族有戰鬥力的人員編成氏族武裝,精心教練,更進一步爭取同盟者,作了充分準備後才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