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山東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學科齊全、學術實力雄厚、辦學特色鮮明,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
211工程”和“
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之一。
山東大學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學。其醫學學科起源於1864年,為近代中國高等教育歷史之最。其主體是1901年創辦的山東大學堂,是繼
京師大學堂之後中國創辦的第二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第一所按章程辦學的大學。從誕生起,學校先後歷經了山東大學堂、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山東大學以及由原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三校合併組建的新山東大學等幾個歷史發展時期。百餘年間,山東大學秉承“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的辦學宗旨,踐行“學無止境,氣有浩然”的校訓,踔厲奮發,薪火相傳,形成了“崇實求新”的校風,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40餘萬各類人才,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學,近年來山東大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各項事業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學校的綜合辦學實力和競爭力明顯增強,辦學質量和為國家、區域服務的能力顯著提高,國際影響力大幅度提升,9個學科的學術影響力和貢獻能力跨入世界前1%。學校基本完成了從教學科研型大學向研究型大學的轉型。
學校規模宏大,實力雄厚。總占地面積8000餘畝(含青島校區約3000畝), 形成了一校三地(濟南、青島、威海)八個校園(濟南中心校區、洪家樓校區、趵突泉校區、千佛山校區、軟體園校區、興隆山校區及青島校區、威海校區)的辦學格局。現有4所附屬醫院,3所非隸屬附屬醫院,11所教學、實習醫院。擁有在職教職工7782人(不含附屬醫院)。各類全日制學生達6萬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41103人,研究生16607人,留學生1813人。學校匯聚了一批傑出人才,共有教授1107人,博士生導師907人。其中,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Peter Grünberg教授加盟山東大學,受聘為特聘教授;山東大學研究生導師莫言教授榮獲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同時,學校有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8人,雙聘院士43人,山東大學終身教授11人,山東大學人文社科一級教授14人;“千人計畫”國家特聘教授22人,“青年千人計畫”5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7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26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講座教授39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2人,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教授45位、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22位、泰山學者攀登計畫人選4位,國家級教學名師9人。7個優秀科研創新團隊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畫”,3個優秀科研創新團隊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學校還擁有精良的教學科研平台,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涵蓋8個二級學科)、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省級重點學科70個,覆蓋文、理、工、醫四大學科領域,實現了各學科的協調發展;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推廣中心等國家級科研平台8個,國家“111創新引智計畫項目”5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教育部、衛生部重點實驗室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個,另有大批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東大學是中國目前學科門類最齊全的大學之一,在綜合性大學中具有代表性。本科生和研究生層次教育涉及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2大學科門類。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5個,專業學位博士點3個,專業學位碩士點27個,本科專業11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8個,形成了結構完整、實力雄厚、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在歷史發展中,山東大學形成了自己的學科優勢和特色。特別是經過20世紀30年代和50年代在青島辦學時期的輝煌與發展,不僅奠定了“文史見長”的學術特色,出現了一批在國內外享譽甚高的人文學者,以及像《文史哲》這樣備受關注的學術陣地,而且在自然科學領域也打下了良好基礎,使山東大學躋身於中國著名學府的行列。上世紀末三校合併以來,新發展的金融數學、晶體材料、凝聚態物理、膠體界面化學、微生物、機械、材料學、心腦血管功能修復、新藥製造、中國古典哲學等學科均達到國內一流水平,有些方向和領域已處在世界水平。
2010年7月,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和《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實施以後,我國高等教育又將迎來新的機遇和歷史性跨越,所有高等學校都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山東大學提出了在建校120周年時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在新的歷史起點,山東大學將抓住機遇,堅持走內涵發展、質量發展、特色發展道路,堅持學術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依法治校戰略,大力推進國際化,全面實施學術振興行動計畫,為實現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新的辦學目標而不懈努力!
歷史沿革
工業專科
(1949——1951)
建立工業專科學校時期
1949年夏,
山東省人民政府決定將省內的6所性質相同、學科相近、具有一定的辦學水平、師資生源兼備的工科類中等專業學校華東交通專科學校、華東交專徐州分校、華東高級工業學校、山東省人民政府生產部工業學校、生產部青島高級工業學校、華東財辦工礦部濟南工業學校全部系科師資設備等合併,組建山東省立工業專科學校。1949年11月1日山東省立工業專科學校正式成立,總校部設在濟南,濰坊、青島各設分校。濟南設電機工程系和自動車系,青島設土木、紡織2個高工科,在濰坊設機械、套用化學2個系科。
張協和擔任校長兼黨組負責人。
山東工專成立
山東工專成立後,校部機關設定:總校設有秘書室、會計室、編譯室、工程大隊、生產管理委員會和其他委員會,各分校設教務處、總務處、會計室、生產管理委員會及各種委員會,學校下設6個系科,計有機械工程系、
電機工程系、自動車工程系、土木高工科、紡織高工科、套用化學高工科。1950年3月,濰校套用化學科改為化學工程系,8月,青校紡織科改為紡織工程系,經過調整,全校共設有電機工程、自動車工程、機械工程、化學工程、紡織工程和土木工程6個系。
環境艱苦
時值建國初期,百廢待興,國家極度困難,各項經費異常拮据,學校建設只能處處因陋就簡,自力更生。當時學生學習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在學校享受供給制待遇,每餐主食是玉米、小米、豆面混合做成的窩頭,除重大節日外,一律吃青菜,絕無肉食;住的是木板搭成的通鋪,門窗殘缺不全。1949年冬天,天氣異常寒冷,濟南最低氣溫達到零下20℃,而此時學生宿舍狀況並未能改善。學校圍牆尚未全部建起,學生宿舍門窗不整,校園時有狼群出現,夜間更甚。為了安全學校成立護衛隊,師生志願參加,輪班夜間巡邏,直到圍牆全部完工。儘管如此困難,環境如此艱苦,全體師生毫無怨言,他們把參加勞動建校視為分內之事,並為自己成為創業者中的一員感到莫大光榮。每到課餘飯後,自發組織的勞動大軍就出現在校園的每個角落。建教室、宿舍所用的城磚都是師生們從4華里以外的舊城南門用手搬肩扛運回來的,學校成立後所建的學生宿舍,用的磚、石大部分是城牆碉堡用料。學生不僅積極參加運料勞動,而且參與製作磚坯,建教學1號、2號樓所需的紅磚,多是學生自己製作的。
解決
1950年6月1日-9日,中央教育部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全國高等教育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成就是:1.確立了高等教育的方針、任務;2.通過了高等學校暫行規程、課程改革的原則及領導關係的決定;3.奠定了高等教育界的初步團結基礎。張協和校長參加了本次會議。為貫徹第一次全國高等教育會議精神,7月25日,山東工專第一次教學會議在濟南總校召開,會議就學校的建設方針、任務、實施步驟與方案、師資培養、課程改革、教學工作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地討論和研究,會議指出,黨的教育方針就是山東工專的辦學方針,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的、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教育”,“工專的任務是以理論與實際一致的教學方法,培養具有高度文化水平並掌握現代科學和技術成就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級建設人才”,會議強調要“克服教條主義和狹隘的實用主義和經驗主義偏向”、“學校要向工農開門”。在具體教學工作中,要努力避免搞突擊、搞短訓班的方式,走正規辦學的路子,改正過去師生相脫離的教學方法,教師要親自批改作業、指導實習、輔導自習,深入學生生活,與學生打成一片,力戒僱傭觀念和等級觀念。會議要求各系要高度重視理論教學,要適當減少學生的社會活動,保證學生的學習時間,並適度精簡專業課程。在總結以往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繼續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一如既往地重視實習教學,規定學生實習成績占學年成績的一半,實習成績不及格者不能升級,同時要避免單純為實習而實習的觀點,注重平時的訓練與培養。為了充分利用假期時間,學校決定把工廠實習定在暑假中進行。這次教學工作會議是山東工專成立以來第一次大型的專門研究辦學思想、確定辦學思路會議,通過這次會議,初步解決辦學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這次會議的方針在實踐中得到了很好的貫徹。
精神
山東工專是由我黨親手創建的高等工科學府,培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合格的工業建設人才是學校的根本任務,所以非常注重優良校風學風的養成,當時學校頒布的校訓沿用了華東高工時期的“人民的立場,科學的態度,創造的精神,實際的作風”,各項工作無不具體體現著這20字的基本精神,幹群關係、師生關係、知識分子與工人關係十分融洽。校長張協和剛屆而立之年,卻是1937年就已奔赴延安參加革命的“老幹部”,來山東後一直保持著老八路的優良傳統和工作作風。他很尊重愛護師生員工,不擺資格,不端架子,學校蓋起第一批教職工宿舍他不進住,一直堅持等全體教師、工人有了住房以後,才最後一個搬進平房辦公居住,張協和的工作作風給全校師生留下很深的影響。師生員工團結一心,相互支持,沒有人講報酬,講索取,大家把精力都集中在如火如荼的學校建設中。在建校勞動中,學生與老師、工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尊師愛生完全是發自內心,非常真摯真誠,學生到食堂幫炊,炊事員關照學生已成為一種風尚,充分體現了親密無間的關係。由於全校師生員工齊心協力,艱苦奮鬥,建校工作進展順利,並取得較大成績。
奉獻
1950年汛期,淮河流域發生特大水災,沿岸人民的生產、生活遭受到巨大損失。華東軍政委員會指示,調山東工專
土木系一級甲、乙兩班立即開赴治淮前線。10月14日,土木系兩個班師生總計79人攜帶測量儀器乘火車抵達南京,參加集中學習後,分赴受災最重的宿縣專區(今宿州市)、
阜陽專區(今
阜陽市)。冬季治淮,主要工作是復堤、清淤、疏浚及乾渠、湖沼堤壩的培修。在工地上,山東工專學生既當施工員、技術員,又當教員、宣傳員,大部分同學兼任工務股長,率領近萬名民工。1950年冬天,華北酷寒,大雪封河,施工難度極大,同學們住的是茅庵,吃的是大灶一伙食(和民工同等待遇,一般是窩頭、稀飯、鹹菜),條件異常艱苦。當時,淮河流域尚有殘匪活動,未鎮壓的反動勢力也借大災之年蠢蠢欲動,伺機破壞。儘管條件如此惡劣,工作如此繁重,但是山東工專學生表現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特殊品質。1951年7月,治淮工作勝利結束。山東工專被治淮領導機關授予“治淮先鋒”錦旗一面,許多學生榮立一等功、二等功。政務院鑒於他們在治淮中的突出表現,專門指示把這批學生畢業分配到淮河沿線工作。當時,學生都是來自全國各地,他們把國家的需要作為自己的志願。1950年7月,工專高工部第一屆畢業生共54人,為了國家需要和國家大局,全部愉快地接受到東北工作的分配任務,將自己的知識和青春獻給了邊疆的建設事業。抗美援朝期間,全體學生回響黨中央號召,踴躍報名參軍,參加節約捐獻活動。
工學院時期
(1951——1983)
改名
為加速學校發展,適應大規模經濟建設需要,1950年11月14日,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山東工專改名為
山東工學院,1951年6月13日,山東省人民政府魯(51)字第326號令:“接華東軍政委員會指示,決定將山東省立工業專科學校改為山東工學院,並經本府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由本府工業廳馮平廳長任工學院院長,張協和任副院長”。學校改為山東工學院時領導關係為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委託山東省文教廳、工業廳代管。學校設有黨組,張協和任黨組書記。
鼎盛
1952年夏,中央教育部決定“以培養工業建設人才和師資為重點,發展專門學院,整頓和加強綜合大學,以華北、東北、華東為重點,進行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工作”。從下半年開始,中央教育部對全國高等院校進行了院系調整。根椐方案要求,學校承擔了建設4個系11個專業的任務:機械工程系設機械製造、金相熱處理及其車間設備本科,金工、金相熱處理專修科;電機工程系設發電廠配電網及
配電系統、無線電通訊廣播本科,發電廠電機、有線電工程專修科;化學工程系設無機物工學本科;自動車工程系設拖拉機專業本科,汽車維護與檢修專修科。山工的土木工程系、紡織工程系調至新成立的青島工學院。與此同時,山東工學院機械、電機兩系的師資、設備、學生調入機械工程系、電機工程系。這次調整使學校由6個系減為4個系,但調整後的教師隊伍得到加強和充實,教師中有不少人曾在英、美、德、日、比等國留過學,獲得各種學位,各有所長,各有所專,他們長期從事高等教育工作,教學經驗豐富,頗受學生尊崇和歡迎。這次全國規模的院系調整,學校的師資水平達到了建校以來的鼎盛時期,社會聲望也得到顯著提高。
調整
1953年山東工學院改由中央高教部直接領導。此時,正值國家“一五”計畫第一年,中央鑒於大規模的、有計畫的經濟建設已經開始,為使高等學校院系分布進一步趨於合理,人力物力的使用更為集中,各類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更為明確,決定繼續進行專業調整。1953年8月7日,中央高教部下達調整方案,山工拖拉機專業改為汽車本科專業;無線電通訊廣播本科調入
南京工學院;有線電專修科調入交通大學(上海交大);汽車維護與檢修專修科停止招生;化工系停辦,無機物工學本科專業調入
華東化工學院;設在上海的華東交通專科學校撤消,該校機械科調入山工金工專修科和熱處理專修科。調整後山東工學院設機械、電機、自動車3個系,設
機械製造工藝(本科)、汽車製造(本科)、發電廠配電網及聯合輸電系統(本科和專修科兼有)、金屬切削加工(專修科)、金屬熱處理(專修科)6個專業。1954年12月31日,中央高教部、機械工業部聯合發出通知,以交通大學、
華東工學院、山東工學院等三校所有汽車專業的師資、設備、學生為基礎,組建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後為
吉林工業大學)。根據通知要求,1955年暑期,山東工學院自動車系調往長春,1955年暑期,
蘇南工業專科學校鑄工專修科調入山工。
增設
1956年暑期學校增設金屬壓力加工及機器、鑄造工藝及機器,電機及電器3個新專業,金屬熱處理專修科改為本科,其他專修科停辦,加上此前新設的工具機與刀具專業全校共有2個系、7個本科專業;成立夜大學部,設機制工藝、發電廠2個專業,第一屆招生91名。
宣傳政治
為了加強師生的政治思想工作, 1952年5月31日,學校成立政治輔導處,下設組織、宣教、青年3個職能科,分管組織、宣傳、青年教師工作。同時各系設
政治輔導員1人,具體負責全系師生政治理論學習的組織檢查,協助黨組織進行政治思想教育。政治輔導處針對全校師生思想情況,結合國內形勢,經常採用時事報告、組織討論及通過《山工校刊》(《山東工大報》前身,1953年1月開始出版)、廣播、黑板報等多種途徑,進行時事政策教育,在學生中開展學習目的、學習紀律、熱愛勞動、熱愛專業、
共產主義道德品質的教育。這些措施對師生政治覺悟的提高和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政策中存在的問題
1956年5月19日,中國共產黨山東工學院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召開,出席大會的57名代表,代表全校428名師生黨員。會上丁宗岳代表上一屆黨委作了《為堅決貫徹黨對知識分子的政策,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向科學進軍而奮鬥》的報告。這次大會始終貫穿了
批評與自我批評精神,檢查了建校以來在貫徹中央知識分子政策中存在的問題,批判和揭露了學校黨記憶體在的問題及個別黨委委員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缺點錯誤。大會活躍了黨內民主生活,增強了黨的團結,健全了黨的民主制度,為加強黨的領導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為更好的貫徹黨的決議提供了組織保證。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黨的工作領導集體,經上級批准,丁宗岳擔任本屆黨委會書記,
王鐵生、向旭為副書記。 1959年8月26日,山東工學院第二次黨代會召開,丁宗岳當選為新一屆黨委書記,孔真、侯淑平當選為副書記。在黨建方面,1951年全校只有1個黨支部,40名黨員,1959年全校有4個黨總支,42個黨支部,黨員人數達到472名。全校教職工797人,其中教師286人,在校學生達3309人。1951年到1959年已畢業學生2435名,共完成科研項目218個,科研論文128篇,讀書報告80餘篇,校園占地面積344322平方米,建築面積86161平方米,圖書館藏書261600冊。
增設
1959年初機械、金屬工藝、電機3個系專業達到15個。1959年底又新增4個系、17個專業,原機械製造系與金屬工藝系合併為第一機械系,新增第二機械系、無線電電子學系、數學力學系、理化系,這樣學校設有6個系32個專業。
發展
決策
山東工學院成立後,科研工作有了長足的進展。1954年6月3日,學校第10次院務委員會通過了開展科學研究工作的決定,科研工作被正式提上議事日程。從1951年到1955年,共完成科研項目16個, 1956年,共完成科研項目15個。教務長
劉先志為某廠設計的“發汽收熱器”為該廠解決了生產中的關鍵問題,他的《液下周期激勵所引起的波浪形狀》一文被蘇聯《機械力學》雜誌轉載。為加強對學校科研工作的領導,保障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1956年4月17日,學校科學研究部成立。為了進一步推動學校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向社會及時宣傳推廣學校的科研成果,擴大學校的社會影響,10月,《山東工學院學報》創刊發行。1958年9月,研製成功一台400周交流計算台、一台C610-山工型無級變速車床和陀螺儀。10月18日試製成功我省第一台模擬電子計算機,
數字計算機、模擬電子計算機、程式控制工具機等成果達到先進水平。11月,
中國科學院山東分院機械動力、自動化、力學3個研究所在山工成立。
調整
1958年山東工學院重歸山東省領導。1961年山工調整為5個系20個專業,這5個系分別是第一機械系、第二機械系、電機系、無線電系、數理系。從1962年,學校下馬了精密儀器、電真空技術、無線電部件與材料、套用物理、套用化學和計算數學6個專業,停辦汽車拖拉機、
工程力學專業,焊接工藝設備專業暫不招生。最後全校保留11個專業,即機械製造工藝及設備、內燃機、
熱能動力裝置、電廠電力網及電力系統、電機電器、工業企業電氣化、無線電技術、焊接工藝及設備、熱處理、鑄造、鍛壓。
1961年9月15日中共中央批准發布、試行《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草案)》(簡稱《高校六十條》)。 根據《高校六十條》的有關規定,
學校領導體制由以前的“黨委領導的院務委員會負責制”改為“黨委領導下的院長為首的院務委員會負責制”。1963年9月9日,原濟南工學院的“農田水利工程系”正式調入山工,改名為“水利工程系”,同時調入教職工50人。11月,學校撤銷數理系,改設基礎教學部。
1991年9月12日,原電子計算機系調整為電子工程系和計算機工程系,原基礎部的半導體物理及器件專業調入電子工程系。1993年2月28日,數理系、外語系成立,基礎課教學部撤銷。 1994年5月15日,專科起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面向全省恢復招生,同年8月10日,國家教委批准學校增設通信工程和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套用數學專業改為計算數學及套用軟體專業,省教委批准學校增設
製冷與冷藏技術、汽車製造與維修、供用電技術、城鎮建設、文秘和國際貿易等6個專科專業,並於當年招生。10月29日,機械工程系改名為機械工程學院,材料工程系改名為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力工程系改名為電力工程學院。1995年8月10日,增設
環境工程、技術經濟、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3個本科專業,增設
檢測技術與套用專科專業。1996年8月10日,增設工業設計和國際企業管理2個本科專業。1998年8月,增設會計學本科專業。
工業設計專業開始招收藝術類考生,截止到1998年9月,學校共有43個專業。1998年底根據教育部頒布的新專業目錄,將原有43個老專業改造為23個寬口徑新專業,並新建4個專業,新增輔修專業23個,新開必修課和選修課100餘門。1999年又對部分專業、學科和院系進行了調整,成立了管理學院、土建與水利工程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至此,學校逐步形成了文、理、工、管4大門類的綜合性大學辦學格局。
無政府狀態
學校於1965年暑期首次招收研究生4名,擔任研究生導師的是
艾興、孟繁傑、
侯博淵,“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停止招收研究生。學校歷來重視學生自立能力的培養和艱苦樸素、紮實勤奮作風的養成,自學校誕生以來,廣大青年學生一直在學校建設中起著重要作用,無論是建校之初,還是60年代,從一號至七號教學樓到游泳池、北校門的施工工地上,都有他們辛勤勞動的身影。學校的學生工作曾得到郭沫若、
錢學森等科學家的關懷,他們先後致信院刊編輯部,參加同學們關於“今天的大學生應當做什麼”的討論,提出了對政治與業務、紅與專關係的看法。這次大討論由山東工學院在校生髮起,在全國範圍內展開,產生了很大影響。 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在中國發生了長達10年的“文化大革命”。高等學校作為重災區,遭受到嚴重的挫折和損失。從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各造反組織之間的派性鬥爭幾乎不斷,整個學校完全處於一種無政府狀態,
整改
“文革”結束以後,學校的領導機構、系科組織、專業設定隨著形勢變化進行了相應的調整。1978年3月20日,經省文委批准,撤銷學校政治部、教革部、後勤部,重設黨委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人事處、教務處、科研處、生產處、保衛處、總務處、院工會。民盟、九三學社相繼恢復組織活動。《山東工學院學報》、《山東工學院院刊》相繼復刊出版。
1977年11月,學校恢復基礎課教學部和各系教研室。1978年3月,第一、第二、第三機械系重新合併為第一機械系、第二機械系。1978年9月,學校增設機械設計、計算機、繼電保護、數學4個專業。1978年冶金系停辦,1983年8月恢復水利工程系。1983年9月,增設家用電器和工業熱能利用專業。1983年,學校14個學科招收了碩士研究生,其中6個學科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1978年,全校有36項科研項目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寫出學術論文58篇。這一年3月召開的
全國科學大會上,學校研製的半導體
繼電保護裝置、稀土高鋁耐熱鑄鐵、電子束曝光機、短波終端機4項成果獲獎,劉先志教授、馬長貴副教授被評為先進個人。在1979年省科研成果授獎大會上,學校有20項科研成果獲獎。1980—1981年全校14項科研成果通過鑑定,其中2 項達到或接近當時國際水平,9項達到國內水平,3項填補省內空白,有13個科研項目獲省級一、二、三等獎。1982年,有8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獎勵,14篇論文獲得山東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1983年有34項科研成果獲得各級獎勵。
1981年3月,學校被省政府確定為省屬重點院校,9月,機械製造工藝及設備專業、
電力系統及自動化專業被確定為省屬高校重點專業,11月3日,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機械製造、機械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
工程熱物理、內燃機、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6個專業學科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12月,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首批擁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學校之一。
工業大學時期
( 1983——2000.7)
改名
1983年9月19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山東工學院改名為山東工業大學,從此,山工發展史又掀開新的一頁。1984年1月18日,山東省委批准
郭興和任山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3月28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決定任命
夏天赳為山東工業大學校長。
改革
1984年山東工業大學被山東省確定為改革試點單位,學校及時調整工作思路,結合實際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明確提出了“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改革指導思想和逐步建成一個培養本科生為主,研究生、專科生多層次的,以機電類為主土、化、計算機多學科的,以工為主理、工、管理多門類的,站在若干學科前沿具有相當科研水平的綜合性工業大學的奮鬥目標。1984年學校取得系處級幹部任免使用權和講師、副教授及相當技術職稱的人事審批權。1986年12月30日,學校隆重舉行教師職務聘任大會,42名教授、238名副教授、372名講師、296名助教接到聘書,這是學校第一次向教師頒發聘書。校部機關中校長辦公室與黨委辦公室分開,組織部、人事處各負其責,組織部分管科級以上幹部,人事處分管教授、副教授、講師、一般幹部和工人,生產處與機械廠合署辦公,成立物資設備處和教學科技服務部。1989年底,全校共有31個處系級單位,校機關處級單位19個。
培養
為了加快
高層次人才培養,適應山東省經濟飛速發展的形勢,1985年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工程熱物理、內燃機、工業自動化、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機械製造等學科招收研究生班。1986年7月28日,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核批准學校機械製造專業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艾興教授為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並於1987年開始招生。此外,機械製造、機械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工程熱物理、內燃機、工業自動化、固體力學、鑄造、壓力加工、電機等11個學科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增設
1984年3月,學校增設
水利水電工程建築、電氣技術、機械製造3個本科專業,並於當年招生。1984年8月21日,全校設10個系(部),除原有的第一機械工程系、第二機械工程系、電機工程系、電力工程系、電子工程系和基礎課教學部以外,增設動力工程系、計算機工程系、管理工程系、水利工程系。1985年,增設無機化工、
化工設備與機械2個本科專業。1986年2月,增設
科技英語、套用電子技術、計算機軟體本科專業。學校的機械製造工藝及設備,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金屬材料及熱處理3個學科被省教育廳確定為省級重點學科專業,給予重點扶持。1985年9月成立馬列主義理論教學部。1987年,恢復農田
水利工程專業。同時,第一機械工程系改稱機械工程系,第二機械工程系改稱材料工程系,電機工程系改稱自動化工程系,水利工程系改稱水利及土建工程系。到1989年12月,全校設有11個系(部)32個專業,在校生已接近7000人。
基礎設施緊張
學校在擴大辦學規模的同時,基礎設施緊張的矛盾也凸顯出來,僅僅1984年和1985年兩次擴招,使在校生數量幾乎翻了一番,學生數量劇增給學校帶來了巨大壓力。當時,無論師資力量、實驗條件、教室宿舍食堂、體育場所、圖書館以及其他辦學條件,遠不具備容納在校生6000人的能力,而這次擴招僅僅是現有人員、設備的最大限度的挖潛。當時校舍特別是教工宿舍緊張的矛盾較為突出,這些問題不儘快解決,將嚴重製約學校的發展。為儘快解決基本建設方面所存在的困難,促進學校的快速發展,經多方面爭取,山東省政府先後批准了一些基建項目。從1983年到1989年底,校舍建築面積增加了近14萬平方米,幾乎相當於重建了一所山東工學院。
學校實驗室發展迅速
1983年以來,學校實驗室建設發展迅速,到1989年,學校建有63個實驗室,實驗用房面積29257平方米,實驗技術人員327人,全校實驗教學開出率達到93%。1984年以來,學校從各方面爭取資金1200多萬元,更新、配備了大批先進的實驗設備,另外爭取世界銀行貸款220萬美元,專用於實驗室建設,到1989年,各類實驗儀器設備增加到2180台(件),設備原值總計4190 萬元。1991年1月13日,學校4個學科、3個實驗室被確定為省級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4個重點學科分別是:機械製造、鑄造、內燃機、工業自動化。3個重點實驗室分別是:材料工程實驗室、
電力系統動態模擬與數字仿真實驗室、計算機輔助設計實驗室。
師資
學校通過加強培養、積極引進等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一支具有較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導師艾興教授是國內著名的金屬切削方面的專家,現任中國高校切削研究會副理事長兼華東分會理事長,澳大利亞國家科研委員會重大科研資助項目評審專家,
香港城市大學製造工程系和管理系兼職教授。幾年來,學校共推選出省級中青年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41人,校級的56人。建立了教學拔尖人才評選制度,制定了積極延攬、引進高層次、高水平人才的辦法,吸引博士、
博士後來校工作。1989年以來,學校教師中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5人,山東省勞動模範1人,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36人,山東省優秀教師1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87人,此外,還聘請了一批兩院院士和著名專家學者任名譽教授、客座教授、兼職教授。1999年3月在“
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第二批設定特聘教授崗位學科中,
材料加工工程學科獲準設崗,這在
地方院校中是唯一的。1999年11月,在第三批特聘教授崗位學科中,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科獲準設崗。
第一次科技工作會議
1991年4月26日,學校召開了第一次科技工作會議,會議確立了科技工作在學校中的重要地位,明確提出了要把學校建設成為教學、科研兩個中心,實現了辦學思想的重大轉變。據統計,“八五”以來,學校每年從事科研工作的人員均超過800人,其中從事開發研究的人員超過400人。“七五”期間,學校科技工作的幾項主要指標大部分列全國高校的第90位到140位,到“八五”後期,主要指標全部進入全國高校的前70位,有的指標進入了前10位,在全國地方院校中均進入前10位,有3項指標居第1位。1990年,學校科技經費僅320萬元,1995年達到1445萬元,1998年全校科研經費突破2000萬元。“八五”期間,有16項成果獲國家級科技獎勵,占山東省獲國家級獎勵項數的十分之一,其中發明獎12項,在全國高校中僅次於
清華大學居第2位,套用科技成果的推廣套用率達到60%,累計創造社會經濟效益超過30億元。1999年,學校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階,共承擔縱、橫向課題391項,其中“九五”國家科技攻關課題2項,“863”高技術課題1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3項;實到科技經費3383.2萬元;鑑定成果76項,其中國際水平37項;申請專利11項,專利授權9項;獲國家發明獎2項,省、部級獎勵23項;發表學術論文1000餘篇。2000年,學校獲教育部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1項,省級獎勵25項。國際合作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美國先驅公司捐贈500萬美元軟體和300萬元人民幣硬體建立的“山東孟堯微電子研究中心”,使學校在EDA領域開發條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截止2000年7月,全校共有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個研究所,53個研究室。1998年,山東省CAD工程技術中心在山工大建立,新建
環境科學與工程技術中心等3個研究機構,學校圖書館藏書84萬冊,已實現了采編、典藏、流通等部門的計算機管理,並具備在線上檢索能力。1999年新增光碟伺服器和微機40餘台(套),30座電子閱覽室、光碟資料庫區域網路和多媒體導讀系統相繼建成。
1995年12月,學校工程熱物理、焊接、金屬塑性加工、
信號與信息處理4個學科被確定為省級“九五”重點學科,
工程陶瓷、液態金屬與遺傳工程、工程控制系統3個實驗室被確定為省級“九五”重點建設單位,連同“七五”期間省級重點單位,學校的省級重點建設單位增加到19個。圍繞“
211工程”建設,1997年學校將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加工工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信息系統與控制工程、
動力機械及工程熱物理作為5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學位點取得重大突破
學位點建設也取得了重大突破,1990年以前學校碩士點為11個,博士點1個(機械製造),1990年10月5日,
計算機套用專業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12月27日,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鑄造專業成為博士學位授權點,並新增3個碩士點,全校
博士生指導教師3人。1996年5月,金屬塑性加工專業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新增碩士點4個,1998年6月19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材料學、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6月22日,學校原有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對應調整為: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學、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碩士授權學科、專業也作了相應調整。1998年7月10日,山東省學位委員會批准山工8個學科、專業增列為碩士點,學校碩士學位授權點增至25個。1999年新增博士指導教師10名。1999年初,學校新增機械工程和材料學與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實現了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零的突破。2000年共有博士生導師33名,建立起了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1995年1月6日,省政府以魯政字1號文致函國家教委,申請對山東工業大學進行“211工程”部門預審。1996年9月份,省教委又以魯教科字42號文向國家教委呈交《關於開展山東工業大學“211工程”建設部門預審的補充報告》。1996年10月2日,國家教委同意山東省開展“211工程”預審工作。
1996年11月26日,預審開始 。參加預審的專家組成員分別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校長
左鐵鏞,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昌大學校長
潘際鑾,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校長
潘承洞,中國工程院院士、青島海洋大學校長
管華詩,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盧強,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礦業學院教授
宋振騏,博士生導師、
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
吳林,博士生導師、華中理工大學原校長
黃樹槐,博士生導師、
浙江大學原校長韓禎祥,博士生導師、
河北工業大學校長顏威利,專家組組長左鐵鏞,副組長潘際鑾。1996年11月28日,經專家組評議,10位專家組成員“一致同意通過山東工業大學‘211工程’部門預審”。
“211工程”建設項目
1997年6月18日,學校又如期通過了“211工程”建設項目
可行性研究報告專家論證和立項審核,1998年12月24日,省政府正式批准學校“211工程”建設項目立項。1999年6月山東省計畫委員會轉發《國家計委關於山東工業大學“211工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根據國務院批准的《“211工程”總體建設規劃》,正式同意山東工業大學作為“211工程”項目院校,在“九五”期間進行建設。至此,山東工業大學“211工程”建設進入正式實施階段。
歷任校長
周學熙 (1866-1947) ,山東大學第一任校長,於1901年-1902年任校長,校址濟南
王壽彭 (1875-1929) 於1926年-1927年任校長,校址濟南
楊振聲 (1890-1956) 於1930年-1931年任校長,校址青島
趙太侔 (趙畸) (1889-1968) 於1932年-1936年及1946年-1949年任校長,校址青島
林濟青 於1936年-1938年任校長,校址青島
華崗 (1903-1972) 於1951年2月-1955年8月任校長,校址青島
晁哲甫 (1894-1970) 於1956年-1958年任校長,校址青島 成仿吾 (1897-1984) 於1958年8月-1974年1月,校址濟南 潘承洞 (1934-1997) 於1986年11月-1997年任校長,校址濟南 曾繁仁 (1941- ) 於1998年-2000年7月任校長,校址濟南 徐顯明 (1957- ) 於2008年11月-2013年10月任校長,校址濟南 |
現任領導
李守信,男,漢族,1954年10月出生,河北河間人,中共黨員,法學博士。1973年2月參加工作,1978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1985年獲英國倫敦大學碩士學位,2002年獲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學位。2002年11月任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社會發展司司長,2003年4月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司司長,2006年6月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展規劃司司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學術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社會發展領域和規劃領域的規劃編制、投資安排、巨觀管理、重大改革及發展政策研究制定等工作。2011年10月任山東大學黨委書記(副部長級)。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兼職教授。 張榮,男,漢族,1964年2月出生,江蘇淮安人,中共黨員,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79年9月入南京大學物理學系學習,1986年7月留校任教,1995年3月晉升為教授,2000年當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2年2月任南京大學校長助理,2004年6月任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助理,2006年11月任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10年4月任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2013年10月任山東大學校長(副部長級)。 李建軍,男,漢族,1956年9月出生,山東平度人,中共黨員,大學畢業,研究員。1978年畢業於山東大學生物系並留校任教,1980年12月調山東大學人事處工作,1986年4月任山東大學人事處副處長,1992年6月任山東大學人事處副處長(正處級),1994年1月任山東大學威海分校黨委副書記,1997年6月任山東大學威海分校黨委書記,2002年2月任山東大學黨委副書記、威海分校黨委書記,2008年4月任山東大學黨委副書記,2012年7月任山東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 王琪瓏,男,漢族,1964年4月出生,山東萊西人,中共黨員,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0年9月入山東大學化學系學習;1985年9月在法國poitiers大學理學院攻讀碩士、博士學位;1989年10月在法國Total石油公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90年12月山東大學化學院任教,先後被評聘為副教授、教授;1997年1月任山東大學化學院副院長;1998年5月至2000年6月任山東大學研究生教育中心常務副主任、主任;2000年6月任山東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兼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長;2000年9月任山東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2002年2月任山東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02年3月兼任研究生院院長,2004年1月兼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2007年12月任山東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 |
歷史名人
酒旗風暖名士狂——梁實秋
懷念成老
數學家校長潘承洞
水光雲影共徘徊——沈從文在山東大學
文學大師王統照
緬懷老院長王哲同志
力學專家劉先志
寬厚仁和的長者鄧從豪院士
“兩彈元勛 ”——王淦昌
耳鼻喉科專家孫鴻泉
沉穩厚實的治史之才——鄭鶴聲
認真為人為學的史學家張維華
博古通今的法學家——喬偉
張協和院長與山東工學院
獲得國際殊榮的吳富恆
民國史專家——孫思白
一代史學宗師——王仲犖
童書業先生二三事
語音康復專家楊仁中
馮沅君從白山黑水走來的朗誦詩人高蘭
“骨科聖手”趙常林
蕭滌非地之子——記現代鄉土文學作家臺靜農先生
學映北斗 風範長存——高亨先生和山東大學
人的花朵——記美學家呂熒先生
影響
從山東工專、山東工學院到山東工業大學,已走過了51年的光輝歷程。經過幾代人的奮力開拓,學校已發展成為學科門類比較齊全、規模較大、水平較高,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地方綜合性工科大學。
規模
學校占地面積42公頃(即42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設有4個學院、13個系、3個教學部、44個專業;25個碩士點,4個博士點;現有在校本專科學生7900人,研究生600人;2個
博士後流動站;教職工2789人,其中教師1166人。教師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34人,教授141人,副教授409人。
學校有10個省級重點學科、6個省級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個研究所、53個研究室、4箇中心實驗室和85個實驗室。擁有一大批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其中有國家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和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30多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80多人。
榮譽
建校以來,學校向社會輸送了6萬多名畢業生,“八五”期間承擔國家計畫和企業委託科技項目700餘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級獎勵數居山東省各單位之首,其中獲國家發明獎的數目居全國高校第3位。學校在新材料、新工藝、機電一體化、電子信息、節能技術、環保技術的
高新技術領域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