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禎(1916.11.17-2010.7.17),男,出生於山東蒼山,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1947年獲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包括古生物學、地層學、古地理學、前寒武紀地質、大地構造學和地質學史。是中國地層古生物事業的開創者之一、新中國地層古生物教育事業的開拓者之一、歷史大地構造學的奠基人之一。
20世紀90年代研究層序地層與古大陸再造,提出地球節律的普遍性和全球大陸基底構造單元劃分與泛大陸聚散周期,形成了全球構造的活動論與歷史發展的點斷前進階段論相結合的地球史觀。曾任《古生物學報》、《地層學雜誌》副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地質學卷)編委會副主任等。代表作有《中國古地理圖集》和《中國古生代珊瑚分類演化及生物古地理》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鴻禎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蘭陵(蒼山)
- 出生日期:1916年11月17日
- 逝世日期:2010年7月17日
- 職業:教授、博士生導師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英國劍橋大學
- 主要成就:歷史大地構造學的奠基人之一
建立四射珊瑚系統分類和演化階段 - 代表作品:《中國古生代珊瑚分類演化及生物古地理》、《中國古地理圖集》
人物生平,主要貢獻,科研成果,人才培養,主要作品,獲獎記錄,社會任職,學術職務,其它職務,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16年(中華民國五年),王鴻禎出生於書香門第家庭,父親為前清秀才。1929年(中華民國十八年),進入臨沂山東省立第五中學(山東省立臨沂中學)學習。1933年(中華民國二十二年)父親去世,家境進一步衰落,王鴻禎隨哥哥赴北平求學,由於對繪畫的喜愛,一度就讀於北平美術專科學校。
1935年(中華民國二十四年),王鴻禎報考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北洋大學三所名校,均被錄取,最後進入北京大學學習地質學。
1937年(中華民國二十六年),王鴻禎寫的《評顧登堡著:地殼構造與大陸分布》一文,經高振西老師推薦在《地質論評》發表,成為他撰寫和發表學術文章的起點。
1938年(中華民國二十七年),王鴻禎參加了“湘黔滇步行團”,行程1600公里。沿途在原清華大學地學系系主任袁復禮教授指導下,觀察地質現象和地層剖面,學習作記錄、采標本等。期間王鴻禎陸續在《地質論評》上發表了《山脈之基底部分與基底山》(波勃諾夫著)、《地殼之格架狀構造》(波勃諾夫著)、《大規模地殼構造之成因》(諾克著)等討論大地構造的書評,較早地接觸了全球構造的學術內容。
1939年(中華民國二十八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留校任教,曾擔任普通地質學、地史學、古生物學、地層學和地形測量等多門課程的助教。同年加入中國地質學會,協助主持昆明分會工作的孫雲鑄教授,積極組織學會活動。
1944年4月(中華民國三十三年),中國地質學會在貴陽召開第20屆年會,王鴻禎被推薦為《地質論評》編輯,是12位編輯中最年輕的一位。
1945年(中華民國三十四年),王鴻禎考取公費留英,11月進入劍橋大學,他帶去了幾百片骨骼構造保存極佳的珊瑚薄片和豐富的實際資料。大英博物館研究六射珊瑚的H.D.托馬斯(Thomas)博士對他進行四射珊瑚的研究起了啟迪作用。
1947年6月(中華民國三十六年),王鴻禎獲哲學博士學位。論文《從骨骼微細構造觀點論四射珊瑚分類》發表於倫敦皇家學會哲學叢刊(1950)。這項開拓性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國際珊瑚古生物界的注意。1947底,王鴻禎回國,在北京大學地質學系任副教授,講授地史學,同時,參加中國地質學會北平分會活動。
1949年12月,中國地質學會第25屆年會分別在南京、北京兩地舉行。王鴻禎參與北京會區籌備工作,並在會上宣讀了集體討論後撰寫的年會報告《地質學的新方向和新任務》(《地質論評》第15卷第1—3期,1950年)。
1950年王鴻禎晉升為教授,併兼任北京大學秘書長。同年,作為特邀代表參加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
1952年,調入北京地質學院工作,先後擔任系主任(1952年)和副院長(1956年)等職。
1954年2月,協助李四光理事長籌備召開中國地質學會第一屆全國代表大會。
1957年2月,與侯德封秘書長共同籌備召開中國地質學會第二屆全國代表大會,組織反映第一線工作的廣大會員的意見和要求。同年4月,協助楊鐘健、孫雲鑄教授等籌備召開中國古生物學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並被選為秘書長。
1961年,王鴻禎開設了“世界地質”新課,對歐美經典地區的地質新成果和大地構造理論,繼續作了認真的探討;對地層學領域的規範、理論及其與野外實踐的結合,也進行了較系統的思考。
1980年,王鴻禎被任命為武漢地質學院院長,同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2010年7月17日,王鴻禎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遺體告別儀式於7月23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舉行。
主要貢獻
科研成果
王鴻禎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在地層古生物和古地理方面,建立了四射珊瑚的系統分類和演化階段;提出了以年代地層和岩石地層為主的地層分類觀點,將沉積相與構造背景相結合,區別不同的古地理格局與古構造框架,出版了《中國古地理圖集》;區分了層序地層的不同級別及其與天文周期之間的可能聯繫;在大地構造和全球構造方面,提出了構造名詞體系和中國及全球的構造單元和構造階段的劃分,提出了以泛大陸為準的大陸聚散周期和地球史上不同級別的節律及其可能的天文控制因素;進行了全球古大陸再造研究,由此形成了全球構造活動論和歷史發展階段論相結合的地球史觀;在地質學史方面,提出以學科史和學科思想史為主要研究內容,做到“以史為鑑,繼往開來”。共發表論文240餘篇,出版專著、文集、圖集和教材等20餘種。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二等獎、國家教委高等學校教材特等獎、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特別獎。
建立了四射珊瑚的分類演化體系
王鴻禎早年在英留學的博士論文,在四射珊瑚微細骨骼構造中,區別出層狀和纖狀兩種結構的基本類型,並根據兩種類型的消長演變,提出了全新的分類及演化關係。他接受了當時英國古生物界的種、屬觀點和嚴謹學風,只承認了為數有限的超科、科、亞科、屬和亞屬,而對其演化階段和地理分布則作了全面的回顧。這就不僅在研究方法上開闢了新的途徑,也對古生代四射珊瑚群的演化作了系統的分析。王鴻禎在20世紀80年代,依靠青年助手陳建強等,改進制樣技術,運用電子顯微鏡掃描,開闢了新的觀察領域,查明了大量屬種的微細構造,證實了他早年提出的學術見解,基本上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他據此提出了比較嚴密的全新分類體系,確認了逾800屬和80科,成為集群絕滅和階段劃分及古地理分區的較堅實的基礎。對骨骼構造最終單元的研究也為生物骨骼的分泌機制和生物結晶學提供了較為合理的解釋。上述主要認識的套用範圍從四射珊瑚亞綱擴展到整個珊瑚綱及更廣的範圍。據此完成的專著《中國古生代珊瑚分類演化及生物古地理》,1991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提出以年代地層、岩石地層為主的地層分類觀點
王鴻禎一向重視科學分類體系和工作方法。在地層分類方面,從地層工作的任務出發,主張年代地層和岩石地層兩者是主要的,不同意平均對待各類地層分類的觀點。作為現代的概念方法,王鴻禎強調事件地層學和構造地層學的重要意義(1989)。在地層分區方面,強調古地理輪廓和古構造格局的重要性,將構造活動論和複雜的大陸邊緣區的概念引入分區的原則,在中國地層分區(1978)和亞洲地層分區(1979)中得到了體現。在沉積古地理方面,王鴻禎重視沉積相組合及其形成的構造條件和部位,從而把地層的沉積類型分為穩定、活動和過渡三種構造背景,與陸區、淺海區和較深海區三種巨觀環境相對應,構成地層類型組合的分類體系。這種把沉積環境和構造部位結合起來的觀點,在編著的《地史學教程》(1980)的總論中有較好的說明,也是王鴻禎編制古地理圖的認識基礎之一。20世紀80年代初,王鴻禎根據這些較系統的觀點和方法,組織校內外一批中青年地層、古地理工作者,綜合研究了國內長期積累的區域地層沉積資料和一些專題研究的成果,編制出版了《中國古地理圖集(及說明書)》(1985)。這一本包括中元古代—第四紀的多圖種的大型圖集,以先進理論和方法,把古地理和古構造結合起來,把板塊構造和歷史構造結合起來,較好地反映了中國構造發展和古地理演變的歷史,使這項成果能從沉積環境和構造背景方面服務於沉積礦產及層控礦床的遠景規劃,出版後受到國內外的好評和重視,198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世紀80年代中期,王鴻禎還利用高等學校多學科的優勢,組織和領導了地層、古生物、構造、岩石、煤田地質和石油地質等多學科的教師,協作完成了“中國南方沉積歷史、構造特徵及有關礦產成礦背景研究”項目和“中國及鄰區構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及其與能源和沉積礦產分布關係”項目,分別出版了《華南地區古大陸邊緣構造史》(1989)和《中國及鄰區構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1990)等專著,提出了對中國古大陸邊緣演化的系統見解,探索了大陸邊緣地質的研究途徑。
1993年,王鴻禎組織了校內外五十餘位成員,承擔國家科委攀登附加項目“中國古大陸及其邊緣層序地層和海平面變化研究”,經過幾年的努力,取得了重要進展。初步建立了層序地層的級別體系及其與各級天文周期的可能對應關係,為以自然節律為依據的新的地質時代劃分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研究方向。王鴻禎一向重視系統論觀點,提倡學科交叉,擴展時空視野,探討地球科學的根本理論問題,繼“中國古地理”等項目之後,又通過層序地層項目的研究,將生物演化、沉積過程、地層發育和構造發展中的周期現象聯繫對比,從而擴展到岩漿活動史和地球化學演變史,進一步指出了地質作用過程的節律現象是地球演化的普遍規律。它們既是地球整體及其各圈層相互影響的普遍表現,又是地球星體在宇宙中與其他星系相互影響的綜合反映。
提出中國及全球主要大地構造單元劃分方案及其歷史演化體系
王鴻禎一向重視大地構造學、特別是歷史大地構造學的研究。早在30年代末和40年代,就閱讀和介紹過國外有關全球構造的著作,對“固定論”與“活動論”之間的大論戰有所關注。50年代發表了《從中國東部前寒武系發展論中國東部構造分區》的論文(1955),20世紀70年代撰寫了《大地構造與歷史分析》和《亞洲地質構造發展的主要階段》(1979)等論文,80年代發表了《從活動論觀點論中國大地構造分區》(1981)、《中國地殼構造發展的主要階段》(1982)、《歷史大地構造學及其研究方法》(1982)、《中國構造發展史》(1986)等一系列論著,他以構造活動論的觀點,提出了複雜的陸緣區和兩個相對的陸緣區及其中間的對接帶共同構成陸間區的概念(1981)。其後又提出兩種地殼消減帶的認識:①疊加消減帶是弧、陸碰撞,陸緣增生;②對接消減帶是最後海域消失,陸陸碰撞。1995年王鴻禎和莫宣學為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的召開在Episodes上合寫的《中國構造發展綱要》是這些學術觀點的一個綱要和總結。
為了突出主體大陸與其周圍島群、島弧構成的複雜陸緣區的從屬關係,王鴻禎提出在地台區和地槽褶皺區之上,建立高一級的大地構造單元——構造域(tectonic domain)和亞構造域(tectonic subdo main),提出了晉寧構造階段和海西構造階段的全球構造劃分(1985)。王鴻禎受前蘇聯構造學派的影響,注意構造階段的劃分,注意地質歷史中有機界同無機界發展階段的相互關係。他根據歷史的前進發展和分階段發展的普遍概念,討論了亞洲構造發展的主要階段。並根據前寒武紀早、中期地球各圈層都經歷明顯的階段變化,以及其在沉積、生物、岩漿活動和構造變動方面的表現,提出了全球構造發展的四大階段(1981,1982),即陸核形成階段、地台形成階段、泛大陸形成階段和泛大陸解體階段。階段的劃分是以地球圈層的性質、成分的變化和地表的構造格局的重要變化為依據,指出板塊構造主要出現於第三階段,現代規模的板塊運動可能限於第四階段。還指出陸殼、洋殼、過渡殼的性質及幔源岩漿活動的類型等都受到發展階段的制約,不能簡單套用現今取得的數據與遠古時期直接進行類比。20世紀80年代中期,他把構造分區的演變和構造階段的轉化結合起來,對中國的構造發展作了綜合論述。同時又根據生物古地理、古地磁和古構造資料,作出了不同時期的全球古大陸系列再造簡圖,逐步建立了全球構造的活動論與構造發展的階段論相結合的地球史觀。
王鴻禎認為大地構造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歷史大地構造學,是各級構造單元的劃分及其在不同階段形成的構造格局的演變和動力學背景(過程)。他認為構造發展中的主要矛盾是穩定單元與活動單元之間的配置與轉化。大陸地殼的主要部分是具有古老基底的穩定單元,而穩定單元中的基底與蓋層的關係中,基底是控制蓋層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研究前寒武紀基底及其轉化為穩定的階段時序具有重要的意義,因而他一向重視前寒武紀地質研究。
由於在地球早期史中,基本介質的量變和質變最為明顯,階段的劃分及其前進發展也最具說服力,為了研究構造基底的基本格局,1948年他就對中國東部前寒武系的對比作了回顧。1955年又對中國東部前寒武系基底的發育作了初步分析,並提出了中國東部大地構造單元劃分的方案。這是使用前蘇聯大地構造概念對中國進行構造分區的較早嘗試。在元古代地層古地理和古構造方面,他組織一批中年骨幹,依靠青年師生,開展了對華北、華南等地中、新元古界的系統研究,在區域地層對比、沉積古地理和構造古地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十餘年間陸續發表了《中國震旦紀地層與古地理》(1978)、《中國晚元古代古構造與古地理》(1980)、《中國中、晚元古代地殼構造發展》(1980)、《中國中元古代以來的古地理髮展》(1982)、《中國元古代主要構造單元及其邊界性質的發展》(1984)、《論中國前寒武紀地質時代及年代地層的劃分》(1986)、《震旦紀構造格局與全球古大陸再造》(1987)、《中國元古宙古大陸邊緣的構造發展》(1994)等論文。根據前寒武紀研究的特點和要求,提出了前寒武系先行建立區域性年代地層單位的建議。在對元古代地層和構造格局進行綜述時,指出了張裂構造和裂陷槽體系的重要意義(1984)。他提出以28億年、18億年和8億年為時限,將前寒武紀地質按照地殼(岩石圈)的組構發展特徵,分為相應的陸核形成、原地台形成和地台形成三大構造階段(1985),體現了時間和空間(物質)的聯繫和統一。
在全球構造方面,王鴻禎提出了以構造域和大陸地台(陸台)為地殼構造單元的大陸聚散過程和以泛大陸周期出現為準的構造階段,並以這個大陸動力發展輪廓作為全球古大陸再造研究的重要基礎。
王鴻禎提出,地球科學的根本問題和目標之一是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史,當前地學基礎研究的主要目標是試圖建立地球演化的基本過程及其可能的動力學模式。王鴻禎認為地球的節律現象是地球動力學普遍規律的表現。地球演化的時空框架可以歷史發展的階段論和古大陸集散過程,即泛大陸周期概念作為初步的依據,運用多學科的綜合協作,進行全球古大陸再造研究,並予以動力學的解釋。王鴻禎以地球演化的突變論和階段性“點斷前進”(punctuated progressoin)說為主導思想,注意到全球古大陸再造系列研究成果與生物古地理研究取得的格局認識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因而,聯繫一度流行的地球膨脹說,提出地球可能曾發生階段性非對稱、有限膨脹的構想。在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上,展覽了有關的全球古大陸再造系列圖件,在探討地球演化動力模式這一根本性問題上引起了與會者的興趣。王鴻禎的一個重要科學思想(思維)是堅持“階段論”,提倡“激變論”(災變論)。王鴻禎認為地球演化史的“階段論”與“激變論”觀點是不可分的。地球歷史的發展服從量變引起質變的普遍規律,發展過程都是漫長的、相對平靜的量變期與短暫的、急劇變革的質變期相互交替出現的。每一次質變都使事物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新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質變過程。這就是王鴻禎長期倡導的“階段論”。階段論的基本點:①陣發性(episodicity)。沒有陣發性,就無法鑑別“事件”並把它們作為劃分階段的標誌;②周期性(periodicity),③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或前進性(progressiveness)。每一新的階段都代表事物發展的高一級的進程,這和簡單的周期說或旋迴說有所區別,階段的發展是普遍的規律。他還認為,研究地球星體天文史的末期和地質史的初期的物質狀態和組構特徵,結合地球深部過程、熱歷史分析和天體化學等研究,探討和驗證地球階段性非對稱有限膨脹假說的可能性及其相關的地球起源假說,應是可行途徑。1997年王鴻禎發表於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文集第一卷的《泛大陸周期、地球節律與可能的地球膨脹》就是這方面的一個嘗試。
古地理研究代表性成果出版《中國古地理圖集》
王鴻禎的古地理研究代表性成果《中國古地理圖集》是他組織多個地質單位不同學科的地質學人共同完成,於1987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古地理圖集》是八開本,共含圖版143版,中文說明書85頁,英文說明書28頁,附錄25頁,包含構造古地理、沉積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和岩漿岩分區等多個圖種,覆蓋自元古宙直到第四紀的漫長時期。《中國古地理圖集》內容是按構造階段排序,每個階段都以構造格架圖為首,最後的“中國大地構造圖”則是構造發展的歷史總結。
1986年,王鴻禎被推選為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學史研究會會長,1989年,在北京組織召開了第15屆國際地質科學史學術討論會,主編了《中國地質學簡史》(英文,1989)、《中國地質事業早期史》(1990)、《東西方地質學術思想的交流》(英文,1991)、《中外地質科學交流史》(1992)、《中國地質學科發展的回顧》(1995)、《中國地質學科的發展》(英文,1996)及《比較行星學地質教育地質學史》(英文,1997)等專著和和文集。1999年,出版了《中國地質科學五十年》文集。王鴻禎一貫主張:“既要弘揚中國古代地學思想,更要研究近現代學科史和學術思想史,研討學術發展的獨特規律,追溯學術上的本末和源流,判別得失,做到‘以史為鑑,繼往開來’”。王鴻禎在地質學史方面主編的幾本英文專著,分別在第28屆(1989)和第30屆(1996)國際地質大會、第15屆(1990)國際地質科學史學術討論會上展出和散發,受到普遍的好評,認為是“東西方地學思想交流的重要文獻”。他在地質學史研究會工作中,廣泛依靠各學科的地質學家和有關學者,從1989年起,堅持“一年一會,一年一書”,在較短時間內取得了較多的成果,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1991年王鴻禎當選國際地科聯地質科學史委員會副主席,為中外地質科學史的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
人才培養
王鴻禎從教60多年以來,忠於教育事業,富有獻身和開拓精神,治學嚴謹,為人師表,甘為人梯。培養人才十分重視“德才兼備,不拘一格”,培養了幾代地質人才,相當一部分已成為中國地質學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或走上領導崗位,為中國地質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主要作品
王鴻禎共發表論文18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等20餘部,其中近140篇論文和絕大部分論著是1978年以後完成。
專著
序號 | 作品 | 年份 | 出版社 | 作者 |
1 | 中國古地理圖集 | 1985 | 中國地圖出版社 | 王鴻禎主編 |
2 | 中國古生代珊瑚分類演化及生物古地理 | 1989 | 科學出版社 | 王鴻禎等 |
3 | 地史學教程 | 1956 | 地質出版社 | 王鴻禎著 |
4 | 中國地質科學五十年 | 1999 |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 王鴻禎主編 |
5 | 中國及鄰區構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 | 1990 |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 王鴻禎等 |
6 | 華南地區古大陸邊緣構造史 | 1986 | 武漢地質學院出版社 | 王鴻禎等主編 |
7 | 中國地質事業早期史 | 1990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王鴻禎主編 |
8 | 構造地質專輯 | 1984 | 有色金屬成都地質幹部學院 | 王鴻禎,鐘嘉猷,徐嘉煒等編 |
期刊
序號 | 作品 | 年份 | 出版社 | 作者 |
1 | 沉積層序及海平面旋迴的分類級別:旋迴周期的成因討論 | 1998 | 現代地質 | 王鴻禎,史曉穎 |
2 | 中國東部及鄰區中、新生代盆地發育及大陸邊緣區的構造發展 | 1983 | 地質學報 | 王鴻禎,李思田 |
3 | 東秦嶺古海域兩側大陸邊緣區的構造發展 | 1982 | 地質學報 | 王鴻禎,周正國 |
4 | 從活動論觀點論中國大地構造分區 | 1981 |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 | 王鴻禎 |
5 | 中國地殼構造發展的主要階段 | 1982 |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 | 王鴻禎 |
6 | 地球的節律與大陸動力學的思考 | 1997 | 地學前緣 | 王鴻禎 |
7 | 論中國地層分區 | 1978 | 地層學雜誌 | 王鴻禎 |
8 | 中國地質構造述要 | 1996 | 中國地質 | 王鴻禎,莫宣學 |
9 | 全球構造研究的簡要回顧 | 1995 | 地學前緣 | 王鴻禎 |
10 | 試論西藏地質幧造分區問題 | 1983 |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 | 王鴻禎 |
11 | 中國與蒙古之地質 | 2006 | 地學前緣 | 王鴻禎,何國琦 |
12 | 中國中元古代以來古地理髮展的輪廓 | 1981 | 地層學雜誌 | 王鴻禎;劉本培 |
13 | 中國地質科學50年的簡要回顧 | 2000 | 地質論評 | 王鴻禎,翟裕生 |
14 | 亞洲地質構造發展的主要階段 | 1979 | 中國科學 | 王鴻禎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96 |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特別獎 | ---- | 獲獎 |
1994 | 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地質)獎 | ---- | 獲獎 |
1993 | 中國古生物學會名譽理事 | ---- | 獲獎 |
1992 | 國家教委優秀學術專著一等獎 | ---- | 獲獎 |
1991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 《中國古生代珊瑚分類演化及生物古地理》 | 獲獎 |
1991 | 地礦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 ---- | 獲獎 |
1988 | 國家高校優秀教材特等獎 | ---- | 獲獎 |
1987 | 國家自然科技二等獎 | 中國古地理圖集 | 獲獎 |
1987 | 地礦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 ---- | 獲獎 |
1982 | 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 中國地質圖類及亞洲地質圖 | 獲獎 |
1982 | 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 ---- | 獲獎 |
1978 | 全國科學大會獎 | ---- | 獲獎 |
社會任職
學術職務
1947年-1950年,北京大學地質系副教授
1950年-1952年,北京大學秘書長,地質系教授
1952年-1953年,中國地質學會第27-28屆理事兼書記
1952年-1954年,中國地質學會書記
1952年-1956年,北京地質學院地質礦產系主任
1953年-1954年,中國古生物學會書記
1954年-1957年,第29—30屆常務理事
1956年-1957年,中國古生物學會秘書長
1956年-1958年,北京地質學院副院長
1980年-1983年,武漢地質學院院長
1983年-1987年,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院教授
1984年-1989年,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
1989年-1993年,中國古生物學會理事長
1939年-1945年,北京大學(西南聯大)地質系助教,研究助教
其它職務
1980年-1984年,《地球科學》主編
1980年-1987年,《構造地質論叢》主編
1987年-1990年,《現代地質》主編
1993年-2001年,《地學前緣》主編
人物評價
原中國地質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廷棟:王鴻禎院士在學術上精益求精,對待工作一絲不苟;講團結,講和諧,待人以善,克己以嚴。他那種克己奉公、勤於行政的高貴品質,實事求是、敢講真話的科學精神,善以待人、提攜青年的優良作風,永遠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校長王訓練:王鴻禎正是以他無比寬闊的胸懷和追求完美的精神境界不斷完善著自己,也在不斷地展示著他人生的完美。
地質作家常江:漸遠杏壇老鳳聲,文風嚴正,不愧地界宗師,國學榜樣,頓飛教苑蒼山淚,薪火傳承,且看林中桃李,海底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