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曲

以樂曲旋律配以佛經偈頌譜成之歌曲;或描述佛教精神之樂曲。據毛奇齡所著西河詩話載,佛曲在隋、唐即有,非始於金、元,如唐樂府有普光佛曲、日光明佛曲等八曲,入婆陀調;釋迦文佛曲、妙華佛曲等九曲,入乞食調;大妙至極曲、解曲,入越調;摩尼佛曲,入雙調;蘇蜜七具佛曲、日騰光佛曲,入商調;邪勒佛曲,入徵調;婆羅樹佛曲等四曲,入羽調;遷星佛曲,入般涉調;提梵,入移風調。清代吳中佛寺,猶能作梵樂,每唱佛曲,以笙笛逐之,稱為清樂,即其遺意。敦煌雜曲中尚存有部分佛曲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曲
  • 外文名:Buddhist songs
  • 代表曲:大悲咒、萬物生、三寶歌
  • 出自:經文
  • 注釋:以樂曲旋律配以佛經偈頌譜成
  • 起源:隋朝
部分佛曲曲目,佛曲解讀,萬物生,大悲咒,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部分佛曲曲目

東阿王贊
我為你祝福
自然風光
彌勒心咒 王菲演唱 )
四身頌
五會念(梵唱版)
佛 (梵樂版)
佛上殿
戒定真香
十方讚頌
拜願
徹悟法語
大雄寶殿
贊禮西方
財神咒
南無彌勒佛
藥師佛灌頂真言
白衣靈感真言
觀音靈感歌
彌陀贊
菩提樹(喜多郎演奏)
四月八
吐息
樂善好施
萬物生
水琉璃

佛曲解讀

萬物生

萬物生歌詞實際上使用的是《百字明咒》的經文。
“嗡”字是咒的開頭,它有善妙、吉祥的含義。
“班匝薩多薩瑪雅,瑪呢巴拉雅” 大致含義:主尊金剛薩垛,請您以及您身口意的極深秘密誓言恆時守護、保佑我們。
“班匝薩多迪諾巴,迪叉哲卓美巴瓦” 大致含義:主尊金剛薩垛,請您的加持成就安住於我,並讓我與您無二無別。
“色多喀友美巴瓦” 大致含義:請賜我以無漏、大樂的智慧,令我滿足。
色波喀友美巴瓦” 大致含義:令我證悟光明的智慧。
“阿呢ra多美巴瓦” 大致含義:請你慈悲地愛護、憐憫我。 “薩瓦色德瑪美抓雅匝” 大致含義:請您立即賜予我清淨一切罪業、及其一切殊勝的成就。
“薩瓦嘎瑪色匝美,則當希央格熱” 大致含義:讓我心地賢善地行持一切事業。
“吽”是金剛薩垛的種子字,也是諸佛五種智慧的本體。
“哈哈哈哈伙” 大致含義:令我現前四種灌頂的智慧。
“巴嘎萬,薩瓦達塔嘎達,班匝瑪美門匝” 大致含義:祈請一切出有壞如來,請您身口意的智慧在方便與大悲無別之中,恆時不要捨棄我。
“班則巴瓦”的大致含義是:讓我的身口意成為佛的身口意而成佛。
“瑪哈薩瑪雅薩多阿” 大致含義:恆時不離開沒有世間分別的法界,金剛薩垛主尊,請令我成就一切如來在不生不滅的法界中感受平等法味,一體的智慧。

大悲咒

皈依三寶,皈依大悲渡世的觀世音菩薩,世間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眾生,要誓願宣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救苦救難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煩惱,了悟真實光明,皈依於大慈大悲、隨心自在的觀世菩薩。祈求一切圓滿,不受一切鬼卒的侵害,皈命於為觀世音菩薩請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的本尊-千光王靜住如來。能得清淨圓明的光輝,能除無明罣礙的煩惱,要修得無上的功德,方不致沈淪在無邊執著的苦海之中。
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常以諸佛菩薩的化身,悠遊於大千世界,密放神通,隨緣化渡,一如菩薩顯化的獅子王法身,引導有緣眾生遠離罪惡,忘卻生死煩惱,皈向真實光明。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以清淨無垢聖潔蓮華的法身,順時順教,使眾生了悟佛因,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對於流布毒害眾生的貪、瞋、痴三魔,更以嚴峻大力的法身予以降伏,使修持眾生得能清淨,菩薩更以清淨蓮華,顯現慈悲,揚灑甘露,救渡眾生脫離苦難。只是娑婆世界眾生,常習於十惡之苦,不知自覺,不肯脫離,使行諸利樂的菩薩,常要忍受怨嫉煩惱。然而菩薩慈悲,為救眾生痴迷,復顯化明王法身,以無上智慧破解煩惱業障,遠離一切恐怖危難。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顯化之諸般法相,常在眾生之中,隨緣隨現,使眾生憶佛念佛,迷途知悟。
為使眾生早日皈依歡喜圓滿,無為虛空的涅盤世界,菩薩復行大慈大悲的誓願,手持寶幢,大放光明,渡化眾生通達一切法門,使眾生隨行相應,自由自在得到無上成就。菩薩的無量佛法,廣被大眾,恰似法螺傳聲,使諸天善神均現歡喜影相,亦使眾生於聽聞佛法之後,能罪障滅除,各得成就。不管是豬面、獅面,不管是善面、惡面,凡能受此指引,都能得諸成就,即使住世之黑色塵魔,菩薩亦以顯化之大勇法相,持杖指引,渡其皈依三寶。
南無大慈大悲聖觀世音菩薩,願誠心誦持此真言者,皆得涅盤。

佛學大詞典

【 佛曲 】 《 佛學大詞典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佛曲 】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雜名)西河詩話曰:‘佛曲在隋唐有之,不始金元。如唐樂府有普光佛曲,日光明佛曲等八曲,入婆陀調。釋迦文佛曲,妙華佛曲等九曲,入乞食調,大妙至極曲,解曲,入越調。摩尼佛曲,入雙調。蘇蜜七俱佛曲,日騰光佛曲,入商調。邪勒佛曲,入徵調,婆羅樹佛曲等四曲,入羽調。遷星佛曲,入般涉調。提梵入移風調。今吳門佛寺,猶能作梵樂。每唱佛曲,以笙笛逐之,名清樂,即其遺意。’按,晉書鳩摩羅什傅,天竺俗,甚重文制。其宮商體韻,以入管弦為善。凡覲國王,必有贊德。經中偈頌,皆其式也。是佛曲可逐笙管,自其未入中國,原有然矣。樂府雜錄,長慶中講僧文敘,善吟經,其聲宛暢,感動里人。樂工狀其念四聲觀世音菩薩,乃撰文敘子曲。至是而佛經無不可吟,不獨偈頌然矣,南唐書浮屠傅,僧應之,喜音律,嘗以贊禮之文寓諸樂譜。其聲少下,而終歸於梵音。贊念協律,自應之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