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南沙區政府工作報告

2008年南沙區政府工作報告是由南沙區發布的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8年南沙區政府工作報告
  • 類型: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南沙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7年工作回顧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和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積極推進經濟建設、新農村建設、和諧社會建設,經過全體建設者的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了區一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一)臨港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綜合經濟實力再上新台階。
  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圍繞臨港經濟圈建設,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使經濟繼續保持健康快速發展。去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5.68億元,同比增長45.48%;工業總產值853.28億元,同比增長78.82%;稅收總額76.73億元,同比增長1.04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4.45億元,同比增長71.44%;進出口總額48.64億美元,同比增長23.51%。
  現代化產業體系已顯雛形。全年新引進外資項目31個,契約利用外資7.17億美元,同比增長41.57%;實際利用外資5.29億美元,同比增長15.71%。世界500強企業在南沙投資項目已達40個。汽車、鋼鐵、造船、機械裝備、港口物流、高新技術以及石化等七大產業發展迅速。汽車產業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61.2億元,同比增長1.63倍,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54.75%。小虎石化碼頭已投產,年吞吐量可達1236萬噸,成為珠三角地區最大的石化專業碼頭。南沙港區已投產的深水泊位達10個,已開通國內國際航線近30條。全區貨櫃吞吐量達455萬標準箱,同比增長80.19%。龍穴島物流園區首期和南沙出口加工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已完成。中船龍穴島造船基地的民船和修船項目已進入籌建的最後階段,可分別於今年3月和8月建成投產。房地產、物流、旅遊等第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14億元,同比增長15.17%。
  經濟發展質量好、後勁足。財稅收入增速明顯高於GDP增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形成了銷售增速快於生產增速,利稅增速快於銷售增速的良性循環,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上呈現生產和效益協調發展的健康態勢。除汽車整車、發動機項目外,造紙9號機組、廣汽豐通二期、東曹化工、久泰能源、新日石潤滑油等17個近兩年新投產的項目,去年共實現產值70多億元。高壓輸變電設備項目、180萬噸冷軋項目已啟動建設;煉化一體化項目前期工作正在抓緊推進;數控工具機、園林機械、電動工具、造紙機械等項目的籌建工作正按計畫推進,將成為推動南沙經濟新一輪發展的動力。
科技創新工作邁出新步伐。核電設備研發中心的3個實驗室已建成。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及其12個研究中心和3個公共實驗室已正式運作。廣州中科院工業技術研究院新啟動了2個研究中心的建設。建成南沙科技創新服務中心一期實驗樓。免疫組化診斷試劑項目在全省率先取得該類別的生產許可證。華南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項目已入駐南沙。新引進雷射顯示晶片、晉升科技、新華南方軟體外包、鑫南數控、龍沙生物製藥和晶科電子等一批項目,全區生產高新技術產品的企業已達35家。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338.09億元,同比增長1.15倍。
  (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市環境建設和管理進一步加強。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完成區近期建設規劃、南沙河道岸線綜合利用規劃等15項規劃的編制工作,覆蓋全區的控制性規划進一步完善。全年共投入22.3億元推進163個城建項目,新增通車裡程73公里。完成了龍穴大道、萬環西路、汽配園B區配套道路等項目建設,鳧洲大橋已竣工,區內連線各島的循環路網已基本形成。捷運四號線延長到金洲,公交與捷運實現了無縫接駁。進入南沙運營的出租小汽車新增加50輛。蕉門河一河兩岸10個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南沙行政中心已完成基礎工程。南沙自來水廠已經完成廠內部分的工程建設。南沙熱電廠1號燃氣機組、珠江電力三期燃氣機組、小虎島化工污水處理廠等產業配套設施已建成運營。
  節能減排和綠化環保取得新成效。制定《建設項目環保審批標準化流程》,規範了建設項目的環保管理。建成南沙環境監控中心,全區共有35家企業安裝了線上監測設備,分批實施對重點污染源企業的24小時監控。區內3家電廠安裝了脫硫除塵設施,全年全區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6萬噸內,同比降低45.4%。完成了煙塵控制區的建設,全區固廢處置利用率達99.9%。積極探索清潔環保能源替代工作,在各鎮、街的公園和村路、涌邊開展了風力發電路燈試點。完成了黃山魯森林公園一期建設和蕉門河景觀升級綠化工程。基本完成了區內第二批15個採石(泥)場復綠工程,復綠整治面積達78萬平方米。
創衛工作成效顯著。全年共投入創衛經費8700多萬元,在全區範圍內深入開展了清理生活垃圾、整治占道經營、拆除違法建設、整治河涌、清理內街內巷“六亂”等專項行動,並取得了明顯成效。完成了金洲市場等5個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綜合整治內河涌18.5公里。新增加500多名環衛工人,對全區的主幹道和內街內巷實行16小時保潔,落實垃圾日產日清、上門收集和門前“七包”、河涌清潔管理制度。全區衛生狀況大為改善,順利通過了國家愛衛會的暗檢和技術評估。
  (三)“三農”工作取得新成績,新農村建設全面推進。
  農村經濟發展加快。推進村經濟發展用地的開發利用,黃閣鎮蓮溪村產業工人宿舍二期、東里村加油站和汽車4S專賣店等12個村經濟發展項目全面啟動,總投資約7億元。編制完成農業發展總體規劃和現代都市農業產業園總體規劃。廟南村、義沙村成為市蔬菜專業村,龍珠隊、沙尾二村成為市水果專業村。新培育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4家,橫瀝甜玉米協會被評為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示範單位。全區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已達85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1個,綠色食品認證1個,豐蓮生態農場獲“中國良好農業規範認證”。百萬葵園獲“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稱號。市農科所正式落戶南沙。發放困難村補貼資金1064萬元、各種支農補貼資金874萬元。改造和新建“萬村千鄉”項目34個,廟南蔬菜和萬頃沙農產品、水產等專業批發市場已建成投入使用,各鎮的名優產品一條街建設正全力推進。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9.3億元,同比增長12.9%;農村經濟總收入26億元,同比增長6%;農民年人均收入9038元,同比增長12%。
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民生活條件持續改善。農村“六通”工程已基本完成。完成農村公路硬底化建設項目21個,改造農村橋樑6座。完成了近2萬畝的農田標準化建設和15萬畝農田機耕路的養護。在萬頃沙鎮、南沙街、珠江管理區開展了以村為單位的生活污水截留生化處理試點工作。南沙廣隆苑、珠江嘉安花園已建好並開始分配房屋。以萬頃沙鎮為試點多渠道積極解決鎮村農民住房問題。啟動了珠江華僑農場職工貨幣分房工作,對珠江管理區歸難僑危房實施整體異地安置,完成了安置新區一期建設,並配套系列的優惠措施,從根本上改善歸難僑的居住環境。塘坑村和沙尾二村被評為市文明示範村。
  (四)民生工程紮實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重視解決民生問題,制定並全面實施“36條”惠民措施,一批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教育和衛生事業上新水平。我區已成為廣東省教育強區,全區三個鎮均成為廣東省教育強鎮。區一級以上等級學校達97%。完成教師聘用制度改革,按市屬學校教師工資項目和標準調整提高了本區教師待遇。免除農村義務教育學生課本費,全面實行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廣州市外國語學校已獲批准落戶南沙。南沙中心醫院正抓緊建設。按“一村一站一醫”要求的61個農村衛生站改造升級工作已全面完成,村級醫療衛生網路覆蓋率達到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9.9%,參合標準由120元/人提高到150元/人。
社保和就業工作不斷加強。在全市率先啟動了全征地農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工作,已參保人數達1.6萬人。全區農村低保標準由原來的220元調整到240元。全年投入就業專項資金209萬元,直接受益的本地勞動力達1.65萬人,全區新增就業崗位2.1萬個,安置本地勞動力就業5761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達74.59%。全區殘疾人實現就業682人,比上年增加77.2%。大力推進和諧勞動關係建設,全年勞動糾紛同比下降40%。
社會治安和公共安全防控體系進一步完善。推進住宅小區實行封閉、半封閉式管理,區重點地段基本實現治安視頻系統全覆蓋,全年區內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2.4%。編制完成《南沙區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小虎島化工區應急回響中心已掛牌成立。投入近3億元推進34個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重點項目,其中12個已完工。農村藥品供應網和農村藥品監督網建設通過了市的考核驗收,“兩網”覆蓋率均達100%。公共消防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火災事故起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同比分別下降50%和77%。安全生產形勢繼續保持穩定。南沙社區居委會成為廣東省第一批“六好”平安和諧社區。
文化和體育等工作取得新成績。蕉門河社區文化和體育中心、黃閣體育公園已投入使用,南沙體育館、大角山及上下橫檔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正抓緊建設。南沙街、萬頃沙鎮建成省特級文化站。積極推進“農家(社區)書屋”試點工作。全面完成市下達的人口計生各項任務,戶籍人口政策生育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為97.75%和3.7‰。建成5個“星光老年之家”。初步完成了我區首部年鑑的編纂工作。區檔案館成為省一級檔案館,館藏檔案達22萬卷。全區5個基層司法所業務用房全部達到省、市規範化建設標準。政務信息工作考核獲全市第一名,我區被評為市信息工作先進單位。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和雙擁工作得到加強,徵兵任務順利完成。優撫安置、婦女兒童、外事、口岸、僑務、氣象等工作實現了新的進步。
(五)民主法制建設穩步推進,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強化。
  認真執行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各項決議,堅持向人大報告工作,自覺接受人民政協及社會各方面的監督。全年共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141件,辦復率達100%。建成南沙政務服務中心,成立區行政效能投訴中心,區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和區辦公自動化系統已投入運行。紮實開展反腐倡廉工作,強化執法監察、效能監察、廉政監察和預算執行審計,嚴格實施公務用車、接待、採購等管理制度。制定了關於加強人才工作的意見和人才的引進及獎勵辦法。認真開展機關作風建設年和公務員培訓活動,機關行政效能有新的提高。落實信訪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和信訪領導包案制度,加強社會矛盾排查調處,人民內部矛盾得到及時化解。
  各位代表,一年來我區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這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區人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各部門鼎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南沙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人民、區各單位以及關心、支持南沙建設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國內外投資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不少問題和困難:經濟結構調整的任務還比較艱巨,第三產業發展還比較滯後;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夠強;“三農”和民生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還存在薄弱環節。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認真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二、2008年工作意見
  200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關鍵一年。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對南沙開發建設的一系列重要部署,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
  今年區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更新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思路,更加注重最佳化經濟結構提升開發建設質量水平,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增加人民福祉,更加注重和諧社會建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促進科學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推動南沙開發建設和“兩個適宜”現代化濱海新城區建設實現新跨越。
  今年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0%;工業總產值增長22%;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5%;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9%;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5‰以內。為實現這些目標,重點要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堅持穩中求進、好字優先,正確處理好速度、質量和效益的關係,繼續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切實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斷提升開發建設的質量和水平。
積極謀劃和推動新一輪發展。要從科學發展觀的高度,根據人口、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基礎、發展潛力,調整修編南沙地區發展規劃,最佳化主體功能區和生產力空間布局,同時推進區“十一五”專項規劃及各項城市規劃的編制工作,促進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經濟發展相銜接。嚴格執行土地投資強度控制性指標,探索集約用地新途徑,督促企業按契約要求建設投產並落實生產規模,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加強臨港經濟的功能和布局研究,進一步最佳化臨港經濟圈發展格局。
  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相融合、服務業與製造業相配套,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在關鍵技術上、重化工業在規模上、傳統產業在品牌上、服務業在發展上取得新突破。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環保等高新技術產業。繼續發展汽車、造船、機械裝備、鋼鐵、石化、港口物流等產業,重點推進造船基地、高壓輸變電設備、180萬噸冷軋、數控工具機、園林機械、電動工具、造紙機械等重點項目,積極推進煉化一體化項目、三民島石化深加工產業基地、小虎島石化物流基地、出口加工區、船舶配套園區建設。加快南沙港區配套項目的建設,爭取海關總署早日批准在龍穴島設立保稅物流中心(B型)和通過出口加工區的驗收。積極推進南沙保稅港區和汽車專業鎮的申報工作。認真抓好產業公共服務平台和支撐體系建設,最佳化提升產業集群發展水平。
積極構建現代招商引資服務體系。充分利用好南沙的各種功能和資源,用足用好國家級開發區的各項政策,強化招商引資工作,重點引進世界500強企業總部經濟項目、行業龍頭項目、核心技術項目、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圍繞汽車、造船、煉化一體化、高壓輸變電設備等重點項目,加強上、下游產業鏈的招商工作,促進產業鏈條延伸和產業聚集發展。利用好南沙資訊科技園,加大對生物製藥、光電子等高新技術產業的招商,大力引進各類研發中心,建設電子工業園區。利用好保稅物流園區和出口加工區,吸引國內外物流及交通運輸企業落戶,大力發展保稅貿易和高端服務貿易。引進和發展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積極申報國家服務外包產業示範區。完善招商評估體系和激勵機制、外商投訴處理機制,建立專業化的招商引資工作隊伍,推行網上招商和中介招商等新方式,促進招商引資的專業化、社會化和網路化。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把握好引進項目的工藝技術水平、投入產出比、耗地耗能、使用勞動力、稅收貢獻度等標準,堅決禁止污染項目、耗能大項目進入,嚴格控制一般加工性項目進入。
  推動第三產業加快發展。進一步完善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力度發展房地產、商貿、旅遊、飲食、金融保險以及文化、信息等商貿服務業,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提供其他生產生活配套服務,積極構建多層次的生產和生活服務業體系。加快蕉門河一河兩岸城市中心建設,重點推進蕉門河畔商務酒店、鳧洲飲食城、遊艇俱樂部等項目。在南沙街金洲地區建設步行街。完成各鎮名優產品一條街建設。充分挖掘、整合南沙自然生態和田園景觀、歷史文化等旅遊資源,發展特色旅遊品牌;加快大角山、上下橫檔島等歷史文化旅遊景區的修復;拓展農業的旅遊觀光功能,建設鄉村休閒旅遊示範點,吸引更多的遊客到南沙旅遊和消費。
大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和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制訂推進自主創新、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強化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鼓勵和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加大研發投入和人才儲備。著力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支持廣州中科院工業技術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學在南沙推進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建設,鼓勵科研成果在南沙產業化。推進有實力的高等院校與南沙企業合作,構建產學研平台,加速自主創新成果的轉化。制定吸引高素質人才的政策,形成促進人才集聚的機制。大力實施名牌帶動,引導和支持企業發展具有智慧財產權的自有品牌,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二)加強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大力改善城市環境面貌。
  繼續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構建珠三角交通樞紐為目標,不斷完善以南沙港區為核心、以高快速路和軌道交通為骨架的對外交通和公共運輸網路。重點推進鳳凰大橋、萬龍大道、散貨碼頭、江海聯運碼頭等項目建設,力爭今年全面打通區內“斷頭路”。繼續完善路燈、路標等交通設施。完成南沙行政中心建設。加快水利防洪設施建設,全面完成省下達的防災減災任務。加大河涌整治力度,推進河涌及臨海沿岸的景觀建設,營造城市景觀新亮點。完成黃閣自來水廠建設,推進萬頃沙工業水廠和500千伏南沙變電站建設,進一步完善區內供水、排污管網,不斷提升開發建設的承載力。
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進一步創新管理機制,強化屬地管理責任,推行定人、定崗、定責、定獎懲、包效果的“四定一包”管理制度,促進城市管理制度化、規範化和長效化。鞏固和擴大創衛成果,毫不鬆懈地抓好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堅決查處“兩違”行為,嚴防“六亂”現象反彈,加強在建工地文明施工管理,抓好珠江管理區撤區設街後的創衛工作。配合南沙港區創建國際衛生海港。健全責任制和監控網路,確保產品質量和食品、藥品安全。加強出租屋和流動人員、外籍人員管理,完善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體系。加強建設行業管理,對區內建築和代理、監理企業每年實行考核評價,建立淘汰退出機制,把欺行霸市、不講信譽、工程質量差、無故延誤工期的企業請出南沙。
  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生態優先戰略,在高強度的開發中注重保護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努力構建工業與環境相協調、城市與自然相融合的資源節約型和生態環保型城區。繼續推進規劃環評工作,加強環境保護設施建設,建立線上環保監控系統,幫助具備條件的企業申請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抓好以脫硫為重點的工業廢氣污染治理,全方位構建污染防治體系和環境安全體系。積極推進南部工業防護林濕地林區建設,力爭再造3500畝工業防護林濕地林區。進一步完善大角山濱海公園、黃山魯森林公園的配套設施,抓好各項城區綠化工作,不斷提高城區綠化美化水平。
(三)以抓好“三農”工作為著力點,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認真抓好村兩委換屆工作。堅持把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與加快農村城市化進程相結合,把完成村兩委換屆工作作為今年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來抓,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加強村級班子監督,完善民主決策機制,建立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村民理財小組等民主管理組織,推行“村帳鎮代管”機制,促進村務公開和農村民主管理。
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化。大力推進萬畝南沙現代都市產業園建設,高標準建設綜合服務區和基礎設施,制定企業準入條件和扶持措施,加快引進有實力、帶動能力強的科研機構、農業企業進駐園區,重點加快市農科所的落戶建設和台灣水果園的建設。完成南沙濱海現代漁業健康養殖示範區一期工程建設。大力發展名優農產品,重點建設萬頃沙水果和漁業養殖基地、南沙街荔枝基地、橫瀝甜玉米和花卉基地。加強南沙名優農產品的包裝和宣傳推介,擴大品牌效應。制定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認定和管理辦法,扶持農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新培育2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和4-5個有一定影響力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加強對現有農業專業協會的扶持和管理,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加大“三農”投入,落實支農惠農政策,進一步完善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良性互動機制。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新建和改造升級,繼續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擴大農資配送中心和農家店的覆蓋範圍。繼續舉辦水果節、蔬菜節、農產品展銷會等活動,大力拓展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加快村經濟發展用地的開發利用。鼓勵和促進農民自主創業,多渠道開闢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途徑。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增強農民文化科技素質和就業創業能力。在條件成熟的村開展農村股份制改革試點工作,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
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中心鎮的報批,並著手中心鎮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推進“六通”向自然村延伸,在自願的基礎上按照區財政出資買材料,鎮、村(社區)出地出勞力的模式推進自然村道路建設。繼續推進農民征地拆遷安置區建設,爭取今年完成南沙街坦頭村、南沙舊鎮一期、橫瀝工業園等安置區建設。加快東風農場、華僑農場危破房改造。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面推進村(社區)的生活污水截留生化處理,建設生態文明新農村。
(四)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積極發展文化和公共事業。
繼續認真落實我區“36條”惠民措施,努力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成績,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大力推進文化建設。深入開展“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學習討論活動,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現代公民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南沙開發創業精神。深入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積極創建文明示範鎮村、文明社區、文明行業和文明單位。加強南沙傳統沙田水鄉文化和愛國主義歷史遺址的挖掘、保護和開發。加快建設區體育館、博物館、檔案館、圖書館和青少年宮。全面完善社區(村)文化活動室,大力推進“農家(社區)書屋”建設,豐富人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推動教育事業實現新發展。鞏固和擴大“創強”成果,促進我區教育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提高。加快推進規範化學校建設,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全面實施城區免費義務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加快建設示範性普通高中和廣州市外國語學校。結合南沙產業發展,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進在職教師的培訓、進修和交流工作,依法進一步落實教師待遇。完善助學機制,落實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確保貧困家庭學生不因貧失學。
積極構建公共衛生體系。完成區域衛生事業發展規劃。確保南沙中心醫院在上半年投入使用。支持萬頃沙醫院爭創“二級甲等”醫院、橫瀝醫院開展慢性病和精神病防治工作,加快珠江管理區醫院向區屬中醫院轉型。抓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衛生服務站建設,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和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路。開展全科醫師和社區護士崗位培訓。繼續加強對醫療機構醫療質量的督導。完善重大疾病防控體系,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加強衛生監督執法,確保公共衛生安全。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普及健康教育。
加強就業和社保工作。繼續完善覆蓋城鄉的就業服務體系,全面推進充分就業社區創建工作,建立充分就業村級促進機制,加強就業援助和就業指導與培訓,努力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實現全區新增就業崗位2萬個。擴大征地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覆蓋面,建立即征即保機制。將沒有辦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戶籍人員納入醫療保險範圍。鞏固和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農村五保對象供養標準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上浮30%。完善城鄉基本醫療救助制度,實施城鄉困難民眾重大疾病醫療救助。推進殘疾人事業和老齡事業發展,試點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進一步健全和諧勞動關係,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
大力推進“平安南沙”建設。堅持把解決民生問題作為維穩工作的關鍵,積極解決民眾反映較大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構建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的長效機制,加強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強化對信訪問題的排查、督辦和協調,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健全打、防、控、管一體化的治安體系,加快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加強對重點地區和治安突出問題的整治,深入開展創建“六好”平安和諧社區、“零發案村”和“無毒社區”等活動,進一步提高民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度。健全各級各類應急預案,加大對重大危險源監控監管力度。加快建造南沙500噸級消防船。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和監管執法,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年”活動,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進一步做好計生和其他社會事業。堅持不懈抓好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加強流動人口計生管理與服務,提高計生工作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質。加快推進社區“星光老年之家”、區老年人活動中心和各鎮街康園工療站建設。繼續高度重視婦女兒童工作,依法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加強國防教育、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和人防工作。全面落實優撫政策,積極開展雙擁共建活動,維護軍政軍民團結。
(五)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經濟領域重點改革,為南沙開發建設提供動力和保障。
繼續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在政府部門推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加強機關績效管理,積極構建標準化、規範化、科學化的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政務服務中心的功能和管理,完善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完成區公共數據中心和辦公自動化建設,提高電子政務和政務公開水平。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按照重心下移、能放則放的原則,進一步簡政放權,擴大鎮街管理許可權。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把開發區靈活高效的做法充分運用到行政區的各項管理上。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崗位設定,健全崗位管理。
積極完善公共財政體系。進一步完善鎮街財政管理體制,加大對鎮街的轉移支付力度,充分調動鎮街發展經濟、培育稅源的積極性。依法推進綜合治稅和協稅護稅工作,確保各項稅收及時足額入庫。深化財政支出管理改革,開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強化對財政支出資金分配、撥付、使用和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增強財政公共支出的保障能力,進一步加大公共財政對民生的投入。
深化城市基層管理體制改革。省政府已批覆同意設立珠江街道辦事處,我們要加快推進珠江管理區的撤區建街和區劃調整工作,建立和完善街道管理體制,以發展去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加大城鄉社區建設工作力度,切實發揮街道社區管理的職能。
穩妥推進區直屬企業改革。加快區直屬企業產權多元化和戰略性重組,進一步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深化企業內部改革,理順企業領導人員管理體制,探索建立長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增強企業活力和市場競爭力。鼓勵企業通過股份制、向社會融資等多種渠道解決發展資金。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系,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六)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
積極推進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的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作用,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進一步密切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和社會各界的聯繫,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等人民團體的橋樑和紐帶作用,讓人民民眾更廣泛地參與公共事務管理。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政策,團結各方面力量。進一步完善政府工作制度,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落實決策責任制,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加強普法教育,強化司法和法制工作,促進依法行政。
加強效能建設和政風建設。建立健全行政部門績效管理考核體系。加強對公務員的教育、培訓、考核、管理和監督。強化行政效能監察,落實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堅決糾正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現象。健全部門間的協調配合機制,探索建立行政執法協調機制。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堅決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切實推進政務公開,簡化辦事程式,不斷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辦事效率。進一步精簡會議、文電和活動,改進會風、文風,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發展、抓落實和為基層、為民眾服務上。
堅持廉潔從政和勤儉節約。紮實推進以完善懲防腐敗體系為重點的反腐倡廉建設,落實廉潔從政的各項規定。嚴格執行工程建設招投標、經營性土地和工業用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產權交易、政府採購等制度,深化經濟責任審計和政府重點投資項目審計,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加強行政監察、財政監督、審計監督和政府督查工作,嚴肅查辦違法違紀案件,堅決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促進政府廉政建設。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厲行節約,堅決制止各種奢侈浪費行為。
各位代表,南沙經濟社會發展正邁向新的階段,讓我們在黨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全力推動南沙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把南沙早日建設成為“兩個適宜”的現代化濱海新城區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