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前王朝時期,早王國時期,古王國時期,第一中間期,中王國時期,第二中間期,新王國時期,第三中間期,後王朝時期,托勒密王朝,後埃及時期,地理環境,區域位置,地形地貌,氣候,自然資源,行政區劃,區劃詳情,主要城市,國家象徵,國名,國旗,國徽,國花,人口,政治,政體,憲法,議會,政府,司法,政黨,政要,經濟,綜述,農業,工業,財政金融,貨幣,旅遊業,服務業,對外貿易,外來投資,外來援助,文化,宗教,習俗,禮儀,禁忌,繪畫,飲食,節日,語言,軍事,交通,公路,鐵路,空運,水運,社會,教育,科技,衛生,媒體,電力,通信,治安,災害,外交,外交政策,對外關係,中埃關係,旅遊,著名景點,文化遺址,
歷史沿革 前王朝時期 公元前5000年,農業聚落已經遍布從下埃及的三角洲到
上埃及 亞斯文 的第一瀑布甚至更往上游的
尼羅河 兩岸。農業為文明的出現奠定了物質基礎。
公元前4000年,埃及進入
前王朝時期 ,前王朝時期又叫作
涅伽達文化 時期,涅伽達文化因埃及南部的涅伽達遺址而得名,涅伽達文化一期又稱阿姆拉文化。涅伽達地方1610號墓中的一個黑頂陶罐上,發現了作為王權標誌之一的紅冠形象(以
眼鏡蛇 作為其標誌)。在屬於格爾塞時期的一個墓中(涅伽達1540號墓)發現的一塊陶片上,畫著一個象徵王銜符號的
荷魯斯 鷹神的形象(這也是王權的標誌之一)。
早王國時期 公元前3200年,
美尼斯 統一埃及建立了第一個
奴隸制國家 。
早王朝時期 包括了
埃及第一王朝 (公元前3150年~前2850年)與
埃及第二王朝 (公元前2850~前2686年),時間由前王朝時期直至公元前2686年,直至古王國時期。有關這個時期的資料乃來自少數的遺址及其他刻有法老王名的物件,當中最重要的是那爾邁石板。除了在那爾邁石板上的簡單文字,仍無發現任何有關第一王朝與第二王朝的詳細記錄。
古王國時期 埃及第三王朝 (公元前2686年~前2613年),從納特里克特—左賽爾(Neteriknet—Djeser)到
胡尼 (Houni),共有五位國王。焦瑟統治時代是權力和勝利的開始,此時出現了以沙卡拉的
階梯金字塔 建築群為代表的恢宏壯觀的石頭建築。該建築群的設計師、醫聖兼學者的伊姆霍特普成為史書上首批出現的偉人之一。這一時代是強而有力的中央集權君主製得以發展的時期,君主坐於都城
孟斐斯 ,分派各省總督統治全國。國王
左塞爾 統治時期對
西奈半島 發起了數次遠征行動,並征服了當地的民族;他還派出人員前往此處開採
綠松石 和銅等礦產。
埃及第四王朝 (公元前2613~前2494年),從
斯內夫盧 (Snefrou)到斯克普斯卡夫(Skepseskaf),共有六或七位國王。從金字塔的雄偉程度來判斷,斯奈夫魯、
胡夫 和
哈夫拉 的統治時期為這個時代的頂峰。在達夏爾,梅頓和基薩修築的金字塔顯示出王朝的治國有方、經濟繁榮。
第四王朝是古埃及歷史
古王國時期 第二個王朝,古埃及文明在這一時代達到空前的高度,例如最大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就是這個時代的胡夫法老建造的。因此第四王朝被認為是古埃及的“榮譽時代”。
埃及第五王朝 (公元前2494年~前2345年),從烏斯卡夫(Ouser)到烏納斯(Ounas),共有九位國王。最著名的是薩胡蕾(Sahoure)和吉德卡雷—伊塞西(Djedkare—Isesi),
薩胡拉 是
烏瑟卡夫 和Khentkaues I的長子,在位15年,他開鑿了連同
地中海 和
紅海 的Bubasti運河,並建立了龐大的艦隊。擴張疆域。
埃及第六王朝 (公元前2345年~前2181年),從
特提 (Teti)一世到女王尼托克里斯(Nitocris),共七位國王包括佩比一世和活了上百歲的佩比(Pepi)二世。雖然第六王朝文治武攻顯赫一時,曾組織過遠至非洲南端的軍商遠征,但一些省督不斷膨脹的權力使中央集權的
孟斐斯 備受威脅,而引發了內亂。
第一中間期 第一中間期 (公元前2181~前2040年)包括
埃及第七王朝 (公元前2181~2173年),
埃及第八王朝 (公元前2173~2160年),埃及第九、十王朝(公元前2160~前2040年)。
古王國後期中央政府崩潰後,政府已經無法維護經濟穩定,接著發生的食品短缺和政治辯論升級為饑荒和小規模內戰。儘管存在難題,但地方統治者不再對國王進貢,而利用新獲的獨立維護各省的繁榮。一旦掌握了自己的資源,各省經濟上變得更加富足,在創作力爆發之際,各省的藝術家繼承和調整了古王國時期服務於王權的文化主旨,書吏們發展和豐富了文學的風格,表現出這一時期的創造力和樂觀。
埃及第七王朝、埃及第八王朝混亂動盪局面之後,埃及逐漸形成了兩大權力中心:一是位於埃及中部的赫拉克列奧波里,赫拉克列奧波里統一了北部三角洲和中部埃及的廣大地區,建立了埃及第九、十王朝。另一中心是南方的
底比斯 。底比斯建立了第11王朝,控制了埃及南方,並一度將勢力向南發展到第一瀑布。
中王國時期 從公元前22世紀中葉起,赫拉克列奧波里和底比斯就展開了爭奪霸權和統一埃及的鬥爭。最初雙方互有勝負。最後,埃及第十一王朝(底比斯王朝)的國王
孟圖霍特普二世 戰勝了赫拉克列奧波里的
埃及第十王朝 ,重新統一了埃及。埃及的歷史進入了中王國時期。孟圖霍特普二世重新統一埃及後,便力圖加強中央政權及其對地方的控制。他任命王族成員擔任新設定的下埃及官邸長官的職務,並撤換了原敵視底比斯的喜烏特州的州長。但鑒於王權依然軟弱,中王國在其初期對原屬赫拉克列奧波里王朝的其他州長和支持底比斯的南方各州長均未觸動。
中王國的國王們恢復了國家的繁榮和穩定,刺激了藝術、文學和紀念性建築工程的復甦。在對外關係上,中王國的諸國王更加積極地尋找新的土地和資源,進行擴張和貿易。阿美涅姆赫特一世、
辛努塞爾特一世 、辛努塞特爾三世等國王對南方的
努比亞 和東北方的
敘利亞 、
巴勒斯坦 地區展開軍事行動。
到了埃及第十二王朝,統治者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整頓地方政府。中王國的末期國內各種矛盾都很尖銳,王權再度衰弱,統一又遭破壞,埃及再一次陷入分裂和混亂的狀態。於是開始了第二中間期。
第二中間期 喜克索斯人 在三角洲東部建立了第十五王朝和第十六王朝兩個王朝,最初與第十三、第十四王朝對立,後逐漸擴大其勢力。阿赫摩斯於公元前1567年攻占喜克索斯人首都阿瓦利斯,將喜克索斯人全部趕出埃及。阿赫摩斯開創了埃及第十八王朝,埃及由此進入了新王國時期。
新王國時期 埃及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67年~前1320年),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的第一個王朝,也是古埃及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在驅逐喜克索斯人後,立即開始了對外擴張,在大約一百年的時間裡,從一個尼羅河谷和三角洲的地域王國擴展成為一個地跨西亞北非的大帝國,它的勢力範圍,南達
衣索比亞 ,北達
愛琴海諸島 、
克里特島 、
賽普勒斯島 ,
巴勒斯坦 、
敘利亞 等地區。
從新王國時期起,埃及的國王開始被尊稱為“
法老 ”。原義為“大房子”。在古王國時代,該詞僅僅指王宮和宮廷,並不指國王本人。到中王國末期開始夾雜用於對國王的頌詞之中,如“王宮,祝其長壽,健康而無恙”。
公元前1085年,
阿蒙神廟 祭司赫利霍爾(Herihor)篡奪王位,建立埃及第二十一王朝,新王國時期結束。
第三中間期 埃及第二十一王朝:赫里荷爾自行宣布為埃及國王,同時又保留阿芒神僧侶長的職位。這樣的措施無疑是要遇到一些抵抗的。與此同時,在
塔尼斯 城有一個名叫斯門提斯的國王,勢力及於整個三角洲和中埃及的大部分。
埃及第二十二王朝:由布巴斯梯斯的9王組成(據阿夫利坎努斯),其中保留的塞松契斯,奧索爾通和塔凱羅提斯3王名,顯然相當於舍尚克,奧索爾康和塔凱羅特,其餘6王名沒有保存下來。曼尼托記載第二十二王朝總計230年。
埃及第二十三王朝:開國法老為帕杜巴斯一世,也稱為帕圖巴特斯,他在第二十二王朝舍尚克三世統治的第八年,在三角洲地區自立為王,在三角洲萊翁特坡里斯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曼尼托稱它為塔尼斯王朝。這樣再度出現了南北朝的局面。
埃及第二十四王朝:是古代埃及在前8世紀時期的一個短暫王朝,歷時只有十餘年,定都於西部的
塞易斯 ,統治
尼羅河三角洲 一帶,最後被南方的第二十五王朝所滅。
埃及第二十五王朝:(
努比亞王朝 或衣索比亞王朝)是自前8世紀中期至前7世紀中期統治下的一個王朝,它的君主起源於Kush,亦作“庫什”、“古實”;即
努比亞 ,大約位於今
蘇丹 北部,後來征服了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因
亞述人 的入侵而衰落,最後一任法老在第二十六王朝派兵占領
底比斯 後退回努比亞。
後王朝時期 公元前525年,埃及成為
波斯帝國 的一個行省。在此後的一千多年間,埃及相繼被
希臘 和
羅馬 征服。
托勒密王朝 托勒密王朝 (公元前305~前30年),是在
馬其頓帝國 君主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埃及總督
托勒密一世 所開創的一個王朝,統治埃及和周圍地區。沿用此前的埃及模式建立了政府機構,定都亞歷山大。這座城市試圖展現統治者的權力,並以著名的
亞歷山大圖書館 為核心,成為了世界文化和學術的中心。
托勒密王國建立者托勒密一世在公元前305年自立為國王並宣稱自己是埃及法老。托勒密王朝統治埃及直到前30年埃及女王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 (埃及豔后)兵敗自殺為止,歷經275年。
托勒密王朝雖然是以希臘人為統治階級,但是卻沒有扼殺埃及自身文化傳統,甚至修建了不少埃及神廟,最著名的就是
菲萊島 上的伊西斯神廟,在這個時期埃及與希臘的文化開始全面融合,甚至包括宗教信仰,很多神靈開始共有神性,比如
阿蒙神 等同於
宙斯 ,
荷魯斯 等同於
阿波羅 ,
托特 等同於
赫爾墨斯 等等。同時大量古希臘學者來到埃及,對埃及的歷史、神話、技術等進行研究和記錄,如今我們看到的古埃及著作,大多都是在這個時期經由希臘人記錄與撰寫的。
亞歷山大港 是
托勒密王國 的首都,也是當時是希臘化世界的重要文明中心以及貿易樞紐。托勒密王朝被世界史學界公認為是古埃及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它的諸位君主也被史學界公認為是法老。
後埃及時期 1922年2月28日,英國宣布埃及為獨立國家,但保留對國防、外交、少數民族等問題的處置權。
1953年6月18日,成立埃及共和國。
1961年,敘利亞發生政變,退出“阿聯”。
1971年9月1日,改名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地理環境 區域位置 埃及地跨亞、非兩洲,隔
地中海 與歐洲相望。埃及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只有
蘇伊士運河 以東的
西奈半島 位於亞洲西南部。國土面積1000145平方千米,排名世界第三十位,94%的國土為沙漠。東臨
紅海 並與
巴勒斯坦 、
以色列 接壤,西與
利比亞 為鄰,南與
蘇丹 交界,北臨地中海。海岸線長約2900千米。
尼羅河 縱貫南北,全長6700千米,在埃及境內長1530千米。
地形地貌 埃及可分為四個部分:尼羅河谷和三角洲地區地表平坦,
開羅 以南通稱
上埃及 ,以北為
下埃及 ,面積約為3.3萬平方千米;西部的
利比亞沙漠 是
撒哈拉沙漠 的東北部分,為自南向北傾斜的高原,面積約為67.1萬平方千米;東部
阿拉伯沙漠 ,西至尼羅河河谷,東到紅海濱,面積約為22.5萬平方千米;
西奈半島 面積約6萬平方千米,大部分為沙漠,南部山地有埃及最高峰聖卡特琳山,海拔2629米。
氣候 埃及全境乾旱少雨,
尼羅河三角洲 和北部沿海地區屬
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其餘大部分地區屬
熱帶沙漠氣候 。開羅地區年降雨量約18毫米,夏季平均氣溫最高34.2℃,最低20.8℃,冬季氣溫最高19.9℃,最低9.7℃。地中海沿岸城市
亞歷山大 年平均降雨量約200毫米。南方地區夏季平均氣溫最高42℃,最低20.8℃,冬季平均氣溫最高25.8℃,最低9.6℃,早晚溫差大。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埃及97%的水源來自
尼羅河 。埃及與
蘇丹 分別於1929年、1959年簽訂尼羅河水資源分配協定,規定尼羅河每年大約840億立方米水量中,埃及使用555億立方米,蘇丹使用185億立方米,剩下100億立方米計作蒸發流失。埃及人均用水量不足600立方米,低於
聯合國 確定的人均用水標準(1000立方米),屬於“缺水國家”。為彌補供水不足,埃及加大對農業用水的再利用(達130億立方米),並加大對尼羅河谷地及三角洲地區地下水的利用(達65億立方米)。灌溉用水占埃及用水量的90%。
油氣資源
截至2019年末,埃及石油儲量為32億桶(4億噸),居非洲第六位,占全球總量的0.2%;天然氣儲量2.1萬億立方米,居非洲第三位,占全球總量的1.1%。天然氣主要儲量分布為:
西部沙漠 地區占40%左右;地中海地區占25%左右;尼羅河三角洲地區占15%左右;其他產區包括
蘇伊士灣 、
東部沙漠 、西奈及上埃及地區。埃平均原油日產量達71.15萬桶,天然氣日產量達1.68億立方米,國內消耗的天然氣數量占天然氣總產量的70%,其餘30%供出口。2015年,埃及近海海域發現迄今地中海範圍內最大天然氣田,潛在天然氣蘊藏量為8500億立方米。
礦產資源
截至2019年末,埃及已探明
磷酸鹽 儲量約70億噸,鐵礦6000萬噸,還有
錳 、煤、金、
鋅 、
鉻 、銀、
鉬 、銅和
滑石 等資源。
行政區劃 區劃詳情 埃及行政區劃
埃及劃分為27個省、8個經濟區,每個區包括一個或數個省。
埃及行政區劃 主要城市 開羅風光
埃及首都
開羅 位於
尼羅河三角洲 頂點以南14千米處,北距
地中海 200千米,是埃及的政治、經濟、商業和文化中心。
開羅省 、
吉薩省 、蓋勒尤比省共同組成的大開羅區,面積約3085平方公里,人口約2280萬(2017年)。夏季平均氣溫最高34.2℃,最低20.8℃;冬季最高19.9℃,最低9.7℃。是阿拉伯和非洲國家人口最多的城市,是世界第十六大都會區。古埃及人稱開羅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開羅稱作“卡海勒”,意為征服者或勝利者。
亞歷山大 :位於
尼羅河 口以西,距首都開羅約200多千米,是埃及第二大城市,埃及和東地中海地區貨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城市。公元前332年,希臘
馬其頓 國王
亞歷山大大帝 占領埃及後建立此城,並以他的名字命名。亞歷山大風景秀美,氣候宜人,是埃及的夏都和避暑勝地,被譽為“地中海新娘”。亞歷山大是古代和中世紀名城,地中海沿岸政治、經濟、文化和東西方貿易的中心,是埃及的航運和外向型工業中心之一。
塞得港 :埃及主要港口城市之一,地處非洲和亞洲、
地中海 和
紅海 的交接點,城市綜合發展水平較高。1859年,隨著
蘇伊士運河 的開鑿而修建,以當時派駐的總督塞得帕夏的名字命名。
沙姆沙伊赫 :位於
西奈半島 南端,歷史上長期無人居住,1967年至1982年被
以色列 占領,1982年根據
戴維營協定 歸還埃及。沙姆沙伊赫是著名的熱帶海濱度假勝地,每年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來此觀光度假。近年來,在沙姆沙伊赫舉行多次重要的和平會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將“2000—2001年和平之城獎”頒發給沙姆沙伊赫,以表彰這座城市在中東和平進程中發揮的特殊作用。
國家象徵 國名 通常認為,英語中“埃及”一詞是從
古希臘 語演變而來的。
阿拉伯人 則將“埃及”稱作米斯爾,在
阿拉伯語 中意為“遼闊的國家”。埃及又稱為
金字塔 之國,棉花之國。
國旗 埃及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紅、白、黑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白色部分中間有國徽圖案。紅色象徵革命,白色象徵純潔和光明前途,黑色象徵埃及過去的黑暗歲月。
埃及國旗
國徽 埃及國徽 為一隻金色的鷹,稱薩拉丁雄鷹。金鷹昂首挺立、舒展雙翼,象徵勝利、勇敢和忠誠,它是埃及人民不畏烈日風暴、在高空自由飛翔的化身。鷹胸前為盾形的紅、白、黑三色國旗圖案,底部座基飾帶上用阿拉伯文寫著“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埃及國徽
國花 埃及的國花是
藍蓮花 ,學名睡蓮。藍蓮花原產於古埃及
尼羅河流域 和東非地區,並且還是埃及的國花。古希臘人在征服古埃及之後,因為藍蓮花美麗、神聖、靈性以及藥用特性,將其帶到了世界各地。藍蓮花在埃及的寓意有愛情,智慧和生命。
藍蓮花
人口 據埃及中央公共動員與統計局(CAPMAS)數據,截至2021年5月,埃及人口超過1億,集中分布在
尼羅河三角洲 和沿岸地區,勞動力占比約29%。其中,開羅省為1016萬人,吉薩省為932萬人,東部省774萬人,亞歷山大省543萬人。受疫情影響,目前在埃及的華僑華人總數不超過1萬人,主要集中於
開羅 、
亞歷山大 、艾因蘇赫納等地區。
政治 政體 埃及的政體為
共和制 。根據憲法規定,埃及內閣是埃及最高執行及管理機構,人民議會是埃及最高立法機關,議會為
兩院制 ,總統為國家元首。
憲法 原憲法於1971年9月經全民投票通過,1980、2005和2007年三次修訂,2011年
穆巴拉克 下台後被廢止。2012年12月,埃及全民公投以63.8%的支持率通過新憲法。2013年7月3日,埃及軍方宣布中止2012年憲法。2014年1月,新憲法草案以98.1%的支持率(投票率38.6%)通過全民公投。2019年4月,埃及舉行全民公投,以88.83%的支持率(投票率44.33%)通過憲法修正案,主要內容包括延長總統任期,設立參議院、副總統等。
議會 2019年4月修憲將議會由
一院制 改為
兩院制 。眾議院擁有立法權、監督權和財政權,政府對
眾議院 負責,受其監督;任期5年,設不少於450個席位。新設的參議院為咨政機構,主要職能是就立法、結約、外交政策等重大事項向眾議院和總統提出建議;任期5年,設300個席位。2020年埃先後舉行參議院和眾議院選舉,現任眾議長
哈納菲·賈巴利 ,參議長阿卜杜瓦哈卜·阿卜杜拉齊格。
政府 根據憲法規定,埃及內閣是埃及最高執行及管理機構,由總理和部長組成,現任總理為
穆斯塔法·馬德布利 。負責經濟的部門主要有財政部、貿工部、國際合作部、投資與自由區管理總局、通訊與信息技術部、電力和可再生能源部、石油礦產部、交通部和旅遊文物部等。主要成員有外交部長舒克里、國防部長扎齊,內政部長陶菲克等。
2022年8月埃及政府改組,馬德布利留任總理。現內閣成員共33人。主要成員有外交部長舒克里、國防部長扎齊,內政部長陶菲格等。
司法 司法機構分為普通司法機構和行政司法機構。普通司法機構的最高部門是最高抗訴法院,院長由侯斯尼擔任。行政司法機構的最高部門是最高行政法院,院長由哈菲茲擔任。開羅還設有最高憲法法院,負責解釋法律法規的憲法性質,院長布洛斯·法赫米。檢察機構包括總檢察院和地方檢察分院,總檢察長哈馬達·薩維。
人民議會是埃及最高立法機關,主要職能是立法和修憲,審議和批准協定與條約,審議和批准政府施政綱領和財政預算,討論國家大政方針,批准宣布戰爭和緊急狀態,監督政府日常工作等。
政黨 政黨
成立時間
介紹
現為議會第一大黨,擁有65席。主張建立世俗國家和司法獨立,保持原有的社會價值觀和習俗,全體公民擁有信仰自由及民主、自由權利。婦女應發揮社會作用,參與各領域建設。主席為伊薩姆·哈利勒。
祖國未來黨 (Nation's Future Party)
前身為祖國未來運動,目前在議會中占53席,為議會第二大黨,自稱是埃及青年的政黨,成立目的是以“政黨政治”替代街頭政治,使青年以和平方式參與政治生活。目前黨員人數約10萬人,黨主席為艾什拉夫·拉沙德。
前身是
華夫脫黨 ,是穆巴拉克時期的主要反對黨。目前在議會中占35席,為議會第三大黨。要求加快政治、經濟和社會改革,保障基本自由和人權,密切同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的關係,重點發展與非洲國家關係。主席為艾布·夏克。
祖國保護者黨(Homeland Defenders Party)
目前在議會中占18席,為議會第四大黨。該黨主要由退役軍官創立,主張應理性參與政治,為保衛國家貢獻力量,不應陷入政治狂熱。該黨對其他政黨採取開放態度,不主張政黨或團體間相互對立。秘書長為賈拉勒·馬哈茂德·哈里迪。
政要 現任總統:
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 ,1954年出生,1977年畢業於埃及軍事學院,獲學士學位。1987年在埃及指揮與參謀學院獲碩士學位。曾於2005–2006年在美國陸軍作戰學院學習。曾在陸軍步兵部隊服役,歷任機械化步兵營營長、國防部情報與安全處處長、駐沙特使館武官、北方軍區參謀長、司令、埃及軍事情報局局長。2012年8月擔任埃國防部長、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主席,2013年7月領導軍方罷黜前總統穆爾西,並在臨時政府中擔任第一副總理兼國防部長。2014年3月辭去所有職務參選總統並勝選,6月8日宣誓就職。2018年6月,塞西連任總統。
埃及總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
現任總理:
穆斯塔法·馬德布利 ,1966年出生。獲開羅大學工程學院博士學位。2000年起在住房部任職,歷任城市規劃總局技術部長、副局長、局長,2012年任
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 阿拉伯地區署長,2014年任住房部長,2018年6月出任總理。
現任眾議院議長:
哈納菲·賈巴利 ,1949年出生。1975年畢業於
開羅大學 法學院,1987年獲得
艾因夏姆斯大學 法學院博士學位。曾在埃法務部、總統府、最高憲法法院以及巴林王國憲法法院等部門工作。2010~2011年任阿拉伯憲法法院聯盟秘書長,2018年6月起任埃最高法院院長。2021年1月12日當選埃眾議院議長,任期5年。
現任參議院議長:阿卜杜瓦哈卜·阿卜杜拉齊格,1948年出生。1969年畢業於開羅大學法律系。曾在埃總檢察院、行政法院、最高憲法法院等部門工作。2016~2019年任最高憲法法院院長。2019年任祖國未來黨主席。2020年10月起任參議院議長。
經濟 綜述 埃及屬開放型市場經濟,擁有相對完整的工業、農業和服務業體系。服務業約占
國內生產總值 46%。工業以紡織、食品加工等輕工業為主,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6%。農村人口占總人口55%,農業占國內生產總值18%。石油天然氣、旅遊、僑匯和
蘇伊士運河 是四大外匯收入來源。
2011年初以來的埃及動盪局勢對國民經濟造成嚴重衝擊。埃及政府採取措施恢復生產,增收節支,吸引外資,改善民生,多方尋求國際支持與援助,以渡過經濟困難。2013年7月臨時政府上台後,經濟面臨較大困難,在海灣阿拉伯國家的大量財政支持下,經濟情況較前有所好轉。2014年6月新政府成立後,大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2022年/2023財年):10.2萬億埃鎊。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22年/2023財年):96294埃磅。
經濟成長率(2022年/2023財年):3.8%。
官方匯率(2024年1月):1美元≈31埃及鎊
在
世界經濟論壇 發布的《2019年全球競爭力指數報告》中,埃及在141個國家中名列第93位。根據《2020年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埃及在全球190個國家和地區中排第114名。截至2021年5月,國際評級機構
穆迪 、標普、
惠譽 對埃及主權信用評級分別為B2、B/、B+,展望均為穩定。
農業 埃及是傳統農業國,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55%,農業從業人員約550萬人,占全國勞動力總數的31%。埃及政府重視擴大耕地面積,鼓勵青年務農。全國可耕地面積為310萬公頃,約占國土總面積的3.7%。近年來,隨著埃及經濟的發展,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有所下降。棉花是埃及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主要為中長絨棉(35mm以下)和超長絨棉(36mm以上),被稱為“國寶”。經過近幾年的改革,農業生產實現了穩定增長,是經濟開放見效最快的部門。但隨著人口增長,埃及仍需進口糧食,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之一。
工業 埃及工業以紡織和食品加工等輕工業為主。工業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6%,工業產品出口約占商品出口總額的60%,工業從業人員274萬人,占全國勞動力總數的14%。
油氣工業
埃及是非洲地區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油氣工業是埃及經濟的主要支柱之一,占GDP總值的13.6%。埃及油氣管理體系是在埃及石油和礦產部統一領導下,由埃及國家石油公司(EGPC)、埃及國家天然氣公司(EGAS)、埃及南部石油公司(Ganope)、埃及煉化公司(Echem)等單位組成。2016—2019年,外國公司在埃及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的投資達350億美元,其中燃料和能源領域占埃及國內生產總值的27%。
紡織工業
埃及有非洲最大的棉花和紡織工業集群,從棉花種植到紡紗、織布,直至成衣製造均可生產,產業鏈較為完整。在成衣製造方面有較強的能力,織布和印染環節相對較弱,需大量進口。埃及約有7000多家紡織企業,其中90%為中小企業,吸納就業約150萬人,占全國工業就業人口的三分之一,紡織業占GDP比重約3%。近年來,紡織品(含成衣製造)出口額約占出口總額的10.6%,主要出口市場為歐洲、美國、土耳其和義大利。
汽車業
埃及本地無自主汽車生產線,車輛供給基本依賴進口和本地組裝。擁有轎車組裝廠12家,客車組裝廠8家(8條生產線)、貨車組裝廠5家(9條生產線)。
鋼鐵業
埃及是非洲第一大鋼鐵生產和消費國,2018年鋼鐵產量排名全球第21位。鋼鐵行業為埃及支柱產業,產品廣泛套用於建築、造船、工業製造等領域。目前,埃及鋼鐵產量整體過剩,但生產技術相對落後,生產成本偏高,高等級鋼材和特鋼仍需大量進口。
財政金融 財政來源除稅收外,主要依靠旅遊、石油、僑匯和蘇伊士運河四項收入。
中央銀行
埃及中央銀行 (Central Bank of Egypt,簡稱CBE)於1960年成立,是直屬內閣的銀行業管理機構。其主要職能包括發行貨幣,監督銀行體系運作,制定信貸和銀行業務政策,管理外匯儲備,調節外匯市場,監督支付體系,跟蹤管理外債等。
商業銀行
1975年,埃及頒布第120號《銀行法》,對境內所有銀行的業務範圍、操作模式進行界定,主要分為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專業銀行三種類型。商業銀行經營一般性的存儲業務,並為各種市場交易提供資金。投資銀行可以接受存款,為外貿業務提供融資,但主要是投資中長期業務,如扶持新興產業、對固定資產投資提供融資等。專業銀行主要服務於國家的特定行業,為房地產、工業、農業發展提供長期的資金支持。
埃及擁有從業牌照的銀行共40家,包括5家國有銀行、28家私有及合資銀行、7家國外銀行分行。
埃及國民銀行 (National Bank of Egypt)是埃及最大的商業銀行,在上海開設分行。埃及銀行(Banque Misr)為第二大商業銀行,在廣州設有辦事處。商業國際銀行(CIB)是埃及最大的私營銀行。
外資銀行
埃及較大的外資銀行包括
卡達國民銀行 (QNB)、
滙豐銀行 (HSBC)、商業國際銀行(CIB)等。2003年,埃及頒布實施新《銀行法》,歡迎外國銀行和金融機構參與埃及銀行的私有化進程,通過參股、收購等方式進入埃及金融市場。
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
當地時間2023年3月30日,埃及總統塞西發布2022年第628號共和國決定,批准埃及加入
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 。
保險業
截至2019年6月底,埃及共有39家保險公司,總保費達352億英鎊。其中,有15家壽險公司、22家財險公司、1家出口保險公司和1家保險合作社。在這些公司中,3家為國有,其餘29家為私有。此外,還另設有1家再保險公司。埃2018/19年財年,保險業對GDP貢獻率為9%,保費同比增長19%。保險資金主要投資於銀行存款、政府債券和非政府債券。
證券市場
埃及資本市場可追溯到19世紀,是中東北非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市場之一。亞歷山大交易所成立於1888年,開羅交易所(現稱埃及交易所)成立於1903年。在二十世紀,埃及交易所曾被視為全球第五大交易所。埃及政府於1992年頒布《資本市場法》。
埃及有兩大證券交易所:主機板為埃及交易所(EGX),中小企業板為Nilex。基準指數為EGX30,代表埃及交易所中流動性和活躍程度最高的30家公司,另有EGX50、EGX70、EGX100等權重指數。2021年6月17日收市的EGX30指數為9865.59點,其歷史最高為18363.2點(2018年4月)。2021年6月,埃及EGX有上市公司200餘家,資產總市值約6300多億埃鎊。
信用卡使用
截至2019年底,埃及共有信用卡337.51萬張,POS機8.84萬台,ATM機1.33萬台。國際主要信用卡發卡公司與埃及銀行均有一定程度的合作,如
VISA 和
Mastercard 等。埃及信用卡使用率一般,在開羅及其他大城市的高檔賓館、商場、超市及旅遊場所普及率較高。
中國銀聯 選擇埃及銀行卡聯合組織Egyptian Banks Co(簡稱EBC,品牌標識為123)作為在埃及的合作夥伴。自2010年1月起,包括
埃及國民銀行 、埃及銀行等各大銀行在內的埃及境內3000餘台ATM受理銀聯卡,覆蓋率幾乎為100%,基本做到持銀聯卡遊覽埃及暢通無阻。銀聯卡在埃及ATM機開通的服務為取現(埃鎊)和餘額查詢。
貨幣 埃及法定貨幣為
埃鎊 (L.E.)。2016年11月4日,埃及實行浮動匯率,埃鎊大幅貶值,經劇烈波動後於2017年開始啟穩,2019年後略有升值。2021年3月31日,埃及央行公布的官方中間價為1美元兌換約15.67埃鎊,1人民幣兌換約2.41埃鎊。自2019年起,埃及主要商業銀行開通人民幣業務,可通過開立人民幣賬戶與埃鎊結算。
旅遊業 服務業 服務業在埃及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服務業收入占GDP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上,主要來自旅遊、蘇伊士運河收入等。服務貿易順差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巨額貨物貿易逆差,外匯不足的部分通過僑匯、援助或借債解決。
對外貿易 埃及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有貿易關係,主要貿易夥伴是中國、美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日本、沙特、阿聯等。2022/2023財年埃及對外貿易總額為1104.07億美元,其中進口707.83億美元,出口396.24億美元。
埃及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穀物、電器設備、礦物燃料、塑膠及其製品、鋼鐵及其製品、木及木製品、車輛、動物飼料等。主要出口產品是礦物燃料(原油及其製品)、棉花、陶瓷、紡織服裝、鋁及其製品、鋼鐵、穀物和蔬菜。埃及出口商品主要銷往阿拉伯國家。
外來投資 1974年6月,埃及政府頒布第一部投資法。自90年代中期以來,埃及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速度加快。2014年下半年以來,埃及局勢逐步趨穩,投資環境得以改善,2014年外國對埃及直接投資總額約180億美元,位居非洲國家第一。2017年6月,埃及頒布新《投資法》,有利於吸引外國投資,在土地出讓模式、所得稅減免、投資保障、本地雇員數量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2021年《世界投資報告》,2020年埃及吸收外資流量為58.5億美元;截至2020年底,吸收外資存量為1324.77億美元。根據埃及中央銀行數據,2019/2020財年(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埃及吸收外國直接投資淨額74.5億美元,同比下降9.6%。歐洲、阿拉伯國家和美國是埃及外國投資的主要來源地。
中國對埃及投資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20年中國對埃及直接投資流量2734萬美元;截至2020年末,中國對埃及直接投資存量為11.9億美元。據埃及投資和自由區管理總局(GAFI)統計,在埃及註冊的中國企業超過1500家,投資領域集中在油氣開採和服務、製造業、建築業、信息技術產業以及服務業等。在中國駐埃及大使館經商處備案並開展經貿活動的中資企業機構共140多家,其中在埃及正式註冊的有80家,其餘為非正式的聯絡處、項目部等。
美國對埃及投資
根據埃及美國商會(AmChamber in Egypt)公開數據,2019/2020財年美國對埃及直接投資達14.1億美元,同比增長4.4%,占埃及當年FDI流入量的8.9%。美國是埃及當年第四大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國。美國投資額最大的項目是Apache公司在埃及油氣領域的投資。2019年,
埃克森-美孚公司 獲得埃及天然氣特許經營權,標誌著該公司獲準進入埃及的天然氣銷售市場。
截至2018年底,美國對埃及的非油氣直接投資存量總計26億美元,活躍在埃及的大多數經濟領域。非油氣投資情況如下:
服務業投資占比17%,公司數量占埃及所有美國公司的近40%。涉及領域包括商業服務,諮詢,醫療保健、教育、建築等。在通訊和信息技術領域的投資者包括
思科 、
惠普 、
IBM 、Oracle(
甲骨文 )和
微軟 。建築領域有Bechtel(柏克德)等公司。開展特許經營業務的餐飲品牌包括:
肯德基 、
麥當勞 、
必勝客 、
星巴克 、巴斯羅賓、
漢堡王 、奇利斯、酷聖石、乳品皇后、星期五等。
歐盟對埃及投資
根據媒體報導,截至2018年底,
歐盟 在埃及直接投資存量428億美元,註冊公司6339家,提供就業崗位19.2萬個。歐盟國家中除英國、法國、德國外,比利時的投資額也比較大,但主要原因是
布魯塞爾 為歐洲重要的離岸金融中心,許多歐盟第三國資金經比利時流入埃及。
英國對埃及投資
英國與埃及的經貿聯繫歷史悠久,是埃及最大的外資來源國之一。據媒體報導,英國在埃及實際投資約460億美元,主要集中在油氣行業,約405億美元。主要企業包括
BP 、
Vodafone 、
葛蘭素史克 、英聯資本等。據埃及有關部門統計,截至2018年底,英國對埃及
FDI 存量約56億美元,公司數量超過1600家。
法國對埃及投資
根據媒體報導,截至2018年底,在埃及直接投資存量50億歐元(約合56億美元),活躍註冊公司160家,提供3萬多個就業崗位,2016/2017財年,營業收入43億歐元(約合48億美元)。主要企業包括
Orange 、
Total 、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 等。
德國對埃及投資
據德國—阿拉伯工商業商會數據,德國在埃及主要投資項目包括:DEA投資8億美元,從事油氣勘探和開採,進入埃及市場超過45年,項目位於蘇伊士灣、Desouq和亞歷山大北部海域;Egyptian German Industrial Corporate,於1991年成立,目前建設有3座工廠,主要生產聚丙烯、聚氯乙烯、黃銅等工業產品。其他德國知名品牌和企業均有註冊公司,從事生產活動,如Mersedes-Benz(
戴姆勒集團 )、Basf(
巴斯夫 )、BMW(
寶馬 )、Henkel(漢高)、Leoni(
萊尼 )、
SAP 、Symrise(
德之馨 )、ThyssenKrupp(
蒂森克虜伯 )、Duravit(
杜拉維特 )、Bayer(
拜耳 )、DMG MORI(德馬吉森精機,德日合資)等。Metro(
麥德龍 )在埃及投資經營連鎖超市業務。
外來援助 美國是埃及的主要援助國。向埃及提供援助的國家和國際組織還有德國、法國、日本、英國、義大利等國家及
世界銀行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和阿布達比發展基金等。
埃及接受的外國援助主要有無償援助、低(無)息貸款,以及無息外幣存款等幾種形式。其中,無償援助多由美歐提供,貸款由國際和地區性發展金融機構提供,無息外幣存款多由海灣國家注入。2011年革命後,一些國家和機構的對埃援助相對減少或暫停。塞西總統執政以來,國際社會對埃援助逐漸恢復。因地緣關係及利益關切度方面存在差異,有關國家和機構對埃及援助的資金規模和目的有所區別。美國是埃及的主要援助國。向埃及提供援助的國家和國際組織還有德國、法國、日本、英國、義大利等國家及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阿布達比發展基金等。
歐美已開發國家及多邊金融機構。出於地緣和安全考慮,埃及一直是阿拉伯國家中接受美歐國家援助最多的國家之一,這種援助以提升區域戰略合作和強化安全保障為主要出發點。美國每年為埃及提供15億美元的援助(包括13億美元軍事援助和2億美元經濟援助),一度中斷後於2015年恢復。2020年,
美國國際開發署 (USAID)向埃及提供1.25億美元援助,涉及農業和農村發展,海水淡化等多個領域的項目。2020年,埃及國際合作部與美國國際開發署簽署7項雙邊協定,以支持衛生、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科學和技術領域、技術、農業、治理和貿易以及投資等領域發展。
2014—2020年,歐盟在歐洲鄰國文書(ENI)框架下向埃及提供的雙邊援助達7.56億歐元,著重支持埃及實現經濟現代化,能源可持續化,提高社會發展與社會保障水平,建設穩定和現代的民主國家。截至2020年底,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 (EBRD)累計提供資金73.16億歐元,涉及130個項目。德國政府累計提供21.3億歐元發展援助。2020年,德國政府向埃及提供8000萬歐元贈款,用於支持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灌溉、水資源、衛生服務和固體廢物管理等領域的合作項目。英國政府提供發展援助約1.2億英鎊,涉及35個項目。2020年,法國發展署與埃及國際合作部簽署總額為1.5億歐元的發展基金協定,涉及法國大學重建,
達米埃塔 鐵路線,
赫勒萬 污水廠等項目。
國際金融機構方面,截至2020年3月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累計向埃及提供貸款餘額86億美元。IMF自2016年以來,曾連續3年提供總額120億美元“擴展基金計畫”(EFF)貸款;
世界銀行 在埃及的合作項目總金額達80億美元;
非洲開發銀行 (AfDB)在埃及項目為30個,總金額達28億美元。
中國對埃及援助概況
利用中國政府援助實施的項目包括:開羅國際會展中心、蘇伊士經濟區投資服務大樓、十月六日城埃中友誼示範學校、
蘇伊士運河大學 水產培訓中心、農村學校等16個成套項目,以及向埃及政府提供1000輛機動車,援埃及海關兩套貨櫃檢測設備,援埃及電廠太陽能路燈、醫療用品等物資項目,派遣農業專家開展技術合作項目等。目前中埃雙方正在實施或探討實施的援助項目包括:衛星總裝集成測試中心、遠程教育改擴建、埃及2號遙感衛星、蘇伊士經濟區職業培訓中心、蘇伊士運河大學水產教學培訓中心、蘇伊士運河大學埃中套用技術學院技術援助和設備項目等。對於部分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雙方也開展了利用中方優惠貸款、提高貸款優惠度的有益嘗試。
文化 宗教 伊斯蘭教 為埃及的主要信仰宗教,信徒以遜尼派為主,占總人口的84%。同時存在科普特基督正教、
天主教 、希臘基督正教、
亞美尼亞基督教 ,以及
基督新教 等多個基督教教派(約占16%)。另有約600萬海外僑民。科普特基督正教為埃及傳統基督教派,屬東方基督正教中的一個獨立教派,埃及
科普特人 多屬於此教派。
習俗 每星期五是“
主麻日聚禮 ”,教徒為數眾多,信守每日5次禮拜教規,即晨禮、晌禮、哺禮、昏禮、宵禮。
在埃及,需預先準備些1埃鎊、5埃鎊、10埃鎊的零錢,在享受服務後視情支付小費,普通服務10埃鎊以內均可。
禮儀 女性之間出於禮貌或表示親熱,更多地採用溫柔的貼面禮,一般是先右邊貼一次,後左邊貼一次。異性之間通常是握手,只有親戚之間行貼面禮。男女之間也可不握手,男士在握手時必須從座位上起立,女士則不必。埃及人不忌諱外國人家訪,但禁止異性相互拜訪。
禁忌 埃及是穆斯林國家,應注意尊重當地宗教和風俗習慣。女性宜衣著得體,不要穿過於暴露的衣服,儘量避免單獨出行。在公共場合不要有擁抱等男女間親密舉動。不要在公共場所飲烈性酒。禁止在政府機關、軍事設施、醫院、監獄等敏感地區拍照攝像。未經本人許可,不要給婦女拍照。在
清真寺 、博物館拍照要事先徵得現場管理人員同意。
齋月 期間,避免白天在公共場所吃喝、抽菸。
埃及人認為“右比左好”,右是吉祥,做事要從右手和右腳開始,握手、用餐、遞送東西必須用右手,穿衣先穿右袖,穿鞋先穿右腳,進入家門和清真寺先邁右腳。因此,用左手與他人握手或遞東西是極不禮貌的。
按伊斯蘭教教義,婦女的“迷人之處”是不能讓丈夫以外的人窺見的,因此,短、薄、透、露的服裝是禁止的。埃及人對外國人比較寬容,但嚴禁穿背心、短褲和超短裙進入清真寺。進入清真寺須脫鞋,女士還須圍戴頭巾。
繪畫 《死亡之書》
古埃及的壁畫繪畫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線刻”,也就是在石頭上通過平面造型的方式來刻畫人物、動物的形象。這些壁畫中的繪畫造型類似於大約在公元前1100年登場的《
死亡之書 》中出現的繪畫造型樣式,《死亡之書》也與墓葬有關,是古埃及陪葬物品的一種,是古埃及人所創造的幫助死者渡過難關並得到永生的一種咒語。而古埃及壁畫的其本質與這種陪葬品種所出現的繪畫風格相近,其本質是一種介於雕刻與繪畫之間的美術形式。
第二種就如歌詞中唱的“用
象形文字 刻下了永遠”,是一種以象形文字為主題刻畫樣式的壁畫作品,這些象形文字最初的形態是用一個符號代替一件實際對應的物品,例如人和鳥、獅子等動物與各種植物的形象,都可以通過象形文字的方式形象、生動地繪製出來,而這樣的每一個符號就是一幅獨立的畫作。後來隨著古埃及時代的演進和發展,象形文字雖然逐漸向著可會意的方向發展,但象形符號這一基本要素是從沒改變的,象形文字一般出現在畫面和浮雕背景中,功能有些近似與中國畫中的“
題跋 ”也就是引言等,當然除了“引子”這樣的功能還有極強的裝飾作用。
古埃及壁畫
古埃及壁畫的第三種是墓壁畫,這也是古埃及繪畫形式中最主要的一種。
一是結構上,古埃及墓壁畫通常呈橫帶狀排列,並且在畫與畫之間的分割與劃分上,通常採用水平線來作為“三八線”。二是構圖上,古埃及墓壁畫通常將人和物安排在一條直線上,畫面中人物的形象大小則是根據地位尊卑以及遠近來有序排列“占位”問題,尤其注重畫面整體的平面排列效果,類似於膠片感。
第三是從畫面內容上來講,古埃及墓壁畫十分注重畫面的敘述性,即使畫面有限也要儘量做到內容詳盡,對畫面中情節、人物的刻畫也十分注重在精細微小處的描繪。第四則是從規則感上來講,古埃及墓壁畫的基本模式是比較一致的,甚至可以說在人物造型上是十分程式化的,不過在模板化的人物造型之外,古埃及墓壁畫也有其變化的方面,其寫實和變形裝飾相結合,象形文字與圖文並用的風格是一大特色。
古埃及壁畫
總的來說古埃及壁畫有兩大最明顯也是最基本的特點,那就是既注重了繪畫的可讀性,同時也展現了文字的繪畫性,這兩大特性使得古埃及壁畫,它看上去像一部遺留在牆壁上的電影,同時其語言、圖示所散發的韻味猶如圖騰般的神聖之感,同時又不會過於刻板、固化,充滿了可發揮、想像的欣賞空間與美感。
飲食 穆斯林信徒嚴格遵守伊斯蘭教規,不吃豬肉,不飲酒。齋月裏白天禁食;吃飯時不與人談話,喝熱湯及飲料時禁止發出聲響,食物入口後不可復出,忌諱用左手觸摸食具和食品。齋月吃燜蠶豆和甜點;
開齋節 吃魚乾和撒糖的點心;
聞風節 吃鹹魚、大蔥和蔥頭;
宰牲節 吃烤羊肉和油烙麵餅。
埃及天氣炎熱,食品容易變質,請注意食品衛生。埃及
C肝 發病率高,儘量不要在衛生條件差的地方就餐。埃及是穆斯林國家,不要在無售賣酒精許可的餐館飲酒。齋月期間,埃大多數餐廳中午不營業,請提前準備好食品。
節日 埃及主要節日有:開齋節、宰牲節、伊歷新年、埃及建軍節(10月6日)、
國際勞動節 (5月1日)、
埃及國慶日 (7月23日)、科普特教聖誕節(元月7日)、西奈解放日(4月25日),以及聞風節、齋月、尼羅河漲水節和穆罕默德生日(伊歷4月12日)等重要的宗教和民間節日。埃及實行每周5天工作制,周五、六為公休日。
開齋節
是伊斯蘭教主要節日之一。與宰牲節並稱為伊斯蘭教的兩大節日。阿拉伯語“爾德·菲圖爾”的意譯。
波斯語 稱“肉孜節”(Ruzi)。成年男女穆斯林在伊斯蘭教曆每年9月(俗稱“
齋月 ”)封齋1個月,每日自黎明前至日落,禁絕飲食、房事和一切非禮行為,以省察己躬,洗滌罪過。根據穆罕默德關於“見新月封齋,見新月開齋”的訓諭,每年齋月始於伊斯蘭教曆9月初新月出現,結束於教歷10月初見到新月時為止。
宰牲節
是伊斯蘭教主要節日之一,亦稱
古爾邦節 。“古爾邦”意為“獻祭”“獻牲”,為朝覲功課的主要儀式之一,時間是伊斯蘭教曆12月10日,即朝覲期的最後一天。當日,朝覲者要進行宰牲。經濟條件寬裕的穆斯林要在伊斯蘭教曆12月10~12日3天之內宰牲,逾期無效。
聞風節
是埃及人的傳統節日。始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傳說是慈善神戰勝兇惡神的日子。經過約5000年的歷史演變,人們在“
聞風節 ”里祈祝人間祥和太平和春光永駐的習俗歷久不衰,該節也是埃及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
語言 埃及的官方語言為
阿拉伯語 ;埃及的努比亞人使用努比亞語;
科普特語 (由古埃及語演變而來)僅作為宗教語言尚有遺存。社會中上層人士一般使用英語或法語交流。
軍事 埃及實行義務兵和志願兵相結合的兵役制度,義務兵服役期三年。武裝部隊總兵力45萬,預備役部隊25.4萬,其中陸軍32萬、海軍2萬、空軍3萬、防空軍8萬。另有國民警衛隊6萬人、邊防軍1.4萬人、公安部隊6萬人、海岸警衛隊7000人。
交通 交通運輸便利,近幾年海、陸、空運輸能力增長較快。
公路 埃及擁有較為完善的公路交通運輸體系,公路總里程約18萬千米,
尼羅河 兩岸及
紅海 沿岸是其公路網的主幹道,連線南至
亞斯文 、北至
亞歷山大 的尼羅河沿岸各大城市。以
開羅 為中心,向
尼羅河三角洲 區域輻射的公路網路也較為發達和便利。公路交通是居民最主要的出行方式,約有94%的貨物運輸是通過公路運輸完成。
自2014年起,埃及開始實施國家道路建設項目,建成了包括開羅—艾斯尤特、開羅—蘇伊士等高速公路,全球道路質量排名已從第118位提升至2019年的第73位,國家級高速公路里程從2014年的2.4萬千米增長至2019年的4.9萬千米,跨尼羅河公路橋建成6座,還有10座仍在建設中。
鐵路 由28條線路組成,總長10008公里,共有796個客運站,日客運量200萬人次。開羅目前共有3條捷運線路,總長89.4公里,共耗資120億埃及鎊。捷運四號線分3個階段修建中。
截至2019/2020財年,埃及擁有鐵路里程超過5000千米,年客運量2.7億人次。國家鐵路局運營的幹線線路僅有40%左右為雙線,約60%的鐵路仍舊為單線客貨混合的鐵路。鐵路主要沿尼羅河和地中海沿線分布。
埃及整個鐵路系統設備陳舊,運輸效率低,亟待升級。85%的鐵路信號系統尚未實現自動化,連年發生嚴重火車交通事故。由於基礎設施陳舊,鐵路貨運能力不斷下滑,貨運總量僅占鐵路運輸的4%,每年約300萬噸。
在城市公共運輸方面,捷運建設主要集中在開羅。1987年10月開始運營的開羅捷運現有3條線路,其中1、2號線全長65千米,日送旅客300多萬人次。2012年,3號線一、二期正式開通,三期、四期還在建設中。4號線、5號線、6號線均已規劃。埃及國家隧道管理局擬在2032年前新建6條捷運線路,將大開羅地區與周圍郊區相連線。
空運 埃及全國共有機場30個,其中國際機場11個,開羅機場是重要國際航空站。2008年,
埃及航空公司 正式加入
星空聯盟 。2018~2019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埃及空港競爭力指數排全球第52位。2007年~2018年,埃及各機場乘客總人數超過4億人次。
開羅國際機場 占埃及航空總客運量的37.8%,沙姆沙伊赫機場占6.5%,赫爾格達機場占11%。2018年,國際航班總乘客人數為3558萬人次,占總乘客人數的85%,國內航班人數為410萬人次。開羅國際機場承擔埃及99%的貨物空運量,2018年國際運量達40.5萬噸,國內運量1.6萬噸。
水運 蘇伊士運河
河運
埃及境內的尼羅河全線可通航,加上灌溉用的河渠,可通航水道總長約3500千米,但利用率不高。較為常用的線路有開羅至亞斯文航線,長度980千米;開羅至亞歷山大,長度205千米;開羅至杜米埃塔,長度241千米。
溝通地中海和紅海的
蘇伊士運河 長190.25千米,寬280~345米,水深22.5米,是世界最繁忙的航線之一,運河通航量約占全球航運的10%,貨櫃運輸量占全球的25%。2015年,新運河的擴建工作順利完成,工程耗資約82億美元,運河的通航能力和通航便利性大幅提高。
2021年蘇伊士運河收入增長了12.2%,達到63億美元,創下歷史紀錄。2021年蘇伊士運河航道淨噸位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8.5%至12.7億噸,過境船舶數量增長10%達到2.07萬艘。
海運
埃及海岸線總長2900千米,有7條國際海運航線,現有亞歷山大、塞得港、杜米亞特、蘇伊士等62個港口,年吞吐總量為800萬貨櫃,海港貿易量為1.01億噸。亞歷山大是埃及最大港口。塞得港正成為埃及最大的貨櫃轉運樞紐。
社會 教育 埃及的教育系統分為普通教育體系與愛資哈爾教育體系。普通教育體系由教育與技術教育部負責管理,包括職業教育學校、高等院校。愛資哈爾教育體系由宗教事務部和愛資哈爾長老會負責管理,實行普及國小義務教育制度。全國共有基礎教育(含國小、國中、高中和中等技術教育)學校42184所,其中公立學校37218所,私立學校4966所。共有大學34所,其中公立大學18所,私立大學16所。著名的有
開羅大學 、
亞歷山大大學 、
艾因·夏姆斯大學 、
愛資哈爾大學 等。大學高等教育平均入學率達32%。
科技 埃及擁有科學和工程技術人員100多萬。據埃及高教科研部統計,埃及有12.5萬個科研職位,主要分布在政府科研單位和公立高校。埃及政府下轄的主要科研院所有20多個,其中有12個隸屬於埃及高教科研部,包括科研技術院、國家研究中心、國家遙感與空間科學局、科學研究與技術套用城、國家天文和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央冶金研究所等。2019年,圍繞“2030埃及國家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埃及的科技研發投入達236億埃鎊。
衛生 埃及大城市有較完備的急救設施,急救速度較快。公立醫院較多,但醫療設施較差,病人較多。私立國際醫院醫療條件較好,醫師水平較高,但收費較貴。埃及醫院和藥房分開,藥房多,藥品供應較充足,能滿足一般需要。
據
世界衛生組織 統計,2017年埃及全國經常性醫療衛生支出占GDP的5.29%,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人均經常性醫療衛生支出613.81美元。2018年,埃及人均壽命為71.8歲。另據埃及中央公共動員與統計局(CAPMAS)公布的數據,2017年女性平均壽命為73.6歲,男性平均壽命為70.8歲。2019/20財年,埃及教育和衛生部門預算增長創新高,達3268億埃磅。其中,醫療衛生預算為1249億埃鎊,藥品為97億埃磅,此外還有15億埃磅預算用於嬰兒配方奶粉補貼,以及13億埃磅預算用於新的通用衛生保健系統。
媒體 埃及報刊500餘種,其中報紙180餘種,雜誌300餘種。埃及主要官方阿拉伯文報刊有:《金字塔報》、《訊息報》、《共和國報》、《金字塔晚報》、《圖畫》周刊、《魯茲·尤素福》周刊等。主要英文報刊有《埃及公報》。主要私營報刊有:《七日報》、《今日埃及人報》、《日出報》等。主要入口網站有:《七日網》、《國家回聲》等。
中東通訊社 系埃及國家通訊社,是目前中東地區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通訊社,1956年2月創立。宣傳政府政策,用阿拉伯、英、法三種文字發稿。
廣播電台:全國現有269家廣播台站,平均每天播報478小時。國家廣播電台,1928年創建。目前每天用80個頻率、38種語言向國內、外廣播。中東廣播電台,建於1964年,主要為商業服務。
亞歷山大廣播電台 ,建於1960年,用阿拉伯語播音。2000年,埃及開始通過“非洲之星”廣播衛星和
尼羅河衛星 等發射廣播節目,能覆蓋全世界。
電視台:在埃及傳媒中占據突出地位。
埃及電視台 建於1960年。目前埃及電視頻道分中央、地方、衛星、專題等四類數十個頻道,節目覆蓋亞、非、歐、北美等地區。2001年6月,私營衛星電視頻道獲準開播。
電力 埃及的發電能力在非洲及中東地區居首位,能源結構以天然氣為主,水電、風電和太陽能比例較小,目前尚無煤電和核電裝機。2018/2019財年,發電項目建設進度放緩,裝機容量小幅上漲,總裝機容量達到56556MW。其中,
可再生能源 (水電、風電、太陽能)裝機容量為4340MW,占總裝機容量的7.9%。根據2019年3月
世界經濟論壇 發布的能源轉型指數,埃及在115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89位,較低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導致其能源可持續發展水平較差。
埃及已建成全國電網,由埃及輸電公司(EETC)負責電網的運行、管理和維護。輸電電壓等級包括500&400kV、220kV、132&66kV和33kV。上埃及地區採用220kV、132&66kV系統,正在建設500kV電網;下埃及地區採用500kV、220kV和66kV系統;兩地區由一條500kV的主線路沿著尼羅河連線。埃及政府十分重視跨境電網建設,埃及電網是北非、中東電網的樞紐和重要組成部分,埃及計畫打造覆蓋北非、中東、南歐的電力出口和交易樞紐。
通信 埃及接入並運營海底電纜17條,占全球總數的17%,數量排名全球第二位,僅次於美國。埃及電信從2014年開始部署國家寬頻。2014—2018年,通過實施覆蓋全國的
MSAN 國家寬頻項目,極大地改善了網路速度,由2014年的0.5M頻寬每線提升到16M頻寬每線。2019年,埃及電信分配給本國的頻寬配額是2.6Tbps,但實際使用僅達1.9Tbps,每位網際網路用戶的國際頻寬27kbit/s,距離阿拉伯國家114kb/s的水平尚有較大差距。
截至2020年6月,埃及手機普及率達到95.73%,移動用戶總數為9658萬戶;固定電話用戶總數989萬,其中城市地區748萬,農村地區239萬;移動網際網路用戶達到4179萬。埃及平均網際網路速度從2018年6月的5.7Mbps提升到15.5Mbps,埃通信部計畫在2021年達到40Mbps。截至2020年10月,埃及固定網路速度在全球176個國家中排第90位。
治安 埃及的反政府組織包括宣誓效忠“
伊斯蘭國 ”的“西奈國”的分支組織,以及與
穆斯林兄弟會 有關聯的“
決斷 ”組織等。這些組織也被認定為恐怖組織,其活動範圍主要集中在
西奈半島 和
西部沙漠 地區,襲擊目標是軍事力量、政府部門和宗教場所等,並不定期對城市人口密集區實施恐怖活動。
在埃及政府強力控制之下,整體安全形勢較好,但局部地區仍較為敏感。中國公民不要私自前往西奈半島、北部
馬特魯 、西部沙漠等偏遠地區旅遊,避免前往當地大型宗教活動場所、軍事禁區等敏感地區,在旅遊或活動時聽從官方建議,選取安全路線。塞西總統執政後,社會治安情況明顯好轉。埃及市民對外國人普遍比較友好,並未出現針對中國公民和企業的有組織犯罪活動。在開羅馬阿迪等華人集中區域,偶有發生入室盜竊、搶劫等案件。
為確保在埃中國公民人身安全,中國駐埃及大使館建議:
1.密切關注當地安全形勢,提高安全防範和自我保護意識,儘量避免前往宗教場所、敏感地區或人員密集地。
2.暫勿前往西奈半島北西奈省旅遊。
3.儘量通過國內正規旅行社參團來埃旅遊,不選擇自由行。外出應結伴而行,不去未開發的地區或非正規旅遊景點參觀遊覽。
4.外出時勿攜帶大量現金,妥善保管好護照等身份證件,隨身攜帶護照複印件。
5.埃交通事故頻發,出門應時刻注意交通安全,謹慎乘坐小巴、中巴,過馬路要小心。
6.埃及海況複雜,下海遊玩或潛水要特別注意人身安全,忌長途旅行後進行下海活動。在亞斯文、盧克索旅遊儘量不乘坐熱氣球。
7.埃及夏季氣候炎熱,遊客易發生中暑、休克等突髮狀況,應注意及時補水。中老年人來埃旅遊應對自身身體狀況有充分了解和把握,準備好應急藥品,合理選擇來埃旅行時間。
8.為確保遊客安全,根據埃及旅遊警察局規定,所有旅遊團在埃旅遊期間,埃及當地旅遊警察可能隨團持槍護衛,遊客無需緊張。
災害 近年來,埃及無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冬季埃南部及西奈半島地區偶有山洪爆發,造成一定人員和財產損失。
埃及冬季和春季沙塵暴較嚴重。夏季炎熱,平均氣溫在40℃以上,特別是盧克索、亞斯文等南部地區,酷熱難耐,極易造成中暑、休克的等不適反應,應儘量避免選擇在六、七、八三個月間來埃旅遊。
外交 外交政策 埃及在阿拉伯、非洲和國際事務中均發揮著重要作用。開羅現為
阿拉伯國家聯盟 總部所在地,2016年7月1日,埃及前外長蓋特擔任新一屆阿盟秘書長。2021年3月,蓋特連任阿盟秘書長。
埃及奉行獨立自主、不結盟政策,主張在相互尊重和不干涉內政的基礎上建立國際政治和經濟新秩序,加強
南北對話 和
南南合作 。突出阿拉伯和伊斯蘭屬性,積極開展和平外交,致力於加強阿拉伯國家團結合作,推動中東和平進程。反對國際恐怖主義。倡議在中東和非洲地區建立無核武器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區。重視大國外交,積極發展同新興國家關係,在地區和國際組織中較為活躍。目前,埃及已與160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2024年1月1日,埃及正式加入
金磚國家 機制。
對外關係 同非洲國家關係
非洲國家與埃及歷史、文化淵源深厚,而且對埃國家安全特別是水資源安全具有戰略意義,非洲國家在埃及對外政策中占據突出位置。穆巴拉克總統執政後更加強調埃的非洲屬性,重視同非洲國家的友好合作。埃及積極參與非洲事務,致力於非洲聯盟建設。
當地時間2023年8月24日上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召開特別記者會,宣布金磚國家擴員。埃及獲邀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2024年1月1日,埃及成為金磚國家正式成員。
納賽爾總統時期,埃美關係比較緊張。1967年
“六·五”戰爭 後,埃及宣布同美斷交。1973年“
十月戰爭 ”以後,埃美關係明顯改善和發展。
同歐盟國家關係
納賽爾 執政時期,埃及同主要西歐國家關係冷淡。薩達特上台後開始注意改善同
西歐 國家關係。1973年“十月戰爭”後,埃及同西歐國家關係有較大發展。
穆巴拉克 執政後,頻繁出訪歐盟國家,雙方往來密切。
同俄羅斯關係
1943年,埃及與
前蘇聯 建立了公使級外交關係,1954年升為大使級關係。納賽爾時期,埃蘇關係密切。薩達特執政時期,埃蘇關係惡化。穆巴拉克總統執政後兩國關係逐步改善。
同卡達關係
2017年6月5日,埃及外交部說,鑒於
卡達 支持恐怖主義活動,宣布與卡達斷絕外交關係。
2021年1月,與卡達恢復全面外交關係。1月20日,埃及外交部發表聲明說,埃及與卡達當天同意恢復外交關係。
同匈牙利關係
2023年2月28日,埃及與
匈牙利 雙方簽署了兩國戰略夥伴關係聯合聲明。
同土耳其關係
2023年5月29日,埃及總統府發表聲明說,埃及總統塞西與
土耳其 總統
埃爾多安 同意立即提升兩國外交關係並互派大使。
當地時間2023年7月4日,埃及外交部發表聲明,任命
阿姆魯·埃爾哈馬米 為埃及駐安卡拉大使。埃及和土耳其宣布將兩國外交關係提升至大使級。
當地時間2024年2月14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當日已經抵達埃及首都開羅,開啟其正式訪問行程。埃及總統塞西在機場迎接。這是埃爾多安12年來首次訪問埃及。據土耳其媒體報導,在與塞西的會晤中,雙方將討論雙邊關係以及巴以局勢等熱點問題。
當地時間2024年2月14日,埃及總統塞西同到訪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簽署了關於重組兩國高級別戰略合作委員會的聯合聲明。
中埃關係 中埃自1956年5月30日建交以來,兩國關係發展順利。1999年4月,兩國建立戰略合作關係。2006年5月,兩國外交部建立戰略對話機制。2006年6月,兩國簽署關於深化戰略合作關係的實施綱要。2007年5月,中國全國人大和埃及人民議會建立定期交流機制。自2007年1月27日起,中埃兩國互免持中國外交和公務護照、埃及外交和特別護照人員簽證。2014年12月,中埃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20年1月,雙方同意朝著新時代構建中埃命運共同體的目標,提升兩國關係水平。
2006年11月,埃及宣布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近年來,兩國政府積極鼓勵和推動雙方企業擴大經貿合作,雙邊貿易持續發展。2013年,中埃貿易額首次突破百億美元,達102.13億美元。2022年,雙邊貿易額181.9億美元。2023年,雙邊貿易額158.1億美元。
中埃文教、新聞、科技等領域交流合作活躍。近年來,雙方舉辦了文化周、電影節、文物展、圖片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深受兩國人民歡迎。
中埃兩國於1956年簽署文化合作協定,此後雙方共簽署10個文化合作執行計畫。2002年中國在開羅設立中國文化中心。2016年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埃及總統塞西共同在盧克索出席中埃建交60周年暨中埃文化年開幕式活動。
兩國自1955年起互派留學生,此後逐年增加。1997年簽署兩國教育部相互承認學歷、學位證書協定。目前埃已有10所大學開設中文專業。2007年,
北京大學 與
開羅大學 合作成立北非地區第一家
孔子學院 。埃及現有4所孔子學院和4個孔子課堂。2020年9月,中埃簽署《將漢語納入埃及中國小作為選修第二外語的諒解備忘錄》,標誌著漢語教學進入埃及中國小教育體系。2022年9月,埃及中學中文教育試點項目啟動。2020年11月,中國在埃及設立的2所
魯班工坊 正式建成。
2002年中埃兩國簽署中國公民組團赴埃旅遊實施方案的諒解備忘錄以來,中國赴埃遊客數量增長較快,2018年,赴埃旅遊中國公民達50萬人次。中埃間直航客運航線有四川航空的成都-開羅航線、東方航空上海-開羅航線,海南航空深圳-開羅航線,埃及航空的開羅-北京、開羅-杭州、開羅-廣州、開羅-上海航線。兩國間現已結成友好省市17對。
2022年10月,埃及社會主義黨總書記沙班祝賀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
旅遊 著名景點 尼羅河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