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洞宗(曹洞)

曹洞宗

曹洞一般指本詞條

曹洞宗,佛教禪宗南宗五家(五家七宗)之一,由於良價禪師在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縣的洞山創宗,其弟子曹山本寂在宜黃吉水(今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曹山(原來叫吉水))的曹山寺傳禪,故後世稱為曹洞宗,後道場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雲居山真如禪寺

基本介紹

人物影響,人物成就,溯源,學說,禪法,歷史傳承,傳承弟子,曹山本寂,雲居道膺,廩山常忠,博山元來,鼓山元賢,壽昌元謐,洪斷諸緣,正宗流派,

人物影響

禪宗南宗在唐朝後期傳播迅速,並發展成為禪宗的主流,到唐末五代時期,派生五個流派:臨濟、曹洞、溈仰、雲門、法眼,統稱“禪門五宗”,或稱“禪門五家”。五家當中流傳時間長、影響較為深遠的是臨濟宗和曹洞宗。
臨濟宗提出“四料簡”,以“棒”、“喝”見稱,其施教方式偏重於行動上的開導,較為活潑、生動;曹洞宗提倡“五位說”,以“回互”著稱,施教方式是“行解相應”,精耕細作,態度較為穩健、綿密,不僅具有哲學的辯證精神,且體現出禪宗對儒道兩家思想的融攝。
曹洞宗的創始人是洞山良價曹山本寂。其宗脈系惠能——青原行思——石頭希遷——藥山惟嚴——雲岩曇晟——洞山良價——曹山本寂。

人物成就

溯源

曹洞宗也稱洞家。是我國佛教禪宗五家七宗之一,以洞山良價為宗祖,宗名之由來有二:一說洞指洞山,曹指曹山,乃合師良價所住之江西宜豐縣之洞山與徒本寂所住之吉水縣之曹山之名,本應稱洞曹宗,習慣於稱曹洞宗;“另一說取曹溪惠能之曹與其法孫洞山良價之洞,合稱為曹洞宗。取六祖曹溪惠能,系以此表明本宗乃六祖正風之嫡傳,惠能門下以青原行思、南嶽懷讓二者最傑出,本不分嫡庶,後一宗之法分而為二”,至開創中國禪宗史上的五家七宗,即南嶽懷讓其下開創臨濟(楊岐、黃龍兩派)宗和溈仰宗,青原行思其下開創的雲門、法眼、曹洞三宗。曹洞宗一系傳承惠能、青原行思、石頭希遷、藥山惟儼、雲岩曇晟之一脈,歷經衰落、中興,遠播海外,至今宗風猶存。
世人多認同第一種看法,南宋智昭《人天眼目》卷三中說:“良價晚年得弟子曹山耽章(本寂之別名)禪師,深明的旨,妙唱嘉猷,道合君臣,偏正回互,由是洞上玄風播於天下。故諸方宗匠鹹共推之曰曹洞宗”。
“曹洞宗”一語,是中國禪宗五家七宗形成以後才有的名稱,五家七宗之宗名也各有來歷,我們可以從其它宗派名稱的來歷來考究曹洞宗名。在當時看來,與曹洞宗並存的還有臨濟、溈仰、雲門、法眼四宗,特別是曹洞、雲門、法眼三宗同出青原行思門下,雲門宗是文偃在韶州雲門山(廣東乳源縣北)的光泰禪院舉揚一家宗風而得名,這是以地名為宗名;法眼宗是南唐中主李璟給文益法師以“大法眼禪師”的稱號,後世因稱此宗為法眼宗,這是以法號為宗名。另臨濟宗是義玄法師在河北鎮州(今河北省正定縣)的臨濟禪院弘揚佛法,後世就稱它為臨濟宗,這是以寺名為宗名。溈仰宗是靈佑法師和他的弟子慧寂先後在潭州的溈山(在今湖南省寧鄉縣西)、袁州的仰山(在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南),闡揚禪家宗風,後世就稱它為溈仰宗,這以地名為宗名。以此推斷曹洞宗名應與此類似,也應為當時背景下之命名。且曹山以前叫吉水、荷玉山、梅山,唐末本寂禪師住此山,本寂法嗣於洞山良價,遂成曹洞宗,以仰慕六祖惠能之德,故以六祖所居之曹溪而改山名為曹山,所以取師之“洞”山、己之“曹”山合而為曹洞,因而曹山之改名是因追慕六祖之德,而曹洞之“曹”乃取曹山之“曹”。況曹洞宗之名稱本不是本寂時之名稱,所以取惠能大師所住之曹溪之說實屬後人附會,曹洞宗之祖洞山良價乃禪宗巨匠青原行思門下之第四代法孫,其佛學造詣眾所皆知,為禪宗一代宗師,師明宗正,無須曉說,不必表明其宗派之源。

學說

五位說是曹洞宗的禪法理論,奠基於良價本寂,也是他們二人的發明。在南宋惠洪《禪林僧寶傳》、智昭《人天眼目》、清代性統所編《五家宗旨纂要》、以及明帶和日本人編的洞山、曹山語錄中,皆有記載他們關於五位說的資料。良價徹悟自性後,覺得惠能所提倡的頓悟法門,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做到的,於是他就揭櫫五位的方便法門,因勢利導,廣接上、中、下各種不同根器的學人,後來弟子本寂又加以發展,遂成獨具特色的,綿密完整的曹洞五位說。
所謂曹洞五位,有正偏、功勳、君臣、王子等四種,其中正偏五位、功勳五位都是良價的創說,君臣五位、王子五位,則是曹山本寂所立。此五位說的根本思想宗旨,是曹洞宗用以闡釋真如與現象世界的關係問題的方便說教。在他們看來萬事萬物之間存在著一種“回互”與“不回互”的關係。所謂“回互”就是指萬事萬物是互相融會、貫通的,雖然萬物的界限脈落分明,但在此中有彼,彼中有此,互相涉入,不再區別彼此。“不回互”就是說萬物各有自己的位次,各住本位而不雜亂,因此所謂“回互”“不回互”即是要從事物普遍聯繫、發展和變化的觀點看問題,這是一種禪對理事關係的哲學思辯,是對辯證法的天才的猜測,屬於樸素、自發辯證法的範疇,也正由此曹洞宗便成為禪宗諸派中哲學思辯味最濃的一派。
曹洞五位說這種以“回互”理事圓融為核心的思想,它的淵源可上溯到石頭希遷。希遷乃惠能的弟子青原行思的法系。(700——790)俗姓陳,端州高要(今廣東高要)人。在他大約十三四歲時曾拜謁過惠能,但不久惠能示寂,他便在惠能生前“行思去”的啟示下去投靠行思。辯對問答,敏捷承當,頗得行思首許,得法印可,隨後至南嶽結庵而居,住寺南台寺東石台,傳法接眾,名聲遠播,後人稱之為“石頭和尚”。他示寂後曾有著作《參同契》流傳後世。據載他是因讀《肇論》中的“會萬物為己者,其唯聖人乎?”一句而有會於心,寫成一篇《參同契》,以說明理事參同回互。
《參同契》代表了石頭系的禪法思想。它從理事、心物、內外關係諸方面立論,把理事圓融看作認識的至極、成佛的關鍵。文中說:“靈源明皎潔,支派暗流注。執事原是迷,契理也非悟。門門一切境,回互不回互”。這裡“靈源”指真如佛性、性理,它是明潔的本體。“事”指靈源的派生物。“流注”,不間斷,變化無常。就是說,理事關係雖不明顯表現,但它確實存在。執著於外物無疑是錯誤的,但如果不懂得“回互”關係,即使契合於理,也不能說達到了“悟”。理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一切事物具有各自的理;一切事物又在本體理的基礎上既統一又區別,因此互相涉入融會。這就是“回互”,回互的實質便是統一。同時一切事物又暫住於自己的位次而不雜亂,處於相對穩定壯態。這就是“不回互”,不回互中有對立的因素。理事之間,事事之間即有“回互”關係,又有“不回互”關係,它們是相涉而又有分位,為了說明這個道理,希遷還將“理”分為物理之理和性理之理。他認為從物理上看,事各住一方,如色的質相有青黃等的差別,那么則青有青的理,黃有黃的理,各住其位,然而從性理上看則是統一的。因為此性理也就是心性,它是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的,因此理事應該是會通的,他的結論是“事存涵蓋合,理應箭鋒柱,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他以蓋來喻事,蓋隨器而有大小方圓之不同,事也如此而有千差萬別。但就理上說,則不應執著這些差別,如同人之以箭射空,箭箭相頂,以一貫之。他要求修行者應從理事圓融,本末會通的“會宗”、“會道”的立場看待事事物物,而不能片面地僅從理或事的角度來認識問題,並且應當依據這種關點來確定前進的目標,切莫自以為是,虛度光陰。總之希遷的《參同契》提出了佛學的理論問題——理事的關係,但他是用“回互”“不回互”來解釋這理事關係的,由此“回互說”便成了《參同契》的核心思想,也是石頭系禪學的特色,洞山良價、曹山本寂所提出的五位君臣、偏正回互等的思想皆導源於此。
在中國禪宗史上,如果說石頭希遷因為開闢“回互”之路而為這一路上之肇始者,則藥山惟儼因一肩擔荷起石頭家業、在禪宗內部繼續標舉注重思想傳承與文化整合之旗幟而成為第二代傳人。

禪法

禪的特色在於“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曹洞宗也不例外,但由於有以上哲學理論為基礎,其禪法也顯得很獨特,曹洞宗風在以坐禪向上一路,以探究學者心地為接機之法,即所謂“曹洞用敲唱”,師家應學人之敲而唱之,其間不容毫髮。自稱其法門不論禪定精進,僅須了達佛之知見即是‘即心即佛’;心佛眾生,菩提煩惱,名異體一。
如前所述,洞山良價認為萬物都是虛幻的,萬法本源為佛性,所以無須四處去求佛,佛在性、心中,心即是佛,得道靠頓悟,用不著以打坐息想、起坐拘束其心地終年修行來漸悟。曹山本寂也認為現象體現本質,心即佛,即相即真。這為默照禪的提出準備了理論基礎——佛在心中。只要心中默究,即可顯現佛性。所以天童正覺認為心是諸佛的本覺、眾生的妙靈,只因無明風起,自設障隔。如能靜坐默究,淨悟佛理,把所有的妄念去掉,不被愚痴包裹,便能事事無礙以至事理圓融。正覺正是根據這種思想而倡導“默照禪”。默,指沉默專心坐禪;照,即以慧來鑒照原本清淨心性。正覺認為實相即是無相之相,真心即是無心之心,真得即是無得之得,真用即是無用之用,故主張以“坐空塵慮”來默然靜照,不必期求大悟,唯以無所得、無所悟之態度來坐禪。天童如淨對於行持,偏重打坐。他說參禪是身心脫落,只要打坐,離五欲、除五蓋,便是和佛祖相見的時節,不用燒香、禮拜、念佛、修懺、看經。這是正覺默照禪的進一步的發展。到無明慧經卻也倡導看話禪,說:“參學之士,道眼未明,但當看個話頭”。他又根據一般禪家的“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的旨趣,說:“念即佛,佛即念”,“念佛心即淨土”( 參見《續燈存稿》卷二)。 湛然圓澄他把一切法門攝歸一心,他說念佛是念此心,看教是辨此心,持咒是護此心,參禪是參此心;又說此心即定、慧,非心外別有所謂定、慧。
雖然各代高僧在禪法上有一定的差別,但曹洞宗最主要是默默地實修坐禪,即相即真,萬法本源為佛性,心即是佛,人自具自性清靜之真如之心,只因無明風起,阻隔事理,無從見性,所以求佛無須去外界,只要能靜坐默究,去掉妄念,了悟佛理,頓悟即可成佛,選擇照徹本源自性之道、勵志於佛道生活的默照禪。
縱觀曹洞宗之發展,其中充滿了曲折離奇,有輝煌也有孤獨,其佛學在堅持禪宗的見性成佛基礎上,又堅持實修的默照禪,在中國佛學史獨樹一幟,對於促進中國禪學的發展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後代禪宗的發展模式在許多方面與曹洞宗是分不開的,並且禪宗所遺留的聖跡中有許多是曹洞宗所留下的,曹洞宗在中國禪學發展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另外,即使是精妙絕倫的超世理論,並不是如黑格爾的“絕對理念世界”般沒有發展的空間,而是一個知識、文明、智慧的積累過程,如果沒有新的積累與超越,那么其理論也會逐漸被遺棄冷落,曹洞宗的發展歷程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無論起落皆依其自身的理論建設,所以佛教的未來應著重於自身知識與理論的積累與超越,或者說創新建構,特別是佛教人才培育。再者,作為人間宗教的典型代表,應積極關注世間動 態,發揚其慈善精神,關注民生,普渡眾生,建立健全良好的精神基礎。這對在中華大地上實現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社會的目標有著廣泛而深遠的意義。

歷史傳承

曹洞宗之發展圖譜
洞 山 良 價
雲 居 道 膺(洞山系)
曹山本寂-曹山系
龍牙居遁
華嚴休靜
青林師虔
同 安 道 丕



金峰從志
鹿門處真
荷玉光慧
同 安 觀 志
梁 山 緣 觀
大 陽 警 玄
以後發展不明。
以後發展不明。
以後發展不明。
投 子 義 青
以後宗風低落髮展不明。
芙 蓉 道 楷
丹 霞 子 淳
淨 因 自 覺
天 童 正 覺
長 蘆 清 了
青 州 一 辯
雪 竇 嗣 宗
雪 竇 智 鑒
大 明 寶
法系自此不明考究
天 童 如 淨
王 山 體
鹿 門 自 覺、
永 平 道 元、
雪 庵 從 瑾。
雪 岩 滿
萬 松 行 秀
林 泉 從 倫、千 松 明 得、
華 嚴 至 溫、雪 庭 福 裕
如淨傳道元後,曹洞宗遂遠播倭國。
福裕下傳八世至宗鏡宗書
廩 山 常 忠
少室常潤
無 明 慧 經
大覺念方
大艤無來
永覺元賢
湛然圓澄
百丈明雪
瀛山智誾
為霖道霈
破暗淨燈
惟靜道安
恆濤大心
象光法印
遍照興隆
古樵智先
是為博山系。
敏修福毅
濟舟沈洮
月輝了禪
芥航大須
是為洞宗福州鼓山寺系
洞宗焦山定慧寺系
廩山常忠、無明慧經開曹洞壽昌系
常潤開洞宗雲門系
《祖庭事苑》七中記載:“曹山即洞山之嗣子,今不言洞曹,言曹洞者,蓋由語便而無他。叢林或指曹為曹溪,蓋不知世裔來歷之遠近,妄自牽合。” 曹洞宗源出六祖弟子行思,傳希遷,希遷傳藥山,藥山傳雲岩,雲岩傳良價禪師。住瑞州洞山,洞山傳本寂禪師。住撫州曹山,其說立五位君臣以為宗要。五位者,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偏中至,兼中到,是也。君為正位,臣為偏位。正位即空界,偏位即色界。
代表人物層出不窮。
唐大中十三年(859),良價雲遊到洞山, 在此募邑民雷衡之地建廣福禪寺,衡施以環山肥田3000餘畝作寺產。
曹洞宗祖庭1曹洞宗祖庭1
唐朝末年,淮南節度使楊行密捐資擴大洞山寺宇。北宋鹹平年間,廣福寺易名為“功德禪寺”,宋真宗趙恆為禪寺專門書寫了匾額。紹聖五年(1098),宜豐同安女居士雷四十三娘為紀念良價洞山悟道,特捐資在良價當年“睹影逢渠”的洞水(今葛溪洞山禪寺前)之上建起一座頗具特色的單拱石橋──逢渠橋。元初, 縣人胡俊孚施資擴修寺宇。元末,洞山寺宇俱毀於兵燹,曹洞宗祖庭遭到極大破壞。明萬曆年間,寺基丈量入公產版籍。至崇禎年間,本縣舉人戴國士得其產,於是再倡修復洞山,特延請匡山高僧淨聰到洞山。淨聰在此重整寺宇,張揚曹洞正宗,四方僧侶自遠而至者日眾,洞山法錫由是復振,淨聰也因之譽為洞山“中興第一祖”。

傳承弟子

曹山本寂

本寂(840-901) ,19歲在福州靈石山出家,25歲受具足戒。唐鹹通年間(860-874)初,參學洞山良價門下。本寂悟入之後,隨緣放曠,如愚若訥。受請開法宜黃曹山後,本寂全力弘揚師承五位銓量,並加以創新。基本思路是遵循“寶鏡三昧”之原則,發揮良價“即事而真”的思想,在修持方法上,光大師承良價所倡導的“三種滲漏”、“三路”之法。所謂“三種滲漏”,即指三種錯誤見解,具體說來是“一見滲漏,機不離位,墮在毒海”;“二情滲漏,智常向背,見處偏枯”;“三語滲漏,體妙失宗,機昧終始”。針對這三種錯誤見解,良價指出三種手段即“三路”以對治。“三路”即鳥道、玄路和展手。鳥道者無蹤跡可行,亦即參學者需直下體悟;玄路者如“夜半正明,天曉不露”,說明明?“回互”,學人要蹈此路。而展手者,示學人事理雙明,體用無滯,盡展兩手,直入般若門。在光大師承的“三種滲漏”、“三路”基礎上,本寂又倡導“三種墮”手法,即“一者披毛戴角”,為類墮;“二者不斷聲色”,為隨墮;“三者不受食”,為尊貴墮。究其根本,本寂認為,“類墮”系“冥合初心而知有”;“隨墮”則因“知有而不礙六塵”所產生。因此,對於禪修者說來,必須嚴肅對待,“明轉位始得”。這就要懂得“須向聲色有出身之路”,明白“聲不是聲,色不是色”,一切皆虛妄不實。如此,“便得法喜禪悅之食”,不至於落入“尊貴墮”。本寂住錫曹山寺期間,時任南平王鐘傳多次禮請本寂移錫洪州(今南昌),但本寂志在山野光大宗門,屢以釋法常的詞句“摧殘枯木倚寒林,幾度逢春不變心。樵客遇之猶不顧,郢人那解苦追尋”作答,婉言相謝。本寂駐錫曹山長達30餘載,弘揚遠承釋希遷“即是而真”,光大釋良價所唱“五位君臣”法門,善接三根,大闡法音,廣弘萬品。正是這樣,本寂以道合君臣,偏正互回,繼續發揚光大洞上宗旨,於是四方參學者甚眾,“洞山之宗,至即為盛”。“家風細密,言行相應,隨機利物,就語接眾”的曹洞宗風逐漸形成與完善。他撰擬的“解釋洞山五位顯訣”,成為曹洞叢林之標準,從而形成曹洞宗。世人曾這樣評說:“洞山確立一宗的規模,至曹山而大成,才是完整意義上的曹洞宗正式形成。”從中可以看出,曹洞宗是本寂在繼承師父良價思想的基礎上,加以發揚光大而創立的。
對於曹洞宗宗風的弘傳,本寂雖有開先河之建樹,可惜的是其法脈四傳之後,即記載失詳,有《撫州曹山本寂禪師語錄》兩卷等傳世,座下法嗣弟子有洞山道延、金峰從志、曹山慧霞、韶州華嚴等。而曹洞一支,多賴疏山匡仁、雲居道膺門下衍延下去,直至今天。
本寂同門師弟匡仁在洞山得法後,來到金谿縣疏山,肇建白雲禪院(後改名“疏山寺”),力弘曹洞宗風,並著《四大籌頌略》、《華嚴長者論》等傳世。座下徒嗣甚眾,出名的有護國守澄、疏山證、黃檗慧等。新羅(今韓國)僧明照安、百丈超、洞真大師慶甫等也都先後來其門下參學,使曹洞一脈傳到了朝鮮半島。

雲居道膺

與本寂、匡仁為同門師兄弟的雲居道膺(848-902)在曹洞宗法的傳衍上功不可沒。他得良價印可後,力弘曹洞宗風,先結庵宜豐縣三峰,再遷吉安廬陵,後應南平王鐘傳之請,主法永修縣雲居山真如禪寺。他在此講經說法30餘年,座下徒嗣多至1500餘人,著名法嗣有雲居道簡、同安道丕、歸宗懷惲等。其中有慕名專程而來的新羅(今韓國)僧人利嚴(870-936)、高麗(今朝鮮)僧慶甫(869-948)等。利嚴得法回國後,創須彌山派,開海東禪門九山之始。這一支的曹洞宗宗風代相傳承,主要有同安丕、同安志到梁山緣觀,再經十二傳至天童如淨,再傳日本僧永平道元,將曹洞宗傳入日本。
五代十國時期,曹洞宗弘傳較唐代盛勢不減。洞山祖庭先後有良價、道全、道延、慧敏等住持法席;曹山則有光慧、智炬、慧霞住持;道膺座下則有懷岳、道簡、昌禪師等相繼住持。此時,曹洞宗的弘傳已經到了浙江麗水、鄂州(州治在今湖北)武昌,遠及四川成都、陝西南鄭、河南沁陽、山西大原等地,堪稱遍及全國。
宋宣和年間(1119-1125),曹洞宗巨匠芙蓉道楷的法嗣、惟照、釋資聖南、洞山微等力弘曹洞宗風。釋德止獲徽宗賜“真際禪師”之號,且詔住圓通寺,入住後力革叢林弊端,修寰寺宇。大唱君臣五位之旨,得四方衲子崇拜。繼其後為曹洞宗法嗣釋正覺(1091-1157)執掌圓通寺、江州承天寺等處法席,到紹興二十七年(1157)圓寂後,謚“宏智禪師”。在宋代,臨江軍慧力寺、青原山淨居寺等多為曹洞宗法嗣掌其丈席,懸曹洞宗鐘板。但曹洞宗創立到元末明初時一度衰落,曹洞法脈傳承失詳,幾近消亡。值得慶幸的是,曹洞宗在明嘉靖年間(1522-1566)得以中興。當時,南城籍的常忠和常潤師兄弟兩人於嵩山少林寺(在今河南省)曹洞宗二十九世宗書小山座下承嗣曹洞法脈後,常忠返回江西宏法,常潤則繼主少林寺法席,遣其不少法嗣赴江西弘法。可以說,曹洞宗的中興,常忠、常潤師兄弟居功至偉。

廩山常忠

常忠(1514-1588),字蘊空,建昌府人(府治在今南城縣),於少林寺嗣法後南下回贛,初住新城(今黎川縣)廩山寺,隱修20餘載,晚年傳法釋慧經。崇仁人慧經(1548-1618),俗姓裴,號無明,21歲於新城廩山寺禮常忠為師,得印可後隱修於峨峰寺(今屬黎川縣)達24年之久。後應請住持南城寶方寺,以農禪而興寺,弘揚曹洞宗風。明萬曆三十八年 (1610)應請遷鍋於新城壽昌寺,仍行農禪,“生平佛法,未離鋤頭邊”,以十餘載精力,率眾鼎新寺宇,培養人才,座下弟子有博山元來、鼓山元賢、東苑元鏡、壽昌元謐、青原真元等,光大宗門,代相承傳,形成一法系,人稱曹洞宗“壽昌法系”。從而奠定了曹洞宗中興的基礎。

博山元來

博山元來(1575-1630)師事無明慧經,為壽昌寺首座,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出主饒州博山能仁禪寺(屬江西廣豐縣)法席。以曹洞為圭旨,行禪律、禪淨並行之途,宗風為之大振,座下法嗣相傳。“弟子益進,朔即燕都,南盡交趾,望風而至者歲以千計”。出名的弟子有宗風道獨、雪硐道奉和瀛山智間等,而後代相承傳,直至清代末年法脈仍為明確。博山元來的首徒道獨(1599-1660),先弘法於廬山歸宗寺,後回粵中,其法嗣函呈繼師道獨之後住持廬山歸宗寺後也回到粵中,而後,這一支法嗣在廣東、香港、澳門等地傳承,長及數百年。

鼓山元賢

鼓山元賢(1578-1657年),字永覺。萬曆三十年(1602),在山中的寺院讀書時,因聽到有人誦《法華經》中的偈頌:“我爾時為現,清淨光明身”,歡喜不已,認為“周孔外乃別有此一大事”,於是開始鑽研《楞嚴經》、《法華經》和《圓覺經》等大乘經典。第二年,前往福建董岩,隨無明慧經習禪。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由慧經剃度出家。次年,慧經去世,又往信州(江西上饒)博山能仁寺參無異元來,並受具足戒。後應請入主鼓山湧泉寺。明末清初無異元來、永覺元賢等住持鼓山湧泉寺,會通儒佛,融合禪教,大揚曹洞禪風。力倡真參實悟,深誡知解雜毒,主張學道者應博參遠訪,反對當時閉關之風,力斥在家二眾濫受三衣。其禪學一反當時流行學偈頌、學答話及上堂、小參等徒具形式之風,遂自標為鼓山禪。主張調和禪淨與儒釋,並力圖調和禪宗內部及臨濟、曹洞兩派間之對峙,且提倡師法百丈修持與勞動並行之精神。此後,元賢的弟子為霖道霈承繼其法,並經門人惟靜道安、恆濤大心至遍照興隆等,形成曹洞宗之“鼓山系”。為明清曹洞宗最盛一支法脈。
鼓山系在清末遍照興隆之後,次第相傳,妙蓮地華1891年在馬來半島檳城極樂寺,自任開山,作為鼓山下院,這是南洋有中國寺院的開始。一直到虛雲圓瑛,鼓山曹洞宗法脈不但傳承沒有中斷,而且是近現代中國佛教中影響最大的一系。中國現存多數曹洞宗傳法道場法脈皆出自鼓山一系。台北凌雲禪寺台南開元寺、高雄超峰寺、苗栗法雲寺、基隆靈泉禪寺也皆屬其法系。

壽昌元謐

南城人壽昌元謐(1579-1649),弱冠出家,繼師慧經之後擔任新城壽昌寺住持20多年,致力弘揚曹洞宗風,光大了壽昌法脈座下嗣法弟子有道璞等。

洪斷諸緣

與壽昌法系同時興盛於江西的曹洞宗洪斷諸緣法系,則是法嗣於常潤門下的洪斷諸緣(1550-1621)所創立。他17歲出家,四處遊方參學,後在嵩山少林寺常潤座下得印可。明萬曆七年(1579),應請出主北京西山萬佛堂。萬曆二十年(1592),聞及曹洞宗祖庭雲居山真如禪寺已是“最憐清淨金仙地,返作豪門放牧場”,很為痛心,請準朝廷後毅然遷錫雲居山。洪斷登山後結茅閉關3年,跪誦《華嚴經》。得慈聖皇太后等支持,主持真如禪寺法席。萬曆三十三年(1605),洪斷晉京請賜藏經,獲準而歸。萬曆三十七年(1609),啟壇傳三壇大戒,禮請古心道安律師弘演毗尼,千華三昧律師董襄戒席,四方戒子慕名而至,盛況空前,轟動江楚。洪斷主持雲居山法席達20餘載之久,使這一祖師道場雄風再現。座下弟子有常慧、常錦、常潮、常慷等數十人,而後分化於雲居山、上高高安袁州仰山、樂安等地,代相傳承,形成曹洞宗洪斷支系,弘傳至今。
就在壽昌與洪斷法系盛傳於江西之期,常潤另一徒嗣方念慈舟、敬堂法忠等亦在贛光大曹洞宗法門。方念慈舟(?-1594)也是於少林寺釋常潤座下得印可後,在隆慶年間 (1567-1572)末,入主雲居山真如禪寺、廬山圓通寺等。座下法嗣有釋湛然圓澄(1561-1626)等,弘法於浙江一帶,形成曹洞宗雲門法系。19歲在錢塘出家的敬堂法忠(1541-1620)於常潤座下得印可後,開法廬山講經台,再遷廬山仰天坪,肇建雲中寺。弘法之餘,栽松10餘萬株。晚年嗣法弟子釋能幻、釋能握、釋能撐等人。
清代曹洞宗的弘傳,可謂名僧輩出,大德疊現。作為曹洞宗中興祖庭的新城壽昌寺,清順治十年(1653)遭火災燒毀,弘化於金陵(今江蘇南京)棲霞寺的曹洞宗三十三世法嗣竺庵大成,聞訊後毅然跋涉回贛,主持修復新城壽昌寺,直至圓寂。其弟子興沛承師遺願,繼續完成了壽昌寺的修復振興。曹洞中興另一重要的場地——博山能仁禪寺,自清以後,則多有高僧大德在此主持法席,先後由釋道奉、釋覺浪道盛、釋道霈、釋宏瀚(曹洞宗三十四世)、釋一澄、釋剖雲、釋一導等代相傳承,達百餘年之久。崇仁縣的明敏,14歲在宜黃曹山寺出家,承曹洞法脈後,先住持曹山寺5年,後主法撫州上橋多福寺。釋未也,康熙年間(1662-1722)主法宜黃桃華山寺,力弘曹洞宗風,直到乾隆七年(1729)退居。稍後,曹洞宗壽昌法系第七世的界周,主法宜黃石門寺明海(1857-1912),法承曹洞,於清代末年至民國初年主法宜黃桃華山寺。
清代早期廬陵青原山(今屬吉安)淨居寺歷任住持也多為曹洞宗法嗣。笑峰大然、藥地大智(1611-1671)先後主法青原山淨居寺,兩人皆是由仕宦入佛門的精英人物。在清代早期,如笑峰大然、藥地大智這樣“脫下朝服,穿上袈裟”的僧人還有不少,以至當時吉安青原山安福武功山佛教一度昌盛。
民國時期,曹洞法脈傳播重心又轉至撫州地區。釋竹慧於桃華山寺(宜黃縣)明海座下得曹洞法脈之傳後,於1925年主持振興了宜黃石門寺。使其規模達到數十畝,住僧20餘人,成為其時弘揚曹洞法旨一大叢林。
新中國成立後,釋虛雲於1953年遷鍋雲居山真如禪寺。期間,並弘曹洞宗風,傳承法嗣,使“五位君臣”之說,續承不斷。再傳騰智為第五十六代,後有瑞之等承之,代相傳承。至 1992年底,曹洞一宗,在贛弘傳,經久不衰。
釋未也,康熙年間(1662-1722)主法宜黃桃華山寺,力弘曹洞宗風,直到乾隆七年(1729)退居。稍後,曹洞宗壽昌法系第七世的界周,主法宜黃石門寺。明海(1857-1912),法承曹洞,釋竹慧於桃華山寺(宜黃縣)明海座下得曹洞法脈之傳後,於1925年主持振興了宜黃石門寺。使其規模達到數十畝,住僧20餘人,成為其時弘揚曹洞法旨一大叢林。

正宗流派

西天二十八祖
初祖摩訶迦葉尊者
二祖阿難陀尊者
三祖商那和修摩尊者
四祖優婆多尊者
五祖提多迦尊者
六祖彌遮迦尊者
七祖婆頁密多尊者
八祖佛陀難提尊者
九祖伏馱蜜多尊者
十祖脅尊者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十二祖馬鳴大士
十三祖迦毗摩羅尊者
十四祖龍樹尊者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
十六祖羅睺羅尊者
十七祖僧迦難提尊者
十八祖迦耶舍多尊者
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
二十祖闍夜多尊者
二一祖婆修盤頭尊者
二二祖摩孥拿尊者
二三祖鶴勒那尊者
二四祖師子尊者
二五祖婆舍斯多尊者
二六祖不如密多尊者
二七祖般若多羅尊者
二八祖菩提達摩尊者
東土中華禪宗
初祖菩提達摩大師
二祖慧可大師
三祖僧璨大師
四祖道信大師
五祖弘忍大師
六祖惠能大師
七世青原行思大師
八世石頭希遷大師
九世藥山惟儼大師
十世雲岩曇晟大師
十一世洞山良價大師
曹洞宗派
第一代洞山良價祖師
二世雲居道膺大師
三世同安道丕大師
四世同安觀志大師
五世梁山緣觀大師
六世大陽警玄大師
七世投子義青大師
八世芙蓉道楷大師
九世淨因自覺大師
十世青州一辯大師
十一世大明僧寶大師
十二世玉山師體大師
十三世雪岩慧滿大師
十四世萬松行秀大師
十五世雪庭福裕大師
嵩山少林寺曹洞正宗續派
嵩山少林寺曹洞正宗第十五世第一代福裕祖師
十六世二代靈隱文泰大師
十七世 三代還源福遇大師
十八世 四代淳拙文才大師
十九世 五代松庭子嚴大師
二十世 六代凝然了改大師
二一世 七代俱空契斌大師
二二世 八代無方可從大師
二三世 九代月舟文載大師
二四世 十代小山宗書大師
二五世 十一代幻休常潤大師
二六世 十二代無言正道大師
二七世 十三代心悅慧喜大師
二八世 十四代彼岸海寬大師
二九世 十五代通強大師
(以上為少林寺住持和尚傳燈時期)
(以下為少林寺宗門法嗣傳燈時期)
三十世十六代行海大師
三一世 十七代超福大師
三二世 十八代同梅大師
三三世 十九代玄興大師
三四世 二十代祖輕大師
三五世 二一代清耀大師
三六世 二二代淨魁大師
三七世 二三代真禮大師
三八世 二四代如阜大師
三九世 二五代海珠大師
四十世 二六代湛恆大師
四一世 二七代寂盤大師
四二世 二八代淳智大師
四三世 二九代釋貞緒禪師
四四世 三十代釋素喜禪師(原少林寺首座、名譽方丈)
四十五世 三十一代釋德禪禪師(原少林寺名譽方丈)、釋德政禪師(中嶽嵩山少室寺開山僧)、釋德相河北滿城北少林寺開山僧)、
四六世 三二代釋行正禪師(原少林寺方丈)
四十七世 三十三代釋永信大和尚(少林寺方丈)、釋永國法師(南少林寺住持)
四八世 三十四代釋延佛(嵩山法王寺方丈)禪師)延芫法師、延秧法師、延印法師、延飛法師、延樽法師
鼓山湧泉寺曹洞宗鼓山系法脈
曹洞宗鼓山系由十五世雪庭福裕法師承法下傳八世有宗鏡宗書法師,宗書法嗣有廩山常忠、少室常潤。廩山常忠又傳無明慧經禪師開壽昌系,慧經禪師弟子永覺元賢法師於福州鼓山湧泉寺大興曹洞宗,為明清曹洞宗最盛一支法脈。是為鼓山系又稱鼓山禪。
福州鼓山曹洞宗壽昌系鼓山法脈之傳承為:永覺元賢、為霖道霈、惟靜道安、恆濤大心、圓玉興五、象先法印、淡然法文、堂敏法澹、遍照興隆,傳續至清代末年。遍照興隆之後,次第相傳,一直到虛雲圓瑛,鼓山曹洞宗法脈不但傳承沒有中斷,而且是近現代中國佛教中影響最大的一系。台北凌雲禪寺、台南開元寺、高雄超峰寺、苗栗法雲寺、基隆靈泉禪寺皆屬其法系。
鼓山一系子孫派字為:
“慧元道大興,法界一鼎新。通天兼徹地,耀古復騰今。今日禪宗振,宏開洞上傳。正中妙挾旨,虛融照獨圓。”
近代,虛雲老和尚嗣法曹洞宗第四十六世鼓山湧泉寺鼎峰耀成禪師而為曹洞宗第四十七世,法名:虛雲古岩。傳承曹洞宗法脈者有寬賢復徹、淨慧復性、寬淨復興、寬志復仁、傳士復堪、佛瑩禪師等數人,再傳法孫有惟因今果、騰智海燈等數十人。其法嗣遍布中國大陸,台灣,及國外多個地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