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極地低氣壓帶(副極地低壓帶)

副極地低氣壓帶

副極地低壓帶一般指本詞條

副極地低氣壓帶是當副熱帶高氣壓與極地高氣壓空氣相遇時,暖而輕的氣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氣流之上,於是又形成了一個上升氣流,空氣上升,空氣就減少,氣壓自然降低,進而形成低壓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副極地低氣壓帶
  • 外文名:Sub - polar low - pressure zone
  • 分布區域:副極地地區、高緯度地區
  • 特點:氣壓低、氣流輻合上升
  • 形成機制動力學機制
  • 氣候形成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 天氣形成:降雪、寒潮、霜凍
概述,釋義,分布,形成機制與過程,形成機制,產生過程,成因,影響,

概述

釋義

副極地低氣壓帶是當副熱帶高氣壓與極地高氣壓空氣相遇時,暖而輕的氣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氣流之上,於是又形成了一個上升氣流,空氣上升,空氣就減少,氣壓自然降低,進而形成低壓帶。

分布

這個氣壓帶在南北緯60°附近

形成機制與過程

形成機制

副極地低氣壓帶按照氣溫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的原理和氣壓的高低與氣溫的高低成反比的關係來確定氣壓的高低。赤道附近全年高溫,那么按氣溫高低與氣壓高低成反比的關係,得出赤道附近應是低氣壓帶。而南、北緯30°附近的氣溫比赤道附近低些,所以應是高氣壓帶,因為南、北緯30°它靠近熱帶但又不是熱帶,所以在此稱之為副熱帶高氣壓帶。
南、北緯60°附近氣 溫比南、北極90°氣溫高些,所以它的氣壓應是低氣壓帶,因為它靠近極地而不是極地,所以是副極地低氣壓帶。而南、北極90°附近氣溫全年很低所以應是高氣壓帶,由此稱之為極地高氣壓帶。

產生過程

由於受地球球體形狀的影響,使得赤道與極地之間受熱不均,引起空氣在赤道地區上升,在極地地區下沉,造成赤道與極地之間近地面和上空氣壓的差異。
在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下,推動赤道與極地之間的近地面和上空的大氣作水平運動。
但實際上這種閉合的大氣環流並不存在。因為在自轉著的地球上,任何運動著的物體都應受到地轉偏向力的作用。
這樣,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極地上空的南風受地轉偏向力(因是高空氣流,故不考慮摩擦力)的影響,由南風逐漸右偏成西南風,流到30°N附近上空時偏轉成西風。
這樣,來自赤道上空的氣流就不能再繼續北流,而是變成自西向東運行了。由於赤道上空的空氣源源不斷地流過來,又不能繼續北進,便在30°N附近上空堆積,產生下沉氣流,致使近地面氣壓升高,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帶。

成因

以北半球為例:
在近地面,從副熱帶高壓分出兩支氣流,一支向南流向赤道低壓,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右偏成東北風,稱為東北信風。東北信風與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在赤道地區輻合上升。這樣在赤道與副熱帶地區之間便形成了低緯度環流。
在近地面,從副熱帶高氣壓帶流向更高緯的一支氣流,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漸右偏成西南風,最後偏轉成為基本與緯線平行的西風,稱為盛行西風。盛行西風與從極地高壓南的極地東風相遇。 暖而輕的西風氣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東風氣流之上,形成副極地上升氣流。上升氣流到高空,又分別流向南北,向南的一支氣流在副熱帶地區下沉,於是在副熱帶地區和副極地地區之間極成了中緯度環流圈。
由於副極地上升氣流到高空便向南北流出,致使近地面的氣壓降低,形成副極地低氣壓帶,向北的一支在北極地區下沉,於是形成了極地高氣壓帶。在副極地和極地之間極成了高緯度環流圈。

影響

海洋上的副極地低氣壓帶盛行上升氣流,降水量較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