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漢末名將、軍事家)

周瑜(漢末名將、軍事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郡舒縣(一說今安徽省廬江縣、一說今安徽省舒城縣)人,東漢末年軍事家、政治家、謀略家、東吳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從祖周景、從父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當時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周瑜出身廬江周氏,少與孫策交好,興平二年(195年),助孫策於曲阿之戰中擊敗劉繇建安三年(198年)起,隨孫策平定江東。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七年(202年),曹操責權送質,周瑜諫阻納質,建議孫權占據江南,擁兵觀變,確立了“割據江東、獨立建國”的戰略方針。建安十三年(208年),曹軍兵臨江東,周瑜分析曹操兵行四患,力主抗曹,並親率吳軍,以火攻大敗曹軍於赤壁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此役奠定了漢末“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又率軍於南郡之戰中大破曹仁徐晃聯軍,成功奪取軍事重鎮江陵,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

建安十五年(210年),提出“取蜀,並張魯,聯馬超,再以襄陽為根據地蠶食曹操,北方可圖”的戰略。在整裝取蜀途中病逝於巴丘,年僅三十六歲。

周瑜文武兼備,有雄才大略,是東吳勢力取得軍事成功和割據地位的主要功臣之一。被讚譽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官宦世家,丹陽借兵,離開袁術,官居要職,安邦重臣,力主抗曹,赤壁之戰,南郡之戰,病卒巴丘,後世地位,主要成就,開拓江左,諫阻納質,赤壁立功,開拓荊州,人物評價,東漢三國,兩晉,唐宋,元明清,近現代,軼事典故,顧曲周郎,一時瑜亮,飲醇自醉,雅量高致,蛟龍得雲雨,池中之物,總角之好,指囷相贈,親屬成員,祖輩,父輩,妻妾,平輩,子侄,孫子,後世紀念,墓地,周瑜城,紀念橋,周瑜點將台,周郎赤壁,三元觀,藝術形象,小說形象,歇後語,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官宦世家

周瑜出身世家大族,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漢朝太尉之職,其父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遠大。
中平六年(189年),孫堅兵討董卓時,徙家於舒,孫堅長子孫策與周瑜同歲,都是心懷大志的少年。兩人情趣相投,關係很好。周瑜把家裡的一部分住宅讓給孫策,還經常以財力對他進行幫助。孫策得周瑜之助,使得孫氏與士大夫間關係邁進一大步。

丹陽借兵

興平二年(195年)周瑜前去探望身為丹陽太守的從父周尚。此時孫策率軍入歷陽(今安徽和縣西北),將要東渡長江,於是寫信給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孫策,並帶去了船糧器杖,給他以大力支持。孫策十分喜悅,說:“我有了你,事就成了。”於是,周瑜隨從孫策先克橫江(今安徽和縣東南長江北岸)、當利(今安徽和縣東,當利水入江處),接著揮師渡江,進攻秣陵(今南京江寧秣陵關),打敗了笮融薛禮,轉而攻占湖孰(今南京江寧湖熟鎮)、江乘,進入曲阿(今江蘇丹陽),逼走劉繇。當時孫策部眾已發展到幾萬人。他對周瑜說:“我用這支隊伍攻取吳郡、會稽郡,平定山越,已經足夠了,你回去鎮守丹陽吧。”於是,周瑜率部回到丹陽。

離開袁術

不久,袁術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陽太守,周瑜隨周尚來到壽春(今安徽壽縣)。
建安三年(198年),袁術賞識周瑜的才幹,想任命他擔任手下的將領。周瑜看出袁術最終不會有什麼成就,所以只請求做居巢縣長,欲藉機回江東,袁術同意了周瑜的請求。
周瑜在做居巢縣長時認識了魯肅,認為他非同尋常,主動與他相交,兩人建立了如同春秋時公孫僑季札那樣牢不可破的友情。這一年,周瑜和魯肅一同從居巢回到吳郡(今江蘇蘇州)。

官居要職

孫策聞周瑜歸來,親自出迎,授周瑜建威中郎將,調撥給他士兵兩千人,戰騎五十匹。此外,孫策還賜給周瑜鼓吹樂隊,替周瑜修建住所,賞賜之厚,無人能與之相比。孫策還在發布的命令中說:“周公瑾雄姿英發,才能絕倫,和我有總角之好,骨肉之情。在丹陽時,他率領兵眾,調發船糧相助於我,使我能成就大事,論功酬德,我的賞賜還遠不能回報他在關鍵時刻給予我的支持呢!”周瑜時年二十四歲,吳郡人皆稱之為周郎。因廬江一帶,士民向來佩服周瑜的恩德信義,於是孫策任命他出守牛渚,後來又兼任春谷長。
周瑜(漢末名將、軍事家)
周郎顧曲
建安四年(199年)孫策要攻打荊州,拜周瑜為中護軍,兼任江夏(治湖北新州西)太守,隨軍征討。十二月,孫策帶領周瑜等人攻破皖城,虜獲袁術手下劉勛家人及他們部下的男女親族,其中橋公二女皆國色天姿,孫策自納大喬,周瑜納小喬。孫策對周瑜說:“橋公的兩個女兒雖經戰亂流離之苦,但得我們二人作為夫婿,也足可慶幸了。”接著進攻尋陽,敗劉勛,第二年年初討江夏,又回兵平定豫章(今江西南昌)、廬陵(今江西吉安)。周瑜留下來鎮守巴丘

安邦重臣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孫策遇刺身亡,臨終時把軍國大事託付給孫權。孫權統業時,年齡尚小,只有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陵數郡,其偏遠險要之處也尚未全附。天下英雄豪傑散在各個州郡,並未和孫氏建立起君臣之間相互依賴的關係。張昭和周瑜等人認為孫權能與他們一起成就大業,所以傾心擁戴他。周瑜從外地帶兵前來奔喪,留在吳郡孫權身邊任中護軍,同長史張昭共同掌管軍政大事。
當時,孫權只是將軍。賓客禮節都很簡單,唯獨周瑜用君臣的禮節表達對孫權的支持。周瑜一次對魯肅說道:“過去馬援答覆光武帝說過,‘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如今我們孫將軍親信賢人智士,接納奇才異能,我聽說古代哲人的神秘論證,接承天命替代劉氏者,必定起於東南,推算曆數觀察形勢,最終會造建起帝王基業,與天命相符合,也正在東南。正是有識有志之士歸附英傑的時代。我正通曉此理啊!”周瑜又向孫權推薦魯肅,說他有才幹,可為輔佐之臣,建議孫權應該多方搜羅魯肅這樣的人才,以成就大業,不能讓他們流散外地。
曹操在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後,在建安七年(202年),下書責令孫權送人質入朝。孫權便召集群臣會商,大臣們眾說紛紜,張昭、秦松等重臣猶豫再三,不能決斷。
孫權本意不想送人質。於是,他只帶周瑜一人到母親面前議定此事。周瑜分析道:“當年楚君剛被封到荊山的邊上時,地方不夠百里。他的後輩賢能,擴張土地,開拓疆域,在郢都建立根基,占據荊揚之地,直到南海。子孫代代相傳,延續九百多年。將軍您繼承父兄的餘威舊業,統御六郡,兵精糧足,戰士們士氣旺盛。而且,鑄山為銅,煮海為鹽,人心安定,士風強勁,可以說所向無敵,為什麼要送質於人呢?人質一到曹操手下,我們就不得不與曹操相呼應,也就必然受制於曹氏。那時,我們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利益,也不過就是一方侯印、十幾個僕人、幾輛車、幾匹馬罷了,哪能跟我們自己創建功業,稱孤道寡相提並論呢?為今之計,最好是不送人質,先靜觀曹操的動向和變化。如果曹操能遵守道義,拯救天下,那時我們再歸附也不晚;如果曹操驕縱,圖謀生亂玩火必自焚,將軍您只要靜待天命即可,為何要送質於人呢?”周瑜這番話,說到了孫權心裡。孫權的母親也認為該這樣做,她對孫權說:“公瑾的話有道理,他比你哥哥只小1個月,我一向把他當兒子對待,你也要把他當成兄長。”孫權便沒給曹操送人質。
周瑜(漢末名將、軍事家)
周瑜雕像
孫權時常下賜周瑜,一年到頭都有一百件衣服,當時沒有哪個將領能與周瑜相比。對於孫氏,周瑜也說得上忠貞不二。《江表傳》記載,曹操想使周瑜為自己所用,曾派善於辯說的蔣乾前去遊說周瑜, 周瑜既十分堅決地回絕了蔣乾,天下的士人,因此愈加佩服周瑜。
建安十一年(206年),周瑜率孫瑜等討伐麻、保二屯,斬其首領,俘萬餘人,江夏太守黃祖遣部將鄧龍率數千人進攻柴桑,周瑜率軍反擊,俘虜了鄧龍。黃祖的將領甘寧前來歸降,周瑜認為甘寧是個人才,便和呂蒙一起推薦他,因此受到了孫權的重用。
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孫權征討江夏的黃祖,周瑜為前部大督,兩軍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水戰,江東軍隊終於攻陷夏口,殺死黃祖。消滅黃祖,為孫權奪取荊州掃清了道路。

力主抗曹

建安十三年(208年)秋天,曹操率軍南侵,占領荊州,向東吳進逼。大軍壓境之際,孫權本意與曹操一戰,向下詢問計策,然而孫權的大臣們大多為“主和派”,建議投降曹操。長史張昭等人認為“曹操是豺狼虎豹,挾持天子以征討四方,用朝廷的名義來發布命令,我們如果進行抗拒,則顯得名不正而言不順;將軍可以抵抗曹操的,是依靠長江天險,但現在曹操占有荊州的土地,劉表所訓練的水軍,包括數以千計的蒙沖戰船,曹操全部船隻沿長江而下,再加上步兵,水陸並進。這樣,長江天險已由曹操與我們共有,而雙方勢力的眾寡又不能相提並論。因此,依我們的愚見,最好是迎接曹操,投降朝廷。”此時魯肅勸孫權招回在鄱陽的周瑜。
周瑜回來後,先後從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分析局勢,他首先駁斥“主和派”的投降理由說:“曹操雖然名義上是漢朝的丞相,但實際上是漢朝的賊臣。將軍(孫權)以神武英雄的才略,又憑藉父兄的基業,割據江東,統治的地區有幾千里,精兵足夠使用,英雄樂於效力,應當模行天下,為漢朝清除邪惡的賊臣。何況曹操自己前來送死,怎么可以去迎降?“
接著周瑜分析兩軍交戰的勝敗關鍵,指出曹操冒險用兵之四忌:“如今北方尚未完全平定,馬超、韓遂還駐兵函谷關以西,是曹操的後患;而曹操捨棄鞍馬,改用船艦,與生長在水鄉的江東人來決一勝負;現在正是嚴寒,戰馬缺乏草料,供給未必足夠;而且,驅使中原地區的士兵遠道跋涉來到江湖地區,不服水土,必然會發生疾疫。這幾方面是用兵的大患,而曹操都貿然行事”。
既而進一步分析了曹軍的實際力量,指出來自中原的曹軍不過十五六萬,而且長期征戰,早已疲憊不堪;所得劉表新降的七八萬人,人心並不向曹。以疲憊的士卒,駕馭心懷猜疑的部眾,人數雖多,卻並沒有什麼可怕的。
周瑜對孫權說:“將軍抓住曹操的時機,正在今天。我請求率領精兵三萬人,進駐夏口,保證能為將軍擊破曹操。”
孫權感嘆道:“曹操想要廢漢自立很久了,只是忌諱二袁、呂布、劉表和我罷了。現在只留下我,我和曹操勢不兩立,你所說的話甚合我意,這是天把你賜給我了!”孫權最終下定決心,拔劍砍掉桌子一角,說:“再有敢說投降的人,就像這個桌子一樣!”於是,孫權任命周瑜為主帥,程普為副,率兵與劉備合力迎戰曹操。

赤壁之戰

主詞條:赤壁之戰
孫劉聯軍與曹軍在赤壁相遇,曹軍當時已遭瘟疫,而新編水軍及新附荊州水軍難以磨合,士氣明顯不足,初戰被周瑜水軍打敗。曹操不得不把水軍“引次江北”與陸軍會合,把戰船靠到北岸烏林一側。周瑜則把戰船停靠南岸赤壁一側,隔長江與曹軍對峙。當時曹操為了北士卒不習慣坐船,於是將艦船首尾連線起來,人馬於船上如履平地。周瑜採用部將黃蓋的火攻之計,命其率小戰船十艘,上裝柴草,灌以膏油,假稱投降,向北岸而進,至離曹營二里之處時,各船一齊點火,然後藉助風勢,直向曹軍衝去,曹軍大敗,當時東南風正急,火烈風猛,燒毀了曹軍大量戰船,火勢還蔓延到曹軍設在陸地上的營寨。頃刻間,濃煙烈火,遮天蔽日,曹軍人馬燒死和淹死的不計其數,曹操北還南郡。
周瑜(漢末名將、軍事家)
赤壁之戰地圖
周瑜等率領輕裝的精銳戰士緊隨在後,鼓聲震天,曹軍死傷極多。聯軍水陸並進,一直尾隨追擊,但已經來不及。曹操回到江陵後,恐赤壁失利而使後方政權不穩,立即自還北方,留曹仁、徐晃等繼續留守南郡(治所江陵),文聘守江夏,而後委任樂進守襄陽、滿寵代理奮威將軍,屯於當陽。聯軍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戰爭的勝利,加強了孫氏政權在江東地區的割據地位,也使劉備避免了覆亡的危險。赤壁一戰,使周瑜的英明傳揚天下。

南郡之戰

赤壁之戰後,周瑜又與程普進軍南郡,和曹操手下大將曹仁隔江相持。兩軍尚未交鋒,周瑜先派甘寧前去占據夷陵。曹仁分出一部分兵馬包圍了甘寧,甘寧向周瑜告急。在呂蒙的建議下,周瑜留下凌統守衛後方,率軍馳援夷陵,大破曹軍於夷陵城下,所殺過半。曹軍乘夜逃走,途經木柴堵塞的險路,無奈,騎馬者皆棄馬徒行,周瑜率兵追趕截擊,獲得戰馬三百匹,軍威大振。周瑜率兵屯駐北岸,約定日期大戰曹仁,並親自騎馬督戰,被飛箭射中右肋,傷勢嚴重,回營修養。曹仁聞周瑜臥病在床,親自督帥士兵上陣攻擊吳兵。周瑜奮身而起,巡視各營,激勵將士奮勇殺敵,曹仁只好退兵。
周瑜(漢末名將、軍事家)
周瑜雕像
經過一年的交戰,周瑜對曹仁“所殺傷甚眾”,使得曹仁只好棄城而走。
孫權任命周瑜為偏將軍,兼任南郡太守,並把下雋、漢昌、劉陽、州陵四個縣作為他的奉邑,讓他屯兵於江陵

病卒巴丘

赤壁之戰後,周瑜認為劉備勢力是個巨大的威脅,建議孫權軟禁劉備,直接管理劉備陣營的軍隊部屬,孫權認為曹操在北方仍需牽制,又認為劉備恐怕難以控制,所以沒有採納。
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戰略方案,周瑜返回駐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嶽陽)路染疾病,不幸病卒,年僅三十六歲。周瑜臨終時上表孫權說:“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誠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能再為東吳效命了”,同時他提醒孫權:統領江東首先要預先考慮尚未發生的事,然後才想到安逸享受;其次邊境附近的百姓尚未歸附,應當用良將前往駐守鎮撫,並推薦魯肅接替他的職務;最後再次強調要防範曹操和劉備兩方勢力。孫權聽聞周瑜病逝悲傷不已,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資,然而壽命短促,我還能依賴什麼呢?”又親自穿上喪服為周瑜舉哀,感動左右。周瑜的靈柩運回吳郡時,孫權到蕪湖親迎,各項喪葬費用,全由國家承擔。孫權稱帝後,對公卿說:“如果沒有公瑾,我是當不上皇帝的。”

後世地位

宣和五年追尊周瑜為平虜伯。
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吳偏將軍南郡太守周瑜”。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關羽張飛張遼呂蒙陸遜鄧艾陸抗而已。
宋宣和五年(1123年),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周瑜。
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周瑜亦位列其中。

主要成就

開拓江左

興平二年(195年),周瑜率領自己的部曲家兵數千人奔赴歷陽。帶去了大批舟船糧秣,協助孫策先後打下秣陵、湖孰、江乘等地,擊敗揚州刺史劉繇,占據他的治所曲阿(今江蘇丹陽)。十幾天的時間,孫策的軍隊增加二萬餘人、戰馬千匹,威震江東。在繼續東進之前,孫策把鎮守江東要鎮丹陽(今江蘇南京)的重任委以周瑜。後來周瑜拒絕袁術冊封的將軍稱號,建安三年(198年)起正式加入江東集團,孫策任周瑜為督,可以充分利用周氏家族的社會影響,以招募人馬,延攬人才,擴大力量。
周瑜(漢末名將、軍事家)
周瑜
建安四年(199年),孫策與周瑜分率二萬餘人襲取皖城,之後周瑜又隨從孫策在尋陽和沙羡,分別打敗回師救皖的劉勛和黃祖。通過這次向西用兵,豫章(今江西南昌)、廬陵(今江西吉水西北)一帶也盡歸江東所有。戰爭結束後,周瑜以中護軍、領江夏太守的職務(孫策授予周瑜這一職務是在取皖城之前)鎮守巴丘(今湖南嶽陽),防範占據荊州(今湖南、湖北)的劉表東侵。周瑜跟隨孫策征討戰場,助其奠定割據基礎,為開拓東吳疆域建立了巨大戰功。

諫阻納質

官渡之戰後,北方地區的政局發生重大變化。兵多地廣的袁紹曹操打敗後病死,兩個兒子相互攻殺,力量削弱。曹操兵威大盛,實力日增,開始雄踞中原。曹操為試探江東的虛實,於建安七年(202年)派人下書要孫權送人質入朝。孫權召集臣下商討解決辦法。面對曹操的訛詐,許多人猶豫不決。而周瑜堅決反對向曹操屈服。他認為,江東自然環境優越,交通便利,兵精糧多,具備割據條件,完全不應該向曹操低頭。送去人質反而會陷入被動,受到曹操的鉗制。周瑜的意見得到了孫權母子的一致贊同。孫權的母親還囑咐孫權要像對待兄長一樣的尊重周瑜。

赤壁立功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占領荊州以後,水陸軍幾十萬順勢南下進逼東吳。周瑜“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堅決主張抗曹。為打消江東內部“投降派”的政治疑慮,周瑜指出“曹操雖然託名漢朝丞相,實為漢賊”。此言論使江東戰略防禦師出有名。周瑜又向孫權及江東群臣指出曹操南下的兵行四患,並自請領兵抗曹,堅定了孫權抗曹的決心,於是孫權任命周瑜和程普為左右督,以周瑜為主帥,與劉備共擊曹軍。
周瑜率軍進駐夏口,主動出擊逆流而上,暴師長江,對曹軍實行水上遭遇戰,扼住曹軍咽喉,不令曹操陸軍得以登入江南。周瑜占領有利地形後,用詐降之計,利用凱風大作的天時,巧用火攻,於赤壁以弱勝強,大破曹軍。周瑜既是孫權抗曹戰略的主要支持者,參與決策,也是執行者,負責具體戰役的指揮,赤壁之戰的勝利,加強了孫氏政權在江東地區的割據地位,為爾後的魏、蜀、吳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礎。

開拓荊州

赤壁之戰後,周瑜率軍溯江進攻由曹仁徐晃駐守的江陵(江陵為南郡治所),先是大破曹軍於夷陵(今湖北宜都北),後對曹軍“所殺傷甚眾”,曹仁棄城逃走,周瑜成功奪取荊州重鎮南郡,孫權任命周瑜為南郡太守。周瑜銳意進取,主張在漢末紛爭之際,“橫行天下”,積極開拓,發展自己,他在赤壁之戰後籌划進圖中原,提出“取蜀,並張魯,聯馬超,再以襄陽為根據地蠶食曹操,北方可圖”的戰略。孫權在稱帝後盛讚周瑜開拓之功:周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昔走曹操,拓有荊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

人物評價

東漢三國

兩晉

唐宋

元明清

近現代

軼事典故

顧曲周郎

“顧曲周郎”的典故出自《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據《三國志》記載,周瑜年少時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後,彈奏者只要有些細微的差錯,他都能覺察到,並立即會扭頭去看那個出錯者。自魏晉時代之後,“周郎顧曲”常作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現於在各類詩歌、戲曲等文學作品中。唐人李端有《聽箏》詩“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化用此典故,進一步發揮想像,描繪周郎因相貌英俊,酒酣後更是別有一番風姿。彈奏者多為女子,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將曲譜彈錯。

一時瑜亮

“一時瑜亮”的典故出自清代詩人王士禛《〈古詩選〉凡例》:“北周寥寥,廩得子淵,子山,二人之才,一時瑜亮。”
“瑜亮”就是三國時期周瑜與諸葛亮的並稱,後稱兩人才能相匹敵者為“瑜亮”。

飲醇自醉

“飲醇自醉”的典故出自《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與周公謹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周瑜為人寬宏,唯獨程普與他不睦,程普認為自己年長,經常凌辱周瑜。周瑜降低自己身份,始終不與他計較。後來程普敬重佩服他,對別人說:”和周公瑾交往,就像喝美酒一樣,不知不覺就醉了。“後來用於比喻與寬厚人交,不覺心醉,令人敬服。

雅量高致

“雅量高致”的典故出自《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惟與程普不睦”裴松之注引晉·虞溥《江表傳》:“幹(蔣幹)還,稱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
曹操聽說周瑜雖然年輕但有才氣,於是派九江人蔣乾去勸說周瑜來投奔自己。蔣乾以能言善辯著稱,以個人名義去見周瑜。周瑜出門迎接蔣乾,對他說:“子翼辛苦了,長途跋涉而來是為曹操當說客的吧?”蔣乾回答:“我與足下是同鄉,多年不見,近來聽說了足下的豐功偉績,所以特來敘舊,怎么能說我是做說客的呢?”周瑜說:“我雖比不上夔和師曠,但也能聽出你的弦外之音。”之後便請蔣乾進入自己的府第,設酒宴款待他。周瑜對蔣乾說:“我最近有事情要處理,就請你暫住幾日,等我的事情辦完了,再與你相聚。”三天后,周瑜請蔣乾來到軍營參觀倉庫、軍用物資、器械和孫權賞賜給自己的侍從、服飾以及其他玩賞之物,隨後對蔣乾說:“大丈夫活在世上,得遇到知己的君主,對外雖是君臣的名分,對內卻有骨肉的深情。他對我言聽計從,禍福與共,即使是蘇秦、張儀復生,我也會拍著他們的後背而斥責他們的言辭,又有什麼能動搖我的心志呢?”蔣乾只是微笑,始終無話可說。等蔣乾回到揚州後,稱讚周瑜“雅量高致”,有寬宏的氣度及高尚的品格,不是能用言辭所離間的。中原士人也大都如此推崇和讚美周瑜。

蛟龍得雲雨

“蛟龍得雲雨”的典故出自《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瑜上疏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
“蛟龍得雲雨”後用來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施展才能的機會。

池中之物

“池中之物”的典故出自《三國志·吳書·周瑜傳》備詣京見權,瑜上疏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場,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
孫、劉聯合赤壁破曹後,孫權以劉備為左將軍,領荊州,周瑜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劉備到京城去拜見孫權,周瑜上書說:“劉備是一代梟雄,又有猛似熊虎的關羽、張飛輔佐,一定不會久居人下,為人所用。我認為應該把劉備遷入內地,為其大造宮室,給他美女玩器,使劉備沉於享樂,把關羽、張飛二人,各置一方,派親信挾持他們,如此大事可定。而現在卻割地給劉備,以資其業,讓劉、關、張三人相聚於疆場,恐怕蛟龍得到雲雨之助,終究不會蟄居於水池之中啊。”
後來用“池中之物”來形容沒有志向的人,蟄處一隅。

總角之好

“總角之好”指童年時要好的朋友。出自《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亦作“總角之交”。
東漢末年,孫家不止孫堅驍勇善戰,孫策同樣年少出名,十幾歲便結識了很多天下名士。後來周瑜慕孫策之名前來拜訪,孫策和周瑜同歲,而且兩人均是年少有志,所以很快便成為摯友。孫策建立東吳政權,周瑜同樣功不可沒,而且在赤壁之戰上,周瑜更是帶領吳蜀聯軍擊敗曹操,從而改寫歷史。
周瑜與孫策的交情,可追溯到獻帝初平元年(190年)。時任長沙太守的孫堅率部北上討伐董卓,將家小遷到了舒縣,此地便是周瑜的家鄉。當時,周瑜的家人為孫策一家提供了住處,兩家也成了通家之好,均為十六歲的孫策和周瑜也就成了玩伴。與草根出身的孫堅家族不同,周瑜家族是漢末著名的名門大族,在淮泗一帶具有極高的聲望和地位。通過與周瑜家族,孫策不僅結識了淮泗一帶的名士,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名氣。《三國志·孫討逆傳》就指出說:“(孫策)與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鹹向之。”這也為孫策的成名奠定了基礎。數年後,孫策擺脫了袁術的束縛,出兵江東。此時他手下僅有一千多人,實力薄弱。又是周瑜提供了人員和物資上的巨大幫助。不僅如此,在隨後進行的平定江東之戰中,周瑜身先士卒,為孫策摧城拔寨,屢立奇功。故此,孫策也會對周瑜另眼相看,將其視為自己的心腹。

指囷相贈

指囷相贈”是一段周瑜和魯肅初相識的故事。魯肅家道殷實,喜歡施捨財物以交友。周瑜任居巢長時,率數百人來魯肅家求糧,魯肅家有兩囷米,各三千斛,魯肅指其中一囷贈給周瑜,周瑜也知道魯肅是奇人,便與之結交。《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瑜曰:‘子敬是我恩人,想昔日指囷相贈之情,如何不救你?你且寬心住數日,待江北探細的回,別有區處。’”

親屬成員

祖輩

父輩

妻妾

平輩

子侄

孫子

周瑜(漢末名將、軍事家)
周瑜家族譜

後世紀念

墓地

周瑜墓中國有多處。據唐朝梁肅所作的《周公瑾墓下詩序》和陸廣微所撰《吳地記》記載,周瑜墓位於蘇州,“周瑜墳,在縣東二里。 ”據陸游所撰的《南唐書》記載,周瑜墓位於宿州,“瑜葬宿松,即墓為祠,子孫居其旁者,猶數十家。”而據明朝《一統志》記載:“周瑜墓在廬江縣安豐鄉”。公元1422年(明正統七年),提學御史彭勖,令知縣黃金蘭立碑題曰:“吳名將周公瑾之墓”。清《廬江縣誌》又載:“周瑜之妻小喬墓,在西門外真武觀西百步,墓墩俗稱瑜婆墩”。清鹹豐年間,墓地被毀。1926年和1942年,周瑜墓先後進行了兩次修繕
1989年春,安徽省文物事業管理局召開有關專家論證會,對湖南岳陽,江西新淦,安徽廬江、巢縣、舒城、宿松等地的周瑜墓進行了全面的科學論證,取得一致意見,確認安徽省廬江縣的周瑜墓為周瑜首丘之地。
1989年5月,周瑜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周瑜城

周瑜城位於安徽舒城縣城西南10公里處的乾汊河鎮瑜城村。為24歲以前的周瑜在家鄉修建的兵營,供練兵習武及駐軍之用。周瑜城為土城,正方形,長寬各296米,高10米,占地面積104畝,四周是土築城牆,高城之上是平整的台地,東西南北各有一個相對稱的寬六七米的城門。原建有兵營、養馬場、周瑜井、拜母堂、淨梵寺、古塔等。周瑜城的西北方向有呈鼎足之勢的三個土墩,名曰“練三墩”,傳為當年周郎練兵牧馬處。周瑜城及練三墩,古稱牧馬舊市,為昔日龍舒八景之一。此外還有周公渡,位於杭埠河下游。傳說周瑜攜魯肅脫離袁術,投奔孫策,路過家鄉,在一渡口處,遇到惡霸設卡收費,周瑜最聽不得百姓受苦,然後指揮官兵搭了一架浮橋,並許諾將來一定為這裡修一架正式的橋。可惜後來英年早逝,未能實現這一夙願。訊息傳到家鄉,百姓紛紛舉哀紀念,後人就把這個渡口稱作周公渡。
周瑜(漢末名將、軍事家)
周瑜城

紀念橋

周瑜點將台

周瑜點將台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紫陽路,周瑜點將台愛蓮池景區,是廬山世界文化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周瑜點將台是廬山景區內歷史最為悠久的古建築之一,始建於漢建安十一年(206年),距今1800年的歷史,明朝天順年間重建,台基長30米寬16米、高7米,台上建築為磚木結構,樓頂為木楔穿架,雀蓮均飾雲紋及花鳥紋,樓面面積200多平方米,分正廳和左右廂房,畫棟雕梁,氣勢宏偉。
周瑜(漢末名將、軍事家)
周瑜點將台

周郎赤壁

周郎赤壁”又稱“武赤壁”,是當年赤壁之戰發生的地方,位於蒲圻縣(現更名為赤壁市)。將近山崖,褐色的石劈上,一米見方的大字"赤壁"赫然入目,並在赤壁磯頭林木掩映的長江邊上立有周瑜塑像,傲對長江,壯志滿懷指點江山如畫。赤壁有文赤壁·武赤壁之分,文赤壁,又名東坡赤壁,位於黃州,是因蘇東坡在此吟頌了千古絕唱《念奴嬌·赤壁懷古》而著名;而武赤壁又稱作周郎赤壁,位於赤壁市(原蒲圻市),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赤壁大戰的遺址,為表彰周瑜於赤壁之戰中的卓越功勳,也稱此地為周郎赤壁。
周瑜(漢末名將、軍事家)
周郎赤壁(武赤壁)-赤壁古戰場

三元觀

三元觀位於南京市高淳區陽江鎮,據出土碑文記載,始建於三國吳赤烏二年(239年),是高淳、溧水乃至安徽宣、郎、廣地區最早的道教聖地。方苞在《蒼溪鎮重修三元觀記》里引用張自超的記述說:“漢末吳將周瑜駐屯於此,瑜歿,權立觀以褒其功。及北宋以永豐田賜蔡京,乃重建加崇侈焉。茲拆正殿,棟陰署‘赤烏二年重建’。
根據方苞的《蒼溪鎮重修三元觀記》看,建這個道觀的最初目的是孫權表彰周瑜在這裡所建立的功勳,因歷史太長,變亂太多,道觀沒有留下周瑜的遺蹟。

藝術形象

小說形象

小說《三國演義》里為了凸顯諸葛亮的智慧,杜撰了如“智激周瑜”“三氣周瑜”“周郎妙計安天下 賠了夫人又折兵”“既生瑜 何生亮”等故事。把歷史上的周瑜塑造成了心胸狹窄,不能容人的形象。這是小說對歷史人物的藝術加工,與史實不符。

歇後語

影視形象

周瑜影視形象
年份
影視類型
劇名
飾演者
1976
電視劇
1983
電 影
1985
電視劇
諸葛亮
1985
電視劇
諸葛亮
1990
電 影
關公
1990
歌仔戲
《孔明三氣周瑜》
1994
電視劇
1995
電視劇
1996
電 影
劉家輝
1999
電 影
2008
電 影
梁朝偉
2009
電 影
2010
電視劇
三國
2010
電 影
2012
電視劇
2015
電視劇
2015
電視劇
2017
電視劇
羽然
2020
電 影
2020
電 影
三國志新解》(日本)
賀來賢人(日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