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南沙區政府工作報告

2015年南沙區政府工作報告是由南沙區發布的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5年南沙區政府工作報告
  • 發布單位:南沙區政府
各位代表:
  我代表南沙區人民政府,同時受南沙開發區管委會的委託,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4年主要工作回顧
  去年,在開發區黨工委、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開發區管委會、區政府以改革發展為主題,以開發建設為主線,以民生幸福為主旨,全力以赴,紮實奮進,推動新區開發建設實現提效破局,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一)經濟保持快速增長
  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16.35億元,增長13%;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706.39億元,增長15.1%;固定資產投資403.06億元,增長60.7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2.88億元,增長19.61%,以上四項指標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一。新簽招商引資項目涉及投資總額4767億元;落戶項目186個(含新引進項目和增資擴產項目);在建項目295個,涉及投資總額1326億元。
  戰略性主導產業不斷壯大。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出台實施一批扶持產業企業發展的政策,大力開展“暖企行動”,幫助企業增資擴產,強化招商引資,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廣汽豐田新車型“雷凌”和豐田發動機新產品型號(794F型發動機)項目已投產;廣汽豐田三期項目土地徵收補償工作已完成,房屋徵收率已達97%;汽車整車進口口岸已投入使用。汽車製造業累計完成工業產值805.35億元,增長7.91%。龍穴造船基地實現工業產值50.01億元,增長53.1%。保稅港區實現進出區貨值556億美元,增長13%。南沙港區實現貨物吞吐量2.57億噸,增長6.2%;完成貨櫃吞吐量1114.61萬標箱,增長7.55%。金融類服務業加快發展,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類金融機構超過100家。新引進13家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在保稅港區內註冊,批發零售業、餐飲業快速增長。廣州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廣州南沙3D列印創新研究院已啟動運作;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體園區暨深藍產業創新中心基建工程正式開工;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新大樓正式啟用。全年專利申請量1525件,增長6.4%;發明專利716件,增長30%。接待遊客939萬人次,增長8%;實現綜合旅遊收入25.3億元,增長8.1%;商品銷售總額539.73億元,增長29.03%。
重點平台建設不斷加快。按照“以城促城、以港促城、以產促城”的思路,加快重點發展平台的開發建設。明珠灣起步區
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安置區樣板房已正式對民眾開放,南沙城投明珠灣開發大廈等一批項目已經落地。蕉門河城市中心區正全力推進總部經濟集聚區開發,重點推動商貿服務、公共配套等項目建設,開工建築面積132萬平方米。龍穴島航運物流集聚區、黃閣國際汽車產業城、萬頃沙高端電子信息產業園、明珠科技城等平台建設正同步加快推進。
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持續發展。始終堅持把重大基礎設施投資作為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項重大舉措來抓,全年完成重大基礎設施投資86.81億元,增長52.66%。捷運4號線南延段已完成土建工程投資11.4億元,累計完成土建總工程量的38%。南沙港區三期工程已有3個貨櫃泊位投產。商務機場、南沙港鐵路、深茂鐵路、廣中江高速、捷運18號線等項目規劃建設正在協調推進中。廣中江高速放馬互通立交連線線、南二環張松互通項目、虎門二橋南沙段等高快速路和蕉門河“雙橋”項目、萬新大道、萬泰路(八涌至十一涌段)、沙尾路等市政道路已開工建設。鳳凰一橋南岸引橋已下地通車,鳳凰三橋實現主橋整體合攏。全年完成2.3億元電網項目建設。
  (二)改革創新成效明顯
  商事登記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有了新的進步。市場準入前置審批事項從101項壓減至18項。通過降低企業準入門檻等一系列改革,市場創業活力得到極大激發和釋放。全年新設立市場主體4978戶,增長15%。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構建“寬進嚴出”的商事登記管理體制。落實第一批省級管理事項的申請和承接工作。推進網上辦事大廳建設,網上審批辦理率大幅提高。開展並聯審批試點,推行企業設立登記“一口受理”模式,實現1天“多證聯發”。在全市率先建立區鎮兩級企業代辦服務,率先上線“稅碼聯辦系統”,實現了自助辦稅終端鎮(街)全覆蓋。
  簡政強鎮事權改革有了新的進展。積極探索管理體制創新,以強化鎮(街)功能配置、激發工作活力為重點,賦予鎮(街)部分管理許可權,進一步調動鎮(街)參與開發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目前9個鎮(街)已全部建成政務服務中心,條件成熟的29個村(居)設定了便民服務站,部分村級便民服務站建立了村民資料庫,在全市率先建立起區、鎮(街)、村(居)三級政務服務體系。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有了新的突破。整合重組了南沙資產經營公司、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總公司,進一步發揮了區國有企業在南沙開發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新成立廣州南沙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構建了南沙產業集聚區的開發建設主體、產業投資主體和運營管理主體。
爭取國家政策支持成果豐碩。自由貿易試驗區申報已獲得中央批准,國家支持開展金融創新的15條政策已正式公布,海關監管先行先試16條措施已在試點的基礎上全面實施,國家質檢總局支持南沙新區開發建設的21條措施正加快落實,部際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同意賦予南沙新區15條支持政策,國家法務部同意我區開展粵港澳律師事務所合夥聯營試點工作。
  (三)城市環境持續最佳化
  城市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成立區、鎮(街)兩級城市管理專項整治工作指揮部,各鎮(街)黨政一把手親自掛帥、靠前指揮,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取得了顯著成效。立案查處工地和泥頭車違法行為234宗,涉案948人;拆除違法建設106宗3.29萬平方米;教育制止“六亂”行為3.8萬宗;查處建築廢棄物處置案件173宗;清除各類垃圾17.8萬噸,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完善環境保潔機制和創建文明城市常態化管理機制。東涌鎮成功創建為國家衛生鎮,併入選“全國重點鎮”、“全國宜居小鎮”;橫瀝鎮馮馬三村等12個村創建為省衛生村;黃閣鎮東灣村等16個村創建為市衛生村。南沙街大涌村、板頭村、塘坑村安全隱患綜合整治工作通過了市的驗收。管道燃氣三年發展計畫全面啟動,全年新增管道燃氣用戶1.1萬戶,完成年度任務的104.8%。位於大崗鎮的廣州市第四資源熱力電廠及其安置區建設正有序推進。乾淨、整潔、平安、有序的城市環境已見雛形。
  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投入2.6億元實施重點水務建設項目20宗。開展了30.95公里堤防建設,完成了13公里外江堤防加固達標整治任務,實施了98個村(居)供水管網改造。南沙街清理了金洲涌沿線的34家養豬場,有效消除了河涌的主要污染源。地表水和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加強大氣環境監測和治理,淘汰小鍋爐和黃標車工作分別完成市下達任務的100%和153.7%;PM2.5和PM10年平均濃度同比下降5%,其中,PM2.5年均濃度值為40微克/立方米,全市最低。區域環境噪聲和道路交通噪聲達標率為100%。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3%,提前超額完成“十二五”節能降耗目標任務。紮實推進節能環保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國家生態示範園區創建工作已通過國家考核驗收預審。
(四)城鄉發展取得新進步
  優農富民工程建設穩步推進。出台《南沙區優農富民工程2014-2016年實施計畫》,劃定4個萬畝農產品重點生產基地,鼓勵支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農業向適度規模化、集約化、設施化、都市化發展;全年投入專項資金3680萬元,推進農業品種結構、農業生產方式和農產品流通渠道最佳化提升,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投資2.84億元,高標準完成468公里機耕路硬底化建設,使周邊10多萬畝耕地的直接收益提高了25%-30%。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在欖核鎮開展了農村“政經分離”改革試點工作;啟動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成了林地所有權、使用權發證工作;81條村完成了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革。新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5家。成功舉辦第二屆農民技能大賽,提高了農民的勞動技能及生產本領。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合格率達99.83%,重大動物疫情“零發生”。實現農業總產值增長4.2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5%。紮實推進了區內外扶貧工作。
  城鄉一體化持續發展。加強道路交通、渡口管理,完善北部三鎮與其他區域的道路銜接,完成100公里農村村莊主要道路硬底化建設,接通7條市政路,增開7條公交線路,開通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南沙公交快線,完成135個公交站亭改造升級、3000盞農村路燈亮化以及1.4萬盞LED路燈改造。全面啟動村居環境完善和提升工程,東涌鎮大穩村、萬頃沙鎮紅港村、欖核鎮子沙村通過了市的美麗鄉村創建驗收,東涌鎮、萬頃沙鎮創名鎮和橫瀝鎮馮馬三村創名村項目順利通過市的考核驗收。完成了21個區級以上幸福社區創建工作,基本實現了幸福社區全覆蓋的目標。
 (五)民生事業全面發展
  去年全區民生及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支出87.42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的83.26%。十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
  強教工程建設成效明顯。順利通過廣州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暨規範化幼稚園驗收和“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國家督導評估。華南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附屬國小、附屬幼稚園及廣州外國語學校附屬國小、附屬幼稚園、少年宮、特殊教育學校等項目建設正在加快推進。新建、改擴建中國小校、幼稚園13所,新增學位3150個。2000多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通過積分入學獲得我區公辦中國小學位。高考、中考成績再創歷史新高,高考升大學率91.38%,重點本科達標率234.5%,本科達標率132.3%,全面超越市下達的預測目標;東涌中學榮獲“廣州市高中畢業班工作一等獎”。
  醫療衛生工作取得新成效。南沙中心醫院二期工程基本完工,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南沙院區建設正有序推進,區第一、第六人民醫院及東涌醫院等改造升級進展順利。全區119個村衛生站改造升級全面完成,醫療服務項目增多,基本藥物從90多種增加到330種,妥善安置了595名“鄉醫”,面向全國招聘的237名正規醫生護士全部進駐村衛生站,為近30萬農民民眾提供更方便、更安全、更有效的醫療衛生服務。加強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口計生服務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抓好登革熱和伊波拉出血熱疫情防控等工作。
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在全市率先將全體戶籍勞動者納入就業補貼範圍。成立4個職業培訓及鑑定機構,引進3個國際職業資格認證體系,大力推進人才培訓評價“一試三證”工作。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達78%,全區新增公益性崗位1620個。提供就業崗位3.2萬個,增長45.4%;培訓勞動力1.14萬人,增長69.9%。實施大病醫療保險制度和基本殯葬服務費用補貼政策。在全市率先實現三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全程系統網路化管理,新農合參合率和16歲以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均達100%。低保標準由原來的540元提高至600元,低收入困難家庭認定標準由原來的810元提高至900元,五保供養標準由原來的1235元提至1596元。發放長者長壽保健金1677.19萬元。完成區公辦養老院主體工程,新建5家鎮(街)日間托老機構,提升改造45個農村老年人活動站點,鎮(街)居家養老服務、日間托老服務中心和村級農村老年人活動站點實現全覆蓋。珠江華僑農場危房改造全面完成。
  公共文體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區圖書館新館建設進展順利。區兒童公園一期建成並對外開放。實施基層公共文化提升工程,升級改造基層公共文化廣場(室)25個。組織舉辦各類主題文化活動51場(次),開展文藝技能培訓40期,放映農村數字電影1800餘場(次),受益民眾超過20萬人(次)。成功舉辦了廣州水鄉文化節、媽祖誕文化旅遊節等文化節慶活動。統籌推進文化遺產普查工作。黃閣鎮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2014-2016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加強體育公共設施建設,新建52條健身路徑,完成中小型足球場和“一站兩點”的建設任務。
社會服務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大力推進“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建設。完成了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積極培育社會組織發展,新增社會組織37家,進駐區社會組織培育基地13家。村(居)綜合服務中心開展社區活動1300餘次,服務民眾25萬餘人(次)。龍穴街創新實施“政企聯動”服務管理新模式。在東涌鎮太石村、南沙街南沙社區和蝴蝶洲社區成功開展了志願者服務“時間銀行”試點工作,營造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人文氛圍,民眾普遍歡迎並踴躍參與。
  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和“格線化”管理制度,紮實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改,全區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全面推進“平安細胞”創建活動,有效落實平安創建各項措施。積極開展打假專項行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專項考核成績排名全市第一。不斷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巡邏防控體系,“六大專項”打擊整治行動成效顯著,社會治安大局持續向好,全年有效警情下降6%。我區公安消防大隊在廣州市首屆微型消防站業務技能大比武中榮獲團體一等獎。妥善處置各類突發事件、勞資糾紛等涉訪涉穩事件,勞動爭議仲裁和勞資糾紛案件實現“雙下降”,全年沒有發生重大惡性群體性事件,沒有發生影響重大的安全生產及食品藥品安全事故。
  (六)政府自身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紮實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管委會、區政府召開會議數量與上年基本持平,發文數量同比減少20.09%,全區會議費及“三公”經費支出同比下降28%。曝光“四風”問題211個,查處行政執法和效能監督案件7件,對84個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有效改進了工作作風。《廣州市南沙新區條例》已公布實施,為新區建設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法制保障。承辦省、市、區人大建議138件、政協提案167件,辦結率均達100%。完成行政權力清理工作,健全重大行政決策機制和程式,審查涉法性檔案404份,審結行政複議案件37件,受理行政審批電子監察業務1.68萬筆,糾正行政執法案件54宗,政府績效管理不斷加強。
氣象、物價、統計、審計、外事、僑務、打私、民族宗教、國防、雙擁、人防、應急、“三防”、保密、檔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我們所取得的成績是開發區黨工委、區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區人大、區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區人民團結奮鬥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開發區管委會、區政府,向全區人民、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駐區單位、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與自貿區、國家新區建設的標準要求相比,與人民民眾的新期望相比,我們的工作還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困難和不足:一是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放緩,下行壓力增大,實現保增長仍需付出更為艱苦的努力;二是產業發展的結構性矛盾突出,第二產業結構相對單一,第一、第三產業發展水平不高,調結構依然任重道遠;三是少數公職人員的服務意識不夠強,服務效率和水平不夠高。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認真研究,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2015年工作安排
  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市、區委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實施國家戰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以創新驅動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高標準推進現代城市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區,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構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國家新區發展新格局,推動南沙開發建設各項事業走在前列,努力打造廣州的未來。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工業總產值增長13.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0%。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動經濟快速增長
  加快推進自貿區建設。圍繞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構建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制度框架。建立自貿區管理架構,配合出台一批自貿區基本管理制度檔案。實施新的投資管理模式。按照外商投資實行“負面清單”和準入前國民待遇管理模式以及外商企業設立、項目核准及契約章程由審批改為備案制的要求,推進“一口受理”政務服務系統與商務部外資備案系統對接工作,確保“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在南沙順利運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取消企業年審,實施企業年報公示和企業經營異常名錄製度,建立企業納稅、經營信用“黑名單”制度。建立和完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實行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全方位加快構建信用體系。建設高效大通關體系。加快建設國際貿易“單一視窗”,通過“一個平台、一次遞交、一個標準”,實現“一點接入、一次申報、多家聯辦、一點反饋、信息共享”;建立完善口岸管理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三個互”合作機制;推進第三方檢驗檢測平台建設和結果互認。加快口岸監管模式創新。實行先入區後報關和選擇性徵稅;實施快速驗放機制;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內,開展境內外維修業務;實施集報分送和集中匯總繳納關稅制度,對符合條件的區外企業實施分批送貨備案、並批集中報檢的檢驗檢疫通關方式;開展貨物預檢驗,對預檢合格的貨物實施核銷放行;建設檢驗檢疫“智檢口岸”平台,實行24小時網際網路“六零”申報。堅持“生態文明、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原則,加快自貿區7個區塊的建設,加大土地征儲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深化各區塊功能定位,重點發展航運物流、特色金融、國際商貿、專業服務、高端製造等產業,大力培育新興產業新業態,加快形成主導產業,確保自貿區開發今年見成效。
促進“三中心一體系”形成格局。高標準建設國際大港。加快推進南沙港區三期四期、深水航道拓寬、江海聯運碼頭、沙仔島近洋碼頭、珠江口公共錨地等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與珠江沿線港口的互動協作,著力推進江海聯運、鐵水聯運、公水聯運體系建設;加快在省內周邊城市及省外產業腹地城市新建10個無水港;計畫全年新開闢15條國際航線,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集疏運體系。推動“啟運港”退稅政策實施,增強南沙港集貨能力;積極發揮廣州航運交易有限公司作用,完善航運交易、服務、信息三大平台建設,形成航運、船舶、人才、大宗商品和運價衍生品5大交易市場,打造廣州航運指數。聯合航運相關企業、金融機構設立航運產業基金及船舶產業基金,開展船舶抵押貸款、融資租賃等航運融資業務。強化國際貿易服務功能。建設集大宗商品貿易、結算、金融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交易中心;建設進口商品保稅展示交易中心,加快建成集保稅展示、物流、交易、服務於一體的電商港;建設國際採購配送中心,吸引大型跨國企業在南沙保稅港區設立國際採購總部;建設國際中轉中心,試行國際中轉貨物智慧型化、無紙化運作管理;試點開展整車保稅中轉和汽車平行進口業務;推動大宗商品DIT延遲中轉業務開展,拓展工程塑膠保稅交易和結算;建設進口消費品集散中心,打造集貿易、倉儲、配送、運輸、信息、展示於一體的服務平台。加快金融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制定金融15條政策實施細則,重點推進跨境人民幣貸款、企業發債、航運保險、航運金融等政策的落地實施;推動投融資匯兌便利化,在跨境資金管理、人民幣跨境使用、資本項目可兌換等方面先行先試;在區內銀行開設本外幣自由貿易賬戶並設立分賬核算單元,探索實行本外幣賬戶管理新模式;依託交易中心和電子交易平台的建設,探索推進國內貴金屬交易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規劃建設融資租賃產業園區,加快培育各類融資租賃主體,建立融資租賃產業聯盟和產業服務平台;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工程設備、單機單船及海洋工程裝備的融資租賃業務,推動融資租賃產業在南沙發展壯大。
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大力發展以海洋經濟為主導的先進制造業,著力推進廣汽豐田三期項目建設,力促產能提升至整車60萬台、發動機100萬套,加快建設沙仔島綜合型汽車樞紐港,打造千億元級汽車產業集群。推進南沙中船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一體化基地建設,打造國際一流海洋裝備基地。推動東方重機設立研發中心和區域總部建設,向核電裝備產業鏈延伸。大力發展第三代半導體晶片、物聯網、雲計算、智慧型機器人等新興產業,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出台有關扶持政策,培育發展批發零售企業,推動一批商業綜合體及中小型商業項目開業。搭建跨境電商公共系統服務平台,做大做強跨境電商產業,打造國際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大力推進水鄉生態文化、工業文化、農業觀光旅遊,構建“大旅遊、大產業、大發展”格局。加快推進南沙國際郵輪碼頭綜合體項目的開發建設,推動南沙灣景區升級改造,發展東部濱海休閒旅遊業和海島文化旅遊業。推動南部生態旅遊板塊深度發展,加強南部旅遊景區景點項目建設、環境提升、交通最佳化和標準化管理等工作。支持東涌鎮“水上綠道”、“瓜果長廊”和大崗鎮十八羅漢山森林公園等旅遊景點的完善提升工程建設,探索將部分機耕路打造成田園風光旅遊綠道。引導支持開發農業旅遊產品。鼓勵支持社會力量舉辦旅遊節慶活動。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研究出台《南沙新區重大公共科研機構扶持辦法》等鼓勵政策,完善支持創新平台發展的政策體系。大力發展新型研發機構,加快廣州工研院二期等重點項目建設,推進國家物聯網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台、國家超算中心廣州南沙分中心、廣州南沙3D列印創新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建設。推動粵港科技聯合創新和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加快孵化器和粵港科技成果轉化示範中心建設,吸引高水平大學、研究機構、知名企業入區建設企業加速器、產品中試(初試)中心等孵化平台,構建“前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完整孵化鏈條,培育一批新型科技企業。依託資訊科技園等科技創新載體,發展科技研發、創新服務、服務外包等產業,推動科技創新聚集發展。加大財政資金對企業研發技改的扶持力度,鼓勵現有企業建設研發中心,提升企業科研創新水平。鼓勵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和中小企業投資公司,推動設立科技支行,建立多層次的產業投融資體系,為創新企業發展提供全過程的投融資服務。支持民營企業加快轉型升級,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我區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和民營經濟實現突破性發展。
加強引智引技引資工作。圍繞自貿區建設,瞄準世界500強企業和中國500強企業,引進一批拉動性強的龍頭項目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力爭全年落戶企業3000家,引進50個總部項目以及一批符合自貿區和國家新區發展定位要求的功能性項目。積極搭建市場化引智引技引資平台,培育和引進一批專業化招商公司和中介機構,加快引入香港科技園、中國科技開發院、粵商高科等平台公司,共同拓展招商渠道。舉辦國際化自貿區高端發展論壇,開展推介活動。
(二)持續深入推進改革創新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行政權責清單,明確政府職能邊界。加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力度,制定行政審批清單,進一步精減行政審批事項;推進行政審批流程再造,制定標準化操作規範;試行“一顆公章管審批”,爭創審批“特區速度”。推進“一照三號”登記制度改革,構建適應自貿區發展需要的政務服務體系。制定行政審批監督檢查細則,實行行政審批過錯責任追究制度。
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對港澳服務業開放措施的落地,包括降低準入門檻、資格互認、檢驗檢測認證互認等工作,推動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探索與港澳聯合創辦國際知名會展,合作建設商業中心、購物中心和貿易中心,搭建與國際接軌的商貿業規則體系。構建跨境電子商務信息平台,攜手港澳開展B2B2C跨境電商業務。建設穗港數據傳輸專用通道,促進服務要素便捷流動。鼓勵港澳獨立或聯合在我區開辦培訓機構,積極拓展面向國際需求的職業教育培訓業務。依託霍英東研究院搭建粵港澳青年創業創新支持平台,為港澳青年和中等職業者提供發展空間。積極推動廣州南沙粵港深度合作區建設,加強與港澳在城市規劃、市政建設等方面標準規範的對接,重點在生產性服務業領域深化合作,推進實現“港人、港企、港服務”。探索成立由粵港澳人士組成的專業諮詢委員會。
營造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調整有關法律規定的決定,全面實施省市相應管理條例和管理辦法,在法治軌道上推進自貿區法治改革試點工作。組建綜合執法機構,試行“一支綜合執法隊伍管全部”。依託南沙國際仲裁中心,探索建立國際仲裁、商事調解機制,為商事主體提供國際化、專業化仲裁服務。加強粵港澳法律服務合作,探索建立涉港澳案件會商協調機制,提升法律服務國際化水平。
(三)打造宜居宜業城市環境
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按照打造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綜合服務樞紐的要求,以世界先進城市為標桿,高標準建設和完善一批重大交通、市政基礎設施。積極協調捷運18號線明確線位方案,爭取試驗段部分早日開工。繼續協調推進虎門二橋、深茂鐵路南沙段建設。加快捷運4號線南延段、慶盛樞紐配套路網、蕉門島市政路網、南沙港區四期配套道路、桂閣大道、萬新大道等建設,接通一批市政路,構建快捷通達的城鄉路網。
進一步加強城市管理。圍繞建設“乾淨、整潔、平安、有序”的城市環境,下更大的決心、更大的苦功治理城市亂象。強力推進違法建設強拆工作,嚴查嚴懲違章建築背後的腐敗。加強建築工地管理,重拳整治泥頭車亂象行為。堅持宣傳教育和監督處罰並舉,進一步提高市民環境衛生意識。加快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水平。繼續推進管道燃氣發展和瓶裝液化氣市場整治工作。加快區智慧城市管理運行指揮中心和公共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平台建設。加強城管幹部隊伍建設,最佳化城市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出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使青山常在、清水常流、空氣常新,讓人民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堅持鐵腕治污,重拳打違,持之以恆改善大氣環境,確保PM2.5治理成績不低於2014年。繼續抓好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控制、鍋爐淘汰、揚塵污染控制等重點工作,建立完善區內空氣品質預警預報系統,推進完成小虎島化工園區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預警體系國家試點項目建設。嚴厲打擊偷排偷放、超標排放等環境違法行為,依法追究相關責任。進一步加大水環境治理力度,抓好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四水共治”工作。啟動73條河涌整治,年底前確保完成30條,使每鎮(街)都有一條以上治水標誌性河涌,使全區重點區域主要河湧水質穩定達到Ⅳ類以上。推進一批污水管網、村(居)農村生活污水設施的改造建設。實施一批水務配套設施建設和農田排灌系統改造。完善提升農村供水管網改造,使民眾用上放心水。
改善人居環境。做好公園綠地、生態景觀林帶及高快速路綠化帶的養護。推進一批重要主幹道、重要片區的綠化升級改造工作。改善我區通往市區的公交線路網路,爭取年內每個鎮(街)都有通往廣州中心城區的公交線路。開展公交站亭改造升級第二期項目建設。結合鄉村旅遊,新建一批綠道,推進慢行系統建設試點工作,推動綠色低碳出行。
(四)加快“三農”發展
強農業、富農民、美村莊。加大對農業機械化建設的財政投入,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完成1.69萬畝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最佳化農業結構,推進4個萬畝生產基地建設,支持蓮藕、甜玉米、鹹淡水水產品以及優質水果規模化生產。協調推進“南方種業之都”、“農業部農業環境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等項目建設。鼓勵支持農產品深加工,拓寬農產品流通銷售渠道。繼續實施種糧、農機具購置等補貼政策,對部分農畜品種實施政策性保險。開展新型農民培訓,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和創業,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扶持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壯大,培育一批有實力的家庭農場,支持種養能手、專業大戶壯大發展。採用多種形式、多種手段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今年再投入約4億元,完成剩餘的610公里機耕路硬底化建設,實現全區機耕路全部硬底化,使40多萬畝耕地的耕作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推進全區主要“人家路”路燈工程建設,實現村村亮路燈;加強農村民用電增容改造工程建設,年內完成20%以上的改造任務;全面推進村村通網路工程建設,年底前實現行政村(公共服務區域)、重要產業園區、居住區無線網路(WiFi)全覆蓋。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村居環境完善和提升工程建設,統籌推進10條美麗鄉村(名村)和4箇中心鎮的創建工作。
 (五)切實增強民生福祉
紮實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繼續加大財政投入,辦好民生實事。一是深化“強教工程”;二是深化“優醫工程”;三是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四是全面實現農村主要道路硬底化和亮化;五是全面實現機耕路硬底化;六是進一步加強水環境治理;七是推進農村民用電增容改造工程;八是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九是全面豐富民眾文化體育生活;十是實現村村通網路。(詳見附屬檔案)
深化強教優醫工程。做強基礎教育,做活特色教育。繼續加大對教育的硬體投入,加快學校建設速度,年內完成5所中國小、幼稚園建設,確保華南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附屬國小和附屬幼稚園九月開學。進一步擴展基本學位,新增中國小、幼稚園學位3000個以上。創新人才引進機制,面向全國引進一批名校長、名教師,面向全球引進一批外籍教師。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加強在職教師培訓,打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在每所中國小建設一間雙向視頻錄播室,開展教學教研遠程交流。大力建設好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的食堂和午休場所,努力為廣大學生健康成長和快樂學習創造良好條件。推進中國小光環境標準化建設,力爭年內完成50%的改造工程。積極探索優質教育資源的最佳化配置,放大名校效應。全面開展“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創建工作,建立與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的長效合作機制,打造教育國際化特色。加強醫療機構硬體和軟體建設,加快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南沙院區和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樓建設,加快鎮(街)醫院升級改造工程。年內完成南沙中心醫院二期工程建設,400張病床投入使用; 二期後續工程完成工程進度50%以上。擴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基本公共衛生經費提高至每人每年60元。家庭醫生契約式服務簽約率達35%以上。全面開展醫療聯合體工作,建立雙向轉診工作機制。鼓勵支持社會力量辦學、辦醫。繼續做好計生工作,加強流動人口計生管理和服務。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構建覆蓋城鄉居民、普惠共享的救助、就業、養老、住房等保障體系。穩步提高社會救助水平,將困難群體醫療救助上限從8千元提高到4萬元,危破房改造救助上限從4萬元提高到5萬元;建立區、鎮(街)、村(居)三級社會保險服務體系。加大就業扶持力度,健全企業招用本地勞動力長效激勵機制,將區戶籍勞動力就業補貼標準從每月80元提升到200元,全年提供就業崗位2.5萬個以上,培訓勞動力1.1萬人,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村)125個。啟動區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建設,完成所有殘疾人居家無障礙改造。年內建成區養老院並投入使用。完善住房保障管理架構,完成今年保障性住房籌集目標任務。
深化文體惠民工程。推進南沙圖書館新館、新區“五館”等重點文化檔案項目建設,升級改造110個村(居)綜合文化室,設定一批電子圖書自助借閱機。培育扶持一批基層業務文藝團體。以“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形式舉辦一系列有南沙特色、有重大影響的高水平文體活動,進一步滿足民眾精神文化需求。加強對文藝精品創作生產的引導和扶持。推進欖核星海故里文化建設。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利用,鑄造新區開發建設的文化靈魂。完成區兒童公園二期建設。繼續做好公共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對外開放。建成區體育公園並投入使用,推進村(居)健身路徑建設,建成一批籃球場、足球場等體育健身設施。做好國際腳踏車賽事的籌辦工作。
加強社會治理和服務。繼續圍繞“打造城鄉社區服務一體化格局”的主題,深入推進“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建設。全力推進“一卡通行、一號接通、一格管理、一網辦事、一窗服務”的“五個一”服務模式建設工作。推廣“時間銀行”試點經驗,完善社區互助服務功能,提升便民利民服務水平。培育和規範社會組織,引導其積極承接政府轉移的職能,參與社區服務和建設。全面推進市級幸福社區創建工作。
深化平安南沙建設。紮實推進“平安細胞”項目建設,健全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高打擊犯罪能力,加大校園、醫院等公共場所安全防控力度,確保社會治安持續好轉。探索建立嚴格的食品、藥品、農產品安全監管體系,實現食品生產企業和食品重點經營主體(超市、農貿市場)監督抽檢覆蓋率達100%,食品生產企業產品監督抽檢合格率達98%以上,學校食堂和重點超市食品抽檢合格率達98%以上,藥品零售經營企業電子監管率達100%。加強安全生產監管,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健全完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等機制,及時發現、有效化解、妥善處理各類社會矛盾。
繼續抓好國防、雙擁、人防、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打私、氣象、“三防”、應急、物價、統計、審計、檔案、保密、地方志等工作。
(六)不斷加強政府建設
建設法治廉潔政府。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責,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完成“六五”普法規劃檢查驗收工作。建立重大行政決策諮詢委員會制度。公開“三公”經費,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監督,讓行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加大作風建設力度,持之以恆糾正“四風”。加大效能監察力度,強化經濟責任審計,加強對重點領域以及公務人員收受賄賂、失職瀆職等案件的監察和查處。加大源頭治腐工作力度,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形成更加科學有效的懲防腐敗體系。
建設高效服務型政府。實行目標管理,制定具體措施,確保目標任務按時間節點推進。加大跟蹤督查,狠抓貫徹落實,樹立政府誠信形象。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構建長效機制,持續有效改進政風。完善政績考核評價機制,強化問責問效,對為官不為、懶政怠政的,要嚴肅追責。
各位代表,時代賦予機遇,實幹成就未來!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開發區黨工委、區委的堅強領導下,以高度的使命感和擔當精神,攻堅克難,乘勢而上,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項任務,構建自貿區和國家新區發展新格局,推動南沙新區全面上水平,實現各項事業發展走在前列而努力奮鬥!
附屬檔案
南沙區2015年十件民生實事
一、深化“強教工程”。以推進“廣東省教育現代化先進區”為抓手,新增中國小、幼稚園學位3000個以上,年內完成5所中國小、幼稚園的建設。引進一批名校長和名教師。全區每所中國小建設一間雙向視頻錄播室,用於開展全區教學教研遠程交流,提升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推進全區中國小光環境標準化建設,力爭2015年底完成50%的中國小光環境改造工程,2016年全部改造完畢,為中小學生創建更為良好的視覺環境,保障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二、深化“優醫工程”。完成南沙中心醫院二期工程,新增醫療病床400張;加快推進南沙中心醫院二期後續工程建設,完成工程進度50%以上。加快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南沙院區和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樓建設。加快推進區內醫院(區第一、第三、第六人民醫院及東涌、欖核醫院)升級改造工程。進一步擴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力爭大項達13項(目前11項),小項達43項(目前37項)。基本公共衛生人均經費達到60元。在全區9個鎮(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家庭醫生契約式服務,簽約率力爭達35%以上(省下達指標為30%),建檔率達80%以上(市下達指標為75%),健康檔案使用率達55%以上(市下達指標為50%)。
三、加強食品藥品安全。進一步保障全區民眾飲食用藥安全,實現食品生產企業和食品重點經營主體(超市、農貿市場)監督抽檢覆蓋率達100%;食品生產企業產品監督抽檢合格率達98%以上(2014年市平均97%);學校食堂食品抽檢合格率和重點超市食品抽檢合格率達98%以上;全區藥品零售經營企業電子監管率達100%,並全部通過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最新國家標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