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偈

《洞山偈》是佛教曹洞宗創始人洞山良價禪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主要勸誡世人不要盲目的追求虛名虛利,卻迷失了自我。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洞山偈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洞山良價禪師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洞山偈
切忌從他覓②,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應須這么會,方得契如如③。

注釋譯文

①偈:禪者自悟或啟悟他人用詩的形式表達,這種詩叫“偈”,佛經中的唱詞也可以叫“偈”。
②從他覓:跟從他人的追求。此處泛指追逐名利。
③契:契合,符合。如如:即真如,一切事物(法)的真實情況。

作品鑑賞

佛門有這樣一段故事。唐朝時候。良價禪師問雲岩禪師:“和尚百年後,如果有人問:‘給和尚畫了肖像嗎?’該怎么回答?”雲岩說:“良價啊,承當個大事須細審。”雲岩此答,良價一直未解。後來,良價過河看到自己身影,才恍然大悟雲岩的深意.並作此偈。
這首是勸誡世人“切忌從他覓”,意為切忌不要追求虛名虛利,這樣人就離開了自我本來的意義,成了一個虛幻的軀殼而已。對於禪悟,只可啟發,無法贈與。該詩第三聯“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參禪只能是自己親身體驗,其他人是不能夠代替的。就猶如飲水一般,冷暖自知。一切求實,順其自然。

作者簡介

洞山良價禪師(807~869),俗稱良價或單稱洞山,唐代高僧,越州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佛教曹洞宗創始人。唐宣宗大中未期,在新豐山(今江西宜豐縣太平鄉境內),建“洞山寺”。在此接引後學,弘揚大道,世稱“洞山良價”。良價畢生精研佛學,造詣極深,他首倡五位君臣之說,以“正”、“偏”、“兼”三者,配以“君”、“臣”之位,藉以分析佛教真如和世界萬有之關係。其著作有《寶鏡三昧歌》、《玄中銘》、《洞山語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