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寂(佛教用語)

圓寂(佛教用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佛教用語。梵語的意譯;音譯作“般涅槃”或“涅槃”。謂諸德圓滿、諸惡寂滅,以此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終目的。故後稱僧尼死為圓寂。

虹化就是得道高僧在圓寂時出現的一種神秘現象。據說,修煉大圓滿到很高境界的高僧在圓寂時,其肉身會化作一道彩虹而去,進入佛教所說的空行淨土的無量宮中。在西藏歷史上,虹身成就的事例非常之多。

圓寂其實是佛界語,指僧人死後升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圓寂
  • 外文名:梵文:निर्वाण
  • 多用於:佛教
  • 梵語音譯:“般涅槃”或“涅槃”
  • 意為:諸德圓滿、諸惡寂滅
  • 拼音:yuán jì
  • 由來:梵語Parinirva^n!a 之意譯
詳細解釋,涅槃,圓寂相關介紹,圓霖大師圓寂,弘一大師圓寂,相關字謎,相關小說,

詳細解釋

佛教語。梵語的意譯;音譯作“般涅槃”或“涅槃”。謂諸德圓滿、諸惡寂滅,以此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終目的。最初,這是可以稱為一種境界的。後來婉言僧尼死為圓寂。
唐 義淨 《大寶積經》卷五六:“我求圓寂,而除欲染。”
唐 李白 《地藏菩薩贊》:“焚盪淫怒痴,圓寂了見佛。” 王琦 註:“ 賢首 云:‘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稱寂。’”
水滸傳》第一一九回:“你是出家人,還不省得佛門中圓寂便是死?”
紅樓夢》第十七回:“他師父精演先天神數,於去冬圓寂了。”參見“ 涅槃 ”。
所謂圓寂,具足一切功德為圓,遠離一切煩惱為寂,德無不圓,患無不寂。
梵語Parinirva^n!a 之意譯。舊譯滅度入滅。音譯般涅槃。謂圓滿諸德,寂滅諸惡。佛陀之死為收迷界之化用而入悟界,既已圓滿諸德,寂滅諸惡,故稱圓寂,後世轉而稱僧徒之死。又作歸寂、示寂、入寂。與涅槃、遷化、順世、歸真同義。即捨去有漏雜染之境,歸入無漏寂靜涅槃界之謂。亦指離生死之苦,全靜妙之樂,窮至極之果德。其中,就離生死之苦而言,賢聖命終即入於涅槃,為圓寂。大寶積經卷五十六(大一一·三二七下):‘我求圓寂而除欲染。’賢首心經略疏(大三三·五五四中):‘涅槃,此雲圓寂。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稱寂。’

涅槃

涅槃是梵語,正音為波利匿縛男,舊雲涅槃,今順古亦云涅槃。又名泥洹,或雲涅槃那,皆音之訛略,或楚夏不同。舊譯為滅度,或雲寂滅、無為、解脫、安樂、不生不滅等,名雖異其義則同。今單舉滅度和寂滅二義釋之:滅度,即‘滅’除煩惱,‘度’脫生死的意思。寂滅,寂謂理性‘寂’靜,滅謂煩惱‘滅’除。亦可說,證得‘寂’靜之體性,自然煩惱‘滅’除;煩惱滅除,自然證得寂靜體性。“智論”云:涅名為出,盤名為趣,謂永出諸趣生死,則亦可譯為出趣也。
若據新譯——玄奘法師則譯為‘圓寂’,此義比較來得完善,因為寂滅、滅度、解脫等譯,不過僅約斷德方面,言斷滅生死煩惱。圓寂則統明智斷二德。今略釋之: 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圓’;永離一切煩惱生死叫做‘寂’。簡單的說:即德無不‘圓’,患無不‘寂’。詳細的說:即福慧二嚴做到圓滿無缺(圓),三惑煩惱徹底清除,二種生死完全度脫(寂),永遠不再被煩惱生死所困擾,回復‘圓’明‘寂’照的本有心體,而獲到一種純善純美的莊嚴解脫。這就是涅槃的境界——圓寂。圓約進善方面言(成就一切福德);寂約滅惡方面言(斷惑滅苦)。據此研究起來,圓寂似大乘無為的涅槃,寂靜、滅度等為小乘涅槃。
要之,圓寂也就是指得‘圓明寂照之真心’。因為它——真心——本具一切功德(圓),永離一切煩惱(寂)故。成佛即證此真心,故涅槃並非諸佛的專有品,不過凡夫一向為夢想所蒙昧,因此不能證得。所謂迷則顛倒夢想,悟則究竟涅槃。
當知夢想,根本是由本覺真心而起的,我人如能滅一分夢想,即證一分真覺(如鏡子去一分塵埃,即現一分光明),乃至全滅全證。至此則一切功德無不復歸‘圓’滿,一切煩惱生死無不畢竟空‘寂’,是證到大乘究竟涅槃的境界。

圓寂相關介紹

九華山高僧圓寂,肉身三年不朽
在佛教看來,萬物因緣而生,因緣而滅,身體形骸皆為夢幻泡影,逝去的人是不需要將其存留在世間的。然而,為什麼九華山那些修行圓滿的“肉身菩薩”卻要將不朽的身體留給世人呢?
在九華山中,至今還保留著一種古老的殯葬習俗:凡有僧人圓寂,必將其盤坐裝於陶缸之中,並在遺體四周添充木炭、柴草等物品,密封后放於室外,保存七日。
七日之後,人們將陶缸下面一個預先置留的小孔掏開,引燃缸內的柴草木炭,將遺體火化。
但是,也有極少數生前有特別交待的僧人沒有火化,他們的缸繼續存放下去。三年之後,當陶缸開啟之時,曾經有這樣的奇蹟發生:缸內的僧侶竟然顏面如生,肉身不腐。他們就是被人供奉膜拜的“肉身菩薩”。
萬稼祥,九華山管理處宗教科科長,他曾親身見證肉身菩薩的開缸,對此現象始終迷惑不解。這是九華山一個叫普文的和尚去世三年之後開缸時的影像。令人震驚的不僅僅是普文和尚的肉身三年不腐,而且人們注意到,他的頭部居然長出了兩寸長的頭髮。
圓寂(佛教用語)
這是九華山的一個高僧圓寂後裝缸時的影像資料。人們正把許多紙包填充在缸里,那是什麼?難道九華肉身的形成,也和埃及木乃伊一樣,經過特別的藥物處理嗎?那一個個紙包里,究竟裝的是什麼東西呢?
這是九華山中的一個特殊行當——轎子行,他們整天抬人上山下山,以此為生。閒暇時,轎夫們就在山腳下聊天。坐在中間的人名叫焦小弟,除了抬轎子,他還有一個祖傳的副業,那就是專門負責把圓寂的僧人裝殮入缸。
焦小弟為我們演示了一遍裝缸的程式,首先把柴草鋪在缸底。這是生石灰,也就是在影像資料中我們看到的那些紙包里裝的東西,用草紙包裝,主要是為了擺放方便。最後,他們拿來一整袋木炭倒入缸中,這就是他們所用的全部材料。
在佛教看來,人的生命歷程就像一個升華自我的階梯,通過刻苦的修行,在戒律、禪定、智慧各方面達到最高境界,就可以突破自身的肉體局限,凝結成物質結晶——肉身
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圓寂後,火化的遺骨凝結成一種堅硬的顆粒物質——舍利。佛經記載,舍利有全身和碎身的區別。而九華肉身則是全身舍利,相比碎身舍利更為難得。九華山上最早出現的肉身,正是今天被人們供奉為地藏菩薩金喬覺。傳說,他圓寂後三年依然顏面如生,骨節能發出金鎖般的聲音,人們將之供奉在三層石塔中,不料,那裡在夜間竟能發出“神光異彩”,這就是後來人們稱之為“神光嶺”的地方。
九華山的摩天嶺,第一位肉身菩薩就供奉在這高山之巔。百歲宮,一座有600年歷史的古寺。這位就是“百歲菩薩”,一位曾活了126歲的老僧。明代的崇禎皇帝正是被他的精神所感動,才下聖旨欽賜建造了這座寺院。關於這位肉身菩薩,九華山中流傳著這樣一個神奇的故事。傳說,清朝初年百歲宮曾經多次失火,其中最嚴重的一次,大火竟要把整個寺院燒塌。這時,肉身菩薩的雙手忽然抬起,由打坐的姿勢變成遮火的姿勢,一場大雨隨即從天而降。火撲滅了,寺院保住了,但從此以後,這位肉身菩薩的胳膊就沒有放下,始終保持著當年遮火的姿態。
寺院內的石碑記錄了這位高僧的生平。他本名海玉,字無暇,24歲出家於五台山。明朝末年,他仰慕金地藏“普渡眾生”的精神,不遠萬里來到九華山。可連年的戰亂已使這裡滿目瘡痍,香火衰微。無暇決心重振九華道場,沿著艱險的山路向摩天嶺攀登。
在今天百歲宮寺院後面的房基下,人們依然可以找到一個小小的石洞,這就是無暇和尚當年的居所。據說,當年他在洞中修行的時候,山上少有人煙,無處化緣。他渴了就喝山澗清泉,餓了就吃一種叫黃精的植物維持生命。
在這個山洞中,他發下了一個宏大的誓願:要用自己的鮮血書抄寫一部佛經。這就是被九華山歷代僧人奉為珍寶的國家一級文物——無暇和尚刺取舌血拌金粉抄寫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書81冊,總計42萬字。
人們不禁感嘆,是何等巨大的毅力,何等虔誠的信念,支撐這位僧人完成這樣的壯舉!據說,為了抄寫這部經書,當年無暇和尚每隔二十天,刺取舌血一次,前後共用了二十八年時間。期間,他幾次因為失血過多,體力不支,昏厥過去。
明代天啟三年,無暇126歲時,終於抄完了全部經文。大願已了,他用石頭封上洞門,無聲無息地離開了人世。無暇和尚曾留下這樣一首詩:“老叟形骸百有餘,幻身枯瘦法身肥。客來問我歸何處?臘盡春回又見梅。”
傳說三年後,崇禎皇帝於夢中見九華山有菩薩轉世,就派欽差上山找尋。當人們打開那個石洞時,發現這位高僧竟然顏面如生,肉身不腐。崇禎頒聖旨修建百歲宮,將無暇肉身貼金供奉,敕封為“應身菩薩”。按照佛教的說法,一些修行圓滿的菩薩本來有能力、有資格成為佛,但是,為了救度眾生,暫不成佛,再度轉世到人間,教化眾生,這就是所謂的應身菩薩。

圓霖大師圓寂

圓霖,(1916---2008),號山僧,書畫家。2008年5月6日圓寂於兜率寺,是一位有學行的當代著名高僧。
圓霖大師圓霖大師
當代佛教界高僧金陵兜率寺主持圓霖大和尚,號大雄山人,安徽濉溪人也,生於民國五年,自幼好書能畫,少長即遁入空門,一心向佛,負芨曾作萬里游,得名山大川之靈氣,歸來以筆墨寫心境。作品一派真氣瀰漫,法由心出,刪繁就簡,筆墨線條凝重古拙靈動相溶,乾枯濃淡皆率意自然,色彩樸實無華而境幽意遠,直逼宋元明清。
圓霖師為方外高人,淡泊名利不涉塵俗,所做山水,人物,花鳥作品亦能表現出那中大方無象的深邃. 非朝夕之士可領悟其妙哉。
散老在江浦時,每夏必至獅子嶺避暑,切磋書畫心得。曾在圓霖大師給自己畫像上有詩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苦行歲年,一無所得,幻此色身,歸諸樂國。一念因緣,依依選擇。老婆心切,光陰日迫,由旬萬千,徒勞跋涉。” 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曾在圓霖大師為林散老寫的肖像題詩曰“其容寂.其顙炯,悽然而似秋,媛然似春”。
圓霖大師山水、人物、花鳥無所不精,皆臻妙品,尤以畫觀音而名世,在當今流傳有“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圓霖法師的觀音菩薩”足見其藝之精,其名之大,其學問、人品如大海廣闊,難以度量,令人服贗。
林散老贈圓林大師詩為證“萬里我歸來,詩稿攜滿袖,口口阿彌陀,佛光照大地”。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江蘇書法家家協會主席,南京師範大學大學美術系教授尉天池先生對圓霖師推崇備至曾雲“圓霖大師的書畫當為中國一絕也”。
圓霖大師的書畫作品已越來越被海內外各界人士、及藝術機構所關注並爭相收藏。
如今,吾師上圓下霖法師雖已西去,但是,他教大家一定要一心念佛的教誨,相信會讓我們堅持終生,阿彌陀佛

弘一大師圓寂

李叔同(1880—1942)中國現代畫家、書法家、音樂家、戲劇家。名文濤,別號廣候、漱同。出家後法名演音,號弘一法師。
弘一大師弘一大師
1880年10月23日生於天津,1942年10月13日卒於福建省泉州市。原籍浙江平湖,從祖輩起移居天津。父李筱樓(字小樓),道光甲辰(1884)進士,官吏部尚書,曾經是鹽商,後從事銀行業。母親姓王,為李筱樓側室,能詩文。李叔同5歲喪父,在母親的撫養下成長。1901年南洋公學,受業於蔡元培。1905年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美術學校攻油畫,同時學習音樂,並與留日的曾孝谷、歐陽予倩、謝杭白等創辦《春柳劇社》,演出話劇《茶花女》、《黑奴籲天錄》、《新蝶夢》等,是中國話劇運動創始人之一。
1910年李叔同回國,任天津北洋高等工業專門學校圖案科主任教員。翌年任上海城東女學音樂教員。1912年任《太平洋報》文藝編輯,兼管副刊及廣告,並同柳亞子發起組織文美會,主編《文美雜誌》。同年10月《太平洋報》停刊,應聘任浙江兩級師範美術主任教習。在教學中他提倡寫生,開始使用人體模特兒,並在學生中組織洋畫研究會,樂石社、寧社,倡導美育。
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為僧,雲遊溫州、新城貝山、普陀、廈門、泉州、漳州等地講律,並從事佛學南山律的撰著。抗日戰爭的爆發後,多次提出”念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念佛”的口號,表現了濃厚的愛國情懷。
李叔同多才多藝,詩文、詞曲、話劇、繪畫、書法、篆刻無所不能。繪畫上擅長木炭素描、油畫、水彩畫、中國畫、廣告、木刻等。他是中國油畫、廣告畫和木刻的先驅之一。他的繪畫創作主要在出家以前;其後多作書法。由於戰亂,作品大多散失。從留存的《自畫像》、《素描頭像》、《裸女》以及《水彩》、《佛畫》等可窺見一斑。《自畫像》估計是出國前所繪,畫風細膩縝密,表情描寫細緻入微,類似清末融合中西的官廷肖像畫,有較高寫實能力。《素描頭像》是木炭畫,手法簡練而潑辣。《裸女》受其師黑田清輝影響,造型準確,色彩鮮明豐富,有些接近於印象主義,近看似不經意,遠遠看晶瑩明澈。書法是李叔同畢生的愛好,青年時致力於臨碑。出家前的書體秀麗、挺健而瀟灑;出家後則漸變為超逸,淡冶,晚年之作,愈加謹嚴、明淨,平易、安詳。李叔同的篆刻藝術,上追秦漢、近學皖派、浙派、西泠八家和吳熙載等,氣息古厚,沖淡質樸,自辟蹊徑。有《李廬印譜》、《晚清空印聚》存世。
弘一法師是重興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祖師。他對日軍侵華極為憤慨,說道:“吾人吃的是中華之粟,所飲的是溫陵之水,身為佛子,於此時不能共紓國難於萬一,自揣不如一隻狗子!”曾書寫“念佛不忘救國,救國不忘念佛”字幅,還加跋語云:“佛者,覺也。覺了真理,乃能誓捨身命,犧牲一切,勇猛精進,救護國家。是故,救國必須念佛。”
自1918年7月出家後,李叔同即以法號“弘一”行世。他發願弘揚律學。在佛教諸多宗派中,律宗是最重修持的。弘一身體力行,持戒甚嚴,每日只吃早午二餐,且過午不食;衣無過三件,寒冬亦如是。他遺下的一件百衲衣,有224個補丁,皆親手自補,馬一浮曾輓詩云:“苦行頭陀重,遺風藝苑思。自知心是佛,常以戒為師。”他著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篇》,並創辦“南山律學院”。僧臘二十五年始,他行蹤如浮雲,遍及浙江、福建諸地和上海、青島,三次大病,生死置之度外,一息尚存,顛沛風雨如故。為之追慕,夏丐尊、豐子愷等執弟子禮,終身護法。
中秋過後,弘一大師自感病勢已重,手書二偈與諸友告別,偈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亡言。花枝春滿,天心月圓。”1942年10月13日(農曆九月初四日),弘一大師圓寂於泉州溫陵養老院晚晴室,彌留之際,書“悲欣交集”四字,是為絕筆。
1942年10月13日,弘一大師圓寂。

相關字謎

圓寂。打一成語
--坐以待斃

相關小說

《圓寂》作者:笛安
《圓寂》:喜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