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60餘年中,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共頒發23次。
第一次頒發是黨中央和國務院提出“向科學進軍”的1956年,有3位科學家獲此殊榮,他們就是
華羅庚、
吳文俊和
錢學森。
1982年頒發第二次。
從2004年開始,最高科學技術獎由國家最高領導人頒獎。
至此,我國對科學技術進步的獎勵政策日臻完善,對推動科學技術進步起了很大作用,並引起全國人民的廣泛關注。從2000年至今,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5年中有9次空缺。這一方面可以理解為該獎項的把關極嚴,另一方面可以理解為並沒有那么多高水平的成果配得上這一獎項。如果是後者,就值得人們焦慮和深思了。
獲獎名單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歷年獲獎項目(公開部分)
1956年
(當時為中國科學院科學獎金)
2、示性類及示嵌類的研究完成人:
吳文俊(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1982年
3、配位場理論研究
完成人:
唐敖慶(吉林大學)及其研究集體:
孫家鐘(吉林大學)、
鄧從豪(山東大學)、
張乾二(廈門大學)、
江元生(吉林大學)、
鄢國森(四川大學)、
戴樹珊(雲南大學)、
劉若莊(北京師範大學)、趙景愚(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與精密機械研究所)、古正(四川大學)、李伯符(吉林大學)
1987年
1、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對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影響的綜合研究
6、蛋白質功能基團的修飾及其
生物活性之間的定量關係
完成人:
鄒承魯、許根俊、孫玉琨、
杜雨蒼、趙康源、
周海夢(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
7、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及中國高等植物科屬檢索表
8、中國古代建築理論及文物建築保護的研究
11、關於不相交STEINER三元系大集的研究
1989年
1991年
(空缺)
1993年
1995年
(空缺)
1997年
哈密爾頓系統的辛幾何算法
1999年
空缺
2000年
空缺
2001年
空缺
2002年
2002年度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蔣錫夔以其在物理有機化學領域取得的國際領先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03年
2004年
空缺
2005年
空缺
2006年
註:這是1999年國家獎勵制度改革以來內地高校獨立完成的第一個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項目。
獲獎人之一閔乃本
據悉,南京大學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是自1999年國家獎勵制度改革以來內地高校獨立完成的第一個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項目。
據介紹,這一獲獎成果從提出基本概念、建立基本理論、證實基本效應到最終研製成功全新的原型器件,歷經19年,是一項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原創性成果。
2007年
空缺
2008年
空缺
2009年
《中國植物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種類最豐富的一部巨著,全書80卷126冊,5000多萬字,9000多幅圖。記載了我國301科3408屬31142種植物的科學名稱、形態特徵、生態環境、地理分布、經濟用途和
物候期等。該書由全國60餘家科研教學單位的312位作者(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0位)和164位繪圖人員經80年的工作積累,45年艱辛編撰才得以最終完成。這一協作的規模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罕見的。
2010年
空缺
2011年
空缺
2012年
空缺
2013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科院物理所的“40K以上鐵基
高溫超導體的發現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質研究”問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其主要貢獻者
趙忠賢和
陳仙輝均為中科大校友,中科大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也一直在高溫銅氧化合物超導研究領域從事著重要的工作,並於1992年成立了中科大超導研究所,為我國在高溫超導領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同時,經過中科大幾代人的努力堅持,為我國培養並儲備了一批從事高溫超導研究的專業人才。
2014年
20餘年的潛心研究,張堯學及其團隊終於收穫了豐碩的果實:在國際上率先提出被國外同行稱為“先於
雲計算、包含雲計算”的網路計算模式——“透明計算”,開闢出新的計算時代;同時,成功研製出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全新概念——
超級作業系統,形成了一系列原創性、系統性的重大創新成果。透明計算這一成果在國際上開闢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和發展方向,為網路計算提供了全新的模式和理論基礎。
2015年
按慣例,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獎擬於2016年1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辦頒獎典禮。從科技部官網公布的初評結果可預判,若本次自然科學一等獎終有得主,該榮譽將被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
潘建偉院士的“多光子糾纏干涉度量學”獲得,因為該項目是本年度唯一一個入選該等級獎項的初評項目。
據介紹,該項目組系統地發展了多光子糾纏干涉度量學,並將之創新性地套用於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多個研究方向,取得了廣域量子通信和光學量子信息處理等領域的系統性關鍵突破;在此基礎上,將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帶入現實套用。
2016年1月8日上午,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的“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這是繼2013年鐵基高溫超導研究成果之後,中科大再次獲此殊榮。
潘建偉院士與同事彭承志、陳宇翱、陸朝陽、陳增兵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長期開展量子力學基本問題實驗研究,系統地發展了多光子糾纏和干涉技術並套用於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等多個研究方向,引領和推動了多光子糾纏及干涉量度學的發展,取得了廣域量子通信和光學量子信息處理的系統性關鍵突破。
2016年
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王貽芳主導的“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發現的中微子振盪新模式”項目榮獲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大亞灣中微子實驗項目組於2003年提出了原創的實驗方案,2011 年建成了國際領先的實驗裝置,探測精度和數據獲取效率位居國際同類裝置第一,2012 年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率先取得重大成果:發現對應於q13的中微子振盪模式確實存在,並精確測得其振盪幅度sin22q13 約為0.09。
該成果論文發表後,國際著名科學雜誌和媒體發表報導與評論上百篇。美國《科學》雜誌將其評為2012 年十大科學突破之一,並稱“如果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研究人員沒有發現標準模型之外的新粒子,那么中微子物理可能是粒子物理的未來,大亞灣的實驗結果可能就是標誌著這一領域起飛的時刻”。“因在中微子振盪上的基礎性發現與探索,揭示了超越甚至遠遠超越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新前沿”,大亞灣實驗合作組及其負責人與另外4個實驗組分享了2016年度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大亞灣實驗合作組由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捷克、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的38個研究機構、約270名研究人員組成。其中約150人來自境內單位的16個高校和研究所。
2017年
作為我國基礎研究領域備受矚目的國家大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繼2006年之後再次迎來“雙響”——在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以
李家洋院士為第一完成人的“水稻高產優質性狀形成的分子機理及品種設計”和以
唐本忠院士為第一完成人的“聚集誘導發光”項目團隊雙雙摺桂。
更值得一提的是,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項目研究已從之前較為集中的基礎物理學,發展到化學、生物學,呈現“多點開花”之勢:2017年度的聚集誘導發光和水稻分子設計育種研究,兩個項目均由專家推薦。這其中的“聚集誘導發光”研究被學界評價為香港和內地科研交流融合的典範。
中科院院士、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唐本忠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聚集誘導發光概念,在光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原創突破。如今,由我國科學家最先提出的這一原創性概念,已經吸引全球80餘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500個國際團隊進入了這一領域研究。
2018年
1月8日,由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領銜的清華大學和中科院物理所實驗團隊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取得的突破性成果,獲得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項目名稱: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
主要完成人: 薛其坤(清華大學),王亞愚(清華大學),何 珂(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馬旭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呂 力(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提名單位: 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