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雉

山雉,鳥名。名鸐,俗稱野雞。

山雉在中國神話傳說中是善鳴的吉祥之鳥。中國民間認為青鸐鳥叫,意味著太平盛世。每遇到太平盛世年間,青鸐鳥便在一些湖澤邊飛翔。棲息于山川之間。只要青鸐鳥聚集的地方,必定有聖人出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雉
  • 外文名:Phasianus reevesii
  • 拼音:shān zhì
  • 注音:ㄕㄢ ㄓㄧ
  • 命名人:(J. E. Gray, 1829)
基本信息:,特徵及簡介,習性,分布,分布狀況:,地點 :,繁殖,瀕危因素,保護及人工飼養,

基本信息:


《爾雅·釋鳥》:“鸐,山雉。” 郭璞 註:“尾長者。”
唐 杜甫 《送趙十七明府之縣》詩:“山雉迎舟楫,江花報邑人。”
元 趙孟頫 《題山堂》詩:“山雉雊迎朝日去,野禽啼罷夕陽來。”

特徵及簡介

本物種雄雌異形異色。雄性頭頂、頜部、頸及頸後均為潔白色;面部為一帶狀黑色區域,且延伸至腦後形成一道環繞頭部的黑色環帶;眼周一圈較窄的區域不被羽,裸露的皮膚呈鮮紅色;雙眼的側後下方有一塊明顯的白斑,整個頭部白-黑-白間隔分布,頗似古代日本人的髮型;在頸部的白色區域與胸部銜接的邊界上有一條較窄的黑色環帶胸部、肩部、背部金黃色,具粗大的黑色魚鱗斑,系由各羽黑色羽端形成;20枚尾羽極長,一對中央尤其長,中央尾羽銀白色,具黑色和栗色並排的寬大橫紋。長尾雉體形大小比環頸雉略大,體長不計尾羽約60-70厘米,若計入尾羽則雄性體長可達1.5米左右。
翅上覆羽白色羽緣極寬呈褐色,形成類似山斑鳩的大塊具緣色塊;下體栗褐色,胸部的兩脅具粗大的白色斑塊。雌鳥遠沒有雄性漂亮,尾羽隨亦很長,甚至長過不少其它種雉科鳥類的雄鳥,但若與雄性白冠長尾雉相比,則遠遠不及,頭頂及枕部黑褐色,面頰和頸部為淡淡的褐色,眼後具大塊的黑色斑塊;上背及肩部為黑色和褐色間雜的斑駁顏色,腰部逐漸轉向灰色,下體淡色,兩脅栗褐色,具白色魚鱗斑,翅褐色隱約可見數條淺色翅斑;尾羽基色接近腰部,具淡淡窄窄的淺色白斑。
白冠長尾雉屬中國特有鳥種,18世紀曾輸出到歐美。據史料記載,歷史上白冠長尾雉廣泛分布於中國的河北、甘肅、陝西及西南、華南等地,是一種分布區域較寬的地方性留鳥。
白冠長尾雉是一種森林益鳥,喜在常綠針闊混交林和落葉闊葉喬木林中棲息、隱蔽和覓食,取食鱗翅目的幼蟲、蟲卵,對抑制森林蟲害,維護生態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優雅的體形、艷麗獨特的羽色,極具觀賞價值。長尾雉尾羽稱為“雉翎”,是傳統的天然工藝品。由於生態環境和棲息地遭到破壞,加上地棲繁殖,生存能力較脆弱等缺陷,野外種群數量逐漸減少,分布範圍逐漸縮小,瀕危程度日趨嚴重,我國政府已將白冠長尾雉列為國家Ⅱ類重點保護動物。
白冠長尾雉性機警、怕人,聽覺視覺敏銳,平時多在林下和比較隱蔽、安靜的地方活動,遇到天敵威脅或人為干擾,往往在林中急速奔跑,緊急情況下振翅騰飛,伴隨著急促的“za—za”驚叫,飛出林外,然後選擇對面平行的山坡或較低的開闊處呈滑翔狀,於30—100m遠處著地,並急速奔跑一段距離後藏匿。白冠長尾雉白天多在地面活動覓食,晚上正常情況下多在位置較高、視野開闊的高大樹木(一般在15—30m)上夜棲,而清晨於黎明天剛蒙蒙亮時便開始下樹活動,夏季下樹時間要較冬季為早,上樹夜棲時間要遲。繁育期多單個或成對活動(偶見2—3隻成群的亞成體),非繁殖期多三五成群覓食,最大可有10隻以上的大群。

習性

白冠長尾雉是在海拔1000—2000米左右的中、低山區生活的鳥類,多在地形複雜、起伏不平的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以及灌叢和箭竹混雜的林緣陡峭斜坡上,單獨或集成小群活動。善走能飛,常以旱地拔蔥從平地陡然起飛,越過樹梢後發出怪叫即轉為極快速的水平飛行,其飛行速度極快,甚至敢於在獵狗面前橫穿。清晨和黃昏活動頻繁,雨後的早晨或傍晚常出沒在山間小路上覓食。性機警而膽怯,善於奔跑和短距離飛翔。
白冠長尾雉一般在清晨天剛發亮,約6:30左右就開始活動。先是在夜宿數上,常振動雙翅,然後悄然滑翔落地、至上午8:00左右活動強度減弱,逐漸回到林中隱蔽休息,並常在樹下地面較空曠乾燥處扒窩進行沙浴。午後在林內遊蕩活動漸增,下午17:30左右,再次進入農耕地覓食,形成下午的活動高峰。天黑前白冠長尾雉回到附近林中樹上夜宿,他們棲息的樹為常綠闊葉樹。它棲于海拔闊葉林及針闊混交林內。
白冠長尾雉為雜食性,他們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主要還是以植物性食物如樹果、樹葉、野草為主要食物。嗜食袍櫟堅果、茅栗堅果、胡頹子果實、胡枝子莢果和袍櫟樹的嫩葉以及一些草種等。繁殖季節的食性成分中,有蚱蜢、夜蛾幼蟲、蛹、繭等動物性食物。在地上營巢,一般多在草堆邊用爪挖一淺坑,略墊以枯草、乾枝葉及鳥羽等。
白冠長尾雉還具有美妙的歌喉。白冠長尾雉是著名的觀賞珍禽,不僅羽色不凡,而且兼具鳴禽的美妙歌喉,聲音顫抖悅耳,可連續反覆6~20次之多;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長達1.6米以上的兩條尾羽,以其特長和秀麗而被人們所鐘愛。

分布

中國特產動物,分布於中國中部及北部山地,河北北部與西部,山西、陝西南部,湖北、湖南、貴州北部,四川東部、河南及安徽的西部等地的山林中。

分布狀況:

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 1994)。數量稀少,且在過去50年中由於棲息地的喪失及對其長長尾羽的採集而分布範圍日趨狹窄。過去此鳥曾在湖北出現過。

地點 :

山東南部一小地區,湖北東部一小地區,安徽西部及貴州略大區域,四川東部、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及雲南東北部。于海拔300-1800米多林山地的落葉櫟樹林及混交林。
國內主要分布省份:河北、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
國內分布在以下保護區:天堂寨、龍神溝、赤水桫欏、麻陽河、習水、佛頂山(石阡)、梵淨山、東寨港紅樹林 董寨鳥類 雞公山 寶天曼(內鄉)、神農架、神農架、後河、八大公山、周至金絲猴、太白山、佛坪、金佛山、天目山(浙江)、朱家山、小溪。
國內分布在以下山脈湖泊:中條山、大巴山、大別山、梵淨山、雞公山、武陵山、烏蒙山、桐柏山、太行山苗嶺 秦嶺、伏牛山。

繁殖

白冠長尾雉每年3—5月間繁殖,築巢於地面上。多配成對,每年繁殖一次,如遇破壞可產第二窩。每窩產卵6—10枚,最多12枚,卵的顏色為油灰色或橄欖褐色,無斑或微具稀疏灰褐色斑點。孵化期24—25天。
白冠長尾雉在同窩卵中孵出的個體也有兩種羽色,一種全身絨羽淡黃白色,羽端略具土紅色,新月形眉紋灰黑色,眼後帶紋黑色並延伸至枕部嘴先端深鵝黃色,基部淡紫紅色,腳肉紅色;另一種頭部淡棕黃色,頭頂具寬闊的黑褐色中央冠紋,眼後紋黑褐色,背至腰棕黑色,肩棕褐色,下體淡黃灰色,嘴和腳都是肉紅色。

瀕危因素

白冠長尾雉過度捕獵:主要是獵殺。在安徽霍山縣,獵人在繁殖季節利用馴養的雌鳥作“媒子”誘捕野生雄鳥出售,浙江溫州標本廠在安徽霍山縣漫水河收購雄鳥1974年為336隻、1975年360隻、1976年287隻。
棲息地破壞:中國中部山區森林不斷遭到砍伐致使棲息地減少和退化。主要是毀林開荒或伐木。遵義沙灣的木材台,1975年調查時,當地植被茂密,生境較好,在3平方公里範圍內有50隻左右,後來許多東方墾殖為農田,山頭裸露,1983年5月再調查時,倖存僅有3隻。
因為貿易被捕獵:其尾羽在某些地方戲中仍然使用。 白冠長尾雉是受人喜愛的鳥類,早已成為動物園中觀賞的對象,長而華麗的尾羽更為京劇和裝飾用所不可缺少,目前野生的白冠長尾雉,在幾個原產地數量已經大減,應積極保護髮展為宜。
作為醫藥成分被捕獵:中醫傳統理論認為白貫長尾雉去羽毛及內臟、取肉鮮用,有補中益氣的功能。因此被利用。

保護及人工飼養

目前野生資源極為稀少,因此,開展人工養殖,其前景十分廣闊。
1987年在林業部的資助下,保護區開始開展白冠長尾雉的人工繁育研究。1989年在北京召開的第四屆國際雉類學術會議上,保護區和河南師範大學共同承擔林業部門下達的《白冠長尾雉人工飼養繁殖研究》課題的研究情況作了交流,引起了國內外鳥類學工作者的廣泛興趣。1994年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建有規模較大的人工繁育基地。
對白冠長尾雉進行人工飼養繁殖研究,是在基礎掌握白冠長尾雉的生活習慣,特別是繁殖生態習性的基礎上,制定飼養繁殖研究總體方案,確定研究技術路線、研究提綱及實施工作方法,開始成雉馴養、卵的收集和孵化、育雛、成雉的飼養管理、疾病防治等一系列的人工飼養方面的研究,從而探索和掌握人工飼養繁殖的技術。人工養殖時,其生活習性和管理與山雞基本相同。其適應性較廣,既能抵抗零下15℃的嚴寒,又能在烈日炎炎的三伏天適應35℃的高溫環境。人工飼養只要提供給足夠的水、飼料、安靜的環境即可。白冠長尾雉體重雄鳥為1.5~2公斤、雌鳥為1~1.25公斤,性成熟時間為8個月,每年3月初開始產蛋,直到9月份才陸續停產,一般每隻產蛋量為35~40枚,人工養殖最高的已達58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