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青(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

王曉青(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

王曉青,1900年7月2日出生於湖南省湘鄉縣汪家沖,區域地質學家、地質製圖學家。早年從事湖南省和中南地區的地質、礦產調查及研究工作,發現和評價了幾十個不同礦種的礦產地,特別為湖南省地質科學研究和礦產資源套用開發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湖南通”。1955年以來,以地質編圖、製圖為主要方法和手段,進行了中國區域地質綜合研究,是對中國地質資料的全面系統總結,對提高全國地質研究程度和對地質找礦工作的戰略部署具有重要意義。本詞條還介紹了我國第一代通俗歌曲歌手王曉青和清華大學化學系副教授王曉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曉青
  • 別名:王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湖南省湘鄉縣汪家沖
  • 出生日期:1900年7月2日
  • 職業: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人物經歷,技術成就,

人物經歷

王曉青,曾用名王震,1900年7月2日生於湖南省湘鄉縣汪家沖。192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獲理學士學位。1926 年回到湖南長沙,在修業中學當了兩年教師。1928年春,他進入湖南省地質調查所,在該所負責人劉基磐等領導下從事區域地質、礦產地質調查和研究工作,他參與了湘潭上五都錳礦、益陽板溪銻礦、湘鄉梓門橋煤礦、新化錫礦山銻礦等礦產地質調查,也參與了湘中六縣的區域地質調查與填圖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1934年,中國工程師學會應四川省政府的邀請,組織考察團赴四川進行工業、交通及地質礦產綜合考察。王曉青為赴川考察團成員。他對四川彭縣多金屬礦床進行了詳細考察,並提交了考察報告。他還提出應儘快成立“四川省地質調查所”,並擬訂了建所組織大綱與人員配備方案。3年多以後,留德歸來的地質學家李春昱,在翁文灝推薦、指示下,籌創、建成了“四川省地質調查所”,並擔任所長。王曉青等人早年的合理化建議很快得以實現。
王曉青由四川回湖南後,又對各地礦產地質做了很多調查,取得了很多成果。
1937年“七七事變”後,上海、南京相繼淪陷,日本侵略軍向華中地區推進。1938年夏,湖南省地質調查所為保全資料、標本、儀器設備等,遷往湘西南山區洪江縣的黔城鎮。王曉青在二位工友陪同下,不辭辛苦,承擔護送所里物資、工作用品等的重任,隨民船逆沅江而上,歷時月余,才安全到達目的地。隨後,他就近著重調查了湘西南地質礦產。1940年,李四光一行到達湘西南洪江、會同等地進行地質礦產考察時,王曉青陪同前往。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結束,湖南省地質調查所遷回長沙。王曉青又著重調查了湘西北山區地質礦產。
1949年8月,長沙和平解放。王曉青和所有正直的知識分子一樣感到歡欣鼓舞。1950年春,為了使剛剛建立的湖南省人民政府了解全省礦產資源情況,王曉青在《新湖南日報》上連續三天發表《湖南的地質》長文。同年,他作為湖南省科技界12 位代表之一,到首都北京參加了中央人民政府召開的全國首屆自然科學工作省代表大會。1951年,他擔任中南地質調查所長沙分所所長,又兼湖南大學教授。1953年,他被任命為常寧縣水口山鉛鋅礦勘探隊隊長。1954年他任中南地質局副總工程師,擔負起了中南大行政區地質事業的技術領導重任。同年,他加入“九三學社”。
1955年,王曉青調到北京,任地質部礦產普查委員會二級工程師,後又調往地質部地質礦產研究所。1956年任該所第一研究室(即區域地質及綜合地質編圖研究室)主任。從此參與領導了全國的區域地質綜合研究及地質圖件編制事業。1959年他又擔任了“中國地質圖編審委員會”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由於他出色的工作在1964年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他領導編制的很多圖件都獲得了多項大獎。
“文化大革命”期間,他雖受到嚴重衝擊,但他始終忠於黨,忠於人民。最後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他以後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1990年1月25日在北京病逝,終年90歲。

技術成就

王曉青於1928年至1954年的26年間,一直從事湖南及鄰區的地質、礦產調查研究工作,踏遍了幾十個縣的山山水水,調查了20多個礦種的上百個礦產地,編寫了幾十份地質、礦產調查研究報告,並編制了10張局部地區的地質、礦產圖件,為填補湖南及其鄰區的地質、礦產資料空白,為提高湖南及其鄰區的地質礦產研究程度做出了顯著貢獻;掌握了本區豐富的地質、礦產實際資料,在地質界老一輩中被譽為“湖南通”。
當王曉青於1928年春進入湖南地質調查所後,接受的第一項任務就是隨田奇等調查湘潭縣上五都(地名)錳礦的特徵和遠景。他們在調查報告中明確指出,該錳礦是紅土中的硬錳礦結核,礦石呈腎狀、腸狀和網結狀,因而不同於沉積型的層狀和似層狀錳礦床,其規模和遠景都遜色於沉積的層狀錳礦床。接著他們調查了湘潭縣五里堆纖維石膏和岩鹽礦,查明了該膏鹽礦產在第三系,石膏礦層的頂板和底板均為含岩鹽的青灰色頁岩,膏鹽層共厚1米左右,從而查明了此礦的地質特點並評價了其價值。他們又調查了益陽縣板溪銻礦,進而對著名的新化縣錫礦山銻礦做了研究,指出礦床產出的構造部位是由上泥盆統錫礦山灰岩組成的背斜軸部,遠景頗大。此後在20世紀30年代初,王曉青對桃林鉛鋅礦、黃金洞金礦、大文山錫砷礦和湘鄉縣鉛鋅礦等,均一一做了調查研究,並分別寫出調查報告。在掌握了大量礦產地質實際資料的基礎上,為了把“點”連成“面”,王曉青等在粵漢鐵路沿線及其以西地區長沙、寧鄉、湘潭、湘鄉、衡山、邵陽六縣進行了區域性的地質調查,編寫了六縣地質志,編繪了相應的地質圖。這是湘中地區首份大面積的區域性地質成果,對提高本區地質研究程度和開展找礦工作起了重要作用。王曉青在臨湘地區的地質調查中,在淺變質的板岩中發現了三葉蟲化石,從而確定此板岩層時代為寒武紀;在漣源地區的考察中發現了奧陶紀的筆石化石;在瀏陽縣的調查中發現了二疊紀樂平煤系底部矽質岩中含磷高,頗有遠景。此後不久其他地質學家在湖北襄陽和貴州開陽也相繼發現了磷礦層,於是“三陽(瀏陽、襄陽、開陽)開泰”流傳一時。王曉青在湘東北臨湘、平江和瀏陽等縣地質礦產調查的基礎上,跨越洞庭湖到達湘北的華容和常德等縣開展野外路線地質填圖工作,編寫了長沙—常德地區地質報告,並編制了相應的地質圖。
1934年王曉青去四川考察回來以後,對湘潭縣譚家山、永興縣馬田圩和白頭獅等地煤礦,資興縣三都煤礦和瑤崗仙白鎢礦,郴縣柿竹園多金屬及鎢錫礦,茶陵縣鄧埠仙鎢礦,桂陽縣黃沙坪鉛鋅礦,以及湘東南的汝城和桂東等縣的礦產資源概況,均一一做了較深入的調查研究,其中有些礦產查明了其成礦時代和特點(如煤礦,有些確定為屬上二疊統樂平煤系——馬田圩、白頭獅;有的確定為屬侏羅系——譚家山、三都),有些查明了礦床成礦特徵和規模,對進一步認識和開發湘東南地區的礦產資源奠定了良好基礎。20世紀30年代,王曉青在對湖南各地各種礦產詳細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參與編寫了總結性的巨著——《湖南鐵礦志》(1934)、《湖南錳礦志》(1935)、《湖南鎢礦志》(1937)及《湖南銻礦志》(1938),後三部他都是第一作者。
抗日戰爭初期,王曉青對湘西南地區元古代板溪群中的金礦和鄰省貴州錦屏、天柱等縣的金礦,進行了廣泛調查,首次發現了南方變質岩系中有金的成礦作用和形成金礦的有利條件。找到了板溪群中的含金石英脈,進而編寫了“湖南的板溪群”和“湖南金礦的分布”等研究報告。抗日戰爭中期至後期,王曉青填制了北起瀘溪縣,南至湘桂二省交界的道縣,西至湘黔省界,包括九個縣範圍的湘西南地區地質圖和礦產圖,這是本區的第一張地質圖和礦產圖,從而填補了湘西南地質的空白,為開發邊遠的湘西南作出了積極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王曉青領隊赴湘西北石門和桑植等縣進行地質填圖和礦產資源調查。在石門地區的調查中他發現了有工業意義的錳礦;在桑植地區的調查中他發現了由泥盆系砂岩構成的風景奇美的石林和石炭系灰岩形成的溶洞,溶洞中賦存有奇特壯麗的石筍、石鐘乳和地下暗河等,現今這些地區已被開闢為湘西北的風景旅遊區——張家界。因此,他是揭開湘西北地質—地貌特徵奧秘和開闢張家界旅遊區的先驅者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王曉青滿腔熱誠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1950年,王曉青赴河南調查平頂山煤田,他在調查報告中確切地肯定“平頂山是個好煤田”,從而為國家開發平頂山煤田提供了可靠的地質依據,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在常寧水口山鉛鋅礦勘探隊隊長任上,為評價和肯定水口山是中國大型鉛鋅礦之一做出了可喜的成績。王曉青於1954年被任命為中南地質局副總工程師後,深入各普查、勘探區進行全面調查、指導工作,認真審閱各普查、勘探報告,嚴把質量關,向上級和有關部門積極提出地質—找礦工作中的合理化建議,為推動中南地區地質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