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派

歷史學派

歷史學派是19世紀40年代德國資產階級庸俗政治經濟學的一個流派。他們反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抽象方法,否認一般經濟規律,提倡歷史方法: 反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經濟自由主義,主張“國家干涉主義”。它分為舊歷史學派和新歷史學派。19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為舊歷史學派時期。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是其先驅。代表人物有威廉·羅雪爾、布魯諾·希爾德布蘭德和卡爾·克尼斯。威廉·羅雪爾於1843年發表的《歷史學派的經濟學宣言》 一文標誌著歷史學派正式形成。他們反對英國古典經濟學的普遍主義、絕對主義、永久主義,認為經濟法則不是物理化學法則,沒有普遍性和不可抗性。在政策上主張保護貿易,主張國家干預經濟以促進民族經濟的發展。羅雪爾主張把英國致富的經濟學改造成“國民經濟的解剖學和生理學”。認為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應當是對經濟發展過程作純經驗主義的觀察和描述,強調國民經濟的歷史性與倫理性。希爾德布蘭德直接否認古典學派的自然規律學和抽象分析方法,主張用歷史的方法來建立僅僅研究某個民族經濟發展的“國民科學”。克尼斯把政治經濟學歸結為只是簡單地記述經濟現象的科學,徹底地否認了理論概括對於認識經濟現象和從這些現象中尋找本質聯繫的意義。進入19世紀70年代以後,舊歷史學派發展為主張採用歷史統計方法研究經濟現象的新歷史學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歷史學派
  • 性質:西方民族學學派之一
  • 別稱:“批評學派”(CriticalSchool)
  • 形成時間: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基本概況,發展歷史,各國學派,德國歷史學派,美國歷史學派,代表作品,

基本概況

羅雪爾是舊歷史學派的創始人。他1843年出版的《歷史方法的國民經濟學講義大綱》被稱為“歷史學派的宣言”。他提出國民經濟學是研究國民經濟發展的科學,不是單純的“貨殖術”。他不主張樹立什麼經濟理想,而主張研究國民經濟的性質和需求、滿足國民經濟任務的法律措施以及它們所帶來的效果。他稱這種方法是國民經濟的歷史的解剖學和生理學。他認為人類的經濟動機,既有利己心,也有公德心。他尊重國民經濟的自然法則,這和後來的克尼斯以及施穆勒等人有不同之處,但他本人對自然法則究竟是什麼,也並不明確。他的主要著作《國民經濟學體系》 (5卷,1854~1894),成為德國大學的教科書和文官考試的參考書,廣為普及,為德國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反對工人運動進行辯護。馬克思稱之為“庸俗經濟學的教授形態”。
歷史學派歷史學派
歷史學派也批評傳播學派,尤其反對"埃及中心說”。然而,他們在理論上有許多地方與傳播學派相似,同樣把文化看做是超社會的、存在於各族人民之外的、自我運動的獨立實體;同樣把文化的發展歸結為空間上的轉移和傳播;強調文化因素不但不受其他因素支配,反而支配其他因素;認為文化具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否認文化發展的普遍規律。傳播學派提出的概念是“文化圈”和“文化層”;歷史學派提出的概念是"文化區"和“文化叢”。兩者在形式上雖有所不同,但實質上則相去不運。
“文化區”(Culture area)這一概念,最早是博厄斯在博物館整理民族學資料時提出的。他的本意只是為了便於物質文化的分類。然而,民族學家C.威斯勒則把它發展成為一種代替具體民族研究的普遍原則。他認為可以將文化分解到最小單位,即“文化特質”(Culturetrait);若干文化特質結合在一起,便構成一個“文化叢”(culturecomplex);而每個文化叢都有與之相適應的地域,即“文化區”。他認為,民族學家研究文化應從文化特質入手。因為每個文化特質都不是孤立的,例如食米的文化,必然具有一套栽培、收穫、保存、烹飪等技術,以及財產權、法律、社會慣例、宗教禁忌等特質,互相結合便構成“米文化叢”。標準文化特質最多的地方,為文化區的中心;最少的地方,為文化區的外圍。中心區屬於獨創,外圍區屬於傳播。可見,其基本原理與傳播學派大同小異。西方一般還把歷史學派和傳播學派總稱為文化歷史學派。
不過,就歷史學派創始人博厄斯本人而論,還是一位比較進步的學者。他具有鮮明的反種族主義立場,並從科學上論證了種族平等和民族平等的思想,曾為反對歐美中心主義和種族壓迫進行了堅決鬥爭。

發展歷史

19世紀末,博厄斯從博物學轉向民族學時,正值進化學派和傳播學派針鋒相對之際。傳播學派是西方民族學界中湧現出來的第一個反進化論學派。而博厄斯對兩派學說皆不滿意,均持批評態度,故以批評學派見稱。然而,這一學派批評的重點是L.H.摩爾根和進化學派,他們是以批評摩爾根來反對抽象的社會發展學說。
歷史學派歷史學派
這一學派之所以稱作“歷史學派”,其矛頭也是針對摩爾根的。他們以反歷史主義的實證論和經驗論為基礎,認為只有具體的東西才是歷史的,只有具體的歷史的東西才是可靠的;而任何抽象的和理論的東西都是不可靠的。他們強調對具體事實的描述和記錄,這是歷史的方法;而堅決反對摩爾根所作的理論概括,指出他建立的理論體系過於武斷和穿鑿,是思辨的方法,完全不可取。R.H.羅維所著《原始社會》(1920)一書,就是批評摩爾根的代表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歷史學派開始發生分化。40年代興起的“心理學派”,50年代形成的文化相對論思潮和“新進化學派”,都不能代表或承襲整個歷史學派的傳統。繼博厄斯之後,具有影響的人物有:A.L.克羅伯、羅維、A.A.哥登衛塞、威斯勒、M.J.赫斯科維茨、R.林頓、R.本尼迪克特、M.米德、L.A.懷特、J.H.斯圖爾德等等。但他們的威望都沒有博厄斯那么高。如今,歷史學派已不復存在,存在的只是博厄斯個人的影響和他所培養的一批著名學者,以及這一學派所留下的著作和資料。
基本原理
對各族及其語言文化,人類學類型必須進行具體的全面的研究。
必須研究各民族在文化上的相互影響及共同性。
探討人類及其文化發展的一般規律時,不要被現象的外部點迷惑。
不能把我們的道德標準另一文化類型的各族頭上。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社會理想,自己的道德規範(與文化相對主義觀點像類似)。

各國學派

德國歷史學派

德國歷史學派的先驅為李斯特。此後羅雪爾將以薩維尼(1779~1861)為代表的法學研究中的歷史方法,套用到經濟學方面,奠定了這一學派的基礎。繼之有希爾德布蘭德(1812~1878)和克尼斯(1821~1898),形成了舊歷史學派。1870年後,由於工人運動和各種社會問題的出現,在舊歷史學派傳統的基礎上,形成了以G.von施穆勒為首的新歷史學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L.布倫塔諾(1844~1931)和A.華格納(1835~1917)。20世紀初期從內部批判歷史學派,並促進歷史學派的解體的主要人物有韋貝爾(1864~1920)和桑巴特。
歷史學派歷史學派
19世紀前半葉,英國完成了產業革命,獲得了世界工廠的地位。A.斯密的自由主義經濟學說代表了英國產業資本的利益,而德國還處在封建割據的農業國階段,為了發展德國本國的工業,對來自英國的工業品,必須採取保護貿易政策,並在意識形態上對抗英國的斯密理論。李斯特在《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 (1841)一書中指責英國古典經濟學不強調經濟生活中國民有機體的重要,是“世界主義”和“個人主義”的經濟學。他的國民經濟學則強調經濟生活中的國民性和歷史發展階段的特徵。他反對古典學派的抽象、演繹的自然主義的方法,而主張運用從歷史實際情況出發的具體的實證的歷史主義的方法。在經濟理論方面,李斯特提出發展國民生產力的理論,批判斯密的單純“交換價值”的理論。在經濟政策上則主張採取國民主義和保護主義的貿易政策。李斯特的這種歷史主義的經濟發展階段論,形成了德國歷史學派的傳統和基本特徵。

美國歷史學派

美國歷史學派形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其創始人為人類學家F.博厄斯,這一學派主要盛行於1890年至1930年,但其觀點和方法一直影響到當代美國民族學界。該派以實證主義為其方法論的哲學基礎,主張對具體的文化現象進行詳細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不主張過早地作理論概括。他們宣稱人類學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重建人類發展的歷史;(2)決定歷史現象的類型和它們的歷程;(3)探討文化變遷的動力。19世紀末,正值進化學派和傳播學派針鋒相對之際。博厄斯對兩派學說均持批評態度,但其批評的重點是摩爾根和進化學派。
歷史學派歷史學派
這一學派以實證論和經驗論為基礎、強調對具體事實的描述和記錄,認為這是“歷史的方法”,而堅決反對摩爾根所作的理論概括,認為他的理論體系是“思辨的方法”,完全不可取。
R.H.羅維所著《初民社會》 (1920)是批評摩爾根的代表作。歷史學派也批評傳播學派、尤其反對“埃及中心說’。然而,他們同樣把文比看作是超社會的,否認文化發展的普遍規津、所提出的概念“文化區”、“文化叢”與傳播學派的“文化圈”、“文化層”雖形式不同,實質卻相去不遠。他們認為可將文比分解到最小單位、即“文化持質”,若干文化特質結合構成一個文化叢、與之相適應的地域即“文化區”。
他認為民族學家研究文化應該從文化特質人手。標準文化特質多的地方為文化區中心,屬於獨創;文化特質少的地方為外圍,屬於傳播。博厄斯及其許多追隨者具有鮮明的反種族主義立場、並從科學上論證了種族平等和民族平等思想,曾為反對歐美中心主義和種族壓迫進行了堅決鬥爭。

代表作品

博厄斯的《原始人的心理》(1911)、《人類學和現代生活》(1928~1938),克羅伯的《人類學》(1923)、《超有 機論》,羅維的《原始社會》(1920)、《文化和民族學》,哥登衛塞的《早期文明》(1922),威斯勒的《社會人類學導論》(1929)等。
歷史學派歷史學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