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抗

陸抗

陸抗(226年-274年),字幼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吳國丞相陸遜次子。

陸抗襲父爵為江陵侯,為建武校尉,領其父眾五千人。後遷立節中郎將、鎮軍將軍等。孫皓為帝,任鎮軍大將軍、都督西陵、信陵、夷道、樂鄉、公安諸軍事,駐樂鄉(今湖北江陵西南)。吳鳳凰元年(272年),擊退晉將羊祜進攻,並攻殺叛將西陵督步闡。後拜大司馬荊州牧,卒於官,終年49歲。與陸遜皆是吳國的中流砥柱,並稱“遜抗”,被譽為吳國最後的名將。

陸抗概述圖片來自歷代名人圖

基本介紹

  • 本名:陸抗
  • 字號:字幼節
  • 所處時代:三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
  • 出生時間:226年
  • 去世時間:274年
  • 主要成就:西陵之戰大破晉軍;維護吳國穩定
  • 官職:鎮軍大將軍、大司馬、荊州牧
  • 爵位:江陵侯
人物生平,清白忠勤,壽春救援,西陵破晉,陸羊之交,盡忠職守,去世,人物評價,後世地位,家庭成員,長輩,同輩,配偶,子女,

人物生平

清白忠勤

赤烏八年(245年),陸抗20歲時,孫權任命他為建武校尉,領其父陸遜部眾五千人,駐守武昌。陸遜生前曾與孫權有隙。陸抗葬父,還都謝恩時,孫權拿出以前楊竺告發其父的20條罪狀,與陸抗核實。陸抗逐條對答,為父辯白。孫權聽了陸抗之言,消除了對陸遜的憤怒。
陸抗半身像陸抗半身像
赤烏九年(246年),孫權遷陸抗為立節中郎將,與諸葛恪互換防區,屯守柴桑。陸抗臨走時,其駐地完好無損,諸葛恪到後,儼然若新。而諸葛恪的柴桑駐地卻頗有毀壞,諸葛恪深為慚愧。
太元元年(251年),陸抗還都治病時,孫權召見他,流著淚對他說:“我過去聽用讒言,對你父親在君臣大義上不篤厚,因此虧待了你。我前後責問的材料,一把火燒滅乾淨,不要讓人再見到。”
建興元年(252年),孫權去世,孫亮繼位,拜陸抗為奮威將軍
建興二年(253年),當時執政的權臣諸葛恪被殺,其姻親都受牽連,陸抗因此跟諸葛恪的外甥女離婚。

壽春救援

太平二年(257年),魏將諸葛誕壽春叛魏降吳。吳主孫亮拜陸抗為柴桑督,去壽春接援,敗魏牙門將偏將軍,升為征北將軍。
永安二年(259年),拜鎮軍將軍,鎮守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負責從關羽瀨白帝城段的防務。翌年,假節。
元興元年(264年),孫皓繼位,加陸抗為鎮軍大將軍,領益州牧。
建衡二年(270年)四月,大司馬施績去世,拜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樂鄉、公安諸軍事,駐樂鄉(今湖北江陵西南)。陸抗都督江陵時,賀邵時任吳郡太守,足不出戶,吳郡豪門都很輕視他,在官府大門寫上“會稽雞,不能啼”侮辱他。賀邵於是在句下補上一句:“不可啼,殺吳兒。”於是到陸氏、顧氏的莊園,發覺他們“役使官兵”,連國家軍隊都聽他們指揮。也窩藏逃犯,違法犯紀。賀邵一一舉發,呈報給朝廷,很多豪門因此獲罪下獄。陸抗向皇帝孫皓上表要求,不多久,獲罪的人就又都釋放了。

西陵破晉

鳳凰元年(272年)八月,孫皓召昭武將軍、西陵督步闡。步闡數代為西陵鎮將,倉卒被召,以為失職,且懼怕遭人諂害,遂於九月舉城降晉,送侄步璣赴洛陽為質,晉武帝詔命步闡為都督西陵諸軍事、衛將軍。十月陸抗聞訊,急遣將軍左奕吾彥蔡貢等部進圍西陵。晉武帝則命荊州刺史楊肇到西陵接應步闡,命車騎將軍羊祜率步兵5萬進攻江陵(今屬湖北),令巴東監軍徐胤率水軍進攻建平(郡治秭歸,今屬湖北)以救援步闡。
陸抗陸抗
陸抗為避免腹背受敵,命吳西陵各軍自赤溪至故市(今湖北宜昌)構築高牆,內用以圍困步闡,外則抵禦晉援軍,卻不急於攻打西陵城。吳軍晝夜築圍,異常辛苦,諸將都說:“現在以三軍精銳,急速進攻步闡,等到晉軍救援前來,步闡一定已被攻克。何必勞累修築圍牆,讓士兵和百姓困苦不堪呢?”
陸抗回答說:“這座城池城牆堅固地勢險要,城內糧草充裕,而且所修繕的防禦工事和配置的防禦器械,都是我以前詳細規劃安排的。現在我們反過來去攻打,既不能很快攻克,且北方救兵一定要趕來,敵人來後我們沒有防備,則里外受敵,以什麼抵抗他們呢?”諸將都想急於攻打步闡,陸抗總是不答允。宜都太守雷譚要求極為懇切,陸抗為了使眾將信服,便聽任他們去攻打一次。進攻果然不利,防禦圍牆由是得以完工。
此時陸抗坐鎮樂鄉(今湖北松滋東北),欲親赴西陵督戰。吳諸將聞羊祜率五萬晉軍進至江陵,皆請陸抗至江陵督戰。陸抗則以為:“江陵城池堅固兵力充足,沒有什麼擔憂的。假如敵人攻占江陵,也一定防守不住,我們所受損失很小。但如果讓西陵與敵人聯結起來,則南山諸族夷人都將騷動擾亂,則我憂慮的事情,就不是一下子說得清楚的。我寧願放棄江陵而奔赴西陵,何況江陵十分牢固!”遂奔赴西陵。
當初,江陵平坦廣寬,道路通暢。陸抗任命江陵督張鹹作大堰以阻水,用以水淹敵軍。羊祜卻乘機欲用船運糧草往江陵,並揚言要破壞堰壩,以救步闡。陸抗命江陵督張鹹毀壞堰壩,阻斷晉軍水上糧道,而諸將卻不解,以至屢諫不聽。羊祜聞堰壩已毀,只得改用車運糧,延時費力,致主力不能速進。
十一月,晉楊肇率援軍到西陵,巴東監軍徐胤率水軍至建平。陸抗分令張鹹固守其江陵,派公安督孫遵於長江南岸機動,防備羊祜軍南渡;水軍督留慮、鎮西將軍朱琬攔截晉徐胤水軍順流東下;自率大軍憑據長圍與楊肇對峙,以待戰機。時吳將朱喬、都督俞贊叛逃。陸抗說:“俞贊是我軍中的老辦事人員,知道我方虛實底細的人,我常擔心夷兵素不精練,如果敵人攻圍,必定先從夷兵防守處下手。”於是連夜調整部署,把該地防軍全部換上了善戰精兵。次日,楊肇果集中攻擊原吳兵防區弱處,陸抗即命吳軍反擊,矢石雨下,晉軍大敗。
十二月,楊肇計窮,乘夜逃走,陸抗本欲率眾追擊,因慮步闡出城襲擊,遂擂鼓,佯作追擊。楊肇大懼,丟棄鎧甲潰逃,陸抗派輕兵追之,晉軍慘敗。羊祜各軍亦各自撤兵。陸抗轉兵攻克西陵,俘殺步闡及其部屬數十人,皆誅三族,其餘脅從者數萬皆赦之。
此戰,陸抗指揮若定,先打破晉軍分進合擊之勢,用次要兵力牽制晉軍主力,用主力圍城打援,終於擊敗晉軍,攻克西陵。陸抗入城後,修治城圍,然後東還樂鄉。陸抗雖立大功,卻“貌無矜色,謙沖如常,故得將士歡心”。因功加拜都護。

陸羊之交

這時吳國國勢雖已衰退,但仍有一定的實力,特別是荊州尚有陸抗這樣的優秀將領主持軍事。於是對吳軍採取懷柔政策,每次兩軍交戰,羊祜都預先與對方商定交戰的時間,從不搞突然襲擊。對於主張偷襲的部將,羊祜用酒將他們灌醉,不許他們再說。羊祜的部隊進入吳國境內,收割田裡稻穀以充軍糧,但每次都要根據收割數量用絹償還。羊祜常會集部隊在江沔一帶遊獵,但範圍往往只限於西晉境內。如有禽獸先被吳國人所傷而後被晉兵獲得,羊祜命令一律送還。於是一時晉、吳兩國和睦相處,相安無事。
陸抗陸抗
一次陸抗生病,羊祜派人送藥給他,並說:“這是我最近自己配製的藥,還未服,聽說您病了,就先送給您吃。”吳將怕其中有詐,勸陸抗勿服,陸抗不疑,並說:“羊祜豈鴆人者”!仰而服下。
對於羊祜的這些作法,陸抗心中很清楚,所以常告誡將士們說:“彼專為德,我專為暴,是不戰而自服也。各保分界而已,無求細利”。吳主孫皓聽到陸抗在邊境的做法,很不理解;就派人斥責他。陸抗回答:“一邑一鄉,不可以無信義,況大國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於祜無傷也”。孫皓無言以對。

盡忠職守

孫皓稱帝後,荒淫殘暴,胡作非為。陸抗雖遠駐西陵,但是聽說朝政混亂,深為憂慮,曾多次上書。
建衡二年(270年),駐樂鄉(今湖北江陵西南)後,便上書說:“為臣聽說君主德行相等,而民眾多者勝過民眾少者,國力相等,則安定之國制服混亂之國,這大概是六國所以被強秦兼併,西楚所以為漢高祖打敗的原因罷。如今敵國跨據四方,並非只有關右之地;割據九州,豈只鴻溝以西的土地而已。我國外無盟國可援,內無西楚那樣強大,政務缺乏生氣,百姓不得安定,而議論國事者所依恃的條件,只不過大江高山,圍隔著我國的疆域,這不過是守衛國家最次的條件,不是明智之人首要考慮的事情。臣下常常追憶戰國各國存亡的跡象,近觀劉漢王朝滅亡的徵兆,考證典籍,應驗實事,深夜撫枕不能入睡,面對飯菜忘記進餐。從前匈奴未被破滅,霍去病辭卻皇上為他所造府第;漢朝治國之道未得完美,賈誼為之悲哀哭泣。況且我為王室血緣所出,世代蒙受光榮的恩寵,個人的身名安危,與國家休戚相關,生死離合,義無苟且,早晚憂慮,想到這些就十分心痛。奉事君上的道義在於犯顏直諫而不欺瞞,身為臣下的節操不在屈膝卑躬而殉節,謹陳當今急務十七條如左。”十七條失去原本,故此不作記載。
當時宦官何定把持大權,干預朝政。陸抗上書說:“為臣聽說創建國家、繼承家業,不用小人,聽小人譖讒,用奸邪之才,《堯典》對此作過告誡,因此詩人為此寫詩怨刺,仲尼為此而嘆息。春秋以來,降至秦漢,朝代滅亡之徵兆,沒有一個不是由此而起。小人不明治國之道理,見識淺陋,即使他們竭盡心力保全名節,也不能勝任,更何況這類人向來頗存奸邪之心,愛憎情感變化無常!如果害怕失去他們,則此類無所不至。如今委他們以朝廷重任,借他們以專制權威,還希望出現和樂的盛世之音,清明純正的社會風氣,這是絕不可能之事。如今任職官吏,特殊才能者雖少,然而他們或是王室貴族的後代,自小受到道德教化的浸染,或是清苦自立之人,其資質才能值得任用,自然可以根據他們的才幹授官任職,以此抑制、黜退小人,然後社會風氣才可純淨,朝中政務不致沾污。”但不為吳主孫皓採納。
孫皓用諸將之策,多次令吳軍入侵晉國邊界,使百姓疲弊。陸抗認為有弊無利,便於公元272年(鳳凰元年)上書說:“為臣聽說《周易》重視順應時勢,《左傳》讚美伺機進擊,所以夏桀罪孽甚多商湯王才出兵討伐,商紂荒淫暴虐周武王才授鉞出征。如果時機不到,則商湯王寧肯被囚禁於玉台作憂傷的思慮,周武王寧願在孟津撤軍而不作輕妄舉動。如今我們不致力於富國強兵,勤勉農耕廣積糧食,讓文武人才得以施展運用,百官衙門公署不得玩忽職守,使黜陟分明以激勵各級官吏,使刑罰得當以表明勸懲獎抑,以道德教育各級官吏,用仁義安撫全國百姓,然後順承天命,利用時機,席捲天下。如果聽任諸將捨身求名,窮兵黷武,功輒耗費數以萬計的國家錢財,使士卒困苦憔憊,敵人並沒有因此衰敗,而我們自己卻已睏乏不堪!如今只去爭取帝王的資格,而被小小利益遮障雙眼,這是臣子的奸惡,不是為國之良策。過去齊、魯兩國交戰三次,魯國勝了兩次而很快就滅亡了,這是什麼原因?因為兩國大小實力強弱不同。何況如今用兵征戰所獲得的戰果,還不能補償所遭受的損失。況且依仗兵力沒有人民的支持,這是古代已有的明鑑,實在應暫停出兵征戰的計畫,來積蓄軍民的力量,靜待時機,就不會有什麼悔恨的事發生。”但孫皓依舊不採納。
陸抗陸抗
後陸抗聞武昌左部督薛瑩征被捕下獄。陸抗上書說:“才德出眾者,國家之瑰寶,社稷之財富,各種政務有了他們才有條理秩序,四方人才有了他們才能教化成德。已故大司農樓玄、散騎中常侍王蕃、少府李勖,都是當世優異人才,一代顯著人士,他們起初蒙受主上恩寵,從容任官行職,而後來不久即被誅殺,有的被滅族絕嗣,有的被棄荒遠之地。《周禮》上有赦免賢人之刑法,《春秋》里有寬恕善人的義理。《尚書》有言:‘與其殺害無辜,寧可違犯成法’。王蕃等罪名尚未被確定,即被處以死罪,他們心懷忠義,卻身遭極刑,豈不令人心痛!且受刑死去,本已無知覺,竟然還要將其焚屍揚灰,拋屍流水,露屍水邊,恐怕這並非先王之正典,或許為甫侯立法時所要戒免。因此百姓哀痛驚懼,士民同悲。王蕃、李勖已死,後悔已來不及,我誠懇地希望陛下赦免樓玄出獄。而近聞薛瑩又遭逮捕。薛瑩的父親薛綜曾為先帝獻策,輔佐過文皇帝,到薛瑩繼承父業,注意品行的修養,如今坐罪,實屬可以寬恕。為臣擔心有關主管官員不知事情詳情,如再將他殺害,更加失去百姓的期望,乞求主上施恩,原諒赦免薛瑩的罪過,哀憐眾犯,清澄法綱,則是天下的幸事。”
陸抗雖多次上疏陳言,以匡不逮。但均不為孫皓採用,陸抗鞭長莫及,也只好恪盡職守,慎保邊圉。
鳳凰二年(273年)三月,拜大司馬、荊州牧。
鳳凰三年(274年),晉武帝復任王濬益州刺史,命其在巴蜀大量建造戰船,訓練水軍。使吳國受到嚴重威脅。一些大臣深感憂慮。
七月,陸抗病重。陳西陵利害,勸施仁治,重守西陵,以應急變。孫皓對此依舊置之不理。

去世

同年秋,陸抗病逝,子陸晏嗣。陸晏與陸景、陸玄、陸機、陸雲分領陸抗之兵。其中陸機、陸雲皆為西晉著名的文學家。
陸抗死後,吳國再無良將。天紀三年(279年)十一月,晉軍伐吳,晉龍驤將軍王濬率水陸大軍沿江而下,其作戰方略與陸抗所憂慮的完全一樣。

人物評價

陸凱:姚信、樓玄、賀邵、張悌、郭逴、薛瑩、滕脩及族弟喜、抗,或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楨幹,國家之良輔。
陳壽:抗貞亮籌乾,鹹有父風,奕世載美,具體而微,可謂克構者哉!
吾彥:道德名望,抗不及喜;立功立事,喜不及抗。
陸機:大司馬陸公以文武熙朝,賢諸葛之言而割情慾之歡,感陸公之規而除刑政之煩,陸公以偏師三萬,北據東坑,深溝高壘,案甲養威。反虜踠跡待戮,而不敢北闚生路,強寇敗績宵遁,喪師大半,分命銳師五千,西御水軍,東西同捷,獻俘萬計。信哉賢人之謀,豈欺我哉!自是烽燧罕警,封域寡虞。陸公沒而潛謀兆,吳釁深而六師駭。
陸云:烈祖丞相邵侯、顯考大司馬武侯,明德睿哲,沉雄特秀,固上天所以繼跡,前其惠成顧者也。”“武侯以光遠之度,襲重規之范,宣朗之明,照曾暉之景。故寅亮樞極,則萬物淳曜,緝熙有邦,而宇內恪居。及至中葉,亂曰虎臣,綏援既集,而大難時弭;德濟封域之內,威揚函夏之表,遂仍世作宰,焜耀祖業,車實襲軌,裘不改帶,元勛昺於光國,洪烈著於隆家,考德計功,比之前代,未有茂於此者也。
習鑿齒:抗見國小主暴,而晉德彌昌,人積兼己之善,而己無固本之規,百姓懷嚴敵之德,闔境有棄主之慮,思所以鎮定民心,緝寧外內,奮其危弱,抗權上國者,莫若親行斯道,以侔其勝。使彼德靡加吾,而此善流聞,歸重邦國,弘明遠風,折衝於枕席之上,校勝於帷幄之內,傾敵而不以甲兵之力,保國而不浚溝池之固,信義感於寇讎,丹懷體於先日。豈設狙詐以危賢,徇己身之私名,貪外物之重我,闇服之而不備者哉!
張預:孫子曰:“城有所不攻。”抗違眾議而不攻西陵。又曰:“上兵伐謀。”抗決堰以破羊祜之策。又曰:“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抗以舊將易吏兵是也。
何充:所謂陸抗存則吳存,抗亡則吳亡者。
呂祖謙:後世不察權以計謀自立,而區區欲效權之畫江為守,是不察夫形勢甲兵之最弱也。古人惟陸抗知此。抗言於孫晧曰:‘長江峻川,限制封域,乃守國之常事,非智者之所先。’審抗此言,則當時之形勢為不足言,而所謂智者所先,則有道也。抗可謂善論孫氏形勢者矣。
葉適:陸抗討步闡,軍營更築嚴圍,自赤溪至故市。內以圍闡,外以拒冦。晝夜催切,如敵已至。於徐晃解樊圍事,已互見之。蓋智勇相遇,各盡其力,不恃敵之不敢救。一旦遁退如諸葛恪,自取喪敗也。抗又言:“德均則眾勝寡,力侔則安制危。庶政陵遲,黎民未乂,而議者徒以長川峻山限帶封域,此乃書傳之末事,非智者之所先也。”善哉,與司馬侯、吳起合矣。陸氏信才父子也。
陳元靚:謇謇直氣,英英孫子。江漢得心,峴山傳美。平東自代,慱物誠志。伐吳之籌,寢疾已。
《陸氏祖德頌》:長子抗才亦宰輔,都督荊襄鎮羊佑。興吳事業父子謀,赫赫威名震千古。

後世地位

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吳大司馬荊州牧陸抗”。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太尉槐里侯皇甫嵩,魏徵東將軍晉陽侯張遼,蜀前將軍漢壽亭侯關羽,吳偏將軍南郡太守周瑜、丞相婁侯陸遜,晉征南大將軍南城侯羊祜、魏太尉鄧艾,蜀車騎將軍西鄉侯張飛,吳武威將軍南郡太守孱陵侯呂蒙、大司馬荊州牧陸抗,晉鎮南大將軍當陽侯杜預而已。
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陸抗。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陸抗亦位列其中。

家庭成員

長輩

外公:孫策
父:陸遜
母:孫氏,孫權侄女,孫策女

同輩

兄:陸延,早夭

配偶

張氏,張承諸葛瑾女之女,張妃妹,陸景生母。

子女

陸晏,陸抗長子。被封為裨將軍、夷道監,父死後領父兵。280年,晉軍伐吳,克夷道被殺。
陸景,字士仁,陸抗次子,尚公主,拜騎都尉,封毗陵侯。父死後領其兵,拜偏將軍、中夏督。與兄一起為王濬別軍所殺(280年)。
陸玄,陸抗三子,父死後領其兵。
陸氏,陸機姐,顧謙
陸機,字士衡,陸抗四子,父死後領其兵。西元303年時任西晉大將軍司馬穎右司馬。304年在八王之亂被誣謀反,夷三族。
陸雲,字士龍,陸抗五子,父死後領其兵,西元303年時任西晉清河內史。在八王之亂被殺。
陸耽,陸抗六子。西元303年時任西晉平東祭酒,與兄機、雲在八王之亂被殺。
陸氏:陸抗幼女,273-274年間夭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