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評價報告(2016年度)》是2018年3月1日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農業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
基本介紹
- 書名:國家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評價報告(2016年度)
- 作者:農業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
-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 ISBN:9787109239494
《國家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評價報告(2016年度)》是2018年3月1日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農業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
《國家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評價報告(2016年度)》是2018年3月1日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農業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內容簡介為摸清耕地質量家底,分析研究耕地質量演變規律,農業部從1988年開始,在全國範圍...
2016年10月13日,國家標準《高標準農田建設評價規範》(GB/T 33130-2016)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2017年5月1日,國家標準《高標準農田建設評價規範》(GB/T 33130-2016)實施。制定依據 國家標準《高標準農田建設評價規範》(GB/T 33130-2016)依據中國國家標準《...
寶雞市耕地質量保護實施細則,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止2020年12月31日。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切實提高我市耕地質量水平,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依據《陝西省耕地質量保護辦法》(省政府182號令,以下簡稱《辦法》)精神,制定本實施細則。第二條 在寶雞市行政區域內從事耕地質量保護及其相關活動,適用...
1.健全耕地質量監測網路。依據《耕地質量監測技術規程》(NY/T 1119),統籌考慮氣候條件、地形地貌、土壤類型、種植作物、項目實施等因素,持續完善以國家級和省級監測點為核心、以州(市)級和縣級監測點為支撐的四級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體系。按時發布年度耕地質量監測報告。2.開展耕地質量調查評價。以土種為基本...
“十二五”時期,是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質量和城鄉人居環境穩步改善的五年。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逐步完善,在全國率先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區域,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和綠色發展評估機制,綠色發展綜合指數達76.4。強化節能減排和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實施1萬多個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單位土地GDP產出率提高50%,單位GDP能耗下降和主要...
(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工作計畫,並組織實施;(二)在國家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框架下,結合我省調查監測相關要求,省級完善全省統一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制度體系、組織體系、標準體系、技術體系、質量管理體系和套用服務體系等配套體系建設。市縣級按照統一的調查監測體系,依據本區域特點...
督促礦山企業依法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及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完善落實水土環境污染修復工程措施,以實現環境生態化、開採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提升土壤有機質;根據耕地土壤污染程度、環境風險及其影響範圍,確定治理與修復的重點區域,在污染耕地集中區域優先組織開展治理與修復...
《遙感信息》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也是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的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導航定位學報》《導航定位學報》(季刊)由《測繪文摘》改刊成立,是由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主管,由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中國測繪學會和中國全球定位系統技術套用協會三家單位主辦。《導航定位學報》旨在緊密圍繞中國導航定位...
(一)耕地、林地、濕地等土地利用情況,耕地質量等級分布及其變化情況;(二)天然林、人工林、其他林木蓄積量以及單位面積蓄積量;(三)地表水、地下水資源情況,水資源質量等級分布及其變化情況;(四)礦山生態修復等其他自然資源資產情況。第二十六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統計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環境保護、國土資源、...
定期編制國家和省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實行重點企(事)業單位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報告制度,建立溫室氣體排放數據信息系統。完善溫室氣體排放計量和監測體系,推動重點排放單位健全能源消費和溫室氣體排放台賬記錄。逐步建立完善省市兩級行政區域能源碳排放年度核算方法和報告制度,提高數據質量。
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的監督管理。第二十五條從境外引進農業生物物種,引進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提供經國家有關部門認可的引進物種環境影響風險評估報告,並按照國家規定履行登記審批手續。有關部門應當組織對引進物種的跟蹤觀察,發現可能對農業生態環境造成危害的,應當...
(三)文字成果。形成各類文字報告,主要包括土壤三普工作報告、技術報告,全國土壤利用適宜性(適宜於耕地、園地、林地和草地利用)評價報告,全國耕地、園地、林地、草地質量報告,東北黑土地、鹽鹼地、酸化耕地等改良利用、特色農產品區域土壤特徵等專項報告。(四)資料庫成果。形成集土壤普查數據、圖件和文字等國家級...
農業部關於印發《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方案》的通知(665) 農業部關於印發《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和《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的通知(671)財政部、環境保護部關於印發《中央農村節能減排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的 通知(681) 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全面推進農村垃圾治理...
強化農田生態保護,全面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加大退化、酸化、污染、損毀農田改良和修復力度。實施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開展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和農用殘膜資源化循環利用,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加強耕地質量、草原生態、外來物種調查監測,建立監測評估和預警體系。嚴格落實天然水域禁漁期制度,強化水下工程作業...
對農業自然資源可能產生影響的開發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應當包括可持續發展影響評價內容。對農業自然資源可能產生影響的跨市、縣行政區域,或者跨流域的開發項目,省農業自然資源綜合管理部門應當組織有關專業主管部門對可持續發展影響評價內容進行評審;跨省的開發項目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評審通過的,方可按規定辦理有關...
3. 2025年形成土壤三普成果 國家級和省級組織開展土壤基礎數據、土壤剖面調查數據和標本、土壤利用數據的審核、匯總與分析。繪製專業圖件,撰寫普查報告,形成數據、文字、圖件、資料庫、樣品庫等普查成果並與有關部門等共享。完成全國耕地質量報告和土壤利用適宜性評價報告,以及黑土地、鹽鹼地、酸化耕地改良利用等專項...
(四)項目竣工報告。(五)土地利用結構變化表。(六)實施前後的土地利用影像對比資料。(七)權屬調整方案實施情況。(八)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民眾意見。(九)新增耕地質量等別評價報告。(十)招投標總結報告。(十一)工程監理總結報告。(十二)工程質量檢驗與評定報告。(十三)審計部門出具的項目結算審計報告。...
建立節約集約用地模式,嚴控非農業建設占用優先保護類耕地;確需占用的,通過提高耕地開墾費標準等增加占用耕地成本。加強對占用和補充耕地的質量評價,將土壤環境質量評價作為補充耕地質量等級評定的重要因素;對耕地占補平衡任務落實不到位、土地利用粗放浪費、違法違規占用耕地突出的縣(區)相應減少年度土地利用計畫指標。
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檢測評價、趨勢分析,農業面源污染監控,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依據.食用菌產業管理,配套技術示範、推廣.市農機技術推廣總站 職責任務:新技術、新機具的引進、試驗、示範任務及重大技術課題的攻關工作;承擔政府指令性進口涉農的機械設備的技術談判、商榷及售後的相關事宜;重點組織各縣區技術推廣...
提升農田生態功能。推廣鹽鹼地改良,結合地區水資源配置和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改變現有粗放灌溉方式,控制引水量,加強地下水位監控和土壤改良。對溝渠、田、林、路進行綜合整治配套,改造中低產田,提升耕地質量水平。大力推進賀蘭山東麓葡萄長廊灌溉提升改造工程,打造集生產、管理、服務等為一體的現代化生態示範灌區。持續...
貫徹執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堅持實行世界上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強土地資源調查、評價和監測,科學編制和嚴格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加強耕地保護和基本農田建設,防止耕地質量退化,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加強林地保護和森林資源建設,確保國土生態安全;合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提高土地利用...
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秸稈直接還田技術,強化耕地質量動態監測與評價,推進耕地質量監測點位縣域全覆蓋。“十四五”期間,全市新建高標準農田100萬畝以上,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20萬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6%以上。第六節 推進農村水利建設加固擴能 按照“庫為命脈水源、塘為骨幹水源、池田為補充水源”的思路,突出...
制定《北京市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方案》,統籌推進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評價,建立全市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結合分區規劃編制,形成全市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底圖”。加強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以西城區、門頭溝區為資產清查試點,積極構建各類資源的價值估算體系。建立北京市國有自然資源報告工作制度,自然資源...
3.促進自然資源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更加重大。近年來,全市自然資源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不斷夯實,態勢逐步顯現,但發展不足、發展不優、發展不平衡的狀況尚未得到根本改變。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仍然突出。“十四五”期間,應更加強化國土空間管理的監督與巨觀調控的功能定位,實行最嚴格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
2020年,市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全市環境空氣優良率達到99.9%,較2015年上升7.8%;全市17個地表水省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100%,無劣V類水體;中心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全市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完成貴州省要求,...
推進耕地“宜機化”改造,促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擴面、提質、最佳化。加強農田建設監督評價,強化高標準農田建設監測評價。強化農田保護與利用,完善高標準農田建後管護制度,加強高標準農田利用情況監測,提升耕地質量監管能力,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核心加強項目統籌實施,推進農田工程建設和耕地土壤培肥有機結合。積極探索創新農田...
完善以創新主體、創新投入、創新人才、創新成果、創新環境等指標為重點的區域創新能力評價體系,對省本級及各市(含定州、辛集市)、雄安新區開展創新能力量化評價,發布年度評價報告。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根據科技創新發展進展和經濟社會需求變化,對規劃指標和任務部署進行及時調整,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和指 導性。解讀 按照...
為更好的發揮文化和旅遊在平涼市轉型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明確平涼市“十四五”期間文化和旅遊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舉措,加快推進全市文化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承前啟後、融合發展、創新引領,特制定本規劃。規劃期限為2021—2025年,作為“十四五”時期平涼市文化和旅遊發展的綱領性檔案。 第...
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全面實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劃定永久基本農田101.12萬畝,保有耕地面積181.75萬畝,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指標。嚴格落實建設“占補平衡”。實施墾造水田項目地力培肥計畫、開展耕地質量等別更新評價等措施,有效推進耕地質量建設。強化海域海岸帶修復整治,打造惠來海岸帶綜合示範區。推進海岸...
到2022年,建立與上海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以市民健康為中心的整合型健康服務體系,全面普及健康生活,促進健康資源科學、均衡、合理分布,基本健康服務更加優質均衡,多層次健康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綠色安全的健康環境基本形成,健康產業規模和發展質量顯著提升,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持續居世界已開發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