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學名:Wolfiporia cocos (F.A. Wolf) Ryvarden & Gilb.)是多孔菌科、茯苓屬真菌。菌絲體呈白色絨毛狀,幼時白色,老時淡褐色。氣生菌絲短而直立,更多的是縱橫交錯,密集貫穿於基質中,菌核由外皮膜、內皮膜、多糖粒形成層及多糖粒積累層構成。菌核是茯苓的休眠器官,又是貯藏器官,菌核發育到一定階段,向上膨大增長,露出土面,菌絲在菌核表面生長擴大,頂端菌絲不斷向外生長,發育成子實體。子實體大小不一,平臥於菌核表面或菌絲體表面,初時白色,後淡褐色,孢子無包透明,表面光滑,
主要分布於中國、美洲、大洋洲和日本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中國人工栽培產量大的地區有湖南、湖北、貴州、雲南、廣西、福建、安徽等省,區。茯苓多生於松屬植物根上,適宜中海拔、氣候涼爽、乾燥、砂質土壤、10-35°坡地。
茯苓是中國傳統中藥。茯苓味甘、淡、性平無毒,入心、脾、肺,腎四經,具有滲濕利水,益脾胃保腎,安神生津等功效。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大型真菌卷》,保護級別為無危(LC)。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
產地生境
培育技術
- 茯苓戀頸試場地選擇:場地選擇方位應朝南,或東南、西南,切忌北向陰坡,陰向陽光不足,地溫低,不宜菌絲生長和結苓,且易生白蟻。場地要有一定的坡度,以15-35°的緩坡為宜,利於排水,平地易積水,坡度過陡不保水且土壤易流失。土質偏沙、土層深厚為好,必須是未耕種和未載過茯苓的老林地或生荒地,或者棄耕三年以上的土地。春節前後進行挖場翻耕,一般要求不得淺於50厘米,除去雜草、石塊、樹根等雜物,然後順坡挖窖,窖深60-80厘米,長和寬根據木段多少及長短而定,一般長90厘米,窖間距為20-30厘米。然後曝曬,苓場四周開好排水溝。接種前1周按15克遍撒白蟻粉或細沙拌3%呋喃丹鋪撒窖底及上面覆土層,防治白蟻危害。
- 栽培料準備:每年12月至次年2月砍伐松木低矮分叉枝丫,選擇3-10厘米的枝丫截製成木段,段長頁盼影60-80厘米。然後削皮留筋,縱向間隔2-3厘米削去2-3厘米寬的樹皮,皮要削盡,見到木質部。截好的木段按#字型堆放在向陽通風處,使之自然乾燥,橫斷面及削皮處出現裂紋,敲擊聲響清脆即可。
- 菌種培養:菌種也叫引子,分菌絲引、肉引和木引三種。生產中多用菌絲引。菌絲引是經人工純培養的茯苓菌絲,菌絲母種用組織分離法分得。但最好用茯苓孢子制種,方法是套用8-9千克的鮮菌核置盛水容器上,離水約2厘米,室溫24-26℃,空氣濕度85%以上,光線明亮,僅1天后菌核近水面就出現白色蜂窩狀子實體。20天后子實體可大量彈射孢子。此時即可無菌操作,切取乾實體1厘米,用S形鐵絲鉤吊掛在PHA培養基上,28℃培養。24小時後,孢子萌發為白菌絲,經純化培養即得母種。母種可用pHA培養基斜面擴大為原種。將原種再接到栽培種培養基上,25-28℃條件下培養1個月後,菌絲充滿培養基各部,即得供接木段用的栽培種。栽培種培養基的重量組成為:松木屑多達迎76%、麩夫22%、石膏粉1%、蔗糖1%,水適量,使含水量在65%左右。拌勻後裝人廣口瓶和聚丙烯塑膠袋中,常規滅菌後接入原種。
- 接種時間:茯苓接種,一般以地溫回升到10℃以上為宜,大約在3月中旬即可接種。
- 下料:將乾燥好的段木排入窖內,每窖5-8根,分兩層排列,排放時順坡勢方向。若料過於乾燥,套用清水浸泡,然後瀝乾表面水分再用。
- 接種:採用菌絲引接種,將種木片或種木枝順排放在兩根料筒之間加緊。或者將種木片采趨、木枝或木屑種集中放在料付戰愉筒接觸處的一端。也可以在料筒朝內一側鋸長10-12厘米的缺口,將種木片鑲嵌其中,嵌緊不使脫落。在用木屑或小木片純菌種時,應注意菌種不可捏碎。接好的菌種要蓋一小片松樹皮,以防雨水滲入菌種塊中,使菌絲損傷或死亡。此外,料筒既要與菌種緊密接觸,又不可將其擠碎。
- 封窖:菌種接好,在窖底施放殺蟲劑或驅蟲劑,蓋一層薄土後,先放15千克左右的松針,用腳踩實,撒上一層土,再鋪10千克左右的松針踩實,把料筒放在松針面上,一頭靠在窖邊便於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覆土6-15千克,拍緊成饅頭狀,四周開好排水溝。松針應選新鮮或半乾,乾松針會使菌種失水,不易成活。
- 栽培管理:下窯後應經常檢查,及時整修排水溝,防止雨水浸泡,嚴防人畜踐踏。
- 檢查菌種成活和菌絲生長:正常情況下,接種7天左右,茯苓菌絲就生長並蔓延到木段上,俗稱上引。,檢查時,輕扒開接種處的表面泥沙,揭開蓋在菌種上的木片或移開壓在菌種的筒料,如菌絲潔白,並向筒木上延伸,說明菌種成活,生長良好,應及時原樣蓋好覆土。如發現沒有上引或感染雜菌,菌種變色,應立即換種,重新接種。若雖有上引,但菌絲細弱,可仍按原樣放好,扒去窯面泥土,讓太陽照射,曬半天到一天,再覆好土。
- 接種:成活後20-30天后。茯苓菌絲可向下蔓延30厘米左右且生長旺盛,有部分菌絲已深入料筒內部木質部。40-50天左右,菌絲生長可到達料筒下端,木段間有網狀菌絲相互聯結,俗稱捆窯。2個月後窯內就開始有菌核形成,俗稱結苓,結苓后土壤表面有龜裂紋出現,這時應蓋土掩裂,防止菌核露出土面,在結合環境條件下形成了實體。在20-30天后檢查茯苓時,若發現還有個別苓窯菌種未上引者,要將料筒扒出,曬乾,然後補種。
- 補種:補種有兩法,一是在苓場上另選上引菌絲較好的苓窯,將其中一根上引菌絲較好料筒與不上引料筒桶一根互換,另一種辦法是預先在茯苓接種時,選取直徑5-10厘米的小料筒,同樣用菌種接種,每窯20-30根。20-30天后,這些小料筒已長菌絲,可作引木補種。
- 水分管理:接種後,若遇雨水較多,可在窯頂覆蓋樹皮或塑膠薄膜,保護種引免受雨水侵襲。雨後要及時修溝排水,以利土壤通氣。春植茯苓在立秋後開始陸續結苓,對水分要求迫切,正符合安康秋淋的氣候特點。
- 防止苓場土壤流失:茯苓栽培場地選擇在具有一定坡度的地塊上,且苓窯上覆土呈饅頭狀突起,由於雨水的沖刷和菌核不斷膨大,常使泥土流散或脹裂,除及時培土外,應隨時修整排水溝。苓場和窯的周圍雜草、灌木要隨時剷除,以防滋生害蟲。
- 採收:茯苓下窯10-12個月後,陸續長大成熟即可收穫。茯苓的收穫期以苓窯四周及窯面土壤不再出現龜裂紋,苓皮顏色變深,沒有新的裂紋出現,料筒養分耗盡,呈黃褐色或棕褐色,一捏即碎為標誌,採收時,根據成熟情況,早熟早收、遲熟遲收。挖采要細心扒土,儘量避免挖破苓塊。茯苓的結苓可延伸到窖外,要耐心尋找以免遺漏。對挖後未腐朽的料筒,重新埋回窖中,等待結二潮苓。
病蟲防治
主要價值
保護級別
培育技術
- 茯苓場地選擇:場地選擇方位應朝南,或東南、西南,切忌北向陰坡,陰向陽光不足,地溫低,不宜菌絲生長和結苓,且易生白蟻。場地要有一定的坡度,以15-35°的緩坡為宜,利於排水,平地易積水,坡度過陡不保水且土壤易流失。土質偏沙、土層深厚為好,必須是未耕種和未載過茯苓的老林地或生荒地,或者棄耕三年以上的土地。春節前後進行挖場翻耕,一般要求不得淺於50厘米,除去雜草、石塊、樹根等雜物,然後順坡挖窖,窖深60-80厘米,長和寬根據木段多少及長短而定,一般長90厘米,窖間距為20-30厘米。然後曝曬,苓場四周開好排水溝。接種前1周按15克遍撒白蟻粉或細沙拌3%呋喃丹鋪撒窖底及上面覆土層,防治白蟻危害。
- 栽培料準備:每年12月至次年2月砍伐松木低矮分叉枝丫,選擇3-10厘米的枝丫截製成木段,段長60-80厘米。然後削皮留筋,縱向間隔2-3厘米削去2-3厘米寬的樹皮,皮要削盡,見到木質部。截好的木段按#字型堆放在向陽通風處,使之自然乾燥,橫斷面及削皮處出現裂紋,敲擊聲響清脆即可。
- 菌種培養:菌種也叫引子,分菌絲引、肉引和木引三種。生產中多用菌絲引。菌絲引是經人工純培養的茯苓菌絲,菌絲母種用組織分離法分得。但最好用茯苓孢子制種,方法是套用8-9千克的鮮菌核置盛水容器上,離水約2厘米,室溫24-26℃,空氣濕度85%以上,光線明亮,僅1天后菌核近水面就出現白色蜂窩狀子實體。20天后子實體可大量彈射孢子。此時即可無菌操作,切取乾實體1厘米,用S形鐵絲鉤吊掛在PHA培養基上,28℃培養。24小時後,孢子萌發為白菌絲,經純化培養即得母種。母種可用pHA培養基斜面擴大為原種。將原種再接到栽培種培養基上,25-28℃條件下培養1個月後,菌絲充滿培養基各部,即得供接木段用的栽培種。栽培種培養基的重量組成為:松木屑76%、麩夫22%、石膏粉1%、蔗糖1%,水適量,使含水量在65%左右。拌勻後裝人廣口瓶和聚丙烯塑膠袋中,常規滅菌後接入原種。
- 接種時間:茯苓接種,一般以地溫回升到10℃以上為宜,大約在3月中旬即可接種。
- 下料:將乾燥好的段木排入窖內,每窖5-8根,分兩層排列,排放時順坡勢方向。若料過於乾燥,套用清水浸泡,然後瀝乾表面水分再用。
- 接種:採用菌絲引接種,將種木片或種木枝順排放在兩根料筒之間加緊。或者將種木片、木枝或木屑種集中放在料筒接觸處的一端。也可以在料筒朝內一側鋸長10-12厘米的缺口,將種木片鑲嵌其中,嵌緊不使脫落。在用木屑或小木片純菌種時,應注意菌種不可捏碎。接好的菌種要蓋一小片松樹皮,以防雨水滲入菌種塊中,使菌絲損傷或死亡。此外,料筒既要與菌種緊密接觸,又不可將其擠碎。
- 封窖:菌種接好,在窖底施放殺蟲劑或驅蟲劑,蓋一層薄土後,先放15千克左右的松針,用腳踩實,撒上一層土,再鋪10千克左右的松針踩實,把料筒放在松針面上,一頭靠在窖邊便於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覆土6-15千克,拍緊成饅頭狀,四周開好排水溝。松針應選新鮮或半乾,乾松針會使菌種失水,不易成活。
- 栽培管理:下窯後應經常檢查,及時整修排水溝,防止雨水浸泡,嚴防人畜踐踏。
- 檢查菌種成活和菌絲生長:正常情況下,接種7天左右,茯苓菌絲就生長並蔓延到木段上,俗稱上引。,檢查時,輕扒開接種處的表面泥沙,揭開蓋在菌種上的木片或移開壓在菌種的筒料,如菌絲潔白,並向筒木上延伸,說明菌種成活,生長良好,應及時原樣蓋好覆土。如發現沒有上引或感染雜菌,菌種變色,應立即換種,重新接種。若雖有上引,但菌絲細弱,可仍按原樣放好,扒去窯面泥土,讓太陽照射,曬半天到一天,再覆好土。
- 接種:成活後20-30天后。茯苓菌絲可向下蔓延30厘米左右且生長旺盛,有部分菌絲已深入料筒內部木質部。40-50天左右,菌絲生長可到達料筒下端,木段間有網狀菌絲相互聯結,俗稱捆窯。2個月後窯內就開始有菌核形成,俗稱結苓,結苓后土壤表面有龜裂紋出現,這時應蓋土掩裂,防止菌核露出土面,在結合環境條件下形成了實體。在20-30天后檢查茯苓時,若發現還有個別苓窯菌種未上引者,要將料筒扒出,曬乾,然後補種。
- 補種:補種有兩法,一是在苓場上另選上引菌絲較好的苓窯,將其中一根上引菌絲較好料筒與不上引料筒桶一根互換,另一種辦法是預先在茯苓接種時,選取直徑5-10厘米的小料筒,同樣用菌種接種,每窯20-30根。20-30天后,這些小料筒已長菌絲,可作引木補種。
- 水分管理:接種後,若遇雨水較多,可在窯頂覆蓋樹皮或塑膠薄膜,保護種引免受雨水侵襲。雨後要及時修溝排水,以利土壤通氣。春植茯苓在立秋後開始陸續結苓,對水分要求迫切,正符合安康秋淋的氣候特點。
- 防止苓場土壤流失:茯苓栽培場地選擇在具有一定坡度的地塊上,且苓窯上覆土呈饅頭狀突起,由於雨水的沖刷和菌核不斷膨大,常使泥土流散或脹裂,除及時培土外,應隨時修整排水溝。苓場和窯的周圍雜草、灌木要隨時剷除,以防滋生害蟲。
- 採收:茯苓下窯10-12個月後,陸續長大成熟即可收穫。茯苓的收穫期以苓窯四周及窯面土壤不再出現龜裂紋,苓皮顏色變深,沒有新的裂紋出現,料筒養分耗盡,呈黃褐色或棕褐色,一捏即碎為標誌,採收時,根據成熟情況,早熟早收、遲熟遲收。挖采要細心扒土,儘量避免挖破苓塊。茯苓的結苓可延伸到窖外,要耐心尋找以免遺漏。對挖後未腐朽的料筒,重新埋回窖中,等待結二潮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