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09年8月31日,張文佑出生於河北唐山。
1930年,張文佑從天津
南開中學畢業,並考入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土木工程系。同年10月,張文佑進入北京大學地質系。
1931年12月1日,張文佑被選為“北大全體同學南下示威團”的代表和副指揮。
1934年,張文佑從北京大學地質系畢業。大學畢業,來到李四光領導的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開始在浙、贛、蘇、皖、黔、湘等省進行地質考察。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地質研究的幾次遷徙,故1937年後的主要地質調查區是廣西。在考察了廣西全省的地質後,與趙金科等協作測制了《廣西地質圖》。
1941年,張文佑兼任廣西大學講師。
1942年,張文佑被破格提拔為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1945年,經李四光先生推薦,張文佑赴歐、美一些國家進行地質考察(至1947年)。
1947年春,張文佑到美國地質調查局考察,實地考察了阿爾卑斯山的推覆構造,阿帕拉契亞山的變質構造等,對鈾礦予以了特別的關注。10月回國,繼續在中央研究院地質所工作,併兼任中央大學(南京大學的前身)教授(至1950年)。
1948年底,張文佑隨國民黨中央研究院遷移廣州。
1949年,張文佑擔任南京軍管會接管中央研究院領導小組成員,同年北京大學、北京地質學院兼職教授,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一級研究員。
1950年,張文佑擔任全國地質工作計畫指導委員會委員。
1951年,張文佑擔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副所長,同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
1955年,張文佑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56年,張文佑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9年,張文佑主編了《中國大地構造圖》和《中國大地構造綱要》兩部專著,因此而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1960年,張文佑應蘇聯大地構造學家沙茨基和西尼村的邀請,赴蘇考察。
1974年,張文佑主編《中國大地構造基本特徵及其發展的初步探討》。
1980年,張文佑擔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所長。
1983年,春節剛過(正月初七),張文佑前往晉北高原調查地下水,同年8月,太原西山一號孔出水,翌年4月,2號孔出水。同年深秋,他赴山東黃縣勘察水利資源,成為他人生中最後一次野外調研工作。
1985年2月11日,張文佑病逝於北京,享年76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20世紀30年代,張文佑就在北京西山解決了中國北方震旦系與寒武系的分界問題,在坨里一帶建立了新的白堊紀地層剖面,在桂林完成了山字型等構造系形成過程和力學機制的模擬實驗。
1937年,張文佑對廣西山字型的研究是地質構造的力學分析與歷史分析相結合方法的首次成功嘗試。除構造地質和地層外,研究領域還涉及花崗岩原生構造,石灰岩地區的地下水,以及煤、鎢、錫、鉬、銅等礦產。
1953年和1960年,張文佑兩次赴前蘇聯學習考察。當時他十分推崇前蘇聯的大地構造學成就,包括地槽-地台學說的進展,以及深斷裂對沉積作用、岩漿活動和成礦作用的控制,岩石學的研究是與大地構造的研究相結合的,訪問前蘇聯使他更多地學習了地質構造的歷史分析,並使他堅定了將力學分析和歷史分析結合起來的信心,這一方法也貫穿了他今後的學術活動的始終。
1956年,張文佑主編了新中國的第一幅大地構造圖(1∶800萬),並於翌年完成其說明書《中國大地構造綱要》。編圖時採用的是大地構造物理學與沉積建造-岩相古地理分析的“兩條腿走路"的方法,把構造體系分為屬基底斷裂範疇的和屬蓋層滑動範疇的兩類,時間序列上則用三大構造層表示中國大地構造的歷史發展。同年赴青藏高原進行格爾木-拉薩路線的地質調查,提出了青藏高原是扇形山體的想法。
20世紀50年代中期,張文佑首先提出有一個魯中斷裂帶(後稱之為郯廬斷裂帶)以及該斷裂帶上產有原生金剛石的論斷,後確在該帶上找到了中國規模最大的原生金剛石礦床。1956年他考察柴達木盆地之後,提出隱蔽區才可能出油的論斷,並為勘探實踐所證實。接著他提出中國東部包括冀中、松遼等大型厚層沉積盆地有生油遠景的見解,參與了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基地由西向東移的戰略決策,並因在大慶油田發現過程中的突出工作,成為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獲得者之一。
1973年,張文佑在汲取板塊學說成果的基礎上編制了中國的斷塊大地構造圖(1∶1000萬),提出中國大地構造的"基本輪廓是以塊斷構造為特徵”,分5個發展階段10個發展時期概述了塊斷構造的發展。
1974年,張文佑提出了“斷塊構造學說”,並把它發展成為一門以線形構造為本、以槽台學說和地質力學為體、以板塊學說為借鑑,以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為指導的大地構造學說,並因此而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同年張文佑提出的“定窪探邊”、“定窪探隆”的觀點,提高了油氣儲采比,開創了油氣勘探的新局面。他提出的斷塊煤田的見解--斷裂形式和性質控制成礦環境、成礦部位及煤田深層地下水的觀點,亦為實踐所證實。
1983年,張文佑領導和主編了“中國及鄰區海陸大地構造圖(1∶500萬)”,系統全面地表示出中國及鄰區的斷塊大地構造格局;在“斷塊構造導論”(1984)和“中國及鄰區海陸大地構造”(1986)兩書中則系統地闡述了斷塊學說的理論、方法和現階段的思想成果。
出版日期 | 名稱 | 作者 | 出版社 |
---|
1953.03 | 《中國地質學》 | 李四光原撰;張文佑編譯 | 正風出版社 |
1955.10 | 《地殼發展的規律性與區域大地構造》 | (蘇)П.Н.Кролоткин等著;張文佑等譯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56.08 | 《大地構造學基本問題》 | (蘇)В.В.Белоусов著;張文佑等譯 | 北京:地質出版社 |
1956.09 | 《地質歷史中的沉積相》 | (美)R.C.Moore等著;張文佑譯 | 北京:地質出版社 |
1958.05 | 《岩石學原理》 | (英)G.W.Tyrrell著;張文佑,劉作茹譯 | 北京:地質出版社 |
1959.01 | 《廣西地質 地層概要》 | 趙金科,張文佑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59.01 | 《廣西地震》 | 趙金科,張文佑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64.08 | 《構造地質學》 | (荷蘭)De Sitter, L.U.著;張文佑譯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66.04 | 《美國地質學會特刊62號 地殼 論文集》 | 波德爾瓦爾特主編;張文佑等譯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77.09 | 《鐵礦的形成與富集》 | 張文佑等編 | 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 |
1978 | 《富鐵礦找礦理論和方法彙編》 | 張文佑 | 河南冶金地質勘探公司 |
1980 | 《斷塊構造與中國的油氣藏》 | 張文佑 |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
1983.02 | 《中國及鄰區海陸大地構造圖》 | 張文佑等編著 |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
1983.03 | 《斷塊構造文集》 | 張文佑主編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84.11 | 《中國及鄰區海陸大地構造基本輪廊》 | 張文佑編著 |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
1984 | 《斷塊構造導論》 | 張文佑著 |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
1985.04 | 《構造物理模擬實驗圖冊》 | 張文佑等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86 | 《中國及鄰區海陸在地構造》 | 張文佑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92.08 | 《張文佑文集》 | 張文佑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截至1985年2月,張文佑先後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二等獎、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一等獎等。
時間 | 項目名稱 | 獎勵名稱 |
---|
1978年 | 斷裂體系與斷塊大地構造學說 | 全國科學大會獎 |
1980年 | 華北斷塊區的形成與發展 | 中國科學院一等獎 |
1981年 | 斷塊構造理論的新進展 | 中國科學院二等獎 |
1982年 | 中國大地構造圖及其說明書中國大地構造綱要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
1982年 | 大慶油田發現過程中的地學工作 | 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
1984年 | 中國及鄰區海陸大地構造圖 | 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一等獎 |
人才培養
張文佑的座右銘是:敏於觀察,勤于思考,勇於創新,敢於攀登。他遵循當時中國科學院“任務帶學科”和“出成果、出人才”的方針,在完成國家任務過程中進行學術創新,培養開拓性人才。他以“源於實踐、高於實踐”和“博採眾長、推陳出新”的理念統一用於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他提倡兼收並蓄,不同學科之間互相滲透、邊緣雜交。
張文佑兼任主任的構造地質研究室,先後設定構造力學、新構造、深部地質、古地磁、高溫高壓試驗、地熱、航空-遙感地質以及岩石大地構造、前寒武紀大地構造、構造的數學力學分析、構造水文地質等實驗室和研究組,組織多種專業人才進行單學科縱向深入和多學科橫向綜合的立體研究。
張文佑關注年輕人才的成長,常把研究生和年輕人送往不同學科、不同學派的科學家那裡進行聯合培養,對努力、用心、有膽識、有創見的年輕人才推重有加,在工作中把他們推上前線擔當重任,在會議上把他們推向前台展顯才華。他提倡並身體力行地用自然辯證法指導科學研究,他發起成立的自然辯證法地學專業組已發展為有許多省市分支機構的全國地學哲學委員會。
榮譽表彰
社會任職
時間 | 擔任職務 |
---|
1964年12月—1975年1月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
1978年3月—1983年6月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
1980年—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 |
1981年—
| 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 |
1983年6月—1988年4月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
| 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 |
| 中國石油學會副理事長 |
| 中國大地構造學會副理事長 |
| 北京市地質學會代理事長 |
| 國家科委地質礦產組副組長 |
| 中國能源委員會顧問 |
| 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常委 |
個人生活
張文佑的長子
張肇西是粒子物理學家,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他的女兒張之立畢業於清華大學,為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已退休),次子張肇良大學畢業後定居美國。
人物評價
1956年張文佑考察柴達木等許多盆地之後,提出隱蔽區可能出油的論斷,為勘探實踐所證實。接著他提出中國東部包括松遼、冀中等大型厚層沉積盆地有生油遠景,參加了把中國油氣勘探基地由西部東移的戰略決策,並提出“定凹探邊”、“定凹探隆”等勘探建議,為大慶和其他許多油田的開發作出了重要貢獻。50年代中期,他首先提出有一個魯中深大斷裂帶(郯廬斷裂帶),該斷裂帶上有原生金剛石礦,後在膠遼的該地帶上找到了中國規模最大的原生金剛石礦床。張文佑最重要的成果是用30多年時間創立了“斷裂體系與斷塊大地構造”學說 。張文佑在煤、鐵、水、鈾等資源和水電工程穩定性、地震預測預防等方面也有深入調研和獨到見地,得到有關部門的套用和好評。(中國科學院評)
後世紀念
200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了《
紀念張文佑院士誕辰100周年》,概述的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張文佑先生的生平活動照片,記錄了他從青年時代到老年時代的活動,部分家庭組合照片。第二部分是紀念文章,包括子女篇、院士篇、同事篇、弟子篇和未刊篇。第三部分是張文佑著作目錄和張文佑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