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沙區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南沙區政府工作報告是由南沙區發布的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0年南沙區政府工作報告
  • 發布單位:南沙區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南沙區人民政府,同時受開發區(自貿試驗區)管委會的委託,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年初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作為承載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功能的廣州城市副中心,南沙經受了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指揮下,經過全區上下艱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當前,疫情尚未結束,我們要因應疫情防控常態化新要求,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迎難而上保增長、全力以赴促發展,努力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一、2019年和今年以來工作回顧
  一年來,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按照區委“1235”工作思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重大歷史機遇,奮力推進“三區一中心”建設,順利完成區三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83.23億元、增長10.5%,增速分別高於全省、全市4.3和3.7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754.58億元、增長28.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4億元、增長11.7%,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190.63億元、增長99.5%,一般公共預算八項支出220.76億元、增長46.8%,上述5項經濟指標增速全市第一。
  ——自貿區改革創新取得重大成果。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實事中事後監管和財政管理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智慧型化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平台”入選商務部第三批“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廣東自貿試驗區首個自由貿易賬戶(FT賬戶)落地實施。自貿區掛牌以來,累計形成658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43項、112項和202項分別在全國、全省、全市複製推廣。2019年營商環境模擬世行排名第24名。
  ——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建設成效明顯。建立全國首個常態化粵港澳規則對接平台。全年新設港澳企業824家,投資額433億美元。南沙大橋投入使用,南沙國際郵輪母港開港運營,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等一批大灣區重大工程和標誌性項目啟動建設。
  ——人民民眾幸福感不斷提升。十件民生實事全部兌現。民生短板加快補齊,新引進執信中學南沙實驗學校、灣區實驗學校等一批優質教育資源,新落戶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醫學研究院等高端醫療項目。獲評“201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一年來,我們以實際行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堅持穩中提質,經濟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
  “六穩”工作紮實推進。全年提供就業崗位超6萬個,城鎮新增就業近1.8萬人,戶籍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98%。本外幣期末存款和貸款餘額分別增長33.4%和20%,政府債務風險為安全的綠色等級。外貿進出口總額2137.8億元、增長3.4%,占同期廣州市進出口總值的21.4%。實際利用外資18.63億美元、增長91.2%,契約利用外資300.33億美元、增長8.4%。201個區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056.9億元,超額完成計畫目標106.7億元。新增企業4.6萬戶、增長22.3%,日均新增企業126戶。新落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37個。
  提質增效成效明顯。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586.66億元、增長6.5%,先進制造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約67%,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6.7%。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3.3∶42.1∶54.6,第三產業增加值首次超過第二產業,其中現代服務業占第三產業比重達65%。在減稅降費背景下,全年減稅降費約50億元,稅收收入407.83億元、增長21.6%。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41.3%,增速全市第一。R&D占比提升至3.46%,居全市第二。
  (二)集聚創新資源,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構建
  科創要素加快集聚。規劃建設南沙科學城,中科院明珠科學園一期首批項目已動工,冷泉系統實驗等3個大科學裝置預研項目、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省實驗室等一批重大科創平台正加快推進,華南唯一的國際IPv6根伺服器已落戶。全年新增國家、省、市、區級高層次人才約3200名、增長80%。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93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占全市的1/5。集聚人工智慧企業180多家,華南技術轉移中心進駐科技服務機構近700家。新增健康產業項目76個,廣東醫谷產業園區入駐生物科技創新企業155家。
先進制造業持續壯大。汽車製造業實現產值1155.08億元、增長12%。廣汽豐田第四生產線、電裝二期、芯聚能、聯晶智慧型等項目動工建設,恆大南沙純電動汽車基地裝配車間基本竣工,廣汽蔚來首款純電動SUV正式發布,南砂晶圓半導體中試線項目已全面投產,第三代半導體創新中心掛牌成立。船舶及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完成產值60.12億元、增長237.6%。北京精雕高端數控工具機研發生產基地等一批智慧型製造項目正加快建設。核電、軌道交通等先進裝備製造業進一步做大做強。
航運物流及國際貿易快速增長。國際航運樞紐功能不斷增強,南沙港區四期、深水航道拓寬工程二期等項目加快推進,全年新開通8條外貿貨櫃航線,實現貨櫃吞吐量1676萬標箱、增長7%,水上運輸業貨運周轉量占全國的18%、居全國第二。上線運行全國首個線上航運保險要素交易平台,開工建設華南唯一的國家級船員評估中心。國際貿易結構逐步最佳化,首創汽車平行進口“保稅+會展”新模式,落地全國首單二手車出口業務和廣東自貿區首個文化保稅展示項目。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保稅物流進出口分別增長48.2%和25.7%。汽車平行進口保持全國第二,郵輪出入境旅客量穩居全國第三。
  創新金融蓬勃發展。全年新增金融和類金融機構189家(累計6522家),實現金融業增加值128.91億元、增長8.2%。開展全國首單二手飛機混合資產包跨境交易、粵港澳大灣區首單雙SPV飛機跨境轉租賃業務,累計完成134架飛機和64艘船舶租賃業務,成為大灣區最大的飛機船舶租賃集聚區。落地全國首例中資銀行境外分行不動產抵押項下跨境融資業務。國際金融島啟動建設,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會址、滙豐全球培訓中心動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和廣州期貨交易所籌設工作取得進展。
  (三)深化改革開放,發展動力與活力不斷增強
  營商環境持續最佳化。出台全國首個制度創新促進試行辦法。全年新增92項制度創新成果。開辦企業最快10分鐘領取營業執照,政府、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分別壓縮到70和15個工作日以內,人才引進入戶10個工作日完成審批,“帶設計方案”出讓土地項目實現“交地即開工”,70%政務服務事項實現“零跑動”。率先全面推行區塊鏈電子發票,增值稅一般退稅1天辦結、出口退稅3天辦結。全球報關服務系統上線運行,全球溯源體系實體化建設加快推進,全球優品分撥中心累計進出口貨值達165億元。全國首聘港澳籍人士任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員,大灣區暨“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集聚區入駐約30家法律服務機構。
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高質量完成機構改革,全域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全面鋪開黨建引領鎮街管理體制機制創新,行政治理和基層治理效能有效提升。區屬國企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原有7家區屬一級企業組建整合成5家集團有限公司。積極盤活閒置用地524.34畝,獲國務院大督查獎勵用地計畫指標2500畝。全面啟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掃尾工作。率先開展共有產權住房試點,推出共有產權房347套和首批人才公寓332套。
  與港澳及周邊區域交流更加緊密。編制實施首批26條與港澳規則銜接的工作清單,推出342項“灣區通辦”事項。粵港深度合作園南沙樞紐片區(起步區)啟動建設。粵港澳院士專家創新創業聯盟、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等平台落戶,“創匯谷”入駐215個穗港澳青創團隊。推進設立3個海外人才協同創新中心,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後科技創新公共研究中心。開設大灣區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視窗,出台港澳專業人才資格認可十項措施和支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實施辦法,人才工作獲評全國最佳創新案例。與深圳前海簽訂深化合作框架協定。成功舉辦CNBC全球科技大會、第二屆中國(廣東)人工智慧發展高峰論壇等高端科技交流活動。
  (四)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持續提升
  城市重點功能組團建設有力推進。最佳化提升明珠灣起步區、南沙灣、大崗、萬頃沙、慶盛樞紐區塊等片區規劃。蕉門河中心區“城市客廳”功能不斷完善。明珠灣起步區落戶總投資約901億元的32個金融商務總部等產業項目,靈山島尖基礎建設項目已完成。慶盛區塊綜合開發建設全面啟動。萬頃沙保稅港區塊、大崗先進制造業基地基礎設施項目分別完成總投資的45%和63%。
交通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統籌推進總投資約1713億元的113個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南沙港鐵路龍穴南水道特大橋合龍,捷運18號線土建工程完成67%,深中通道、廣中江高速(南沙段)等項目加速推進,南中高速、深茂鐵路江門至深圳段開工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化與南沙國家級自動駕駛示範項目被交通運輸部納入交通強國重點項目。靈新大道、南崗大道、中船中路等市政道路項目加快推進,明珠灣大橋實現邊跨合龍,萬新大道至十四涌已拉通。全年最佳化調整公交站點70個、公交線路34條,新開通跨區客運班線3條,民眾出行更加方便。
  城市面貌和環境質量不斷改善。54個城市更新項目加速推進,固定資產投資完成率和增速全市第一。15個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全面開工,一批舊廠改造項目開工建設,10個“三個一批”村級工業園整治項目完成整治提升。依法拆除違法建設362萬平方米,整治“散亂污”場所544處。新建91公里污水管網,完成20條河涌整治,鞏固提升潭州滘涌治理成效,3個國考斷面全年平均水質達標。2019年河湖長制考核排名全市第二。完成約10公里堤防達標整治。紮實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提前一年完成“廁所革命”任務。建成30公里市政道路,新增50公里生態景觀廊道,完成2條碧道共7.6公里的建設任務。
鄉村振興戰略向縱深發展。農業增加值增長4.2%。水產規模和產值均居全市第一。現代漁業產業園成功入選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南沙現代農業創新示範推廣中心、國家數字漁業創新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分中心掛牌成立,種業小鎮現代博覽園啟動區建設基本完成,現代農業科學城、立體化全產業鏈生豬養殖項目、大灣區“菜籃子”流通中心加快建設。100%的村莊達到省定乾淨整潔村標準,60%以上行政村達到省定美麗宜居村標準。17條村通過市級美麗鄉村驗收,累計78條村建成市級美麗鄉村、35條村建成區級美麗鄉村,實現美麗鄉村“全覆蓋”。完成15.6公里“四好農村路”建設。橫瀝鎮成功創建為國家衛生鎮。東西部扶貧協作貴州省貴定縣、惠水縣、龍里縣提前脫貧出列,對口幫扶梅州市蕉嶺縣、平遠縣貧困村實現100%退出。
  (五)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2%和10.6%。低保標準提高到1010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2.39萬人,“二次報銷”醫療救助政策惠及民眾17.4萬人,計畫生育家庭綜合保險項目惠及8.4萬人。法律援助保障困難需求人員實現全覆蓋。新建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3間,區養老院獲評五星級養老機構。建成長者愛心食堂75個,服務民眾67.07萬人次。建成重殘助餐點31個,實現鎮(街)重殘助餐服務全覆蓋。積極創建省雙擁模範區“三連冠”,初步建成退役軍人三級服務保障體系。
教育品質持續提升。南沙被確定為“廣東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金隆國小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19年高考升大率首次達100%。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優良率、優秀率三項指標位列全市第一。廣州市第二中學南沙天元學校、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南沙實驗學校、廣州外國語學校附屬學校等一批優質品牌學校已招生。率先在全市開設港澳班。全年新增幼稚園學位6500個、公辦中國小學位4710個,安排3210個公辦學位解決來穗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問題。
  粵港澳醫療衛生高地加快打造。深入推進全省唯一的國家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建設。統籌推進總投資約135.45億元的38個醫療衛生投資項目建設,廣東省中醫院南沙醫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南沙院區等項目正全力推進,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南沙疾控中心實現結構封頂,南沙中心醫院二期後續工程完工。區域衛生信息化項目已上線運行。疾病預防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社會治理創新成效顯著。“南沙時間銀行”被民政部列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典型案例。南沙街深灣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城鄉格線化管理覆蓋所有村(居)。南沙新警務改革全面鋪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階段性成效,案件類警情下降7.1%。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應急管理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可控。勞動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南沙模式”獲省、市複製推廣,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其他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圖書館新館、檔案信息規劃展覽中心建成,青少年宮投入使用,區婚姻登記處新址啟用,新登記社會組織47個。《南沙地名故事》編纂出版。舉辦廣州南沙國際帆船賽、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藝表演等大型文體旅活動近30場。物價、統計、審計、國防動員和兵役、雙擁和退役軍人、氣象、人防、應急、“三防”、外事、港澳事務、僑務、海防、質量強區、打私、打假、對台、民族宗教、婦女兒童、殘疾人、保密、檔案、地方志等工作均取得新的進展。
  (六)強化政府自身建設,政府服務能力和水平穩步提高
  全面加強政府系統黨的建設,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全面完成“基層減負年”目標任務。堅決執行區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決定,定期向區人大報告工作,向區政協通報情況,全年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40件、政協提案165件,辦復率和滿意率均達100%。全面深入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和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黃閣司法所獲評全國先進司法所,東涌司法所獲評全國法律援助工作先進集體,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獲評全國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公共法律服務感知度測評位居全市榜首,法治廣州考核排名全市第一。成功創建全省唯一的區(縣)級“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
各位代表!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省、市防控工作要求,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我們第一時間構建疫情防控“四級責任體系”,嚴格落實“四早”要求,依法科學、精準有序做好疫情防控。在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階段,率先在全市建立疫情防控指揮系統,強化精密智控、群防群控、聯防聯控,將疫情擴散消除在萌芽狀態。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階段,加強航空陸路水路運輸、口岸檢疫、目的地送達、社區防控“四個關鍵環節”全流程閉環管理,築牢境外疫情輸入防線。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密切關注國內外疫情發展態勢,壓緊壓實責任,慎終如始做好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等防控,推動核酸檢測“應檢盡檢、願檢盡檢”,不斷鞏固擴大疫情防控成果。截至目前,全區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例,均已治癒出院,為全市確診人數最少的行政區之一。
  我們全力保障物資供應,推動防疫技術創新,“南沙疫情防控指揮系統”入選工信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複課大數據產品和解決方案名單,貢獻抗疫關鍵時期全市99%的手持式和100%的門式紅外測溫儀,安排8700萬財政資金扶持農業產業發展,確保疫情期間“米袋子”“菜籃子”貨足價穩,在關鍵時刻展現了新區自貿區的責任擔當。
  我們堅持兩手抓、兩促進,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迅速出台“關愛企業10條”“人才8條”“提振經濟37條”等一系列政策包,有力推動省市重點項目、建築業、製造業、金融業100%復工,集中簽約和動工總投資額超2500億元的113個項目,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今年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95.31億元、增長0.3%,在全市率先實現正增長。固定資產投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進出口總值等指標增速全市第一,經濟運行企穩向好,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各位代表!
  去年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和今年疫情防控取得的成績,是區委、黨工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區人大、區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區人民團結奮鬥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政府、開發區(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向全區人民、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駐區單位、社會各界朋友,特別是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廣大黨員、幹部、民眾,致以崇高敬意!向關心支持南沙開發建設和疫情防控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過去一年尤其是這場疫情防控的大戰大考,讓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南沙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一是經濟穩增長仍存在一定壓力,傳統優勢產業增長放緩,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撐作用還不明顯,外貿增長乏力,產業整體競爭力還需進一步提升。二是自貿區制度創新領先優勢仍需加強,各類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和最佳化配置的壁壘、障礙仍然較多,與港澳合作層次仍需提升。三是公共服務整體水平需進一步提高,教育、醫療、文化、交通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仍需加快。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制機制不夠完善,對衍生風險的研判應對還要全面加強。四是城市治理還存在短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標準化、精細化和智慧化程度對標先進城市還有較大差距,黑臭河涌治理及大氣污染防治成果不夠穩固,安全生產整治任務依然艱巨。五是政府部門作風建設還需加強,部分幹部幹事創業的精氣神和執行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對此,我們一定要勇於直面問題、解決問題,突出抓重點、補短板、破瓶頸、解難題,採取堅決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二、2020年發展主要目標和下一階段主要工作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全國“兩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落實省、市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握大灣區建設和先行示範區建設“雙區驅動”、廣深“雙城聯動”的重大機遇,按照區委“1235”發展思路,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高品質建設,持續提升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功能,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推動“三區一中心”建設全面上台階,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為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作出更大貢獻,在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視窗”中勇當排頭兵。
  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嚴峻、存在極大不確定性,國內疫情影響仍在持續。我們要克難奮進謀發展,以最大努力爭取最好結果。要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完善常態化防控機制,精準落實聯防聯控措施,確保疫情不出現反彈。要善於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加快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一是突出穩預期強信心,緊盯市場主體這個重點,落實好紓困惠企政策,提升服務效能,全力以赴穩住經濟基本盤。二是突出保就業保民生,全年新增就業1.3萬人以上,登記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率70%以上,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同步增長。三是突出挖潛賦能,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動“兩新一重”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新型消費、升級消費持續壯大,進出口促穩提質。四是突出創新驅動,打通增強科技競爭力的全流程創新鏈條,以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四新經濟”作為主攻方向,實現高新技術企業超6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超47%,R&D占比提升到3.8%,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各位代表!
上半年已經過去。我們要只爭朝夕,扎紮實實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一)聚焦保底增優,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堅決穩住就業“底盤”,最佳化市場服務,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提升經濟發展熱度。
全力穩就業促增收。政府帶頭過“緊日子”,繼續嚴控和壓減公用經費與一般性支出,騰出更多資金援企穩崗保民生。加強就業創業精準扶持力度,組織公益性招聘會30場次以上,提供就業崗位5萬個以上,穩定崗位類補貼惠及人數2.5萬人次以上,實現戶籍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91%以上。大力支持創新創業,發揮好國家級人力資源產業園(粵港澳人才合作示範園區)、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等平台作用,加快形成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新格局。
全面保主體優服務。提供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支持企業家以恆心辦恆業,紮根南沙做大做強。全面兌現減稅降費各項政策,減免國有房產租金,允許符合條件的企業按規定延期繳納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費,推出降低個體經營所得稅核定徵收率等措施。藉助線上對接平台提高銀企對接效率,力爭各銀行機構為全區中小微企業提供放貸、續貸超200億元。出台實施促進外貿穩定發展的若干措施,支持加工貿易企業出口轉內銷,力促外貿穩量提質。加強專精特新、小升規企業梯度培育,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著力擴投資促消費。全力推進年度投資850.2億元的204個重點項目建設。出台實施加快推進數字新基建發展三年行動計畫,推出服務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新興產業成長壯大的稅收措施,推動5G基站、國際IPv6根伺服器等54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快建設。多措並舉刺激汽車消費,加快構建“網際網路+”消費生態體系,促進直播電商、智慧醫療、線上辦公、線上教育等新業態發展。爭取試點經南沙國際郵輪母港口岸過境144小時和國際郵輪入境外國旅遊團15天免簽政策。激發市場活力,規範和支持發展夜間經濟,加快打造一批“網紅打卡地”和夜間消費集聚區。
(二)聚焦深化改革攻堅,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率先推進與海南自貿港的協同聯動發展,著力拓展改革開放深度,加快推進自貿區制度集成創新,推動營商環境在世行評價模擬排名進一步提升,在國家評價中排名前列。
更實舉措推動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學習借鑑海南自貿港貿易自由便利政策舉措,出台推進自貿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加快與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簽訂協同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定,推動特色產業對接合作,打造大灣區與海南自貿港對接聯動的先行區。深入推進“數字+”集成式新型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大力推進“智慧海關”“智慧邊檢”“智慧海事”等相關係統建設。最佳化進口貨物“提前申報”容錯機制。推進實體化全球溯源中心、全球優品分撥中心、全球報關服務系統等項目建設。以業務創新探索建設粵港澳自由貿易組合港。
更大力度最佳化投資自由便利政策措施。對標海南自貿港“非禁即入”“極簡審批”等思路舉措,持續最佳化和放寬市場準入限制。承接好省市新下放的規劃、土地、稅務等審批事權。深入推進商事登記確認制,實施“交地即開工”2.0版,加快“一站式集中審批平台”和“粵商通+”企業開辦智慧型服務平台建設,打造“無證明自貿區”。推進“信易+”套用創新,完善市場監管和企業信用信息平台2.0版,率先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準入、監管、服務機制。推進“非接觸式”辦稅模式,打造灣區跨境稅務創新合作示範點。
更高標準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入實施《廣州市南沙區法治營商環境建設綱要(2019-2021)》。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暨“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集聚區,推動一批高端法律服務機構進駐,加快域外法律查明中心建設。爭取落戶中國(廣州)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積極推動建立智慧財產權保護“三位一體”綜合管理體系。
  更深層次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推進鎮街管理體制改革,理順區、鎮(街)兩級事權。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推進行政許可、行政執法“雙集中”改革集成升級。深化區屬國企改革重組及股份制改革,研究推進鎮(街)屬企業最佳化發展。推進醫療衛生機構管理體制改革,理順區屬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站的管理體制機制。加快推進土地綜合改革試點,促進土地節約集約綜合利用。加強財政投融資模式研究,引導撬動社會資本進入公共服務項目建設。
  (三)聚焦互聯互通,加快建設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構建與港澳及國際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推動政策規則“軟聯通”與基礎設施“硬聯通”互促互進,在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中發揮引領示範帶動作用。
  共建合作示範新格局。依託南沙灣、慶盛樞紐、南沙樞紐,加快建設粵港深度合作園,推進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穗港澳國際健康產業城南沙慶盛園區、南沙國際化教育園等項目建設,推動新鴻基慶盛樞紐站場綜合體試點實施香港建築管理模式。規劃建設粵澳合作葡語國家產業園,共建國際經貿投資合作新平台。推進建設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南沙-順德”片區)、廣深產業合作園,深化與深圳前海、佛山南海、中山翠亨、東莞濱海灣的合作。
推進與港澳政策機制融通創新。加快編制與港澳規則相互銜接示範基地建設方案,探索設立中國營商環境國際交流促進中心。深入實施首批26條與港澳規則銜接清單,推動“灣區通”工程取得新突破。攜手港澳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跨境投融資綜合服務體系。加快推動CEPA擴大開放的優惠措施在南沙先行先試,建設粵港澳專業服務集聚區。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南沙發展的政策體系,加快建設港澳青年創業就業試驗區,推動在南沙工作生活的港澳居民率先享有市民待遇。
加快大灣區“半小時交通圈”建設。加強與中心城區快速交通聯繫,推動捷運18號線首通段明年6月通車,加快“三高三快”高快速路建設。強化與周邊區域快速交通聯繫,推動南沙港鐵路南沙段明年內建成,廣中江高速(南沙段)年內完工,加快深茂鐵路江門至深圳段、南中高速項目建設,推進獅子洋過江通道、廣中珠澳高鐵、肇順南、中南虎城際、捷運22號線南段等項目前期工作。高標準規劃建設南沙樞紐站。啟動建設國家級自動駕駛測試基地和智慧交通示範區。建設便捷智慧型的區內交通體系,重點推進明珠灣大橋、靈新大道、中船中路等市政路橋項目建設,構建蕉門河中心區、慶盛樞紐、萬頃沙區塊等重點片區間的主幹快速通道。
(四)聚焦創新驅動發展,打造高水平原始創新和戰略產業策源地。以科創平台建設為依託,加快新興產業培育和製造業智慧型升級,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努力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強化創新策源功能。編制實施南沙科學城、中科院明珠科學園規劃,全面啟動中科院廣東智慧型無人系統研究院、中科院廣東空天科技研究院、國科大廣州學院等首批進駐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冷泉系統實驗等3個大科學裝置預研項目建設。重點推進慶盛科技創新產業基地、南沙灣慧谷等區域發展。加強與深圳光明科學城、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等對接合作,高標準打造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推動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省實驗室、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深海科技創新中心、天然氣水合物鑽采船等海洋重大創新平台建設,加快建設國家級可燃冰勘探及產業化總部基地。
培育發展新興產業。拓展升級“1+1+10+N”產業政策體系。實施園區招商策略,推進現代產業體系建鏈、補鏈、延鏈、強鏈。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區塊鏈技術在數字金融、智慧型製造等領域的套用,探索建設粵港澳數據合作試驗區,試點開展離岸數據服務,加快建設國際人工智慧價值創新園。培育壯大新興清潔能源產業,加快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推動國電投南方總部等新能源項目落戶。以中科宇航項目為龍頭,打造航空產業園區。深入推進國家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廣東醫谷產業園區、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醫學產業基地等重大產業平台建設,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
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汽車、修造船、裝備製造等優勢產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打響“南沙製造”品牌。以黃閣汽車小鎮建設為重要抓手,豐富汽車產業發展鏈。建設千億級新能源智慧型網聯汽車產業園,加快推進廣汽豐田第四生產線建設、第五生產線動工,恆大南沙純電動汽車全面投產,廣汽蔚來首款純電動SUV正式量產。推進城市智慧汽車基礎設施和機制建設試點工作。推動電裝二期、北斗系統智慧型裝備基地等重點項目,以及香港科大國際智慧型製造平台、智慧型製造總部園區等平台建設。抓緊布局落實半導體和積體電路產業,引入先進晶片製造項目,加快南砂晶圓半導體、聯晶智慧型、芯聚能、海芯積體電路等項目建設,推動形成產業鏈集聚。加快推進大崗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軍民融合產業。
匯聚創新創業資源。完善企業上市培育和科技金融服務體系,落實推動企業上市工作三年行動計畫,建設上交所資本市場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基地和南沙區上市服務中心,推動區內企業登入科創板。做大做強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重點發展風投、創投和私募股權基金。加快打造大灣區人才高地,推進粵港澳院士專家創新創業基地、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等平台建設,推動國際化人才特區實施方案獲批。辦好國際金融論壇(IFF)全球年會、CNBC全球科技大會等國際性主題活動。
(五)聚焦航運貿易金融創新,推動開放型經濟再上新台階。加快完善門戶樞紐核心功能,推動航運、貿易、金融等功能互為支撐、互為動力,提高對外開放競爭力。
提升國際航運樞紐能級。加快南沙港區四期、近洋碼頭、南沙國際物流中心等重大基礎設施和項目建設,年內完成郵輪母港港池、支航道疏浚工程以及口岸開放等工作。完善集疏運體系建設,吸引更多的航運物流企業及國際知名班輪公司落戶。出台航運保險專項扶持政策,支持航運保險要素交易平台發展壯大。加快航運中心信息平台、航運交易信息平台、國家級船員評估中心建設,著力打造高端航運服務集聚區。
拓展國際貿易新動能。推動保稅港區整合升級為綜合保稅區,積極申報國家級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大力發展保稅業務,加快發展出口集拼和冷鏈食品、藥品、鑽石、塑膠等業務,推動船舶保稅加油、大灣區國際藝術品保稅產業中心、保稅維修復出口等項目落地。加快南沙汽車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積極發展整車進口和二手車出口業務,完善沙仔島口岸配套服務設施,爭取國VI標準下平行汽車進口取得新突破,打造國際化汽車綜合服務樞紐。鞏固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擴大跨境電商直購進出口業務規模,建設跨境電商樞紐海港,推動粵港澳海空聯運項目建設。
加快現代金融要素集聚。高標準建設國際金融島,推進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會址、滙豐全球培訓中心、國際風險投資中心等重點平台和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和廣州期貨交易所落地。爭取設立港澳保險服務中心,支持外資投資機構在南沙設立證券、期貨、基金、保險公司,鼓勵港資、澳資銀行在南沙新設分支機構。進一步拓展自由貿易賬戶(FT賬戶)體系套用,爭取合格境內投資者境外投資(QDIE)、經營性租賃收取外幣租金和儲備維修金、大灣區飛機租賃預提所得稅等政策試點。依託省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平台,提高金融風險防控效能。
(六)聚焦提升城鄉品質,建設綠色智慧宜居的廣州城市副中心。統籌好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各環節,高水平推進城市更新九項重點工作,強力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和生態環境整治,努力跑出城鄉融合發展速度。
推進國土空間利用提質增效。強化規劃引領,高標準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最佳化“多規合一”規劃體系,探索城市空間資源統籌利用新機制。集中資源建好蕉門河中心區、明珠灣起步區、慶盛樞紐等重點功能片區。開展工程質量安全保險試點,打造一批精品建築工程。編制城市更新三年實施計畫、五年行動方案和十年改造規劃。推進北部三鎮成片連片更新改造,確保開工建設舊村改造項目6個,力爭完成老舊小區微改造21個,整治提升村級工業園80公頃以上。
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推進農村污水查漏補缺工程,加快橫瀝、東涌等污水處理廠和污水管網建設,紮實做好排水單元達標創建工作。加快防洪排澇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約20公里堤防達標加固。加強海綿城市建設全過程管控工作,實現年底前不少於26.7平方公里建成區海綿城市建設目標。完成5條碧道19.5公里建設任務。加強重點污染河涌和斷頭涌整治,加大對302條河涌和13條外江水道涉及違建的查處清拆力度,打通巡河通道,確保全部國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持續深化大氣污染防治攻堅。開展濱海濕地及萬頃沙南部“一涌一景”改造,完成蕉門河景觀提升工程南段建設、啟動北段建設,開展50公里道路綠化,率先在明珠灣起步區探索低碳節能發展模式,建設綠色自貿區。
提高城市精細化智慧型化管理水平。強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覆蓋,加快第四資源熱力電廠二期、區餐廚垃圾處理廠等項目建設。鞏固提升“廁所革命”成效。持續深入開展容貌示範社區創建工作。加強對城市“六亂”“五類車”等整治,堅決清理“散亂污”場所,全年依法拆除違建400萬平方米。開展道路地名規劃工作。統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推動信息技術在醫療教育、安全生產、城市管理、市場監管、道路交通、文化旅遊等領域深度套用,實現城市運行“一張網”管理。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編制《南沙區現代農業發展規劃(2020-2035)》等5項規劃。高標準完成明珠現代都市農業實驗園(一期)、立體化全產業鏈生豬養殖項目主體建設。加快建設現代漁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科學城、大灣區“菜籃子”流通中心、國家數字漁業創新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分中心等一批重點農業平台和項目。9月底基本完成農村集體資源性資產確權登記頒證、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快星海音樂小鎮、“珠寶+文化旅遊”小鎮等特色小鎮建設,打造“一鎮(街)一游”鄉村旅遊品牌。創建20條特色精品示範村和18條市級美麗鄉村,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形成2-3個特色鮮明的美麗鄉村群。
(七)聚焦優質公共服務供給,增進美好生活新福祉。堅持民有所呼、政有所應,紮實做好兜底民生保障工作,加快引進和建設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增強人民民眾獲得感幸福感。
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辦好十件民生實事。調整最佳化“二次報銷”醫療救助政策,繼續推進社會保險擴面征繳。穩步提高低保等社會救助標準,強化城鎮戶籍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和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幫扶。推動3間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發展,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累計建成90個長者愛心食堂。健全“住房補貼+共有產權房+人才公寓”住房保障體系,新增人才公寓500套以上。最佳化常規公交和捷運接駁,研究推進捷運18號線橫瀝站連線4號線蕉門站的交通組織方式,新增及調整一批區內外公交線路。全力支持對口幫扶地區精準脫貧,鞏固提升黔南州三縣扶貧脫貧成效。
促進教育事業提質擴面。統籌推進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廣州市第二中學南沙天元學校、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南沙實驗學校等項目投入使用,推動執信中學南沙實驗學校等項目建設,新增公辦中國小、幼稚園優質學位約7000個。推動國際化、集團化、多元化辦學,大力發展“智慧教育”,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推動醫療衛生跨越提升。力爭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首期年底基本完工,加快廣東省中醫院南沙醫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南沙院區等項目建設,推動中山大學附屬(南沙)口腔醫院、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廣東省中西醫應急救治中心儘快動工。推動南沙中心醫院二期後續工程項目、南沙疾控中心大樓年內投入使用。加大公共衛生領域投入,加快完善疾病防控體系,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建設高標準區域急救、智慧醫療網路,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醫療衛生高地。
增添文體旅事業新活力。加快推動南沙網球運動中心投入使用,開工建設鳳凰梅糖文化產業中心等一批優質文體項目。活化利用黃閣等地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重點打造一批特色文旅項目和歷史文化街區。繼續辦好廣州國際模特大賽、大灣區生活藝術節、郵輪旅遊文化節等一批品牌賽事活動,提升南沙城市知名度。
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做好物價、統計、審計、國防動員和兵役、雙擁和退役軍人、氣象、人防、應急、“三防”、外事、港澳事務、僑務、海防、質量強區、打私、打假、對台、民族宗教、婦女兒童、殘疾人、保密、檔案、地方志等工作。
(八)聚焦新形勢新任務,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政府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
加強公共安全建設。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提升應急物資生產和儲備能力,從源頭上控制重大公共衛生風險。強化食品、藥品、農產品安全監管。健全應急管理體系,建立現代化應急指揮調度中心。加強交通、消防、建設工程、危化品、特種設備等專項整治,抓好小虎化工區、龍穴修造船基地等重點領域的安全生產監控,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深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工作,不斷完善“小格線、大服務、精管理,一支隊伍管到底”基層治理體系,試點建設“十五分鐘”社區生活服務綜合體和“隨時隨地隨心”的社區服務網路平台,加快培育一批特色基層治理品牌。全面完成南沙新警務改革,實現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抓好“智慧矯正”建設工作。推進“1+2+N”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形成以人民調解為基礎的大調解工作格局。
提高法治化治理能力。堅決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廣泛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社會各界意見,高質量辦理好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主動接受黨內監督、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司法監督。深入推進行政複議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加大普法力度,更好推動民法典實施。
全面提升行政效能。高水平編制“十四五”規劃,精心謀劃未來發展。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推動區塊鏈、人工智慧、大數據、5G等新技術在政務服務領域創新套用,整合格線化服務管理系統、12345政府服務熱線、城市管理等平台,推進稅費業務“一次不用跑”,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異地可辦、“掌上可辦”,“零跑動”事項達80%以上,讓政務服務有速度有力度有溫度。
持續強化作風建設。不斷深化“廉潔自貿區”建設,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馳而不息糾正“四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持續為基層減負。堅持在攻堅克難中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堅決扛起南沙自貿區“一把手工程”建設主體責任,以拼搏超越、爭創一流的幹勁搶抓機遇,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推進工作,奮力創造屬於新時代的光輝業績。
各位代表!
越是面對困難挑戰,越要增強必勝信心。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黨工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續奮鬥,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堅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確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推動“三區一中心”建設全面上水平上台階,為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視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名 詞 解 釋
1.“1235”發展思路:“1”是指一個目標,即高標準建設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和承載門戶樞紐功能的廣州城市副中心“三區一中心”,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2”是指兩條基本路徑,即建設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以及國際一流的人居環境;“3”是指三大發展策略,即實施“樞紐+”“智慧型+”“綠色+”發展策略;“5”是指打造五大門戶樞紐功能,即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國際科技產業創新樞紐、航運樞紐、新型貿易樞紐,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視窗等五大功能。
2.自由貿易賬戶(FT賬戶):是指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客戶在自貿區分賬核算單元開立的規則統一的本外幣賬戶。
3.“六穩”“六保”:“六穩”是指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六保”是指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4.R&D:是英文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縮寫,指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
5.3個大科學裝置:是指冷泉系統實驗大裝置、智慧型化動態寬域高超聲速風洞、極端海洋動態過程多尺度自主觀測科考設施。
6.IPv6根伺服器:根伺服器是架構網際網路所必須的基礎設施,主要用來管理網際網路的主目錄。IPv6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網際網路協定第6版)的縮寫,是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IETF)設計的用於替代IPv4的下一代IP協定,其地址數量是2的128次方。
  7.三個一批:是指淘汰關停一批、功能轉換一批、改造提升一批。
  8.四好農村路:是指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
  9.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是指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
  10.四級責任體系:是指區、鎮(街)、村(社區)和格線四級防控責任體系。
  11.四早:是指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12.雙區驅動、雙城聯動:“雙區”是指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城”是指廣州和深圳。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重大歷史機遇,加強廣州、深圳兩市全方位相互支持和合作發展,攜手引領“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實現“雙城聯動、比翼雙飛”。
  13.兩新一重:是指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
  14.四新經濟:是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經濟形態。
  15.無證明自貿區:是指最大限度取消、調整本層級設定的證明事項,全面實現企業和民眾依法申請政務服務事項,無需申請人再到區內相關單位開具證明。
  16.三高三快:“三高”包括東部高速通道即京珠高速,中部高速通道即南沙港快速路,西部高速通道即東新高速;“三快”包括東部快速通道即東部幹線,中部快速通道即番禺大道-南沙大道,西部快速通道即新建景觀大道及其延長線。
  17.“1+1+10+N”產業政策體系:主要包括1個綱領性檔案、1個產業發展資金管理辦法、10個產業政策和N個細分領域政策。
  18.城市更新九項重點工作:是指舊城、舊廠、舊村改造,物流園、村級工業園、專業批發市場整治提升和違法建設拆除、黑臭水體治理、“散亂污”企業場所整治等九項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