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堡組

熊永先、王曰倫吳希曾,1936手稿年用名;李四光、趙金科、張文佑,1952年介紹,剖面位於廣西三江縣泗里口。本組岩性單一,基本由矽質岩組成。黑色薄—中厚層狀矽質岩,下與陡山沱組、上與清溪組均為整合接觸。主要分布於粵、黔、湘、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堡組
  • 外文名:Laobao Fm
  • 地層單位編碼:06-45-0305
  • 地層地質年代:Z2
  • 階代碼:Z2
  • 地區代碼:49
  • 別名:車田矽質層、楊家堡組、留茶坡組
命名,沿革,特徵,層型,構成,分布,備考,

命名

王曰倫1936年命名,趙金科、張文佑1952年發表。命名剖面位於廣西三江縣泗里口。

沿革

1936年王曰倫命名為“老堡矽質層”,1952年趙金科、張文佑發表。1966年廣西區調隊易名老堡組。

特徵

層型

選層型廣西三江縣城西老堡組實測剖面,廣西區調隊,1979,1∶5萬三江幅、和平幅區調報告。

構成

本組岩性單一,基本以一套深色矽質沉積為特徵。深灰—灰黑色薄至中厚層狀矽質岩、碳質矽質岩夾少量碳質頁岩組成。下部為深灰色薄層矽質岩時見碳酸鹽透鏡體,含黃鐵礦,富含微古植物: Trachysphaeridium incrassatum, Pseudozonosphaera verrucosa, Asperatopsophosphaera partialis, A. Rugosa, Pseudodiacrodium aff. Verticale, Hubeisphaera radiata, Paleomorpha figurata。厚75m;上部為灰黑色、黑色薄層至板狀矽質岩、碳質矽質岩,中層厚層夾薄狀矽質岩,夾炭質頁岩,具細水平層理,層面呈波狀起伏。含微古植物:Orygmatosphaeridium rubiginosum, Trachysphaeridium incrassatum, T. Rude, T. Planum, Trachyminuscula simplex, Asperatopsophosphaera umishanensis, A. Baulensis, Pseudozonosphaera asperella。本組岩性穩定,層型剖面厚129米;區域厚17-228米。

分布

在龍勝三寨、馬提及北鄰湖南通道附近,頂部常夾含磷層。整合於陡山沱組之上的一套灰-灰黑色,薄—中厚層層狀矽質岩,下部以碳質粘土岩的消失或矽質岩的出現與陡山沱組為分界。

備考

編撰者: 王自強
作者1 :王曰倫
年份1 :1936
作者2 :趙金科
年份2 :1952
作者3: 張文佑
年份3 :1952
系名 :新元古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