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大西洋的面積,連同其附屬海和南大洋部分水域在內(不計島嶼),約9165.5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為3597米,最深處位於
波多黎各海溝內,為9218米。
地理分區
根據
大西洋的風向、
洋流、氣溫等情況,通常將5°N作為南、北大西洋的分界。大西洋在北半球的陸界比在南半球的陸界長得多,而且海岸蜿蜒曲折,有許多屬海和海灣。
氣候特徵
大西洋南北延伸、
赤道橫貫中部,氣候南北對稱和
氣候帶齊全是明顯特徵。同時受
洋流、
大氣環流、海陸輪廓等因素影響,各海區間氣候又有差別。大西洋赤道帶是
低氣壓帶,又是
東南信風和
東北信風的輻合帶,風力微弱、風向不定,稱
無風帶。同時
上升氣流強盛、多
對流性雲系降水,年降水量多達2000毫米,為大西洋中的多雨帶。
副熱帶是高壓帶 ,氣流以下沉輻散為主,雲雨稀少,天氣晴朗,蒸發旺盛。一般降水量500-1000毫米,高壓中心(大洋東部
亞速爾群島附近)海域年降水量只有100-250毫米,大大少於蒸發量 ,成為大西洋中的乾燥帶。從
副熱帶高壓帶下沉流向
赤道低壓帶的氣流稱信風帶,
北半球為東北信風,
南半球為東南信風。信風風向穩定、風力較大(3-4級),成為大西洋中重要風帶,並是大洋表層洋流形成和維持的動力。從副熱帶高壓下沉流向
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稱盛行
西風帶,是中
高緯度強大的行星風帶,也是南北緯40°-60°
西風漂流形成的動力。西風帶還經常同來自
極地的冷空氣相匯。形成鋒面和氣旋,產生多變天氣和較多降水,尤其冬季常常帶來暴風雪,給高緯海區造成狂風巨浪,嚴重影響航運和海上漁業、
石油工業生產。60°N以北的高緯海區(主要是東部)受
暖流和
氣旋影響,年降水量可達1000毫米左右;而南半球60°以南海域 ,因空氣乾冷和沒有暖流調劑,降水量很少 ,一般在100-250毫米間。
大西洋上的氣溫分布與
太平洋基本相似,既沿緯度方向延伸,又從赤道地區向高緯遞減。赤道地區氣溫最高。年均溫25-26℃,氣溫年變幅很小(一般不超過3℃)。南北緯20°附近,最熱月氣溫達25℃左右,最冷月為20℃左右。南北緯40°附近,北大西洋因受暖流影響,氣溫高於南大西洋,最熱月為20℃,南大西洋只有15℃,最冷月分別為13℃和10℃。南北緯60°附近,
北大西洋暖流增溫效應更為明顯,最熱月氣溫達10℃,南大西洋則為0℃,最冷月分別為0℃和-10℃,因而北大西洋上的氣溫暖於南大西洋。同時大西洋東西沿岸受寒、暖流的不同影響,造成南北緯30°間的大洋西部氣溫高於東部約5℃左右。北緯30°以北的大洋東部氣溫高於西部約5-10℃,而南緯30°以南,因陸地變窄、海域寬闊以及西風漂流影響,大西洋東部和西部氣溫之差不太明顯。
大西洋的氣候,南北差別較大,東西兩側亦有差異。氣溫年較差不大,赤道地區不到1℃,
亞熱帶緯區為5℃,北緯和南緯60°地區為10℃,僅大洋西北部和極南部超過25℃。大西洋北部盛行東北
信風,南部盛行東南信風。溫帶緯區地處寒暖流交接的過渡地帶和
西風帶,風力最大。在南北緯40-60°之間多暴風;在北半球的熱帶緯區5-10月常有
颶風。大西洋地區的降水量,高緯區為500-1000毫米,中緯區大部分為1000-1500毫米,亞熱帶和熱帶緯區從東往西為100-1000毫米以上,赤道地區超過2000毫米。大西洋水面氣溫在赤道附近平均約為25-27℃,在南北緯30°之間東部比西部冷,在北緯30°以北則相反。在大西洋範圍內,南、北兩半球夏季浮冰可分別達南、北緯40°左右。
大西洋全年氣溫變化不大,赤道地區年溫差不到1℃。副熱帶5℃,中緯地帶10℃,僅在西北部和極南部超過20℃。海水平均溫度為17℃,稍低於太平洋。而含鹽度則稍高於太平洋,平均為35.4‰。在北大西洋,北緯15°-30°之間為
副熱帶高壓帶,往南為東北信風帶。北緯40°-60°之間為盛行西風帶。在南大西洋,到熱帶高壓帶位於南緯30°附近,盛行西風帶從南緯40°幾乎延伸到
南極洲。在南北緯度5°-20°的大西洋面上,每年7-10月多颶風。夏季在
紐芬蘭沿海常有海霧;冬季在
歐洲大西洋沿岸多海霧;
非洲西南沿海四季多霧。大西洋洋流南北各成一個環流。北部環流由
北赤道暖流、
墨西哥灣暖流、
加那利寒流組成。南部環流由南赤道暖流。
巴西暖流、西風漂流、本格拉寒流組成。墨西哥灣流是大西洋中最強盛的暖流,對歐洲西北部氣候有顯著的調節作用。
水文特徵
大西洋的
水文特徵具有明顯區域特性。在
大氣環流直接作用下,在南北副熱帶海區各形成一個巨大的
反氣旋型環流系統,北大西洋為順時針環流,南大西洋為逆時針
環流。在兩大環流系統之間的海區有一支
赤道逆流,其流向與南北信風相反,從西向東流。在
北大西洋的中緯度海區和南大西洋的高緯度海區,又各形成一個完整的副
極地氣旋型環流。
形成條件
大西洋赤道流是由南北
信風直接作用形成,並在赤道兩側自東向西流動。南赤道流自非洲沿岸以日平均20-55千米速度向西流,流至南美巴西桑羅克角時,受陸地“尖角”作用分為兩支:北支為蓋亞那暖流,南支為巴西暖流。南支厚度約100-200米。沿南美東岸南流,流至
拉普拉塔河附近與福克蘭寒流相匯進入西風漂流,再向東流在42°-48°間直抵非洲西南海域,主流繼續隨
西風漂流東流;另一支流沿非洲西岸北流,形成
本格拉寒流,寒流寬度、厚度較薄,流速較緩,向北直抵赤道附近,並與
南赤道暖流相匯,構成一個南大西洋反時針的洋流系統。
北赤道流始於維德角群島,以日平均35-40千米速度橫渡大西洋,流至
小安的列斯群島附近分為兩支:一支沿群島北側流向西北,稱
安的列斯暖流;另一支穿過群島進入
加勒比海,與
蓋亞那暖流相匯稱
加勒比暖流。加勒比暖流從
尤卡坦海峽進入墨西哥灣,然後從
佛羅里達海峽流出,稱佛羅里達暖流,流至北緯35°附近與
安的列斯暖流匯合稱墨西哥暖流,沿北美東岸北流,至北緯40°附近又同北來的
拉布拉多寒流相匯,並進入西風帶東流,稱
北大西洋暖流。暖流呈扇形散開,流到大西洋東岸,主流轉向西歐以至西北歐沿岸,並繼而向東北伸展至北冰洋。另一支洋流轉而向南流,沿非洲西北海岸南下形成
加那利寒流,流至維德角群島附近又分兩支,一支與北赤道流相匯,構成北大西洋順時針洋流系統;另一支繼續南下並逐漸變暖,進入
幾內亞灣形成幾內亞暖流。幾內亞暖流與進入幾內亞灣的赤道逆流匯合增強了
幾內亞暖流的強度,使幾內亞灣內常年存在著一個熱低壓,有助於熱帶季風的形成和維持。
墨西哥暖流
墨西哥暖流簡稱灣流,是世界大洋中最強大的一支
暖流。一般把自佛羅里達海峽至美國東南部的
哈特勒斯角段稱為佛羅里達暖流;哈特勒斯角至西經45°一段稱
墨西哥灣暖流,可見墨西哥暖流並不在墨西哥灣內。自西經45°以東稱北大西洋暖流。以上3部分合起來統稱灣流系統。灣流系統中自佛羅里達海峽流出的暖流,寬度60-80千米,深度800米 ,暖流中央部分表層水溫達30.5℃,10米深處水溫為27.5℃,每晝夜流速為130-150千米 ,每小時平均流出暖水量約900億噸以上,約為世界河流總徑流量的20倍。暖流從海峽流出後,又有巨大的安的列斯暖流匯合,同時
東北信風還不斷把
馬尾藻海域的暖水吹來補充,以致熱水量不斷增多,使得暖流在沿北美大陸北流中尤其是跨越大西洋抵達西歐、北歐沿海流動中對流經海區產生著巨大增溫作用。
暖流效應
據估算,每年供給北歐1米長海岸的熱量相當於燃燒6萬噸煤發出的熱量,使
挪威沿海1月氣溫比同緯度帶要高出15-20℃之多,使
極圈內部分海域並不結冰,
摩爾曼斯克港(俄羅斯)等成為不凍港。來自北冰洋沿
拉布拉多半島南下的洋流稱拉布拉多寒流,它在
紐芬蘭島東南北緯40°附近與墨西哥暖流相匯,造成這一海域經常大霧瀰漫及溫水性魚群和冷水性魚群相匯聚,形成世界有名的
紐芬蘭漁場。
拉布拉多寒流還經常從北冰洋或
格陵蘭帶來巨大
冰山或浮冰,不僅降低海水溫度,也給海上航運帶來嚴重威脅。南大西洋海冰形成於南極大陸近岸海區,並可擴展到南緯55°以南的廣大海域,甚至可漂浮到南緯40°-35°附近。估計每年從
北冰洋和
南極大陸邊緣進入大西洋的冰量分別達900和1600km
3。
大西洋表層海水溫度的分布和變化同氣溫的分布、變化相聯繫。赤道地區水溫最高,年均溫為25-27℃,並從赤道向高緯逐漸降低。水溫的年變幅以赤道海區最小,一般在1-3℃之間,北緯30°-50°和南緯30°-40°間增大到5 -8℃,而
高緯度海區年變幅又有些變小,近北極海區約4℃,南極海區大約只有1℃。但受大陸氣候或寒、暖流、
鋒面等因素季節變動影響明顯的局部海區,表層水溫的年變幅可達10℃以上。從總體來看,大西洋南北兩端地形開敞,受北冰洋和南極水域的冷水和浮冰影響明顯,因而其表層水溫平均只有16.9℃,低於太平洋和印度洋。
大西洋表層海水平均鹽度為35.9
‰。在副熱帶海域因蒸發強盛,降水量少,鹽度高達37.3‰,尤其
亞速爾群島西南的信風帶內,平均鹽度達到37.9‰,南緯10°-20°之間的巴西近岸海區年均值也達37.6‰。赤道海區因年降水量多於年蒸發量,鹽度降至35.0‰左右。大洋的表層洋流對鹽度分布也有影響 ,例如
灣流和北大西洋暖流把鹽度較高的海水輸向高緯度的大洋東側,而鹽度較低的北冰洋海水(低於34‰)輸向大洋西側,因而高緯度大西洋東側表層海水鹽度大於西側。
南緯45°以南的西風漂流區,表層海水等鹽度線幾乎與緯圈平行。
由於兩側大陸均向其傾斜,接納地球上一大部分大河的河水,如
聖羅倫斯河、
密西西比河、奧利諾科河、
亞馬遜河、拉布拉他河、
剛果河、尼日河、羅亞爾河、
萊茵河、易北河以及
地中海、
波羅的海沿岸的大河均注入大西洋,因此大西洋(包括北極海)的流域面積廣達4322.97萬平方千米,幾為太平洋流域面積的4倍,正好相當於
印度洋流域面積的4倍。
洋流
海底與屬海
大西洋海溝
名稱 | 深度 |
| 9219米 |
| 8428米 |
| 7856米 |
| 7680米 |
多米尼加海溝 | 6200米 |
| 5121米 |
海陸地形
洋面狹長,呈S形。以赤道為界分為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大西洋海岸曲折,屬海和島嶼眾多。重要的屬海︰西側有加勒比海、墨西哥灣、聖羅倫斯灣、
哈得遜灣和巴芬灣;東側有地中海、黑海、北海和波羅的海。重要的島嶼有︰斯匹茨卑爾根島、
熊島、
格陵蘭島、
冰島、
不列顛群島、
法羅群島、謝德蘭群島、
亞速群島、
維德角群島、大小安地列斯群島、
百慕達群島、
馬德拉群島、卡納里亞斯群島等。南大西洋的海岸線比較平直,主要島嶼有亞森欣島、聖赫倫那島、特里尼達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
馬爾維納斯群島、戈夫島等。
屬海和海灣
島嶼和群島
海底地形
大西洋的平均深度為3300米。最深處波多黎各海溝為9219米。洋底地貌的突出特徵是有一條縱貫南北呈S形的海嶺,寬達1610千米,稱為
大西洋中脊,它是環球海嶺(72450千米)的一個組成部分。中脊兩側海盆平均深度在4200-6300米之間。北大西洋有
北亞美利加海盆、
蓋亞那海盆(西側)和加那利海盆、
維德角海盆(東側)。南大西洋有
巴西海盆、
阿根廷海盆(西側)和
安哥拉海盆、開普海盆(東側)。
大西洋
海底地形特點之一是
大陸棚面積較大,主要分布在歐洲和北美洲沿岸。超過2000米的深水域占80.2%,200-2000米之間的水域占11.1%,大陸棚占8.7%,比太平洋、印度洋都大。其二是洋底中部有一條從冰島到布韋島,南北延伸約1.5萬多千米的中大西洋海嶺,在赤道地區被狹窄分水鞍所切斷,一般距水面3000米左右,有些部分突出水面,形成一系列島嶼。整條
海嶺蜿蜒成S形,把大西洋分隔成與海嶺平行伸展的東西兩個深水海盆。東海盆比西海盆淺,一般深度不超過6000米;西海盆較深,深海溝大都在西海盆內。在南半球,中大西洋海嶺主體向東、向西還伸出許多橫的山脊支脈,如伸向非洲西南海岸的沃爾維斯海嶺(
鯨海嶺),伸向南美洲東海岸的里奧格蘭德海丘。在中大西洋海嶺的南端布韋島以南為一片水深5000多米的地區,稱大西洋-印度洋海盆。南桑威奇海溝深達8428米,為南大西洋的最深點。中大西洋海嶺的北端則相反,海底逐漸向上隆起,在
格陵蘭島、冰島、法羅群島和
設得蘭群島之間,海深不到600米。大西洋東部地區,特別在北半球的熱帶和亞熱帶,有許多水下淺灘。
大陸邊緣帶
包括
大陸架、
大陸坡和大陸隆起,其面積約占洋底面積的1/3。其中大陸架面積921萬平方千米,占洋底面積的1/10,略小於太平洋,而超過印度洋大陸架面積近2倍。大陸架的寬度從幾十千米到上千千米不等,以大西洋東北部的波羅的海和北海,以及
西北歐大不列顛島周圍和
挪威海沿岸海域最寬廣,最寬處達1000千米以上,是世界海洋中最寬、最大的
大陸架之一。南美沿岸大陸架最寬處也近於1000千米,北美紐芬蘭、
佛羅里達附近大陸架也較寬廣。然而
比斯開灣以南非洲沿岸大陸架很窄,不超過100千米,有的地段只有20-30千米。北美大陸東岸、
南美大陸北岸
加勒比海沿岸大陸架都較狹窄。大陸架外緣是大陸坡,面積約768萬平方千米,其中沿歐非大陸架的大陸坡比較陡,坡度大約為5°-10°,寬度一般只有20-30千米;在
美洲的大陸坡比較和緩,坡度多在3°以內,寬度超過50-80千米;而
墨西哥海盆西緣和
阿根廷東側的大陸坡形態呈階梯狀,大致從100-200米逐級降至深5000米以上,這同大陸地殼的間歇性抬升運動相聯繫。大西洋大陸坡的平均坡度為3°5′,小於太平洋。大陸坡與洋盆之間有些地方有大陸隆起分布,其坡度遠比大陸坡為小,如格陵蘭—
冰島隆起、布萊克隆起和馬爾維納斯隆起等。大陸坡上還分布有上百條
海底峽谷,以北美東側的大陸坡上最多,是濁流沖刷、侵蝕而成或構造作用形成。
過渡帶
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又稱
海嶺,是大西洋洋底地形中最為特殊的洋底奇觀,它北起冰島,縱貫大西洋,南至
布韋島,然後轉向東北與印度洋中脊相連,全長約1.7萬千米 ,寬度1500-2000千米,約占大洋寬度的1/3。面積達2228萬平方千米,占大西洋底面積的1/4,是大西洋底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地形單元。大洋中脊形似S,系由一系列狹窄和被斷裂分割的平行嶺脊組成,脊頂距海面2500-3000米,峰脊突出海面者成為島嶼,如冰島、亞速爾群島、聖佩德羅—
聖保羅礁、
阿森松島、
聖赫倫那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布韋島等。中脊的軸部有一條縱向的中央斷裂谷地,谷地一般深3000-4000米 ,寬度10多米。從中軸向兩側還有逐級降低的縱向嶺脊,嶺脊之間有12~40千米的裂谷。沿中脊特別是沿脊軸的中央裂谷綿延分布著一條活躍的
地震帶,表明大西洋中脊是地質構造不穩定地帶。
大洋中脊還被無數橫向
斷裂帶切斷並錯開,橫向斷裂帶走向與中脊近於垂直,在地形上表現為深切的線狀槽溝,其中位於赤道附近的羅曼什斷裂帶(最深處
羅曼什海溝達7856米,位於南緯0°16′,西經18°35′),把大西洋中脊截成南北兩段並錯開1000餘千米,北段稱北大西洋中脊,縱貫大西洋北部,長約1.05萬千米 ,最寬處1500 千米,脊頂距海面約2000-2500米。南段稱南大西洋中脊,縱貫大西洋南部,長約4500千米,脊頂距洋面2000-3000米。大西洋中脊是全球洋底中脊的組成部分。
海盆
大西洋底部比較平坦的
海盆,由於中脊中隔分為東西兩列海盆。東側自北而南有西歐羅巴海盆、伊比利亞海盆、加那利海盆、維德角海盆、
幾內亞海盆、
安哥拉海盆、開普海盆;西側有北亞美利加海盆(位於馬尾藻海東南)、巴西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另外,在南極洲附近還有一個寬闊的大西洋-印度洋海盆。這些海盆平均深度4000 -6300米,面積約占大西洋底面積的1/3。大西洋洋底的深海沉積物以
抱球蟲軟泥和翼狀蟲軟泥為主,其次有硅藻軟泥和放射蟲軟泥以及紅粘土,它們占大洋洋底深海總面積的80%。
海洋資源
大西洋中的海洋資源相當豐富,已勘探和利用的資源主要是礦產資源和水產資源。
礦產資源
大西洋中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鐵、重砂礦和錳結核等。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北海、幾內亞灣和地中海均蘊藏有豐富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氣。
大西洋兩岸邊緣的海盆中構成兩個
油氣帶,即東大西洋帶和西大西洋帶。西大西洋油氣帶主要包括:①委內瑞拉北部的馬拉開波湖海底油田和委內瑞拉和特立尼達島之間的
帕里亞灣油田。已探明儲量40.2億噸,天然氣8624億立方米。油田年開採量近1億噸 ;天然氣50億立方米。②墨西哥灣海底油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坎佩切灣和美國德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沿海。其中坎佩切灣石油探明儲量近50億噸(1978),美國所屬墨西哥灣大陸架區石油儲量為20億噸,天然氣儲量3600億立方米。
東大西洋油氣帶包括:①北海大陸架油田,已探明儲量超過40億噸,天然氣為3萬億立方米(1977)。石油年產量達1 億多噸,天然氣年產量近1000億立方米。
北海油田的開採極大地改善了北歐國家的能源條件,然而北海海域秋、冬季多風暴,且多陰雨,給海上鑽探、開採帶來艱巨性,並提高了採油成本。②幾內亞灣一帶以
奈及利亞為主的海洋油區,其儲油量約26億噸。此外在大西洋西岸的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的近海大陸架也相繼發現油氣資源,部分已投產。
海底煤炭主要分布在英國東北部
蘇格蘭的近海和加拿大新斯科舍半島外側的大陸架。英國的海底煤藏量不少於5.5億噸,每年採煤量達2000-2500萬噸。此外在西班牙、土耳其、保加利亞、義大利等國沿海海底也發現有煤的儲藏。在北美加拿大的紐芬蘭島東側有世界最大海底鐵礦。估計儲量超過20億噸,已開採。波羅的海、芬蘭灣也有海底鐵礦。大西洋還有重砂礦,美國、巴西、阿根廷、挪威、
丹麥、西班牙、
葡萄牙、
塞內加爾等海岸外都有發現。大西洋深4000-5000米海底廣泛分布著錳結核,總儲量約1萬億噸,主要分布在北美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底部,其富集程度和品位均不及太平洋和印度洋。
洋底蘊藏極為豐富的錳核。在非洲西南部岸外海底有大量金剛石砂礦。英國諸島岸外有少量的煤和錫。世界溴產量的70%產自大西洋海水。
生物資源
大西洋生物資源豐富,最主要的是魚類,其捕獲量約占大西洋中海洋生物捕獲量的90%左右。大西洋的漁獲量曾居世界各大洋第一位,20世紀60年代以後低於太平洋,退居第二位。但單位面積漁獲量達250kg\km
2,居世界首位。捕獲量最多的是東北諸海域,即北海、挪威海、冰島周圍,年漁獲量約占大西洋總漁獲量的45% ,單位面積產量平均達830kg\km
2,大陸架區域約1200kg\km
2。其次是大西洋西北海域,漁獲量占總漁獲量的20%,單位面積平均漁獲量690kg\km
2。其中紐芬蘭 、美國、加拿大東側大陸架海域單位面積產量高達1500kg\km
2,是世界大洋中單產最高的漁場。另外,加勒比海、比斯開灣、安哥拉、
納米比亞沿海也是重要的捕漁區。大西洋靠近南極洲的海域是磷蝦和鯨的重要捕獲區。大西洋海域捕獲的主要魚類有
鯡魚、北
鱈魚、毛鱗魚、長尾鱈魚、
比目魚、
鮪魚、
鮭魚、馬古鰈魚、海鱸魚等。這些魚主要分布在大陸架和島嶼附近陸架區。開闊水域特別是熱帶海域尚有帆魚和
飛魚。西歐和北美沿岸區盛產牡蠣、貽貝、
海扇、螯蝦和蟹類。當前大西洋沿海一些國家在積極發展人工養殖貽貝、沙噀等軟體動物。
大西洋有5個水層構成的生物帶。自洋面至洋底為:1.海濱底棲帶,最大深度在60米以內,包括各種近岸的動物和大部分
海藻;2.光亮帶,最大深度在180米以內,屬陽光能照亮的部分,棲息在該帶的生物包括大量浮遊動植物,提供海洋中營養物質的90%;3.中深帶,深度在200-900米,是
抹香鯨和
烏賊的生活帶;4.深洋帶,深度在900-4000米,為黑暗帶,是發光動物棲息帶;5.底棲帶,深度在4000米以下,棲息著結構原始的動物。
大西洋海洋資源豐富,西北部和東北部的紐芬蘭和北海地區為主要漁場,盛產鯡、鱈、
沙丁魚、鯖、毛鱗魚等,其它尚有
牡蠣、貽貝、
螯蝦、蟹類以及各種藻類等。海洋漁獲量約占世界的1/3-2/5左右。南極大陸附近產
鯨、
海豹和
磷蝦,海獸捕獲量也很大。
大西洋占有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漁場。高產區在南北美沿岸。紐芬蘭岸外地處灣流與
拉布拉多洋流匯合處,是世界上最富的漁場。20世紀後半期的過度捕撈,使幾個傳統漁場造成魚荒,在北大西洋尤為嚴重。
交通運輸
大西洋在世界航運中處於極為重要的地位,它西通巴拿馬運河連太平洋,東穿直布羅陀海峽、經地中海、蘇伊士運河通向印度洋,北連北冰洋,南接南極海域,航路四通八達、十分便利。同時大西洋沿岸幾乎都是各大洲最發達的地區、經濟水平較高的
資本主義國家,貿易、經濟交往頻繁,是世界環球航運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和樞紐。在全世界2000多個港口中,大西洋沿岸占有3/5,其中不少是世界知名港口。每天在北大西洋航線上的船隻平均有4000多艘,擁有世界2/3的貨物周轉量和3/5的貨物吞吐量,是世界航運最發達的大洋。有5條主要航線:①歐洲與北美間的北大西洋航線;②歐洲與亞洲、大洋洲間的遠東航線;③歐洲與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間的中大西洋航線;④歐洲與南美間的南大西洋航線;⑤從歐洲沿非洲大西洋岸到
開普敦的航線。其中北大西洋航線最繁忙,世界商船的1/3以上航行在這條航線上。海運的主要貨物是石油和石油製品,其次是鐵礦石、穀物、煤炭、鋁土及氧化鋁等。米,其中16條是連線西歐與北美間的海底電纜。大西洋的上空是聯繫西歐、北美、南美和非洲間的交通要道。
沿岸港口
(逆時針順序,自北向南)
航運
大西洋航運發達,東、西分別經蘇伊士運河及巴拿馬運河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海輪全年均可通航,世界海港約有75%分布在這一海區。主要有歐洲和北美的北大西洋航線;歐洲、亞洲、大洋洲之間的遠東航線;歐洲與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之間的中大西洋航線;歐洲與南美大西洋沿岸之間的南大西洋航線;從西歐沿非洲大西洋岸到開普敦的航線。大西洋海底電纜總長20多萬千米。從愛爾蘭的瓦倫西亞島和從法國的布列塔尼半島西北端開始通到加拿大紐芬蘭島的東南端,或一直通到加拿大新斯科舍半島北端的線路是大西洋海底電纜的主要幹線。
大西洋的航運業極為發達。西部通過中美
巴拿馬運河,直通太平洋;也可繞過南美南端
合恩角,穿過
德雷克海峽或
麥哲倫海峽,到達太平洋。東部穿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穿過蘇伊士運河經過紅海,抄近路到達印度洋;也可繞過非洲南端的
好望角,進入印度洋。大西洋與
北冰洋的聯繫,比其他大洋都方便,有多條航道相連通。大西洋有多條國際航線,聯繫歐洲、美洲、非洲的沿岸國家,貨運量居各大洋第一位。尤以北大西洋更為繁忙。聯繫大西洋與北海的
多佛爾海峽和
英吉利海峽,是世界海上交通最繁忙的地方。大西洋沿岸港口很多,主要有
波士頓、紐約、巴爾的摩、紐奧良、
哈瓦那、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
威尼斯等。
人文地理
由來及影響
大西洋:大西一詞,出自古希臘神話中大力士
阿特拉斯的名字。傳說阿特拉斯住在大西洋中,能知任何一個海洋的深度,有擎天立地的神力。1845年,倫敦地理學會統一定名為大西洋。
大西洋英文名稱叫ATLANTIC OCEAN,古稱OCEAMUS ATLANTICUS,得名於古希臘神話中的大力士神阿特拉斯的名字。阿特拉斯神能知道任何一個海洋的深度,並支撐石柱使天和地分開。傳說大西洋是他居住的地方。最初希臘人以阿拉斯神命名非洲西北部的山地,隨後擴大到直布羅陀以外的海洋。此名稱在1650年為荷蘭地理學家伯思哈德·瓦寺尼(1622-1650年)所引用。
“大西洋”這一中文名稱最早見於明代記載。在明代,習慣上東西洋分界,大體以
雷州半島至加里曼丹島一線為界,其西叫“西洋”,其東為“東洋”,故中國習慣上稱歐洲人為“西洋人”,而把日本人稱“
東洋人”。隨著明末歐洲地理知識的增多,於是改稱印度洋為“小西洋”,而把歐洲以西的海域稱為“大西洋”。西方地理學和地圖傳入以後,對ATLANTIC OCEAN一詞,翻譯家頗感難以譯成貼切的漢語,便按習慣譯成“大西洋”,並一直沿用至今。
相關戰爭
其他
大西洋海底大部分的海嶺都隱沒在海底3000米以下,只有少數山脊突出洋面形成島嶼。大部分的島嶼集中在加勒比海的西北部。當年哥倫布錯把北美洲當成了印度,因此給他們取了一個十分不恰當的名字“西印度群島”。傳說中大西洋底是古代的
亞特蘭蒂斯文明。
大西洋奇特的“S”型海岸線還觸發了德國氣象學家
魏格納的靈感,使他大膽的提出了著名的
大陸漂移學說。
在北大西洋,也有一個順時針環流,由北赤道流、墨西哥灣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和加那利寒流組成。其中,墨西哥灣暖流是世界最大的暖流,它的流量相當於全世界河流量總和的120倍,像一條巨大的暖氣管,供應巨量的熱,使西北歐的氣候溫暖如春。南大西洋的環流是逆時針方向,由南赤道流、巴西暖流、西風飄流和本格拉寒流組成。大西洋的潮汐,大多屬於半日潮。在開闊洋面上,潮差不明顯;在近岸或狹窄的海灣,潮差很大。英國南岸的布里斯托灣潮差高達11米多,北美的芬地灣潮差高達21米。南美的亞馬孫河口的涌潮,比中國錢塘江大潮還要壯觀。
研究歷史
古代對大西洋的有關知識,均載於
托勒密的地圖裡。1440-1540年間,大西洋上的幾乎全部島嶼以及大洋的陸界基本測繪清楚。1819-1821年間,發現
南極大陸及其周圍的島嶼。1770年,B.
富蘭克林組織編繪的北大西洋海流圖(主要描述了
灣流的路徑)製版付印。19世紀以後,進入海洋學調查研究階段,在各國組織的調查中,較重要的有英國的“挑戰者”號(1872-1876)、“發現”號(1925-1927和1929-1938)、俄國的“勇士”號(1886-1889)、德國的“羚羊”號(1874-1876)和“流星”號(1925-1927)等考察活動,以及美國海岸及大地測量局對灣流的調查等。20世紀70年代以來,對大西洋進行了海-氣相互作用聯合研究、多邊形-中大洋動力學實驗、全球大氣研究計畫大西洋熱帶實驗和
法摩斯計畫等專題調查和海上現場試驗,使人們對大西洋有了更多的了解。
大事記
1858年,第一條跨大西洋電報電纜由西場生產,但快速失敗了。
1865年,第一個成功的跨大西洋電報電纜由大東方號產生。
1912年4月15日,
鐵達尼號撞上冰山沉沒,並有1593人喪生。
1919年,美國的NC-4成為第一架飛機橫渡大西洋(
1919年後期,由
阿爾科克與布朗駕駛的英國飛機成功成為第一架飛機不停站橫渡大西洋。(由紐芬蘭島至愛爾蘭島)
1921年,英國人成功駕駛第一架
飛艇橫渡北大西洋。
1922年,葡萄牙人成功駕駛第一架飛艇橫渡南大西洋。
1927年1月7日,第一個成功的跨大西洋電話打通。
1927年,
查爾斯·林白成功完成第一個個人不停站橫渡大西洋的航程。(由紐約至巴黎)
1952年,安·大衛遜成為第一個女性單獨地駕船航行橫渡大西洋。
1980年,Gérard d'Aboville成為第一個人類划船橫渡大西洋。
1994年,Guy Delage成為第一個人類游泳橫渡大西洋(由
維德角至巴貝多)。
1998年,Benoit Lecomte成為第一個人類游泳橫渡北大西洋,而只在亞速爾群島停留一星期。
1999年12月3日,Tori Murden成為第一個女性划船橫渡大西洋(由加那利群島至瓜德羅普),過程花了81日及距離4767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