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經濟是
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
人類經濟活動就是
創造、轉化、實現
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
需要的活動。
詞語釋義
基本解釋
涵義分別有:
經濟,人有著自身的消耗需求,物質資源因而得以認知與定義,而同時,貨物有著其自身的界限與範圍,因人的需要而產生作用。這樣的一種基於人體需求而存在的
時效性用途,在人的思維認知之下,而給予了它一種表面性的客觀價值,從而在人的一定的思維下被普遍接受,從而形成一種基本的思維常識。
如此,貨物得以確定規格,在人的相互認定之下繼而得以流通,人與人之間也就有了置換與
交易...而同時,人有著自我意願上的偏向與取捨,這也就決定到了所需物質的每個方面...或許,這樣的一種以貨物的
客觀價值為共知,以人的自我意願為前提,由此而產生的合理有序的人類活動,是為經濟。
經濟之下,由人的意願和對貨物的價值認定,而產生公平自由的交易
原則,而同時,各種各樣的意識、行為、交易的出現和發生,都在人的理解之下,或許,這樣的一片、整體的意識思維的承載,就是場,隨著人的意願而自由伸展。
引證詳解
1、經世濟民。
《
晉書·
殷浩傳》:“足下沉識淹長,思綜
通練,起而明之,足以經濟。”
唐
袁郊《甘澤謠·
陶峴》:“ 峴 之文學,可以經濟;自謂疏脫,不謀宦遊。”
《
紅樓夢》第三二回:“
寶玉聽了,大覺逆耳,便道:‘姑娘請別的屋裡坐坐罷,我這裡仔細腌臢了你這樣知經濟的人!’”
清《睢陽袁氏(
袁可立)家譜序》:“與參由明經高第為沁源令,吏治明敏,清節著聞,秩滿擢新寧守,才品經濟尤為世重。”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修札》:“寫的激切婉轉,有情有理,叫他不好不依,又不敢不依,足見世兄經濟,”
清
沈濤《交翠軒筆記》卷一:“﹝施彥士﹞所著有《海運芻言》,論海運始末利害甚悉,儒生之有真實經濟者。”
3、謂耗費少而收益多。
魯迅《
書信集·致李霽野》:“倘暫時在北京設一分發處(一個人,一間屋)…就可以經濟得多了。”
朱自清《歷史在戰鬥中》:“
著者是個詩人,能夠經濟他的語言,所以差不多每句話都有分量。”
郭沫若《
洪波曲》第四章六:“在那時我們認為電影的宣傳效果是很大的,打算在香港設一個第二製片廠,以便在海外容易取材而且經濟。”
4、指財力、物力。
魯迅 《
書信集·致何
白濤》:“《中國木刻選》要開始付印了,共二十四幅,因
經濟關係,只能印百二十本。”
丁玲《
母親》二:“ 小菡 是一個沒有父親的窮小孩,她只能在經濟的可能範圍里讀一點兒書。”
辭彙演變
詞源
(一)“經濟”一詞的演變
公元4世紀初東晉時代已正式使用“經濟”一詞。“經濟”一詞是“經邦”、“
經國”和“濟世”、“
濟民”,以及“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含有“
治國平天下”的意思。其在中國古代文化和古代文學中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概念,充滿了豐富的
人文思想和社會內涵,古代名聯中一句“文章西漢雙司馬,經濟南陽一
臥龍”,這裡面的經濟就是經綸濟世的意義。
而我們可以看到“經濟”這個詞語在古代所代表的是
知識分子的責任之一,而且是非常有深度、廣度、高度的一個詞語。
能做到“經濟”二字的人必須文能安邦
興業,武能禦侮卻敵。古代知識分子,特別是
儒家學派的眾人,會按照《大學》中“
三綱八目”的要求去做學問、做人,而三綱八目最高的要求就是做到“治國平天下”,這個就是古代“經濟”一詞的最外向的表示。
至於現代“經濟”一詞實為我國引進日本人翻譯的結果。在清朝末期,日本人掀起工業革命浪潮,接受、吸收、宣傳
西方文化,大量翻譯西方書籍,將“economics”一詞譯為“經濟”。在
新文化運動中,日本所學習過的西方文化向中國傳播,故而經濟一詞新亦被中國引用。
如同“哲學”一詞,中國古代是沒有
哲學這個詞語的,也是通過日本對西方學說的翻譯,成就了哲學一詞。如今的哲學一學科範圍內的知識,在中國古代是被稱為“慧學”的。
(二)英文“economy”的詞源
英文中economy源自
古希臘語οικονομα(家政術)。οικο為家庭的意思,νομο是方法或者習慣的意思。因此,其本來含義是指治理家庭財物的方法,到了近代擴大為治理國家的範圍,為了區別於之前的用法也被稱為“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
這個名稱後來被馬歇爾改回
經濟學(Economics)。到了現代,如果單稱經濟學的話,是在
政治經濟學或者更廣的層面來考慮經濟,因此一般在指經濟學的時候
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是同義的。
概念
一、工具書解釋
1.經濟就是生產或生活上的
節約、節儉,前者包括節約資金、
物質資料和勞動等,歸根結底是勞動時間的節約,即用儘可能少的
勞動消耗生產出儘可能多的社會所需要的成果。後者指個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費上精打細算,用消耗較少的消費品來滿足最大的需要。
總之,經濟就是用較少的人力、
物力、財力、時間、空間獲取較大的成果或收益;
2.經濟就是國家或企業、個人的收支狀況,如國民生產總值、社會總產值、企業的產量與效益、個人的收入與支出等;
3.經濟就是經邦濟世、經國濟世或經世
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如“識局經濟”(《晉書紀瞻》)、“皆有經濟之道而位不逢”(隋
王通《
文中子中說》卷六)。它的含義包括國家如何理財,如何管理各種
經濟活動,如何處理政治、法律、軍事、教育等方面的問題,即治理國家、拯救庶民的
意思;
4. 經濟就是家庭管理(見[古希臘]
色諾芬著:《
經濟論》);
5.經濟就是一種謀生術,是取得生活所必要的並且對家庭和國家有用的具有
使用價值的物品(見[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著:《
政治學》)。
第1、2個解釋反映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用法;第3個解釋是我國古代對經濟一詞的用法;第4、5個解釋是
古希臘對經濟一詞的用法。
二、傳統政治經濟學著作解釋
7.經濟是指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和
再生產過程。包括物質資料的直接生產過程以及由它決定的交換、分配和消費過程。其內容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兩個方面,但主要是指生產力;
8.經濟是指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總稱。包括一國全部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及其活動和部分非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及其活動。我們通常講不同國家的經濟狀況,就是從國民經濟的角度上講的(這一定義犯了
邏輯錯誤,即循環定義)。
三、俄羅斯經濟學家解釋
9.經濟就是遵循一定
經濟原則,在任何情況下力求以最小的耗費取得最大的效益的一切活動;
10.經濟就是人類以外部自然界為對象,為了創造滿足我們需要所必須的物質環境而不是追求享受所採取的行為的總和(以上見
參考文獻[俄]M.N.杜岡—巴拉諾夫斯基著:《
政治經濟學原理》)。
西方經濟學
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學家給經濟學下了各種各樣的定義,但對經濟的定義卻比較模糊。他們認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自然是經濟,經濟這個最基本的概念是一個清晰自明的實體,對經濟無須下定義,故至今為止在
西方經濟學中經濟一詞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由此導致他們對經濟學的定義也處於混亂
狀態。我們只能從其對經濟學的定義中推測出經濟的“定義”。
12.經濟是人類和社會選擇使用自然界和前輩所提供的稀缺資源;
13.經濟是指利用稀缺的資源以生產有價值的商品並將它們分配給不同的個人;
14.經濟是指人類生活事務;
15.經濟是指把稀缺資源配置到各種不同的和相互競爭的需要上,並使它們得到最大滿足;
16.經濟是指將稀缺的資源有效的配置給相互競爭的用途;
17.經濟是指個人、企業、政府以及其他組織在社會內進行選擇,以及這些選擇決定
社會性稀缺性資源的使用;
19.經濟是指我們社會中的個人、廠商、政府和其他組織進行選擇,這些選擇決定
社會資源被利用;
20.經濟是指在
經濟活動中確定勞動、資本和土地的價格,以及運用這些價格配置資源;21.經濟是指
金融市場行為,金融市場將
資本配置到其他經濟部門;
22.經濟是指收入分配,以及不損害經濟運行的
前提下對人給予幫助;
24.經濟是指
經濟周期中失業與生產的波動,並改善經濟成長的政策;
26.經濟是指
開發中國家的發展,資源有效利用的方式;
28.經濟是指有限資源在不同用途上的運用;
29.經濟是指資源配置的全過程及決定影響資源配置的全部因素。
30..經濟是人類運用生物、非生物、信息、能量、資本等資源及工具製造或創造出滿足人們不同需求產品的活動。
研究
分類
從經濟的主體來看:
政府經濟(又稱公共經濟或公共部門經濟)、非政府經濟(包括
企業經濟等)。
從經濟的研究對象來看:金融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等等。
研究對象
由於經濟思想和學說受社會、歷史、
階級等因素的影響,因而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也必然隨著歷史時代的更迭而發生變化。在
西方經濟學史上,其研究對象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8種。
財富說是一種年代最早、歷史最長,持有人數最多的經濟學對象理論。古希臘羅馬學者的經濟思想.到
新古典經濟學以前的多數經濟學家都有這種對象理論。
古希臘羅馬的思想家
色諾芬的著作《經濟論》,通篇都是研究家庭財富及其增長問胚。
重商主義者對研究財富的熱情,超過了他們的先輩。他們以財富為中心研究了財富的形式(金銀)、產生(流通領域)和增長途徑(開採金銀和
對外貿易)等問題。
古典經濟學家們的研究對象也多為
財富說。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威廉-配第在著作中,把如何增加
國家稅收,如何增加國家財富作為研究對象,在他的《賦稅論》中提出了“土地為財富之母,而勞動則為財富之父”的著名論斷。
古典經濟學的集大成者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就是研究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以及財富增長之道的。大衛-李嘉圖遵循斯密的財富對象理論,但特別重視
財富的分配問題,他把財富的分配作為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法國經濟學家薩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概論》一書中也指出,政治經濟學是“闡明財富怎樣生產、分配與消費”的科學。
據此,他把政治經濟學分成生產、分配和消費三大部分加以論述,創立了三分法。
詹姆士·穆勒在他的<政治經濟學綱要)中,繼承和發揮了薩伊的三分法,提出了四分法對象論,即將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歸結為研究
財富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一般原理。
2、歷史或制度說。
19世紀
德國歷史學派作為古典經濟學的主要反對者,在經濟研究中始終將歷史放到極端重要的地位,並且堅持以民族國家為中心來建立經濟學。
19世紀初
亞當·穆勒認為,政治經濟學有兩重目的:既求
個人利益的極大滿足,又使整個民族大家庭得以加強,並且後者是主要的。
德國歷史學派的先驅
李斯特提出了國家經濟學與世界主義經濟學相對立。他認為國家經濟學是代表經濟落後國家利益的經濟學,其研究對象是落後國家的富強之道。世界主義經濟學是代表經濟上先進國家的利益的經濟學,它的研究對象是世界經濟。
歷史學派創始人羅雪爾指出,
國民經濟學或政治經濟學是一門論述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諸規律的科學,經濟學應與法律、國家、宗教等學科密切相關,並以他們為基礎。希爾德布蘭德聲稱,經濟學應該產生一種文化史的經濟史,並與歷史的其他分支和統計學密切相關。
新歷史學派代表施穆勒進一步區分了國民經濟學和國家經濟學,認為國民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國民經濟,國家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國家的組織結構及其
經濟職能。美國制度學派把制度當作社會經濟發展變化的動力,並以注重製度研究為根本特徵。美國制度學者
凡勃侖認為,經濟學應該研究制度的起源、演變對相應社會
經濟關係的作用。
康芒斯則直接把自己的著作取名為《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經濟學是一種關於
集體行動(風俗、家庭、公司、國家等)在控制個人行動方面所起的作用的理論。
3、人的欲望及其滿足說。
西斯蒙第和羅雪爾都曾提到過經濟學研究的是“人”。但他們所講的人的概念比較含糊。
主觀
經濟學派的先驅者馬斯夏在《經濟和諧》中明確指出,“政治經濟學的對象是人”,並解釋說,“欲望、努力、滿足,這就是經濟觀點中的人”。
奧地利的
門格爾則明確把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規定為人的欲望及其滿足。他把經濟學分為套用經濟學、歷史統計經濟學和
理論經濟學,他在《
國民經濟學原理》中指出,理論經濟學研究的是人類為滿足其欲望而展開其預籌活動的條件。
龐巴維克和
維塞爾依然都把人的欲望及其滿足作為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傑文斯也指出,經濟學為人快樂與痛苦的
微積分學。
4、人與財富綜合說。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
馬歇爾在經濟學是
財富科學的說法遭到異議,研究人的定義難以自圓其說的情況下,綜合了各種關於經濟學研究對象。在《
經濟學原理》一書中指出,經濟學一方面是一種研究財富的科學,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研究人的學科的一部分。
5、人類選擇行為說。
1932年,
羅賓斯總結許多經濟學家關於經濟學概念的共同實質,在<論經濟科學的性質與意義>中,提出了一個經典性的經濟學定義:“經濟學是 門研究目的與具有可供選擇的用途的稀少手段之間關係的人類
行為科學”。這就說明了,經濟學的產生就在於人類無盡的欲望與物品稀少性的矛盾。
6、巨觀經濟行為說。
巨觀經濟行為說以英國著名經濟學家
凱恩斯為代表。
凱恩斯革命以前的經濟學多是分析
微觀經濟行為,如研究單個消費品、個別市場或個別企業、個別行業的經濟行為,多屬
個體經濟學的內容。
而凱恩斯在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上,從微觀經濟行為分析轉向巨觀經濟行為分析凱恩斯強調的是
國民收入、總就業、
總需求、
總供給等總量研究,著重強調的“是整個
經濟體系,如何使該體系中之全部資源達到最適度就業”。
7、微觀經濟行為與巨觀研究合流說。
為彌補
凱恩斯經濟學只著重巨觀經濟分析,忽視微觀經濟分析的缺陷,當代一些經濟學家,把凱恩斯巨觀經濟理論與新古典微觀經濟理論結合起來。
他們以
稀缺法則為起點.把經濟學分為
個體經濟學和總量經濟學兩部。個體經濟學以資源配置為研究對象,因為資源是稀缺的,要對稀缺的資源配置;總量經濟學以資源利用為研究對象,因為在資源配置中會有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出現資源閒置或浪費問題,對稀缺資源的合理利用,就需要國家干預。
而資源配置和利用又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模式和方式,這就涉及到
經濟體制問題。
當代不少經濟學者主張建立
混合經濟體制。在這種體制中既有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
自由市場經濟,又有國家對經濟生活進行干預和巨觀控制的經濟。
綜上所述,經濟學的定義應該是研究在一定經濟體制下,稀缺資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學。該定義涉及四個問題:
一是稀缺資源,這是經濟學產生的基礎和研究的出發點;
四是經濟體制,因為無論是個體經濟學還是總量經濟學都涉及到經濟體制問題。
8、廣義對象說。
廣義對象論有兩種觀點:
(1)
橫向分析法。該觀點認為經濟學是一門研究經濟理論、經濟問題、經濟政策的科學。它把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規定為經濟理論、經濟問題、經濟政策三個方面。
(2)縱橫分析法。該觀點認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包括六個方面:即淵源、流派、理論、
方法、問題、政策。
形態
新常態經濟與經濟新常態:
新常態經濟是與GDP導向的舊經濟形態與經濟發展模式不同的新的經濟形態與經濟發展模式。新常態經濟用發展促進增長、用社會全面發展揚棄GDP增長,用價值機製取代價格機製作為市場的核心機制,把改革開放的目標定位於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不是不可持續增長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因此新常態經濟可以說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經濟新常態是經濟結構的對稱態,在經濟結構對稱態基礎上的經濟
可持續發展,包括經濟可持續穩增長。經濟新常態是
調結構穩增長的經濟,而不是總量經濟;著眼於經濟結構的對稱態及在對稱態基礎上的可持續發展,而不僅僅是GDP、人均GDP增長與經濟規模最大化。經濟新常態就是用增長促發展,用發展促增長。
經濟新常態不是不需要GDP,而是不需要GDP增長方式;不是不需要增長,而是把GDP增長放在發展模式中定位,使GDP增長成為再生型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模式的組成部分。屬於發展範疇、能夠促進發展的可持續的增長速度越高越好,屬於發展範疇、能夠促進發展的可持續的高速增長是經濟新常態的追求目標。把減速和高效劃等號、高速和低效劃等號、GDP高速增長和經濟過熱劃等號,把經濟新常態定義為減速增效、增長速度降溫是錯誤的;人為降低增長速度將導致“滯漲”的嚴重後果。
經濟新常態就是在找準經濟成長點、實現經濟結構對稱態的基礎上實現經濟高速可持續發展,其中包括高質量無水分的GDP高速可持續增長,即我們講的“調結構穩增長”。為了實現調結構穩增長的目標,政府實行常態化的積極的財政政策是必要的,不能把我國政府積極的財政政策混同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周期性的“刺激經濟”。
根據
再生經濟學原理,無直接經濟效益的長期基本建設投資,永遠優先於有直接經濟效益的中短期基本建設投資,基本建設投資永遠優先於生產資料生產投資,生產資料生產投資永遠優先於消費資料生產投資。由於無直接經濟效益的長期基本建設投資只能由政府實施,所以政府投資永遠優先於民間投資。
根據再生經濟學原理,只有增量改革才有存量調整,只有新經濟成長點才能最佳化舊產業結構化解產能過剩實現經濟結構最佳化升級增長方式轉變經濟質量保證。
根據再生經濟學原理,投資永遠主導消費,只有投資主導下的消費才有可持續消費,只有投資主導消費才有經濟結構最佳化經濟可持續增長與發展。由於節約有利於積累,積累有利於投資,投資有利於生產和經濟發展,所以節約、居民高儲蓄率有利於經濟發展,而鋪張浪費、寅吃卯糧不利於經濟發展,所謂“消費拉動經濟”是個偽命題。
根據再生經濟學原理,投資驅動和創新驅動是統一的,投資驅動和創新、創業、企業技術提升產業結構升級生產效率提高增長方式轉變經濟質量保證不但不矛盾而且內在一致。只有投資驅動,創新、創業、企業技術提升產業結構升級生產效率提高增長方式轉變經濟質量保證才有基礎;只有創新、創業、企業技術提升產業結構升級生產效率提高增長方式轉變經濟質量保證為主導,投資驅動才有明確的目標與方向,使投資有效。
相關名詞
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市場經濟作為一種資源配置方式,無論在何種社會經濟制度下,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徵,這些基本特徵構成了市場經濟與計畫經濟的根本性區別:
獨立的企業制度
獨立的
市場主體是
市場經濟的基石,而企業是最主要的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中,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生產什麼、生產多少以及如何生產,是由市場需求的規模和結構決定的,企業要對市場供求、競爭和價格的變化作出靈活反應。
一是企業擁有明確和獨立的產權並受到法律的有效保護;
二是企業有充分的決策權,能夠根據市場信息的變化自主決策;
三是企業對自己的決策和行為負民事責任。
完善的市場體系
市場機制要達到提高效率、
最佳化資源配置的結果,必須具有一個完善的
市場體系。完善的市場體系要求在市場中必須有足夠多的買者和賣者以及他們之間的充分競爭,以避免產生買方或賣方的壟斷現象,否則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的充分發揮就會受到限制。
開放的市場空間
市場經濟是以
社會化大生產為基礎的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伴隨著
社會分工的深化和社會生產的增長,必然要求市場的擴大,從而要求各民族、各地區和各個國家連成一個相互依賴的有機整體,把分散的地方市場聯合為統一的全國市場;把國內市場聯合成為世界市場。
市場經濟在本質上是開放的、無國界的,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流動的國際化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和基本特徵。
健全的法制基礎
在
市場經濟的運行過程中,如市場的準入、市場的交易、市場的競爭都必須由法律來規範、保證和約束,政府管理部門也要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來協調與管理市場上各種經營活動。沒有好的法制環境,
市場主體的獨立性、市場競爭的有效性、政府行為的規範性和市場秩序的有序性都將缺乏根本的保證。因此,從根本上講,健全的法制是
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
基礎資源的整合
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應當建立在資源廣泛的整合過程當中。土地資源以及
礦產資源是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基礎資源,應當合理的予以開發利用,使大量的基礎
經濟資源做經濟發展的後續儲備。建立長期而有效的經濟資源供給制度,才能夠確保市場經濟長期穩步的發展下去。
泡沫經濟
《
辭海》(1999年版)中有一個較為準確的解釋。“泡沫經濟:
虛擬資本過度增長與相關交易持續膨脹日益脫離實質資本的增長和實業部門的成長,金融證券、地產價格飛漲,
投機交易極為活躍的經濟現象。泡沫經濟寓於金融投機,造成社會經濟的虛假繁榮,最後必定泡沫破滅,導致社會震盪,甚至
經濟崩潰。”
經濟外部性
經濟外部性又叫
經濟活動外部性,是一個經濟學的重要概念,指在社會經濟活動中,一個
經濟主體(國家、企業或個人)的行為直接影響到另一個相應的經濟主體,卻沒有給予相應支付或得到相應補償,就出現了外部性。經濟外部性亦稱
外部成本、
外部效應或
溢出效應(Spillover Effect)。
外部性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經濟外部性是經濟主體(包括廠商或個人)的經濟活動對他人和社會造成的非市場化的影響。分為
正外部性和
負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某個經濟行為個體的活動使他人或社會受益,而受益者無須花費代價,負外部性是某個經濟行為個體的活動使他人或社會受損,而造成
外部不經濟的人卻沒有為此承擔成本。
所謂外部性,也稱外在效應或
溢出效應,是指一個人或一個企業的活動對其他人或其他企業的
外部影響,這種影響並不是在有關各方以價格為基礎的交換中發生的,因此,其影響是外在的。
更確切地說,
外部經濟效果是一個經濟主體的行為對另一個經濟主體的福利所產生的效果,而這種效果很難從貨幣或市場交易中反映出來。經濟外部性可用消費者的效用函式表示。
從理論上講,一般認為外部性的存在是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缺陷之一。也就是說,存在外部性時,僅靠市場機制往往不能促使資源的最優配置和社會福利的最大化,政府應該適度的干預。從現實上講,
外部性特別是
外部不經濟仍是一個較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如環境污染或環境破壞。
經濟學
經濟學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
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自覺從整體上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對稱經濟學就是科學經濟學。
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規律;在對稱經濟學看來,資源的最佳化配置與最佳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最佳化配置與最佳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最佳化配置與最佳化再生層面。停留在資源的最佳化配置與最佳化再生層面的,是政治經濟學而不是科學的經濟學。
要研究經濟發展的規律就必須從整體上統一研究經濟現象,巨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統一的經濟體中對稱的兩個方面,所以在科學的對稱經濟學範式框架中,有巨觀經濟與微觀經濟之分,沒有總量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之別;而
政治經濟學總是把經濟學分為總量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