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佛教音樂(Buddhist music in China)】
Zhongguo Fojiao yinyue
佛教音樂形式
有聲樂和器樂等多種。聲樂主要有:①獨唱,由
維那擔任;②領唱和齊唱結合,即由維那唱上句,僧眾唱下句:③齊唱;④輪唱。
聲樂曲調的格式主要有四種,即贊、偈、咒、白。贊,用於頌讚佛之功德,如三寶贊、香贊等。
器樂主要演奏曲牌。各地各派寺院所用的曲牌不盡相同,佛教常見的主要儀式有朝課、
晚課、
佛誕祝儀、
懺儀、放焰口及
水陸法會(水陸
道場)、戒壇儀式等等其中
禪門日誦是比丘每日在寺院中早晚必做的功課,其音樂和舞蹈、誦白的結合安排都有一定的藝術水平。音樂旋律有的莊重,有的活潑,有的悽厲,有的熱情,隨儀式發展而變化。如放焰口,據傳有九板十三腔,完全不同的唱腔
旋律有幾十種,,吹管樂器有管子、笛、笙、嗩吶、簫、
螺號、昭君等。也有採用絲弦樂器的。
源於印度
佛教音樂源於印度。公元前後,天竺的佛教音樂甚盛。後隨佛教傳入中國內地。當時稱為
梵唄。慧皎的《高僧傳》云:“天竺方俗,凡歌詠法言,皆稱為唄。至於此土,詠經則稱為轉讀,歌贊則號為梵唄。”義淨的《南海寄歸內法傳》云:“初出家者……即須先教頌斯二贊,無問大乘、小乘,鹹同遵此。”自佛教開始傳入至三國時,來自印度、西域的一些高僧在漢地傳播、翻譯佛經的同時,也傳播了印度、西域的
佛教音樂。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竺法蘭、迦葉摩騰、
支婁迦讖、支謙、康僧會、
帛屍梨蜜多羅、支曇 、鳩摩羅什等。據載:康僧會有“菩薩連句梵唄”三契,並傳“
泥洹唄聲”;支謙有“連句梵唄”;帛屍梨蜜多羅有“胡唄三契”和“高聲梵唄”;支曇 有“六言梵唄”;鳩摩羅什作十首偈頌,贈沙門法和。《隋書·音樂志》載:
呂光等滅龜茲,因得龜茲樂“于闐
佛曲”。贊寧《高僧傳·讀誦篇》云:“北則竺蘭,始
直聲而宣剖;南惟僧會,揚
曲韻以諷通”,慧皎《高僧傳》卷十三云:鳩摩羅什“傳聲則三千有餘,在契則四十有二”,把竺法蘭、康僧會、鳩摩羅什等奉為梵唄傳入中國的鼻祖。
佛教音樂起源於印度吠陀時期,佛陀根據其中記述
梨俱吠陀歌詠方法之娑摩吠陀而制定伽陀,伽陀即指偈頌,方便宏揚佛法。佛教音樂被稱為
梵音,又名梵唄。根據《佛光大辭典》:“梵,表清淨之義。唄,又作唄匿、婆陟、婆師。意譯為止息、 讚嘆。以音韻屈曲升降,能契於曲,為諷詠之聲,乃
梵土之法曲,故稱梵唄。”梵唄是中國佛教音樂的原聲,源於印度聲明學
.中國漢語
佛曲的發展是由
陳思王曹植魚山梵唄開始的(唐密和顯教)。梵唄,亦稱
讚唄、
梵樂、梵音、念唱、佛曲、
佛樂等,是佛教徒(確切的說:是指出家人或主持)舉行宗教儀式時在佛菩薩前歌誦、供養、止斷、讚嘆的頌歌,後世梵唄是魚山梵唄為標準的簡稱,泛指為傳統佛教音樂。
始於“魚山梵唄”
陳思王魚山始創梵唄
中國
梵唄,始於三國由陳思王
曹植(192-232)創於
魚山。 其摹仿印度五明之聲明的曲調,創造中國化創為新聲的名稱,用漢語來歌詠
唱誦佛經。
梵唄通俗講就是佛教徒念經的聲音,實指用清淨、離欲的言語讚嘆諸佛菩薩三寶功德,達到讚頌歌詠與見聞受持者趨於清靜內省、收攝身心、止斷離欲、加持消業、
吉祥如意、清淨身口意三業、自度度他的目的,屬於“三學”的“定學”範疇的修行法門。故隋唐以來“魚山”便成為正宗梵唄的代名詞,後逐漸引申為佛教儀式中各種唱念的通稱。到今天,梵唄經歷了梵唄、魚山、念唱、
讚唄、功課、
魚山梵唄、佛教音樂等名稱。梵唄是中國傳統文化闡釋佛教的優秀成果,禁止將已中國化佛教音樂再印度化了。
聲明隨佛教傳入中國,起初一直存在“
梵音重複,漢語單奇”之予盾。三國魏太明帝太和四年(230),陳思王
曹植曾游魚山,感魚山之神制,依《太子瑞應本起經》“撰文制音,傳為後式”,使得佛經在
唱誦時天衣無縫,“貴在聲文兩得”。出而始創 “以為學者之宗,傳聲則三千有餘,在契則四十有二”的《魚山梵》或《
魚山唄》,後世簡稱“
梵唄”。唐初傳至日本,謂之“
魚山聲明 ”,傳至韓國,稱之“魚山”。後世並留有唐朝以前的《魚山聲明集》、《魚山私抄》、《魚山目錄》等手抄本。
全稱“魚山梵唄”
有了曹植的經驗,歷經支謙、康僧會、覓歷、帛法橋、支曇鑰、曇遷、僧辯、慧忍、
蕭子良、梁武帝等僧俗名家的發展和提倡,便開始嘗試著進一步用中國民間樂曲另創新聲和改編
佛曲,使古印度的聲明音樂逐步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梵唄從此走上了繁榮、發展之路。從南北朝“
轉讀、
唱導”、乃至唐朝早期“
俗講變文”皆是梵唄音韻。至此,聲明得以漢化, “魚山”成為“正宗梵唄”的代名詞,全稱“
魚山梵唄”。古之“佛曲”是由
梵唄開始發展演變的。
梵唄註冊徽標說明
佛光普照的“花開見佛”是以兩片碧綠的“蓮葉”捧起敲打著淨化人心的木魚、放出奇異彩虹的五明圓滿“佛光”瑞相,光環上,顯現映出“
南無阿彌陀佛”五線譜的音韻。音符倒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一番風味;整體構成一尊似“如意蓮花”的吉祥“禪定坐佛”,象徵佛陀“宣說神咒”的梵唄,響徹淨化整個宇宙的真理,正是包涵“一日一月一世界,一花一聲一如來”之境界。清淨智慧、吉祥圓滿,梵唄“花開見佛”見聞者當受持熄滅萬緣,清淨身、口、意、三業,智慧圓滿。以蓮葉,木魚,佛光構成吉祥如意,佛光圓滿的花開見佛禪定圖。聲光一體,可謂是珠聯璧合,渾然天成。寓意深妙,智慧之智,耐人尋味.(梵唄傳承人永悟法師設計)
早在隋唐,
梵唄隨著佛教的興盛傳播,另一方面,梵唄演化音樂藝術的“
佛曲”也在宮廷和民間盛行。
發展歷程
起源於印度
公元前6~前5世紀,佛祖
釋迦牟尼在印度創立佛教時就使用音樂,以“清淨和雅”的吹唱來演說經法,約在公元前 3世紀後,佛教音樂隨著佛教逐步向亞洲和世界各地流傳。由於民族、地域各異,佛教音樂在流傳過程中,吸收著不同的民族民間音樂,從而產生不同風格的佛教音樂。
約在東漢明帝年間(58~75)佛教傳入中國。使來自印度與西域的佛教音樂,摻雜了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因素,因而中國佛教音樂既含有中國民族音調,又含有印度或西域少數民族音調。《西河詩話》曰:“李唐樂府有普光
佛曲、日光明佛曲等八曲,入娑陀調;釋迦文佛曲、妙華佛曲等九曲,入乞食調;大妙至極曲、解曲,入越調;摩尼佛曲入雙調;蘇密七具佛曲、日騰光佛曲,入商調;婆羅樹佛曲等四曲,入羽調;遷星佛曲,入般涉調;提梵入移風調。”說明這些佛曲已具有中國民族民間的風格特色。到隋唐時期,隨著佛教各宗派的繁榮,佛教音樂也達鼎盛階段。
印度佛教音樂在漢地流傳中,因漢、梵語音不同,曲調難以通用和接受,“
梵音重複,漢語單奇;若用梵音以詠漢語,則聲繁而偈迫;若用漢曲以詠梵文,則韻短而辭長,是故金言有譯,梵響無授”。為了便於弘揚佛法,為廣大信徒所接受,音樂遂“改梵為秦”,用中國的音調來配唱漢譯經文。相傳最早改梵為秦的是三國魏
曹植。《法苑珠林》言其游魚山時,聞空中梵天之響而“制轉贊七聲,升降曲折之響,世之諷誦,鹹憲章焉”。魏晉間的佛教出現了與印度佛教音樂相異的形式,由中國人創製的佛教音樂,可視為中國佛教音樂的萌芽。
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
南北朝時,隨著佛教的傳播,民間吟唱贊偈甚為流行。佛教中湧現了一些有民族文化和藝術修養的僧人,在慧皎的《高僧傳》和道宣的《續高僧傳》等書中,記載了南北朝至唐初的許多擅長佛教音樂的高僧,如道照、慧琚、
曇宗、
道慧、智周、慧明、法稱、真觀等。據傳,他們皆“尤善唱導,
出語成章”,“聲韻錘鈴”,“唱說之功,
獨步當世”;其見聞者,莫不驚異。梁武帝
蕭衍積極倡導佛教音樂,《隋書·音樂志》云:帝既篤敬佛法,“制《善哉》、《大樂》、《大歡》、《天道》、《仙道》、《神王》、《龍王》、《滅過惡》、《除愛水》、《斷苦輪》等十篇,名為正樂”。另外,他還開創了童聲演唱
佛曲的“法樂童子伎”,讓“童子倚歌梵唄”,又多次舉辦“無遮大會”,為中國佛教音樂創作、傳播,提供了有利的場所和條件。這一時期,各地佛教音樂在創作中,又因方言、地方音樂和風俗習慣的不同而風格各異。道宣在《續高僧傳·雜科聲德篇》中評論道:佛教音樂“地分鄭魏,聲亦參差”,“東川諸梵聲唱尤多,其中高者,則新聲助哀般遮屈勢之類也”,“吳越志揚,俗好浮綺,致使音頌所尚唯以
纖婉為工”,“江淮之境,偏饒此玩,雕飾文綺,糅以聲華”,“秦壤雍冀,音詞雄遠”。南北朝時代,樂僧輩出,新創作豐富多彩,信眾歡迎,加上帝王倡導,這就為佛教音樂的中國化奠定了基礎。
唐代,西域音樂廣泛傳入中原地區,唐太宗在宮廷歡宴百僚時,經常演奏《燕樂》、《清樂》、《西涼樂》、《天竺樂》、《高麗樂》、《龜茲樂》、《安國樂》、《疏勒樂》、《康國樂》、《高昌樂》等十部樂。其中《天竺樂》、《西涼樂》、《龜茲樂》等西域音樂和佛教音樂均有密切的關係,也是當時中原最流行的音樂。《舊唐書·音樂志》云:“自周、隋以來,管弦雜曲將數百曲,多用《西涼樂》。”同時,中國佛教音樂在創作和演唱、演奏上均達到很高水平,進入了鼎盛時期。廟會在唐代已成為藝術表演場所,寺院成為保存和傳習佛教音樂的中心,僧人中演唱、
演奏大師輩出。如《宋高僧傳》稱少康唱偈贊,“皆附會鄭衛之聲,變體而作。非哀非樂,不怨不怒,得處中
曲韻”,其藝術魅力如“善醫,以
餳蜜塗
逆口之藥,誘嬰兒入口耳”;唐《樂府雜錄》和《因話錄》說文淑“善吟經,其聲
宛暢,感動里人”,“聽者填咽
寺舍”。《太平廣記》稱唐文宗曾采其講聲成為小管的曲子。又如
段善本,貞元年間與有“長安第一手”之稱的琵琶演奏家
康崑崙比藝,其高超的演奏技術使聽眾傾倒,康崑崙
驚服,後拜其為師。
唐代佛教的“
俗講”吸引廣大百姓,韓愈詩云:“街東街西講佛經,撞鐘吹螺鬧宮廷”;
姚合也有“仍聞開講日,湖上少魚船”和“酒坊魚市盡無人”之句。《續高僧傳》記載寶巖和尚登座俗講時,“案幾顧望,未及吐言,擲物雲崩,須臾坐沒”,有的高僧“隨物
贊祝,其紛若花,士女觀聽,擲錢如雨”。
唐代
佛曲名目甚多。據近人任二北對敦煌卷子中的500餘首曲名進行考證研究,其中佛曲有:《婆羅門》、《悉曇頌》、《佛說楞伽經禪門悉曇章》、《好住娘》、《散花樂》、《歸去來》、《太子五更轉》、《十二時》、《百歲篇》等281首。在
陳暘的《樂書》中,還載有:《普光佛曲》、《彌勒佛曲》、《如來藏佛曲》等幾十首。此外,在《羯鼓錄》、《食曲》、《唐會要》等書中,也有佛曲名的記載。唐代佛教音樂還吸收和融合了民間音樂和古樂,如佛曲《五更轉》、《十二時》、《百歲篇》、《好住娘》等。在歷經了600餘年發展、變化,經過漢族多代僧人的努力創造,中國佛教音樂在唐代進入了輝煌燦爛時期。
宋元明清諸代,佛教音樂又經多次的蒐集、加工和整理。明永樂二年(1404),成祖蒐集唐、宋、元以來通行南北的佛教音樂曲調400餘首,編成《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行世。這本曲集不但影響全國,還流傳越南、緬甸一帶。
近代佛教音樂基本上保存了明清的傳統。音樂活動較著名的,有常州天寧寺、寧波天童寺、北京智化寺、揚州大明寺、山西五台諸寺院以及佛教音樂發源地——山東魚山的梵唄寺。為發掘、整理中國古老的佛教音樂,1986年3月,北京於廣化寺成立了北京佛教音樂團,整理、研究智化寺自明正統(1436~1449)年間流傳下來的京音樂。2006年,肩負傳承責任的
永悟法師以"以音聲做佛事,用梵唄唱和諧"為主題,成功組織舉辦了“首屆中國魚山梵唄文化節”,使“
魚山梵唄”得以重輝。並於2008年,收入國務院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佛教音樂對於中國民間說唱音樂、音韻學以及樂律、音階和字譜學的發展,均有重要影響。另外,崇奉佛教的音樂家和民間音樂藝人,還創作過不少宣傳佛家思想的非宗教儀式所用的聲樂作品和器樂作品,如琴曲《普庵咒》,說唱音樂“
宣卷”、“
寶卷”的早期作品和現代名僧弘一所作的《三寶歌》等。
史料
中國佛教音樂的史料不多,流傳的譜集更為少見。現藏法國伯希和編號為P3539,即寫在“三藏法師闍那崛多譯”的背面的殘譜兩行和編號為P3808,即寫於後唐長興四年(933)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卷子的背面的25首曲子,以及山西五台山鼓樂老譜等唐代字譜,也是重要資料。在日本《大正新修大藏法》中的《魚山聲明集》、《魚山和鈔》以及西藏扎什倫寺所藏的《央移譜》等均為聲曲線譜,這些重要的
音樂史料。此外,各地寺院也有一些手抄譜本。(陳大燦)
FROM:【《中國大百科全書(摘錄)》】
佛樂典籍《魚山梵唄聲明集》
《魚山梵唄聲明集》為流失千年的佛教音樂古譜,由當代苦修高僧永悟禪師破譯集成。本書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由原中國佛教協會傳印長老敬題書名,現任佛教協會會長學誠及一誠、星雲、田青等50餘位大師專家題詞、作序參入編輯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魚山梵唄聲明集》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魚山梵唄代表性傳承人
釋永悟禪師歷經數年心血編撰而成。展現的是三國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陳思王曹植曾游魚山,感魚山之神制,刪治《太子瑞應本起經》出而始創“以為學者之宗,傳聲則三千有餘,在契則四十有二,其後帛橋、支鑰亦云祖述陳思”的“魚山梵”或“
魚山唄”,後世簡稱“
梵唄”。曹植的“撰文制音,傳為後式”,使得佛經在唱誦時天衣無縫,“貴在聲文兩得”。魚山唄唐初傳至日本,謂之“魚山聲明”,傳至韓國,稱之“魚山”,全稱“
魚山梵唄”。具體而言,
魚山梵唄在曹植後,歷經支謙、康僧會、覓歷、帛法橋、支曇龠、曇遷、僧辯、慧忍、蕭子良、梁武帝等僧俗名家的發展和提倡,至唐朝鼎盛,並分散到佛教各大宗派,廣泛流傳、套用。804—850年間,日僧空海、圓仁等大師將魚山梵唄請至日本生根,並傳承有序,發揚光大,至今仍保留唐朝時從中國請去的曲線譜手抄本《魚山聲明集》及元、明時期轉抄的《魚山私抄》、《魚山目錄》等梵唄史料,並影印收錄在《大正藏》八十四冊悉曇部中。如今,
魚山梵唄佚存破譯,實為人類文化遺產瑰寶。
本書內容涵蓋原《魚山梵唄聲明集》六章,原集共有六章,原譜相傳於南北朝時期,經研究,其遵照四聲、五音、六律等傳統音韻體系。傳承在日本真言宗稱之密教,天台宗稱為顯教,有此之分。本書又附以中國現行唐後梵唄所保留的古唄板眼記譜,一併翻譯成五線譜,供養諸佛菩薩聖眾!最重要的是,《魚山梵唄聲明集》還收錄了梵唄聲明悉曇四十二字母及《魚山梵唄遺韻四十二契》,並增加了
魚山梵唄樂理要素、學習古唄要旨、功德意義等。可以說,這對
梵唄的研究、佛教文化的興揚有很好的促進意義,功德無量!
用途
梵唄主要有三種用途。首先是講經儀式,通常行於講經前後。其次是六時行道,即寺院每日作朝暮課誦之用。最後就是經懺法會,譬如“觀音菩薩聖誕”、“梁皇寶”、“
水陸法會”。根據《長阿含五闍泥沙經》,“時梵童子告忉利天曰:其有音聲,五種清淨,乃名梵聲。何等為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澈,四者其音得滿,五者其音遍周遠聞,具此五者,乃名
梵音。”另外,《薩婆多毗尼勒迦》 卷六記載:“瓶沙王信佛法,往詣佛所,白佛言:世尊,諸外道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集一處唄誦,多得利養,眷屬增長,願世尊聽諸比丘。佛言:聽諸比丘八日, 十四日,十五日集一處唄誦說法。”可見當時的梵唄已經在印度各地佛所中流行。佛教音樂的曲目,有些尚保留在當今寺院中。在敦煌雜曲中還保留一部分佛教鼎盛時期的作品。
眾所周知,歌曲最容易被傳唱,更重要的是,歌曲由於韻律,容易被記住。 因此,佛教音樂對傳播佛教起到了很大作用。
形式
簡介
有聲樂和器樂等多種。聲樂主要有:1、獨唱,由
維那擔任;2、領唱和齊唱結合,即由維那唱上句,僧眾唱下句:3、齊唱;4、輪唱。
聲樂曲調
聲樂曲調的格式主要有四種,即贊、偈、咒、白。贊,用於頌佛之功德,如三寶贊、得贊等,其詞多為長短句式的詩。偈,用於頌揚佛教教義,如淨三業偈、沐浴偈等,其詞有四、五、六、七和九言的句式,在曲調上除了用上下對句外,一般常以四句為一樂段。咒,是密語或真言,如灑淨真言等,其詞的格式變化甚多,曲調比較活潑。白,除直白外,其他如梵白、書聲白、書梵白、道腔白等都帶有音樂旋律,與散板吟唱十分相似。
演奏曲牌
器樂訂演奏曲牌。各地各派寺院用的曲牌不盡相同,如江蘇地區用十番鼓,山西五台山用八大套,北京有智化寺的京音樂等。
佛教常見的主要儀式有朝課、晚課、佛誕祝儀、懺儀、放焰口及水陸法會(水陸道場)、戒壇儀式等等。其中禪門日育是比丘每日在寺院中早晚必做的功課,音樂並不複雜,而且各地較為一致。放焰口和水陸法會規模較大,費時較長,有的還有情節內容,其音樂和舞蹈、誦白的結合安排都有一定的水平。音樂旋律有的莊重,有的活潑,有的悽厲,有的熱情,隨儀式發展而變化。如放焰口,據傳有九板十三腔,不同的唱腔旋律有幾十種,因此,放焰口的音樂結構實際上相當於一出音樂清唱劇。水陸法會的規模更大,主要盛行於江浙一帶和台灣等地。
演奏使用的樂器,自明代起,在早晚課誦、祝聖等宗教儀式中,著名寺院都較統一,即只用經書中稱之為法器的打擊樂器,如磬、引磬、木魚、鐺、鉿、鐘、鼓等。在其他佛事儀式中,特別是民間應赴的佛事儀式,各地套用樂器不全相同,各有地方特色。除打擊樂器之外,吹管樂器有管子、笛、笙、嗩吶、昭君等。也有採用絲弦樂器的。
意義功德
《
十誦律》云:如聽梵唄,其利有五:一者身體不疲,二者不忘所憶,三者心不懈怠,四者音聲不壞,五者諸天歡喜。
相傳昔時有僧諷誦《大佛頂首楞嚴神咒》,天上的天神聞聲,長跪合掌恭敬諦聽,直待咒文誦完始起身離去。
《
長阿含經》中記載:音聲具足五種清淨,乃名
梵音:一、其音正直。二、其音和雅。三、其音清徹。四、其音深滿。五、周遍遠聞。
《
法華經》云: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簫笛琴
箜篌,琵琶鐃銅鈸,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南海寄歸傳》:能知佛德深遠,體制文之次第(能體悟佛法),能令舌根清淨,能得胸髒開通,能處眾不惶不懼,能長命無病。
在
梵唄的伴奏方面,以法器磬、鐺、鉿、鈴、鼓、魚等為主,也配以簡單的管樂器。如《翠黃花》《掛金鎖》《水洛因》《八句贊》《準提咒》《普庵咒》等。其中《普庵咒》不僅為寺院所用。琴樂、琵琶曲和管弦合奏都有同名曲。全曲由《釋章談句》《初起咒》《香贊》《<蓮台現瑞》《二起咒》《鐘聲》《鼓聲》《鐘鼓同聲》《鳴鐘和鼓》《清江引》等組成,是一組特別優美的梵曲。
形式用途
一、講經儀式。
三、
道場懺法。在這些法事活動中舉唱焚唄,稱為作梵,佛教認為
梵音具有止息喧亂、便利法事進行的作用,所以教徒按照
梵唄初梵、中梵、後梵這三節的不同要求,在法事活動的前邊、中間、後邊選擇作梵。但近世在講經傳法時已將傳統的《如來梵》《云何梵》《處世梵》改呼《鐘聲偈》:“鐘聲傳三乾界內,佛法揚萬億國中;功勳祈世界和平,利益報檀那厚德”以及“天上法王法,法王法如是”等梵唄。
六時行道梵唄,為古來各宗所共遵行。無論
何宗何派,均受持誦習朝暮課誦。如逢朔、望日以及佛菩薩祖師誕服及紀念日,在功課的前邊、中間另加有梵唄。六時行進梵,一般最流行者是六句贊及八句贊。六句贊是南北通行的讚詞,其贊由六句29字構成,故稱為六句頭贊。北方還有一種贊
譜名《迓古令》,讚詞共有十條,亦名
十供養贊,即香、花、燈、塗、果、樂、茶、食、寶、衣各系一譜,第一贊《清淨妙香》共四句20字,可用六句贊譜唱念,八句贊系由八句讚詞構成,多在誦經之後,法經中間唱之,亦稱大讚。如《三寶贊》《彌陀贊》《觀音贊》等都以八句構成。
道場懺法,其旨在化導俗眾,即“諸佛善權方便,立悔罪之儀”,所以其儀式尤為重視歌詠讚嘆,道場懺法的內容可謂豐富多彩。最常用的有《蒙山施食》《瑜伽焰口》《水陸》《梁皇寶懺》《大悲懺》《三昧水懺》等。在這些佛事活動中,梵唄的內容極為豐富,但多以《四大祝延》《八大讚》為主。即《唵嘛呢叭* (左口右彌)吽》《唵捺嘛巴葛瓦帝》《唵阿穆伽》《佛寶》《西方》《十供養》等
讚唄,除此以外,佛教徒在每堂懺法結束時,加一些
俗調讚詞來慨嘆人生無常,勸世人早日覺悟,
回頭是岸,如《青山無雨嘆人忙》《春宵夢》《南柯一夢熟黃粱》等。或者讚嘆西方極樂世界妙境,祈亡者靈魂勿戀紅塵,回向西方,同登極樂彼岸。
經過歷代高僧的倡導,讚唄在古代許多宗教儀式中被普遍運用。首先,在講經時必用讚唄,這類讚唄一般行於講前講後。據宋元照《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三十九所記講經應遵行的節目稱:初禮三寶、二升高座、三打磬靜眾、四
讚唄、五正說、六觀機進止、七說竟回向、八復作讚唄、九下座禮辭。另據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所記講經順序是:打講經鐘,大眾上堂;講師上堂登高
座間,大眾同音稱嘆佛名;登座畢,一僧開始“
作梵”,唱“云何於此經”一偈;梵唄訖,講師唱經題目,講經;講畢,大眾同音長音讚嘆,讚嘆語中有回向詞;講師下座,一僧唱“處世界,如虛空”偈。其次,六時行道必用讚唄,這是古來名宗各派共同遵行的。近世寺院的朝暮課誦,猶可見其遺風(詳見“課誦”)。再次,
道場懺法因其旨在化導俗眾,所以其儀式尤其重視讚唄。據隋智□《法華三昧懺儀》第八“明行道法”所記行道次序稱:行道欲竟,稱三寶名,燒香正念作契唄,唄竟,唱“三皈依文”。最後,在一般
齋會時亦
常行讚唄。據載,唐大曆中(766-779)宋州刺史徐向等在本州設“八關齋會”,曾飯千僧於開元寺,其餘官民各設一千五百人、五百人、五千人的齋會,當時“法筵等供,仄塞於郊坰;
讚唄香花,喧填於晝夜”(《金石萃編》卷九十八顏真卿撰《八關齋會報德記》),可見,讚唄當時在民間亦是相當盛行的。
讚唄在中國流傳之後,因為中國地域廣大,故其音調亦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別,大體說來,主要有南北之異。據道宣記載唐代的情況說:“地分
鄭衛,聲亦參差。然其大途,不爽常習。
江表(指長江以南地區--引者注)關中(指北方長安地區--引者注),巨細天隔,豈非吳越志揚、俗好浮綺,致使音頌所尚,唯以
纖婉為工?秦壤雍冀音詞雄遠,至於詠歌所被,皆用深高為勝。”(《續高僧傳·雜科·聲德篇》卷四十),可見南北
梵音各有特長。宋代贊寧亦論梵音有南北二體,並指出這是由於授受淵源不同所造成的,他說:“原夫經傳震旦,夾譯漢庭。北則竺蘭,始直聲而宣剖;南惟僧會,揚曲韻以弘通。蘭乃目氏之生,會則康居之族。……部類行事不同,或執親從佛聞,更難釐革;或稱我宗自許,多決派流。致令傳授各競師資,此是彼非,我真他謬;終年矛盾,未有罷期。”(《宋高僧傳·讀誦篇論》卷二十五)
就讚嘆文本而言,唐代以前流行的主要有《如來唄》、《云何唄》和《處世唄》三種。《如來唄》有二偈,出《勝鬘經》。其一為“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無比不思議,是故今敬禮”;其二為“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歸依”。此二偈均為行香贊佛時所唱,故又稱為《行香梵》。《云何唄》亦有二偈,出《涅盤經》。其一為“云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復以何
因緣,得大堅固力?”;其二為“云何於此經,究竟到彼岸?願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處世唄》出《超日明經》,即“處世界,如虛空,如蓮花,不著水;心清淨,超於彼,稽首禮,無上尊”。其中,《云何唄》與《處世唄》至元代仍然流行於寺院(見《敕修百丈清規》卷五《沙彌得度》儀式)。但到近世,講經時已改唱《鐘聲偈》、《回向偈》以代替上述兩個
讚唄了。
後世於課誦、祝延等時舉唱的讚唄,一般最為流行的是六句贊及八句贊。六句贊是南北通行的讚詞,其贊由六句共二十九字構成,故稱六句贊。其代表作品為“爐香乍爇”《香贊》,其餘佛菩薩、韋馱、伽藍等讚詞亦多用六句形式,故此贊韻調流行最廣。六句贊多於法事開始時唱之,目的是啟請諸佛。八句贊亦稱為大讚,一般由八句構成。其代表作有《三寶贊》、《彌陀佛贊》、《藥師佛贊》等。八句贊多於誦經之後或法事中間唱之。近世佛教寺院於
佛誕、安居等時往往唱“四大祝誕”、“八大讚”等名贊。唱念時通常只用點板記譜,以鐺鉿等敲唱,其音量之大小、音準之高低以及旋律過板等,均依口授而無定則。
傳承發展
魚山梵唄是我國漢傳佛教最早的梵唄,三國魏明帝太和四年(230),陳思王曹植游魚山,感魚山之神制,而始創“以為學者之宗,傳聲則三千有餘,在契則四十有二”的“魚山梵”或“魚山唄”,後世簡稱“梵唄”,歷經述認曹植為祖的帛法橋、支曇鑰、曇遷、僧辯、慧忍、蕭子良、梁武帝等僧俗名家將梵唄傳承發展光大。唐朝年間(804—850),日僧空海、圓仁等大師將梵唄請至日本大原生根,謂之“魚山聲明”。傳至韓國,稱之“魚山”。流失1777年至今,經梵唄傳承人沙門永悟禪師正本清源,傳承發展, 2008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現稱“魚山梵唄”。專著有
《中國魚山梵唄文化節論文集》、《魚山梵唄聲明集》等行世。 公元 230年
曹植登臨魚山,聞岩洞內傳有
梵音歌唱,便擬寫音調並依《太子瑞應本起經》的內容編撰唱詞填入曲調,後被稱為第一唄“
魚山梵唄”。1996年6月19日,日本東寺真言宗“中國·魚山參拜團”來到山東東阿縣竭誠參拜中國佛教音樂的創始人曹植的陵墓,並在魚山示範演奏了曹植當年創作的佛教音樂--
魚山唄。原來,在1200餘年前的唐代貞觀年間,日本真言宗創始人弘法大師空海(774--835)、圓仁慈覺大師來中國求法,並將魚山唄傳到日本,流傳至今。魚山唄,在日本稱之為“聲明”。日本佛教界不忘根源所在,派友好代表團來中國魚山參拜,朝山拜祖。充分表達了日本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意。通過口傳及音像資料遺留,梵唄寺永悟法師多年數次與其再傳弟子夢江(83歲)、其愛徒正明等梵唄學人的交流與參學。由於佛教興盛衰敗、佛宗派區分和修行法門等原因,原始的
魚山梵唄一一被分散在中國佛教各個大小佛事活動中。在著名音樂學家
田青及
袁靜芳教授等教學兩界的努力合作下,通過永悟法師帶頭認真查找收集,發現大部分魚山梵唄健在。相信在大家的關心努力下,不久的將來梵唄會重輝人間。
當代佛門泰斗本煥長老命名題為“梵唄祖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題梵唄寺名,等多位長老關注。少林寺
曹洞正宗三十三代入室接法傳人釋永悟禪師發宏誓願,持戒修行,
農禪並重。 率四眾弟子以“音聲做佛事,用梵唄唱和諧”的宗旨,共同攜手成就勝緣,弘揚人間佛教造福人類!2006年成功的舉辦了中國
魚山梵唄文化節!組織日本、美國、台灣等地交流.將梵唄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2008年被國務院批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保護單位。直到今天魚山梵唄興盛世界,舉目共睹。
距今1777年的今天,2006年9月8日梵唄寺住持永悟法師在東阿迎接了全國佛教界、學術界、文藝界等5000餘人的朝山法會。由山東省佛教協會、中央音樂學院、
魚山梵唄寺等單位舉辦的中國魚山梵唄節盛況空前。有中國佛教音樂梵唄傳承人釋永悟法師出版譯的佛教梵唄三大集《梵唄論文集》、《梵唄聲明集》、《梵唄念誦集》。
魚山梵唄寺釋永悟法師贊:
東阿
王植公,降生曹魏王宮。雲高天籟連竺中,魚山接長空
瑞應本起得刪治,
七步詩八斗雄。和平妙音世界同,梵唄源真宗.
載自國家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國
魚山梵唄文化節論文集》釋永悟〈綜述〉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