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伯良,石油地質專家。“松遼盆地生油層地球化學特徵”的研究成果對大慶石油勘探有重要指導意義。是大慶油田的重要發現者之一。作為主要完成者之一的科研成果“大慶油田發現過程中的地球科學工作”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提出定量鑑別生油層有機質豐度和沉積環境參數方法,獲得推廣套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余伯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省台山市
- 出生日期:1920年7月14日
- 逝世日期:2003年1月20日
- 職業:學者
- 畢業院校:加拿大麥基爾大學
- 代表作品:《松遼盆地生油層地球化學特徵》
人物生平,早期,回國,工作,成就榮譽,研究,井位,方法,教育,個人簡歷,主要論著,社會評價,
人物生平
早期
余伯良,出生於廣東省台山市(原台山縣)大邊村。父親余蘭是加拿大華僑。1947年余伯良以優異成績獲得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獎學金,1949年獲碩士學位。繼而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專修沉積學與地球化學,併兼任助理研究工作。
回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余伯良受到極大鼓舞,恨不能馬上插翅飛回祖國,參加建設事業。這時,在美國東部的中國留學生成立了“中國留美同學科技協會”,他作為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與該會的聯絡人,向賓州各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祖國面貌煥然一新的情況,鼓動大家早日回國參加建設。此時正值美帝國主義入侵朝鮮,美國當局對余伯良的宣傳極為不滿。
1950年已申請離美回國的余伯良,遭美國刁難、阻撓,直到1951年8月才始成行,經香港回到廣州,受聘為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余伯良於1951年8月到南京大學後,感到在大學任教固然重要,但當時祖國的大西北是石油地質勘探的主戰場,那裡更需要人才,於是他毅然放棄大城市舒適的生活環境,到地曠人稀、交通不便、生活艱苦的大西北,擔任燃料工業部西北石油管理總局地質局酒泉地質大隊地質師。參加了1952年4月在甘肅西部酒泉盆地首次開展的石油地質調查工作,對第三紀地層進行了詳細對比劃分,為進一步勘查石油天然氣奠定了基礎。之後普查白楊河構造,確定為一平緩背斜,為發現白楊河油田提供了鑽探依據。
工作
1956年余伯良從茫茫西北戈壁灘調到北京籌建石油工業部石油地質研究所(1958年改為石油工業部石油科學研究院石油地質研究室,任院總地質師兼室主任)。他潛心調查國外情況,特別是蘇聯的情況,結合中國特點,使這個所很快投入運轉,在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辦了三件有重要意義的事。
一是陸相生油岩研究,特別是大慶油田發現後對青山口組生油研究,開拓了新方法,帶動了全國石油系統開展了這方面的工作;二是1958年底邀請蘇聯專家薩爾基相在研究院舉辦岩相古地理學習班,除北京石油地質室的人員參加外,還抽調各油田實驗室有關技術人員參加;1959年地質室成立鄂爾多斯岩相古地理研究隊,摸索出了一整套研究方法和技術規範;1960年底,石油科學研究院召開了全國油氣田分布規律及岩相古地理會議,從而使這門學科的研究,在全國石油地質系統規範化、有序化地普遍展開;三是解決了生產上急需的許多問題,比如對華北盆地地層劃分對比方案,時至今日尚在普遍使用。1959年余伯良任松遼石油勘探局總地質師,參與發現大慶油田。
1973年起任石油工業部石油物探局總地質師。1980年10月退休以後,仍繼續為我國的石油天然氣事業不懈奉獻,辛勤耕耘。
成就榮譽
研究
早在1957年,余伯良就開始對大慶油田所在松遼盆地的含油氣性進行了研究。他首先抓烴源岩研究,採集了岩樣,做了岩石化學和瀝青分析,撰寫了《松遼盆地生油層地球化學特徵》。該論文指出,盆地中白堊系青山口組具有良好的生油條件,油源岩厚度大,資源豐富,松遼盆地應當是中國東部有利的勘探地區。他向上級提出了勘探建議。1958年,石油科學研究院地質室組成研究隊到松遼盆地繼續進行研究工作,進一步肯定了青山口組具有良好的生油條件,而且提出白堊系姚家組及泉頭組發育有良好的儲集層,並初步搞清了白堊系岩相變化。1958年底,標出了為1959年3月全國南充石油勘探會議所編制的1∶300萬全國含油氣評價圖中松遼盆地的勘探方向,含油氣最有利的地區是中央坳陷帶。
1959年初,石油工業部任命余伯良為松遼石油勘探局總地質師,兼管綜合研究大隊。他指導地質勘探技術人員並親自參與對松遼盆地全面系統的大規模的研究工作。
井位
1958年11月24日,余伯良作為技術領導者和組織者,在松遼盆地被認為含油氣最有利的中央坳陷電法隆塊上,審定了鐘其權、張文昭、楊繼良等擬定的松基3井井位。設計井深3200m,於1959年4月11日開鑽。1959年8月該井鑽至1471.76m時,蘇聯石油工業部總地質師米爾欽科在時任石油工業部康世恩副部長陪同下,正在長春考查工作。余伯良代表松遼石油勘探局給考查組匯報地質工作。當談到松基3井已取得的成果及下一步工作時,米爾欽科說,按照原蘇聯的規定,基準井應該堅決按照設計,克服困難,取心到底,不能中途改變設計。康世恩在聽取了余伯良及其他有關人員的不同意見後,果斷決定松基3井就此完鑽,立即轉入試油。結果發現了工業油流,這是發現大慶油田決定性的一個技術決策。
9月26日松基3井獲得工業油流後,余伯良又狠抓大慶長垣的整體鑽探部署。在地質部提供的大慶長垣構造圖基礎上,他組織松遼局有關技術人員進行討論,最後由他總結決定:整體鑽探長垣,通過7個高點部位,形成幾條探井剖面,以期有效地探明大慶長垣的含油範圍。9月底,他攜帶有關地震資料返回北京,向石油工業部領導匯報。他按照準備石油大會戰的要求,親自定了46口井位。國慶節過後,他留在北京石油科學研究院,認真落實仔細計算各井位的具體位置。在此期間,張俊和翁文波多次到地質樓叮囑他,要根據地震、電法、重力、磁力、地質等資料,反覆研究,再部署井位。他認真覆核了46口井位,向康世恩副部長匯報後,康副部長簽字同意,批准了這46口井位。
10月9日,余伯良速返松遼,親自到野外現場標定了葡萄花構造的井位。10至11月在杏樹崗、薩爾圖構造鑽探結果表明,油層向北加厚,物性變好。經過和其他有關技術人員討論,決定增加10口探井,加上原來46口總計56口探井。實施結果,56口井,井井見到工業油流。有的井按原設計打到油水邊界,證實了對大慶長垣整體含油認識的正確性,並發現油層向北變厚,物性變好,從而拿下了大慶油田。這是作為大慶油田重要發現者之一的余伯良和有關科技人員,為快速整體拿下大慶油田的又一重大貢獻。其成果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余伯良的名字與李四光、黃汲清等一起銘刻在松基三井的紀念碑上。
方法
關於陸相生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有許多人進行了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基本的方法,還是區域地質描述法。一般認為,在還原環境下沉積的暗色泥岩就是生油層,如有人提出“內陸潮濕坳陷”。大慶油田發現後,余伯良認為繼續使用這種定性方法來鑑別生油層,是很不夠的。於是他帶領幾個年輕人探索定量鑑別的方法。他們套用岩石化學分析資料,提出定量鑑別生油層有機質豐度和沉積環境參數,利用二價鐵、三價鐵比值提出了衡量沉積還原程度的鐵還原係數K,並提出有機碳含量達0.4%,發光瀝青含量達0.01%,即達到生油層標準。這一方法使生油層研究由定性描述發展到定量分析,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50年代初期,對石油勘探工作程式和方法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有一句描述當時勘探工作的順口溜:見到盆地“溜邊轉,找雞蛋(背斜構造),見了(地面油氣)顯示,就打鑽。”對盆地的整體地質背景和構造特點研究很不夠,也就很難認識一個盆地對油氣分布的控制作用和油氣田分布規律,因而勘探成效不佳。有鑒於此,余伯良早在1957年就在《石油勘探》雜誌上發表論文《談談區域勘探》,倡導重視區域勘探和綜合研究。區域勘探的目的是從一個盆地或地區的地質背景著眼,利用重力、磁力、電法、化探、地震、地面地質以及參數井、普查井等多工種獲取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系統的全方位綜合研究,迅速優選出含油氣有利地區——“定凹選帶”。對最有利含油氣帶集中勘探,方能儘快拿下大油田。1959年底大慶油田發現後,余伯良認為這是重視區域勘探綜合研究的成功範例,應邀在地質部哈爾濱石油普查會議上作了《松遼盆地區域勘探》的學術報告,引起與會者很大興趣與贊同。
教育
余伯良經常對年輕人講,沒有可靠的資料和反覆的科學研究作為基礎,不要隨便下結論。下了不符合實際的結論,一是坑害國家;二是害自己。我們是石油地質勘探的參謀,參謀不了解真實“敵情”,瞎參謀,沒有不打敗仗的。隨便下結論會使自己成為一個不合格、不稱職的參謀。
個人簡歷
1920年7月14日 生於廣東省台山市(原台山縣)大邊村。
1926-1932年 在廣州市立第一國小學習。
1932-1938年 在廣州國立中山大學附屬中學學習。
1938-1942年 在重慶國民政府時期中央大學地質系學習。
1942-1944年 任重慶國民政府時期貴陽經濟部資源委員會礦產測勘處技術員。
1944-1947年 任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中央大學地質系助教。
1947-1949年 在加拿大蒙特婁(Montreal)市麥基爾(Mcgill)大學地質系學習,獲碩士學位。
1949-1951年 美國賓夕法尼亞(Pennsylvania)州立大學地質系研究生。
1951年8月-11月 任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
1951年12月-1953年 任燃料工業部北京石油管理總局勘探處地質師。
1853-1954年 任西北石油管理總局地質局酒泉地質大隊總地質師。
1955-1956年 任石油工業部玉門石油管理局酒泉地質大隊總地質師。
1956-1959年 任石油工業部石油科學研究院總地質師、地質研究室主任。
1959-1973年 任松遼石油勘探局總地質師、綜合研究大隊隊長。
1973-1980年 任石油工業部石油物探局總地質師。
1980年10月 退休。
2003年1月20日 逝世。
主要論著
1 余伯良.貴州獨山都勻地區煤田地質.資源委員會礦產測勘處內部資料,1944
2 余伯良.甘肅西部石油地質遠景評價.石油工業部玉門石油管理局內部資料,1956
3 余伯良.甘肅走廊新構造運動.第四紀及海洋地質,1957
4 沈晨,余伯良.談談區域勘探.石油勘探,1957,10(2)
5 余伯良.松遼盆地生油層地球化學特徵.內部資料,1957
6 余伯良.蘇聯中亞地區與中國西北地區含油氣盆地對比.內部資料,1957
7 余伯良,曾鼎乾,等.中國石油地質的若干特點.石油工業部石油科學研究院石油勘探研究報告集(第2輯),北京:中國工業出版社,1963:1-8
8 余伯良.松遼盆地區域勘探.在地質部哈爾濱石油普查會議上發言稿,1959
9 余伯良.松遼盆地生油層地球化學特徵.內部資料,1957、1958
10 余伯良.湘鄂西石油地質調查總結.內部資料,1956
社會評價
余伯良經常對同事說,對待任何事情都要實事求是,特別是研究工作更是要不得半點虛假。在掌握一定資料的基礎上進行預測、推斷是完全應該的,對科學家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果離開了實事求是的原則,隨波逐流,那就必然會導致失去科研工作的獨創性,這樣的科學家是很難有大成就的。
余伯良認為,石油深埋地下,對地下石油分布情況的認識,不是只靠一些資料、一次或在一個階段就能完全被認識的,必須利用各種手段反覆獲得信息,反覆綜合研究,才能獲得比較接近實際的認識。有許多實例表明,有若干新油層或新油藏在勘探過程中是完全沒有認識到的,只是在開發過程中,甚至到開發相當一個階段以後才被發現,因此,對老資料、老探井要不斷地重新處理,重新分析,重新綜合研究,不斷從老資料中獲得新的認識。
歲月染白了余伯良的鬢髮,但卻更加堅定了他堅持真理,崇尚科學的追求,在中國石油天然氣工業發展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直至2003年1月20日與世長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