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一般指本詞條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成立於1998年12月,是由中科院數學研究所(建於1952年)、套用數學研究所(建於1979年)、系統科學研究所(建於1979年)及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建於1995年)等四個研究所整合而成;研究院是一個綜合性的國立學術研究機構,覆蓋了數學與系統科學的主要研究方向。

截至2018年6月,研究院有職工326人,其中科研人員244人;有15個碩士點、12個博士點(二級學科),已培養碩士與博士研究生3000多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907名,博士研究生1909名),博士後650餘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 創辦時間:1998年12月
  • 現任領導:院長:席南華  
  • 碩士點:5個(一級學科)
  • 博士點:13個(二級學科)
  • 博士後:5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東路55號
歷史沿革,初創基業,進軍科學,改革開放,科研條件,人員編制,科研部門,設施資源,國際交流,科研成就,科研成果,學術期刊,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建設,文化傳統,形象標識,文化活動,機構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歷史沿革

初創基業

1950年6月,開始籌建數學研究所,籌備處設在北京文津街3號。
1951年1月,政務院批文任命華羅庚為即將成立的數學研究所所長。
1952年7月,數學研究所正式成立,所址設在清華園內,確立了純粹數學與套用數學協同發展的方針。
1953年上半年,數學研究所共有科研人員32人,其中專任研究員5人。僅在這32人中,後來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就有17人。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上圖依次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籌備處副主任華羅庚、1953年數學研究所的專任研究員華羅庚、1953年數學研究所的專任研究員吳文俊、1953年數學研究所的專任副研究員關肇直、1953年8月,華羅庚和數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清華園數學研究所門前漫談數學問題。

進軍科學

1956年,通過中國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的制定,數學研究所在保障數學各重要方向協調發展的同時,重點發展微分方程、機率統計等與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關係密切的分支。同時設立了泛函分析、數理邏輯等研究組,以加強相應理論學科的研究。
1957年,從法國歸來的熊慶來先生負責建立了函式論研究組。同一時期,與力學和計算機研製有關的研究工作則獨立出去,另行組建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和計算技術研究所;同年,臨時遷往西苑旅社,
1958年,遷入中關村(現計算技術研究所北樓)。
1961年,按學科建立了研究室,包括"四學科"(數論、代數、幾何、拓撲),函式論,微分方程,泛函分析,數理邏輯,理論物理,機率統計,以及由力學、數學兩所在錢學森、華羅庚、許國志倡導下從事新興套用學科運籌學的室組合併而成的運籌學研究室。
1962年,新建了由關肇直、宋健領導的控制理論研究室。稍後又重設了力學研究室。各項研究工作迅速推進。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上圖依次為:毛澤東主席與華羅庚先生親切握手(1958年)。1962年毛澤東主席、劉少奇主席等國家領導人與華羅庚先生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周恩來總理與華羅庚先生(1958年)。馮康等60年代初獨立於西方創立的有限元計算方法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許多部門得到了廣泛的套用。楊樂、張廣厚及他們在《中國科學》發表的關於函式值分布理論的論文。
1966年,"文革"開始後,研究工作陷入停頓。
1972年,數學研究工作重新開展起來。
1973年,陳景潤正式發表了他對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1975年,楊樂、張廣厚發表了關於值分布理論的研究。馮康等人於60年代初獨立於西方創立的有限元計算方法,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許多部門獲得了廣泛的套用。

改革開放

1977年,中國科學院成立了以計算數學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計算中心(1995年改為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所址在中關村南四街4號。
1979年底,根據中國科學院決定,部分人員從數學研究所分出成立了系統科學研究所,從事控制理論、運籌管理、統計學、系統工程以及相關數學邊緣學科的研究。數學研究所部分研究人員與原中國科學院套用數學推廣辦公室人員合併,組建成立套用數學研究所。數學研究所則以基礎理論研究為主,兼顧套用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其他方向。
1982年,當國家恢復頒發自然科學獎時,四個研究所再度以高水平成果而受到社會矚目。
1991年,所址遷入中關村南四街甲1號。
1998年12月,在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的推動下,數學研究所、套用數學研究所、系統科學研究所、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整合成為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上圖依次為: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成立大會。楊樂院長陪同李嵐清副總理、路甬祥院長視察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李嵐清副總理視察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時,與研究院部分領導合影。全國政協副主席、我院名譽研究員宋健院士在該院做學術報告。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根據2015年8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有職工338餘人,其中科研人員248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16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6人,中科院“百人計畫”入選者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約80人,國家“千人計畫”入選者4人,國家“青年千人計畫”入選者3人。
院所風貌院所風貌
中國工程院院士:崔俊芝
國家“千人計畫”:吳黎明張壽武范劍青陳貴強
國家“青年千人計畫”:田一超、鄭維喆、李文威

科研部門

根據2015年8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除了下屬的4個研究所以外,還有9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2000年以來根據學科發展和實際需求又先後成立了13個交叉研究中心。此外,掛靠在研究院的全國一級學會有中國數學會、中國運籌學會、中國系統工程學會。
機構設定
研究所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研究中心
數學研究所
國家數學與交叉科學中心
生物信息學研究中心
動力系統研究中心
系統科學研究所
管理、決策與信息系統重點實驗室
圖論組合網路研究中心
系統控制重點實驗室
信息安全研究中心
數學機械化重點實驗室
複雜系統研究中心
華羅庚數學重點實驗室
偏微分方程及其套用中心
隨機複雜結構與數據科學重點實驗室
統計科學研究中心
最佳化與套用研究中心
質量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
數論與幾何研究中心
隨機分析研究中心
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處理研究中心
調和分析及其套用研究中心

設施資源

根據2015年8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擁有全國館藏最為豐富的數學專業圖書館,訂有大量中國國外期刊,藏書逾21萬冊。研究院有先進的計算機及網路系統,包括萬億次機群(聯想深騰1800)和超級計算伺服器,帶有多種大型數學軟體包
院所風貌院所風貌

國際交流

截至2014年8月,研究院每年接待300餘位國內外訪問學者,與中國國內外學術機構有廣泛的交流合作關係。該研究院歷年舉辦的國際會議有:2014年中澳量子計算和量子信息處理年會、統計前沿課程2010高級暑期班與國際研討會、第二屆中德最佳化與套用研討會、第五屆國際表示論會議、第三屆圖論與組合算法國際研討會、第13屆國際雙曲問題學術會議等。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根據2015年8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歷年來獲得科技重要獎勵500餘項,包括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吳文俊),5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華羅庚“典型域上的多元復變數函式論”、吳文俊“示性類與示嵌類的研究”、陳景潤和王元等“哥德巴赫猜想研究” 、馮康等“哈密爾頓系統的辛幾何算法”等),1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邵逸夫數學獎,27(或者29)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以及50餘項國際學術獎勵和榮譽。
2017年1月,項目複雜動態網路的同步、控制與識別理論與方法榮獲自然科學二等獎。

學術期刊

數學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院數學所和中國數學會主辦的數學專業學術期刊,創刊於1936年,是中國數學會最早的刊物,也是中國的第一個數學期刊,主要刊登純粹數學和套用數學方面具有獨創性的優秀成果性論文,例如代數,數論,分析,偏微分方程,幾何,機率論等。該刊為中國各核心期刊評選機構所評選的核心期刊,收錄該刊的中國國內外權威性檢索機構包括:中國國內各大資料庫,美國數學會《數學評論》,俄羅斯《數學文摘》,英國《科學文摘》及德國《數學文摘》等。
套用數學學報》是中國數學會主辦的中國一流的學術刊物,創刊於1976年,主要刊登國際、中國套用數學及相關領域有關理論、方法或套用方面的研究論文,注重論文的創新性及學術水平。《中國科學引文索引》將該刊作為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數學文摘》、《中國學術期刊文摘》和《中國科學技術期刊文摘資料庫》(CSTA)等都為該刊作文摘索引。中國國外數學領域有重要影響的數學文摘刊物,如美國數學會的《數學評論》(MR)、俄羅斯的《數學文摘》、英國的《科學文摘》(SA)及德國的《數學文摘》等也都為該刊作文摘。在該刊上發表的文章已成為內地及香港各大、專院校及科研機構晉級、評獎和評定職稱的重要依據。
系統科學與數學》是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報類月刊,是中國核心期刊之一,主要刊登系統科學以及與系統科學有關的數學、交叉科學、工程套用等方面在理論和方法上具有創造性的學術論文,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科學技術報告,以及重要學術動態的報導。被中國國內外重要資料庫或權威性文摘期刊廣泛收錄,包括:
美國 Current Mathematical Publications、美國 Mathematical Reviews、俄羅斯 Abstract Journals、日本《科學技術文獻速報》、德國 Zentralblatt für Mathematik、《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數學文摘》、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清華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資料庫、“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美國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計算數學》創刊於1979年,主辦單位是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是數值計算的理論、分析及其套用的學術性刊物。期刊主要刊登中國國內外科研人員在計算數學基礎理論、方法和科學計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具有創造性和重大學術意義的科研成果論文。
數值計算與計算機套用》是由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主辦的學術性刊物, 季刊,主要報導: 套用計算機解決各種科學和工程問題的數學模型、計算方法、軟體技術和重大數值模擬實踐等方面所取得的創造性成果和研究報告。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月刊)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系統工程學會主辦的集系統科學、管理科學、信息 科學等為一體的綜合科技期刊,創刊於1981年3月。連續多次被評為“百種中國 傑出學術期刊”。是EI Compendex資料庫收錄期刊,也是中國在管理類期刊中唯一進入國際EI檢索的 科技期刊。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認定為管理科學重要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入編《中國學術期 刊文摘》、《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台灣)華藝數位藝術股份有限公司《中文電子期刊服務》。
數學譯林》是由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數學研究所主辦的以譯文為主的綜合性數學刊物,目的是介紹中國國內外數學的進展,普及現代數學知識,促進中國數學事業的發展和水平的提高。
數學的實踐與認識》由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主辦,該刊被以下資料庫收錄:CSCD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擴展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2008、2004、2000、1992)。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根據2015年8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下屬的四個研究所是中國最早被批准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是首批國家批准的博士後流動站之一;有15個碩士點、12個博士點(二級學科)、4個博士後流動站(數學、系統科學、統計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分布在數學、統計學、系統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五個一級學科中。
院所風貌院所風貌
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的2006年度全國學科評估中,該院數學學科以本學科最高評估得分(94分)在全國62個參評單位中取得整體水平第一名;2008年套用數學獲北京市重點學科;2010年基礎數學、計算數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套用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管理科學與工程等六學科獲中國科學院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博士點:“數學”、“統計學”、“系統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點:“數學”、“統計學”、“系統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
二級學科碩士點:基礎數學、計算數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套用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統計學、系統理論、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套用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管理運籌學、經濟計算與模擬、企業管理、數量經濟學、套用統計

教學建設

  • 培養成果
根據2015年8月研究院官網顯示,從招收第一批研究生至今,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已為國家培養碩士研究生1565人,博士研究生1781人,其中1998年知識創新工程以來培養了碩士生338人,博士生894人。
在研究院各所培養的研究生中,愈50人先後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近年來,有2人被評為“中國十大傑出青年”,3人獲中國青年科學家獎,1人獲全國五四青年獎章,3人擔任“973”首席科學家,8人獲香港“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10人獲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一等獎,等等。例如:
1991年,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為紀念中國學位制度創建十周年,表彰了一批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碩士學位獲得者,該院畢業生丁偉岳、郭雷、劉嘉荃、謝惠民、余其煌和陳貴強等六人被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
該院在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評選中保持良好成績:2004年-2010年產生了8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平均每年1篇,其中2006年數學學科有6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數學院入選2篇。至今有3篇獲北京市優博論文;有21篇獲中國科學院優博論文。
研究生培養情況統計(1998 -- 2013)
年度
博士
碩士
在學學生
招生
獲學位
招生
獲學位
2013年
105
84
103
37
536
2012年
101
92
87
31
536
2011年
95
81
84
15
521
2010年
95
83
86
26
505
2009年
94
79
111
23
485
2008年
89
76
89
22
456
2007年
87
73
86
15
451
2006年
85
84
90
27
418
2005年
79
72
86
30
401
2004年
69
60
62
24
392
2003年
80
51
52
27
370
2002年
80
39
56
18
349
2001年
69
55
49
30
289
2000年
61
33
50
25
278
1999年
45
50
33
25
235
1998年
44
45
31
23
221
合計
894
338
  • 培養制度
研究院2005年開始逐步實行博士生資格考試和碩轉博資格考核,制定《碩轉博資格考試管理辦法》;加強碩轉博生的專業考核和綜合能力的考核工作,進一步提高研究生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並保證了博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較為規範的、行之有效的實施辦法。該院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第一個實行資格考試的單位。
研究院實行二段式的培養模式:一年級碩士生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接受基礎課程訓練,之後回培養單位繼續專業課程學習和科研工作。從1999年至今,該院導師開設了數學學科的大部分課程,每年開設課程近100門,不少課程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優秀課程。
為保證開設課程質量,該院成立數學學科專家組,制定研究生培養方案,撰寫教學大綱;編制《博(碩)士研究生課程設定》,數學學科是第一批完成課程設定的學科。制定《研究生課程管理規定》,實現所有課程統一管理,並與其它院所和高校共享;統一規範開課大綱、規範學分,統一開具課程成績單。該院是第一個將博士課程列入國科大教學平台。
  • 研究生實驗班
2009年該院和國科大數學科學學院聯合創辦“研究生實驗班”。實驗班是根據“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因材施教、尊重興趣”的指導思想,按照一年級集中統一基礎課教學,二年級選擇導師和研究方向的培養模式,採用更加靈活的管理方式,培養高素質創新拔尖人才。根據“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因材施教、尊重興趣”的指導思想,由該院著名學者組成導師組,以導師組的形式招生和培養,第一年不分導師統一基礎課程學習和培養,一年後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導師的要求,通過雙向選擇確定導師。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院徽
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院徽是中國古代數學中勾股定理的一個幾何證明。圖案為一正方形,內含四個矩形,代表著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由四個研究所組成,也象徵著研究院總體發展的四大戰略任務。
院徽院徽
  • 理念
數系天地,勤篤求真
“數系天地,勤篤求真”是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的理念。數學與系統科學來源於自然和實踐,同時又服務於自然科學與社會實踐,“自然界的奧秘是用數學語言寫成的”,數學是理解天地間萬物的工具和基礎。勤奮、踏實、執著是治學者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品質。作為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工作者,應當勤思篤行,具有隻爭朝夕、腳踏實地、甘於寂寞、堅持不懈的工作作風。為了探索和追求科學真理,應當具有敢於挑戰困難、敢為天下先的自信心;具有不怕失敗、不怕非議、不怕磨難的科學精神;具有理論“頂天”、套用“立地”的奮鬥目標。

文化活動

該院成立了研究生黨支部和學生會,組織學生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素質教育活動、文化體育活動。“思源縱橫系列講座” 、“院長獎學金評選”、周末電影會、聯誼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充實了業餘生活。
2010年開始,數學院每年7月份舉辦中國科學院大學生數學夏令營,招收全國各高校數學及相關學科的本科生來該院進行集中培訓。活動期間,邀請相關領域著名專家學者開設專題講座、前沿報告;開展大學生數學競賽、組織參觀遊覽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優秀營員將在夏令營期間參加數學競賽,競賽優勝者可參加招生面試,有機會被優先錄取為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或直博生。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姓名職務
席南華
學術院長
王躍飛
院長
汪壽陽
黨委書記、副院長
洪佳林
副院長
鞏馥洲
副院長
高小山
副院長
武艱
黨委副書記
資料來源:

歷任領導

屆數姓名職務任期
第一任
楊 樂
院長
1998.12-2002.12
李福安
黨委書記
1998.12-2002.12
第二任
郭 雷
院長
2002.12-2007.2
黨委書記
2003.2-2007.5
第三任
郭 雷
院長
2007.2-2012.4
黨委書記
2007.5-2012.6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