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價(良價禪師)

良價

良價禪師一般指本詞條

洞山良價禪師(公元807~869年),唐代高僧,中國佛教禪宗五大家之一曹洞宗開山之祖。越州諸暨(今屬浙江)人,俗姓俞,俗稱良價或單稱洞山,為藥山惟儼(公元751-834年)之法孫,雲岩曇晟(公元782-841年)之弟子,他與弟子曹山本寂(公元840-901年)共同創立了曹洞宗。

唐宣宗大中(847~859年)末,在新豐山(今江西宜豐縣太平鄉境內)建“洞山寺”。後在此接引後學,弘揚大道,世稱“洞山良價”。良價畢生精研佛學,造詣極深,他首倡五位君臣之說,以“正”、“偏”、“兼”三者,配以“君”、“臣”之位,藉以分析佛教真如和世界萬有之關係。其著作有《寶鏡三昧歌》。逝世後,唐懿宗授他以“悟本禪師”諡號,並敕建“慧覺寶塔”。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悟道因緣,開宗曹洞,圓寂前後,主要成就,開創宗派,佛學主張,主要作品,史書記載,軼事典故,參禪問法,智慧之海,得法弟子,人物評價,地位影響,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公元807年,洞山良價出生。幼年便出家。
8歲時,有一天念《般若心經》,念到“無眼、耳、鼻、舌、身、意”這句時,忽然用手摸面,就問師父:“我有眼、耳、鼻、舌等,為何《般若心經》上卻說沒有?”師父非常驚訝,並告訴良價:“我不能成為你師父”。隨即領良價到五泄“三學禪院”,拜靈默禪師(747~818年)為師,並受到披剃。其後十幾年,良價在靈默禪師的潛心指導下,精研佛學,闡揚佛道。

悟道因緣

20歲時良價赴河南嵩山具足戒。戒畢回五泄。後離五泄到各地遊歷。他在池州(今安徽省貴池縣境內)拜謁了南泉禪師,得領玄契後又參拜溈山靈佑禪師並受心印。受心印後到雲岩(今江蘇吳縣虎丘山)參謁曇晟禪師 (782~841年)成為曇晟之法嗣。
唐宣宗大中(847~859)年末,在新豐山(今江西宜豐縣同安鄉境內)建“洞山寺”。後在此接引後學,弘揚大道,世稱“洞山良價”。

開宗曹洞

良價有弟子數百人,嗣法弟子有雲居道膺曹山本寂、龍牙居遁、華嚴休靜、青林師虔等二十六人。弟子本寂(840~901年),住曹山(今江西省宜黃縣北),承良價衣缽,共創曹洞宗。

圓寂前後

唐鹹通十年三月(869年)良價於洞山端坐圓寂。世壽六十三,法臘五十五。良價真身葬洞山普利寺後,唐懿宗賜其“悟本禪師”諡號,並敕建“慧覺寶塔”。俗稱“價祖塔”,是為中外曹洞宗信徒共尊之祖塔。

主要成就

開創宗派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良價雲遊到宜豐洞山,當地富紳雷衡為之捐地,良價從此在此創寺講法,從學者時達500人。在洞山,良價倡立了“五位君臣”說,視佛性為世界的精神本體,萬事萬物為現象;作《五位顯訣》,對其所創教義加以詳細闡述。良價強調頓悟,反對“拘束其心”地漸悟。其禪風則以回互細密見稱,一時風糜禪林。四方僧侶紛紛到洞山學法。弟子本寂師從良價數年並得良價衣缽,後又到曹山(今江西宜黃境內)進一步弘揚師法,愈使洞山宗風廣揚。
因良價住洞山首創禪宗新法,本寂居曹山續振此法,故後世將此法稱為“曹洞宗”,為中國禪宗五家之一,並成為中國禪宗主流。日本僧侶瓦室能光也曾千里迢迢求法於良價,並在洞山住了30年。良價圓寂後,新羅僧人利嚴從良價另一法嗣道膺學法,歸國後創須彌山派。公元13世紀,日本僧人又將曹洞宗傳入日本,開立日本曹洞宗,與臨濟宗共為日本兩大禪宗主要派別。《五燈會元》曾載道:“洞上玄風,播於天下。故諸方宗匠,鹹共推尊之曰:‘曹洞宗’”。

佛學主張

良價畢生精研佛學,造詣極深,他首倡五位君臣之說,以“正”、“偏”、“兼”三者,配以“君”、“臣”之位,藉以分析佛教真如和世界萬有之關係。
良價的禪法,重在理事俱融,吸收了華嚴宗的看法,也是遠承青原石頭希遷的思想。
在宇宙觀上,良價提出了空的原則,體現在他講的“三種滲漏”,即三種錯誤認識上。第一種是“見滲漏”,是認識方面的錯誤,“機不離位,墮在毒海,妙在轉位也。”以世俗認為的客觀世界(色)為認識對象,執著色為實有,所以掉入毒海中,根治的妙法,將認識對象轉離開原位,即以色為空,就可消除這一錯誤。第二種是“智滲漏”,“滯在向背,見處偏枯。”這是情識本身的錯誤,人們的認識本身總想作出取捨,陷入彼此兩邊,是片面性的,無生命的。這是講識空,世俗認識的空。否定這種認識的方法是不落兩邊,不作取捨,由此說明不僅色空,情識也是空,主客觀世界均空。第三種是“語滲漏”,是語言本身的錯誤,說明語言本身也應該空掉。“體妙失宗,機昧終始。”眾生的語言是死句,失去宗旨,缺乏妙機。
良價的禪法以偏正回互為核心,偏喻事、用,正喻理、體。回互指圓融無礙。偏正關係有五種: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兼中至、兼中到。

主要作品

其著作有《玄中銘》、《豐中吟》、《五位君臣頌》、《功勳五位頌》、《寶鏡三昧歌》等《洞山悟本大師語錄》。
《五位君臣頌》
(1)正中偏 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識,隱隱猶懷舊日嫌。
(2)偏中正 失曉老婆逢古鏡,分明覿面別無真,休更迷頭猶認影。
(3)正中來 無中有路隔塵埃,但能不觸當今諱,也勝前朝斷舌才。
(4)偏中至 兩刃交鋒不須避,好手猶如火里蓮,宛然自有沖天志。
(5)兼中到 不落有無誰敢和,人人盡欲出常流,折合還歸炭里坐。
《功勳五位頌》
(1)聖主由來法帝堯,御人以禮曲龍腰。有時鬧市頭邊過,到處文明聖朝。(此是“君向臣不共”,是指“正中偏”。)
(2)淨洗濃妝為阿誰,子規聲里勸人歸,百花落盡啼無盡,更向亂峰深處啼。(此是“臣奉君一色”,是指“偏中正”。)
(3)枯木花開劫外春,倒騎玉象趁麒麟。而今高隱千峰外,月皎風清好日辰。(此是“君視臣功”,是指“正中來”。)
(4)眾生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萬別千差明底事,鷓鴣啼處百花新。(此是“臣向君共功”,是指“偏中至”。)
(5)頭角才生已不堪,擬心求佛好羞慚。迢迢空劫無人識,肯向南詢五十三。(此是“君向臣功功”,是指“兼中到”。)

史書記載

景德傳燈錄》記載,良價辭別曇晟時曾問:“若有人問及你的面貌如何,該怎樣回答?”曇晟答:“即遮個是。”“遮個”即“這個”。良價不解其意,及至宜豐縣洞水岸邊,見水中身影,頓悟其理。
五燈會元》曾載道:“洞上玄風,播於天下。故諸方宗匠,鹹共推尊之曰:‘曹洞宗’”。
據《五燈會元》載,(良價)幼歲從師念《般若心經》,至“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處,忽以手捫面,問師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經言無?”師駭然異之,曰:“吾非汝師。”即指往五泄山禮靈默禪師披剃。
《五燈會元》卷十三 洞山良價傳
祖庭事苑》:“叢林或指曹為曹溪,蓋不知世裔來歷之遠近,妄自牽合。”

軼事典故

參禪問法

良價到嵩山受具足戒後便遊方各地,先到安徽貴池參也是馬祖門徒的南泉普願,南泉稱讚他為“甚堪雕琢”的好料子,良價卻說,您不要“壓良為賤”啊!這兩句對話,一時成為名談。接著又到湖南參溈山,請教南陽慧忠講的“無情說法”是什麼意思。溈山介紹他到湖南澧陵(今醴陵)去參雲岩曇晟(屬青原下三世)。在曇晟處,良價也未得悟。辭別曇晟之際,良價問他,假如您百年之後,有人問我老師的禪法宗旨是什麼,我怎么回答?曇晟說,告訴他“只這(個)是。”這包含“即事而真”的意思。良價不明白,帶著困惑離去了。後偶然過河,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倒影,猛然大悟,作悟道偈一首,“切忌從他覓,迢迢我與疏。我今獨自往,處處逢得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么會,方得契真如。”從我身和影子(我和渠)的關係上體悟到了理與事、體與用、佛與眾生的關係。不要向外(他)馳求,這只會與理、與體、與佛性(我)愈來愈遠,而不能契得真如。理體能隨機緣起事用,形成處處現象(渠),而它們(渠,現象)都由本體緣起,本身都是空幻不實的,都歸之於本體(我)。一旦認識到這點,就不會再被現象迷惑,就能在每一現象中體認本體。良價所悟的,正是曇晟即事而真的“寶境三昧”,但曇晟一直未對他說破,這一點良價十分感激。
洞山良價洞山良價

智慧之海

大約在公元860年,洞山五十餘歲時,便做了江西洞山的方丈。有一次,在雲岩的逝世紀念會上,有個和尚問他說:“師父,你在雲岩處是否得到了什麼特別的指示”?洞山回答:“我雖然在他那邊,卻沒有得到指示”。對方又問:“既然如此,你為什麼還要設齋供奉他呢”?洞山回答:“我豈敢暗地違背他”?對方又問:“師父最先拜見的是南泉,為什麼卻替雲岩設齋”?洞山回答:“我並不是尊重雲岩的道德佛法,只是尊重他沒有替我說破這個秘密”。對方又問:“師父替先師設齋,是否完全同意先師的見解呢”?洞山回答說:“一半同意,一半不同意”。對方又問:“為什麼不全部同意呢”?洞山回答:“如果照你所說全部同意,那我便完全辜負了先師之意”。
洞山良價洞山良價
由此可見他到了年長時,仍然沒有鬆懈他那特立獨行的精神。其實,學生必須比老師更為靈俐,才能得到老師的傳燈,這也正是禪宗的一個傳統。有和尚問洞山:“在冷天或熱天裡,我們要到那裡去躲寒避署”?洞山回答:“為什麼不到冷不熱的地方呢”?對方又問:“那是什麼地方”?洞山回答:“那地方是,冷時凍死你,熱時烤死你”。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洞是何等有耐心,何等思路敏捷的一位老師啊!在他手上,即使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問題,也會被他當作跳板,跳入了玄妙的智慧之海。
有個和尚問他說:“先師雲岩是否曾說過:‘就是這個’”?洞山回答:“是”。對方又問:“你知道他的意思嗎”?洞山回答:“當時我差點就會錯了意呢”!對方再問:“不知先師自己是否知道‘有’‘這個’”?洞山回答:“假如他不知道‘有’,他怎么知道這樣說;假如他知道‘有’,他怎么肯這樣說”。所謂“這個”是指的真我,“有”是指實有。嚴格的說,真我和實有都不是能用語言表達的。因此一個人當作體悟到真我或實有時,他同時也體悟到這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即使“這個”兩字,也嫌多餘。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洞山暗示給對方的是什麼了。作為一個偉大的禪師,他的教授法,並不是提供出自己的見解,而是用問題去刺激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想,去自尋解答。學生自己所發現的解答,遠比老師教給他的,更有價值。

得法弟子

良價有弟子二十六人,以雲居道膺、曹山本寂為著名,其中本寂繼承並發展洞山的思想,完成了曹洞宗的創立。
雲居道膺
雲居道膺(853~902),唐代曹洞宗僧。俗姓王,薊門玉田(河北省玉田縣)人,生具異秉,領悟能力過人,氣韻清朗,神採風度俊逸,自幼立下普濟眾生的宏志大願,振錫遠遊,廣參明師,後樹為曹洞宗禪學大師良價弟子的領袖。
曹山本寂
曹山本寂(840~901)即本寂禪師,唐代禪僧,是洞山良價禪師之法嗣,與洞山良價禪師開創禪宗五家之曹洞宗,被尊為曹洞宗第二代祖師。泉州(福建)莆田人。俗姓黃。幼習儒學,十九歲入福州福唐縣靈石山出家。二十五歲受具足戒。鹹通年間(860~873),禪風興盛,乃謁洞山良價。往來請益,密受宗旨。後住撫州(江西)曹山(舊名荷玉山,為思慕曹溪六祖惠能,遂改名曹山)。大揚宗風,並詳說洞山五位旨訣,而為叢林的楷式。
曹洞宗二祖曹山本寂曹洞宗二祖曹山本寂

人物評價

洞山(良價)的脾氣比較平和,不會用棒用喝。也不會叫人去苦參公案。他的對話都是平易而深刻的,正像橄檻一樣,愈嚼愈有味。
《宋高僧傳》的作者釋贊寧曰:“卻留累日古亦有之,如價之來去自由者,近世一人而已。”信焉!

地位影響

曹洞宗屬佛教南宗青原法系,中經石頭希遷、藥山惟儼、雲岩曇晟而至良價,良價和他的學生本寂共同創建曹洞宗,其名取自該宗初祖洞山良價及二祖曹山之號。曹洞宗與臨濟、偽仰、雲門、法眼合稱禪宗
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日僧道元入宋,在大童山從洞山第十三代如淨(1163~1228年)受法,向日本傳入曹洞宗,道元被尊為日本曹洞宗太祖。日本曹洞宗信眾曾禮拜良價披剃的五泄禪寺

後世紀念

普利禪寺
普利禪寺又稱洞山寺,普利禪寺位於江西省宜豐縣同安鄉洞山,是禪宗五家之一的曹洞宗的祖庭,至今有1500多年歷史。曹洞宗由良價禪師住持江西宜豐洞山時所創立。洞山山口一處牌樓上刻“古洞雲深”四個莊嚴道勁的大字。離牌樓不遠,在水流湍急的葛溪上,橫跨著逢渠橋,橋為單孔石砌,是宋代人為紀念洞山良價禪師而建造的。
鹹通十年(869年),良價圓寂,唐鹹宗追對為“悟本禪師”,將其肉身葬於洞山廣福寺後山,塔名“慧覺”,俗稱“價祖塔”。1983年9月,普利寺被列為宜豐縣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