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學技術,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社會保障,交通運輸,歷史文化,名優特產,風景名勝,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邵陽縣屬楚國。
![邵東市 邵東市](/img/1/dd6/QY4gTM2MjNmBjZ4cjZ0kDMkFmZlhjNmVjYmJGNmBDNhZWYhVjMwMDO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邵東古涼亭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分封,設郡縣,邵陽縣屬
長沙郡。
西漢初年,邵陽縣屬
長沙國昭陵縣。西漢武帝
元朔六年(前123年),改昭陵縣屬
零陵郡。平帝元始五年(5年),置昭陽侯國於今黃陂橋鄉同意村,仍屬零陵郡。
東漢,改昭陽侯國為昭陽縣。
隋文帝
開皇元年(581年),隋朝廢邵陵郡,改名為邵陽縣,又將縣治從余家橋遷到今邵陽市。隋代屬
潭州管轄的邵陽縣,範圍十分廣大,大體上相當於現今的邵東、邵陽市、邵陽縣、新邵縣、
隆回、
城步、
新寧、
武岡、綏寧、洞口。隋煬帝時,邵陽縣為肖銑所占,邵陽縣改稱建州。
唐代,高宗改建州為南梁州。唐太宗復改南梁州為
邵州。唐玄宗又改邵州為邵陽郡。唐肅宗又改邵陽郡為邵州,屬
江南道管轄。
五代,
天福年間曾一度改邵州為
敏州,邵陽縣為敏政縣。然為時很短,旋即改為邵州,敏政縣為邵陽縣,屬湖南道武安軍管轄。
明朝,邵陽縣隸屬湖南道寶慶府。
民國六年至民國七年(1917年到1918年),即
護法運動前後,寶慶府改為寶慶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寶慶縣改為邵陽縣。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全湖南劃為九個行政區(
湖南省行政督察區),邵陽為第六行政區。
1949年10月10日,邵陽獲得解放,隨即成立邵陽縣人民政府。
1952年,析置邵東縣,因縣境全境屬於老
邵陽縣東鄉,故名。2月16日,邵東縣從原邵陽縣析出,屬
邵陽專(地)區。
1977年,劃屬漣源地區。
1983年8月,實行市帶縣體制,邵東縣又從
婁底地區劃出,改屬邵陽市管轄。
2019年7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批覆同意撤銷邵東縣,設立縣級邵東市,以原邵東縣行政區域為邵東市的行政區域,
邵東市人民政府駐大禾塘街道興和大道288號。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2年2月16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批准,正式成立邵東縣。邵東縣成立後,轄17個區(縣轄區),499個鄉和兩市鎮、范家山、佘田橋、廉橋4個鎮。
1955年,邵東縣撤區並鄉,邵東縣劃為55個鄉和兩市鎮。
1958年,邵東縣將板橋、石橋、雞籠、蔣河橋及高崇山鄉的大部分劃入邵陽市,並將界嶺街雙峰管轄的一邊及腰鋪等地劃入邵東。
1958年10月,邵東縣撤鄉鎮,建立17個人民公社。1961年,全縣調整為8個區、73個公社、3個城市公社、7個國營農林場。
![邵東市 邵東市](/img/6/025/AMkV2N1IDO5UmZwUWNmVjMyIWZldjN4QTZlRTO0UzY4YGO0IWZkJj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邵東縣地圖
1962年11月,邵陽市高崇山公社的大部分和雞籠、蔣河橋、板橋復劃歸邵東縣。同時,邵東縣調整為9個區、80個人民公社、1個鎮。
1963年,將邵陽縣高塘、橫板、馬土皂3個大隊劃歸邵東縣。
1965年,邵東調整為9個區、43個人民公社、1個鎮。
1969年,邵陽縣山東大隊劃入邵東縣。
1970年,新邵縣合心、萬富2個大隊劃入邵東縣。
1977年,高崇山、雞籠2個公社劃入邵陽市。
1983年8月4日,邵東撤銷牛馬司、佘田橋、廉橋3個鄉,設定3個鎮。
1984年2月8日,邵東把人民公社改為41個鄉和1個區級鎮。
1984年12月29日,邵東撤銷仙槎橋、范家山、火廠坪3個鄉,建立3個鎮。
1985年3月9日,板橋、蔣河橋兩個鄉劃歸邵陽市郊區管轄。全縣轄17鎮8鄉1場3個街道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
2013年,邵東轄16個鎮,9個鄉,3個街道,961個行政村,53個社區。下轄:大禾塘街道、兩市塘街道、宋家塘街道、廉橋鎮、黑田鋪鎮、牛馬司鎮、范家山鎮、九龍嶺鎮、仙槎橋鎮、火廠坪鎮、佘田橋鎮、靈官殿鎮、團山鎮、砂石鎮、流光嶺鎮、流澤鎮、魏家橋鎮、野雞坪鎮、楊橋鎮、水東江鎮、黃陂橋鄉、雙鳳鄉、周官橋鄉、簡家隴鄉、堡面前鄉、石株橋鄉、界嶺鄉、斫曹鄉、皇帝嶺林場。
2015年,根據邵東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范家山鎮與牛馬司鎮成建制合併設立牛馬司鎮;黃陂橋鄉、大禾塘街道成建制合併設立大禾塘街道;石株橋鄉、靈官殿鎮成建制合併設立靈官殿鎮。本輪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邵東縣減少3個鄉級建制。
區劃詳情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邵東市境內屬湘中丘陵地帶,為浸融蝕地貌。丘崗地占全市總面積的61.18%,山地占21.69%,平原多為溪谷平原,僅占10.85%。地勢南北崛起向中部傾斜,中部抬升向東西兩向成階梯式傾斜,成為境內三大水系的分水嶺。邵東處雪峰山和南嶺山系之間的過渡地帶,境內丘崗谷地遍布,伴有低丘小平原和若干小型盆地,地勢為地南北山地崛起,中部抬升向東西傾斜。
氣候
邵東市域處亞熱帶季風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春多陰雨,夏暑期長,秋多乾旱,冬寒期短。年日平均氣溫16.6℃。年平均無霜期270天。年平均降水量1150—1350毫米。春季時冷時暖,氣溫變化幅度大,多低溫陰雨,間有雷雨大風,夏季暑熱期長,氣溫高,日照多,多雷陣雨,時有乾旱。秋季天氣晴暖,少雨,晝夜溫差大。冬季濕冷、嚴寒期短,間有霜雪、冰凍。
水文
邵東市境內有
蒸水、
邵水、
測水,分別發源於石株橋、雙鳳、砂石,呈放射狀向東、西流出縣境,注入湘、資二水。
邵水曹家壩以上稱
桐江,古稱雲泉,系
資江一級支流。源出雙鳳鄉回龍峰西北岩凼里,向東北流28 3千米至棠下橋處,河寬15米,河床為泥沙,有大小支流81條,流域面積大於10平方千米的34條。
蒸水又名草河,古稱承水。發源於石株橋鄉鄭家沖。北流經靈官殿至佘田橋,東折經水東江,於南塘村石馬灣出縣境,經衡陽入湘江,屬湘江一級支流。縣內流域面積563.7平方千米,流程66千米,坡降1.69‰。大小支流98條,流域面積大於10平方千米的支流20條。
測水為
湘江二級支流。發源於砂石鄉煙德沖,西北流經烏龍巖、砂石注流光嶺水庫,再折東北往雙江橋,於香花樹出縣境,入湄水。縣境內流域面積3517平方千米,流程263千米,坡降2.24‰,有大小支流42條,其中流域面積大於10平方千米的12條。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動物資源
礦產資源
邵東市境內資源豐富,礦產以煤、
石膏為主,已探明煤儲量4000萬噸,石膏儲量3.2億噸左右,煤和石膏儲量均居全省前列。還有錳、鉛、鋅、鈾、鐵、
矽砂、
重晶石、塑性粘土、
石灰石等。
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邵東市常住人口為1038416人。
截至2021年底,邵東市總戶數37.29萬戶,常住人口101.0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8.34萬人,鄉村人口42.73萬人,城鎮化率57.72%。截至2022年6月,邵東市有人口134.5萬。
政治
經濟
綜述
2022年,邵東市實現
生產總值721.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5.1%。其中:
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63.8億元,增長3.8%;
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73.9億元,增長7.5%;
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83.8億元,增長3.8%。一二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8.8:38:53.2。全社會用電量21.7億度,增長6.2%;工業用電量8.6億度,增長2.9%。服務業持續恢復,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16.72億元,增長16%,利潤總額1.09億元,稅金及附加0.098億元,應交增值稅0.13億元,從業人員平均人數7009人。
2022年,邵東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3%。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8%,製造業投資增長18.6%。施工項目個數489個,本年新開工257個,本年投產266個。
2022年,邵東市完成財政總收入32.53億元,同比增長3.53%,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3.37億元,增長22.36%;上劃中央收入8.14億元,下降17.44%;上劃省級收入1.02億元,下降58.7%。全市一般預算支出79.36億元,增長9.3%,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7.2億元,下降1.91%;教育支出12.81億元,增長2.8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1.03億元,增長8.24%;衛生健康支出10.73億元,增長6.87%,交通運輸支出3.29億元,增長13.45%。
第一產業
2022年,邵東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0.04億元,同比增長3.9%。其中:農業70.4億元,增長2.7%;林業0.95億元,增長58.6%;牧業29.2億元,增長5.4%;漁業5.8億元,增長1.3%;農林牧漁服務業3.7億元,增長9.4%。糧食產量44.98萬噸,下降0.44%;蔬菜產量54.5萬噸,增長2.5%;油料產量5.1萬噸,增長4.4%;菸葉36噸,下降3%。生豬生產總體平穩,生豬出欄84.4萬頭,存欄53.97萬頭,能繁母豬5.25萬頭。牛出欄0.96萬頭,下降2%。羊出欄3.34萬頭,增長3.6%。家禽出籠460.76萬羽,增長2.2%。
2022年,邵東市農林牧漁業用電量2025萬千瓦時,大力整治農田拋荒,推進糧食擴面增產,糧食播種面積6.89萬公頃,增長0.27%;糧食總產量44.98萬噸,下降0.44%。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91.9萬千瓦時,實施土地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2個,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8.26萬畝。
第二產業
2022年,邵東市規模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1.87%,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8.2%,新增規模工業企業98家。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下降0.81%,股份制企業增長7.86%。工業產品銷售產值增長11.9%,銷售率99.28%。
![邵東市 邵東市](/img/d/332/UDOjdzM2EmN5ATZiZWM1UWZwMWY4ITYmF2Y3Q2MmNGMlBjM3IjM4kjM1ETO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邵東市
2022年,邵東市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78億元,增長57.48%。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313.12萬平方米,增長5.72%,房屋建築竣工面積366.67萬平方米,增長8.79%。
第三產業
2022年,邵東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5.08億元,同比增長2.3%。分區域看,城鎮實現零售額279.1億元,增長2.1%,鄉村實現零售額35.99億元,增長3.1%。分行業看,批發業實現零售額30.8億元,增長2.1%,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41.97億元,增長2.5%,住宿業實現零售額7.18億元,增長2.3%,餐飲業實現零售額35.1億元,增長0.5%。限額以上實現零售額129.2億元,增長7.8%,限額以下實現零售額185.8億元,增長-1.3%。
2022年,邵東市實現進出口總額148.76億元,同比增長21.43%,其中出口141.6億元,增長17.72%,進口7.13億元,增長223.77%。實際到位內資129.3億元,增長6.6%。實際利用外資2230.7萬美元,增長503.8%。
2022年,邵東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645.79億元,比年初增加85.15億元,增長15.19%。貸款餘額415.93億元,比年初增加43.7億元,增長11.74%。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2022年,邵東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17.94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30.2%。授權專利803件,其中發明專利77件。
教育事業
2022年,邵東市高中(包括職業高中)在校人數24984人,國中在校人數為48230人。幼稚園在園幼兒人數23407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國小畢業生升學率達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3.28%,落實義務教育保障資金11132萬元,發放中職國家助學金223.9萬元。
文化事業
截至2022年底,邵東市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24個,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75%,有線電視用戶1.93萬戶。檔案館1個,已開放各類檔案6.6萬卷。
醫療衛生
截至2022年底,邵東市有醫療衛生機構801個,其中醫院16個,衛生技術人員4984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103人,註冊護士2184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個,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衛生技術人員79人,衛生監督檢驗機構1個,衛生監督檢驗機構衛生技術人員28人。醫院、衛生院擁有床位數6264張,其中鄉鎮衛生院床位數1358張。
體育事業
截至2022年底,邵東市有體育館6座,游泳池9個,運動場76個。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42.5萬人,開展全民健身項目15項次,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20個。
社會保障
2022年,邵東市城鎮新增就業人員517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23%以內,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為5105人。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職工人數10.9萬人。參加工傷保險職工人數8.42萬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3.78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101.42萬人,下降4.7%,獲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鎮居民人數為3305人,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經費0.1735億元,獲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農村居民人數為2.4787萬人,發放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經費0.8796億元。提供住宿民政機構床位數2022張,其中養老機構床位數2016張。提供住宿民政機構收養人數1202人,其中養老機構服務人數1200人。
交通運輸
邵東市城內
洛湛鐵路橫貫東西,
國道320線、S315、滬昆高速潭邵段(G60)和
衡邵高速(S80)貫通全境,
洛湛鐵路婁邵段新建複線工程在2016年1月完成、
懷邵衡鐵路邵陽到邵東段四線並行、新
邵東火車站在2016年1月26日開通運營。縣鄉公路交織成網,每100平方千米通車公路密度居邵陽各縣首位,實現了村村通公路。2016年,邵東提質改造農村公路159千米。
2022年,邵東市實現客運量1946萬人次,同比增長12%;旅客周轉量8.34億人千米,增長8%;貨運量3375萬噸,增長45.1%;貨物周轉量22360萬噸千米,增長45.6%。
歷史文化
邵東花鼓戲的形成由初期一旦一醜的對子花鼓發展成“三小戲”,清末民初,逐漸進入“多行旦”階段,步入劇種形成的成熟期。
![邵東市 邵東市](/img/2/716/AM3IDMzEDMkJGNkF2M0IGZjVzYwgDZzM2NhJDN0IjZwMjYmBTM1YWO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邵東花鼓戲
邵東花鼓戲的表演與音樂風格屬東路流派,其唱腔豐富,曲牌眾多,獨具藝術特色,形成了以川調類、牌子類和小調類三種聲腔融合一體的音樂體系,有些曲調已具板式形態。
邵東花鼓戲藝人先後繼承、整理、移植和創作大小劇目300多個,邵東花鼓戲《磨豆腐》《打鳥》《摸泥鰍》《爐火更旺》《金釧會》。邵東花鼓戲為省級非遺保護代表性項目。
清末,邵東有資東書院、稽古書院、楊塘書院三大書院。這三大書院無疑奠定了邵東早期教育的基礎,是邵東近現代教育發展的雛形。楊塘書院是邵東一中、邵東三中兩所省示範性高中的前身,也是邵東現代教育的發源地之一。
名優特產
邵東玉竹,又名尾參。為該市原產地域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玉竹以根入藥,性平味甘,具有養陰清熱、生津止咳等功效。
![邵東市 邵東市](/img/c/e18/QOmVTZjFjMiRDZihzM3QjM0ITZ4czY1UWY3YzM4EjN4kTM4YWM1Ej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玉竹(尾參)
寶慶豬血丸子,亦稱血粑,是邵陽的傳統食品,始於清康熙年間,民間歷代相傳。
黃花菜(邵東黃花菜),又名萱草、金針菜、安神菜、忘憂草,為單子葉植物綱百合科萱草屬縮根多年生草木本植物,其花蕾是中國的名特蔬菜,具有較高營養價值和藥用保健價值。
風景名勝
邵東市境內旅遊資源有唐代名士申太芝所居之大雲山、唐肅宗御筆欽題的佘湖山、宋濂溪周子洗墨(周敦頤)的九龍嶺,昭陽候城遺址,畔塘水庫煙竹岩、明代建築群蔭家堂、朋山塘古屋、洪橋、水東江長道沖千年古楓群及佘湖山古寺佛地農興堂的希其坳等。
昭陽公園位於湖南省邵東城西部、滬昆高速公路邵東入口處以南。坐落於宋家塘街道辦事處軟塘村、麥子口村、新輔台社區地段,東臨東方家居廣場,南為格林春天住宅小區。公園一共占地730畝,共分為五大景觀元素,主要景區包括入口引導區、文化遊樂區、休閒娛樂區、植物觀賞區、運動康體區等五大功能區。
![邵東市 邵東市](/img/7/279/AMlRWM1UjYwEzM5czMjVTYihjN0cTOyQjZ0MDM0YjYhRWZiZmYmFG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昭陽公園
賀綠汀故居位於邵東九龍嶺鎮新庵堂村,南面與第四村民小組的民居相連,北距賀家老院子350米。故居圍牆邊有小池塘,池中水波灩瀲;故居前後各有一座小山坡,山上茂林修竹,四季常青。
![邵東市 邵東市](/img/e/acf/AZiBjMmNTNkhDO2QWN0gTOlJGZ0EDNjNWZjNzYjZGOjJTM5IGMxYD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賀綠汀故居
嚴怪愚故居位於邵東市九龍嶺鎮李老橋村。
古奇洞位於邵東東南約15千米外的雙鳳鄉。古奇洞有十大(過去說八景)自然景觀:第一景,雙龍搶寶。第二景,石船夜渡。第三景,仙石險墜。第四景,鞭石架橋。第五景,天馬橫江。第六景,雷祖晚照。第七景,犀牛踏石。第八景,雙鳳朝陽。第九景,白龍獻技。第十景,高山平湖。
![邵東市 邵東市](/img/3/392/AN0IGN4UzM5UGN2UDN1cDZllDOiZTOkF2MxI2YxIGZ4YGZlVDOhVz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古奇洞十景
![邵東市 邵東市](/img/a/c62/QOzUjMlFDZ3IzY0EGN5QGOygjN2gzY3MWN0ITOzAzYmRmZzMWZjJz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古奇洞十景
大雲山風景區
大雲山脈位於邵東、衡陽、祁東三地交界處,是衡山山脈的南方余脈。最高主峰——小雲山坐落於邵東市東南邊陲的堡面前鄉,俗名大牛山,別名耶姜山,又名白雲峰,屬南嶽七十二峰之一。區內地形逶迤,奇峰突兀,動植物資源豐富。 主要景點:地中縫,南天柱,一線天,鴨婆石,堅根石,青蛙石,雞冠峰,姊妹石,獅子石,道士石,烏龜洞。
昭陽侯國故城遺址即位於邵東市黃陂橋鄉同意村,遺址呈長方形,東西寬250米,南北長350米。四周保存有夯土城牆,城牆殘長約100米,寬5至8米,高3至4米,夯層厚0.3米,四角有城樓台基。曾出土青銅劍、鐵刀、方格紋陶罐、磚、瓦等物件。
著名人物
蔡鍔,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寶慶(今邵陽),原邵東蔣河橋人,1882年12月18日出生,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軍事家。
賀綠汀(1903年—1999年),原名賀安卿,又名賀抱真 、賀揩等,湖南邵東市九龍嶺人,1999年4月27日在上海逝世。早年參加湖南農民運動和廣州起義,曾任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全國文聯第四屆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第二、三屆副主席,第五、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
袁國平(1906年—1941年),民國三十年(1941年)1月12日,在“皖南事變”中逝世。湖南寶慶(今邵東)人。原名袁幻成,又名袁裕,字醉涵,筆名最寒。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紅軍第1方面軍政治部代主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後方辦事處政治部主任等職。
賀金聲(1853年—1902年)邵東檀山鋪人,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被湖南巡撫殺害於青樹坪。曾舉“大漢滅洋軍”義旗,組義軍十萬餘人,聲震南方數省。
匡互生(1891年—1933年),名濟,字人傑,別名日休、務遜。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九月三十日,出生於邵陽東鄉天台山(今邵東市廉橋鎮豐足村),參加辛亥革命,跟長沙革命軍攻巡撫衙門,是五四運動天安門大會和會後遊行的三位主要組織者之一。民國八年(1919年)年夏畢業於北京高等師範數理部,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月22日病逝於上海。
謝伯俞(1905年-1927年),民國十六年(1927年),他與李大釗等同時被軍閥
張作霖殺害,邵東市人。在長沙求學時,結識了毛澤東、楊開慧,並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在北師大求學時,受到李大釗的器重,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國共合作時,當選為國民黨特別市委部執行委員。
李壽軒(1906年—1984年),湖南省寶慶(今邵東)市人。民國十四年(1926年)在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當兵,參加了北伐戰爭。民國十七年(1928年)參加平江起義,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五縱隊十二大隊中隊長、大隊長,紅三軍團第四師團長,紅八十一師參謀長,紅二十七軍參謀長。參加了長征。
謝偉(1908年—1995年),號顯槐,出生於清光緒三十八年(1908年),廉橋長安村人,民國時期文化名人。
嚴怪愚(1911年—1984年),本名嚴正,湖南邵陽人,民國十七年(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新聞工作者。他成為與范長江齊名的全國八大名記者之一、第一個揭露
汪精衛叛國投敵醜聞。
周美華(1939年—),原名周福時,字暴陽,湖南省邵東市楊橋鎮東風村人。少將軍銜。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入私塾。1957年12月入伍。1960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2年8月任蘭州軍區副參謀長。1988年9月被破格授予少將軍銜。
張國初(1941年—),民國三十年(1941年)出生,邵東市黑田鋪鄉人。1959年入伍,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第八、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李璞(1944年—),當代書法大師,深諳國學,書法功力深厚,其作品被人民大會堂、中南海紫光閣等收藏並多次作為國禮贈送。很多國際友人都收藏其作品,如法國前總統席哈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及日本國母安倍洋子等收藏並給予高度評價。
張劍飛(1962年—)男,漢族,中共黨員,1983年7月參加工作,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利克分校土木工程系運輸工程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同濟大學博士生導師。現任現任湖南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曾任中共長沙市委副書記、人民政府市長、湖南省副省長、湖南省委常委。
曾小山(1945年—),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湖南民企先行者。在公布的2005胡潤中國百富榜中,以10億財富居第168位。其名下的曾氏集團位列中國鋁業前十。
禹光,籍貫湖南邵東。歷任總政治部宣傳部部隊教育局副局長、理論教育局局長、海軍裝備部駐西安軍事代表局政治委員和分管全軍新聞宣傳工作的總政宣傳部副部長、解放軍報社長等職。2018年7月19日上午,火箭軍副政委禹光由少將軍銜晉升為中將軍銜。
張小龍,微信創始人,被世人稱為“微信之父”。祖籍湖南邵東市魏家橋鎮,出生於湖南洞口縣高沙鎮。
曾贊榮,男,漢族,1969年8月生,湖南邵東人。現任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山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省政府黨組副書記、省委財經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青島市委書記。
![邵東市 邵東市](/img/e/98d/Y2Y0ATOmlDZmBTM1MGNkBzMiNGNlVjZwMzMjBDM2ImN0IjNmNjNiZTOwYm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曾贊榮
李習勤 (1932.9—) ,湖南邵東人。擅長版畫、中國畫。先後就讀於湖南省藝術學校、西安美術學院本科、中央美院研究生班。 曾任西安美院教授、研究院副院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代表作品有《疾風》、《社乾會上》、《山溝里的笑聲》等 。出版有《李習勤人體速寫》、《李習勤水墨畫》、《版畫技法》。主編《美術辭林版畫藝 術卷》、《中國版畫六十年作品選》等。獲“魯迅版畫獎”。
唐守正,森林經理學家。湖南邵東人。1963年畢業於北京林學院林業系。1985年獲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理學博士學位。1986年完成加拿大新布瑞斯克州立大學林學博士後研究。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資源信息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森林資源監測、森林資源管理和生物統計方面的研究。70年代,設計了基於遙感資料的數量化森林蓄積量調查方法,證明了輪尺測樹各向直徑平均值等於圍尺測徑值。80年代中期以後,提出預測大面積森林資源動態的廣林齡轉移矩陣模型,推導出同齡純林自稀疏方程式,根據模型相容性原理提出全林整體生長模型,導出全林整體生長模型與單木模型之間的關係,提出動態森林資源經營管理模式、定量評價經營措施的方法等。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榮譽稱號
2019年12月28日,入選“2019年全國製造業百強縣(市)”、“2019年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市)”。
2020年2月,入選2020中國特色小吃百佳縣市。
2020年12月,被評為:2020年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
2021年1月29日,入選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地區名單。
2022年8月,入選壹城智庫“2022全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縣”,排名第43。
2021年邵東市位列全國服務業百強縣(市)第73位。
2021年邵東市投資競爭力居全國第65位。
2021年獲評全國縣域治理能力百強縣(市)、最佳化營商環境、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等7項工作獲省政府真抓實幹表揚激勵,獲獎數量居全省第四。
2022年11月,入選賽迪投資競爭力百強縣(2022),排名第69。
2022年12月,入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中國工業百強縣(市)”,排名第96。
2023年4月,入選第二批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
2023年11月,入選賽迪顧問“2023中國縣域投資競爭力百強”,排名第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