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堯學

張堯學

張堯學,男,漢族,1956年1月生,湖南常德澧縣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982年本科畢業於西北電訊工程學院(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曾任中南大學校長、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務院信息化諮詢委員會委員,計算機學會普適計算專委會委員,解放軍總裝備部軍用計算機及軟體技術專業組專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ireless and Mobile Computing》《Journal of Autonomic and Trusted Computing》《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的編委。

曾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學位管理與研究生司司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985工程辦公室主任、211工程建設辦公室主任等學術和行政職務。著有《又見木蘭》、《水隨天去》等管理類散文集。

2015年02月11日,入選“2014中國網際網路年度人物”活動獲獎名單。獲2004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01年和199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IEEE AINA 2007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200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堯學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澧縣
  • 出生日期:1956年01月
  • 職業: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 畢業院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學位:工學博士
  • 職稱:教授(博士生導師)
  • 參加工作時間:1976年10月
  • 入黨時間:1987年04月
  • 別號:堯學歐巴 
人物履歷,任免信息,個人作品,主要成就,主要研究,主要榮譽,外界評價,爭議事件,個性寄語,

人物履歷

1976年10月至1978年10月,在湖南澧縣余家台水電站工作,測繪員;1978年10月至1982年07月,在陝西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原陝西西北電訊工程學院)電子工程系學習,獲學士學位;
1982年07月至1983年02月,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國研究生預備班學習;
1982年本科畢業於陝西西北電訊工程學院(現陝西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1983年02月至1983年09月,在大連外國語學院日語培訓班學習;
1983年09月至1990年03月,在日本東北大學碩士生、博士生並獲碩士、博士學位;
198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獲日本東北大學博士學位;
1990年03月至1995年07月,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任教師、副教授、教授,教研組副主任;1994年6月任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系主任;1995年2月評定為博士研究生導師;
1995年07月至1995年10月,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訪問教授
1995年10月至1997年11月,電子部計算機司副司長兼全國電子信息系統推廣辦公室副主任(掛職);
1997年11月至1999年06月,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9年06月至2000年06月,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副司長(主持工作);
2000年06月至2001年05月,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
2001年05月至2009年0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其中,2001年11月至2006年5月兼任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校長;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參加中央黨校一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任北京奧組委掛職總體策劃部副部長;200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9年06月至2011年10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
2011年10月21日,經中共教育部黨組研究並與中共湖南省委商得一致,決定張堯學同志任中共中南大學委員會委員、常委。
2011年11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任中南大學校長。
(張堯學個人照圖冊中部分照片的來源:)
中國共產黨湖南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

任免信息

2016年12月7日下午,湖南省科協第十屆全省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舉行,張堯學當選湖南省科協第十屆全省委員會主席。
2017年6月1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在中南大學宣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的任免決定,張堯學不再擔任中南大學校長職務。

個人作品

論著
計算機作業系統教程》,《計算機作業系統教程——習題解答與實驗》,《UNIX作業系統》《計算機網路與Internet教程》,《走進網路世界》,《中西文作業系統》。
散文
侘寂天涯》,《水隨天去》,《又見木蘭》,《另一個清華:一位清華教授的留學散記》
發明專利
共申請中國發明專利19項,美國發明專利3項。已獲得中國發明專利授權14項。
論文
共發表論文180多篇。
(關於專利和論文具體情況,可以閱讀參考資料詳細介紹:,張堯學部分作品圖冊的圖片來源:))

主要成就

主要研究

1995年主持研製成功國內首台網路路由器,並推動了這一事關國家安全和信息產業核心產品的產業化。率先在國際上開展主動服務和透明計算領域的研究,提出了在時空上擴展馮諾依曼結構、把信息存儲、運算和管理分開的透明計算理論與方法,並研究成功了基於該理論的核心分散式作業系統和無作業系統的透明計算終端,廣泛用於中國軍事、商務、教育和管理等領域,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重視,被國外同行認為是“先於雲計算,並包含了雲計算”的原創性學術成果,並正向服務手機、雲手機等移動網際網路、家庭網等領域擴展。
張堯學張堯學
在網路基礎理論方面提出了被美國同行稱為“Zhang’s method”的互動式協定綜合法,推動了網路基礎理論的發展和進步。以第一獲獎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獲IEEE AINA07最佳論文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美國IET教育基金會教育領先獎,以及亞洲開放大學聯合會功勳服務獎等獎項。撰寫中英文專著和教材8部,其中《計算機作業系統教程》已銷售100餘萬冊,成為國內計算機領域的主要教材之一。
主持完成了多項國家級科研、國際合作及重大產業化項目。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獎勵5項。
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透明計算和主動服務。透明計算主要是研究如何解決用戶通過網路上的同一終端平台使用不同作業系統和相關套用,以及在不同終端平台上使用同一作業系統和相關套用。主動服務是按照用戶需求,通過計算機對現有服務進行演化,從而提供儘可能滿足用戶需求的網路服務的一種計算方法。

主要榮譽

年份獎項
2015年
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07年
IEEE AINA 2007最佳論文獎 (第一獲獎人)
亞洲開放大學協會(AAOU)年度傑出成就獎
2006年
中國專利優秀獎 (第一獲獎人)
清華大學科研成果推廣套用效益獎一等獎 (第一獲獎人)
2005年
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第一獲獎人)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04年
美國IET教育基金會教育領先獎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第一獲獎人)
2002年
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01年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第一獲獎人)
2000年
中國高校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國家經貿委技術創新管理獎
1998年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第一獲獎人)
1997年
電子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國家人事部、國家教委優秀留學回國人員獎
1996年
全國電子十大科技成果獎
1995年
國家教委跨世紀人才基金
1994年
霍英東基金
清華大學基礎研究獎

外界評價

根據紅網資料顯示,相關網友評價:
鄉夫:這是中南大學的特大利好訊息,中南的工科強而計算機通信這些專業有待加強,老張(堯學)不僅帶來中央部委的人脈,也帶來了前沿專業拓展的機遇。
Terabithia: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訪問教授,可以了。而且還是計算機教授,期待兩件事情,學校網路建設起來,還有未來的畢業證別掉價。
(張堯學參加活動圖冊的照片資料來源:)

爭議事件

2015年1月9日,清華大學教授、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院士率隊完成的“網路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項目榮獲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將張堯學及其研究團隊帶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其獲獎項目“網路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被通俗稱為“透明計算”。據報導,這項研究主要在三個方面取得突破:研製了超級作業系統(Meta OS)、實現了計算與存儲分離、實現了軟硬體分離。
圍繞這一理論和技術的討論持續至今。計算與存儲分離很早就能實現了,網咖就是這么乾的;這個概念不就是甲骨文等公司20年前提出的NC(網路計算機)嗎?“透明計算”的概念乍聽起來與雲計算似乎無異,它到底有哪些獨特之處呢?馮·諾依曼結構被顛覆了嗎?Intel的透明計算和張堯學的透明計算是一回事嗎?一個長期擔任行政職務的人怎么會有時間做科研?張堯學近日接受科技日報獨家專訪,在獲獎後首次詳細介紹“透明計算”以及研究過程。

個性寄語

“如果早上不起床、晚上不睡覺,掛科就會從此開始。如果手機不離手、吃飯叫外賣,留級就會等著你!請你們遠離微信、遠離手機、遠離韓劇,刻苦學習,在刻苦精神上,把大一當高四。”
38年前,我很熟悉的一個農村青年,第一次遠足3000里,從湖南農村到古城西安上大學。在滿滿的惶恐與不安的時候,學校還來了個摸底考試,他數學得了25分,英語得了0分,全校最低!但是,憑著理想、堅持、努力、刻苦和霸蠻,最後他還是順利畢了業,而且還成為了你們今天的校長。
“要學會互動式學習和主動學習,不要做書呆子,大學的知識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要學會思考,多問為什麼,不要盲從;要學會生活自理和吃苦,不要懶惰和奢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