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Shandong University),簡稱“山大”(SDU),學校法定註冊地址設在山東省濟南市,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主管,是一所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中央直管高校,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學校入選2011計畫、強基計畫、111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大學聯盟、亞洲校園成員。
山東大學始建於1901年,前身為山東大學堂;1904年,改為山東高等學堂;1924年,私立青島大學正式創立;1926年,六所專門學校合併成立省立山東大學;1930年,國立青島大學正式成立;1932年,改名為國立山東大學;1945年,創辦山東大學(為了區別國立山東大學,稱臨沂山東大學);1951年,與華東大學合校,仍命名為山東大學;2000年,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合併成立新的山東大學;2001年,被確定為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截至2024年7月,學校總占地面積8000餘畝,形成了一校三地(濟南、威海、青島)辦學格局;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52個,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類別9個、碩士授權類別3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6個;20個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7個學科進入ESI前1‰;有在校生75000餘人,專任教師4800餘人;下設75個學院、本科招生專業98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大學
- 外文名:Shandong University
- 簡稱:山大(SDU)
- 所在地:濟南市
- 創辦時間:1901年
- 辦學性質:公辦大學
- 學校類別:綜合類
- 學校特色:“雙一流”建設高校(2022年入選)
985工程(2001年入選)
211工程(1997年入選)
2011計畫(2012年入選)
強基計畫(2020年入選)
亞洲校園(2016年入選)
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2020年入選)
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高校(2022年入選)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2012年入選)
111計畫(2017年入選) - 主管部門: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
- 現任領導:任友群(黨委書記) 、李術才(校長)
- 專職院士數:21人(截至2024年7月)
- 本科專業:98個(截至2024年7月)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2個(截至2024年7月)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5個(截至2024年7月)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7個(截至2024年7月)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9個(截至2024年7月)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6個(截至2024年7月)
- 校訓:學無止境,氣有浩然
- 校歌:《山東大學校歌》
- 校慶日:10月15日(公曆)
- 地址:中心校區: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山大南路27號
千佛山校區: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17923號
趵突泉校區: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文化西路44號
洪家樓校區: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洪家樓5號
軟體園校區: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舜華路1500號
興隆山校區: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二環東路12550號
威海校區: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文化西路180號
青島校區: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濱海路72號 - 院校代碼:10422
- 主要獎項:首批民政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2013年)
國家智慧型社會治理實驗基地(2021年)
首批山東教育系統融媒體建設試點單位(2022年) - 知名校友:羅榮桓 、王淦昌 、童第周 、老舍 、聞一多 、潘承洞 、曾呈奎 、薛其坤
- 占地面積:約 8000 畝(截至2024年7月)
- 學生人數:75000餘人(75個學院)
- 專任教師:4800餘人(截至2024年7月)
- 院係數量:75個學院(截至2024年7月)
歷史沿革
追根溯源
- 山東大學堂
- 六所專門學校(法政、工業、農業、商業、礦業、醫學)
篳路藍縷
- 民國時期
- 解放時期
院系調整
艱苦發展
跨越騰飛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校區 | 學院 | |
---|---|---|
山東大學歷史學院 | ||
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山東大學外語教學部) | 山東大學晶體材料研究院 | |
山東大學新一代半導體材料研究院 | ||
- | ||
(濟南市舜華路1500號) | ||
山東大學加拿大高等教育基礎部(中加合作辦學項目) | 山東大學人工智慧國際聯合研究院 | |
山東大學智慧型創新研究院 | - | |
山東大學未來技術學院 | ||
- | ||
參考資料:(截至2024年7月) |
學院 | 專業 | 學位授予門類 |
---|---|---|
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 哲學 | 哲學 |
宗教學 | 哲學 | |
社會學 | 法學 | |
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 人類學 | 法學 |
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威海校區法學院 | 社會工作 | 法學 |
經濟學院(PPE) | 經濟學 | 經濟學 |
經濟學院 | 財政學 | 經濟學 |
金融工程 | 經濟學 | |
經濟學院/威海校區商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經濟學 |
金融學 | 經濟學 | |
保險學 | 經濟學 | |
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威海校區法學院 | 政治學與行政學 | 法學 |
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威海校區東北亞學院 | 國際政治 | 法學 |
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 科學社會主義 | 法學 |
公共事業管理 | 管理學 | |
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威海校區法學院 | 行政管理 | 管理學 |
法學院/威海校區法學院 | 法學 | 法學 |
文學院/威海校區文化傳播學院 | 漢語言文學 | 文學 |
國際教育學院/威海校區文化傳播學院 | 漢語國際教育 | 文學 |
藝術學院 | 書法學 | 藝術學 |
藝術學院/威海校區藝術學院 | 音樂學 | 藝術學 |
美術學 | 藝術學 | |
視覺傳達設計 | 藝術學 | |
外國語學院/威海校區翻譯學院 | 英語 | 文學 |
翻譯 | 文學 | |
外國語學院/威海校區東北亞學院 | 日語 | 文學 |
朝鮮語 | 文學 | |
外國語學院 | 俄語 | 文學 |
法語 | 文學 | |
德語 | 文學 | |
西班牙語 | 文學 | |
歷史文化學院 | 世界史 | 歷史學 |
文物與博物館學 | 歷史學 | |
文化產業管理 | 管理學 | |
歷史學 | 歷史學 | |
檔案學 | 管理學 | |
考古學 | 歷史學 | |
數學學院/威海校區數學與統計學院+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 | 數學與套用數學 | 理學 |
數學學院/威海校區數學與統計學院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理學 |
統計學 | 理學 | |
物理學院/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威海校區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 | 物理學 | 理學 |
物理學院/威海校區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 | 套用物理學 | 理學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化學 | 理學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工學 | |
化學與化工學院/威海校區海洋學院+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 | 套用化學 | 理學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物聯網工程 | 工學 |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威海校區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 電子信息工程 | 工學 |
通信工程 | 工學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理學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威海校區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人工智慧 | 工學 | |
生命科學學院/威海校區海洋學究+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 | 生物科學 | 理學 |
生命科學學院/威海校區海洋學院 | 生物技術 | 理學 |
生命科學學院 | 生態學 | 理學 |
生物工程 | 工學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工學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 工學 | |
包裝工程 | 工學 | |
材料物理 | 工學 | |
材料化學 | 工學 | |
金屬材料工程 | 工學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威海校區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工學 |
機械工程學院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工學 |
車輛工程 | 工學 | |
工業設計 | 工學 | |
產品設計 | 藝術學 | |
機械工程學院/威海校區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工學 |
智慧型製造工程 | 工學 | |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威海校區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工學 |
自動化 | 工學 | |
機器人工程 | 工學 | |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 | 物流工程 | 工學 |
生物醫學工程 | 工學 | |
智慧型醫學工程 | 工學 | |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 交通運輸 | 工學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工學 | |
能源與環境系抗工釋 | 工學 | |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
儲能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
電氣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工學 |
土建與水利學院 | 土木工程 | 工學 |
水利水電工程 | 工學 | |
土木、水利與海洋工程 | 工學 | |
工程力學 | 工學 | |
建築學 | 工學 | |
工程軟體 | 工學 | |
齊魯交通學院 |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 工學 |
智慧型建造與智慧交通 | 工學 |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環境工程 | 工學 | |
環境科學 | 理學 | |
公共衛生學院 | 預防醫學 | 醫學 |
生物醫藥數據科學 | 理學 | |
基礎醫學院 | 臨床醫學 | 醫學 |
第一臨床醫院/第二臨床醫院 | ||
基礎醫學院 | 生物醫學科學 | 理學 |
口腔醫學院 | 口腔醫學 | 醫學 |
藥學院 | 製藥工程 | 工學 |
臨床藥學 | 理學 | |
藥學院/威海校區海洋學院 | 藥學 | 理學 |
護理與康復學院 | 護理學 | 理學 |
管理學院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管理學 |
國際商務 | 管理學 | |
工業工程 | 管理學 | |
工程管理 | 管理學 | |
管理學院/威海校區商學院 | 市場行銷 | 管理學 |
人力資源管理 | 管理學 | |
物流管理 | 管理學 | |
旅遊管理 | 管理學 | |
工商管理 | 管理學 | |
會計學 | 管理學 | |
供應鏈管理 | 管理學 | |
體育學院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教育學 |
運動訓練 | 教育學 | |
軟體學院/威海校區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 軟體工程 | 工學 |
數字媒體技術 | 工學 | |
軟體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大數據實驗班)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工學 |
微電子學院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工學 | |
新聞傳播學院/威海校區文化傳播學院 | 新聞學 | 文學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法學 |
網路空間安全學院 | 信息安全 | 理學 |
網路空間安全 | 工學 | |
密碼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
威海校區藝術學院 | 環境設計 | 藝術學 |
舞蹈編導 | 藝術學 | |
威海校區海洋學院 | 海洋科學 | 理學 |
海洋資源開發技術 | 工學 | |
海洋資源與環境 | 理學 | |
威海校區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 | 空間科學與技術 | 理學 |
管理學院/威海校區商學院 | 電子商務 | 管理學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 電子商務 | 工學 |
參考資料:(截至2023年9月) |
學科建設
類別 | 學科 |
---|---|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材料科學與工程、數學 |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文藝學、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凝聚態物理、物理化學、內科學(心血管病)、婦產科學、產業經濟學、中國古代史、微生物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 |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 中國古典文獻學、藥物化學、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哲學、套用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中國史、數學、系統科學、統計學、物理學、化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口腔醫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信息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理論經濟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政治學、法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護理學、土木工程、力學 |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 中國史、世界史、法學、新聞傳播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子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口腔醫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哲學、理論經濟學、套用經濟學、政治學、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中國語言文學、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體育學、地球物理學、統計學、系統科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等 |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 體育學,藝術學,地球物理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中國史、世界史、法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子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口腔醫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哲學、理論經濟學、套用經濟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中國語言文學、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社會學、體育學、地球物理學、生態學、統計學、系統科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建築學、電氣工程、水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藥學、護理學等 |
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 | 化學、物理、臨床醫學、材料科學、工程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藥理毒理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數學、免疫學、環境與生態學、動植物科學、計算機科學、農業科學、社會科學綜合、微生物學、地球科學、經濟學、商業學 |
ESI全球排名前1‰ | 工程學、化學、藥理學與毒理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環境與生態學 |
註:名單不全(截至2024年7月) |
師資力量
姓名 | 類別 | 單位 | 獲得時間 |
*蔣民華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晶體材料研究院 | 1991 |
*潘承洞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數學學院 | 1991 |
*鄧從豪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1993 |
*錢逸泰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1997 |
李椿萱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 1997 |
*艾興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機械工程學院 | 1999 |
王文興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環境研究院 | 1999 |
佟振合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1999 |
張明高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1999 |
張運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齊魯醫學院 | 2001 |
方家熊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光學高等研究中心 | 2001 |
彭實戈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數學學院 | 2005 |
吳以成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晶體材料研究院 | 2005 |
趙國屏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公共衛生學院 | 2005 |
*王克明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物理學院 | 2007 |
於金明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高等醫學研究院 | 2011 |
李玉良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2015 |
宋微波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威海校區海洋學院 | 2015 |
王小雲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網路空間安全研究院 | 2017 |
陳子江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臨床醫學院 | 2019 |
李術才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土建與水利學院 | 2019 |
吳宜燦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 2019 |
參考資料:(截至2019年11月) 註:*為已故院士 |
姓名 | 單位 | 獲得時間 |
王文興 | 環境研究院 | 2010 |
*王克明 | 物理學院 | 2010 |
*艾興 | 機械工程學院 | 2010 |
劉大鈞 | 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 2010 |
張運 | 臨床醫學院 | 2010 |
*龐朴 | 儒學高等研究院 | 2010 |
*周來祥 | 文學院 | 2010 |
*趙明義 | 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 2010 |
袁世碩 | 文學院 | 2010 |
*錢逸泰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2010 |
*蔣民華 | 晶體材料研究所 | 2010 |
彭實戈 | 數學學院 | 2010 |
曾繁仁 | 文藝美學研究中心 | 2010 |
路遙 | 歷史文化學院 | 2010 |
參考資料:(截至2018年6月) 註:*為已故終身教授 |
類別 | 姓名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 李娟、徐慶華、丁兆軍、宋鋒玲、史全岐、裴海燕、孫秀蓮、薛翊國、王光臣、於浩海、李盛英、秦瑩瑩、李衛軍、張海霞、趙偉、趙涵、賈春江、王顯偉、王守宇、席波、劉樹偉、劉磊、李利平、高峰、趙廣、於曉、孫頔、范璐璐、黃長水、趙立璐、徐娟娟、王一峰、劉斌、宋清華、薛麗坤、聶天洋、張偉、於艷妮、陳秀芳、許振浩、王瑤、胡龍、譚楊、高翔、胡慧麗、王海龍、劉晶、桑元華、商雲龍、於東曉、王炳昌、杜魯濤、楊帆、肖鵬、吳長生、秦偉、彭珍玲、鄭昭科、張群姿、李佳碩、劉冰玉、張濤、陳良、元輝、邢相洋、劉亞慶、劉鵬、王志偉、林志聰、賁晛燁、魏樂義、李峰忠、張百濤、侯宇 |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 彭實戈、徐現剛、劉建亞、龔瑤琴、沈月毛、陶緒堂、趙國群、陳增敬、劉林華、王小雲、梁作堂、黃傳真、劉相法、李術才、郝京誠、李越中、張煥水、陳耀、劉宏、陳峰、婁紅祥、尹龍衛、張懷金、張玉忠、陳寶權、顏世申、吳臻、彭軍、陳衛忠、司宗國、劉允剛、劉戰強、馬春紅、張澄、胡錫俊、易凡、高成江、鄧偉僑、湯亞傑、孫金鵬、張建、王光臣、黃性濤、李盛英、於浩海、李利平、秦瑩瑩、趙偉、齊曉朋、賈春江、王守宇、於曉、史全岐、高峰、楊建益、白明義、孫頔、馬海波、張清和、劉斌、徐峰 |
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 趙國群、邊秀房、程林、孟祥旭、陳子江、龐琦、葛志明、陳炎、侯萬國 武傳松、張承慧、劉玉田、孔北華、譚好哲、於良春、張玉軍、鄧建新、李術才、袁東風、張光先、張薇、楊蕙馨、曲音波、方奇、劉相法、黃傳真、田茂成、賈磊、徐文芳、范愛軍、夏光敏、王成國、高寶玉、梁軍、李新鋼、徐向藝、陳代榮、張進生、王玉振、李彥青、吳臻、孫康寧、張彩明、侯明、馬新、齊延平、顏世申、王仁卿、謝克勤、潘愛玲、李劍鋒 胡三元、戴瑛、王秀和、裴海燕、王俊菊、張玉忠、李輝、朱波、司宗國 陳玉國、胡金焱、王曙光、趙明文、方雷、張海霞、陳阿蓮、劉戰強、劉培、趙小剛、解堊、胡錫俊、蔣奇、黃性濤、王琦 |
山東省齊魯文化英才 | 方輝、張士閃、劉培、賀仲明 |
濟南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 李劍峰、高寶玉、袁東風、李術才、王鳳山、張承慧、劉相法、曹現強、李利平、張松 |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 | 張澄、張忠華、黃凱南、張清和、胡友峰、史大永、李利平、凌宗成、於浩海、趙立璐、韋倩、馮強 |
註:名單不全,僅展示部分 |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類別 | 名稱 |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哲學、財政學、金融學、法學、漢語言文學、英語、新聞學、考古學、數學與套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信息安全、土木工程、環境工程、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工商管理、舞蹈編導、經濟學、產品設計、歷史學、行政管理、日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會計學、政治學與行政學、音樂學、漢語國際教育、漢語國際教育、科學社會主義、社會學、網路空間安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生態學、數字媒體技術、空間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臨床藥學、朝鮮語、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國際政治、社會工作、馬克思主義理論、俄語、法語、翻譯、人工智慧、機器人工程、密碼科學與技術、生物工程、智慧型醫學工程、工程管理、檔案學、電子商務、旅遊管理、美術學 |
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 電子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德語、海洋科學、生物技術、智慧型製造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建築學、生物醫學科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工程力學、通信工程、水利水電工程 |
類別 | 簡介 |
---|---|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華電國際山東分公司、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山東電力工程諮詢院、濟鋼集團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物理實驗教學中心、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物聯信息技術與系統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管理學科實驗中心、考古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醫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工程訓練中心 |
國家人才培養基地 | 中文(聞一多班)、數學(潘承洞班)、物理(王淦昌班)、化學(鄧從豪班)、生物(童第周班)、生命科學與技術(曾呈奎班) |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畫2.0基地 | 數學、中國語言文學、化學、物理學、生物科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哲學、歷史學 |
國家級教學團隊 |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系列課程教學團隊、運籌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基礎醫學實驗課程教學團隊、中華民族精神概論教學團隊、工程材料與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團隊、工商管理專業教學團隊、政治經濟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工程材料與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團隊、大學數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國家精品課程 | |
註:名單不全,僅展示部分 |
- 教學成果
成果名稱 | 獲得獎項 |
---|---|
推進基礎課與實踐教學協同創新致力知識向能力有效轉化 |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
新文科建設理論創新與山大實踐 |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
面向國家重大戰略,創新文學理論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 |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
依託學科優勢構建以生為本的數學公共課課程體系與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
構建自動化專業多元培養體系,著力培育理工融合拔尖人才 |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
我國數字解剖學教學體系創建與推廣 |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
課賽結合iCAN+iSTAR任務驅動創新工程實踐慕客空間協同育人新模式 |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
科學選才,創新培養,多元評價——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 |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
厚基深融、探索前沿、鑄魂育人——數學創新人才培養20年探索與實踐 |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
“三融一化”的拔尖創新軟體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
註:名單不全,僅展示部分 |
- 教學措施
項目名 | 概要 |
---|---|
負責山東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畫”的實施 按照8年“本博貫通”模式對泰山學堂的學生進行長周期培養和精英教育 | |
培養傳承、研究、創新和傳播中國古典學術的高水平專門人才 採用“1+3+3”本碩貫通培養模式 | |
強基計畫 | 共設有數學與套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生物醫學科學、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哲學8個招生專業 |
“六卓越一拔尖”計畫 2.0 | 以創建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為契機,探索本研貫通、學科交叉、產教融合育人的卓越工程師培養體系 |
科教協同育人 | 與中國科學院12個科研院(所、中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 設立了11個本科人才培養“菁英班”(特色班) |
暑期學校 |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暑期學校 |
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 | 打造“三制七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
合作交流
- 校企合作
- 校際合作
國/地區 | 合作單位(中文) | 國/地區 | 合作單位(中文) |
---|---|---|---|
印度 | 尼赫魯大學 | 南非 | 約翰內斯堡大學 |
以色列 | 希伯來大學 | 南非 | 比勒陀利亞大學 |
以色列 | 特拉維夫大學 | 埃及 | 開羅大學 |
以色列 | 巴爾伊蘭大學 | 比利時 | 列日大學 |
蒙古 | 蒙古國立大學 | 挪威 | 卑爾根大學 |
泰國 | 國立法政大學 | 盧森堡 | 盧森堡大學 |
馬來西亞 | 馬來亞大學 | 義大利 | 義大利國家地球和火山科學研究所 |
新加坡 | 新加坡科技局 | 義大利 | 帕多瓦大學 |
新加坡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義大利 | 比薩大學 |
新加坡 | 南洋理工大學 | 瑞典 | 于默奧大學 |
韓國 | 忠南大學 | 瑞典 |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 |
韓國 | 中央大學 | 瑞典 | 卡羅林斯卡醫學院 |
韓國 | 延世大學 | 荷蘭 | 提爾堡大學 |
韓國 | 亞洲大學 | 荷蘭 | 馬斯特里赫特大學 |
韓國 | 西江大學 | 荷蘭 | 萊頓大學 |
韓國 | 淑明女子大學 | 西班牙 | 瓦倫西亞大學 |
韓國 | 仁荷大學 | 西班牙 | 薩拉戈薩大學 |
韓國 | 慶熙大學 | 西班牙 | 拉里奧哈大學 |
韓國 | 慶尚大學 | 西班牙 | 阿爾卡拉大學 |
韓國 | 啟明大學 | 俄羅斯 | 伊爾庫茲克國立理工大學 |
韓國 | 嶺南大學 | 俄羅斯 | 西伯利亞聯邦大學 |
韓國 | 梨花女子大學 | 俄羅斯 | 莫斯科國立大學 |
韓國 | 建國大學 | 俄羅斯 | 俄羅斯總統學院 |
韓國 | 嘉泉大學 | 俄羅斯 |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 |
韓國 | 漢陽大學 | 德國 | 烏爾姆大學 |
韓國 | 韓國外國語大學 | 德國 | 薩爾大學 |
韓國 | 國立首爾大學 | 德國 | 帕德博恩大學 |
韓國 | 高麗大學 | 德國 | 亥姆霍茲聯合會 |
韓國 | 釜山大學 | 德國 | 不萊梅大學 |
韓國 | 東西大學 | 德國 | 拜羅伊特大學 |
韓國 | 成均館大學 | 德國 | 奧格斯堡大學 |
韓國 | 昌原大學 | 德國 | 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 |
日本 | 長崎大學 | 法國 | 土魯斯-南部庇里牛斯聯合大學 |
日本 | 早稻田大學 | 法國 | 索邦大學 |
日本 | 熊本大學 | 法國 | 曼恩大學 |
日本 | 信州大學 | 法國 | 里爾政治學院 |
日本 | 神戶大學 | 法國 | 雷恩政治學院 |
日本 | 山口大學 | 法國 | 雷恩一大 |
日本 | 日本大學 | 法國 | 雷恩商學院 |
日本 | 立命館大學 | 法國 | 雷恩國立套用科學學院 |
日本 | 九州工業大學 | 法國 | 雷恩二大 |
日本 | 九州大學 | 法國 | 法國國家圖書館 |
日本 | 京都大學 | 法國 | 巴黎七大 |
日本 | 金澤大學 | 法國 | 巴黎高科 |
日本 | 橫濱國立大學 | 法國 | 巴黎東方語言文化學院 |
日本 | 和歌山縣立醫科大學 | 法國 | 奧爾良大學 |
日本 | 和歌山大學 | 法國 | 昂熱西天主教大學 |
日本 | 廣島女學院大學 | 法國 | 昂熱大學 |
日本 | 廣島大學 | 法國 | 艾克斯馬賽大學 |
日本 | 富山大學 | 英國 | 約克大學 |
日本 | 法政大學 | 英國 | 謝菲爾德大學 |
日本 | 東洋大學 | 英國 | 諾丁漢大學 |
日本 | 東京大學 | 英國 | 曼徹斯特大學 |
日本 | 大東文化大學 | 英國 | 倫敦大學學院 |
日本 | 島根大學 | 英國 | 利茲大學 |
美國 | 喬治亞理工學院 | 英國 | 雷丁大學 |
美國 | 芝加哥大學 | 英國 | 蘭卡斯特大學 |
美國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 英國 | 拉夫堡大學 |
美國 | 耶魯大學 | 英國 | 牛津大學 |
美國 | 亞利桑那大學 | 英國 | 劍橋大學 |
美國 | 辛辛那提大學 | 英國 | 赫瑞瓦特大學 |
美國 | 夏威夷大學 | 英國 | 杜倫大學 |
美國 |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 英國 | 鄧迪大學 |
美國 | 塔爾薩大學 | 英國 | 大英圖書館 |
美國 |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 英國 | 布里斯托大學 |
美國 | 聖地亞哥州立大學 | 英國 | 巴斯大學 |
美國 | 聖巴巴拉市立學院 | 英國 | 愛丁堡大學 |
美國 | 喬治城大學 | 英國 | 阿伯丁大學 |
美國 |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 | 加拿大 | 達爾豪斯大學 |
美國 | 內布拉斯加大學 | 加拿大 |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
美國 | 密蘇里大學 | 加拿大 | 西蒙菲莎大學 |
美國 | 馬里蘭大學 | 加拿大 | 西安大略大學 |
美國 | 麻省理工學院 | 加拿大 | 渥太華大學 |
美國 | 羅切斯特大學 | 加拿大 | 維多利亞大學 |
美國 | 羅格斯新澤西州立大學 | 加拿大 | 女王大學 |
美國 | 路易威爾大學 | 加拿大 | 蒙特婁大學 |
美國 | 萊斯大學 | 加拿大 | 里賈納大學 |
美國 | 肯塔基大學 | 加拿大 | 多倫多大學 |
美國 | 康乃狄克大學 | 加拿大 | 阿爾伯塔大學 |
美國 | 愛荷華州立大學 | 美國 | 俄亥俄州立大學 |
美國 | 巴爾地摩大學 | 美國 | 范德堡大學 |
美國 | 保林格靈州立大學 | 美國 | 堪薩斯大學藥學院 |
美國 | 貝勒醫學院 | 美國 |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
美國 | 比洛伊特學院 | 美國 | 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 |
美國 | 波特蘭州立大學 | 美國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
美國 | 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 | 美國 |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 |
美國 |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 美國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
美國 | 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 | 美國 | 華盛頓大學 |
美國 | 德州農工大學 | 美國 | 哈佛燕京學社 |
美國 | 杜克大學 | 美國 |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 |
美國 | 俄亥俄大學 | 美國 | 佛羅里達大學 |
參考資料:(截至2024年7月) |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類別 | 名稱 |
---|---|
國家重點實驗室 | 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全國重點實驗室 | 隧道工程災變防控與智慧型建養全國重點實驗室、生殖醫學與子代健康全國重點實驗室、絡病理論創新轉化全國重點實驗室、高端工程機械智慧型製造全國重點實驗室、金屬成形高端裝備與先進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 |
國家套用數學中心 | 山東國家套用數學中心 |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輔助生殖與優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膠體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國家工程實驗室 | 燃煤污染物減排(共建)國家工程實驗室、電動汽車接入電網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合作) |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新能源與高效節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公路隧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前沿科學中心 | 非線性期望前沿科學中心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膠體與界面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材料液固結構演變與加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心血管重構與功能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然產物化學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實驗畸形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粒子物理與粒子輻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高效潔淨機械製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生殖內分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密碼技術與信息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電網智慧型化調度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植物發育與環境適應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技考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機器智慧型與系統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環境熱工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數字媒體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大型地下洞室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電力電子節能技術與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慧型無人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數鏈融合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當代社會主義研究所、文藝美學研究中心、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 |
全國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 | 全國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 |
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儒家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地下基礎設施工程災害預報預警與控制協同創新中心 |
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環境與社會考古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地下工程人工智慧與智慧建養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參考資料:(截至2024年7月) |
科研成果
- 自然科學
時間 | 項目名稱 | 成果 |
2016年 | 納米晶種合金系列產品與耐熱高強輕金屬材料的創製及套用 | 山東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
寬頻電磁信號接收分析識別技術與設備開發套用 | 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
深長隧道重大突湧水災害預測預警與風險控制關鍵技術 | 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
2017年 | 易損斑塊分子機制和干預靶點的基礎研究 | 自然科學一等獎 |
TBM掘進地質信息與致災構造動態感知及安全控制關鍵技術 | 技術發明一等獎 | |
萬噸級新溶劑法纖維素纖維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 科技進步一等獎 | |
2018年 | 地質工程分散式光纖監測關鍵技術及其套用 |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關鍵技術及套用 |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
心血管重構分子機制、檢測技術和干預策略的基礎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 |
多囊卵巢綜合徵遺傳發病機制研究 | 山東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 |
基於基因工程菌株構建奧利司他新製備體系的產業化關鍵技術與套用 | 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
2019年 | 典型納米材料的生物效應及調控方法原理 | 山東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
柴油機高效後處理系統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 | 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
2020年 | 複雜三維形狀的高效生成、分析與製造 | 自然科學一等獎 |
城區超大跨度小淨距隧道群建設關鍵技術及工程套用 | 科技進步一等獎 | |
複雜環境深部工程災變模擬試驗裝備與關鍵技術及套用 |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
2021年 | 抗噪聲量子操作的基礎研究 | 山東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深部礦井錨注切頂自成巷關鍵技術及套用 | 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
2022年 | 城市軌道交通盾構高效智慧型掘進與運營保障成套材料及工程套用 | 山東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
基於心臟驟停調查的救治質量改進關鍵技術與體系的建立和套用 | 榮獲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
2023年 | 基礎醫學 | 自然科學一等獎 |
岩土工程 | 科技進步一等獎 | |
註:名單不全,僅展示部分 |
- 人文社科
時間 | 成果名稱 | 成果 |
---|---|---|
1998年 | 中國消費函式分析 | 第二屆中國高校人文社科二等獎 |
阿拉伯近現代哲學 | 第二屆中國高校人文社科二等獎 | |
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現代的美 | 第二屆中國高校人文社科二等獎 | |
2002年 | 中國審美文化史 | 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科一等獎 |
清史稿藝文志拾遺 | 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科一等獎 | |
2006年 | 科學社會主義中國化問題研究 | 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科二等獎 |
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記(共17冊) | 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科二等獎 | |
2009年 | 中國墨學通史 | 第五屆中國高校人文社科一等獎 |
中國公共品市場與自願供給分析 | 第五屆中國高校人文社科二等獎 | |
2012年 | 漢語官話方言研究 | 第六屆中國高校人文社科二等獎 |
當代中國審美文化 | 第六屆中國高校人文社科二等獎 | |
2015年 | 轉型時期消費需求升級與產業發展研究 | 第七屆中國高校人文社科一等獎 |
魯東南沿海地區系統考古調查報告(上下冊) | 第七屆中國高校人文社科一等獎 | |
參考資料: (註:名單不全,僅展示部分) |
- 其他成果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 電子資源
- 學術期刊
校園文化
學校標誌
- 校徽
校徽說明 | 校徽圖 |
---|---|
(1)山東大學校徽圖案核心以漢字“山”“大”為設計基本元素,運用現代變形手法進行變化,具有易於識別的特徵。標誌簡潔、明快,便於製作和傳播。校徽圖形線條曲直結合,剛柔相濟、穩中有動,向上發展、充滿生機與活力,富有現代感和節奏感,具有較強的視覺衝擊力和豐富的想像空間。 (2)整個圖案對稱、穩定、平衡,富有大家風範、名校風采。圖案上部“山”字是中國象形文字“山”的變形,富有中國文化特色。“山”字變形具有上升態勢,寓意山東大學不斷發展,努力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底部是“大”字變形,像浩瀚大海,寓意學海無涯。“山”“海”一體,極易使人聯想到“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表現山東大學師生勤奮求知,勇攀科學高峰的精神。同時又強調“山之魂,海之韻”的大學文化。 |
“山大紅”,色值為:C26、M100、Y100、K28,色彩元素取自孔廟紅磚色調,穩重、敦厚、大氣,體現了山東大學厚重的文化底蘊和“中國傳統文化研究與傳承最有代表性大學”的文化特色。該顏色已經廣泛用於學校的標識、建築、標牌、出版物、網站等。“山大紅”作為主色調,與其他輔色調搭配使用。 |
- 校旗
精神文化
- 辦學宗旨
- 校訓
- 校風
- 校歌
詞/成仿吾原作 集體修改 曲/鄭律成 東臨黃海,南望泰山, 這裡是我們追求真理的樂園。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薪火傳,學子要與前賢比肩。 為天下儲人才,放眼五洲; 為國家圖富強,求索萬年。 要志向遠大,氣養浩然; 學無止境,不畏登攀。 奮鬥啊,奮鬥啊,為了中華民族崛起; 奮鬥啊,奮鬥啊,為了人類美好明天。 我們是崇實與求新的朝氣勃發的青年 | 山東大學校歌集 |
社團文化
名稱 | 社團簡介 |
小樹林支教調研團 | 不間斷地在全國開展寒暑期支教調研活動,社團及其成員曾獲阿克蘇諾貝爾中國大學生社會公益全國銀獎、山東大學十佳志願服務組織、山東大學“榜樣的力量”學生年度人物等百餘項榮譽 |
學生腳踏車協會 | 腳踏車協會不斷對自身發展提出更高要求,立足於社會實踐,為廣大會員搭建一個學習、交流、鍛鍊與收穫的平台,以各種活動讓會員充分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磨鍊意志 |
電子設計協會 | 致力於服務校內電子設計愛好者,為校內電子設計愛好者打造一個共同交流的廣闊平台,為電子設計初學者開拓一條通往全面掌握並提升電子設計相關知識與基礎能力的開闊渠道,為電子設計競賽打造一方儲備人才的希望基地 |
天文協會 | 社團現有註冊成員二百七十餘人,各型設備十餘台,是校內天文愛好者交流的平台。社團不僅幫助社員發展自身興趣愛好,也積極在校內外科普天文知識 |
註:名單不全,僅展示部分 |
校區情況
中心校區
洪家樓校區
趵突泉校區
千佛山校區
軟體園校區
興隆山校區
威海校區
青島校區
行政管理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國家監委駐山東大學監察專員 | |
黨委副書記 | |
副校長 | |
黨委常委 | |
參考資料: |
歷任領導
名字 | 時間 |
---|---|
華崗 | 1950-1955 |
晁哲甫 | 1956-1958 |
成仿吾 | 1958-1964 |
孫漢卿 | 1978-1983 |
徐豫龍 | 1986 |
陳之安 | 1988 |
曾繁仁 | 1995 |
張樂嶺 | 1996 |
朱正昌 | 2000-2002,2005-2011 |
邵桂芳 | 2002-2005 |
李守信 | 2011-2017 |
郭新立 | 2017-2024 |
參考資料: |
名字 | 時間 |
---|---|
周學熙 | 1901-1902 |
王壽彭 | 1926-1927 |
楊振聲 | 1930-1931 |
趙太侔(趙畸) | 1932-1936,1946-1949 |
華崗 | 1951-1955 |
晁哲甫 | 1956-1958 |
成仿吾 | 1958-1974 |
吳富恆 | 1979-1984 |
鄧從豪 | 1984-1986 |
潘承洞 | 1986-1997 |
普繁仁 | 1998-2000 |
展濤 | 2000-2008 |
徐顯明 | 2008-2013 |
張榮 | 2013-2017 |
樊麗明 | 2017-2022 |
參考資料: |
名字 | 時間 |
---|---|
白備伍 | 1949 |
孫鐵民 | 1954 |
邵德孚 | 1955 |
武靜安 | 1958 |
王哲 | 1958 |
於勛忱 | 1962 |
方春望 | 1978 |
彭懷正 | 1979 |
吳祥廉 | 1984 |
方春望 | 1985 |
王廷礎 | 1986 |
趙明順 | 1997-2000 |
王琰璧 | 1997-2000 |
參考資料: |
姓名 | 時間 |
---|---|
張協和 | 1949-1952 |
馮平 | 1951-1952 |
王夷黎 | 1952-1954 |
丁宗岳 | 1953-1956 |
丁履德 | 1954 |
孔真 | 1960 |
張國中 | 1961 |
劉子光 | 1972-1975 |
郭銳 | 1976-1984 |
梁松方 | 1978-1984 |
郭興和 | 1984-1988 |
夏天赳 | 1984-1991 |
齊善鑄 | 1988-1990 |
程漢邦 | 1993-1994 |
劉玉柱 | 1991-1996 |
林兆義 | 1994-1995 |
劉玉柱 | 1996-2000 |
鄒增大 | 1996-2000 |
參考資料: |
校園環境
文物展館
體育場館
知新樓
校友情況
姓名 | 榮譽 |
---|---|
薛其坤 | 獲得2016年未來科學大獎中的物質科學獎 |
王小雲 | 2019年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成為未來科學大獎第一位女性獲獎者 |
馬大為 | 獲得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 |
劉彥究 | 作家,國際註冊商務策劃師,心理諮詢師 |
王振江 | 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務部副部長 |
周厚健 | 海信集團終身名譽董事長,青島市、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山東省優秀企業家,中國優秀青年企業家,原電子工業部優秀企業家並被授予“金牛獎” |
於金明 | 放射腫瘤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名譽校長,山東省腫瘤醫院院長 |
註:僅展示部分,排名不分先後 |
湯滕漢 | |||||
參考資料: (註:僅展示部分,排名不分先後) |
所獲榮譽
時間 | 獎項 |
---|---|
2021年5月 | 河南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
2021年5月 | 入選山東省智慧教育示範校創建單位 |
2021年9月 | 國家智慧型社會治理實驗基地 |
2022年2月 | 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
2022年5月 | 被山東省教育廳確定為首批山東教育系統融媒體建設試點單位 |
2022年8月 | 獲批“中國文藝評論基地” |
2023年5月 | 被設立為“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2023—2025年)” |
註:名單不全,僅展示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