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

佛經

經是佛陀說過的話的彙編,經是佛教教義的基本依據;律是佛教組織為教徒或信眾制定的紀律或行為規範;論是對經、律的解釋或闡述。其傳說部分也許是為了展現佛教的神奇之處;其哲學與修行部分是值得學習與深思的道理;其將一世因果擴至三世因果無論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釋一些科學中無法解釋的現象,達到導人向善的作用。

其把佛教典籍分為經、律、論三藏是按照其所載內容來分的,這是一種最基本的分類,也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分類。經、律、論所載內容分別:

一.經,一般被認為是佛說過的話的彙編,它是佛教教義的基本依據。

二.律是佛教組織為教徒或信眾制定的紀律或行為規範,它的基本原則一般被認為是佛所確定的,而系統化的佛教戒律是後來才逐步形成的。

三.論是對經、律等佛典中教義的解釋或重要思想的闡述。它在佛教中一般被認為是菩薩或各派的論師所做,可也有一些極少數的論被認為是佛自己做的。

通達佛法能為人講說的人稱為法師,精通經藏的稱為經師,精通律藏的稱為律師,精通論藏的稱為論師,遍通經、律、論三藏的稱為三藏法師,如唐三藏法師玄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經
  • 外文名:Sutra
  • 三藏:經律論
  • 第一次結集:500位阿羅漢
  • 第二次結集:以耶舍長老為首的700名僧眾
  • 第三次結集:目犍連子帝須召集1000名僧眾
  • 第四次結集:500名比丘以世友尊者為上座
  • 大乘佛教三藏:與龍樹菩薩有關
  • 最初漢譯佛經:攝摩騰和竺法蘭所譯
  • 大量譯經者:羅什、真諦、玄奘、義淨、不空等
經律論三藏,基本分類,形成過程,翻譯過程,十大經典佛經,佛經的作用,讀懂佛經,基本結構,三分科經,正宗分,流通分,大乘佛經,五大譯經師,鳩摩羅什,真諦三藏法師,玄奘三藏法師,義淨三藏法師,不空三藏法師,

經律論三藏

基本分類

佛教典籍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有許多種不同的分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按照其所載內容來分類,這樣可分為三種,即經、律、論。
佛教典籍主要有如下幾種分類:
一.按照其所載內容來分類,可以分為經、律、論三種。這三種合稱為三藏,也叫大藏經。唐僧玄奘又被稱為“唐三藏”,就是因為他熟知佛教所有的經、律、論三藏,而對他的一種尊稱。
大藏經大藏經
二.按照佛教的派別來分類,可以分為小乘佛教三藏、大乘佛教三藏和密宗三藏。
三.按照所使用的語言文字的不同來分類,可以分為漢文大藏經、蒙文大藏經、藏文大藏經、日文大藏經、巴利文大藏經等。但現存佛教大藏經中比較成系統和影響比較大的主要有三大類,即巴利文大藏經、漢文大藏經、藏文大藏經。
四.按照製作技術的不同來分類,又可以分為手抄大藏經、刻版印刷大藏經、石刻大藏經等等。

形成過程

佛經的形成過程是與佛教的發展相始終的,按照佛教發展的時間順序,最早形成的是小乘佛教三藏,之後形成的是大乘佛教三藏,最後形成的是密宗三藏。
小乘佛教三藏的形成
根據小乘佛教典籍的記載,印度佛教史上共舉行過四次有名的結集。所謂結集,是指釋迦牟尼入滅之後,由佛教徒所舉行的回憶釋迦牟尼在世時的言論,並加以談論、核實的會議。經過這四次結集,小乘佛教三藏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
菩提迦耶摩訶菩提寺釋迦牟尼等身像菩提迦耶摩訶菩提寺釋迦牟尼等身像
1.小乘佛教的第一次結集:
釋迦牟尼圓寂90天后,為了防止僧團中出現更多的比丘破壞戒律,大迦葉尊者召集500位阿羅漢在七葉窟舉行佛經的第一次結集。
結集首先由優波離尊者背誦了佛家戒律,形成《律藏》,全名為《八十誦律大毗尼藏》,由於書中每條戒律都是經過大眾的詢問和解答而確定的,所以被視為佛陀所親制的戒律,為一切戒律的根本。之後由阿難回憶佛陀的教法,形成《阿含經》,這是釋迦牟尼成道後,最初對五比丘所授之法,其中包含了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佛教最根本的教義,被認為是最接近原始佛學的佛典。
2.小乘佛教的第二次結集:
釋迦牟尼圓寂110年後,以耶舍長老為首的700名僧眾,在毗舍離進行第二次結集。此次結集就毗舍離比丘提出的十條戒律(即十事)展開討論,集會上少數有地位的長老判定十事為非法。對於這次結集的決定,毗舍離的僧侶頗不信服,於是另舉行約有萬人參加的會議,並判定上述十事為合法,就此形成了大眾部和上座部。
3.小乘佛教的第三次結集:
釋迦牟尼圓寂226年後,在阿育王統治時期,由於阿育王推崇佛教,每天在雞園寺中供養上萬名出家人,其中也有許多外道,因而經常引起爭端。於是,目犍連子帝須召集1000名僧眾,在華氏城(即波多厘子城)進行了第三次結集,重新整理了《阿含經》。會後,目犍連子帝須將各派不同的論點整理出來,形成《論事》,這是佛教史上第一部論著,對佛教文獻的豐富起了重要作用。
釋迦牟尼佛涅槃像釋迦牟尼佛涅槃像
4.小乘佛教的第四次結集:
釋迦牟尼圓寂674年後,在迦膩色迦王統治時期,500名比丘以世友尊者為上座,在迦濕彌羅(今克什米爾)舉行了第四次結集,會上對以前所有的經、律、論三藏進行了總結,並對三藏作了注釋。在前兩種注釋已經失傳,只有後一種注釋保存下來,形成《大毗婆沙論》,至此小乘佛教的三藏基本成型。
    大乘佛教三藏的形成
    在印度佛教史上,相傳大乘佛教經典的出現與龍樹菩薩有關。根據龍樹菩薩的傳記,龍樹在出家受戒後,不到三個月就已經讀完了小乘佛教全部典籍。後來,當他有一次路過雪山,在雪山的塔中遇見了一位老比丘,並從比丘那裡得到了《摩訶衍經》。雖然他仔細閱讀了《摩訶衍經》,仍未參悟佛法的奧義,因此他就在水晶房中靜坐深思,冥想佛法的玄妙。這時大龍菩薩憐憫他的處境,就帶他到海中的龍宮,並將諸部深奧的方等經典傳授給他。後來,龍樹菩薩在參悟了《摩訶衍經》和諸部方等經典後,創建了中觀學派,大乘佛教理論完全建立。
    法華經法華經
    我們將大乘佛教經典根據時間劃分為早期大乘經和續出的大乘經,早期大乘經主要是由方等經發展出的《般若經》、《華嚴經》、《法華經》等佛教經典,而續出的大乘經主要是公元4~5世紀左右出現的《涅槃經》、《勝鬟經》、《解深密經》、《楞伽經》佛教經典等......
    密宗三藏的的形成
    密宗是印度佛教的最後形態,以《大日經》和《金剛頂經》為主要經藏。
    大日經大日經
    《大日經》形成於公元7世紀的中印度,相傳是大日如來在金剛法界宮為金剛手秘密宣說的佛經。此經主要為眾生開示了本有本覺曼荼羅,即眾生本有的淨菩提心,並宣講了身、語、意三密方便等密宗基本教義,另外還介紹了曼荼羅、灌頂、護摩、印契、真言等密宗修行方法。
    《金剛頂經》是密宗金剛界的根本大經,相傳共有10萬頌。此經闡述了大聖釋迦牟尼佛祖的終極善性理念,顯示了宇宙真實的密法和密宗修行者的粗、細、微、精、妙諸脈,也闡明了即身成就、生命永恆的密宗要義。

    翻譯過程

    漢文佛經的翻譯有四個時期:東漢,初創翻譯時期;東晉、隋代,官方翻譯時期;唐代,全盛翻譯時期;宋代以後,刻本翻譯時期。
    漢文佛經的翻譯
    東漢明帝年間,朝廷派遣使者從西域請來了攝摩騰和竺法蘭兩位僧人,這兩位僧人不僅從西域帶來了佛像,還帶來了佛經。由於這些佛經是從印度傳入的梵文經書,為了便於傳教,攝摩騰和竺法蘭將佛經翻譯成了漢文。自此以後,中印兩國的僧人來往不斷,更多的佛經傳入中國,經過200多位譯師10個世紀的辛勤努力,由梵文翻譯過來的漢文三藏達到了1690餘部、6420餘卷,佛教的聲聞乘、性、相、顯、密各部學說都系統地介紹到中國,從而形成了中國佛教的巨大寶藏。
    根據漢文佛經翻譯的歷程,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四個階段:
    東漢,初創翻譯時期。
    我國最早的漢譯佛經是《四十二章經》,相傳為攝摩騰和竺法蘭所譯,這是我國翻譯梵文佛經的開始。
    攝摩騰攝摩騰
    東漢時期,大多數譯經僧來自西域,其中以來自安息的安世高王子和來自西域大月氏的支婁迦讖最為著名。這個時期,我國的佛經翻譯事業還處於初創時期,還不能進行有計畫有系統的翻譯,所譯的經書很少是全譯本,翻譯的經書也有很多問題,這時所譯的經書大小乘並行,佛教在中國思想界已占據了一席之地。
    東晉、隋代,官方翻譯時期。
    從東晉至隋代,梵文佛經大量傳入中國。這一時期,佛教得到了統治者的信奉,佛教翻譯也得到了官方的支持,由私人翻譯佛經轉為官方翻譯佛經。前秦初年,開始了官方組織的集體翻譯工作,由僧人道安主持譯場翻譯佛經,據說這是中國最早的大型佛經翻譯場。20多年後,西域人鳩摩羅什在長安組織了官方譯場,集中了800名高僧共同翻譯佛經。繼鳩摩羅什之後,外國譯師來者相繼,主要經論不斷被翻譯出來,形成了中國佛教的第一個譯經高潮。
    唐代,全盛翻譯時期。
    在唐代,梵文佛經得以全面系統地翻譯,由官方組織的譯經場規模更加宏大,組織更為完備。這時,以玄奘組織的譯場最為著名,他系統的翻譯規模、嚴謹的翻譯作風和豐富的翻譯成果,在中國翻譯史上都留下了光輝的典範。
    佛經
    這個時期,中國佛教形成八大宗派,標誌著中國佛教理論的成熟,不但各大宗派都有自己的經典和著述,而且還產生中國唯一一部被稱為“經”的佛典,即禪宗的《壇經》,漢文佛經的數量日益增加。
    六祖壇經六祖壇經
    宋代以後,刻本翻譯時期。
    北宋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宋太宗重新組織譯場,恢復了自唐元和六年(公元811年)中斷了100餘年的佛經翻譯事業。
    自宋以後,佛經翻譯逐漸減少,但由於雕版印刷技術的廣泛套用,佛經的印刷和流通速度得以加快。北宋開寶年間,宋朝官方主持完成了《開寶藏》,這是中國第一部刻本佛教大藏經。

    十大經典佛經

    1.《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
    這部經很短,數百字,但佛理講得很深,也較易讀。中國有些人專門念心經,就可能獲得很好的成就。
    2.《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
    長度適中,佛理精深,是佛教的核心經典之一,中國佛教很多人長持此經。需要注意的是:這部經主 要是佛對弟子中 ‘解空第一’的須菩提講的,或者說,是全知者釋迦牟尼佛對大修行人須菩提尊者講的,非常精深和抽象、概要。所以這部經讀雖容易,要準確理解則得精進研習, 乃至最好有一定的實修。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不推薦你把此經作為了解佛理的首要經典。當然,在不了解其義理的情況下也可以專門念,亦是一種很好的修行。讀佛經,讀了一時不理解,是沒關係的。但若是讀了後作錯誤理解,或甚至謗經,可就反而糟糕了。
    3.《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簡稱《楞嚴經》或《首楞嚴經》)
    楞嚴經》被稱為‘開智慧的楞嚴’,這部經主要是釋佛 對弟子中‘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講的。多聞,也就是見識很廣,相應的阿難在眾大弟子中修行是最差的,乃至和一般人一樣抗拒不了女色誘惑,很像現代人,見識 很廣,修行很少,所以這部經非常適合現代人讀。《楞嚴經》雖然長,但佛陀在經中細緻開示,佛理講得相當透徹和清晰易懂。而且這部經文字非常好,精妙高明, 令人驚嘆,單就文字來看就堪稱古文學的極精品之作。此經與《妙法蓮華經》、《華嚴經》一起被宣化上人等佛門高僧並稱為‘經中之王’。
    此經被稱為‘成佛的妙法’,經中有原文稱此經為‘經中第一’,可見其重要性。此經也比較長,有28品,但也是比較容易讀 的。需要注意的是:此經中佛理至深,讀此經前讀者一定要對佛陀有絕對的信心,否則如讀了又不信,乃至謗經,反而可能遭大惡報,不如不讀。佛講此經之前,就 有5000弟子及居士自己主動離開,因為他們善根福德因緣不夠,業障所阻,得少為足,不願意聽。如果你自信善根福德因緣足夠,對佛有絕對的信心,絕不會誹 謗此經,當然應儘快找來看,大有益處。
    5.《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華嚴經》)
    此經是釋迦牟尼成佛後首先講的第一部經,最適合的也是大根器的人。釋迦牟尼初成佛時,猶如太陽剛 升出來,光芒照耀高山,所講的《華嚴經》下面中小根器的人尚聽不見,或者聽見了也等於沒聽見;到了最後講《妙法蓮華經》的時候,又似太陽快落山了,照的又 是山頂上的人;相對而言《楞嚴經》、《金剛經》、《心經》等則是如日當空,可照遍全人。《華嚴經》很長,比《妙法蓮華經》、《楞嚴經》都長,可看其中有名 的幾品,比如普賢菩薩行願品普賢菩薩淨行品等。
    6.《阿彌陀經》、7.《無量壽經》、8.《觀無量壽經
    此三經均是講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其中‘無量壽’即‘阿彌陀’的一個本 意),欲修淨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應將此三經作為首選經典閱讀。有一種說法是‘淨土五經’,即修淨土讀這五經就夠了,其他經完全不讀都沒關係,主要是強 調修行的專一。那這‘淨土五經’就是此三經外加上《華嚴經》中的‘普賢菩薩行願品’,和《楞嚴經》中的‘大勢至菩薩圓通章’,均包含在上面的推薦中。
    9.《長阿含經
    小乘佛教的核心經典,中國大乘佛教往往是忽略此經的,但還是將之結集編入大乘三藏經典。我大致看過一下,認為此經主要是講述禪定等實修的,相信對欲進行佛教實修的人會很有幫助。當然前面的佛經也都講了深度精神修行,只是此經中涉及的細節較多。
    10.《地藏菩薩本願經》(簡稱《地藏經》)
    前面經典多是講修行、開智慧、教人成佛的,如果你要修行成佛,那當然要看上面的三大‘經中之王 ’,如果你要消災、免禍、求福、避免遭三惡道苦,那么首選《地藏經》。現代人業障深重,修行不易,如果難以向上追求,那么首先要避免向下墮落遭苦,這時就 最好多讀《地藏經》了。消除罪障、積累功德,也是上求佛道之正路。

    佛經的作用

    佛經有三個作用,一是誘你起信,二是據根器不同而教你修持的方法,三便是“印心”。其傳說部分也許是為了展現佛教的神奇之處;哲學與修行部分是值得學習與深思的道理;其將一世因果擴至三世因果無論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釋一些科學中無法解釋的現象,達到導人向善的作用。有許多佛經表達的是佛之“心印”,故達摩把《楞伽》付與慧可(神光),說可以“印心”。至黃梅五祖又提倡用《金剛經》印心。對照《楞伽》,則認為香嚴擊竹後是“自共相建立。”
    在我們看來,有許多對佛提持心印的經文的解讀文章,大多是從義理到義理的東西,可能會誤人子弟。怪不得聲聞乘的人要講,不提倡讀經書,只念一句“阿彌陀佛”即可。
    的確如此,只要能“一念”代“萬念”,然後“念”得人空法空。你再看《維摩詰所說經》中說:“菩提煩惱無異境界”一句,你不達到一定程度根本無法領會,只有當你能“轉”能“化”後才能深會其意。又如靈雲的禪詩:“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今日更不疑。”又如藥山的:“雲在青天水在瓶”,也是一樣的道理。

    讀懂佛經

    基本結構

    佛經的基本結構,一般分為經題、翻譯者、正文、文體等幾個部分。 其中,經題、翻譯者、正文是佛經的組成部分,文體是佛經的體裁。
    佛教經典雖然按內容來說有經、律、論之分,按派別有大乘、小乘、密宗之別,但這些典籍的基本結構是相同的,它們是組成佛經的基本元素。

      三分科經

      三分科經是將佛經的正文內容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科經有助於我們對佛經進行提綱挈領的分析,做到井然有序而不混亂。
      什麼是三分科經
      佛經的正文部分是佛經的主體,由於許多佛經卷帙浩繁,閱讀起來比較困難,因此,為了更清楚地了解佛經的主旨,讓百姓容易接受深奧的佛理,東晉時期,道安法師將佛經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每一部分再細分下去,就像生物學中綱、目、種、屬的分類,這種將經文的內容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的劃分方法就是所謂的三分科經。自道安法師以後,三分科經的方法遂被僧眾所沿用,迄今不衰。
      佛地經論所述佛像佛地經論所述佛像
      到了唐代,玄奘法師學法歸來,翻譯了《佛地經論》,書中將佛經正文分為教起因緣分、聖教所說分、依教奉行分三個部分,這與道安法師使用的序分、正宗文、流通分的三分科經大致相同,可見當時印度在佛經分類方面也有三分科經的傳統。
      通過三分科經,我們大致將佛經正文分為三個部分進行研讀,這樣可以辨明佛經的文體,並且有助於我們對佛經進行提綱挈領的分析,做到井然有序而不混亂。
      古代的三分科經
      古代三分科經以代表字式和目錄式兩種:
      代表字式,是指將佛經分為三個部分,然後以十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字為符號,來為經文劃分層次。如果天干字數不足,就拿十二地支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字補足的劃分佛經的方法。
      佛經配圖佛經配圖
      目錄式,是指將三分科經編為目錄,然後放在佛經的卷首,以便前後對照的劃分佛經的方法。
      古代三分科經以代表字式和目錄式為佛經分門別類地劃分層次,隨著時變境遷,古代三分科經的方法已不適用於,在大多數人看來,古代三分科經的劃分方法過於煩瑣,也很難理解,反而為佛經的研讀增添了難度,所以,現在我們三分科經只分到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一分類,並未過於細分了。

      正宗分

      正宗分是佛經的正文,能證明經書的要義。佛經的正宗分部分,一般包括了佛法教義的闡明、論證及修行法門,是一部佛經中最重要的部分。
        一.什麼是正宗分
        正宗分是佛經的正文,所謂“正宗”,是佛的說法一定是正說,而且也是能證明經書的要義的意思。因為正宗分的重要性,所以歷代高僧都對正宗分非常重視,不惜花費諸多精力來進行分析,一般來說,佛經的正宗分的解法主要分為“佛答問題”解法及“信、願、行”解法。
        二.正宗分的“佛答問題”解法
        佛經的正宗分一般都採取問答的體例,先是佛弟子提出問題,然後釋迦牟尼對這些問題進行回答,在問答的過程中,佛法義理得以闡述和論證,修行的法門也能有所體現,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對正宗分部分的佛與諸弟子的答問過程進行分析,進而對佛經進行解讀。
        釋迦牟尼畫像釋迦牟尼畫像
        關於佛弟子的發問,佛經中一般分為以下五類:
        1.不解故問,道理不明而發問;
        2.試驗故問,為了考驗老師或長者而發問;
        3.疑惑故問,見到問題有所疑惑而發問;
        4.輕觸故問,突然想起,隨便提問;
        5.利樂眾生故問,提問者沒有疑惑,只是為了眾生而發問。
        對於佛弟子的這些發問,釋迦牟尼通常會予以讚嘆,一般以“善哉善哉”表示,有的佛經會解釋讚嘆的原因,有的則就此帶過。
        在讚嘆後,更重要的是釋迦牟尼的回答。在他傳法的49年內,他一直本著因人制宜的精神,對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教化方式,而對於眾生提出的各種的問題,釋迦牟尼的回答方式是各不相同的。在佛與諸弟子答問的過程中,佛法的教理得以闡發,我們不僅可以看到釋迦牟尼富含技巧的答案,更能看到他圓滿無礙、直達人心的智慧。
        釋迦牟尼回答問題一般分為四種形式:
        1.一向記,對問題予以肯定的回答而不躊躇。例如對於人最終會不會死的問題,給以明確的回答,說人一定會死;
        2.分別記,如果一個問題中含有幾個不同方面的問題,對於不同的問題,採取不同的回答;
        3.反詰記,對問題不做正面或反面的回答,而是採用反問的方法來回答問題;
        4.舍置記,對一些與‘修行無關的問題置之不理、保持沉默。
        從《金剛經》看“佛答問題”
        《金剛經》是佛陀弟子須菩提向佛請教眾生如何安住的佛經,是典型的問答形式。
        一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金剛般若波羅蜜楷書版金剛般若波羅蜜楷書版
        讚嘆:“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一答:“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二問: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二答:“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三問: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三答:“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四問: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四答: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印度佛像印度佛像
        五問:爾時,惠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五答: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六問: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六答:“須菩提!菩薩所受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如上所述,《金剛經》通過須菩提的發問和佛陀的回答,解釋了空的智慧,須菩提的提問逐層深入,佛陀的回答富含哲理,我們通過分析須菩提和佛陀的問答,本經的佛理也逐漸明了。
        三、正宗分的“信、願、行”解法
        “信、願、行”解法是淨土宗獨有的解經方法,所謂“信”,是指起信;所謂“願”,是指發願;所謂“行”,是指立行。信、願、行,也稱“三資糧”是往生淨土必備的條件,也是淨土法門修行的宗要。
        起信是要深信按照佛經念佛一定能前往西方極樂世界;
        發願是在相信佛法的奧妙後,發願要往生淨土;
        立行是告訴眾生要怎樣修行,是修行的法門。
        信、願、行出自淨土宗祖師藕益大師的“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是深信、切願、力行為要耳”一語,對修行淨土宗的人來講,信、願、行三者是缺一不可的,這三者也是淨土宗典籍中必備的三個部分,所以,當我們研讀淨土宗的佛經時,就要按照“信、願、行”的分類來解讀佛經。
        從《佛說阿彌陀經》看“信、願、行”
        《佛說阿彌陀經》是淨土三經之一,也是佛經中極少數的不是由佛陀弟子提問,而是佛陀不問自說的經典。本經的起信部分主要宣講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以及阿彌陀佛佛號的由來與意義;發願部分則勸導眾生要立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立行部分告訴眾生修行的法門,即誦念阿彌陀佛的名號。 從《佛說阿彌陀經》看正宗分:
        佛說阿彌陀經之西方極樂世界妙圖佛說阿彌陀經之西方極樂世界妙圖
        1.起信部分,介紹了極樂世界的莊嚴情境: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日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說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循,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2.發願部分,發願前往極樂世界: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裨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祗說。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3.立行部分,怎樣才能到達極樂世界: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在其前。
        這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流通分

        流通分是佛經正文的結尾,在佛經教義陳述完結後,還要讓佛經在世間流傳,進而傳於後世,以便利益眾生,所以,佛經的結語一般被稱為流通分。
        所謂“流通”,是指佛法像水一樣往四處流動。譬如佛法從印度傳入中國,就叫流通到中國。總而言之,佛法傳到某地,就叫流通到某地。在許多寺院,都有供僧眾交流佛經的地方,這些地方一般也被命名為佛經流通處。
        在佛經中,流通分大多是讚頌佛法的功德,說明修行的利益,也有的是與其他法門進行比較,讚嘆佛經的獨一無二,從而引起信眾的興趣。
        流通分的基本形式大多是“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意思是大家在聽了佛陀的說法後,內心無比歡喜,恭敬地接受了佛陀的教誨,並發願依照佛陀的教導而修行。
        比如《金剛經》的流通分部分:“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意思就是佛陀講經完畢後,須菩提長老和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天、人、阿修羅等,因為聽了佛陀的法義,無不歡欣鼓舞,誠心信仰並恭敬奉行著佛陀的教誨。
        藕益大師全集藕益大師全集
        對於一些篇幅較小的佛經,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判斷流通分,但對於一些篇幅較大的佛經,我們就不能簡單分析判斷流通分了。藕益大師在講解《佛說阿彌陀經》時說道: “經文稍涉義理,便判入正宗。致序及流通,僅存故套,安所稱初語亦善、後語亦善也哉?”意思就是三分科經時,一旦經文稍微涉及教義,就立刻將其劃入正宗分。這樣一來,序分和流通分就成了套路,變成了前面說好、後面也說好的形式。因為對這個模式不滿,藕益大師提出應該按照經文的功用來分科:如果是序分的功能,就應該判為序分;如果是流通分的功能,就判為流通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應該是同等重要,各有各的作用。

        大乘佛經

        《大佛頂首楞嚴經》
        《楞嚴經》,佛教經典。又稱《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唐般剌蜜帝譯。10卷。此經的譯者為般剌蜜帝大師中印度人,居廣州制止道場,於唐神龍元年(705)從灌頂部中誦出,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房融筆受,懷迪證譯。中國歷代皆視此經為佛教主要經典之一。
        《阿彌陀經》
        亦稱《小無量壽經》,簡稱《小經》。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合稱淨土三經
        《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在憍薩羅國舍衛城的南方祇園精舍,與長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薩以及諸多佛弟子而說的經典。
        《阿彌陀經》主要內容有三個方面:首先詳細地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依報世界和正報世界種種殊勝,令眾生生起信心,信仰念佛淨土法門。佛告訴舍利弗尊者,在我們這個世界的西方,經過十萬億諸佛國土,那裡有一個世界,叫做極樂,那個世界裡面,有佛名阿彌陀佛。正在說法,普度眾生。這個世界的環境,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寶池、八功德水、四色蓮華、七寶樓閣、黃金為地都是七寶做成。風吹羅網,常作天樂,眾鳥齊鳴,皆演法音,眾生聞是音已,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又說:微風吹動,行樹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讀作 sēng qié zhà,又作僧伽多。譯曰集會。法門名。僧伽吒經一曰:“有法門名僧伽吒,若此法門在閻浮提,有人聞者悉能除滅五逆罪業。”大集會正法經一曰:“我有正法名大集會。”此二經同本異譯也。
        一般來說,讀誦大乘經典是淨障的六種善行之一;而《僧伽吒經》本身特別詳細地說明:讀誦這部經得以消除苦的種子,帶來未來多生多世長遠的果報,並保障誦經者獲得直到成佛的安樂。本經還開示念死無常,包括死亡時身心變化的過程。一九三零年代,在英國統治的北巴基斯坦所做的一次考古挖掘中,挖出埋在地下的一個佛教圖書館。這次的考古挖掘對於歷史學家十分重要,因為它發掘了 大量的第五世紀手抄本,遠比印度本土其他任何地方更多。在這許多重要的手抄本之中,《僧伽吒經》的數量最多,甚至遠超過現今我們比較熟悉的妙法蓮華經、金剛 經或般若經。好幾世紀以來,《僧伽吒經》一直是所有大乘經典中最廣為讀誦、流通的經典。
        《金剛經》
        佛教經典。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
        最早由後秦鳩摩羅什於弘始四年(401年)譯出。1卷。以後相繼出現5種譯本:
        ②南朝陳真諦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③隋達摩笈多譯《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④唐玄奘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即《大般若經》的第九會);
        ⑤唐義淨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另外,還有藏文、滿文譯本等。
        《心經》
        (經名)有數本:鳩摩羅什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經》一卷,日本弘法之心經秘鍵,即此本之解釋也,但其題號為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二玄奘所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華嚴之賢首釋之,謂為心經略疏。慈恩又有般若心經幽贊一卷。其他有唐利言譯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唐法月重譯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宋施護譯之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此中舉世流通者,鳩摩羅什譯之本也。
        《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
        《佛說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共一卷,隋北天竺沙門闍那崛多譯。此經內容大概為:佛成道未久,大眾雲集。佛入寶舍三昧,出無量化身。十方化佛皆集,十方世界,猶如一會。勝分菩薩說偈問法,大威光仙人止之,自問所疑,佛為決疑,遂發大願求一切智,一切仙人亦同發願。佛悉授菩提記,復出舌相,說持經功德,仍以此經囑累文殊菩薩。
        經中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應墮地獄者。終不聞是微妙經典。“
        《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
        乾隆大藏經,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第0241部,
        諸佛虛空相虛空亦無相。離諸因果故敬禮無所觀。
        虛空無中邊諸佛身亦然。心同虛空故敬禮無所觀。
        元魏天竺三藏法師曇摩流支譯,又出於《大藏經·寶積部·涅槃部·第357部》,二卷,元魏天竺三藏曇摩流支譯,
        有異譯本《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譯經為: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共五卷,
        另有異本為《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等譯
        經中說:“文殊師利。若復有菩薩教化十方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令得不退轉地。若復有菩薩信此法門。若自書寫教他書寫廣為人說。所得功德勝前功德乃至無量阿僧祇。”

        五大譯經師

        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公元344~413年),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縣)人。鳩摩羅什是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父親原是國相,鳩摩羅什7歲時隨母親出家,長大後精通大小乘佛法,成為一代宗師,聲名遠播。前秦大將軍苻堅征服龜茲,想把他接到長安,因後來亡國,使鳩摩羅什在後涼滯留達16年之久。之後,後秦君主姚興把鳩摩羅什接到長安,讓他安心從事譯經工作,最後圓寂於長安,終年69歲。
        鳩摩羅什塑像鳩摩羅什塑像
        鳩摩羅什在長安組織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官辦性質的譯經場。鳩摩羅什與弟子共譯出佛典74部584卷。鳩摩羅什的翻譯以意譯為主,而且注意修辭,譯文流暢,很有文采,主要有《摩訶般若》、《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金剛經》、《阿彌陀經》、《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成實論》等,系統介紹了大乘中觀派的思想體系。

        真諦三藏法師

        真諦(公元499~569年),印度優禪尼國人,精通大乘佛教。真諦在南北朝梁武帝時攜帶大量梵文經典乘船來到梁都建康,正準備開始譯經之時,發生“侯景之亂”,真諦於是輾轉來到富春,才開始譯經。之後,真諦又多次輾轉各地,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裡,始終堅持譯經。
        陳真諦三藏譯陳真諦三藏譯
        真諦及其弟子共譯出佛典49部142卷,著名的有《無上依經》、《十七地論》、《攝大乘論》、《俱舍釋論》等。五、六世紀間之著名譯經僧。梵名Parama^rtha 。 音譯作波羅末他、波羅末陀。又稱拘羅那陀(梵Kulana^tha )。西北印度優禪尼(梵Ujjaini)人,婆羅門種,姓頗羅墮(梵Bha^rata )。聰敏強記,辯才不竭。少游諸國,歷事諸師,精研四韋六論,貫練三藏五部,究明大乘之妙理。南朝梁代中大同元年(546)攜經典抵中國南海。太清二年(548)入建業(南京)謁武帝,時值侯景之亂,遂潛行南歸,輾轉遊歷今蘇、浙、贛、閩、廣州等地,而所至譯經不輟,每亦撰疏闡釋經論理趣。陳太建元年示寂,世壽七十一。自梁武帝末至陳太建元年,共譯經論紀傳六十四部二七八卷,今僅存三十部,大多為佛教研究之重要典籍。與鳩摩羅什、玄奘、義淨同稱四大翻譯家。其翻譯之方法與學識,為我國佛教傳譯史上之泰斗。主要譯作除轉識論、大乘唯識論等唯識論典外,另有金光明經、攝大乘論、攝大乘論釋、律二十二明了論、中邊分別論、十七地論(此書乃瑜伽師地論之別出本)、俱舍論釋、大乘起信論等。其中以攝大乘論、攝大乘論釋影響最大,此二論乃南朝攝論學派之主要理論根據,真諦亦因之被尊為攝論宗之祖。

        玄奘三藏法師

        玄奘(公元600~ 664年),中國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人。玄奘12歲出家,遍讀佛典。因覺得當時佛典多有出入之處,令人迷惑,玄奘於是決定去印度取經。玄奘在貞觀元年時,一人從長安出發,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玄奘拜住持戒賢為師,後升至該寺副主講。玄奘在貞觀十九年回到長安,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其後,玄奘在唐太宗的支持下在長安大慈恩寺設譯經場,與弟子等人專心翻譯所帶回的佛典。
        玄奘玄奘
        玄奘及其弟子共譯出佛典75部,1355卷。玄奘的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
        唐代僧人,法相宗創始人,佛經翻譯家、旅行家。幼年出家 玄奘家貧,父母早喪。20歲在成都受具足戒。曾遊歷各地,參訪名師。先後從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辯、玄會等學《攝大乘論》、《雜阿毗曇心論》、《成實論》、《俱舍論》以及《大般涅槃經》等經論,造詣日深。
        西行求法 通過多年來在各處講筵所聞,他深感異說紛紜,無從獲解。特別是當時攝論、地論兩家關於法相之說各異,遂產生去印度求《瑜迦師地論》以會通一切的念頭。貞觀元年(627)玄奘結侶陳表,請允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始自長安神邑,終於王舍新城,長途跋涉五萬餘里。
        貞觀二年正月玄奘到達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魯番縣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後經屈支(今新疆庫車)、凌山(耶木素爾嶺)、素葉城、迦畢試國、 赤建國(今蘇聯塔什乾)、颯秣建國(今撒馬爾罕城之東)、蔥嶺、鐵門。到達 貨羅國故地(今蔥嶺西、烏滸河南一帶)。南下經縛喝國(今阿富汗北境巴爾赫)、揭職國(今阿富汗加茲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國(今阿富汗之巴米揚)、犍雙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烏伏那國(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區),到達迦濕彌羅國。在此從僧稱(或作僧勝)學《俱舍論》、《順正理論》及因明、聲明等學,與毗戌陀僧訶(淨師子)、僧蘇伽蜜多羅(如來友)、婆蘇蜜多羅(世友)、蘇利耶提婆(日天)、辰那 羅多(最勝救)等討信紙佛學,前後共2年。以後,到磔迦國(今巴基斯坦旁遮普)從一老婆羅門學《經百論》、《廣百論》;到至那仆底國(今印度北部之菲羅茲布爾地方)從毗膩多缽臘婆(調伏光)學《對法論》、《顯宗論》;到闍爛達羅國(今印度北部賈朗達爾)從旃達羅伐摩(月胄)受《眾事分毗婆沙》;到窣祿勤那國(今印度北部羅塔克北)從闍那 多學《經部毗婆沙》;到秣底補羅國(今印度北部門達沃爾)從蜜多犀納受《辯真論》、《隨發智論》;到曲女城(今印度恆河西岸之勒克 )從累縭耶犀納學《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貞觀五年,抵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受學於戒賢。
        玄奘在那爛陀寺歷時5年,備受優遇,並被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後聽戒賢講《瑜伽師地論》、《順正理論》及《顯揚聖教論》、《對法論》、《集量論》、《中論》、《百論》以及因明、聲明等學,同時又兼學各種婆羅門書。
        歷游五印 貞觀十年玄奘離開那爛陀寺,先後到伊爛 缽伐多國(今印度北部蒙吉爾)、 薩羅國、安達羅國、馱那羯碟迦國(今印度東海岸克里希納河口處)、達羅毗荼國(今印度馬德拉斯市以南地區)、狼揭羅國(今印度河西莫克蘭東部一帶)、缽伐多國(約今克什米爾的查謨),訪師參學。他在缽伐多國停留兩年,悉心研習《正量部根本阿毗達磨論》及《攝正法論》、《成實論》等,然後重返那爛陀寺。不久,又到低羅擇迦寺向般若跋陀羅探討說一切有療三藏及因明、聲明等學,又到杖林山訪勝軍研習唯識抉擇、意義理、成無畏、無住涅槃、十二因緣、莊嚴經等論,切磋質疑,兩年後仍返回那爛陀寺。此時,戒賢囑玄奘為那爛陀寺僧眾開講攝論、唯識抉擇論。適逢中觀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師師子光也在那裡講《中論》、《百論》,反對法相唯識之說。於是玄奘著《會宗論》三千頌,以調和大乘中觀、瑜伽兩派的學說。同時參與了與正量部學者般若 多的辯論,又著《制惡見論》一千六百頌。還應東印迦摩縷波國(今印度阿薩姆地區)國王鳩摩羅的邀請講經說法,並著《三身論》。
        接著與戒日王會晤,並得到優渥禮遇。戒日王決定以玄奘為論主,在曲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在五印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參加。當時玄奘講論,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予詰難。一時名震五印,並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戒日王又堅請玄奘參加5年一度、歷時75天的無遮大會。會後歸國。
        回國譯經 貞觀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長安。史載當時“道俗奔迎,傾都罷市”。不久,唐太宗接見並勸其還俗出仕,玄奘婉言辭謝。爾後留長安弘福寺譯經,由朝廷供給所需,並召各地名僧20餘人助譯,分任證義、綴文、正字、證梵等職,組成了完備的譯場。同年五月創譯《大菩薩藏經》20卷,九月完成。
        貞觀二十年正月,玄奘譯出無著《顯揚聖教論》20卷;並口述由辯機筆受完成《大唐西域記》。同年尚譯出《解深密經》、《因明入正理論》,推進了因明在中國的發展,嗣又奉敕將《老子》、《大乘起信論》譯作梵文,傳於印度。二十二年五月譯出《瑜伽師地論》100卷,並請太宗作經序。十月,譯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不久,大慈恩寺落成,玄奘遂奉敕入住任上座,並悉心從事翻譯佛經。永徽三年(652),奏請建塔以安置經像,經高示敕許,乃於大慈恩寺西院建設雁塔。玄奘“親負簣畚,擔運磚石,首尾二周(年),功業始畢”。
        顯慶三年(658)移居西明寺,因常為瑣事所擾,遂遷居玉華寺,致力譯經。顯慶五年,始譯《大般若經》。此經梵本計二十萬頌,卷帙浩繁,門徒每請刪節,玄奘頗為謹嚴,不刪一字。至龍朔三年(663)終於譯完這部多達600卷的巨著。此後,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譯出《咒五首》1卷後,遂成絕筆。同年二月逝世。據載,玄奘前後共譯經論75部,總計1335卷。所譯之經,後人均稱為新譯。
        主要學說①五種姓說。進一步發揮了印度戒賢一系五種姓說,即把一切眾生劃分為聲聞種姓、緣覺種姓、如來種姓、不定種姓、無種姓。認為根據人的先天素質可以決定修道的結果。玄奘在此總賅印度諸家的學說,對五種姓說作了系統的闡述。②唯識論。玄奘及其學派主張,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類的自我)皆非獨立存在的,而是由人們的意識變現出來的,即所胃“唯識所變”。最根本的意識稱作“阿賴耶識”,是世界各種事物、現象的一切“種子”,是宇宙的本源。③因明。因明在印度瑜伽學系中就十分發達。世親之後,經過陳那和護法的發展,因明和唯識學說就緊密地結合。玄奘在此基礎上又有新的發展。他在印度提出了“真唯識量”。回國以後,除翻譯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並對因明辯論、論證的性質作了精細的發揮,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又地立破的理論進行了精細的分析。
        玄奘畢生致力於佛教事業,共事跡多見於《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續高僧傳·玄奘傳》。研究玄奘一派學說的重要著作,除《成唯識論》外,有“唯識三大部”,即窺基的《成唯識論述記》、慧沼《成唯識論了義燈》、智周《成唯識論演秘》。
        弟子 玄奘之學,博大精深。一時碩彥,俱集門下。神昉、嘉尚、普光、窺基,號稱奘門四哲,皆為法相之大家;普光、法寶、神泰,則稱俱舍三大家;窺基、神泰、順憬又為因明巨匠;新羅高僧圓測,為玄奘神足,新羅元曉,為華嚴大家;西域利涉,為護法名僧;南山道宣為之證義,乃律學宗師;玄應,義學名家;東塔懷素,後為新疏之主。
        玄奘西行圖玄奘西行圖
        那爛陀寺那爛陀寺
        大唐西域記大唐西域記
        大慈恩寺大慈恩寺

        義淨三藏法師

        (635~713年)唐代僧人,譯經家、旅行家。俗姓張。齊州(今山東歷城)人,一說范陽(今北京西南)。14歲受沙彌戒。36歲在長安與處一法師、弘 論師等人決志赴印求法。據《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記載,他於鹹亨二年(671)由長安出發,上元二年(675)至中印,入那爛陀寺,前後留學10年。光宅元年(684)攜梵本三藏50餘萬頌,啟程回國。歸途重經室利佛逝(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停留4年,從事譯述。約天授三年(692)末偕貞固、道宏離開室利佛逝至廣州。證聖無年(695)夏回到洛陽,武則天親迎於上東門外。他離京西遊,歷時25年,遊歷30餘國,帶回梵本經、律、論約400部。回洛陽後,一度參加大遍空寺的“華嚴經譯場”,與實叉難陀、菩提流志同宣梵本。久視元年(700)起自行組織譯場翻譯,至長安三年(703)止,先後譯出經、律、論20部,115卷。神龍元年(705)於洛陽內道場譯經4部6卷。神龍二年至景雲二年(711)於長安大薦福寺譯出經、律、論32部,108卷。據《開元釋教錄》卷九載,先後12年間,曾譯出《金光明最勝王經》、《大孔雀咒王經》、《佛為勝光天子說王法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浴佛功德經》、《稱讚如來功德神咒經》、《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法學論》等經、律、論共56部,229卷。此外尚譯有《說一切有說跋窣堵》和其他尚未流行的譯作頗多。據同時代盧璨所撰《義淨塔銘》所記,共有107部,428卷,可見散佚幾及半數。
        義淨在中國佛經翻譯史上是和鳩摩羅什、真諦、玄奘、不空等齊名的大譯師,有獨特的貢獻。新譯《華嚴經》80卷,雖題名為實叉難陀所譯,實際為義淨完成。由於譯文典雅,譯出後即取代東晉佛陀跋陀羅譯本,成為華嚴宗的根本典籍。所譯《金光明經》、《藥師七佛本願功德經》等也非常流行。他曾系統翻譯了說一切有部的律典達200餘卷,並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全面地介紹了當時印度戒律的情況,糾正了漢地流行的誤爭和陋習。他還在法相宗慧沼協助下補譯了玄奘未譯的要籍,發《金剛經》彌勒的“頌”和世親的“釋”,元著、世親的《六門教授習定論》、《止觀門論頌》等,均為梵本失傳或西藏所缺譯的。所撰《南海寄歸內法傳》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敘述了初唐時期赴印求法盛況、中印交通、印度佛教及社會生活面貌等,豐富了當時的史地知識。《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記述了印度密教的起源和流行情況。在佛學的認識上,他認為大乘無過中觀、瑜伽,兩者同契涅槃,理無乖意,應該和合;並謂般若在宗實即含此二義。於律部則獨尊說一切有部傳統。他特別注意日常行儀,以為含生之類,衣食為先,受用失度,易招罪累。
        義淨之光耀星空義淨之光耀星空
        藥師佛藥師佛

        不空三藏法師

        不空(公元705~ 774年),獅子國(今斯里蘭卡)人。不空唐朝時來華,是“開元三大士”之一,對中國密宗的形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不空隨其師金剛智先來到洛陽,後又到長安,然後不空在長安大興寺設立道場,翻譯密宗經典,度僧受戒,使密宗在中國的影響大增。
        不空畫像不空畫像
        不空及其弟子共譯出佛典100多部,主要有《金剛頂經》、《般若》、《華嚴》、《大集》 唐代僧人。密宗祖師之一。全稱不空金剛。師子國(今斯里蘭卡)人。與善無畏、金剛智並稱開元三大士。14歲在闍婆國(今印度尼西亞爪哇)隨金剛智來華。唐開元八年(720)至洛陽。一說西域人,幼隨舅父到內地,10歲游武威、太原,15歲遇金剛智。開元十二年在洛陽廣福寺受比丘戒,此後學習漢、梵經論,並隨金剛智譯經。金剛智卒後,奉遺命至天竺龍智處秉受密法。初至南海(廣州)為探訪使劉巨鄰留請傳法。開元二十九年(一說天寶二年),奉詔齎送國書,率弟子等37人人普賢阿闍黎重受灌頂,學習密法3年。後又週遊印度,於唐天寶五載(746)返長安。攜回梵本經100部,計1200卷,以及師子國王屍羅迷伽的國書、大般若經夾和方物。天寶十五載奉詔住長安大興善寺開壇灌頂。安祿山攻陷長安後,他秘密派人與肅宗通報訊息。至德二載(757)唐室還都後,備受肅宗禮遇。乾元元年(758)肅宗敕命將長安、洛陽諸寺及各縣寺舍、村坊凡舊日玄奘、義淨、菩提流支、善無畏、寶勝等攜來的梵夾全部集中大興善寺,交不空翻譯。所譯顯密教典共110部,143卷。卒後,代宗敕贈“司空”,謚大辯正廣智不空三藏和上。受法弟子數以萬計,受比丘戒弟子也有2000人。著名的有含光、惠超(新羅人)、惠果、惠朗、元皎和覺超,號稱六哲。惠果後傳法於日僧空海,空海歸國後創真言宗,後世稱為東密。
        不空畫像不空畫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