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地形,氣候,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森林資源,行政區劃,經濟,概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概況,社會事業,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基礎設施,民政優撫,旅遊景點,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金溪始屬吳,越滅吳後屬越,楚滅越又屬楚。
晉朝南北朝時,金溪的隸屬與三國時相同。
唐時,仍屬臨川縣,在今縣址上設上幕鎮,並在鎮東的白面塢與金窟山、寶山設定了冶煉場。
五代十國時,金溪先屬吳國、後屬南唐的撫州臨川縣。公元958年,南唐以臨川縣的上幕鎮及靠近該鎮的歸政鄉設定了金溪場。
宋淳化五年(994),臨川縣的歸德、順德、順政連同原來的歸政共四鄉被立為金谿縣,屬撫州管轄。
民國初,金溪屬豫章道。民國21年金溪屬江西第五行政區,民國24年金溪屬江西第七行政區。
1949年5月7日,金谿縣獲得解放,屬贛東北區貴溪督察專員公署,同年8月改屬
撫州專區。1967年,金溪屬撫州地區。2000年10月,金溪屬
撫州市。
地理環境
位置
金谿縣地處贛東中部,位於東經116°27'---117°03',北緯27°41'---28°06',東西跨36'(徑度)相距58公里,南北跨25'(緯度)相距45公里,版圖呈“T”字形,總面積1358平方公里。東與貴溪縣、鷹潭市、資溪縣交界,南和南城縣接壤,西與撫州市相鄰,北連東鄉、餘江兩縣。
地形
金谿縣地處
武夷山脈與
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山脈、谷地、丘陵、平原地形皆有,梯級分布。
筆架峰海拔1363.4米,為全縣最高。
金谿縣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中山地占64.88%,水面占5.2%。東南多山地,丘陵、低丘及岡地廣布於中部、西部。西南部為撫河沖積平原。
氣候
金谿縣屬亞熱帶潮濕天氣,年均氣溫17.7℃,年降水量1856毫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唐朝是江南的冶銀重鎮,出金產銀,留存銀坑遺址和千年冶銀碑文(國內古代礦冶最早的實物性文字記載)。有石墨、
鉬、
瑩石等20多種礦藏資源,
石墨礦品位高,儲量大,居江南之首。
森林資源
金谿縣森林覆蓋率達57.01%。6條河流2大水庫,水資源豐富。產大米、
黃梔子、蜜梨、蠶絲、茶葉、
南豐蜜桔、葡萄等。
行政區劃
2012年金谿縣轄7個鎮、6個鄉:秀谷鎮、
滸灣鎮、雙塘鎮、何源鎮、合市鎮、琅琚鎮、左坊鎮、黃通鄉、對橋鄉、陸坊鄉、陳坊積鄉、琉璃鄉、石門鄉。共有10個居委會、149個村委會,1444個村小組。縣人民政府駐
秀谷鎮。
經濟
概述
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GDP)54.1億元,同比增長11.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9.6億元,同比增長4.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6.1億元,同比增長13.1%,其中:工業增加值23.3億元,同比增長13.5%;第三產業增加值18.4億元,同比增長12.5%。產業結構逐步最佳化,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1.6:46.1:32.3調整為17.7:48.3:34.0,第二、三產業增加值比重有所提高,分別比上年提高2.1、1.7個百分點。
2016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79.07億元(不含研發支出),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2.56億元,同比增長4.2%;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5.63億元,同比增長9.0%,其中:工業增加值31.31億元,同比增長9.2%;第三產業增加值30.87億元,同比增長10.2%。
2017年,實現生產總值88.2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8.7%,增速位居全市第6位。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4.30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4.72億元,增長8.3%,其中工業實現增加值29.81億元,增長8.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9.24億元,增長10.9%。三大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8.2:39.3:42.5調整為16.2:39.3:44.5,第一產業下降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不變,第三產業上升2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2年,金谿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5億元,增長9.7%,其中,農業總產值1.1億元,增長8.1%;林業總產值0.7億元,增長3.8%;牧業總產值4.2億元,增長3.7%;漁業總產值2.2億元,增長13.9%。金谿縣農作物種植面積99.3萬畝。糧食播種面積72.1萬畝,總產量32.6萬噸,同比增長8.1%;豆類播種面積1.9萬畝,總產量4879噸;油料播種面積2.9萬畝,總產量5266噸;茶葉總產量1982噸,水果總產量8.7萬噸。2012年出售和自宰肉豬13.5萬頭;肉類總產量14300噸;家禽出籠142.76萬羽;禽蛋產量1857噸;水產品產量1.6萬噸。
2016年實現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25.23億元,增長4.1%。全年糧食播種面積73.06萬畝,總產量36.26萬噸,;豆類播種面積1.99萬畝,總產量4987噸;油料播種面積2.98萬畝,總產量5617噸;蔬菜及食用菌產量12.11萬噸;茶葉總產量1992噸,水果總產量9.88萬噸。全年肉豬出欄19.21萬頭;肉類總產量2.05萬噸;禽蛋產量1800噸;水產品產量1.95萬噸。
第二產業
2012年,金谿縣工業發展推進速度不斷加快,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23.27億元,增長13.5%,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3%。金谿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1家,實現工業增加值13.37億元,增長16.2%,其中技術產業增加值1.52億元,占GDP比重2.8%;金谿縣規模工業企業總產值57億元,增長17.8%;主營業務收入55.3億元,增長19.3%;規模以上工業利稅總額2.2億元,增長2.5%;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310.98,提高14.91個點。2012年,金谿縣工業園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2億元,增長26%,上交稅金1.32億元,增長23.4%。
2012年金谿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0.3億元,同比增長31.8%,增速比上年提高3.3個百分點。其中,基本建設投資45.78億元,增長41.7%,占固定資產投資的91%。
房地產開發投資速度減緩,2012年房地產開發投資4.5億元,同比下降28.8%。2012年商品房銷售面積20.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2%。
第三產業
2012年,金谿縣消費市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7億元,增長17%,其中:批發零售業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15.7萬元,同比增長24.7%,占金谿縣消費品市場的94.5%。限額以上批零住宿餐飲企業共有40家,實現零售總額6.4億元,同比增長35.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38.5%。限額以下企業及個體戶在消費品市場繁榮,2012年累計實現零售額10.3億元,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1.5%。分地域看,城鎮消費速度快於鄉村,金谿縣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6億萬元,同比增長 17.5%;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3億元,同比增長14.6%。
金谿縣出口總額7517萬美元,增長7.9%;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969萬美元,增長17.8%;金谿縣引進契約外資金2155萬美元,增長30.6%;引進5千萬以上工業項目實際進資17.7億元,增長12.3%。
2012年,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實現增加值1.8億元,增長7.8%。金谿縣公路旅客周轉量22700萬人公里;公路貨物周轉量為126402萬噸公里。2012年年末營運客貨車保有量4309輛,其中:客營運客車135量。
2012年年未金谿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53.7億元,比年初增加9.7億元。其中,單位存款餘額14.8億元,比年初增加2.7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38.7億元,比年初增加7.1億元。2012年年末金谿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6.5億元,比年初增加6.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餘額11.7億元,比年初增加3億元;中長期貸款餘額14.7億元,比年初增加3.3億元。
交通概況
206和316兩條國道交匯於縣城,規劃的鷹梅鐵路、撫吉高速延伸段(吉安—撫州—福建光澤—武夷山)、鷹瑞高速貫穿全境。距華東鐵路樞紐城市鷹潭、福銀高速、昌廈公路不足50公里;到南昌國際機場、福州、上海、廣州分別只要2小時、4小時、6小時、8小時,可充分承接長珠閩三角洲的輻射。
縣境內即將修建撫州金溪機場,屆時對外交通條件將得到進一步最佳化。
社會事業
教育科技
2012年金谿縣擁有普通中學12所,中等職業學校2所,國小35所,幼稚園59所。共有在校高中學生4653人、國中生10549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1099人、小學生24975人,在園幼兒數11117人;各類專任教師情況:國小1430人、普通中學1008人、幼稚園286人、職業高中137人。
金谿縣專業技術人員4903人,增長2.3%。金谿縣2012年專利申請49件,比上年增加40件,專利授權量為32件。
文化衛生
2012年年末金谿縣共有民眾業餘表演團隊7個,文化戶96戶,舉辦展覽7個,組織文藝活動26次;金谿縣共有文物藏品990件,參觀人次68千人次;圖書館總藏書量5.8萬冊,流通人次達51.8千人次。金谿縣有有線電視台1座,廣播電台1座,衛星廣播電視收轉站14座,節目頻道有60套,有線廣播電視用戶數2.93萬戶,其中數位電視1140戶。廣播電視覆蓋人口達29.45萬人。
2012年年末金谿縣醫療機構15個,其中縣級醫院1個,鄉鎮衛生院13個,中醫院1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金谿縣村級衛生所155所,社會團體醫療機構2個,個體診所11個。醫院和衛生院擁有床位總數588張,醫務人員1081人。
基礎設施
2012年,金谿縣城市建成區面積不斷擴大,達到13.25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0.5平方公里。新增和改造道路2.3萬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積20.81平方米,道路照明燈9656盞,安裝路燈道路長度51公里。
人民居住生活環境得到改善,金谿縣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5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2.57%;2012年COD削減量872.12噸,污水處理總量485萬立方米;生活污水處理率達71.85%,生活垃圾處理率100%。
民政優撫
2012年金谿縣從業人員平均工資2.86萬元,同比增長17.9%;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3萬元,同比增長21.9%;農民人均純收入8130.15元,同比增長16.3%。
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保人數22.3萬人。基本醫療保險人員及特殊人員參保人數2.53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3.23萬人。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2.9萬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9.9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26萬人。
旅遊景點
名薦天朝牌樓:坐北朝南,青石結構,四柱三間三樓,面寬6.8米,通高6.2米,硬山頂,正中橫刻“名薦天朝”四字,右題“洪熙元年”(1425年)。造型古樸,用材粗大,年代久遠,結構穩定,保存完整,為少見的保存完整具有明確紀年的明代牌樓。
南州高第牌樓:是不可多得一座明代牌樓,牌樓集古代建築、石雕藝術、書法藝術為一體的傑作,且保存完整,南州高第牌樓為吉安市六件入選江西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之一,已申報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留雲寺:位於金谿縣黃通鄉白馬峰山腳下,金黃線路旁,白馬湖源頭,三面環山坡。寺內修建有大雄寶殿一座,兩側兼有供奉神明廳堂幾許,大殿前方豎有燒香爐鼎,道路兩邊種有景觀排樹,廟門前方一條清澈河流經過。
白馬峰:位於金谿縣東部黃通鄉境內,海拔640米,距縣城秀谷鎮約15公里,交通便捷,東鄰龍虎山,南與資溪縣相鄰,西北有白馬湖相伴,山頂有一寺廟,名為白馬寺,始建於北宋初年。
金溪保存宋元時期燒陶製瓷遺址多達31處。金溪寶山金銀礦冶煉場大遺址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金溪完好保存有11000多棟明清古建築等大量優秀的文化遺產。
著名人物
南宋教育家、思想家
陸九淵與
朱熹齊名,被譽為“百世大儒”,是中國“十大思想家”之一;
元代
危素是中國著名的史學家之一,24史中,他領修宋遼金三史,並與宋濂同修《元史》;
明代“醫林狀元”
龔廷賢,清代著名學者
蔡上翔,閩浙贛革命根據地創始人之一、紅十軍軍長
周建屏,當代世界固體力學領域著名的科學家
鄭泉水等,建縣以來,金溪共有2名狀元(
吳伯宗、
陸肯堂)、3名榜眼和242名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