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樹屏

朱樹屏

朱樹屏號叔平,字錦亭,山東昌邑人。世界著名海洋生態學家,水產學家,教育家,世界浮游植物實驗生態學領域的先驅。中國海洋生態學、水產學及湖沼學研究的先驅和奠基者。培育了新中國第一代水產科技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樹屏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省昌邑縣北孟鄉朱家莊子村
  • 出生日期:1907年4月1日
  • 逝世日期:1976年7月2日
  • 職業:海洋生態學家
  • 畢業院校:山東省立第一師範
  • 主要成就:世界浮游植物實驗生態學領域先驅
  • 代表作品:原生動物實驗法
人物簡介,刻苦求學,從事研究,出國深造,回國任教,海洋調查,學術研究,迫害致死,人物生平,早年時期,留英時期,歸國時期,建國初期,輝煌時期,晚年時期,科學救國,鞠躬盡瘁,攻克難關,死而後已,個人成就,在浮游植物形態學及分類學研究上的創見,浮游植物實驗生態學領域的先驅,在生態學基礎上研究水產資源學的帶頭人,為海帶、紫菜人工育苗與養殖做出關鍵性貢獻,人物年表,

人物簡介

刻苦求學

朱樹屏,號叔平,字錦亭,1907年4月1日生於山東省昌邑縣北孟鄉朱家莊子村。家境貧寒,衣食不繼,甚至行乞。6歲為外祖父收養,就讀於外祖父任教的國小。畢業後考入縣立乙種蠶業學校,後又升入山東省立第四師範學校,全部公費上學。他聰敏好學,專心致志,鍥而不捨,奮發上進。畢業後得同學資助去濟南,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公費培養中學數理師資的山東省立第一師範附設的數理專科。他學習成績優異,各科成績均為全級第一,蜚聲全校。當時有不少昌邑同鄉勸他在省府謀職,但他表明自己的志趣:“從教,不從政。”1928年畢業前夕,“五卅慘案”爆發,日寇炮火打進校園。他隨校內守軍退出城外,奔抵臨時省府泰安,沿途父老死傷無數,慘不忍睹,他悲憤填膺,立志發奮圖強,救國、救民於水火。經教育廳派到臨清省立第十一中學,後轉益都省立第十中學任數理、英語教員,深受學生愛戴。教書期間他涉獵益廣,深感學海無涯,決心繼續深造,於1933年考入中央大學物理系三年級。入學後發現設定的課程均已修過,遂又轉入生物系二年級。他半工半讀,刻苦用功,但常數日不得飽餐,教授們說他“生活最苦,學習最優”。
朱樹屏朱樹屏

從事研究

1933年暑期,他作為優秀學生代表得到中華海產生物學會資助,赴廈門研究海產生物。這是他一生從事研究工作的開端。1934年畢業後,考入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浮游生物研究,惜時如金,數年如一日。
朱樹屏雕像朱樹屏雕像
抗日戰爭開始後,他隨中央研究院遷至廣西陽朔。1938年9月考取公費留英。當時國難當頭,是否赴英國留學,他躊躇不決。後想起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的號召:“抗戰固極艱苦,戰後建設事業更是艱巨,因此必須固守研究崗位,做戰後的準備”為戰後建設計,他決意出國深造。

出國深造

抵英後,在英國海產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淡水生物學協會主席、倫敦大學皇后學院水產生物研究室主任F· E· 弗里奇(Fritsch)教授指導下,在倫敦大學開始研究浮游生物。1939年轉入劍橋大學,他夜以繼日地工作和學習,修完了動物、植物兩系的課程,又修了生物化學系課程,業餘和假日全用於實驗研究工作上,成績卓著。他曾踏遍英倫三島海岸及大小湖泊,調查水質及生物生態,並自己設計製作水質分析儀器,後由英國化學儀器公司正式生產;配製人工淡水及培養浮游植物成功後,即為倫敦自來水公司及英國淡水生物研究所採用,以後又用於英國和歐洲許多實驗室。1941年底獲哲學博士學位。又應普利茅斯(Plymouth)海洋研究所聘請,任雷蘭克斯特研究員,繼續從事海洋浮游生物研究。到職前他曾先到蘇格蘭的米爾堡海洋研究室,參加了那裡的海產生物養殖等工作,同時研製人工海水成功。1944年5月應聘任英國淡水生物學協會的水產化學研究部和浮游生物部主任,主持兩個部的工作。朱樹屏的研究工作受到英國淡水、海洋生物學界與科學界的尊重。1942年以來,多次獲得英國海產生物學協會雷蘭克斯特研究獎位。
朱樹屏與導師弗里奇等在一起朱樹屏與導師弗里奇等在一起
當時歐戰方酣,倫敦時遭空襲,朱樹屏埋頭學習工作,一如平日,但仍念念不忘報效祖國。他曾捐款支持陶行知先生“教育救國”的行動;和其他留英同學編輯《東方副刊》,寄到國內印刷;通過倫敦電台每月向中國廣播,介紹國外學術研究、新技術和工業進展概況等,以拳拳報國之心,盡其所能,積極為祖國的科學發展效力。

回國任教

抗戰勝利後,他應雲南大學聘請回國任教,但由於得不到回國船位,1946年1月暫應聘到美國伍茲霍爾(woodsHole)海洋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員,仍從事浮游生物的研究。離英前了解到國內各大學設備和經費的困難情況,為歸國後開展雲南高原大湖調查,他用薪傣餘存購置調查工作所需文獻及用具,先期空運昆明。從美國歸國前,也只留下歸國路費,其餘全用於購置野外調查和室內研究用具。1946年12月他謝絕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一再挽留,回到雲南大學生物系任教,同時投身於雲南各大湖的調查。
1947年暑期應聘回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任研究員,進行海洋與湖沼學的研究。不久,山東大學函請他到青島創建和主持水產系工作,借聘期1年。

海洋調查

1948年9月借聘期滿回上海動植物研究所,不久帶隊出海進行舟山漁場海洋調查。時值國內解放戰爭,國民政府統治區人心惶惶,物價飛漲,生活困厄。曾有人約他一道再度返美工作,但朱樹屏說:“祖國生活困窘、科學落後,正是需要我們的時候。”1949年5月終於迎來了上海解放。朱樹屏留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當年開始了太湖調查。1951年朱樹屏回到青島,到中國科學院水生所海洋生物研究室工作;同年3月調農業部水產實驗所(即今黃海水產研究所)任所長,兼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研究員、山東大學水產系教授。
當時水產實驗所的科學研究工作尚未走上軌道。他到任後,對科研規劃、研究任務、機構設定、人員配備、設施建設等均具體操持、組織領導,不遺餘力,使研究所的調查研究工作很快全面展開。1952年正式設資源、漁撈、海產養殖、淡水養殖和水產加工5個研究室。20世紀60年代初,為從海洋生態和初級生產力入手加強資源與漁業研究,又建立了生產力研究室和實驗生態組,並相應地增建了實驗場、同位素實驗室、恆溫室等基礎研究設施。他兼任海產養殖研究室和生產力研究室主任,領導和指導了多項開創性的重大科研項目和課題,解決了近海漁業資源、漁場綜合調查、海帶及紫菜人工育苗與養殖、海帶南移等生產中急需解決的關鍵性科學技術問題,促進了水產生產的發展和科學水平的提高,分別受到全國科學大會、中國科學院和山東省的獎勵。在他直接培養指導下成長起來的科研人員已晉升高級職稱的約有四五十人,其中不少人成了學科帶頭人。他為當時國內唯一的全國性的水產科研機構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奠基性的貢獻,使該所成為中國水產界成果最多、世界知名的骨幹科研單位。

學術研究

這期間,朱樹屏作為海洋生態學家、中國水產學科帶頭人,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和合作談判等科學技術活動。他是太平洋西部漁業研究委員會的中方專家,擔任該委員會海洋漁業專業組副組長,在該會歷次全體會議上發表論文多篇。1956年他參加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組織的訪蘇代表團,作為水產方面的顧問,同蘇方商洽中蘇水產科技合作草案;1957年參加領導中蘇合作黃、東海越冬漁場調查;主持1958-1960年中蘇合作的“發展海洋漁業和利用海洋漁業資源的調查研究”項目。在國際科技合作中他貫徹周恩來總理的指示,維護國家利益,堅持原則立場,受到水產部領導的讚譽。1954年他參加中國經濟代表團,應邀到蒙古人民共和國進行湖泊調查,完成了蒙古曾向其他鄰國求援但長期未能解決的調查任務。歸國後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並表揚他為國家爭了光。他參加了我國1956-1967年和1963-1972年兩個科學技術長遠規劃的制訂工作。在他的倡議下很多重要研究課題如:海洋生產力研究、紫菜人工養殖等,被列入規劃。
童第周、朱樹屏、赫崇本等與外國友人童第周、朱樹屏、赫崇本等與外國友人
朱樹屏始終貫徹科學為生產服務的方針,十分關心黃海所所在地——山東省的水產生產與科學研究,曾兼任山東省水產廳副廳長,山東省科委海洋生物水產組副組長、水產分組組長。他十分重視並熱心參與學會工作和學術活動,先後擔任海洋湖沼學會第一、第二屆常務理事,第三屆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籌建中國水產學會,擔任第一屆副理事長。擔任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水產組副組長,海洋組成員,通過科委水產組協調與組織了全國各部門的水產科研工作。朱樹屏歷任全國政協第三、四屆委員會委員,山東省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青島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青島市政協第二、三、四屆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青島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

迫害致死

“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殘酷迫害和人身摧殘。1972年病重期間周總理指示要為朱樹屏認真治療。後因延誤轉院,癌變擴散,醫治無效,於1976年7月2日與世長辭。按遺囑,骨灰撒於他為之奮鬥一生的大海和江湖。

人物生平

早年時期

朱樹屏(1907年4月1日~1976年),號叔平,字錦亭,山東昌邑人。
朱樹屏朱樹屏
世界著名海洋生態學家,水產學家,教育家,世界浮游植物實驗生態學領域的先驅。中國海洋生態學、水產學及湖沼學研究的先驅和奠基者,培育了新中國第一代水產科技人才。
1928年,畢業於濟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附設數理專科。
193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生物系,獲理科學士學位。
1934年~1938年,任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36年,出版了《原生動物實驗法》(自然科學社)。

留英時期

1938年9月考取庚子賠款留學生,留學於英國倫敦大學、在英國海產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淡水生物學協會主席、倫敦大學皇后學院水產生物研究室主任F.E.弗里奇(Fritsch)教授指導下開始研究浮游生物。後轉入劍橋大學,修完了動物、植物兩系的課程,又修了生物化學系課程並於1941年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1942~1945年,任英國普利茅斯研究所研究員、英國淡水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並就任英國淡水生物學協會 水產化學部和浮游生物部兩部主任,主持兩個部的工作。曾連續獲得海產生物學會的“雷蘭克斯特研究獎位”。
期間,他研究成功了17種人工海水藻類培養液的配方,即以他的姓命名的“朱氏人工海水培養液”,它是一代海水培養液的成功代表,具一定歷史地位,朱氏人工海水是人工海水研究史上的里程碑,是20世紀50年代前人工海水的唯一代表。在國際上24種人工海水培養液中,朱氏人工海水列於首位。“朱氏10號” 是後來世界上仍廣泛使用的標準經典配方。
1946年5月任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發表了《浮游植物對有機磷的作用》、《海洋硅藻無菌培養技術》及《朱氏人工海水》等極有影響和價值的研究成果。
1946年12月他謝絕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一再挽留回國,到雲南大學生物系任教,同時投身於雲南各大湖的調查。

歸國時期

1947年1月至1948年9月,先後任雲南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創建我國第一個本科水產系山東大學水產系,並任水產系首任主任。在水產系成立了漁撈、養殖、加工3個專業組,還爭取到實習調查船。他重視基礎課教學,安排水產系學生到理學院各系修基礎課。他自編教材,先後擔任湖沼學、浮游生物學、水化學等專業課程,經常舉辦有關海洋、水產方面的講座,還親自帶領學生出海採集實習,培養學生現場調查能力。他以極大的熱情培育了中國首批大學本科水產專業人才,為創建水產系嘔心瀝血,使當時全國唯一的4年制本科水產學系初具規模。
1948年9月回上海,任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帶隊出海進行舟山漁場海洋調查。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當年開始了太湖調查。
1951年到青島,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實驗室研究員。同年3月調水產部海洋水產研究所(後名為黃海水產研究所)任所長,兼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研究員、山東大學水產系教授,直至去世。
期間,曾兼任山東省水產廳副廳長,山東省科學工作委員會海洋生物水產組副組長兼水產分組組長,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水產組副組長,太平洋西部漁業研究委員會專家、海洋漁業專業組副組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第三屆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水產學會第一屆副理事長。
20世紀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他深入雲南各大湖及太湖微山湖等多處湖泊進行水質和水化學的調查研究,並提出了預見性的開發利用意見。

建國初期

1953~1955年,任渤海經濟魚類調查委員會副主任,與童第周教授共同組織並領導煙威外海鮐魚漁場調查,獲中國科學院獎勵,朱樹屏等在鮐魚漁場調查中堅持了鮐魚行動與環境是統一有機整體的正確觀點,進行了綜合性的全面調查,帶動了有關學科的發展,成為我國漁場調查的典範。組織領導內蒙古的岱海調查,提出了調查報告和治理方案。經1954年治理後的岱海第一次放養鯽魚、鯉魚成功,並成為內蒙古第一個國營養殖場,參加中蘇合作黃、東海越冬場調查,

輝煌時期

1955年,首先指導海帶施肥養殖研究獲得成功。
1956年8月至1957年6月,與有關專家組織領導海帶南移研究獲得成功,1978年獲山東省科學大會獎。
1957~1958年,與有關專家共同發明創造了海帶自然光育苗法,海帶自然光育苗技術在世界領先,是中國海水養殖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科研成果,推動了中國海帶養殖的大發展,使中國海帶養殖技術與產量均居世界領先地位。在我國海帶、紫菜人工養殖技術開發中,朱樹屏為發展生產做出了關鍵性的貢獻。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得到國家科委發明記錄登記。
期間,參加了中國12年科技規劃(1956~1967年)與10年科技規劃(1963~1972年)水產部分的起草、定稿工作。1959~1960年,領導了渤海諸河口及外海漁業綜合調查,在中國最早提出了改良水域、提高海洋生產力,人工放流增殖資源的具有戰略和開創性的建議,從生態學角度揭示了資源變動與漁場環境的規律,對我國這一學科領域的研究具有深遠的影響。

晚年時期

1964~1968年,任全國“紫菜殲滅戰”(即紫菜研究大會戰)領導小組組長,領導14個單位聯合攻關、試驗研究壇紫菜人工育苗與養殖研究並獲成功,開創了福建全省壇紫菜人工育苗與養殖的新局面,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78年)。到80年代末,我國紫菜全人工育苗能力達到7360萬殼,可滿足10餘萬畝養殖所需。紫菜養殖也由20世紀70年代初的養殖面積不到1萬畝、年產量1100多噸,發展到近10萬畝,產量超過1萬噸,增長10倍以上。正是朱樹屏領導的紫菜養殖攻關鋪奠了紫菜養殖業大發展的坦途。這項成果獲全國科學大會獎,也是朱樹屏科學研究生涯的最後一項重要成就。
拉俄中朝越蒙日英太平洋西部經濟魚類名稱拉俄中朝越蒙日英太平洋西部經濟魚類名稱
期間,於1964年作為主要執筆者之一,主編出版了世界唯一的一部由8國文字撰寫的《拉俄中朝越蒙日英太平洋西部經濟魚類名稱對照手冊》。
1972年病重期間周總理指示要為朱樹屏認真治療。
後因延誤轉院,癌變擴散,醫治無效,於1976年7月2日在上海病逝。

科學救國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朱樹屏隨中央研究院遷到廣西陽朔。1938年9月,他考取庚款留學。國難當頭,對於是否赴英留學,他躊躇不決。當時,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號召:“抗戰固極艱苦,戰後建設事業更是艱巨,因此必須固守研究崗位,做戰後的準備。”為戰後建設計,他決意出國深造。離開香港時,朱樹屏站在船上看祖國大陸漸漸遠離,潸然淚下。事後,他憤憤地寫道:“食犬吐之食,勿忘其臭。忍辱負重,以庚款錐刺骨,效勾踐,學韓信,許身報國,共肩建國大業時,再聚首聯歡。”從此,“科學救國”的夢想在他心中深深地紮下了根。
抵英後,他廢寢忘食地工作和學習,修完了動物、植物兩系的課程,又修了生物化學系課程,業餘和假日全部投入實驗研究工作,成績卓著。1942~1945年,任英國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英國淡水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等職期間,研究成功了17種藻類培養液的配方,即以他的姓命名的“朱氏培養液”,其中“朱氏10號”是後來世界上仍廣泛使用的標準經典配方。
朱樹屏在埋頭學習工作之餘,念念不忘報效祖國。他了解到國內各大學設備、經費非常困難,為了歸國後開展雲南高原大湖調查,用薪俸餘額購置了調查工作所需的文獻及用具,先期空運昆明;曾捐款支持陶行知先生“教育救國”的行動;與其他留英同學編輯《東方副刊》,寄到國內印刷;通過倫敦電台每月向中國介紹國外學術研究、新技術和工業進展概況等,以拳拳報國之心,盡其所能,積極為祖國的科學發展效力。
抗戰勝利後,雲南大學聘請朱樹屏回國任教,日夜思念祖國、立志報效祖國的他迫不及待地取道美國,踏上了歸國之路,但由於搞不到回國的船位,未能成行。1946年1月,他暫時到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研究所——美國著名的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被聘為高級研究員,仍然從事浮游生物的研究。短短一年中,發表了《朱氏人工海水》等極有影響和價值的研究成果,為該所創建了世界一流的藻類實驗室。該所對於享有盛譽的朱樹屏先生苦苦相留,並提出了優厚的條件。然而,一顆遊子的拳拳之心是赤誠的,他謝絕了該所的一再挽留。從美國歸國前,他只留下路費,其餘全部用於購置野外調查、室內研究所需的工具。
1946年12月,朱樹屏毅然回到戰亂的祖國。他先到雲南大學生物系任教,同時投身於雲南各大湖泊的調查。1947年夏,應聘到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任研究員,進行海洋和湖沼學的研究。後來,有人約朱樹屏一起返回美國工作,但他說:“祖國生活困窘、科學落後,正是需要我們的時候。”一顆赤子的科學報國之心何其真誠!

鞠躬盡瘁

1947年,國立山東大學童第周教授受校長趙太侔之託,函請朱樹屏到青島創建和主持水產系工作,任教授兼系主任,借聘期為一年。當時,該系剛剛成立一年,基礎十分薄弱,朱樹屏同年7月到職後,將從英國帶回的有關海洋、水產科研教學方面的書籍、資料及一些實驗設備贈送給了水產系。同時,朱樹屏制定發展規劃,在水產系成立了漁撈、養殖、加工三個專業組,還爭取到實習調查船;又經多方努力,聘請到戴立生、王以康、王貽觀等多位教授和講師康迪安、辛學毅等先後來到水產系任教,使當時全國惟一的四年制本科水產系初具規模,並成為國立山東大學重要學系之一,並培育出了中國首批大學本科水產專業人才。
1948年9月,在國立山東大學的借聘期滿,朱樹屏被調返上海動植物研究所,不久帶隊出海到舟山漁場進行海洋調查。離青時,國立山東大學水產系全體同學到碼頭揮淚送別。1949年1月,國立山東大學水產系一、二、三年級全體同學又長函敦請朱樹屏教授返青執教,函文情真意切:“……只要有老師來做我們的領導中心,我們的力量定會團結起來……創建水產系的巨任,除了老師具有這種勇敢果決、忍辱負重的精神能擔負,別人再也擔負不起。……我們以平靜的心情等待再一次在碼頭上歡迎我們衷心崇敬的老師……”(該函至今猶存)朱樹屏捧讀再三,不禁涔然淚下,但終因舟山海洋調查的重任在身,未能如願返校。
1951年1月,朱樹屏調回青島,到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室工作(青島);同年3月,調農業部水產實驗所(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任所長,兼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研究員,同時被國立山東大學聘為水產系教授,繼續講授湖沼學、浮游生物學和水化學等專業課程,使中斷了三年的這幾門重要課程得以恢復。他到任後,對科研規劃、研究任務、機構設定、人員配置、設施建設等均具體操持、組織領導,不遺餘力,使研究所的調查研究工作很快全面展開。1952年,正式增設資源、漁撈、海產養殖、淡水養殖和水產加工五個研究室及其它輔助設施。20世紀60年代初,為了從海洋生態和初級生產力入手加強資源與漁業研究,又建立了生產力研究室和實驗生態組,並相應增建了實驗場、同位素實驗室、恆溫室等基礎研究設施,使該所成為中國水產界成果最多、世界知名的骨幹科研單位。在他的直接培養指導下成長起來的科研人員晉升為高級職稱的約有四五十人,其中不少人成了學科帶頭人。
在青島,他曾在膠州灣設站,逐月調查浮游植物生長所需要營養鹽類的組成特點和變化規律,發現營養鹽類的分布相當均勻,除每年4至5月外,營養鹽含量均能滿足浮游植物的需求。他首次提出:根據長期連續的調查結果,預報海產生物資源及養殖業的豐歉,進行“種海”,合理開發利用海洋的戰略思想。
在青島,他與童第周教授共同組織領導了中國首次海洋漁場調查——煙臺、威海外海鮐魚漁場調查,並從理論上總結解釋了調查結果,在論文中揭示了該產卵場屬性同地理位置和地形的關係,黃海暖流同魚群洄游和行動的關係,水溫、餌料生物同魚群分布的關係,漁期同魚性腺發育的關係等規律。調查成果當年即用於指導漁業生產,並獲得中國科學院獎勵。
在朱樹屏等直接領導下,黃海水產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合作編制了《渤、黃、東海漁撈海圖》,該書共三卷,分為海洋學圖集與捕撈對象圖集兩部分,概括地展示了中國對近海漁業資源與漁場海洋學多年的調查研究結果,該項工作獲得中國科學院重大成果獎。
通過長期的縝密調查研究,朱樹屏在20世紀60年代前期,不顧非議與壓力,針對黃、渤海漁業資源狀況提出“資源衰退,應予保護”的觀點,並在許多場合積極闡明,但一直未能被採納,直到1978年以後,“資源衰退”的事實和論點才被公認。這不僅說明了朱樹屏作為科學家的遠見卓識,也顯示了他堅持真理的科學態度,深受後人的緬懷與崇敬。
1956年,他參加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組織的訪問蘇聯代表團,作為水產方面的顧問,同蘇方商洽中蘇水產科技合作草案;1957年參加領導中蘇合作黃海、東海越冬漁場調查;1958年參與指導了中國首次世界最大規模的“全國海洋綜合調查”,在其撰寫的論著《渤海諸河口漁業綜合調查報告》中進一步論述了海洋人工增殖和農牧化;主持了1958~1960年中蘇合作的“發展海洋漁業和利用海洋漁業資源的調查研究”項目。在國際科技合作中,他貫徹周恩來總理的指示,維護國家利益,堅持原則立場,受到水產部領導的讚譽。他參加了我國1956~1967年和1963~1972年兩個科學技術長遠規劃的制定工作。在他的倡議下很多重要研究課題,如海洋生產力研究、紫菜人工養殖等被列入規劃。

攻克難關

1951年海帶南移青島後,在中港試養成功,但在附近許多海區生產的海帶,達不到商品規格。朱樹屏和黃海水產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通過1952年冬至1953年秋的調查與對比,確認是營養貧瘠問題,並於1953年冬率先在太平角開展了海帶施肥養殖試驗,驗證了氮肥促進海帶生長的作用,終於確立了今天以大面積潑灑施肥法為主的海帶瘠區施肥養殖方法,從而在北方廣大貧瘠海區養出商品海帶,其成果獲山東省科學大會獎。
1956年,在朱樹屏等領導下進行的海帶南移浙江試驗成功後,海帶養殖迅速發展。1957年,全國南部沿海海帶養殖試驗點有118處之多;其後,江、浙、閩、粵大面積生產試驗均獲成功。為解決生產所需大量人工幼苗,1957年6月水產部將這個關鍵課題交給朱樹屏。為趕季節,沒有試驗條件,他就因陋就簡,帶領科技人員在臨時趕建的玻璃房和山洞裡,全力投入試驗。1958年2月完成試驗和理論探討,7月利用自然光源、流水控溫的自然光育苗室培育夏苗生產,當年育出大量健康海帶幼苗,移入海面養殖。經過幾年攻關,在朱樹屏等領導下,黃海水產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山東省水產養殖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完成了此項研究開發的一整套全新的海帶育苗方法,經水產部門在生產上推廣以後,成為培育海帶幼苗的唯一生產形式,解決了海帶養殖大發展急需的苗種問題。
1958年,在青島以“海帶自然光育苗法”養殖出的一條大海帶被送到正在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場,朱德委員長高興地宣布說:“這是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代海帶。”
1964年,朱樹屏作為國家科委水產組副組長、“紫菜殲滅戰”組長,組織領導了14個單位的科研人員在福建沿海現場開展了壇紫菜人工育苗與養殖的攻關實驗研究,該研究於1968年完成。1965年,紫菜分別在青島、大連試養成功,實現了紫菜的北移。紫菜養殖也由20世紀70年代初的養殖面積不到1萬畝、年產量1000多噸,發展到養殖面積近10萬畝、年產量超過1萬噸,增長10倍以上。正是朱樹屏領導的紫菜養殖攻關鋪設了紫菜養殖業大發展的坦途,建立了中國的紫菜養殖業。這是朱樹屏科學研究生涯的最後一項重要成果。由朱樹屏領導完成的《海帶施肥養殖》、《海帶自然光育苗》、《壇紫菜人工育苗與養殖的研究》三項成果,均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在紫菜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以後,朱樹屏又提出了紫菜“自由絲狀體”的研究方案,這是紫菜研究中有決定意義的四個課題中的最後一個,在國際上是空白。他制定了一個一年內完成試驗的方案,並信心百倍地投入了工作。正在此時,“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工作的權力被剝奪,他受到批鬥、摧殘,很快身染重病,住進了醫院。病危之時,他在病床上得知日本關於紫菜“自由絲狀體”的研究已獲成功的訊息,感到無比痛惜。“我們中國人至少可以早他們三年奪得這個桂冠的啊!”這是朱樹屏在科研旅程上一個深深的遺憾。

死而後已

朱樹屏身負重任,兼職較多,但毫不居位自尊,始終堅持與科研人員、學生同甘共苦,奮鬥在科研第一線。他的辦公室也是起居室,為了工作,經常在此過夜。他倡導因陋就簡搞科研,親自教科研人員研製儀器設備。他學習、工作惜時如金,常說:“我的時間不是以日、月而是以分、秒來計算的。”他很少休星期天和節假日,常因工作忙隨便買個燒餅在辦公室乾嚼,辦公室備有一張行軍床,有時就在辦公室或實驗室過夜。除深夜回家休息,很少在家停留,三個子女的撫養教育和家務操勞都落到夫人王致平身上。在外出途中的汽車上或火車上也不閒著,不是看就是寫。他生活簡樸,一直是布衣布鞋,有時穿補丁衣服,滿足於粗茶淡飯。他常說:“對工作要高標準,對生活要低水平。”有人說:“朱所長真不像在國外多年、世界知名的博士、學者。”所里備有吉普車,他是一所之長,但外出辦公常騎腳踏車,很少坐車。“文化大革命”中,他堅持真理,剛正不阿。1967年,北京的“外調”人員提審他,交給他一份“調查提綱”,逼迫他寫誣陷周恩來總理的材料,他嚴詞拒絕了。朱樹屏因受人身摧殘而罹病,1972年他第一次病危,周總理獲悉後直接指示中共青島市委:“聽說朱樹屏同志病了,請認真治療。”1975年5月,他第二次病重時,轉上海中山醫院就醫,在手術時,為了保護大腦,以便出院後繼續工作,甘願忍受巨痛而不打止痛針。醫生、護士們被他這種熱愛工作,毫不顧惜個人的犧牲精神感動得落下淚來,以至把他的事跡編印成材料對醫學院的學生進行教育。
他逝世前對家人說:“我還有許多工作要去做,也許我不能繼續為人民工作了,這是我終生最大的遺憾……”“我踏遍了祖國的沿海和重要湖泊,請把我的骨灰撒到我到過的沿海和湖泊!”1976年7月2日,朱樹屏在上海中山醫院與世長辭。
1978年,中央對朱樹屏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冤案作出了徹底平反昭雪的決定。
1987年4月,朱樹屏的夫人王致平在黃海水產研究所的支持下,率領子女乘船赴滬,把朱樹屏的骨灰撒到了黃海東海長江,然後又轉往太湖撒放,終於實現了朱樹屏的遺願。
朱樹屏將畢生精力全部獻給自己熱愛的科學事業、教育事業,以堅毅頑強的意志贏得了學術和事業上的光輝成就。1995年,青島市人民政府決定在百花苑為20位曾在青島工作、生活並做出突出貢獻的文化名人塑像,以此表達對他們的深切緬懷。朱樹屏塑像是首批入園的20尊文化名人塑像之一。
2007年4月1日,朱樹屏百年誕辰紀念大會在農業部黃海水產研究所舉行,並舉行了朱樹屏銅像揭幕儀式,同時《朱樹屏文集》發行。
同年11月《朱樹屏傳》、《朱樹屏信札》、《朱樹屏日記》相繼發行。

個人成就

在浮游植物形態學及分類學研究上的創見

朱樹屏的主要成就是以創新的方法研究了浮游植物的微細結構,根據其在進化上的意義,明確了一些浮游植物的分類地位,提出了新分類系統,修正了前人的工作。其中以對裸藻(Euglena)的研究最為深入,首次闡明有的裸藻有星狀色素體,並指出具多個顆粒狀色素體且無蛋白核者是裸藻中進化最高級者;並更正了前人對藻體微細結構觀察的錯誤,從而依進化順序整理了裸藻的分類系統,將41種裸藻重新訂正為16種。他的這一出色成就,受到國際同行們(如:M·Gojdics ,1953)的重視與讚揚。
角毛藻屬(Chaetoceros)共包括200種,前人將其分為16個組,但各組的特徵常出現交叉混淆。朱樹屏與其合作者發現它們之間的色素體呈現明顯的系統進化特徵,於是按形態構造的進化程度建立3個亞屬,亞屬下按進化順序再分組,改正了過去的人為分類系統。他共建立了3個角毛藻亞屬、發現了屬於鱗孔藻(Lepocinclis)和裸藻屬的20個新種、新變種和新聯合,澄清了許多單細胞藻分類學上的混淆問題。

浮游植物實驗生態學領域的先驅

19世紀至20世紀30年代末,人們進行了很多努力試圖說明浮游植物生長、繁殖、季節變化、分布同環境要素之間的關係。但各要素之間內在關係複雜、多變。因此,通過海上調查分析和用天然水進行的許多浮游植物培養試驗,均未取得任何肯定的結果。20世紀40年代初,朱樹屏經過鑽研,用純化學試劑配製了同天然水成分近似的培養液,即通稱的朱氏人工淡水、朱氏人工海水。經世界許多學者的實驗,證明這種培養液適合海洋與淡水浮游植物的生長、繁殖。對於化學、物理要素對浮游植物生長影響的實驗也非常適用。朱樹屏研究了培養液礦質成分對浮游植物生長的影響,闡明了不同類型水體中,不同浮游植物的分布規律,解決了一些有關營養與代謝等生理學及其他生物學、水化學方面的問題。
1942-1949年,他在國外及國內發表有關浮游植物生態研究論文多篇,論文中不少由他首次闡明的重要論點經過許多學者的試驗、驗證,得到公認,如:朱樹屏1943年發表的關於浮游植物的氮代謝論述,其後E.G.福格(Fogg,1956)、哈里斯(Harris,1954)、R.R.L.吉拉德(Guilland,1963)、松江(1957)等進行了各種藻類的實驗,取得了與之大體相同的結果;又如朱樹屏關於“無機磷焦磷酸鹽(P207)不如正磷酸鹽(PO4)能夠被菱形藻有效利用”、“有機磷甘油磷酸鹽和植酸鈣鎂可被浮游植物直接利用”等論述,H.W.哈維(Harvey,1953)、I.J.平特納和L.普羅瓦索利(Pintnerand Provasoli ,1963)、J.海沃德(Hayward,1968)也均敘述了類似結果。其他許多關於培養液礦質成分定性、定量效能的論述,幾十年來在世界藻類生態、生理研究中,一直被廣泛引用,甚至作為依據。羅伯特W.克勞斯(RobertW.Krauss,1953)引用了朱樹屏對7種藻類、14種鹽類的適宜濃度範圍表,他認為這是“許多淡水藻類可接受的營養濃度範圍”。蘇聯K.A.古謝娃(Γycевa,1956)提出藻類對某些元素的需要量的依據,其中氮、磷、矽均列舉了朱樹屏1942年的論文。朱樹屏回憶說:“我的論點為什麼沒有人能夠駁倒,主要是我的結論是以廣泛的自然水質分析和精確的實驗為依據的。”
朱氏人工淡水(朱氏培養液1-17號)在對浮游藻類生存條件的研究中,他從生態學角度,首次肯定這些藻類適於在濃度極低的無機溶液中生長,同時提出,為獲得良好的生長,不同礦質成分的濃度必須準確地適應各種藻類的特殊需要,從而得出了培養液中不同無機鹽類的組分及其絕對與相對濃度。他從第1號培養液開始,通過試驗修正發展了17種培養液。朱氏5-17號培養液均可供短棘盤星藻(Pedias-trum boryanum)、角星鼓藻(Staurastrum paradoxum)、叢粒藻(Botryococcus braunii)等浮游藻類健康生長。E.G.普林斯海姆(Pringsheim,1949,1964)教授評價:“特別是朱氏10號是最有效的培養液,適合多種浮游藻類生長。”日本田宮博等(1965)介紹朱氏10號是“藻類培養中使用最廣泛的培養液,特別適合培養浮游藻類,如以海水代替自來水,也適用於海水藻類培養”。植物學家E.G.福格(Fogg,1965)評價:“朱氏(1942)在那些試圖開發同藻類自然生長的基質具有類似性的培養液的人們中間,他是先驅。……朱氏10號培養液,在組成和稀釋度上,可以同富營養的湖水相比。”福格列表把富營養湖水、海水同有代表性的3個人工培養液的成分作了比較,其中之一就是近似天然水成分的朱氏10號。它成為世界上幾個經典性藻類培養配方之一。幾十年來,世界各國有關藻類培養方法、手冊,藻類生態、生理、生化學專著及研究論文中,經常予以引用。
朱樹屏1942年曾明確指出各號培養液的適用對象。至20世紀80年代,C.拉基奧(Largeau,1980)、許常虹等(1988)均使用了朱氏13號培養液為基液,成功地促進了成油微藻布朗叢粒藻(Botryococcus braunii)的生長繁殖。朱氏培養液在發表40餘年後,又為人類尋求新能源的研究做出貢獻。
朱氏人工海水1910年著名浮游生物學家E.J.阿倫(Allen)及E.w.納爾遜(NelSOn)曾使用根據范特·霍夫(VantHoff)發表的天然海水中營養鹽含量克分子濃度組成配製人工海水,再加米氏(Miguel'ssolution)營養液A及B,結果只養活了兩株離心列圓篩藻(Coscinodiscus excentri-cus),而且無法重複。其後,阿倫(1914)又按吉特莫爾(Dittmor)的海水分析結果配製並添加改良米氏營養液A及B(Moidfied Miguel's solution A&B)製成米氏人工海水(Artificial Migueled water),用於培養重海鏈藻(Thalas-siosira gravida)失敗;又加氮、鐵、磷營養鹽培養雙尾藻(Ditylum)亦未成功。只有在加入少許天然海水和土壤浸出液後才能培養生活習性特別頑強的新月菱形藻小型變型(Nitzschia closterium f.minutissima)。因此當時有關學者都渴望理想的人工海水配方早日問世,以利藻類實驗生態學研究的開展。
1942-1946年朱樹屏苦心鑽研,突破了配製人工海水的難題。他以其淵博的數理化學知識和海洋考察實際經驗為基礎,參考J.萊曼和R.H .弗萊明(Lyman and Fleming,1940)關於離子聯合假說和湯普森及魯賓遜(Thompson and Robinson,1932)的海水近似組成,研製成功的朱氏人工海水是由海水中10種主要鹽類,加適量硝酸鹽、磷酸鹽和11種微量金屬元素組成。星桿藻(Asterionella japonica)、並基角毛藻(Chaetocerosdecipiens)、條紋脆桿藻(Fragilariast,iatula)、菱形藻(Nitzschia sp.)等10餘種海產硅藻,其中包括對環境條件要求嚴苛的品種,都曾成功地生長在這種朱氏人工海水中(哈維,1957)。M.R.德魯普(Droop,1960)指出:“把微量金屬元素包括於人工海水的培養液中,是從朱氏(1946)開始的。朱氏人工海水的特點是按天然海水成分用純化學試劑配製,不必加土壤浸出液或天然海水等就可以成功地培育多種海洋硅藻,是一代海水培養液的成功代表,具一定歷史地位,是人工海水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在O.金尼(Kinne,1976)的《海洋生態學》(Marine Ecology,1976)列出的24種人工海水培養液中,朱氏人工海水列於首位,是20世紀50年代前人工海水培養液的唯一代表。
浮游植物的純培養技術19世紀末已肯定了無菌培養實驗工作的重要性,用於培養浮游植物時,避免了其他生物干擾,可以明確其營養要求,可以研究生物同環境關係及其生理學、生化學特點。朱樹屏的無菌純種培養方法,如:培養器皿的清潔消毒,微細管稀釋洗滌法,接種到細菌不能繁生而藻類可以生長的加營養鹽海水矽膠平面法,低溫、強光法,白色螢光燈法,泥土溶液,小麥或大麥碎粒雙相培養法,計數定量方法等,均有其獨到之處。由於他培養試驗的突出成就,他的培養方法至今仍被介紹、沿用。在金尼著《海洋生態學》第三卷中,多處詳細介紹了朱樹屏的培養技術。
在海洋化學與湖沼學方面的系統研究朱樹屏是我國較有系統地研究海洋化學問題的先驅(李法西,1980)。早在英國就曾與著名水化學家哈維、弗萊明等共同進行研究。歸國初期,結合水域生產力調查,開展了海洋化學的研究。1947-1949年曾在膠州灣設C1站,逐月調查浮游植物生長所需營養鹽類(以PO4-P和SiO2為主)的組成特點和變化規律,發現營養鹽類的分布相當均勻,除4、5月外,營養鹽含量均能滿足浮游植物的需求。首次提出根據長期連續調查結果,預報海產生物資源及養殖業的豐歉,進行“耕海”,合理開發利用海洋的戰略思想。舟山漁場調查中也研究了浮游植物所需礦質營養的垂直分布與各水層海水的理化性質。對漁撈海圖中應表現的幾種海水化學性質及應當使用的單位和方法,曾在太平洋西部漁業研究委員會全體會議論文集上發表論文加以探討。他在渤海諸河口調查中水化學調查分析項目極為全面,足以為渤海化學海洋學提供初步輪廓。1948年在國內首次講授海洋化學和水質學課程。除講授有關理論外,還傳授了他多年積累的經驗和技術。如他創造用H2O4固定、保存水樣,分析無機磷含量的方法等。為國內水化學專業打下了基礎、培養了一批人才。
在我國湖沼學研究領域,朱樹屏也進行了多項具開拓性的卓有成效的研究。1949-1950年在太湖(包括五里湖養殖區及5個養魚池)進行了12項水性因子及浮游生物的逐月調查,取得大量系統資料,指出湖水已趨向富營養化,並結合自然環境及地質歷史探討了太湖向晚期發展的速度,從而提出對太湖應整治水利及發展養殖的綜合性規劃意見。
1959年進行的微山湖調查,除包括湖盆形態、湖水理化性要素和浮游植物調查外,還調查了浮遊動物、底棲動物和魚類。用黑白瓶法測定光合作用釋氧量,了解湖水初級生產力。朱樹屏的這些湖泊調查,全面、系統,對各要素的關係、變化討論深入、周詳,並結合了生產利用,即使在今天也是極有借鑑價值的。
過去只產食鹽的岱海,20世紀50年代初連年泛濫,成了一害。1953年,朱樹屏對岱海的形態、物理性、化學性和生物性各方面進行縝密調查和科學分析,提出了“這個除浮游生物外沒有更高營養層次動物生存的高鹽度、貧瘠鹼性湖,可以在養魚方面有效利用”的建議。通過移植鯽、鯉、草魚、鰱魚,岱海不久就成功地開展了淡水魚養殖,1956年在岱海設立了內蒙古第一個國營養魚場,取得很大經濟效益。

在生態學基礎上研究水產資源學的帶頭人

水產事業的發展應該同生態學及動物生理學的發展緊密聯繫、相互作用。但1956年前生態學和生理學兩門科學在我國還是空白。50年代起,朱樹屏在我國漁場海洋學、水產資源學研究領域做了大量開拓性的工作。
20世紀50年代初對探捕魚群是否應同環境調查相結合的問題,曾有過爭議。在資源、漁場研究中,他積極倡導研究海洋生產力,他構想調查研究產卵場及索餌場的海洋基本生產力,進而研究海洋生產力對魚、蝦類幼體成活率及魚蝦類肥育、洄游與集群的影響。還構想人為改變海洋生產力,提高魚蝦幼體成活率,增殖資源。
渤海諸河口漁業綜合調查是朱樹屏把他倡導多年的“種海”具體化為“渤海增殖”付諸實施的基礎工作之一。他在1959年3月全國水產科學教育會議上的發言中,就積極提倡“從種地擴大到種水”、“水域生產力可以等於或大於同等面積的耕地,種水之利大於種地”。他認為渤海是個內灣,適於發展增殖。於是首先從作為魚蝦產卵場的河口海區著手調查,採取大面積綜合普查和小範圍專業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在調查規模、系統性、綜合性和專業的深度、廣度上,在我國都是空前的。這些全面、系統的調查資料和精深的科學論述,成了20世紀80年代研究渤海漁業環境變化和漁業資源增殖生態學基礎的重要依據。
調查報告著重探討了渤海生產力問題,並提出了3點有關河口水域改良與發展河口漁業的建議:1.渤海各主要河流入海徑流量最低指標和定期排水問題。2.施肥提高水域肥力;移植餌料價值較大的種類,經過馴化、繁殖,豐富餌料基礎;人工授精、孵化放養經濟魚蝦,加強繁殖保護,增加和擴大資源。3.河口海區底部有機質豐富,適於發展灘涂貝類的增殖與養殖。這些構想和建議是我國發展水產資源增殖的最早倡議,也是朱樹屏為實現“改造海域、提高海洋生產力,增殖資源”構想的一項具有戰略意義和科學開創性的建議。至80年代,渤海增殖已列入國家重點科研規劃,一個正在付諸實施的海洋牧場正在興起。
在朱樹屏直接領導下,黃海水產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合作編制的《渤、黃、東海漁撈海圖》,共三卷,分為海洋學圖集與捕撈對象圖集兩部分,概括地展示了我國對近海漁業資源與漁場海洋學多年的調查研究結果。這項工作獲得中國科學院重大成果獎。

為海帶、紫菜人工育苗與養殖做出關鍵性貢獻

中國海帶養殖技術與產量均居世界領先地位。對此青島的研究、生產單位在協作組中各家爭鳴。有人認為是溫度問題;有人認為是光線問題。
1957年全國南部沿海海帶養殖試驗點有118處之多。其後江、浙、閩、粵大面積生產試驗均獲成功。1958年2月完成實驗和理論探討,7月利用自然光源、流水控溫的自然光育苗室投入了培育夏苗生產,當年育出大量健康海帶幼苗,移入海面養殖。向南推進到30。30'。
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期,我國紫菜生產的苗種來源主要依靠自然孢子,人工苗種培養與葉狀體養殖技術的研究也遠遠不能適應大面積生產的需要。
4年的時間,他們主要進行了野生紫菜生態調查和絲狀體生長發育同環境的關係、殼孢子成熟、放散、附著等實驗生態學的系統研究。解決了壇紫菜絲狀體大面積培養、葉狀體半人工與全人工采苗養殖的整套技術措施。取得了預期效果,將壇紫菜的苗種生產提高到全人工控制的水平。在生產上推廣後,形成大批量育苗室網點。同時將菜罈式附礁養殖生產推進到網簾式半浮動生產方式,擴大了可養水域,開創了福建全省紫菜生產的新局面。
通過長期的續密調查研究,朱樹屏在20世紀60年代前期,不顧有人非議與壓力,對黃、渤海漁業資源狀況提出“資源衰退,應予保護”的觀點,並在許多場合積極闡明。但一直未能被採納。直到他逝後的1978年以後,“資源衰退”的事實和“資源衰退”的論點才為世所公認。

人物年表

朱樹屏,著名海洋生態學家,水產學家和教育家,世界浮游植物實驗生態學領域的先驅。
1907年4月1日 生於山東省昌邑縣。
1934年 中央大學生物系畢業,理學士。
1934—1938年 任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38—1941年 於英國倫敦大學、劍橋大學學習和工作,獲哲學博士學位。
1942—1945年 任英國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雷蘭克斯特研究員,英國淡水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英國淡水生物學協會水產化學部、浮游生物部主任。
1946年 任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1947—1948年 歷任雲南大學生物系教授、山東大學水產系教授兼系主任。
1948—1951年 任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研究員。  1951—1976年 任黃海水產研究所(原農業部水產實驗所、水產部海洋水產研究所)所長。
1960—1976年 兼任山東省水產廳副廳長。
1950—1976年 歷任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第三屆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1963—1976年 任中國水產學會第一屆副理事長。
1976年7月2日 逝世於上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