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十四五”耕地質量提升規劃

2022年2月,雲南省農業農村廳發布《雲南省“十四五”耕地質量提升規劃》。《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耕地質量提升的主要目標、主要任務、重點工程、環境影響分析及保障措施,以指導各地有序開展持續推進耕地質量提升工作。範圍涉及雲南省129個縣(市、區),期限為2021—2025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省“十四五”耕地質量提升規劃
  • 發布單位:雲南省農業農村廳
主要目標,主要任務,重點工程,規劃全文,

主要目標

到2025年,全省耕地質量提升取得突破性進展,耕地質量等級穩步提升,高標準農田保有量、農業資源利用效率、農田生態環境質量和耕地質量調查監測水平明顯提高,構建起更為完善的耕地質量提升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雲南特色的耕地質量提升道路。
——耕地質量平均等級達到5.17等,重點項目區耕地質量提升技術措施覆蓋率達90%以上。 ——新建高標準農田1500萬畝,改造提升550萬畝。 ——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新增高效節水灌溉326萬畝,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6%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0%以上。 ——完成國家下達退化耕地綜合治理指標任務,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1400萬畝,耕地輪作300萬畝。 ——建成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950個,耕地質量調查樣點9108個。
到2035年,全省耕地質量提升取得顯著成效,實現產能提升和綠色發展相結合,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形成耕地質量提升政策制度體系更加完善,技術支撐和服務保障更加有力,耕地綜合效益、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能力顯著提高的新格局。

主要任務

(一)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建設
1.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以提升糧食產能為首要目標,兼顧油料、糖料、蔬菜等重要農產品生產,優先支持糧食生產功能區、糧食生產重點縣、制種基地、現代農業產業園等區域,依據《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GB/T30600)等標準規範,建設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宜機作業、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統籌抓好農田配套設施建設和地力提升,高質量完成國家下達的建設任務。
2.開展耕地質量提升行動。大力推進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綠肥種植還田,豆糧複合種植,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耕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開展綠色技術聯合攻關和集成套用,研發綠色高效功能性肥料等綠色投入品,推廣適用土壤改良培肥、節水節肥節藥、廢棄物循環利用等農業綠色生產技術。
3.推動綠色農田建設。在適宜地區有序推廣保護性耕作,減少土壤擾動,降低土壤裸露,防治土壤侵蝕。在水土流失易發區,合理修築岸坡防護、溝道治理、坡面防護等設施,提高水土保持和防洪能力。因地制宜推行土壤改良生態溝渠、田間道路和農田林網等工程措施,集成推廣綠色高質高效技術。
(二)促進農業資源高效利用
1.強化農業生產投入品管理。加強農業投入品規範化管理,嚴格執行農業投入品質量標準,在金沙江、赤水河、九大高原湖泊等生態環境敏感區域列出農藥化肥禁售限售清單並建立銷售使用台賬。建立健全農業灌溉用水量控制、定額管理制度以及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推進農業灌溉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
2.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化行動。推行測土配方施肥、精準施肥和科學用藥,加大病蟲害綠色防控力度,推進茶園全面綠色化,鼓勵蔬菜、水果、花卉、中藥材等優勢農產品綠色化生產。在糧食主產區、園藝作物優勢產區和設施蔬菜集中產區,推廣有機肥替代、機械施肥、種肥同播、綠色防控等措施,示範推廣緩釋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和高效低風險農藥,不斷改進施肥用藥結構和方式。
3.抓好農業節水清潔生產。推進農藝節水,推廣水肥一體及噴灌、滴灌等農業節水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秸稈肥料化,集成推廣秸稈還田土壤增碳技術,改造提升秸稈機械化還田裝備。以沼液綜合利用、有機肥生產套用為重點,有序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三)提升土壤改良培肥水平
1.加強退化耕地治理。堅持分類分區治理,集成推廣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修復等技術,有序推進退化耕地治理。重點在酸化嚴重區集成推廣施用土壤調理劑、綠肥還田等技術模式,逐步遏制土壤酸化趨勢。選取pH值5.5以下的強酸性土壤區域,開展酸性土壤治理示範,合理施用農用石灰質物質等土壤調理劑,快速提升土壤pH值;配合實施秸稈粉碎還田或覆蓋還田,綠肥種植還田,施用有機肥,綜合治理、改良培肥酸化土壤。
2.實施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支持畜牧養殖大縣、糧食和蔬菜主產區等重點區域,整縣開展糞肥就地消納、就近還田補獎試點,推進綠色種養循環,探索建立糞肥運輸、使用激勵機制,培育糞肥還田社會化服務組織,構建糞肥還田組織運行模式,推行畜禽糞肥低成本、機械化、就地就近還田,著力提高有機肥資源還田量。
3.推行綠色種植技術模式。在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前提下,堅持輪作為主、休耕為輔,調整最佳化作物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啟動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試點,在九大高原湖泊流域、飲用水水源地等開展輪作,在石漠化等生態嚴重退化區開展休耕,實現用地與養地相結合,促進耕地休養生息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四)開展耕地質量調查監測評價
1.健全耕地質量監測網路。依據《耕地質量監測技術規程》(NY/T 1119),統籌考慮氣候條件、地形地貌、土壤類型、種植作物、項目實施等因素,持續完善以國家級和省級監測點為核心、以州(市)級和縣級監測點為支撐的四級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體系。按時發布年度耕地質量監測報告。
2.開展耕地質量調查評價。以土種為基本單元,按每1萬畝耕地不少於1個的密度,動態調整耕地質量調查樣點,按年度開展縣域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與數據更新工作。每5年發布一次省級耕地質量等級信息。依據《耕地質量等級》(GB/T 33469)等技術標準,在高標準農田等項目實施前後及時開展耕地質量專項調查評價,對項目區耕地質量主要性狀開展實地取樣化驗,評價並劃分耕地質量等級、測算糧食產能。

重點工程

(一)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
以永久基本農田、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新建項目區耕地相對集中,土壤適合農作物生長,無潛在地質災害。改造提升項目區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在已建高標準農田上有針對性地開展改造提升。到2025年,新建1500萬畝、改造提升550萬畝高標準農田。
(二)農業資源保護利用工程
重點支持種糧養殖大縣、重要農產品主產區等重點區域,集成推廣水肥一體化、噴灌滴灌等農業節水技術,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等節肥節藥技術,提高水肥藥利用效率。整縣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培育一批社會化服務組織,構建專業化、機械化、就地就近還田利用運行機制。到2025年,新增高效節水灌溉326萬畝,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1400萬畝,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6%以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0%以上。
(三)耕地土壤培肥改良工程
依託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實施,重點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加強工程建設與農藝農機技術的集成套用,示範推廣一批科學施肥、安全用藥、生態保育等綠色高效技術模式與先進適用裝備,持續開展耕地土壤培肥改良。“十四五”期間,在高標準農田等項目區實施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綠肥種植還田、酸化土壤改良等耕地質量提升措施覆蓋率達90%以上。
(四)退化耕地治理修復工程
在土壤pH值小於5.5的耕地酸化區域,集中連片開展酸性土壤治理高標準農田建設示範,合理施用農用石灰質物質等土壤調理劑,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和水肥一體化技術,逐步減少化肥等投入品使用量。“十四五”期間,完成國家下達的退化耕地綜合治理任務,建設萬畝退化耕地綜合治理修復示範區5個以上。
(五)耕地質量專項監測工程
為跟蹤監測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重點區域耕地質量變化情況,及時發現耕地生產障礙因素與設施損毀情況,在高標準農田項目區按照每3.5萬畝左右建設1個耕地質量監測點的標準,增設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對農田生產條件、土壤墒情、土壤主要理化性狀、作物產量、農田設施維護等情況開展專項監測,持續跟蹤耕地質量變化情況。到2025年,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備、技術先進的耕地質量專項監測體系。

規劃全文

黨中央、國務院和雲南省委、雲南省政府高度重視耕地質量提升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保耕地,不僅要保數量,還要提質量;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要建設高標準農田,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強化耕地數量保護和質量提升,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中共雲南省委 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強調,加強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實施耕地輪作休耕,提高耕地質量。
為貫徹落實《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十四五”全國農業綠色發展規劃》《雲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及“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本規劃期限為2021—2025年,展望到2035年。
一、發展現狀
(一)耕地概況
1.耕地土壤資源。雲南省屬高原山區省份,高海拔和陡坡土地所占比重較大,山地占84%,高原、丘陵約占10%,壩子(盆地、河谷)僅占6%。根據《雲南省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以下簡稱“三調”),耕地全省8093.32萬畝。其中,水田1487.11萬畝,占18.38%,主要分布於各地排灌條件較好的壩區和山麓地帶;水澆地268.09萬畝,占3.31%,主要分布於有一定灌溉條件、適宜種植旱作的地區;旱地6338.12萬畝,占78.31%,廣泛分布於全省各地。
從全省不同坡度的耕地分布情況來看,位於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908.21萬畝,占全省耕地的11.22%;位於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956.60萬畝,占11.82%;位於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2516.31萬畝,占31.10%;位於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2203.28萬畝,占27.22%;位於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1508.92萬畝,占18.64%。
2.耕地質量等級。依據《耕地質量調查監測與評價辦法》(農業部令2016年第2號)和《耕地質量等級》(GB/T33469—2016)國家標準,以“三調”耕地為基數,選取養分狀況、土壤健康狀況等方面的指標對耕地質量進行綜合評價。全省耕地按質量等級由高到低依次劃分為一至十等,平均等級為5.42等。
一至十等耕地在雲南省均有分布,面積超過1000萬畝的等級有4個,依次為五等地1379.34萬畝、六等地1265.42萬畝、四等地1179.24萬畝、七等地1118.47萬畝,分別占耕地總面積的17.04%、15.64%、14.57%、13.82%。評價為一至三等地的高等級耕地面積為1669.23萬畝,占全省耕地總面積的20.62%;評價為四至六等的中等級耕地面積為3824.00萬畝,占全省耕地總面積的47.25%;評價為七至十等的低等級耕地面積為2600.09萬畝,占全省耕地總面積的32.13%。
(二)工作成效
1.全省耕地質量等級穩步提升。深入開展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集成一批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綠肥種植、酸化改良等高效適用技術模式,確保高標準農田等重點區域技術措施覆蓋面積達到90%以上,耕地質量等級穩升不降。全省耕地質量較2015年底提升0.56個等級,並於2019年首次向全社會公開發布雲南省耕地質量等級情況。
2.農田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改善。“十三五”期間建成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的高標準農田1168.59萬畝,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逐步構建覆蓋全省的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體系,布設覆蓋主要土壤類型的耕地質量調查樣點9108個。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453.76萬畝,耕地質量監測點944個。
3.農業資源保護利用有效加強。大力推行農業綠色生產方式,深入實施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化肥農藥使用量連續4年實現負增長。加強田間排灌設施建設,加快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持續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計建成高效節水灌溉面積688.51萬畝,主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0%。
4.耕地質量保護制度日趨完善。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制定並施行《雲南省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辦法》《雲南省耕地質量等級評價辦法》《雲南省耕地質量監測管理辦法》,加強耕地資源保護和耕地質量調查監測評價,健全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長效機制,提高耕地質量管理水平。
(三)機遇挑戰
1.發展機遇。
(1)法律法規政策環境持續最佳化。制定和修訂的土地管理法、鄉村振興促進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增加耕地保護和質量建設有關條款;國務院連續作出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等重大決策部署,為耕地質量提升提供了政策保障。
(2)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著力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雲南省立足多樣性資源這個獨特基礎,作出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等重大決策部署,大力推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為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建設帶來重大機遇。
(3)農業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黨中央、國務院把強化農田生態保護,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加強耕地質量調查監測與評價納入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內容。省委、省政府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持續改善產地環境,保護利用耕地資源,為促進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厚植髮展潛力。
(4)優質農產品市場空間不斷拓展。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加速轉變,優質優價的市場機制更加健全,綠色生態優質農產品剛性需求持續增長,亟需加強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質量效益。
2.面臨挑戰。
(1)全省耕地質量總體不高。耕地集中連片程度不高,中高坡度耕地比重過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生產條件總體較差,投入建設成本較高,優質耕地資源有限,高等級耕地(一至三等地)面積僅占全省耕地的五分之一,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
(2)農業綠色發展質量總體不高。面對生態文明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碳達峰碳中和等剛性要求,統籌發展和保護的難度增加,資源環境要素約束日益趨緊,耕地用養結合不夠緊密,耕地土壤和農田生態功能退化,耕地保護和農業發展還沒有真正轉到數量質量並重上來。
(3)激勵約束機制尚不健全。綠色生態為導向的政策激勵機制還不完善,耕地地力補貼發放與耕地保護責任落實銜接不暢,耕地保護與質量建設需求相適應的法律法規和評價補償機制還不健全。
(4)監測管理能力依然薄弱。耕地質量監管人員設備不足、監測管護能力欠缺,難以滿足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需要。一些地區對耕地質量提升重視程度不夠,責任落實和資金投入不到位,統一領導、上下聯動的工作推進機制和信息共享、協同高效的多元主體聯動機制有待加強。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和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促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綠色低碳發展為主線,以提升耕地質量為首要目標,分區分類綜合管理,降碳減量協同增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生態環境質量,推進耕地質量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糧食安全、推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堅持系統觀念,正確處理耕地質量提升和糧食安全、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生態環境的關係,最佳化重要農產品生產布局,試點先行、典型引路、協同推進,依法依規、分類分級、循序實施。
——量質並重、保護提升。在嚴格保護耕地數量的同時,更加注重耕地質量的建設和管理,推動各級政府落實“質量紅線”要求,劃定耕地質量保護的“硬槓槓”,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
——因地制宜、靶向施策。與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等相銜接,以農產品主產區為重點,根據不同區域耕地質量現狀,分析主要障礙因素,集成推廣適用技術模式,有序推進耕地質量等級穩步提升。
——政府引導、多方參與。建立耕地質量提升穩定投入保障機制,發揮重點項目示範帶動作用,充分調動農民、地方政府和社會主體積極性,形成全社會合力參與耕地質量建設的良好格局。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全省耕地質量提升取得突破性進展,耕地質量等級穩步提升,高標準農田保有量、農業資源利用效率、農田生態環境質量和耕地質量調查監測水平明顯提高,構建起更為完善的耕地質量提升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雲南特色的耕地質量提升道路(見表2)。
——耕地質量平均等級達到5.17等,重點項目區耕地質量提升技術措施覆蓋率達90%以上。
——新建高標準農田1500萬畝,改造提升550萬畝。
——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新增高效節水灌溉326萬畝,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6%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0%以上。
——完成國家下達退化耕地綜合治理指標任務,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1400萬畝,耕地輪作300萬畝。
——建成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950個,耕地質量調查樣點9108個。
到2035年,全省耕地質量提升取得顯著成效,實現產能提升和綠色發展相結合,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形成耕地質量提升政策制度體系更加完善,技術支撐和服務保障更加有力,耕地綜合效益、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能力顯著提高的新格局。
三、區域重點
(一)區域布局
根據《耕地質量等級》(GB/T 33469)和中國綜合農業區劃等,結合不同區域耕地特點、土壤類型分布特徵,將雲南省129個縣(市、區)劃分在3個區域,即川滇高原山地農林牧區(西南區)、滇南農林區(華南區)、川藏林農牧區(青藏區)。
川滇高原山地農林牧區涉及雲南省12個州(市)、77個縣(市、區),耕地總面積4978.33萬畝,約占雲南省耕地總面積的61.5%;氣候類型多樣,水資源較為豐沛,但不同地區、季節和年際之間差異大;農產品種類豐富,以一年兩熟為主,是我省糧食、油菜籽、蔬菜、鮮切花、核桃、中藥材、畜產品主要產區和特色水果重要產區。
滇南農林區涉及雲南省8個州(市)、47個縣(市、區),耕地總面積3025.76萬畝,約占雲南省耕地總面積的37.4%;氣候溫暖多雨,水資源豐富,農作物以一年兩熟或三熟為主,是我省優質稻、茶葉、水果、咖啡、澳洲堅果、糖料蔗主要產區和冬春蔬菜重要產區。
川藏林農牧區涉及雲南省2個州(市)、5個縣(市、區),耕地總面積89.23萬畝,約占雲南省耕地總面積的1.1%;高寒氣候,可用耕地少,農業產業發展受到限制,農產品以一年一熟的青稞、特色畜禽產品為主。
1.川滇高原山地農林牧區。
川滇高原山地農林牧區平均耕地質量等級為4.79,是雲南省3個農業區耕地質量等級最高的區域。其中,五等地占比最高,達到20.76%,四等地、六等地分列二、三位,占比分別為18.33%、15.85%(見圖1)。
評價為一至三等地的高等級耕地面積為1300.09萬畝,占川滇高原山地農林牧區耕地面積的26.11%;主要分布在曲靖、昆明、楚雄、大理等州(市),以水稻土和紅壤為主,沒有明顯障礙因素。評價為四至六等的中等級耕地面積為2735.07萬畝,占川滇高原山地農林牧區耕地面積的54.94%;主要分布在曲靖、昭通、昆明、楚雄、文山及大理等州(市),以紅壤和水稻土為主,基礎地力中等,灌排條件一般,存在酸化、障礙層次等障礙因素。評價為七至十等的低等級耕地面積為943.17萬畝,占川滇高原山地農林牧區耕地面積的18.95%;主要分布於昭通、曲靖、大理等州(市),以紅壤、黃壤、水稻土和黃棕壤為主,立地條件較差,土層淺薄,存在酸化、潛育化、瘠薄、障礙層次等障礙因素。
2.滇南農林區。
滇南農林區平均耕地質量等級為6.40。其中,七等地占比最高,達到18.87%,八等地、六等地分列二、三位,占比分別為16.45%、15.27%
評價為一至三等地的高等級耕地面積為362.66萬畝,占滇南農林區耕地面積的11.98%;主要分布在紅河州、保山等州(市),以水稻土為主,沒有明顯障礙因素。評價為四至六等的中等級耕地面積為1060.46萬畝,占滇南農林區耕地面積的35.05%;主要分布紅河、臨滄、文山、普洱等州(市),以水稻土、紅壤和赤紅壤為主,基礎地力中等,灌溉條件一般,部分耕地存在潛育化等障礙因素。評價為七至十等的低等級耕地面積為1602.64萬畝,占滇南農林區耕地面積的52.97%;主要分布在普洱、臨滄、紅河和文山等山地區域,以水稻土、紅壤及赤紅壤為主,基礎地力相對較差,農田基礎設施缺乏,部分耕地存在酸化、瘠薄等障礙因素。
3.川藏林農牧區。
川藏林農牧區平均耕地質量等級為6.82。其中,七等地占比最高,達到19.72%,八等地、九等地分列二、三位,占比分別為17.91%、17.90%(見圖3)。
評價為一至三等地的高等級耕地面積為6.48萬畝,占川藏林農牧區耕地面積的7.26%;全部分布於迪慶州,以水稻土為主。這部分耕地基礎地力較高,沒有明顯障礙因素。評價為四至六等的中等級耕地面積為28.46萬畝,占川藏林農牧區耕地面積的31.90%;散布於迪慶州、怒江州等山地坡下處,以水稻土和紅壤為主,這部分耕地地塊較為破碎,土壤肥力差,土層淺薄,灌溉能力差。評價為七至十等的低等級耕地面積為54.28萬畝,占川藏林農牧區耕地面積的60.84%;主要集中迪慶州、怒江州的山地中上部,以黃棕壤和棕壤為主,這部分耕地海拔高,且土層較薄,灌溉能力差,耕地生產能力較低。
(二)技術路徑
為解決好基礎設施薄弱、土壤瘠薄退化、耕地碎片化、基礎地力下降等主要制約因素,以建管並重、提質增效、改良培肥、生態保育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集成推廣“建、管,效、綠,改、培,保、養”八個方面的耕地質量提升技術路徑,切實抓好分區分類綜合保護治理。
“建”:農田建設。統籌推進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綜合治理,有序推進高標準農田新增建設和改造提升,完善田間灌排和生態防護工程,增強農田綜合生產能力。
“管”:監測管護。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和利用評價,完善耕地質量監測網路和管護機制,強化長期跟蹤監測,確保建設工程長期穩定發揮效益。
“效”:減量增效。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等技術,持續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減少不合理投入數量,提高肥藥利用效率。
“綠”:綠色種養。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產業發展基礎,積極開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促進農作物秸稈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推動農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改”:改良土壤。針對耕地土壤障礙因素,最佳化耕作制度,融合農機農藝,治理水土侵蝕,改良酸化、潛育化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升土壤基礎地力。
“培”:培肥地力。通過增施有機肥,實施秸稈還田,綠肥種植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平衡土壤養分,不斷提高耕地質量和產出能力。
“保”:保水保肥。在適宜區域推行深松深翻整地,打破犁底層,增加土壤通透性和耕層厚度,實施保護性耕作,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和蓄水保墒保肥能力。
“養”:輪作休耕。加大糧豆間套作、稻菜輪作、固氮肥田、綠肥種植規模,實現耕地用養結合,促進作物均衡增產增效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四、主要任務
(一)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建設
1.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以提升糧食產能為首要目標,兼顧油料、糖料、蔬菜等重要農產品生產,優先支持糧食生產功能區、糧食生產重點縣、制種基地、現代農業產業園等區域,依據《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GB/T30600)等標準規範,建設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宜機作業、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統籌抓好農田配套設施建設和地力提升,高質量完成國家下達的建設任務。
2.開展耕地質量提升行動。大力推進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綠肥種植還田,豆糧複合種植,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耕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開展綠色技術聯合攻關和集成套用,研發綠色高效功能性肥料等綠色投入品,推廣適用土壤改良培肥、節水節肥節藥、廢棄物循環利用等農業綠色生產技術。
3.推動綠色農田建設。在適宜地區有序推廣保護性耕作,減少土壤擾動,降低土壤裸露,防治土壤侵蝕。在水土流失易發區,合理修築岸坡防護、溝道治理、坡面防護等設施,提高水土保持和防洪能力。因地制宜推行土壤改良生態溝渠、田間道路和農田林網等工程措施,集成推廣綠色高質高效技術。
(二)促進農業資源高效利用
1.強化農業生產投入品管理。加強農業投入品規範化管理,嚴格執行農業投入品質量標準,在金沙江、赤水河、九大高原湖泊等生態環境敏感區域列出農藥化肥禁售限售清單並建立銷售使用台賬。建立健全農業灌溉用水量控制、定額管理制度以及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推進農業灌溉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
2.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化行動。推行測土配方施肥、精準施肥和科學用藥,加大病蟲害綠色防控力度,推進茶園全面綠色化,鼓勵蔬菜、水果、花卉、中藥材等優勢農產品綠色化生產。在糧食主產區、園藝作物優勢產區和設施蔬菜集中產區,推廣有機肥替代、機械施肥、種肥同播、綠色防控等措施,示範推廣緩釋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和高效低風險農藥,不斷改進施肥用藥結構和方式。
3.抓好農業節水清潔生產。推進農藝節水,推廣水肥一體及噴灌、滴灌等農業節水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秸稈肥料化,集成推廣秸稈還田土壤增碳技術,改造提升秸稈機械化還田裝備。以沼液綜合利用、有機肥生產套用為重點,有序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三)提升土壤改良培肥水平
1.加強退化耕地治理。堅持分類分區治理,集成推廣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修復等技術,有序推進退化耕地治理。重點在酸化嚴重區集成推廣施用土壤調理劑、綠肥還田等技術模式,逐步遏制土壤酸化趨勢。選取pH值5.5以下的強酸性土壤區域,開展酸性土壤治理示範,合理施用農用石灰質物質等土壤調理劑,快速提升土壤pH值;配合實施秸稈粉碎還田或覆蓋還田,綠肥種植還田,施用有機肥,綜合治理、改良培肥酸化土壤。
2.實施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支持畜牧養殖大縣、糧食和蔬菜主產區等重點區域,整縣開展糞肥就地消納、就近還田補獎試點,推進綠色種養循環,探索建立糞肥運輸、使用激勵機制,培育糞肥還田社會化服務組織,構建糞肥還田組織運行模式,推行畜禽糞肥低成本、機械化、就地就近還田,著力提高有機肥資源還田量。
3.推行綠色種植技術模式。在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前提下,堅持輪作為主、休耕為輔,調整最佳化作物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啟動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試點,在九大高原湖泊流域、飲用水水源地等開展輪作,在石漠化等生態嚴重退化區開展休耕,實現用地與養地相結合,促進耕地休養生息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四)開展耕地質量調查監測評價
1.健全耕地質量監測網路。依據《耕地質量監測技術規程》(NY/T 1119),統籌考慮氣候條件、地形地貌、土壤類型、種植作物、項目實施等因素,持續完善以國家級和省級監測點為核心、以州(市)級和縣級監測點為支撐的四級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體系。按時發布年度耕地質量監測報告。
2.開展耕地質量調查評價。以土種為基本單元,按每1萬畝耕地不少於1個的密度,動態調整耕地質量調查樣點,按年度開展縣域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與數據更新工作。每5年發布一次省級耕地質量等級信息。依據《耕地質量等級》(GB/T 33469)等技術標準,在高標準農田等項目實施前後及時開展耕地質量專項調查評價,對項目區耕地質量主要性狀開展實地取樣化驗,評價並劃分耕地質量等級、測算糧食產能。
五、重點工程
(一)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
以永久基本農田、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新建項目區耕地相對集中,土壤適合農作物生長,無潛在地質災害。改造提升項目區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在已建高標準農田上有針對性地開展改造提升。到2025年,新建1500萬畝、改造提升550萬畝高標準農田。
(二)農業資源保護利用工程
重點支持種糧養殖大縣、重要農產品主產區等重點區域,集成推廣水肥一體化、噴灌滴灌等農業節水技術,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等節肥節藥技術,提高水肥藥利用效率。整縣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培育一批社會化服務組織,構建專業化、機械化、就地就近還田利用運行機制。到2025年,新增高效節水灌溉326萬畝,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1400萬畝,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6%以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0%以上。
(三)耕地土壤培肥改良工程
依託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實施,重點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加強工程建設與農藝農機技術的集成套用,示範推廣一批科學施肥、安全用藥、生態保育等綠色高效技術模式與先進適用裝備,持續開展耕地土壤培肥改良。“十四五”期間,在高標準農田等項目區實施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綠肥種植還田、酸化土壤改良等耕地質量提升措施覆蓋率達90%以上。
(四)退化耕地治理修復工程
在土壤pH值小於5.5的耕地酸化區域,集中連片開展酸性土壤治理高標準農田建設示範,合理施用農用石灰質物質等土壤調理劑,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和水肥一體化技術,逐步減少化肥等投入品使用量。“十四五”期間,完成國家下達的退化耕地綜合治理任務,建設萬畝退化耕地綜合治理修復示範區5個以上。
(五)耕地質量專項監測工程
為跟蹤監測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重點區域耕地質量變化情況,及時發現耕地生產障礙因素與設施損毀情況,在高標準農田項目區按照每3.5萬畝左右建設1個耕地質量監測點的標準,增設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對農田生產條件、土壤墒情、土壤主要理化性狀、作物產量、農田設施維護等情況開展專項監測,持續跟蹤耕地質量變化情況。到2025年,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備、技術先進的耕地質量專項監測體系。
六、環境影響分析
(一)環境影響
《規劃》涉及農田土地平整,配套建設水電路、堆肥等必要基礎設施,肥藥減量和增施有機肥,無害化處理畜禽糞污等內容,主要目標是提高耕地質量等級,促進農業資源高效利用,降低農業面源污染。所採取的工程措施和技術模式符合國家相關產業政策。《規劃》實施有利於加強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促進高原特色農業綠色發展。影響環境的潛在不利因素主要有:農田道路水渠等設施建設期,工程占地對自然景觀產生一定影響;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施用不當,畜禽糞污轉運處置期間,可能對土壤、環境造成一定影響。總體上看,規劃實施對環境影響較小,並在可控範圍內。
(二)應對措施
一是嚴格落實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認真開展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二是積極開展農藥化肥使用、畜禽糞污利用業務指導和動態監管,保障耕地、環境和農作物安全。三是科學設定農業廢棄物處置地點,重點推廣環境友好型新技術、新工藝,最大限度降低惡臭氣體等不良影響。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提升耕地質量,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實踐,是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舉措,是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考核、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評、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是農業農村部門重要的職能職責。各地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明確責任分工,集聚要素資源,細化政策措施,有力有序有效做好耕地質量提升工作。
(二)完善工作機制
建立健全省級統籌安排、州(市)組織協調、縣(市、區)貫徹落實、鄉(鎮)具體實施的工作機制。落實屬地責任,強化部門協作,加快形成省市縣鄉溝通順暢、銜接緊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工作局面。進一步釐清政府、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戶等責任,探索將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與耕地保護責任落實掛鈎的實施方式,構建多層級、多部門、多主體共同抓好耕地質量提升的工作推進機制。
(三)強化政策扶持
統籌各類項目實施,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爭取把耕地質量提升工作納入財政預算,健全耕地質量提升穩定投入保障機制,持續加大資金投入保障。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調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耕地質量建設。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研發、引進轉化和推廣套用,完善耕地質量提升技術標準體系,分區分類總結提煉一批符合實際、可複製、可推廣的綠色生產和綜合治理技術模式。加強耕地質量管理和技術人才培養,重點配強縣鄉兩級工作力量,加快形成與當地目標任務相適應的專業化隊伍。
(四)嚴格監督考評
省級將各地耕地質量提升工作推進情況納入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等考核事項和高標準農田建設評價激勵範圍,建立定期調度和通報制度,健全耕地質量調查監測評價機制,加強監督考核結果套用。各地要將耕地質量提升列入年度工作重點,結合實際確定重點內容,細化分解目標任務,合理安排工作進度,因地制宜、積極探索耕地質量提升新路徑。
(五)加大宣傳引導
充分藉助廣播電視、報紙雜誌等傳統媒體,創新利用新媒體平台,加大宣傳耕地質量提升經驗做法和典型案例的力度,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開展工作調研和督促指導,積極組織縣鄉村幹部民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觀摩交流活動,客觀全面地展示工作成效,增強社會公眾認知,營造合力推進耕地質量提升的良好氛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